对设计浅论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设计浅论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摘要:通过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历史教学中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历史教师的要求和运用历史知识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传统美德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发展,曾一度被否定、被打倒的中国传统道德又成了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作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社会主义荣辱观必然要求社会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因而至关重要。历史学科在德育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广大,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实现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

一、结合历史知识,联系学生实际,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

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几千年来,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所向无敌挺身而出,甚至以身殉国。忠心报国,威武不屈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执著追求、经久不衰的完美的民族精神。

“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这几乎成了每一位爱国的科学家的心声。新中国成立伊始,一批颇有名望的科学家纷纷取道回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李四光谢绝英国导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我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辗转回到祖国的怀抱。

上述爱国爱民,忧国忧民之实例,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在历史教学中通过以上实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能使学生认识到无论在何时、何地及何种情况下,都不应该忘记自己血管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尤其要从小立志,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使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祖国的最高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放眼世界而胸怀祖国。

(二)尊敬师长的家庭美德教育。我们很难想象不爱自己的父母,不尊敬师长的人能够热爱自己的祖国。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连封建帝王也不例外。今天尊敬师长的传统不仅不能丢,更应该提倡和发扬,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和要求。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现代社会中,工业化的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社会中家庭成员间的融融亲情,人们或多或少都陷入了“心为神

役,神为物累”之境不能自拔,亲子之间的关系远没有传统社会牵系紧密。再加上当今中国老龄社会的提早来临和社会保障事业的严重滞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更促使人们对传统的敬老美德有强烈的呼唤。现在这一代中学生,家长多以他们为中心,这难免使他们养成自私偏狭的品性,甚至当父母的想法与自己思想行为发生冲时,杀死父母着也有其人。所以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有必要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教育,以期形成社会“孝道”,还人们以亲情,济社会问题之解决。

(三)革故鼎新,开拓进取精神的教育。近代中华民族虽屡遭外敌入侵和列强蹂躏,但他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这是与中华民族和一批优秀人物跟随时代潮流,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分不开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华民族不但自我求变,还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而今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发明更是层出不穷。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我们应该善于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无疑对当代中学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小应该培养他们善于学习和借鉴,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来。

(四)勤劳节俭、廉洁奉公道德的教育。勤俭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楷模。反观现在,讲廉洁,讲奉献的少了,将索取,

将享受的人多了起来,世风日下以及贪官污吏的猖獗,无不与勤劳节俭、廉洁奉公道德的滑坡有关。今日的青春学子,就是明日国家各条战线上的建设人才,结合历史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道德教育至关重要。

二、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于历史教师的要求

老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指挥着,是学生智慧的启迪着和挖掘着,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更是新课程的探索者与开发者,是教与学的设计者与创造者,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与促进者。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

其次,还要熟练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了渊博的历史知识,仅仅为在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渗透德育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还不够,还要嘴能说,手能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因材施教,具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些老师,虽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使课堂了无生气,枯燥无味。如此,连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更不用说在其中渗透德育了。

三、运用历史知识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进行传统美德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很多,如批判继承原则,正面教育原则,言行一致原则等.依笔者管见,这些原则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它是其它诸原则的灵魂和基石。

总之,“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将来的命运”,作为中学历史老师,要不断丰富自己,深入挖掘历史,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历史教学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