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解释性报道的范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不久,第91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公布,其中,《华尔街日报》因一组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报道荣膺国际报道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th e pulitzerprizeboard)称:“(今年的)国际报道奖授予华尔街日报记者,其对中国资本扩张的负面影响―――从社会不公到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尖锐犀利的报道”。①
这并非普利策奖国际报道奖第一次垂青中国题材:早在2001年,《华尔街日报》就因一组关注中国的报道获得该奖项;去年,《纽约时报》记者约瑟夫•卡恩(josephkahn)和吉姆•亚德利(jimyardley)则以一组展示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报道获得该奖项。普利策国际报道获奖作品报道的地域一向侧重于欧洲,②而近几年的变化足以说明,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的崛起,外国新闻媒体日益关注中国,重视对中国的报道。
在西方的新闻价值观中,问题、冲突乃是新闻价值要素之一,西方媒体一直有重视负面报道的传统。作为富有盛誉的普利策奖,更形成了鼓励“曝光”、“揭丑”等题材的调查性报道的“乌鸦嘴”传统。③2007年获奖的《华尔街日报》一组报道,同样是以揭示、批评中国在经济发展道路上产生的问题为主旨,其中当然反映出西方价值观的烙印,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报道折射出的国际视野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理性地审视自我。另外,从新闻业务角度进行研究总结,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西方解释性报道技巧,提高我们“用事实说话”的水平。
1.多视角报道
《华尔街日报》的这一组10篇获奖报道包括《“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北京城市建设的幕后英雄》、《地方大兴土木中央难上加难》、《西藏感受经济发展脉动》、《不当房奴―――中国中产阶级的心声》、《“长江女神”芳踪已逝》、《中国汽车业发展令决策层喜忧参半》、《中国赤脚医生打响环境保卫战》、《中国未来的改革方向》、《中国违规电厂、煤矿屡禁不止》。④这10篇报道各有侧重,但整体上又视角全面、涉及广泛,涵盖了环境保护、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保护、全球化影响、城乡差距/农民工问题、社会保障/贫富差距、投资过热/安全建设、过高房价、区域发展/东西部差距、汽车业现状、民族问题/文化冲突10大问题。这些问题本身也是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似乎表明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的视角已从专注于中西方国家关系转向中国国内问题。此外,有8篇文章涉及了环境保护问题,这传达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现状的担忧,也反映了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当务之急。
《华尔街日报》这组报道不仅从总体上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具体到每一篇报道,也很善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问题,每篇报道都涉及不止一个主题。例如《地方大兴土木中央难上加难》一文,主要围绕以郑州为代表的地方政府投资过热现象展开讨论,同时也谈到了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保护。文中提到:“过去常用的行政性指令……不再像以往那么有效了,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各地政府并不买中央政府的帐”。全球化影响以及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在报道中也有所反映:“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其通货膨胀可能会通过出口价格的攀升波及到美国和其他国家”。“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农民工从农村涌入城市。而且,城市也要为自身的医疗保健、教育和社会福利项目寻找资金来源……”这种报道方式避免了简单化、单向性的思维方式,让读者的思考也随之深入下去。
2.细节化展示
虽然每一篇报道都涉及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主题,但在《华尔街日报》记者的笔下文章并不枯燥,其中的奥妙,一方面是用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带动报道,一方面揉合了记者细致的现场观察。
西方新闻记者习惯于通过寻找与事件相关的人,让新闻充满人情味,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正如梅尔文•门彻所说,“为了确保报道被人们阅读,新闻记者必须以一种呈现个人亲历的戏剧性事件的手法进行报道。”⑤《华尔街日报》获奖作品充分展现出了新闻中的人
情味。《不当房奴―――中国中产阶级的心声》一文以深圳某高科技工厂经理davidhuan g 一家艰辛的购房经历为例,透视了房价过高这一民生问题。文章写道:“多年来,huang和他的妻子一直在存钱准备买房,希望让儿子有一个更大的活动空间。他们的儿子今年七岁。
去年年底,他们攒够了可以买一套三居室住房的钱。但是huang说,他工作很忙,将签约买房的时间一拖再拖。结果他的拖延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坐在一家咖啡厅里,手指着天花板说,1月份到现在这套房子已经涨价40%。”还有许多富有人情味的细节描写,也增加了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例如《北京城市建设的幕后英雄》在描述建筑工地农民工生活场景时是这样写的:“他们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发挥着创造力,把铺盖卷起来,将下面的床板当作桌子试用。厨师温凤林(译音)灵巧地用这个地方切菜和削洋葱皮,从旧水桶中舀水冲洗食物和餐具。”又如《中国赤脚医生打响环境保卫战》一文,在描写受害人之一村民徐石莲(译音)时写道:“她掀开衬衣,让记者看到了腹部一道手掌长的疤痕,这是去年手术的结果……她无精打采地卖着商品说道,就算得到了这笔钱也太晚了,不够治病,不够让她恢复健康……她每个月会到张长健(译音)的诊所注射两次止痛药。”
3.丰富的信源
“消息来源是维持记者生命的血液”,⑦在这里,我们将信息来源分为三类。a类为非盈利性机构/组织信息源,进一步分为:(1)中国各级政府机构及其官员;(2)外国各级政府机构及其官员;(3)中国非政府组织及其发言人;(4)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其发言人;(5)官方匿名信源。b类为个人信息源,进一步分为:(1)专家;(2)学者/研究员;(3)受害者;(4)证人;(5)普通民众;(6)个人匿名信源。c类为媒体/公司信息源:(1)媒体;(2)公司。根据上述分类进行统计,我们发现这10篇报道涉及信源共121个,最少的4个信源,最多的一篇涉及23个,50%的报道兼用了三类信息源。这几类信息源在文章中出现的数量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丰富多元的信息源既使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新闻事件的各个方面,也使得新闻报道显得公正可信。另外,这也提示我们,优秀的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一定要首先在采访过程中付出艰辛的劳动。
4.运用平衡手法
重视平衡手法是英语新闻写作的原则和传统之一,尤其是在批评性报道中,平衡报道更是体现客观性、增加说服力的必要手段。此次获奖的10篇报道凸显了《华尔街日报》对平衡手法的娴熟使用。以《中国未来的改革方向》为例,尽管该文通篇以报道中国经济改革负面问题为主,但记者在开头却写道:“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几乎让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改变。这些变化大部分对中国人都是有利的。数亿民众因为改革而摆脱了每天消费不足1美元的贫困生活……”这段话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与下文对中国经济改革负面问题的描述构成平衡,有助于造成一种两面说理,有好说好有差说差的公正、公平的传播姿态。
再比如《“长江女神”芳踪已逝》一文,尽管记者认为“白暨豚的境遇凸现了中国为其经济的急速发展所付出的昂贵代价”,但也指出“缺乏……国际社会的足够关注”也是白暨豚濒临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虽然仍然透出“西方中心论”的姿态,但采用多角度分析的手法,更容易让读者尤其是西方读者信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报道中引用了许多中国官方信源坦率承认问题的声音。如《中国未来的改革方向》写道:“中国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岳在上个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的环境问题已接近爆发危机前的转折关头。这位以敢于直言而著称的官员说,目前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饮用水不达标……”又如《北京城市建设的幕后英雄》中说:“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