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

合集下载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1. 隐形就业难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发达,国内的就业机会有限,许多劳动者只能通过劳务输出的方式,到别的国家或地区去寻找工作。

由于这些劳务输出者大多是以非正规的方式进入目标国家或地区,他们在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工作往往属于“隐形就业”,缺乏保障和权益保护。

一旦发生纠纷或意外,他们往往难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和保障。

2. 薪酬和权益保护问题在一些劳务输出目标国家或地区,存在一些用工主体和雇主对劳务输出者的薪酬和权益进行侵犯和剥削的现象。

劳务输出者往往由于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等原因,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使得他们处于弱势地位。

一些劳务输出目标国家或地区也存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力和缺乏监督等问题,使得劳务输出者的权益保护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3. 文化差异和适应困难劳务输出者进入目标国家或地区,往往要面对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这对于一些劳务输出者来说是一种挑战和困扰。

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化适应培训和指导,一些劳务输出者可能难以适应目标国家或地区的生活和工作,从而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

4. 安全风险和保障不足在一些劳务输出目标国家或地区,由于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原因,劳务输出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保护和救援体系不够完善,使得劳务输出者在遭遇紧急情况时难以得到及时的救助和保障。

二、对策分析1.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劳务输出国家应建立健全的劳务输出管理体制,确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劳务输出者的权益和保护措施。

劳务输出目标国家或地区也应提高对劳务输出者的管理和保护水平,加强对用工主体和雇主的监督和制约,保障劳务输出者的权益和薪酬。

2. 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劳务输出国家应加强对劳务输出者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提供相关的文化适应、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劳务输出者更好地适应目标国家或地区的生活和工作。

劳务输出目标国家或地区也应加强劳务输出者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帮助劳务输出者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劳务输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劳务输出来获取外汇收入,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同时也为劳动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劳务输出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劳工权益保障不足、信息不对称、收入低下等。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劳工权益保障不足在一些劳务输出国家和地区,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等原因,劳工的权益保障存在一定问题。

一些劳工在外国工作期间,遭受欺凌、压迫甚至暴力,但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他们往往难以获得有效的维权。

对策:加强立法和执法,保障劳工权益。

劳务输出国家和地区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明确劳工的权益和福利,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劳工在境外工作时享有与当地劳工同等的权益和待遇。

二、信息不对称在劳务输出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劳工难以获取准确的就业信息和合同条款,容易受到不公平待遇。

对策: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

劳务输出国家和地区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发布和公告平台,向劳工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和法律法规指引,增强劳工的知情权和维权能力。

三、收入低下一些劳务输出国家和地区存在收入低下的问题。

由于缺乏技能和资历,劳工往往只能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劳动,难以获得体面的收入。

对策: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

劳务输出国家和地区可以加大对劳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为劳工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机会,提高其收入水平。

四、文化适应性差在一些劳务输出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差异,劳工在境外工作时往往面临着生活适应性差的问题,很难融入当地社会。

对策:加强文化交流和交流。

劳务输出国家和地区可以加强与境外雇主和社区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文化交流,增强劳工的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融合度。

五、安全风险对策:加强安全保障和监护。

劳务输出国家和地区可以加大对境外劳工的安全监护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确保劳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论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和改善

论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和改善

论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和改善我国劳务派遣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用工形式,它是指由人力资源公司与用工单位签订协议,由人力资源公司与外派人员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再向用工单位提供外派人员的用工形式。

劳务派遣在一定程度上为用工单位提供了灵活的用工方式,同时也为外派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

随着劳务派遣的普及和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探讨我国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其一,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对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导致了一些用工单位和人力资源公司在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时存在漏洞,一些外派人员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劳务派遣的权利义务关系,规范劳务派遣市场秩序。

其二,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

一些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将需要长期用工的员工以短期劳务派遣形式进行外派,以降低成本和风险。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外派人员的权益,也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和制止。

其三,外派人员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劳务派遣本质上是一种灵活用工,外派人员的权益往往得不到充分保障,包括工资水平、社会保险、工作条件等方面。

特别是一些外派人员在遇到用工单位拖欠工资、违反劳动合同等问题时,往往难以维护自身权益。

其四,安全风险较大。

由于劳务派遣形式的特殊性,一些外派人员需要长期在异地工作和生活,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一些用工单位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疏漏,导致一些外派人员在工作中遭遇意外伤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加强监管。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劳务派遣市场的监管,依法打击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的行为,维护劳务派遣市场秩序,促进健康稳定发展。

加强外派人员权益保障。

人力资源公司应当加强对外派人员的管理和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包括工资水平的保障、社会保险的覆盖、工作条件的改善等方面。

加强安全保障。

用工单位应当加强对外派人员的安全保障,提供更加安全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降低外派人员的安全风险。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一、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1. 劳务输出过于单一化2. 劳务输出劳动保障待遇不平衡问题3. 劳务输出企业经济效益不佳4. 劳务输出所涉及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5. 劳务输出的人才培养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主要形式是劳务派遣和劳务合作。

这两种形式过于单一化,没有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这对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第二个问题,由于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一些外派劳动者的劳动保障待遇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这也会导致商业诚信的问题。

对于第三个问题,这与劳务输出企业所涉及的市场策略、劳动力管理等方面相关。

很多企业在劳务输出领域没有完全理解市场的需求,同时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于劳动力的利用与调动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于第四个问题,我国的劳务输出所涉及的政策法规体系需要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这包括了行业标准、企业管理规定以及对于员工的保护措施等方面。

对于第五个问题,我国对于劳动者的专业技能与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

尤其是在一些技术密集型劳务输出领域,劳动者的知识产权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

二、对策分析1. 优化劳务输出的形式2. 加强劳动保障制度建设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4. 完善劳务输出相关政策法规5. 加强人才培养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在劳务输出领域中优化劳务输出的形式,增强我国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我们可以探索采取劳务输出与技术输出相结合的形式,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外派劳动者的劳动保障制度建设。

尤其是在社会保险、工资保障、生活照顾等方面,建立基本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外派劳动者的权益。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们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企业在劳务输出领域的市场策略与人力资源管理。

我们可以探索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在行业内实现合作共赢。

对于第四个问题,我们需要完善劳务输出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在国际组织中的合作。

2023年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述评

2023年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述评

2023年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述评【原创版】目录1.2023 年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背景2.2023 年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现状3.2023 年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趋势4.2023 年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挑战5.2023 年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建议正文一、2023 年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应运而生。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2023 年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在规模上不断扩大,而且在服务质量上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2023 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1.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对外劳务合作行业规模逐年扩大,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2.服务质量显著提高:通过对外劳务合作行业的不断规范和引导,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好评。

3.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2023 年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规模将继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对外劳务合作行业规模将继续扩大。

2.行业服务质量将进一步提高:随着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进程的推进,对外劳务合作行业服务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3.市场需求将呈现多样化: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外劳务合作市场需求将呈现多样化,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四、2023 年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发展挑战尽管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以下挑战:1.竞争激烈: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对外劳务合作行业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2.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尽管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部分企业的服务质量仍然参差不齐,影响了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行业的整体形象。

2024年对外劳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对外劳务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对外劳务市场发展现状简介在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对外劳务市场的发展日益重要。

作为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一种形式,对外劳务流动不仅为劳务输出国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动力,同时也满足了劳动力输入国对劳动力的需求。

本文将分析当前对外劳务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探讨相关问题与挑战。

1. 对外劳务市场的规模与趋势近年来,对外劳务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全球对外劳务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十年间增长了约20%,预计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增长。

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务输出国,向劳动力输入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2. 劳务输出国的优势与挑战对外劳务流动对劳务输出国有一定优势。

首先,劳务输出可以为劳务输出国提供海外就业机会,减轻本国就业压力。

其次,通过对外劳务流动,劳务输出国可以促进国内劳动力市场的调整和升级。

然而,劳务输出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能培训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来解决。

3. 劳动力输入国的需求与挑战劳务输入国对外劳务流动有着迫切的需求。

许多发达国家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对外劳务流动成为解决就业需求的重要手段。

然而,劳动力输入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劳务输入国需要为外来劳动力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和福利待遇。

其次,劳务输入国需要加强对外劳务市场的管理和监管,防止劳工滥用和非法劳务交易的发生。

4. 劳务输出与输入国的合作与交流劳务输出国和劳动力输入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对外劳务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劳务输出国应加强与劳动力输入国的对接,提高劳动力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劳动力输入国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

同时,劳动力输入国应加强与劳务输出国的合作,建立合理的劳务交易机制和监管体系,确保劳务输出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5. 问题与挑战在对外劳务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劳务输出国和劳动力输入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给劳务流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劳务输出国和劳动力输入国加强教育培训和文化交流。

对外部劳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外部劳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外部劳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外劳务管理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大问题。

建筑行业施工一线人员大部分都是外部劳务,因此,抓好外部劳务的管理,成为施工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2005年6月20日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在胶新铁路建设管理现场会上就强调要加强对外部劳务分包的管理.笔者特从所在的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的实践来分析一下对外部劳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对外部劳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外部劳务使用与管理是施工企业适度规模扩张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但当前施工企业在劳务使用与管理中,存在严重的有章不循或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企业内外领导指定推荐各种“关系”(含“亲属”)的包工队,使用无资质、低资质、低素质的包工队等。

因而,一旦包工队出了问题,责任和损失全由企业承担,造成项目严重亏损。

有的企业对包工队重包轻管、以包代管,安全质量事故频发,砸了企业的牌子,损害了企业的信誉,使企业丢了市场。

1.外部劳务管理机构职责不清,职责履行不到位对外劳务管理机构有设在工管、开发部门,还有设在发展部、人力资源部。

这是管理机构不统一的表现。

有关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够;有关部门不清楚自身合同管理的具体职责;未尽或不主动地去尽合同管理的职责。

这就导致了管理职责的不到位,管理效率的低下。

⒉外部劳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滞后或落实不到位制度建立得完善与否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前提。

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这几年来一直致力于项目管理,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的措施,并汇集成《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项目管理手册》,其中包括了对外部劳务队伍的内容,如《项目劳务分包管理办法》、《外部协力队伍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

但同时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内容有待充实和修订。

因为近期中央部委又出台了不少有关外部劳务和农民工的新规定,如果不补充进去就会使管理滞后;第二,缺少对劳务分包合同、民工工资、工伤处理等重点问题的具体规定;第三,这些办法在实践中的落实不甚到位。

中日韩劳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日韩劳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日韩劳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比较中、日、韩三国劳动力市场各自不同的特点,指出进一步开展三国劳务合作的利益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三国劳务合作的现状,针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

最后就进一步开展合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劳务合作;优势互补;劳务输出一、变迁中的中、日、韩劳动力市场中国、日本、韩国在资源、资金、技术上的差异和已形成的多层次经济结构,使双边和多边劳务合作前景广阔。

在劳务输出方面,中国具备以下优势:(1)劳动力价格相对于别国而言,占有一定的优势。

据《世界银行》,2000年统计,1995—1999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为729美元,而日本为31687美元,韩国为10743美元,分别为中国的43.5倍和14.7倍。

在劳动力供求关系以及劳动力的技术熟练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劳务价格的差异是劳动力国际间流动的核心因素。

(2)中国34岁以下的劳动力占53%,而日本占不到40%。

年轻人接受的教育相对较新且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在劳务人数不断增多的同时,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行业和服务领域也日益多样化。

日本是东亚劳务输入历史最长的国家,1988年进入自身劳动力供给不足时代。

按照日本政府的统计,要想使日本经济增长保持在4%左右,每年就需补充1%的劳动力。

目前日本的就业人数约为6000万,那么每年需补充60万个劳动力。

但是日本国内劳动人口接近于零增长,这意味着日本正面临着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劳动力缺口。

据日本预测,日本2000年的劳动力缺口为260万,20lO年将达到910万。

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70%左右的人手不足,尤其是中小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据《东京商工》1990年1月发表的数据表明,1989年由于劳动力不足而倒闭的有242家,占日本倒闭总数的3.34%。

造成日本劳动力短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2)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了劳动力供求矛盾。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活动,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缺乏统一管理规范,导致管理混乱。

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风险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可能会对我国劳务者造成损失。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的规范制定和监管,提升管理水平和保障劳务者权益。

未来,我国应该积极应对问题,确保对外劳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前景可期,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动这一合作形式的发展。

【关键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问题、对策、缺乏统一管理规范、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风险、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是指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劳务合作,包括劳务输出和输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输出国之一,每年有数百万劳动者赴海外就业,为国家和个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着一些管理不规范、风险较大等方面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劳务合作的正常进行,还可能给国家和劳务者带来损失。

有必要深入分析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缺乏统一管理规范、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风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中存在着缺乏统一管理规范的问题。

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对外劳务合作管理规定不统一,导致管理混乱、监管不到位,容易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影响了对外劳务合作的规范发展。

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风险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在对外劳务合作中,由于受到目的国法律法规、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劳务人员可能会面临风险,如工资拖欠、工作环境恶劣、安全事故等问题。

浅析中国的劳务输出问题

浅析中国的劳务输出问题

浅析中国的劳务输出问题第一篇:浅析中国的劳务输出问题浅析中国的劳务输出问题摘要:劳务输出是劳动力空间流动的一种形式。

国际劳务输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了较大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已成为必然趋势。

对外劳务合作是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大国来说,无疑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支持国内经济建设的一个很好途径和手段。

虽然近年来,在世界自然人移动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这快速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正确认识我国劳务输出的现状,存在的基本问题,制约我国劳务出口的因素,最终找到合理的对策,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关键字:劳务输出劳务输出障碍劳务输出对策一、我国劳务输出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目前,我国劳务输出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有:1、通过承包海外工程输出劳务。

这是承包公司普遍采用的一种输出劳务的方式。

近年来,我国海外工程承包劳务项目占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项目的80%,其中有单独承包的,也有通过国际招标或投标从外国承包公司主包的工程项目中分包一部分的。

承包工程劳务项目从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等均需我国承包公司从国内选派相应的各类劳动和服务人员。

2、通过与雇主签约输出劳务。

即由我国有关国际劳务公司及其代理公司同雇用劳务的雇主协商签订有关劳动合同,按规定为雇主提供劳动和服务并收取劳动报酬。

目前这种方式越来越受雇主和驻在国政府的欢迎。

其形式有公派和民间性质,但关键是签订好劳务合同的各项条款。

我国已通过这种方式向不少国家和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医护人员和熟练操作工等。

3、通过在国外兴办合资经营企业向海外派遣劳务人员。

由于合营企业的中方参与管理,故其劳务合作比较稳定,劳务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也较好。

随着我国对海内外投资的发展,这类劳务人员将随之增加。

4、劳务人员通过其它方式到国外自谋职业。

如通过在海外的亲戚、朋友、同事等个人关系到国外谋职;或通过成套设备和技术出口输出劳务等。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及发展-精选文档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及发展-精选文档

• 二、自身的劳动力结构制约了对外劳务合 作水平的提高。 • 由于中国全民文化素质总体上不高,较高 层次的各种专门人才比较紧缺,使得外派 劳务的技术含量较低,在不少专业技术领 域与其他一些主要劳务输出国的竞争中处 于劣势,一方面很难进入发达国家专业技 术劳务市场,另一方面劳务收入也很题 目前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总体发展水平在世界上 仍相当落后。中国对外输出劳务人员占国际劳务 市场的份额还很小,每年输出的劳务人员绝对数 量还远不如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相同甚至更 低的国家,如1990年菲律宾、埃及、印度和巴基 斯坦等国的劳务人员输出数均超过或接近100万人 次,超过中国10年劳务人员输出的总人数。在中 国劳务输出的结构上,专业技术劳务和管理人员 输出量占外派劳务总量的比例也很低,如在计算 机软件及服务领域,中国所占市场份额仅为1‰。 这表明目前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无论在规模上还是 在水平上,其地位与这样一个大国是极不相称的 ,优势还远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主要表现在:
• 四、对外劳务合作的行业领域总的来说还比较狭 窄。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市场机遇没有及时抓住 ,有的市场脚跟站立不稳,得而复失。 • 五、管理体制、法规不健全。 至今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管理还存在着多头在外 ,政出多门,中央、地方、部门甚至民间多头经 营和管理这一业务,相互协调不够。管理工作还 未完全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 道。此 外,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市场调研和信息搜集等 工作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
(一)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概况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有了较大的 发展,它已经成为中国开展对外服务贸易中的一 个优势项目。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劳务输出业 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中国劳务输 出首先以开拓中东市场为重点 ,从1983年起,根据 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了站住中东老市场,面 向世界,多方位开拓新市场的发展战略,相继向 非洲、东南亚、西欧、东欧及北美等一些劳务市 场拓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1979年至1993 年底的15年间,中国累计派出各种劳务人员达76 万人次,其中有53.2万人次是建筑业以外的劳务 。每年派出的劳务人数由1979年的2000人左右增 至1993年的17.4万人,同期劳务合同额也由2000 万美元增至16.1亿美元。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引言对外劳务合作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和个人按照规定程序和条件派遣劳动者到其他国家提供服务劳务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紧张,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现状,包括合作方式、合作对象、合作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合作方式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投资合作: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开发资源等项目时,常常需要引进中国劳动力。

这种方式下,中国劳务人员通常是由企业自行派遣和管理。

2.政府引导合作:中国政府通过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协调派遣劳动力到其他国家提供服务。

这种方式下,中国劳务人员一般由国家劳动力资源开发局统一组织和管理。

3.劳务输出企业合作:中国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劳务输出企业的发展,通过与这些企业合作,提供劳务输出服务。

这种方式下,企业负责劳务人员的招聘、培训和派遣。

合作对象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这些国家和地区通常面临着人力资源短缺或经济发展需要,与中国的合作具有互利互惠的特点。

1.亚洲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亚国家等地区开展劳务合作,主要以建设项目和农业劳务为主。

2.非洲地区:中国对非洲国家开展劳务合作,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领域。

3.拉美地区:中国与南美国家开展劳务合作,主要以农业劳务和技术转移为主。

4.中东地区:中国与中东国家开展劳务合作,主要以建设项目、能源领域和服务业为主。

合作项目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涉及的项目广泛,涵盖了建设、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1.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参与了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公路、桥梁、港口、电站等。

中国劳务人员在这些项目中提供施工、管理等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农业劳务:中国劳务人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从事农业劳务,如农田开垦、种植、养殖等。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帮助当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劳务合同管理不规范、薪资保障不到位、劳工权益保护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劳务合同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薪资监管机制、加强劳工权益保障力度等对策来解决。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对外劳务合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确保外来劳动力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管,以确保合作双方的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关键词】对外劳务合作、问题、对策、劳务合同、薪资、劳工权益、规范化、监管机制、前景、管理。

1. 引言1.1 对外劳务合作的背景对外劳务合作是指在国际范围内,各国之间进行劳务合作与交流的一种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间劳动力资源的日益流动,对外劳务合作已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方式。

对外劳务合作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国一直处于劳动力较为丰富的阶段,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资源面临着日益紧缺的情况。

通过对外劳务合作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支持。

通过对外劳务合作,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外劳动力来我国工作,带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对外劳务合作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的一种方式。

通过与其他国家开展劳务合作,可以促进双方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对外劳务合作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合作交流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我国提升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1.2 对外劳务合作的重要性对外劳务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劳务合作也变得日益重要。

对外劳务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提升我国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改善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一、当前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状况在跨国公司扩大投资和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范围内的人员跨国流动更为频繁,对外籍劳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国际劳务市场规模正稳步扩大。

当前发达国家受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增长放慢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加之本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导致对国外劳务需求逐步增加。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生物、环保、电信、旅游业等朝阳产业对国际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国际医护人员、律师、教师、农技人员的需求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对脏、险、累的“3D”外来人员的需求也不断加大。

从存量上看,目前活跃在世界各国的外籍劳工达8090万,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和欧洲。

这三大洲的外籍工人分别为2210万人、2050万人和2750万人,占全球外籍劳工总量的27%、25%和34%,合计占全部外籍工人的86%。

从流量上看,目前全球每年流动劳务约3000万至3500万人,比20世纪80年代初增长了50%以上。

在需求结构上,呈现出“两多一少”,即高技术劳务需求多,发达国家对脏、累、险工作的人员需求多,其他普通劳务需求量减小。

从国际劳务政策看,流动限制逐渐宽松。

2004年初,美国总统宣布推动移民政策法案改革。

日本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每年需补充60万劳力,因此开放劳务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西班牙政府一直对劳工输入实行配额政策,但为了吸收更多的外籍劳务人才,西班牙的劳工配额将大幅度增加。

另外,东南亚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结构性劳务短缺的情况下,也相继放松了对外籍人员入境的限制。

二、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对外劳务合作是伴随改革开放兴起的一项事业。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取得了良好绩效,成为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

随着这一战略步伐的加快,对外劳务合作在扩大服务出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着劳工权益保护不足、信息不对称和合作方式单一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多元化合作方式。

通过这些对策方案,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工权益,增加信息公开透明度,丰富合作方式,从而提升整体对外劳务合作的质量和效益。

在未来,应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促进合作双方共赢,实现对外劳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问题、劳工权益、信息不对称、合作方式、对策、法律法规、信息透明度、多元化、总结问题、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是指中国政府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协议,允许中国劳动力到国外工作并获取相应报酬的一种合作形式。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逐渐扩大规模,成为我国劳动力资源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逐渐增多,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中存在劳工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

由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劳工在海外工作往往面临着工资拖欠、工作条件恶劣等情况,但他们在异国他乡又缺乏有效的维权渠道,导致劳工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些劳工在出国工作前缺乏对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详细了解,导致在工作岗位选择、合同签订等方面存在被欺骗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劳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合作方式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劳务输出国与进口国之间的劳务交流,缺乏多样化合作模式。

这种单一的合作方式既限制了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拓展空间,也制约了劳工在海外工作中的发展机会和福利保障。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信息透明度,推动多元化合作方式的应用,以确保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劳工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1.2 问题意识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劳工权益保护不足、信息不对称以及合作方式单一等方面。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面临的瓶颈问题分析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面临的瓶颈问题分析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面临的瓶颈问题分析我国是劳动力人口大国,对外劳务输出应该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

一、我国对外劳务输出面临的瓶颈问题(一)人的因素1、对外输出劳务人员结构与国际市场需求的矛盾我国现阶段从事劳务输出的人员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工人为主,受教育程度低,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外派人员占75%。

而国际劳务市场近年来一个显著的趋势是,普通劳务所占比重逐步降低,中高级技术工人的比重不断攀升。

这就使得我国对外劳务输出人员不能很好地适应国际劳务市场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对外劳务输出的规模和效益。

2、对外输出劳务人员语言问题的困扰由于我国从事对外劳务输出的人员素质不高,相应的外语水平达不到大多数输入国要求。

目前,除新加坡等个别国家、个别作业领域外,对外劳务输出对语言都有一定的要求。

这对于我国这样的非英语国家形成很大制约。

相比之下,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埃及、约旦等之所以能成为主要劳务输出国,与其语言优势密不可分。

3、对外输出劳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由于劳务输出人员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下岗职工,信息渠道窄,辨别真伪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弱,对劳务输出的政策、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对输入国法律制度一无所知,权利受侵害后不知如何正确维权,甚至不知道如何向所在国执法部门求助,大多采取擅自回国方式消极自救。

(二)制度因素1、国家相关立法滞后,对外劳务输出仍以行政手段调整为主法律手段较之行政方式的优势在于对于劳务输出管理更为规范,且标准统一。

而目前我国没有在对外劳务输出领域形成较为统一和完善的立法,仍以行政手段为主要调整方式。

2、从事对外劳务输出的企业和机构的管理水平落后,对外经营意识差目前,我国从事对外劳务输出的企业众多,且大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缺少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制约办法,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

部分劳务中介公司为了获取不当利益,恶性竞争,隐瞒真实情况,使部分劳工被误导出国,进而引发劳务纠纷。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分工的深化,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日益广泛,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风险管理问题。

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风险较大的境外环境,比如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等,管理难度非常大。

其次是人才流失问题。

尤其是我国许多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往往会被引进到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人才流失造成影响。

此外,还存在合作项目质量不高、输出劳务人数过多、工作环境差、难保护劳务人员权益等问题。

这些问题既影响我国劳务输出的规模和质量,也损害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2.对策建议为了解决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对策:2.1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针对境外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国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对境外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监测和应对,强化对境外环境变化的跟踪分析能力,增强在境外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2 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为了避免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流失,我国应该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增加人才待遇、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等方式来留住人才。

2.3 优化合作项目质量为保证对外劳务合作的质量,重点要从加强对输出劳务人员培训、提高培训质量、以及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方面入手,提高输出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整个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

2.4 合理控制输出劳务人数控制输出劳务人数,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监督体系,保证劳务人员的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劳务输出的规模和质量逐步提高。

2.5 应加强对劳务人员的安全保障工作完善我国出国、返乡劳务人员服务机制,从为劳务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提高出国管理的水平以及加通过程督导人员等方面进行保障,确保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国际市场后,能够过上安全、健康、稳定的生活。

3.结论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劳务输出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劳务,以获取报酬的一种经济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劳务输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劳务输出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劳工权益受到侵害、安全问题等。

下面将就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问题分析1. 劳工权益受侵害在一些劳务输出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司法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监管机构不力等原因,导致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

比如不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待遇、甚至有些劳动者因为合同纠纷等问题而被拘留或遭受虐待等。

2. 安全问题在一些劳务输出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工作环境差、安全措施不完善等原因,劳动者容易遭受伤害,甚至有些因为工作意外导致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比如在建筑工地、矿山等危险环境下的劳务输出者容易遭受意外伤害。

3. 收入分配不均在一些劳务输出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劳务输出者的权益不受到保护,导致他们在获得丰厚报酬的也容易受到资本方的剥削,收入分配不均。

二、对策分析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各国或地区应该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对于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应该依法予以严惩。

加强劳务输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劳务输出的权益得到保障。

2. 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为了降低劳动者在劳务输出过程中受到伤害的风险,各国或地区应该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在劳务输出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也应该强化对劳务输出地的安全监管,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安全。

3. 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务输出是国际劳动力的流动,需要各国之间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来共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各国或地区应该加强合作,建立劳务输出合作机制,共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共同解决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

4. 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收入水平为了解决劳务输出中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各国或地区应该致力于改善劳务输出者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合理的报酬。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外劳务合作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迅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输出的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政府应当制定科学的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战略,加快对外劳务合作法制、管理体制建设; 企业应该提高竞争力创新经营模式。

与此同时,以英语和职业技术为核心,加强对外派劳务人员的职业培训;建立与健全对外劳务合作促进体系和保障制度。

关键词:对外劳务合作外派劳务人员问题对策所谓国际劳务合作就是指国家间提供各种活劳动并取得外汇收入的经济活动,是国家间经济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国,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繁重的就业任务,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进一步拓展新的劳务合作领域、提升劳务合作水平,对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内方面 1.缺乏统一立法。

从总体上看,我国至今尚未制定一部关于对外劳务的专门法律法规,并且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外劳务合作市场混乱。

以我国最大的劳务输出市场新加坡为例,一些中外中介机构互相勾结、倒卖指标、加收代理费和保证金,甚至蓄意诈骗,导致大量劳务人员上当受骗或非法滞留。

此外,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关系由于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和部门规章来调整,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等各执一头,使得管理中缺位和越位现象经常存在,这种多方共同管理的局面带来了管理工作秩序混乱、效率低下。

一个劳务输出项目从申请到立项、政审、申办护照等所需办理的手续非常繁杂,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把劳务人员送往国外工作地点。

2.我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首先,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相比,尤其是在利用网络资源方面,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劳务外派企业缺乏长期的规划,很少在海外设点,人力资本招募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临时性。

其次,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外派形式单一,承包公司普遍采用承包海外工程输出劳务。

论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和改善

论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和改善

论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和改善我国劳务派遣是指企业通过用人单位向用工单位租借劳动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务派遣行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劳务派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给劳动力和用人单位带来了许多困扰。

本文将探讨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法律保障不足我国《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于1997年颁布实施,但这部法规对劳务派遣的管理和监督却显得不够完善。

由于法律保障不足,劳务派遣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比如用工单位未及时支付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未购买社会保险等。

这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侵害。

2. 劳动权益受损在劳务派遣中,很多用工单位为了规避劳动法律的规定,采取了以合同制度为主的用工形式,导致劳务派遣员工的劳动权益受到了严重损害。

用工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不给劳务派遣员工提供合法的休息时间等。

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

在一些劳务派遣行业中,由于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劳务派遣员工的安全保障举措不足。

在一些危险作业领域中,用工单位未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防护措施,造成了员工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

二、改善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针对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劳务派遣行业的法律监管和规范。

相关部门应完善与劳务派遣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劳务派遣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规范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的劳动合同,保障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

2. 加强宣传教育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保护和劳动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劳务派遣员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加强用工单位的宣传教育,倡导用工单位依法用工,规范管理劳务派遣员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3. 强化监督检查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务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障权益。

用工单位应按规定为劳务派遣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确保员工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权益得到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
摘要]对外劳务合作是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大国来说,无疑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支持国内经济建设的一个很好途径和手段。

虽然近年来,在世界自然人移动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这快速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关键词]对外劳务合作现状问题
我国的对外劳务输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向亚洲、非洲发展中国家实施对外经济援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每年营业额增长基本保持在10%~15%的增长速度,每年派出的人数也保持稳步上升趋势。

就行业而言,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领域已日趋多样化,由最初的援外工程施工扩展到现在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环保以及高科技领域。

但迄今为止,我国外派劳务人员仍以非技术工人为主,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的外派劳务人员占居劳务大军总数的前三名,约占外派总人数的75%。

商务部统计数字表明,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已累计完成营业额3788亿美元;合同额429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645万人次(郝冰,2006)。

作为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与其他国家劳务输出的规模、水平相比,我国的劳务输出规模还较小,劳务输出人员档次还不高。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平均每年输出劳务人员10万左右,仅占国际流动劳务人员总量的0.3%。

虽然近年来我国外派劳务有所上升,达40万人~50万
人,但是仅占国际劳务总量不到1%。

而只有8000万左右人口的墨西哥每年输出的劳务多达800多万人,出口劳务每年给墨西哥赚回160亿美元的外汇。

亚洲最大的劳务输出国菲律宾海外劳工实际人数也多达700余万人。

不管是与这些国家数以百万的劳务输出规模相比,还是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我国的劳务输出规模明显偏小。

我认为,致使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发展规模不大,总量偏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政府、个人对劳务输出不够重视
对外劳务输出作为一种无形的贸易,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

很多国家将其与商品出口视为同等重要。

而我国各级政府却普遍存在着重商品出口,轻劳务输出的思想,对商品出口规定了许多优惠措施,对劳务的输出却常常加以限制,支持和鼓励措施不多,宣传力度也不强。

未把对外劳务输出提上工作日程,并给予充分的重视。

这种不正确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一些部门和地方对发展对外劳务输出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他们不懂得将对外劳务输出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而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和发展,在组织、规划和引导方面缺乏力度,没有相应的国家立法和财政支持措施,对劳务输出的正面宣传和报道不够。

更为头疼的是,近几年随着政府机构和职能转变的深入,对外劳务输出市场鱼龙混杂,呈现一种放开而缺乏有效调控的局面,政府对对外劳务输出的管理变得有些让人“找不着北”。

应该管理什么和如何进行管理,连相关职能部门自己
也模糊不清,造成了目前劳务市场秩序混乱。

除经商务部批准的正规公司外,许多部级、省级分支机构和挂靠企业未经批准的部门也从事代招出国劳务业务,甚至一些个体户也变相办理出国劳务。

就个人而言,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往往不愿走出国门,甚至把现在的劳务输出与旧中国的劳工、侨民相等同,错误观念影响很深。

我认为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上,还存有自卑的思想。

从1984年鸦片战争开始的整整一个世纪,中国人民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欺凌。

虽然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正在走向繁荣富强,但在许多人心里多少还存有自卑,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再加上生活习惯、语言、风俗的不同,很多人都害怕走出国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制约着个人输出,那就是中国人在海外的安全问题愈发严峻。

根据相关人士透露,2005年外交部参与处理的各类中国人海外安全事件高达29000件,到2006年,已超过30000起。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12月25日,2006年见诸媒体的事件中,至少有558名中国公民在海外被羁押或受当地社会动乱波及;至少有37人在76起凶案中丧生,至少有42人受伤;在20次意外事故中至少有51人丧生,105人受伤。

且从前些年遭遇并非刻意针对中国人的恐怖袭击,到专门针对中国人的恐怖袭击(文萃报,2007)。

这些事件对国人来说都受到很大的冲击,人身安全成为出国劳务人员首要担心的问题。

很多人也因此打消了出国的念头。

二、相关法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务输出立法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非常突出。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政府陆陆续续地制定并颁布了一些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外派人员工资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1997)、《办理劳务人员出国手续的办法》(2002)、《外派劳务人员培训工作管理规定》(2002)。

另外,还对中国人的境外就业颁布了《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2002)(孙晓星,2005)。

但总体来看,仍没有一套专门关于劳务输出的法令、法规。

在现行《劳动法》中,对劳务派遣工种、派遣期限、派遣合同、派遣组织责任、用人单位责任都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关于海外就业的相关规定。

而且现有的行政规章涉及面窄,执行和处罚力度也明显不够,难以有效的遏制非法经营活动。

国内一些劳务输出公司钻法律的空子,弄虚作假,提供根本不存在的就业机会,致使不少走出国门的劳务人员上当受骗,在国外陷入极不人道的境地。

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也就更谈不上于其相匹配的监督检查执法措施。

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劳务输出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与国际社会接轨。

一旦我国对外劳务的某些具体做法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相违背,我们就会陷入无法可依、无法可循的局面。

既会损害输出人员的利益,也不利于面向各个不同国家地区的对外劳务输出(张宏等,2003)。

所以,立法工作极需加强。

三、管理体制陈旧,手续繁杂,办事效率低
我国的对外劳务输出是在过去外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劳务输出的政策、目标、原则、要求和管理方式及管理权限等基本上沿用60年代外援时的办法。

在我国,由于不同的劳务输出公司隶属于不同的机关、部门。

因此,存在管理层次过多,政出多门和行业分割等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务输出管理,主要依靠行政命令以及下发文件来管理对外劳务输出工作(赵方强,1999)。

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原外经贸部、外交部、公安部等各执一头,人为地造成审批手续的繁琐和效率低下,使许多时效性较强的项目受到很大的影响。

同时,由于手续繁杂,层层的管理费手续费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我国在国际劳务市场的竞争力(董晓丽,2006)。

四、外派劳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总体来说,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除了少数既懂技术又能讲外语的中高级人才外,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城镇人口,要么有一定技能但不懂外语,要么既没有技术又不懂外语。

对国外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里都不及其他国家的劳务人员。

目前国际市场上需求很大的家政服务方面的劳务输出几乎是个空白,中国对外家政劳务输出无法与具有国际劳务品牌的外国劳务服务公司相竞争,该市场基本上被菲律宾人所占领。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劳务人员受教育的水平普遍偏低。

而菲佣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初级以上教育水平的人占将近95%,还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有的甚至是教师。

良好的教育增加了菲佣的海外竞争力(王玉娟,2006)。

另一方
面就是中国劳动力的外语水平的限制。

英语是世界上一门近乎于通用的国际交际语言,很多中国人连起码的交际英语都不会,在国外很难同雇主和周围的人沟通。

而对把英语作为官方通用语言的菲律宾、印度等国来说,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