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 开国大典教案 人教部编版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体味伟大的革命精神。
2.知道《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同时能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
3.熟悉《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某些语言和文化难点,如“浴血奋战”、“抱残守缺”等。
2.理解文章描写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5分钟)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对开国大典文章的阅读以及后续知识构建有重要的作用。
2. 阅读教学环节(30分钟)独立阅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开国大典》这篇文章。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对于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进行解释和补充。
小组讨论老师从班级中挑选数名同学展开小组讨论,让同学们针对文章中的一些难点和思考问题进行讨论,了解每一个同学对文章的理解并进行交流。
3. 知识点讲解环节(15分钟)根据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进行详细的解答。
对于一些难点词汇的解释要尽量避免简单地翻译,更要让学生了解文化内涵。
4. 学生练习环节(20分钟)1. 阅读理解练习提供几道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通过题目巩固和理解文章中的知识点。
2. 语言表达练习要求学生就《开国大典》这篇文章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根据文章的内容自由发挥,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体会。
5. 课后作业环节(5分钟)提供适当的阅读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探究更多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阅读文章来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针对这次教学,我认为在引导学生思考的环节中应多提出一些问题,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导到多个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文章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文章及重点词语,理清文章事情发展顺序、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感受中国人民对于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以及对主席的崇敬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及内容,感受当时群众心情。
【难点】深刻理解当时人们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审题导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标题,“开国”就是建立新的国家,“大典”就是隆重的典礼。
1949年10月1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意义非凡的,我们还把10月1日这一天设立成国庆日。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盛况。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指名学习朗读,检查生字预习。
2.教师向学生介绍相关历史背景。
3.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写了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动人场面。
)(三)深入研读1.自读第一个场面,找出群众的反应,并说说你的感受。
(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工人有的从老远的地方赶来;郊区的农民更是摸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赶来。
人们充满着期待、激动及兴奋。
)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个场面,互相讨论,理清典礼过程,通过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如何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
(典礼过程即领导就位——奏国歌——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毛主席宣读公告。
文章用夸张如一阵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雷鸣般的掌声,两个“庄严、雄伟、传到”富有气势,写出了人们观礼时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以及对主席的期盼热爱。
)3.自读第三个场面,用一两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找出人们观看阅兵心情的句子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群众把手里的东西扔上天,欢呼声盖过了飞机隆隆声,几乎把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人们激动、欢喜、自豪。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含反思
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背景和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2. 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程序和重要仪式,掌握大典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程序和重要仪式,理解大典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难点: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3. 疑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及如何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全文,教师进行领读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汇,同时加深对开国大典背景的了解。
3. 课文解读:讲解开国大典的程序和重要仪式,通过分析大典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4. 情感体验:通过学生的分享和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开国大典时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5. 总结与提升:通过总结和拓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与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汇。
2. 分析与实践:通过分析开国大典的程序和重要仪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通过实践和模拟,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时的情感体验。
3. 互动与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练习题目,教师进行实时指导。
2. 作业:学生回家后继续阅读全文,并写一篇读后感。
3. 评价方式: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PPT课件:用于展示文章的结构和重要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2. 影像资料:播放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开国大典背景的了解。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7 开国大典 精华版教案
7 开国大典【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语言运用:体会描写场面浩大的句子。
思维能力:了解点面描写的手法。
审美创造: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关注历史背景: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大地欢声雷动。
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关注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教学目标】1.会写“政、府”等12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19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重点)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政、府”等12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厘清课文脉络。
3.明确“举行典礼”部分是如何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
(出示课件2)(板书:开国大典)2.联系课文题目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出示课件3)预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隆重典礼。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开国大典》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开国大典》一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运用重点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准备:课文《开国大典》的教材。
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国旗、领导人的服装等)。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激发兴趣:展示开国大典的历史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一天吗?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引入主题: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呈现(20分钟)1.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找出并标注不熟悉的词汇和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2. 词汇学习:教师点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如“开国大典”、“五星红旗”、“庄严”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这些词汇的理解。
3. 句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等。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些句式,加深理解。
三、深入理解(15分钟)1. 历史背景:教师详细讲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影响。
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开国大典的场景,体验当时人们的情感。
学生可以选择扮演毛泽东、群众等角色,进行表演。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开国大典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
7 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读写本课“盏、宣、射”等生字,掌握本课出现的“汇集、预定、爆发、排山倒海、宣布、鼓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
(3)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想象整个“开国大典”的场面,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情感与价值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排除字词等阅读障碍,练习默读课文并做预习批注;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准备《开国大典》的视频和一些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板书设计】开国大典时间 年月日地点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员 各行各业人数 万典礼前 广场成了人的海洋典礼 宣布典礼开始 奏国歌 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国旗 宣读公告阅兵式 天上一队队飞机 地上海军排、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群众游行 天上火花成彩 地上灯火红 高呼欢呼游行结束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课前我和学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我制作了课件,准备了开国大典的视频和一些图片,也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因为课文资料对小学生来说毕竟年代久远。
课堂上,当我播放电影《开国大典》中的片段,毛泽东和各位开国领袖走上天安门城楼、广场上万民欢腾的镜头出现时,同学们都很兴奋、激动。
看过视频之后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同学们就读得更有激情,之后讨论气氛也更热烈。
理解课文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边画,写自我见解;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开国大典》人教(部编版)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虽然学生们能够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但如何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爱国情感和行为,仍需要进一步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更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2)情感体验:学生难以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需要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举例: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当时人们的激动心情,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3)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在分析课文时,可能难以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其次,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熟悉或者缺乏自信。针对这个问题,我会尽量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内容有所了解,并在课堂上多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活动,虽然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开国大典的氛围,但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小组未能充分展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时间管理,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展示。
5.文化认同感:通过学习开国大典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课文内容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使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所描绘的历史场景,掌握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
举例:讲解课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等重要句子的含义,强调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任务。
2.了解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3.学习文化课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任务。
2.难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策略1.课前导入:通过谈论学生对“国庆节”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情况与背景,使知识更加具象化。
3.小组合作学习: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问题并交流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掌握水平。
4.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更好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学生对“国庆节”的印象,引导学生对祖国历史的关注。
二、讲授(35分钟)1.学生合作小组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任务,并向全班报告。
2.老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背景和意义,并解释其历史意义和影响。
三、总结(5分钟)考试简提醒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有爱国之心。
四、归纳(5分钟)教师复习教学关键知识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及理解。
(五)作业1.完成课本P23、P24的课后练习题。
2.组织学生以“我为祖国献礼”为主题作文。
二、教学反思《开国大典》作为新教材的一篇重要文章,深刻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背景。
在教学中,我通过谈论国庆节为导入,欣赏图片、视频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问题,并交流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掌握水平,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使枯燥的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开国大典》的文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激发学
生对祖国的爱国情感。
2.学习《开国大典》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开国大典》的文章结构,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难点:分析《开国大典》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PPT,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阅读(25分钟)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悉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回答一些关
于文章的问题。
3.分析(20分钟)
通过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词语、句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掌握文学素养。
4.讨论(25分钟)
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文章中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爱情、对共和国的热爱和忠诚,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5.运用(25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就新中国成立后所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进行讨论,并选
取一个事件进行展示和小结。
6.评价(5分钟)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励好的表现,指出不足,让学生自己找到不足之处。
四、教学资源
1.PPT资源、开国大典原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建议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信息交流等。
2.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
3.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电钮、瞻仰、漂浮”等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
媒体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从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庄重。
)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来学习本课,看一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开国大典这一盛况的吧!(板书课题)师: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学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学生:隆重学生:盛大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师: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预习这篇课文,你们预习了没有学生:预习了师:那我就来检查检查你们预习的成果(课件出示字词,请一位同学带读)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电钮瞻仰漂浮汇集庄严宣告欢呼肃立擎着共产党奏国歌毛泽东城楼檐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组中有两个词长得很像呢(出示瞻与檐)那你们怎么区分并记住它们呢“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例如:房檐、廊檐等。
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
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
“瞻”字左半部是“目”。
学生:“擎”上下结构,下面是“手”。
师:同学们,解决了这些生字词的问题下面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擎”、“诞”等8个生字,会写“盏”、“栏”等13个生字,会读“协商、汇集、预定”等25个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3. 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导入题目,板书:7.开国大典3. 解释题意。
“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开国大典”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政委( zhèng )宾客(bīn )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ǔ) 瞻仰(zhān) 聂(nie)荣臻(zhēn)(2)指导易混淆的字。
“爆”与“暴”不同,与“火”密切关联。
“帜”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巾”,与布有关,右面是“只”表示读音。
“距”是左右结构,左面是“足”,右面是“巨”,不是“臣”,要注意比较。
(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开国大典》教案部编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开国大典》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开国大典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注意到学生对开国大典的意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传承非常关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强化这一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另外,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安排也需要注意。在讲授新课和实践活动环节,我应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修辞手法。对于难点部分,如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我会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开国大典相关的问题,如“开国大典的意义是什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一段描述性文字。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概念。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首次重大庆典活动,它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它是展示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开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典》的具体内容。这个案例展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意义,以及它如何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文章核心内容的能力,并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举例:开国大典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
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1. 语文要素体现- 这篇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描写阅兵式等场面时,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宏大场面。
例如“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通过这样的描写顺序,能让学生体会到描写多事物时合理安排顺序的重要性。
- 在字词学习方面,课文中有一些比较难理解但又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词语,像“城防部队”“观礼台”等,这为学生积累词汇提供了素材。
- 从表达方法来看,文章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
如描写群众进场的部分是“面”的描写,“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而描写毛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则是“点”的描写,“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种表达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借鉴,使描写更加生动、全面。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文传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对开国大典隆重、热烈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生可以从“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样的语句中深刻体会到当时人们对新中国成立的激动与自豪之情。
3. 与单元主题的关系- 本单元的主题是“革命岁月”,《开国大典》作为本单元的重点课文,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够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单元中的其他课文共同构建起对革命岁月的全面认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重点生字、词语。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3.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列出段落提纲,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1.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感到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师: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影片《开国大典》;重点语句投影。
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资料。
2课时04第一课时1.掌握本课时的重点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重点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05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1.由电影《开国大典》片段(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或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录音导入。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3.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这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2.学习生字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生字。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理解重点句:“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同学分工协作,以各种形式,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作品清楚地,有特色、有感情地介绍给大家。
2、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认真听取同学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谈谈自己的独立见解。
3、通过讲讲研究专题的目的、过程、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师:学习了《开国大典》后,同学们颇有感触,为此,我们进行了拓展阅读,制定了《共和国诞生》这样一个主题学习。
在主题学习中,同学们广泛阅读,认真思考,确立了自己的研究专题,并制作了形式多样的演示文稿。
老师从网上看了你们的作品,觉得简直就是一个小小评论家。
今天,我们不妨成立一个文学沙龙,畅谈一下你的想法。
二、展示作品师:在前面三个过程的学习中,老师了解到有许多同学对国旗非常喜欢,现在哪一组能把自己研究的有关共和国诞生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呢?1、请小组展示作品:师:哪个小组研究的主题与他们不一样?谈谈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主题?请小组同学谈谈自己为什么研究这个主题?谈完后再进行展示。
(4~5个)师:刚才同学们的展示,使大家受益非浅。
从大家的展示中学到了许多课本外的知识。
老师相信在大家研究的过程中,看到网上那么多的__,一定有所感想,哪个小组能谈谈你们的想法?2、请小组谈谈研究的感触:师:从同学们的作品、研究后的感触,老师可以感觉到大家对共和国的诞生有种特殊的情感,你能不能用一段话来表达一下此时的心情呢?三、反思学习过程师: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在各方面有所收获,也有所想法,现在小组先讨论一下,等一会儿请同学谈谈。
四、小组评价五、集中评价讨论整个活动的收获与不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2篇】教材解读《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二、新授(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
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2篇】《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开国大典》,一起重温那庄严盛大的历史时刻。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编写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开国大典》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提高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爱和热爱。
教学目标1.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内容和历史背景;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4.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增强其对祖国和人民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内容、意义和影响;2.阅读和理解语文中的一些文言文句式。
教学难点:1.理解《开国大典》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古词汇;2.理解《开国大典》中一些较为抽象的法律概念。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讲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内容、意义和影响;2.读解法:通过让学生阅读文章,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理解方法;3.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展开思想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并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4.建立语境法:通过建立语境,让学生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古词汇的含义。
教学手段:1.多媒体设备:PPT;2.课件、图书、教学录像等教学工具;3.分组讨论;4.讲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1.介绍本单元教学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
2.讲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
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内容和意义。
学生活动: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2.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教师活动:1.给学生讲解文章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2.引导学生学习一些高级词汇和古汉语用法。
学生活动:1.听讲并做好笔记;2.阅读并理解文章。
第三课时教师活动:1.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阅读速度;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并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展开思考和交流。
学生活动:1.相互交流,分享解读心得;2.记录并总结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理解开国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的重点段落内容,找出关键的句子,感受大典前、大典时、阅兵仪式、群众游行的盛大场面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教学重点】从关键的句子中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融入写作中,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PPT2)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盛大场面,并且学习它的记叙方法。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今天,我们结合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句子,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几个盛大的场面以及它的记叙方法。
二、新课学习(一)场面一:大典前理解重点句子(结合PPT3)1.(1)“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引导体会人员广泛)(2)“8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8面红旗迎风招展”、广场的布置等。
(引导体会布置精细,隆重)(3)“四面八方”、“人的海洋”“海上的波浪”(引导体会人多,场面热烈)2.再一次感受大典前隆重、热烈的场面。
(二)场面二:大典中(结合PPT4)理解重点句子: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宣布成立)(2)“接着,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升旗鸣炮)(3)“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30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宣读公告)2.引导感受典礼开始时的庄严、隆重、30万同胞的激动心情。
(三)场面三:大典中——阅兵盛况(结合PPT5)理解重点句子:1.(1)“开头、接着、接着、接着、接着”、“相等的距离、相等的速度”及“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一、回顾导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复述一下开国大典的过程。
(注意课文的写作顺序)2、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比较与课文的异同。
3、作者是怎样写出大典的庄严和场面的热烈的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继续学习。
二、细读课文,学习重点(一)典礼过程: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5-10自然段,请你说说哪些地方让你自己感动。
提示:(1)你觉得哪些句子,表现了大典的庄严气氛,大声地朗诵你选的句子。
(2)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人民群众怎样的心情。
2、教师点拨:(1)读一读你划出的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结合你搜集到的资料,说说群众们为什么会这样激动呢?A、重点品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排比气势。
)B、想象说话训练:中国割让领土的消息传遍全国时,人民();国民党一再提高物价,并强迫老百姓当兵打仗的消息传遍全国时,人民();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消息全国时,人民()。
(2)典礼因毛主席的参与,而更加庄严而隆重,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交流对毛主席的印象和了解,感受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并指导朗读毛主席说的两句话。
)A、再读表现群众心情的句子,把关键词中的情绪读出来。
如“一齐”、“瞻仰”、“雷鸣般的掌声”、“热烈的欢呼”……B、教师小结:群众的反应,一方面是激动、自豪心情的抒发,另一方面表现出人民对毛主席的拥戴,也衬托出主席高大的形象。
(三)精读阅兵,借鉴写法。
1、默读11-13自然段,完成以下思考:A、开国大典的程序很多,为什么只有阅兵式花的笔墨最多?B、“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文主要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臵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臵,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开国大典阅兵式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天安门广场。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朱德总司令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作员,坚持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随后,阅兵总指挥、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乘先导车,率领受阅部队,接受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受阅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99师、炮兵第4师、战车第3师、骑兵第3师、独立第207师第619团、空军1个飞行中队以及海军部队代表等1.64万余名官兵组成,共动用飞机17架、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台、军马2344匹。
2. 开国大典
举行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横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中悬挂毛主席的巨幅画像(40年代着冠照)。
两旁的标语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西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万岁”。
没有国徽,因为1949年9月25日、26日政协的座谈会及审查委员会上认为还要修改,所以27日全体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纪年4个决议。
那时,东西三座门(正式名称为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及南面长长的甬道,甬道两边长长的红墙,正南门即砖石结构的中华门都还存在,形成了一个丁字形的封闭会场。
与8个月前北平刚解放时的天安门前比较,可说是焕然一新,宽广平坦得多了。
此外在现在国旗旗杆的地方已竖了一根当时看来已很高的旗杆,旗杆上有一个金色的顶。
中华门外正阳门、前门箭楼两旁的许多建筑物上都张灯挂旗。
“北平东站”“北平西站”的大字一夜间都改成“北京东站”“北京西站”了。
会场里的工人、学生、干部、市民、城防部队都举了临时赶制的五星红旗及其他红旗、红灯和彩色小旗,特别是用红绢糊的大小不同的五角星灯,真是成了红旗红灯的海洋,只有市民中戴了小白帽的回民同胞举着绿底白色的星月旗,显得分外不同。
会场上的群众共达30万人,分区席地而坐,很有秩序。
金水桥北没有现在的观礼台,但搭了两个简单的台子,一个供大会指挥用,一个给唯一的外宾观礼团,这就是前一天刚到的以法捷耶夫为首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
受检阅部队则站在东长安街。
那时交通工具少,群众近则列队步行来,远的坐火车来。
我当时所在的单位,临时编为华北革大第四部,住在西苑大院。
华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队伍迤逦一里许要步行到清华园车站。
天未亮起床,到车站已7点,乘装煤的黑敞篷车,走了两小时才到前门车站。
经过西直门车站时还见到门头沟工人也坐火车来。
虽然“旅途”这样艰苦,但大家情绪高涨。
在前门席地而坐等到下午两点才安排进入会场,午饭是馒头凉水,每人领到三块糖、两个梨,是节日优待。
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终于在10月1日下午3时开始。
那天早晨是阴天,上午和中午还下了一点小雨,但下午却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万民同庆。
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
毛泽东主席宣读的公告,约九百字,虽未收入新出的八卷本《毛泽东文集》,但收入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及《共和国档案1949-1996》。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课文按照顺序讲了哪四个动人的场面?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这三个自然段按()顺序,写了()和()两个程序。
2.“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假如当时你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参考答案
一、热烈的欢呼热情的态度热闹的市场宣传好事宣读公告宣告成立
二、入场典礼阅兵游行
三、1.时间升国旗宣读公告 2.A 3.再也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当家做主的意思。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