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含答案~)
202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探究(含答案).docx
2020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一一专题五十七:科学探究1.(2020江西)某班同学取用相同总质量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黑色固体变红色"这一实验现象不明显。
小组同学对此异常现象进行如下探究。
高温【知识回忆】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 U+CO2 T ,理论上碳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作出猜想】产生异常现象可能与所取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有关。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总质量相同但质量比不同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不考虑其中杂质),分别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交流讨论】(1)推测实验4中“C处导管口的现象”是»(2)上述探究可得出,实验时所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控制在1: 10~1: 12之间,可观察到黑色固体明显变红,同时还可减少(填化学式)排放,防止空气污染。
(3)检验实验6反应后A处试管中黑色固体物质,可滴加的试剂是,观察到的现象是 o【反思评价】分析发现,实验5中m (C): m (CuO)比值与理论值不符,实验后却无黑色固体残留。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中过量的黑色固体消失的原因:(写一个即可)。
2.(2020绥化)某兴趣小组发现,上周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固体忘记了盖瓶盖,他们欲对该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的pH最大约为10.6,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约为8.0,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②NaOH、NazCOa分别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作出猜想)猜想I :固体未变质;猜想II:固体部分变质;猜想III:固体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1)兴趣小组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测得溶液的pH约为12。
由此他们得出猜想I 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2)组内其他同学取步骤(1)烧杯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再产生沉淀时,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溶液变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Word版含答案)
期中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1.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时反应速率影响因素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设计并完成实验】甲同学为此做了以下三个实验:I、将3.0g 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II、将3.0g 氯酸钾与1.0g 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III、将x g 氯酸钾与1.0g 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分析】III 中x的值应为_________。
实验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甲同学将实验I 和III 同时进行的目的是想探究。
将实验结束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1.0g 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和x g 氯酸钾混合加热,现象与实验III 相同,此步骤是为了证明氧化铜在该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都不变。
【结论】氧化铜也能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反思】实验II 和III 对比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II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②除催化剂影响外,化学反应速率还会和什么因素有关?【设计并完成实验】乙同学选用双氧水的分解进行: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浓度MnO2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I 50.0g 1% 0.1g 9mLII 50.0g 2% 0.1g 16mLIII 50.0g 4% 0.1g 31mL本实验中,测量2体积的装置可以选用下图中的装置。
【实验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丙同学选用如图的装置也进行此实验,他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2.小华选择“铁丝和氧气反应的成功率和实验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探究题——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包含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探究题——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1.(2019•无锡)利用下列实验来探究CO2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1)A、B、C三套发生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检验CO2收集满的方法是。
③利用B装置制取CO2时,反应未停止前关闭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④与A装置相比,利用C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如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a处连接气体压力传感器),甲、乙、丙三个烧瓶的容积均为250mL,分别收集满CO2,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液体。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步骤3: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烧瓶内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3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曲线1、2、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瓶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曲线1中BC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导致CD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
③对比曲线1与曲线3,能得出的结论是(填序号)。
a.CO2能溶于水b.CO2能与水发生反应c.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2019•仙桃)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两种仪器的名称:a,d。
(2)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可选用(填“C”或“D”)装置:若改用G、H和I这个组合装置收集,H装置的作用是。
(3)制氢气时,用B装置代替A装置的优点是;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填“b”或“c”)端进入。
3.(2019•陕西)如图甲、乙是实验室制备CO2和某同学设计的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1)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是。
(2)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乙中进行实验时,先关闭K1和K2,加热c,一段时间后再通入CO2,观察到b、d中纸花均不变色。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猜想3:有CO、H2S、CH4;猜想4:有CO2、H2S、;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振荡。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装置。
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
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提出猜想】CH4 【问题讨论】(1) 2 3 (2) 吸收CO2 澄清石灰水 (3) 干燥水雾浓H2SO4(或CaCl2或无水CuSO4) NaOH溶液4.(湛江)假期,王霞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
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王霞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_____①_____。
王霞妈妈告诉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1)【设计实验】王霞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是_____②_____;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③_____,有无色气体产生,王霞认为白色粉末是纯碱。
(2)【实验反思】小明同学认为王霞同学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白色粉末是纯碱,你若认为小明说法有道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得出结沦的原因_____④_____。
专题19 实验探究题(第02期)(教师版)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
专题19实验探究题考点 实验探究题考点 实验探究题1.(2024·内蒙古包头)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土壤的盐碱化影响粮食产量。
某地土壤盐碱化可能由2324Na CO Na SO 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引起,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与该地土壤盐碱化成分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24Na SO 溶液呈中性【设计实验】(1)取土壤样品于烧杯中.用水充分浸泡、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测酸碱度。
若测得土壤浸出液的pH 为8.5,该土壤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2)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适量的氧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土壤中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
(3)若以上两种物质均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土壤盐碱地的成分.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拓展延伸】(4)在盐碱地改良的众多方法中,以下方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施加有机腐殖酸B .施撒熟石灰C .发展水灌排盐降碱D .科学合理施肥【答案】(1)Na 2CO 3/碳酸钠(2)Na 2SO 4/硫酸(3)实验操作:新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取生成清液,再滴适量硝酸银溶液,实验现象: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结论:土壤盐碱地的成分:含有氯化钠。
(4)ACD【解析】(1)若测得土壤浸出液的pH 为8.5,pH >7,溶液显碱性,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该土壤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钠。
(2)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除去碳酸钠,再加入适量的氧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土壤中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硫酸钠。
(3)若以上两种物质均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土壤盐碱地的成分,只需判断有无氯化钠,重新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首先使碳酸根、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下来,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再滴加适量硝酸银,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据此判断有无氯化钠。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经典题目汇编(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经典题目汇编(含答案)一、选择题1. (·苏州)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 燃烧匙B. 分液漏斗C. 试管夹D. 烧杯2. (·桂林)下列仪器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A. 烧杯B. 试管C. 集气瓶D. 胶头滴管3. (·绍兴)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固体、AgNO3溶液,需要用到的器材是()第3题A. 甲—①,乙—①B. 甲—①,乙—②C. 甲—②,乙—②D. 甲—②,乙—①4. (·常州)下列化学仪器需垫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 烧杯B. 试管C. 蒸发皿D. 燃烧匙5. (·铜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酒精灯B.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C. 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D. 使用过的胶头滴管可以不用清洗直接吸取其他试剂6. (·安徽)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7. (·达州)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量筒量取10 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B. 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偏大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铜粉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D.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8. (·泰州)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若不慎将稀硫酸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B. 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 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D. 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9. (·广西北部湾)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A BC D10. (·重庆A卷)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 看B. 听C. 闻D. 吹11. (·重庆B卷)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A. 横B. 平C. 竖D. 直12. (·连云港)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 D13. (·无锡)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研磨后闻气味C. 滴加液体D. 测定溶液的pH14. (·泰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塞紧胶塞B. 贮存氧气C. 过滤D. 吹灭酒精灯15. (·盐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读取液体体积C. 稀释浓硫酸D. 检查装置气密性16. (40306048)(·淮安)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振荡试管B. 倾倒液体C. 称量药品D. 放置洗净的试管17. (·河北)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入固体B. 量取液体C. 收集氢气D. 点燃酒精灯18. (·苏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闻气体气味B. 点燃酒精灯C. 过滤D. 移开蒸发皿19. (·宿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稀释浓硫酸C. 测溶液酸碱度D. 称量固体药品20. (·德州)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6实验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含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6实验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含解析)2022-2022秋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6实验题(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一、实验题1.(2022秋·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兴趣小组利用红磷和白磷进行实验。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1)A中,红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是(写化学式),气球的作用是。
(2)B中,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3)C的实验目的是。
(4)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上面的三个实验中用到的红磷需要过量的是实验(填序号)。
2.(2022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下图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
(1)实验1:①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结合其他实验,可得出水是由组成。
②补全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2)实验2:①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的现象是。
3.(2022秋·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实验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激光笔引燃白磷)。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来,水倒流入试管中,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mL刻度线处,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自己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低,你认为造成该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白磷不足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④止水夹没夹紧4.(2022秋·北京顺义·九年级统考期末)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原因是。
(3)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证据是。
(4)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性质能由此实验得到证明的是:通常状况下,。
A.不与红磷反应B.难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小5.(2022秋·北京丰台·九年级统考期末)补全实验方案。
2021-2023年浙江省各市(杭州温州台州等)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4化学实验探究含详解
专题14化学实验探究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3•杭州)为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产生氧气,小金将如图所示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试管内气体,出现复燃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有无金鱼藻B.选水生植物金鱼藻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便于观察和收集气体C.该实验证明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同时也能吸收二氧化碳D.该实验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完全相同2.(2023•绍兴)规范的操作可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读取体积C.点燃酒精灯D.取用砝码3.(2023•台州)规范的实验操作有助于达成实验目的,并保证实验安全。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D.闻气味4.(2023•台州)如图是某温度计的示数。
该温度最有可能是()A.冰熔化时的温度B.人体的正常体温C.台州夏天的室外温度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5.(2023•丽水)在做有关酸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A.滴加盐酸B.稀释浓硫酸C.倾倒盐酸D.测盐酸的pH6.(2022•杭州)配制10%的稀硫酸并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A.读取浓硫酸的体积B.稀释浓硫酸C.加入碳酸钠D.倾倒稀硫酸7.(2022•宁波)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酱油和食醋闻气味B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C探究水的组成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D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A.A B.B C.C D.D8.(2022•丽水)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四种装置中,下列用法不正确的是()A.可制取O2B.可制取CO2C.可收集CO2D.可收集O29.(2022•金华)科学以实验为基础,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加热液体B.测溶液pHC.盖盖玻片D.检查气密性10.(2021•衢州)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滴加液体C.取用氯化钠D.稀释浓硫酸11.(2021•杭州)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数学方法,如公式、图像、比例等。
初中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
山东省17市2015—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2015年)1.(2015•德州)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与水。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猜测】【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与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探究】(1)观察到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②E装置中出现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测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问题讨论】(1)B装置的作用是;D装置的作用是。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2.(2015•菏泽)实验室中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来简便快速的制备氧气,化学小组进一步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氧气的性质实验。
[查阅资料]有些水果、蔬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实验探究1]探究苹果与土豆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及催化效果:各量取6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倒入1、2、3号三志试管中,取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苹果块与土豆块,分别放入2、3号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同时伸入三支试管口内,观察现象并记录如下:[实验探究2]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取10ml30%的过氧化氢三份,将其中两份分别稀释为不同浓度的溶液,同时测定收集到1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记录如下:实验编号123过氧化氢溶液5%15%30%浓度所用时间(秒)205253实验结论[实验条件3]用上述收集的仪器与不同位置进行反应,其中有一固体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实验探究1】苹果、土豆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均有催化作用(1分),但催化效果不同或土豆催化效果较好。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试卷专题一、实验探究题(共32题;共238分)2.(1)家庭生活中制作食谱经常用到碳酸钠(苏打)和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不稳定,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受热至65℃以上迅速分解,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某同学为探究它们的性质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1)加热一段时间后a、b两烧杯分别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 .(4)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5)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应用,比如:氯碱工业用到的是饱和食盐水,医疗上使用的则是0.9%的生理盐水.请按照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实验用品: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硝酸钾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探究实验一:澄清透明的氯化钠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探究实验二: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并探究氯化钠溶液还能否溶解硝酸钾【答案】(1)a中石灰水不变浑浊,b中石灰水变浑浊;小苏打易分解,苏打不易分解(2)2NaHCO3Na2CO3+H2O+CO2↑(3)可对比两种物质是否能分解(4)装置不能漏气(合理即可)(5)说明氯化钠溶液不是饱和溶液;向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有固体不再溶解;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硝酸钾固体溶解;氯化钠饱和溶液能够溶解硝酸钾固体3.在一次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做了“会动的鸡蛋”系列趣味实验。
(1)向装有干冰的集气瓶中加入热水(如图A),观察到有大量白雾产生,熟鸡蛋在瓶口跳动,该实验说明干冰具有的性质________。
(2)向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加入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B),观察到瓶口的熟鸡蛋被吞入瓶中,其原因是________。
(3)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鸡蛋沉入杯底(如图C),向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观察到鸡蛋逐渐上浮,由此说明食盐溶液的密度与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________。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1含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探究题”11.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
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二、【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a.;b.手摸烧杯壁有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2)将烧杯迅速倒翻转,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观察到。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蜡烛燃烧为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通电前通电中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分析:。
【获得结论】猜想二正确。
2.探究液化气燃烧的变化小刚同学在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液化气燃烧的现象,他认为液化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
小刚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此展开了探究。
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查阅资料】液化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猜想与假设】假设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的一种能被检验的假设性结论,其表述方式为:如果….那么….。
(1)对于液化气燃烧是否为化学变化,你做出的假设是。
【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2)打开液化气,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①玻璃杯内壁出现;②手摸玻璃杯壁有感觉。
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观察到。
(3)分析: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获得结论】(4)液化气燃烧为变化。
【反思与交流】(5)液化气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你认为小刚的观点是否正确,试举一例说明。
3.为了探究气体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小雨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具有碱性的物质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然后依次做了以下实验.由以上实验,得出氨气的物理性质还有、.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正确量取8mL的液体,应选用的合适仪器是A、10mL的量筒B、50mL的量筒C、烧杯D、胶头滴管(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再去吸其他药品。
初三化学上册实验探究题汇编
初三化学上学期实验探究试题汇编一、探究空气组成(药品选择、现象、数据处理、失败原因分析等)1、同学们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请回答:⑴小红点燃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结束,待气体冷却后,她打开止水夹C,观察到,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⑵小军也按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但他在自己的实验过程中发现流入瓶A中的水只占其容积的十分之一,造成他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
⑶小明同学认为可以用木炭和石蜡来替代红磷进行试验,你认为可行吗?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⑷小强用镁条来进行实验,最终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其容积的70%,经查阅资料后,他知道镁不仅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还可以在氮气中燃烧,并生成黄绿色的固体氮化镁(Mg3N2),请写出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食品脱氧剂(以活性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有效控制细菌、霉菌的生长,以保持食品的的色、香、味。
中秋节过后,张颖等同学用月饼包装盒内的脱氧剂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和性质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表是她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实验所需的时间/min 0 5 10 30 35 45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50 35 27.5 20 20 20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⑴脱氧剂发生的某一化学反应生成了氢氧化亚铁(铁为+2价),请你填写该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的化学式:2Fe + O2 + 2H2O === 2 ;⑵探究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量筒中的液面不断下降,水被吸入到150 mL的广口瓶中,原因是(填序号,选填:A.瓶中氧气与铁反应,压强减小 B.水被蒸发到空气中);⑶分析表中数据得知,至少经过分钟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推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二、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1、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2024北京初三二模化学汇编:科学探究题
2024北京初三二模化学汇编科学探究题一、科学探究题1.(2024北京燕山初三二模)丙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用于制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
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和防霉的效果。
Ⅰ.探究丙酸钙的性质【进行实验】用下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1)由Ⅰ中现象说明丙酸钙一定含有元素。
(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
在实验Ⅰ中,若要证明Ⅰ中冷却后的固体里含有碳酸盐,则烧杯中A溶液的溶质是。
Ⅰ.探究丙酸钙防霉的效果【进行实验】分别按下列Ⅰ~Ⅰ的配方蒸制8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3)第1组,Ⅰ中X为。
(4)设计第2组实验的目的是。
(5)在Ⅰ-Ⅰ实验中,能证明“有无蔗糖对丙酸钙防霉效果无影响”的所有实验组合是。
【反思与评价】(6)结合生活经验,你对日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什么看法:(一条即可)。
2.(2024北京平谷初三二模)高锰酸钾沾到白色的实验服上,会出现棕褐色的污渍,难以清洗。
某学习小组经查阅资料了解到可用草酸溶液(添加少量稀硫酸)进行清洗,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对去除棕褐色污渍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进行实验】将均匀染上棕褐色污渍的布条平均分为5份后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中使用的水、草酸溶液、硫酸溶液的密度均视为1 g/mL)【解释与结论】(1)配制草酸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草酸溶液的溶剂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ⅠⅠⅠ的目的是。
(3)ⅠⅠ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Ⅰ中,若将草酸溶液体积改为5ml,则布条褪色所用时间(填“>”或“<”)189s。
(5)补做实验探究0.5%硫酸溶液的用量是否会影响反应速率。
实验方案如下:20Ⅰ时,用2%的草酸溶液60ml、配制成洗涤试剂,清洗污渍程度相同的布条,记录布条褪色时间。
3.(2024北京房山初三二模)羊毛衫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舒适性,超临界CO2扎染技术可用于羊毛衫扎染。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 H2O = HCl + 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 想】
【思维拓展】(1)试纸由紫色变红色 下面的试纸先变红 或 两条试纸变色的快慢不同 或 两条试纸变色的深浅不同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碳酸或酸性物质)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或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2)在外管(或大试管)内加入澄清石灰水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支管口
8.(梧州)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查阅资料】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王霞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
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_____①_____。王霞妈妈告诉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1)【设计实验】王霞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是_____②_____;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③_____,有无色气体产生,王霞认为白色粉末是纯碱。
【猜想】猜想①:该化肥是NH4Cl, 猜想②:该化肥是,
猜想③:该化肥是NH4HCO3, 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03实验探究题(学生版) 备战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安徽专用)
题型03 实验探究题1.(2023-2024九上·亳州市·期中)小焦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①水泥块中含有的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
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2.(2023-2024九上·安庆市·期中)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即反应快慢)的因素,化学学习小组以过氧化氢分解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三个小组均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20mL氧气所需的时间。
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有:2.5%、5%、10%三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氧化铜和红砖粉末。
(1)A组: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各取10mL10%过氧化氢溶液于注射器(此时注射器中无气体),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氧化铜各0.5g,分别注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试剂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氧化铜时间/s106020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锰、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
某同学对该结论提出质疑,认为需要再补充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证明红砖粉末有没有催化作用,其操作为___________。
(2)B组: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甲同学: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1。
乙同学:取10mL2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2。
①实验结果t1___________t2(填“>”、“=”或“<”)。
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结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九年级化学上册 专题汇编 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填空、实验题)试题(含解析
2.2 奇妙的二氧化碳(填空、实验题)一.填空题1.常温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C中有气泡,溶液颜色.2.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3.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有(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而不利影响有(任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4.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3)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2)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是(填代号)(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使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6.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7.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填序号);(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填序号).①软塑料瓶变瘪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瓶内溶液变红.二.实验探究题8.制备和收集气体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1)仪器①的名称是,实验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时,可以选择的装置是.(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备氧气,用装置B的优点有.a.无需加热,节约燃料 b.便于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c.便于随时添加液体 d.便于制备大量的氧气(3)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得氨气,实验室用装置A和F制备和收集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关于氨气的推测中正确的有.a.氨气可用装置C收集b.氨气容易被水吸收c.氨气的密度大于空气d.氨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⑦.(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选填序号).(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资料: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I、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选填“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II、若用上图⑧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端(选填“m”或“n”).10.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若将收集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产生的现象是;(3)验证二氧化碳已经集满的方法为;(4)实验室收集氧气可用(填字母)装置或E装置.11.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编号②所指仪器的名称:;(2)C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3)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欲制取CO2,B装置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收集CO2时应选择装置(请在D、E、F装置中选填字母序号);检验CO2气体集满的方法是:;欲干燥CO2气体,应将该气体通过G装置,这时G中应加入的药品是(请选填下列选项的序号).A.CaO B.Ca(OH)2 C.NaOH D.浓H2SO4.12.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2)实验室常用F装置收集氧气,这种方法收集的气体具有的特点是.(3)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求做到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13.实验小组同学用完全相同的4个充满CO2的软塑料瓶验证CO2的化学性质.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1)根据实验1的现象能否证明二氧化碳(填:能或否)与水反应,你的理由是.(2)实验2除了观察到瓶子变瘪之外,你还会观察到现象.(3)上述4个实验中,可以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的实验是(填序号).A.实验1和实验2 B.实验1和实验3 C.实验2和实验3 D.实验4.14.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的实验装置来制取和探究CO2的性质.(1)降低干燥管,使大理石浸入稀盐酸中.在用该实验装置制取CO2时,若用夹子夹住橡胶导管,预计可看到的现象是.(2)他们为探究CO2的性质,将实验制得的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溶液无明显变化.那么,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了呢?①小明设计了如图2甲、乙对照实验,他认为对照两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就能验证CO2与NaOH 发生了化学反应,而小强不支持小明的想法,他不支持的理由是.②小强认为,若用滴管取了少量溶液滴入甲实验后瓶中的溶液,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的现象就能证明CO2确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15.分析如图提供的信息,根据CO和CO2的性质,回答问题.(1)用A装置区分CO和CO2,烧杯中装有的液体可以是;(2)B图中,软塑料瓶里充满CO2,向瓶内注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3)C图所示,将集气瓶中的气体像倒水一样迅速倒入一个纸筒中,观察到该纸筒下沉,由此可知,倒入的气体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常温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物理(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C中有气泡,溶液颜色变红.【分析】根据物理变化的概念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填:(1)物理;(2)变红.【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以及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 A (选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 C (选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矿泉水瓶口处,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解答】解: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A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矿泉水瓶口处,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故答案为:A;C;将燃着的木条放到矿泉水瓶口处,若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气体验满的方法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3.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有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而不利影响有温室效应(任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植树造林(种草等).【分析】(1)根据图片信息中箭头的方向确定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回答.(2)根据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回答.(3)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最主要的是光合作用,我们能做的是植树造林.【解答】解:(1)根据图片信息,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化石(或矿物)燃料燃烧和动植物呼吸等.(2)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此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产生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3)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且植树造林是我们容易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合理即可);(2)温室效应(或温室效应的具体表现等均可);(3)植树造林(种草等均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同学们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做好此题.4.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E ;(3)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CO2溶于水、防止CO2与水反应、防止CO2与水接触,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分析】此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装置的选取和根据气体的性质选取收集装置,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分别选择或设计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同时考查了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实验数据更精确对其设计方案评价的一道综合题.【解答】解:(1)此题考查了熟知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①为常用的加入液体的装置:长颈漏斗.②为收集气体的装置:集气瓶.(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分别选择或设计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的原理.由于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不需要加热的固液反应,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由于制的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的性质,所以收集装置可以选取C或E.(3)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属于酸和盐生成新酸和新盐的复分解类型,生成的新酸碳酸不稳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书写时,注意方程式的配平及其生成物CO2的状态的标志.(4)由于实验测得的气体为F装置内的CO2气体的体积,而空气中也有CO2,又因为CO2既不溶于植物油,也不和植物油反应,所以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CO2溶于水、防止CO2与水反应、防止CO2与水接触;所以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就不会有明显影响.故答案为:(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B;C或E(3)CaCO3+2HCl=CaCl2+CO2↑+H2O(4)防止CO2溶于水、防止CO2与水反应、防止CO2与水接触;没有【点评】解答此类题型的实验题时,必须熟知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根据其性质灵活选取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能力.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2)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是C或E (填代号)(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使用的发生装置是A ,收集装置是 D .【分析】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锥形瓶;(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C 或E;(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D;【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6.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④(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分析解答.【解答】解: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④比①先变红,通过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④;密度比空气大.【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属于基础考查,但考查的形式新颖,需正确理解题意方可解答.7.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 B (填序号);(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H2O+CO2=H2CO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①③(填序号).①软塑料瓶变瘪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瓶内溶液变红.【分析】图A所示实验是:紫色干花喷上水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花变红色;图B所示实验是:把二氧化碳倒进烧杯中,使右面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不助燃也不可燃的化学性质;图C所示实验是:把澄清石灰水倒进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软塑料瓶变瘪.【解答】解:(1)图B所示实验中,把二氧化碳倒进烧杯中,使右面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和化学性质﹣﹣不助燃也不可燃;(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用石蕊溶液浸泡过的紫色花变红,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3)图C所示实验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中二氧化碳被消耗,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在外界压强作用下,塑料瓶变瘪.故答案为:(1)B;(2)H2O+CO2=H2CO3;(3)①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分析探究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验探究题8.制备和收集气体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实验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时,可以选择的装置是BD .(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备氧气,用装置B的优点有abcd .a.无需加热,节约燃料 b.便于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c.便于随时添加液体 d.便于制备大量的氧气(3)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得氨气,实验室用装置A和F制备和收集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H2O+2NH3↑,下列关于氨气的推测中正确的有bd .a.氨气可用装置C收集b.氨气容易被水吸收c.氨气的密度大于空气d.氨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进行分析;(2)根据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装置B可以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进行分析;(3)根据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A装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F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实验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时,可以选择的装置是BD;(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装置B可以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a.无需加热,节约燃料,故正确;b.便于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故正确;c.通过长颈漏斗便于随时添加液体,故c正确;d.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过氧化氢溶液可以随时添加,所以便于制备大量的氧气,故正确.故选:abcd;(3)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H2O+2NH3↑,A装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F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所以a.氨气易溶于水,所以氨气不可用装置C收集,故错误;b.氨气容易被水吸收,故正确;c.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故错误;d.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氨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故正确.故选:bd.故答案为:(1)试管,BD;(2)abcd;(3)Ca(OH)2+2NH4Cl=CaCl2+2H2O+2NH3↑,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⑦长颈漏斗.(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①②⑤⑦(选填序号).(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资料: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I、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选填“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II、若用上图⑧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n 端(选填“m”或“n”).【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⑦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①②⑤⑦;(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所以I、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相同;II、若用上图⑧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n端.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①②⑤⑦;(3)I、高锰酸钾;II、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0.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将收集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产生的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3)验证二氧化碳已经集满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4)实验室收集氧气可用 D (填字母)装置或E装置.【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注意事项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3)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来分析;(4)根据氧气的密度来分析.【解答】解:(1)仪器①是铁架台;故填:铁架台;(2)在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故选择装置A;为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或无法收集气体,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3)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氧气时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填:D.【点评】此类题目重点考查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的理解,明白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标准是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所决定的,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是由气体的溶解性、密度等物理性质来决定的.11.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编号②所指仪器的名称:锥形瓶;(2)C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在液面以下;(3)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欲制取CO2,B装置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收集CO2时应选择 D 装置(请在D、E、F装置中选填字母序号);检验CO2气体集满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欲干燥CO2气体,应将该气体通过G装置,这时G中应加入的药品是(请选填下列选项的序号) D .A.CaO B.Ca(OH)2 C.NaOH D.浓H2SO4.【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大全)(含(答案))
A B CNaOH是否发生反应。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
改进装A B C。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V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现象为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甲同学认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于是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略去))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2)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3)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33.(6分)小明看到一则新闻: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
对此现象【提出问题】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A B C图-12通过实验发现:铁锈蚀是铁与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3实验结论及解释过氧化钠燃着木条N2)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的变化是过氧化钠水A B C)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A B C D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33.(7分)【实验一】(1)CO 2 (2)澄清石灰水【实验二】(1)200 mL (2)防止二氧化碳溶解在B 装置的水中(3)依据化学方程式,一包“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反应物(柠檬酸和小苏打)的量有关,与温度无关 (2分)(4)不断摇动两套装置中的锥形瓶A ,继续收集气体并测量体积 2\33.【反思与改进】SO 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方案一:10 mL 水和10 mL 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将200 mL 的SO ..2.完全吸收....d 方案二:有水倒吸入集气瓶,会使余下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 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 中 3\4\33.(1)H 2SO 4(4)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6)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合理给分)(7)B 中的溶液褪色,C 中的溶液不褪色,D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mL水和NaOH溶液,振荡,对比。
乙同学认为由于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因此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
试分析导致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他认为若改变注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填序号)。
a.15 mL b.8 mL c.5 mL d.3 mL方案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两个充满SO2的300 mL集气瓶中分别加入6 mL水和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对比。
倒吸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液体体积完全相同丙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也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你认为导致吸入液体的体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
改进装置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3、【2012.1昌平】33.(7分)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
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探究一:检验三种饮品中Vc含量的顺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三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和梨汁,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滴加的滴数40 10 20【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三种饮品中Vc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依据是(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
下列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A. 试管的大小不同B. 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C. 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D. 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4、【2012.1朝阳】33.(5分)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及机动车排放的尾气。
A B C【提出问题】煤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①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K2SO4 + 2MnSO4 + 2 X ,其中X的化学式是:。
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
根据上述资料,甲、乙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实验现象为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甲同学认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于是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夹持装置略去):【结论与反思】(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2)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3)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
5、【2012.1大兴】33.(6分)小明看到一则新闻: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
对此现象小明产生了疑问。
【提出问题】电石遇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查阅资料】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但遇水会产生气体。
【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与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实验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水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烧杯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P处观察到气体燃烧,有明亮的火焰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解释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着火的原因。
【实验拓展】小明与同学又继续对电石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组成进行了探究,请填写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实验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电石在保存和运输时注意的事项是。
6、【2012.1东城】33.(8分)研究金属的腐蚀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义重大。
(1)为了探究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12所示实验。
经过一周后观察,试管A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A B C① 通过实验发现:铁锈蚀是铁与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② A 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中的刀具若沾有食盐水锈蚀更快。
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做了如下的实验。
【提出问题】铁锈蚀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① 物质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混合物称为水溶液,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得到氯化钠溶液,乙醇溶解在水中得到乙醇溶液。
②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乙醇溶液不能导电。
【猜想】铁的锈蚀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反应时的温度;② 氧气的含量;③ 水溶液的导电性。
【实验】每次取两套如图-13所示的装置,编号为I 、II 。
向两套装置中分别装入质量、大小相同的铁钉和等体积的蒸馏水,进行如下三组对比实验(实验开始时,各瓶内气体压强保持一致)。
图-13 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温度装置I 放入25℃恒温环境中,装置II 放入40℃恒温环境中。
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且U 型管中液面均由b 处上升至a 处,则所需时间I >II 。
锈蚀的速率I <II ;铁的锈蚀速率与反应时的温度有关,_______。
②氧气含量_________。
________。
铁的锈蚀速率与氧气的含量有关,氧气的含量越多,铁的锈蚀越快。
③水溶液的导电性在相同温度下,装置I 集气瓶中加入10mL 氯化钠溶液;装置II 集气瓶中加入10mL 乙醇。
两套装置中铁钉均锈蚀; 且U 型管中液面均由b 处上升至a 处,则所需时间I < II 。
_______。
(3)若将两根铁钉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两支试管内均有大量气泡产生,铁钉逐渐溶解,在酸溶液中被快速腐蚀。
【反思与提高】根据该探究实验以及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单质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B .金属越活泼,就越容易被锈蚀 C .金属腐蚀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7、【2012.1丰台】33.(9分)已知某种铸造钢轨的金属粉末原料中可能含有铁、锰、铜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或图-12 图-139、【2012.1石景山】33.(8分)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 2O 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 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 2、O 2、CO 2和水蒸气等。
② CO 2 + 2NaOH Na 2CO 3 + H 2O 。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 2或CO 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右图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________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其中A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变化。
A B C(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A B C D(2)实验记录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过氧化钠水大理石过氧化钠缓缓通入N 2过氧化钠燃着木条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1\33.(7分)【实验一】(1)CO2(2)澄清石灰水【实验二】(1)200 mL (2)防止二氧化碳溶解在B装置的水中(3)依据化学方程式,一包“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反应物(柠檬酸和小苏打)的量有关,与温度无关(2分)(4)不断摇动两套装置中的锥形瓶A,继续收集气体并测量体积2\33.【反思与改进】SO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方案一:10 mL 水和10 mL 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将200 mL 的SO ..2.完全吸收.... d 方案二:有水倒吸入集气瓶,会使余下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 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 中 3\4\33.(1)H 2SO 4(4)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6)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合理给分)(7)B 中的溶液褪色,C 中的溶液不褪色,D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分,答不全不给分)5\33.(6分)【实验探究】碳化钙(CaC 2)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反应放热 可燃性 【得出结论】电石主要成分碳化钙(CaC 2)能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且该反应.. 放热..【实验拓展】点燃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生成;一段时间后,将烧杯取下,向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2分)【反思】防止与水接触 6\33.(8分)(1)①水和氧气 ② 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赶出 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① 温度温度越高,铁的锈蚀速率越快②氧气含量在相同温度下,向I 、II 两套装置的集气瓶中分别通入氧气和空气。
铁钉均锈蚀,且U 型管中液面由b 处上升至a 处所需时间I< II ③水溶液的导电性铁的锈蚀速率与水溶液的导电性有关,在能导电的溶液中,锈蚀的速率加快7\33.(9分)(1)铁和铜 ……………………………………1分 (3) ………………………………每空1分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稀盐酸或稀硫酸②锰浅绿色溶液变为浅粉色用磁铁充分吸引 有大量黑色粉末被磁铁吸引(4) 三 ……………1分Fe+2HClFeCl 2+H 2↑ Mn+2HCl MnCl 2+H 2↑(硫酸也给分) (1)(5)锰 20% 铁 79.6% 铜 0.4%。
(计算一种即可) ……………………1分 8\33.(8分)[查阅资料]空气中不含有氯元素[提出猜想]Mg 3N 2[实验探究](2)将燃着的镁条伸进(1)所收集的氮气的瓶中,若镁条继续燃烧,且有淡黄色固体生成,则证明淡黄色固体是Mg 3N 2(2分)点燃 点燃[实验结论] 2Mg+O 2→2MgO 3Mg+N 2→Mg 3 N 2(2分)[实验反思](1)氮气难溶于水(2)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合理答案可得分) 9\33.(8分)实验Ⅰ:燃着木条熄灭 实验Ⅱ:提供水蒸气 物理实验Ⅲ:A 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气泡冒出,固体逐渐减少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 C 装置的作用:除去二氧化碳实验反思:(1)化合物(2)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 10\33.(6分)实验方案③的操作和现象共1分,其他每空1分 (2)CaCO 3 或碳酸钙 (3)(4)二氧化碳 ,密封实 验 步 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③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产生 CO 2+Ca (OH )2=CaCO 3↓+H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