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境外中资企业劳动用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开始了海外业务的扩张,并在其海外机构聘用了大量的当地员工来发展业务。
如何对当地员工和外派员工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管理,已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境外中资企业劳动用工现状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截至 2010 年底,我国企业设立的境外企业已超过万家,遍布全球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1 年 3 月底,我国在外各类劳务人员已达万人。
(一)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外籍员工数量增长迅速我国境外中资企业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中方员工,包括中资企业从国内总部派出的员工和中资企业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募的我国劳务派遣人员;一类是外籍员工,包括中资企业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募的第三国劳务人员和中资企业在项目所在国招收的当地员工。
近几年,我国境外中资企业使用外籍员工的数量和比例有持续增大的趋势,部分企业和工程项目下雇用的外籍人员数量已大大超过本国员工数量。
截至 2011 年3 月底,我国在外各类劳务人员万人,其中雇用外方员工达万人,占到全部在外劳务人员的绝大多数。
(二)薪酬福利体系差异化,薪资确定与国际接轨我国境外中资企业多元化的用工方式决定了其差异化的薪酬福利体系。
境外中资企业差异化薪酬福利体系是建立在市场化准则基础上的,一般遵循“高级雇员薪资标准与国际接轨,普通雇员按照当地劳动力市场价格计酬”的原则。
以某境外中资公司为例,该公司的差异化薪酬结构如下:一是公司外派员工的薪酬。
公司外派员工的工资结构主要由基本工资、国外补贴(包括岗位补贴、地区补贴、野外工作补贴和家庭补贴)、绩效奖金和企业年金构成。
2010 年外派员工人均年收入万元,是国内员工人均收入(6 万元)的倍;二是国内直接聘用的外派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
对国内直接聘用的外派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实行市场化薪酬,2010 年人均年收入万元。
三是当地员工。
当地员工的薪酬确定分为三种情况:对关键岗位当地员工采取竞争性薪酬策略,按当地劳动力市场中高价位确定薪酬水平;对急缺人才实行协议薪酬;对一般岗位当地按劳动力市场中价位确定薪酬水平。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劳务输出指的是劳动力跨国流动的现象,通常是指从人才输出地向劳务输入地输出劳动力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劳务输出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现象。
劳务输出对于人才输入地和输出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才交流。
背景介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务输出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劳务员工权益受损;二是劳务输出市场存在不公平竞争现象,垄断现象频发;三是劳务输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劳务员工选择困难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劳务输出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为了解决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劳务输出市场的监管机制;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三是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劳务员工选择的透明度。
这些对策的可行性需要经过深入分析,以确保其有效性。
在实施对策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建立合作共赢的机制。
政府部门、企业和劳务员工应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劳务输出市场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字数:342】1.2 问题意识在劳务输出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劳务输出的效率和质量。
我们需要关注和意识到这些问题,以便及时采取对策来解决。
问题意识是指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只有正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影响,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劳务输出过程中,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清晰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切实改善劳务输出效果。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问题意识,不断探索和思考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提升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率。
【内容已达到200字】2. 正文2.1 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1. 法律法规不完善:在一些劳务输出目的地国家,法律法规对于劳工权益的保障不够完善,导致劳务输出人员容易受到剥削和欺压。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劳务输出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劳务输出是指跨国公司或组织向外国提供劳务的行为,这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劳动力流动现象。
然而,在劳务输出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并且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本文将就劳务输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首先,劳务输出市场不规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劳务输出市场存在乱象,导致一些劳务输出企业存在不正当竞争和恶意招聘等情况,给劳务输出者和接受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困扰。
其次,劳务输出中存在用工风险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劳务输出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例如不支付工资、不提供合理的工作条件等,给劳务输出者造成经济和心理上的困扰。
另外,劳务输出缺乏监管机制也是劳务输出市场存在的问题之一。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会导致劳务输出企业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监督,容易产生违法违规行为,损害劳务输出者和接受者的合法权益。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劳务输出市场监管,建立完善的用工风险防范机制,以及建立健全的劳务输出监管体系。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有效提升劳务输出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保障劳务输出者和接受者的权益,推动劳务输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 正文2.1 问题一:劳务输出市场不规范劳务输出市场不规范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务输出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和监督,导致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进行劳务输出,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劳动者权益。
劳务输出市场存在价格竞争不规范的现象,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采取恶意竞争手段,导致一些劳务者被迫接受低薪甚至超负荷工作。
劳务输出市场信息不对称严重,一些劳务者由于信息不对等而容易受到欺骗和侵害。
针对劳务输出市场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对劳务输出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严格执行相关法规,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对劳务输出企业的准入和退出管理,严格审核企业资质,加强行业监管。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一、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1. 劳务输出过于单一化2. 劳务输出劳动保障待遇不平衡问题3. 劳务输出企业经济效益不佳4. 劳务输出所涉及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5. 劳务输出的人才培养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主要形式是劳务派遣和劳务合作。
这两种形式过于单一化,没有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这对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第二个问题,由于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一些外派劳动者的劳动保障待遇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这也会导致商业诚信的问题。
对于第三个问题,这与劳务输出企业所涉及的市场策略、劳动力管理等方面相关。
很多企业在劳务输出领域没有完全理解市场的需求,同时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于劳动力的利用与调动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于第四个问题,我国的劳务输出所涉及的政策法规体系需要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这包括了行业标准、企业管理规定以及对于员工的保护措施等方面。
对于第五个问题,我国对于劳动者的专业技能与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
尤其是在一些技术密集型劳务输出领域,劳动者的知识产权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
二、对策分析1. 优化劳务输出的形式2. 加强劳动保障制度建设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4. 完善劳务输出相关政策法规5. 加强人才培养与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在劳务输出领域中优化劳务输出的形式,增强我国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我们可以探索采取劳务输出与技术输出相结合的形式,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外派劳动者的劳动保障制度建设。
尤其是在社会保险、工资保障、生活照顾等方面,建立基本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外派劳动者的权益。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们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企业在劳务输出领域的市场策略与人力资源管理。
我们可以探索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在行业内实现合作共赢。
对于第四个问题,我们需要完善劳务输出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在国际组织中的合作。
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劳务派遣制度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并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一、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派遣工与正式工待遇不平等在许多企业中,派遣工往往从事与正式工相同或相似的工作,但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却存在较大差距。
派遣工的工资水平通常低于正式工,福利待遇也不如正式工优厚,甚至在一些企业中,派遣工无法享受正常的带薪休假、培训晋升等机会。
这种待遇上的不平等,不仅损害了派遣工的合法权益,也容易导致派遣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劳务派遣单位良莠不齐目前,劳务派遣市场上存在着大量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的劳务派遣单位。
这些单位在资质审核、人员招聘、合同签订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的甚至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一些劳务派遣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派遣工的权益保护,不按照法律法规为派遣工缴纳社会保险,不与派遣工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导致派遣工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派遣用工范围不规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劳务派遣用工应当限于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规避法律责任,将劳务派遣用工范围扩大到了主营业务岗位,甚至出现了“逆向派遣”等现象,即企业将原本的正式工转为派遣工,严重违反了劳务派遣制度的初衷。
(四)派遣工职业发展受限由于派遣工与用工单位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劳动关系,在职业发展方面往往受到限制。
用工单位通常不会将派遣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派遣工难以获得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这不仅影响了派遣工的个人成长,也不利于企业留住优秀人才,造成人才的流失。
(五)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对于劳务派遣制度的监管还存在一定的漏洞。
劳动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信息不对称、执法手段有限等。
同时,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对外部劳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外部劳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外劳务管理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大问题。
建筑行业施工一线人员大部分都是外部劳务,因此,抓好外部劳务的管理,成为施工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2005年6月20日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在胶新铁路建设管理现场会上就强调要加强对外部劳务分包的管理.笔者特从所在的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的实践来分析一下对外部劳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对外部劳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外部劳务使用与管理是施工企业适度规模扩张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但当前施工企业在劳务使用与管理中,存在严重的有章不循或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企业内外领导指定推荐各种“关系”(含“亲属”)的包工队,使用无资质、低资质、低素质的包工队等。
因而,一旦包工队出了问题,责任和损失全由企业承担,造成项目严重亏损。
有的企业对包工队重包轻管、以包代管,安全质量事故频发,砸了企业的牌子,损害了企业的信誉,使企业丢了市场。
1.外部劳务管理机构职责不清,职责履行不到位对外劳务管理机构有设在工管、开发部门,还有设在发展部、人力资源部。
这是管理机构不统一的表现。
有关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够;有关部门不清楚自身合同管理的具体职责;未尽或不主动地去尽合同管理的职责。
这就导致了管理职责的不到位,管理效率的低下。
⒉外部劳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滞后或落实不到位制度建立得完善与否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前提。
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这几年来一直致力于项目管理,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的措施,并汇集成《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项目管理手册》,其中包括了对外部劳务队伍的内容,如《项目劳务分包管理办法》、《外部协力队伍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等。
但同时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内容有待充实和修订。
因为近期中央部委又出台了不少有关外部劳务和农民工的新规定,如果不补充进去就会使管理滞后;第二,缺少对劳务分包合同、民工工资、工伤处理等重点问题的具体规定;第三,这些办法在实践中的落实不甚到位。
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及法律思考
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及法律思考[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外劳务合作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迅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输出的劳动力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输出机构体制、规范劳务输出合同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对外劳务输出;合法权益;对外劳务合同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劳动力过剩问题也日益突出,剩余劳动力走向何处?这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计,更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毫无疑问,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向国外输出劳务是消化国内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对外开放的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到国外提供劳务,换取报酬,既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又赚取了外汇,增加了个人收入。
但是,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劳务输出法律制度不完善,劳务输出机构管理制度混乱,劳务输出中介机构良莠不齐,外派劳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等,这使得劳务人员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屡见不鲜,劳务人员、劳务输出机构之间合同纠纷频发。
因此,尽快完善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制度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目前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对外劳务输出,是指劳动者从一国向另一国或境外的某一地区转移并就业劳动,同时获得劳动收入。
目前,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有4种:(1)通过承包海外工程输出劳务;(2)通过与雇主(即我国有关的国际劳务公司及其代理公司)签约输出劳务;(3)通过在国外的合资经营企业向海外输出劳务;(4)劳务人员通过其他方式到国外自谋职业。
在外派劳务管理制度上的基本框架为:业务由外经贸部国外经济合作司负责业务指导和管理,统一由承包商会实行行业归口协调。
劳务项目报批手续由所属的省、市经贸厅、委(局)负责,有关出国证书则由相关职能部门按程序办理。
中日韩劳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日韩劳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比较中、日、韩三国劳动力市场各自不同的特点,指出进一步开展三国劳务合作的利益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三国劳务合作的现状,针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阐述。
最后就进一步开展合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劳务合作;优势互补;劳务输出一、变迁中的中、日、韩劳动力市场中国、日本、韩国在资源、资金、技术上的差异和已形成的多层次经济结构,使双边和多边劳务合作前景广阔。
在劳务输出方面,中国具备以下优势:(1)劳动力价格相对于别国而言,占有一定的优势。
据《世界银行》,2000年统计,1995—1999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为729美元,而日本为31687美元,韩国为10743美元,分别为中国的43.5倍和14.7倍。
在劳动力供求关系以及劳动力的技术熟练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劳务价格的差异是劳动力国际间流动的核心因素。
(2)中国34岁以下的劳动力占53%,而日本占不到40%。
年轻人接受的教育相对较新且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在劳务人数不断增多的同时,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行业和服务领域也日益多样化。
日本是东亚劳务输入历史最长的国家,1988年进入自身劳动力供给不足时代。
按照日本政府的统计,要想使日本经济增长保持在4%左右,每年就需补充1%的劳动力。
目前日本的就业人数约为6000万,那么每年需补充60万个劳动力。
但是日本国内劳动人口接近于零增长,这意味着日本正面临着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劳动力缺口。
据日本预测,日本2000年的劳动力缺口为260万,20lO年将达到910万。
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70%左右的人手不足,尤其是中小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据《东京商工》1990年1月发表的数据表明,1989年由于劳动力不足而倒闭的有242家,占日本倒闭总数的3.34%。
造成日本劳动力短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2)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了劳动力供求矛盾。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活动,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缺乏统一管理规范,导致管理混乱。
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风险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可能会对我国劳务者造成损失。
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的规范制定和监管,提升管理水平和保障劳务者权益。
未来,我国应该积极应对问题,确保对外劳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前景可期,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动这一合作形式的发展。
【关键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问题、对策、缺乏统一管理规范、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风险、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是指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劳务合作,包括劳务输出和输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输出国之一,每年有数百万劳动者赴海外就业,为国家和个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着一些管理不规范、风险较大等方面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劳务合作的正常进行,还可能给国家和劳务者带来损失。
有必要深入分析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缺乏统一管理规范、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风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中存在着缺乏统一管理规范的问题。
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对外劳务合作管理规定不统一,导致管理混乱、监管不到位,容易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影响了对外劳务合作的规范发展。
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风险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在对外劳务合作中,由于受到目的国法律法规、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劳务人员可能会面临风险,如工资拖欠、工作环境恶劣、安全事故等问题。
我国劳务输出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定稿
口录摘要 (1)Abstract (3)一、新时期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以及意义分析 (5)(一)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历史 (5)(二)新时期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呈现的现状 (5)(三)新时期对外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 (6)二、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 (7)(-)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7)(二)我国劳务输出自身存在的问题 (8)三、新时期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对策 (9)(-)建立统一、功能健全的管理组织体系 (9)(二)制定扶持政策 (9)(三)发展多种劳务输出渠道 (10)(四)重视对外劳务人员的培训,打造国际劳务品牌 (10)(五)完善劳务输出法律体系,深化经营体制改革 (10)结语 (12)参考文献 (13)我国劳务输出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摘要对外劳务输出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后不断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行业•在我国国内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映衬下,劳动力海外流动正成为解决中国富余劳动力出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们国家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
中国是个劳动力相对富余的国家,与此同时,随着发达国家出生率降低和人口的老龄化,一些地区劳动力严重短缺,全球劳务的总体需求快速增长。
而山于大规模接纳移民不现实,逐步扩大劳工输入数量便成为这些国家的必然选择。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外劳务输出打开了中国人了解世界的一扇窗,让一些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实实在在地富起来了。
从大的方面来讲,对外劳务输出增加了国家的外汇和财政收入,开辟了新的就业途径,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增进和密切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关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但是,在这个庞大的国际劳动力市场,具有强大人口优势的中国所占的份额却寥寥无儿。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际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我国在体制政策的不完善以及我国劳务输出公司经营管理落后、出国劳务人员自身素质较低等等,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急需打破对外劳务输出的瓶颈,实现这个产业结构各方面的优化升级,最重要的要形成回归效应,完成这个产业链的循环发展卫。
浅谈我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我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劳务派遣,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法规成立的,具有经营资质的派遣服务机构与劳动者个人建立劳动关系从而拥有劳动力使用权并承担雇主责任,将签约人员外派至使用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从事相关工作,并向被外派的单位收取相关费用的赢利性经营行为。
劳务派遣最早起源于上世纪初的美国,随后流传到欧洲,在欧洲大陆国家得到了发展。
日本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发展劳务派遣,并逐渐在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也已经有了劳务派遣的雏形。
90年代初用工单位只局限于外国驻华使领馆、国外新闻机构等单位。
随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劳务派遣又被用来解决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派遣对象以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为主。
而现阶段劳务派遣已过渡到满足劳动力市场一般需求,派遣机构的地位和业务都已社会化,服务对象包括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雇主和本地、外地劳动者。
目前,就业压力在我国是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的社会关系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劳务派遣这种灵活的用工形式进入我国的社会生活后,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勃勃生机,并一步步发展壮大,从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来分析,我国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未来都会有很大的市场存在空间。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对劳务派遣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进行了明确,再次确定了“同工同酬”的劳动报酬分配原则,随后又印发的《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办法》、《劳务派遣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对劳务派遣业务的开展进行了指导和规范。
如果说《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是想把之前无序发展的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扶上法律的轨道,那么,这次修改则向劳务派遣发出了强烈的规范和限制的信号,劳务派遣的冬天已经来临。
劳务派遣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引起政府、社会和广大劳动者的关注。
当今,在劳务派遣相关法律不断健全,制度日趋完善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劳务派遣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在当今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为企业提供了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在劳务派遣的实际运作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劳动者的权益,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对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一)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在劳务派遣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保障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待遇通常低于正式员工,且福利待遇也相对较差。
由于劳务派遣工与用工单位不存在直接的劳动关系,用工单位可能会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来规避一些福利责任,导致劳务派遣工的福利缺失。
其次,劳务派遣工的工作稳定性较差。
用工单位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随时退回劳务派遣工,而劳务派遣公司在重新派遣时可能存在困难,这使得劳务派遣工面临失业的风险。
此外,劳务派遣工在职业培训、晋升机会等方面也受到限制,不利于其职业发展。
(二)同工不同酬问题突出同工不同酬是劳务派遣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尽管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员工从事相同的工作,但由于用工形式的不同,他们的薪酬待遇却存在较大差距。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不仅损害了劳务派遣工的经济利益,也容易引发其心理不平衡,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三)劳务派遣单位资质参差不齐目前,劳务派遣市场上的单位资质参差不齐。
一些不具备合法资质的劳务派遣公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违规从事劳务派遣业务。
这些公司往往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服务能力,无法为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服务。
此外,一些劳务派遣公司还存在克扣劳务派遣工工资、不按时缴纳社会保险等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法律监管存在漏洞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劳务派遣行为,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法律监管漏洞。
例如,对于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用工比例等规定,部分企业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但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法律法规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浅析中国的劳务输出问题
浅析中国的劳务输出问题第一篇:浅析中国的劳务输出问题浅析中国的劳务输出问题摘要:劳务输出是劳动力空间流动的一种形式。
国际劳务输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了较大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已成为必然趋势。
对外劳务合作是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大国来说,无疑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支持国内经济建设的一个很好途径和手段。
虽然近年来,在世界自然人移动自由化背景下,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这快速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正确认识我国劳务输出的现状,存在的基本问题,制约我国劳务出口的因素,最终找到合理的对策,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关键字:劳务输出劳务输出障碍劳务输出对策一、我国劳务输出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目前,我国劳务输出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有:1、通过承包海外工程输出劳务。
这是承包公司普遍采用的一种输出劳务的方式。
近年来,我国海外工程承包劳务项目占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项目的80%,其中有单独承包的,也有通过国际招标或投标从外国承包公司主包的工程项目中分包一部分的。
承包工程劳务项目从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等均需我国承包公司从国内选派相应的各类劳动和服务人员。
2、通过与雇主签约输出劳务。
即由我国有关国际劳务公司及其代理公司同雇用劳务的雇主协商签订有关劳动合同,按规定为雇主提供劳动和服务并收取劳动报酬。
目前这种方式越来越受雇主和驻在国政府的欢迎。
其形式有公派和民间性质,但关键是签订好劳务合同的各项条款。
我国已通过这种方式向不少国家和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医护人员和熟练操作工等。
3、通过在国外兴办合资经营企业向海外派遣劳务人员。
由于合营企业的中方参与管理,故其劳务合作比较稳定,劳务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也较好。
随着我国对海内外投资的发展,这类劳务人员将随之增加。
4、劳务人员通过其它方式到国外自谋职业。
如通过在海外的亲戚、朋友、同事等个人关系到国外谋职;或通过成套设备和技术出口输出劳务等。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现状引言对外劳务合作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和个人按照规定程序和条件派遣劳动者到其他国家提供服务劳务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紧张,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现状,包括合作方式、合作对象、合作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合作方式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投资合作: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开发资源等项目时,常常需要引进中国劳动力。
这种方式下,中国劳务人员通常是由企业自行派遣和管理。
2.政府引导合作:中国政府通过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协调派遣劳动力到其他国家提供服务。
这种方式下,中国劳务人员一般由国家劳动力资源开发局统一组织和管理。
3.劳务输出企业合作:中国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劳务输出企业的发展,通过与这些企业合作,提供劳务输出服务。
这种方式下,企业负责劳务人员的招聘、培训和派遣。
合作对象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这些国家和地区通常面临着人力资源短缺或经济发展需要,与中国的合作具有互利互惠的特点。
1.亚洲地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亚国家等地区开展劳务合作,主要以建设项目和农业劳务为主。
2.非洲地区:中国对非洲国家开展劳务合作,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领域。
3.拉美地区:中国与南美国家开展劳务合作,主要以农业劳务和技术转移为主。
4.中东地区:中国与中东国家开展劳务合作,主要以建设项目、能源领域和服务业为主。
合作项目中国对外劳务合作涉及的项目广泛,涵盖了建设、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1.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参与了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公路、桥梁、港口、电站等。
中国劳务人员在这些项目中提供施工、管理等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农业劳务:中国劳务人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从事农业劳务,如农田开垦、种植、养殖等。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帮助当地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劳务合同管理不规范、薪资保障不到位、劳工权益保护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劳务合同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薪资监管机制、加强劳工权益保障力度等对策来解决。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对外劳务合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确保外来劳动力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有助于促进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管,以确保合作双方的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关键词】对外劳务合作、问题、对策、劳务合同、薪资、劳工权益、规范化、监管机制、前景、管理。
1. 引言1.1 对外劳务合作的背景对外劳务合作是指在国际范围内,各国之间进行劳务合作与交流的一种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间劳动力资源的日益流动,对外劳务合作已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方式。
对外劳务合作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国一直处于劳动力较为丰富的阶段,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资源面临着日益紧缺的情况。
通过对外劳务合作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支持。
通过对外劳务合作,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外劳动力来我国工作,带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对外劳务合作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的一种方式。
通过与其他国家开展劳务合作,可以促进双方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对外劳务合作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合作交流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我国提升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1.2 对外劳务合作的重要性对外劳务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劳务合作也变得日益重要。
对外劳务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提升我国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改善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影响力。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着劳工权益保护不足、信息不对称和合作方式单一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多元化合作方式。
通过这些对策方案,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工权益,增加信息公开透明度,丰富合作方式,从而提升整体对外劳务合作的质量和效益。
在未来,应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促进合作双方共赢,实现对外劳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问题、劳工权益、信息不对称、合作方式、对策、法律法规、信息透明度、多元化、总结问题、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是指中国政府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协议,允许中国劳动力到国外工作并获取相应报酬的一种合作形式。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逐渐扩大规模,成为我国劳动力资源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逐渐增多,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中存在劳工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
由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劳工在海外工作往往面临着工资拖欠、工作条件恶劣等情况,但他们在异国他乡又缺乏有效的维权渠道,导致劳工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些劳工在出国工作前缺乏对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详细了解,导致在工作岗位选择、合同签订等方面存在被欺骗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劳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合作方式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劳务输出国与进口国之间的劳务交流,缺乏多样化合作模式。
这种单一的合作方式既限制了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拓展空间,也制约了劳工在海外工作中的发展机会和福利保障。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信息透明度,推动多元化合作方式的应用,以确保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劳工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1.2 问题意识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劳工权益保护不足、信息不对称以及合作方式单一等方面。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分工的深化,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日益广泛,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风险管理问题。
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风险较大的境外环境,比如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等,管理难度非常大。
其次是人才流失问题。
尤其是我国许多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往往会被引进到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人才流失造成影响。
此外,还存在合作项目质量不高、输出劳务人数过多、工作环境差、难保护劳务人员权益等问题。
这些问题既影响我国劳务输出的规模和质量,也损害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2.对策建议为了解决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对策:2.1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针对境外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国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对境外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监测和应对,强化对境外环境变化的跟踪分析能力,增强在境外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2 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为了避免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流失,我国应该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增加人才待遇、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等方式来留住人才。
2.3 优化合作项目质量为保证对外劳务合作的质量,重点要从加强对输出劳务人员培训、提高培训质量、以及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方面入手,提高输出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整个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
2.4 合理控制输出劳务人数控制输出劳务人数,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监督体系,保证劳务人员的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劳务输出的规模和质量逐步提高。
2.5 应加强对劳务人员的安全保障工作完善我国出国、返乡劳务人员服务机制,从为劳务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提高出国管理的水平以及加通过程督导人员等方面进行保障,确保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国际市场后,能够过上安全、健康、稳定的生活。
3.结论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外劳务合作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迅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输出的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政府应当制定科学的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战略,加快对外劳务合作法制、管理体制建设; 企业应该提高竞争力创新经营模式。
与此同时,以英语和职业技术为核心,加强对外派劳务人员的职业培训;建立与健全对外劳务合作促进体系和保障制度。
关键词:对外劳务合作外派劳务人员问题对策所谓国际劳务合作就是指国家间提供各种活劳动并取得外汇收入的经济活动,是国家间经济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国,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繁重的就业任务,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进一步拓展新的劳务合作领域、提升劳务合作水平,对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内方面 1.缺乏统一立法。
从总体上看,我国至今尚未制定一部关于对外劳务的专门法律法规,并且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外劳务合作市场混乱。
以我国最大的劳务输出市场新加坡为例,一些中外中介机构互相勾结、倒卖指标、加收代理费和保证金,甚至蓄意诈骗,导致大量劳务人员上当受骗或非法滞留。
此外,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关系由于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和部门规章来调整,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等各执一头,使得管理中缺位和越位现象经常存在,这种多方共同管理的局面带来了管理工作秩序混乱、效率低下。
一个劳务输出项目从申请到立项、政审、申办护照等所需办理的手续非常繁杂,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把劳务人员送往国外工作地点。
2.我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首先,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相比,尤其是在利用网络资源方面,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劳务外派企业缺乏长期的规划,很少在海外设点,人力资本招募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临时性。
其次,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外派形式单一,承包公司普遍采用承包海外工程输出劳务。
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将劳动者派遣给用工单位,由用工单位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费用。
在劳务派遣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一定的中介关系,这种形式的就业模式在各行各业逐渐兴起,然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对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劳务派遣的问题1. 权益保护不到位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中介关系,导致劳务派遣工人的权益保护难度较大。
劳务派遣工人常常面临合同不明确、劳动合同期限缩短、工资低于同等岗位从业人员等问题,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也相对较弱。
2. 就业歧视现象劳务派遣工人常常面临用工单位对其进行就业歧视的问题。
比如,劳务派遣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较差,升职晋级机会较少,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等。
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3. 工作安全和健康问题由于劳务派遣工人常常在不同的用工单位之间流动,劳务派遣工人的工作安全和健康问题也相对突出。
在某些企事业单位,监管不力,劳务派遣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容易遭受到意外伤害和职业病的侵害。
二、劳务派遣问题的解决措施1. 优化立法,完善劳务派遣法规针对劳务派遣工人权益保护的问题,需要从制度上加以解决。
加强立法工作,在劳动法中明确劳务派遣工人的权益,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加大违法成本,保障劳务派遣工人的劳动权益。
2. 加强监管,规范劳务派遣行业加强对劳务派遣行业的监管,对合规经营的劳务派遣单位予以支持和鼓励,同时对违法违规的单位进行严厉打击。
建立健全劳务派遣行业的监管制度,加大对劳务派遣工人的安全和健康保障力度,确保其权益不受侵害。
3. 强化用人单位责任,杜绝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应加强对劳务派遣工人的权益保护,杜绝就业歧视现象的发生。
对劳务派遣工人和正式员工实行平等的工作待遇,为劳务派遣工人提供公平公正的晋升机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 加强信息共享,提高行业透明度建立劳务派遣工人信息共享平台,使劳务派遣工人的就业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各用工单位,从而提高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工人情况的了解程度。
我国劳务输出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我国劳务输出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张宏张长江内容提要:劳务输出在国际贸易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务输出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世界上许多劳务输出大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该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劳务输出所面临的困难,并相应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劳务输出困难对策劳务输出又称对外劳务出口,是以劳动力提供劳务的形式向国外#或境外$输出,它是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为国民经济创造外汇,促进国内劳动力市场的成长和发育,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劳务输出主要有三条渠道:政府之间的劳务协议;企业或中介组织的劳务合作;个人以各种名义联系的出国劳务。
我国目前基本上是通过企业或劳务中介机构组织输出劳务。
我国的劳务输出始于!%世纪"%年代初期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有组织的、较大规模的劳务输出才真正开始。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劳务输出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与世界上的许多劳务输出大国相比,我国的劳务输出还很落后,总量偏低,规模偏小,其发展尚面临许多困难。
一、我国劳务输出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从国内方面来看,我国劳务输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政府、企业和个人对劳务输出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不够。
各级政府普遍存在着重商品贸易,轻服务贸易#劳务输出$的倾向,未把促进劳务输出提上工作日程,并给予充分的重视。
对企业来讲,把眼光局限在国内,没有站在全球市场、全球资源、全球竞争的高度审视企业的经营、发展和人力资源配置;而劳务输出个体也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把现在的劳务输出与旧中国的劳工、侨民相等同,错误观念影响很深,严重影响了我国劳务输出的发展。
!’管理体制落后,政府宏观调控不力,国际劳务市场信息不畅,输出缺乏统一协调与指导。
在我国,由于各个劳务输出公司有的隶属于中央各部委,有的属各省、市、自治区直接分管,因此,存在管理层次过多、政出多门和行业分割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外劳务合作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迅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输出的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政府应当制定科学的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战略,加快对外劳务合作法制、管理体制建设;企业应该提高竞争力创新经营模式。
与此同时,以英语和职业技术为核心,加强对外派劳务人员的职业培训;建立与健全对外劳务合作促进体系和保障制度。
关键词:对外劳务合作外派劳务人员问题对策所谓国际劳务合作就是指国家间提供各种活劳动并取得外汇收入的经济活动,是国家间经济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国,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繁重的就业任务,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进一步拓展新的劳务合作领域、提升劳务合作水平,对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国内方面
1.缺乏统一立法。
从总体上看,我国至今尚未制定一部关于对外劳务的专门法律法规,并且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外劳务合作市场混乱。
以我国最大的劳务输出市场新加坡为例,一些中外中介机构互相勾结、倒卖指标、加收代理费和保证金,甚至蓄意诈骗,导致大量劳务人员上当受骗或非法滞留。
此外,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关系由于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
和部门规章来调整,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等各执一头,使得管理中缺位和越位现象经常存在,这种多方共同管理的局面带来了管理工作秩序混乱、效率低下。
一个劳务输出项目从申请到立项、政审、申办护照等所需办理的手续非常繁杂,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把劳务人员送往国外工作地点。
2.我国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首先,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相比,尤其是在利用网络资源方面,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劳务外派企业缺乏长期的规划,很少在海外设点,人力资本招募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临时性。
其次,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外派形式单一,承包公司普遍采用承包海外工程输出劳务。
近年来,我国海外工程承包劳务项目占我国对外劳务合作项目的80%,而国际上除了工程承包方式以外,还有与雇主签约输出劳务、在国外兴办合资经营企业向海外派遣劳务人员等,由于派人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国内或国外的中介,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中介费、管理费等,使劳务的成本缺乏竞争力。
再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足,市场份额少。
截至2004年底,我国在外务工人员还不到60万人,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7%,因3/4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累计的劳务收入也不足300亿美元;而对发达国家等主要劳务市场的人员输出还不到10%。
菲律宾作为最大的劳务输出国,其国内登记的海外劳工高达500多万,占国际劳务市场的7.5%。
最后,导致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原因还在于政府对于劳务合作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
在促进政策方面,缺乏像外资、外贸那样的减税、退税等支持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在服务体系方面,至今尚未建立一个搜集并向经营公司和劳务人员有效传递国际劳务市场信息的网络平台;但相应的审批程序依然繁琐。
3.我国劳务供给与国际劳务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国际劳务市场近年来的一个显著趋势是,普通劳务逐步降低,中高级技术工人的比重不断攀升。
据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报告,OECD国家引入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外籍工人比例已超过60%,而受过初级教育的外籍工人仅占10%左右。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是,对外劳务输出主要以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等非技术性工作的人员为主,占到75%,输出的高级劳务人才比例偏少。
此外,我国潜在外派劳务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工人,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技术能力不高,语言能力不强。
这种状况导致我国在日益增长的国际高级劳务需求面前,屡屡错失良机。
在计算机软件服务领域,我国所占市场份额仅为世界市场的1‰。
由于发达国家引入以受过高等教育的外籍劳务人员为主,致使我国的对外劳务输出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并造成同质低价竞争现象。
以毛里求斯为例,作为我国在非洲输出劳务最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进入毛劳务市场的中国劳务合作公司多达30家,年外派劳务人数由1991年的641人增至2002年的11232人。
但由于市场竞争等原因,劳务人员底薪也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250美元下降到120美元,降幅达52%;我国劳务公司向厂方收取的管理费也由每人每月50—100美元降至2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