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学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
现状
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数量 和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城市化水平也 呈现出区域差异。
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 拥堵、房价高涨、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需要采取有效的城市发展战略进行 应对。
02 城市发展战略制定
战略定位与目标
战略定位
明确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的核心功能和发展方向。
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如公园、绿地 、湿地等,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城市绿化与景观建设
城市绿化
通过植树造林、建设绿带、公园等措施,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景观设计
结合城市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进行景观设计,打造具有特色的城 市风貌和景观形象。
公共空间绿化
将绿化理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如街道、广场、建筑物等,营 造宜人的公共空间环境。
教育与人才培养
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城市教育质量 和水平,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VS
人才培养
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适应城市 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城市创新能 力和竞争力。
社会福利与保障
社会福利
建立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包括养老、医疗、救助等方面的福利保障,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战略目标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资源条件,制定具体的、可量化的战略目标,包括经济、 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目标。
战略选择与路径
战略选择
根据城市发展阶段和特点,选择适合 城市发展的战略模式,如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开措施,包 括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 进等方面。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 国际影响力。
第4章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 第一,就是要把城市发展战略通过规划、计划加以 具体化,把比较抽象的目标,转变成比较具体的措 施。
• 第二,制定相应的政策,如价格政策、投资政策、 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分配政策、就业政策、对外 经济贸易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
• 第三,积极进行体制改革,通过健全、配套的体制 来保证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
• (七)信息化发展战略
2019/11/3
32
第三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 式
•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 (一)平衡发展战略 • (二)不平衡发展战略 • (三)梯度推移战略
2019/11/3
33
第四节 新世纪城市发展战略要点
• 一、制定面向国际新环境的城市发展应对 战略
• (一)新世纪城市发展的国际新环境
• 政府领导负主要的 责任;
• 专家充分发挥骨干 作用;
• 城市居民以评价、 建议的方式参与。
2019/11/3
29
第三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 式
• 城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 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 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 而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
2019/11/3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概说
• 现在,战略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左 右成败的计划与策略。
• 而发展战略则是指人类为了某一社会活动 能够继续存在并取得进一步发展而做出的 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具有指导意义的原 则与谋划。
2019/11/3
4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概说
• 所谓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城市在一定时期 内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的
2019/11/3
16
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
3 2
1 3
1 2
1949年 第一产业绝对优势
1986年 一、二产业平分秋色
1995年 三大产业三权分立
2005年 第三产业半壁江山
都江堰产业结构变化图
② 城市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
工业占GDP的比重遵循由上升到下降的“∩”型变化规律。
西蒙•库玆涅茨工业化阶段倒“U”型图
表面上看,似乎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
经济职能定量分析方法: 城市产业分析(55页)
(一)按国民经济结构分类
①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指城市郊区的农、林、 牧、副、渔业。其保证城市的副食品。 ②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类
主要指城市的制造业及加工业。是现代城市中最活跃的发展因素。 ③第三产业
区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深化,空间布局、 物质基础的落实。主要是对建设活动作空间统筹安排和协调。
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规划中有关城镇的等级、规模、空间 结构的合理组织。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城市的SWOT分析,确立城市 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城市发展的规划以及实现规划目标的 主要对策和措施。
展城市的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可持续 发展步骤以及手段。
第二节、城市发展战略背景分析的内容
雅典宪章开宗明义宣言:
城市与乡村彼此融洽为一体,而各为构成所谓 区域单位的要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五条: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 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城市总体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 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以前规定)
2、城市性质的意义
00292 市政学最全笔记整理
绪论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1、城市的含义(1)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2) 理论学派:①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是地理学②统计学把城市看作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聚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住的人数作为确立城市的主要方法。
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以城市人口作为确定城市和划分城市的标准。
③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占据某一特定地区的人口群体;城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社区。
④城市经济学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与域外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
⑤城市政治学认为,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3) 特征:高度聚集性、社会性、经济性、系统性、开放性、复杂性①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根本之点在于它的高度聚集性。
聚集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其他各种特征都是由聚集衍生出来的。
②城市中聚集的人们不是由血统或宗族关系所组成的,而是构成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其次,城市分工和协作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社会性。
③经济性城市能够产生整体性的高效益。
首先,聚集为城市产生整体性的高效益创造了前提条件;其次,社会性也是产生整体高效益的重要因素;最后,城市是非农产业的聚集地。
④系统性城市是一个密集的空间地域社会经济系统。
从城市的组合和结构看,城市是个多维、多变量、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的大系统;其结构即包括社会结构和人工结构,又包括资源结构和环境结构,甚至外部结构。
⑤开放性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而且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严密细致,社会联系日益广泛,城市对外界的依赖越来越强。
⑥城市的复杂性首先源于城市构成上的异质性,这些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城市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多样性,最终导致了城市的复杂性。
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
➢ 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 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
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资源的开发利用;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和地区组合 与发展;环境保护及影响地区经济的问题的 解决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的专项控制和有机 组成部分。
长三角区域规划
为国家首批区域规划试点之一,耗资2000万元,据称咨 询了400多位专家意见,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主持,从2004年11月开始编制,历时近三年。
长三角区域近 10万平方公里 ,8200万人, 涵盖上海、江 苏8市和浙江7 市,呈“15+1” 格局,是中国 最早被认可的 城市群地区, 也是最早在区 域层面推进一 体化的地区。
古汉语中的战略,是指战争的方略或用兵 的谋略,是基于对战争全局的研究、分析、 判断而做出的驾驭整个军事态势、指导战 争取得胜利的谋划和决策。
发展战略:
人类为了某一社会活动能够继续存在并取 得进一步发展,而做出的带有全局性、长 远性,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与谋划。
城市发展战略:
是指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 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 谋划,它是关于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目 标的方针、政策、途径、措施、步骤的高 度概括。
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区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1956年国家建委制定了《区域规划编制和审 批暂行办法》
对铁路干线、国道、省道、区域的水源、 能源基地等作出部署
我国尚无从事区域规划编制工作的常设机 构,通常由政府发改委、建委等牵头组织 有关单位进行合作编制。
目前其审批、法律地位等都还没有明确的 规定。
电大最新《城市管理学》课件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 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 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 ⑴经济发展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社会劳动生产率、进出口额、外资比值等。
• ⑵社会进步指标-----城市化水平、人均道路面积、
公共教育支出、信息化程度、社会保险覆盖率、基尼系数、 城乡收入比等。
• 2.总体战略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 3.分层次战略则是实施总体战略的各个
方面的策略和措施。 • 4.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反馈
(四)实施战略目标的步骤
• 1.战略目标分解到组织的部门直至每个人。 • 2.宣传解释战略目标的重要性 • 3.制定战略目标实施计划 • 4.监督控制实施 • 5.实施反馈 • 6.修改战略目标
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途径、 措施和步骤的高度概括,是市政管理中具 有全局性、方向性的根本大计,故对城市 发展具有方向性、长远性、总体性的指导 作用,是城市各项工作的指南和纲领。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 (一)战略依据
• 城市发展的自然环境,城市的经济状况,城市的人力资源 状况,城市的历史文化等
第三节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
•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创 造性地提出了“五统筹,五坚持”。
• “五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
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 对外开放;
• “五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 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
• 1、适于居住的城市---环境、生活、教育、交
通等
• 2、竞争性城市----强调就业、收入、投资有着
城市发展战略
5、职业构成 职业构成指城市人口中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 行业 (即职业类型)划分,各占总人数的比例。按国家 统计局现行统计职业的类型包括3大产业和13类行业 。
二、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及其计算 1、人口规模的变化 (1)自然增长
1、人口规模的变化 (2)机械增长
1、人口规模的变化 (3)人口平均增长速度(或人口平均增长率)
2、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1)战略目标 ②社会目标指标 人口总量指标:人口发展规模、总人口的控制 数量等。 人口构成指标:如城乡人口比例、就业结构等。 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如人均居住面积、人 口自然增长率、人均期望寿命等。 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如人均受教育的 程度,每万人拥有各类学校数、每万人拥有各 类文化设施等。
1、人口规模的变化 (4)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是指在本市无固定户口的人 口。一般分常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动人口。
2、城市人口规模的估算方法 (1)劳动平衡法
2、城市人口规模的估算方法 (2)职工带眷系数法
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 系数)+单身职工 职工带眷比,指带有家属的职工总人数的 比例。带眷系数,指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 平均人数。
城市发展战略
4个重点 [1] 城市发展战略概念\内容 \示例 [2]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 [3] 城市职能概念/分类;城 市性质的确定与表述 [4] 城市规模之人口规模
城市是构成一个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
文化的和政治的区域单位的一部分,城市即 依赖这些单位而发展 ——城市是一个“系统”
2、城市性质的确定
一个城市性质的表述往往可分为相应的两 个方面。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国际经济、 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和国际航运城市之 一”。 “江西吉安是江西省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以电子、农林产品加工为特色的综合性工业城 市和京九铁路沿线的贸易旅游口岸,省级历史 文化名城”。
市政学第四章课件
市政学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概述01一、城市发展战略的含义和作用1、城市发展战略的含义:P189(单选)是关于城市的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性规划,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措施和步骤的前瞻性部署。
2、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的作用:P190-192(论述)(1)科学地认识和尊重城市的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对城市产业和人口发展的承载力;(2)在认识自然环境、产业结构、人口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3)科学地确定主导产业的个数和相互关系,正确把握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环节;(4)城市发展战略指导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规划的制定;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间的关系,是原则与具体、长期与短期、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P191(多选)(5)城市战略对本城市与所在城市体系之间的关系作出科学的定位,有利于形成城市与城市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城市规模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主导产业的规模和主导产业的个数。
P192(单选)1.城市发展战略是科学地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决定了城市的性质( )2.城市的性质反映了它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分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特殊条件。
()大家想一想,你是市长,城市要做好哪些方面的规划?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和类型:1、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P192-194(简答)(1)科学地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城市的性质反映了它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分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特殊条件。
P192-193(多选)(2)科学地预测城市的人口规模;城市的产业和人口规模是规划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是规划和建设城市的教科文卫体公共事业高产的主要依据。
P193(单选)(3)科学地规划城镇体系和城市布局;(4)科学地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体系;(5)科学地认识和尊重城市发展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承载力;(6)部署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重点、措施、步骤。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战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战略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发展战略不仅涉及各方面的规划与建设,还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环境可持续等多个层面。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探讨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它涉及到土地利用、交通、住房、环境等方方面面。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舒适度。
在城市规划方面,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建立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2. 发展便捷的交通网络。
合理规划道路、桥梁、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3. 优化住房布局。
建设适宜的住房和社区环境,满足市民的居住需求,提高城市的居住品质。
二、经济发展城市发展战略必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培育新兴产业。
加大对高新技术、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支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2. 吸引外资和创新人才。
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化税收政策和法规体系,吸引外资和创新人才的流入。
3. 推动产业集聚和合作。
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鼓励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提高城市的产业竞争力。
三、社会效益城市发展战略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效益。
在增进社会效益方面,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 加强教育和医疗设施建设。
投资建设优质的学校和医院,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供给水平,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
2.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 重视文化和旅游资源。
保护和传承本地区的文化遗产,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结论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的考量。
城市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战略1.概念: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对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其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3.城市总体规划就是实现城市战略规划的战略安排,是以空间部署为核心来实现发展战略的过程。
4.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模、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概念)5.城市总体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因此,在对城市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时,首先应对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基本的了解,尤其对它们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要有较深入的了解。
但由于我国在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还不成熟,尚不规范。
各类规划内容多有交叉,还难准确界定,这里所作的界定难免反映这种状况,许多观点难取得一致,因此在学习中还应十分注意它们的发展新情况,从实际出发,在解决问题中总结经验,完善思考。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概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以国民经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为对象,体现了国家或地方在规划期内国民经济的主要活动、科技进步主要方向、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及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所作的全面规划、部署和安排,提出政府在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重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战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城市发展战略是一个城市在追求发展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制定的长期发展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
其中,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战略重要领域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
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是经济结构转型,从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转型。
根据城市自身的产业优势,发挥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引导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同时,城市的经济发展也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城市环境和文化的建设是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大亮点城市环境和文化的建设是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大亮点。
城市的环境和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提升。
城市环境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环保政策,加强垃圾分类和废水治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文化方面,要发扬城市文化,推广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同时,建设美丽城市也是一个城市环境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美化城市的绿化带和公共空间,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发展也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发展也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交通瓶颈严重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因此,城市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城市道路的扩建和修建新的地铁线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降低私家车出行率,优化城市交通组织,提高交通效率是城市交通建设的主要措施。
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包括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均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总之,城市发展战略是一个城市长期发展的规划和方向,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和措施去推进实施。
城市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城市环境和文化的建设,着重城市交通建设,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的全方位发展。
市政学复习资料
《市政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城市的特点:1、高度的聚集性2、社会性3、经济性4、系统性5、开放性6、复杂性城市产生需要的条件:1 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2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3 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
早期城市阶段(特征P71)2、中世纪城市阶段(特征P73)3、近代城市阶段(特征P75)4、现代城市阶段特征(1)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2) 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3) 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3) 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市政主体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市政管理手段按其内容和作用方式不同,分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道德手段广州市是中国近代行政区域建制意义上的第一个市。
市政的主要特征:1历史性2 公共性 3 双重性 4 系统性5 综合性 6动态性市政学的研究对象:1、市政主体2、市政客体(即市政管理内容)3、市政目标、市政方式和市政手段4、市政规律市政学研究的具体方法:1、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2、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4、系统研究和具体分析相结合5、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第一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的发展阶段市委的领导主要体现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市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市政协开展工作主要方式:1 召开会议2 提出议案3 视察4专题调研5 反映社情民意6 促进祖国统一城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城市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城市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城市人民团体主要有: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共青团、市工商联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特点: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城市公益性组织包括: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市基金会、市志愿者组织市民参政的方式包括1 政治选举2 政治协商3 政治结社4 政治表达5 政治接触市民参政的条件:1 透明的市政决策2 高素质的市民3 多元的参政途径市民参政的条件:1 市民参政是城市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内容2 市民参政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3 市民参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的保证第二章市政体制市政体制的内容:1、城市的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2、城市的国家机构与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3、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关系1、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2、市政体制比国家政体具有更多灵活性和多样性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
城市发展战略
既有经济发展战略,也有空间开发战略。
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关键问题
1、战略目标:指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
的最佳程度。 分短期(5年)、中期(10年)和长期目标(20年)
。 也可以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举例——上海
2、区域规划
1)区域规划:是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进 行总体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长期计划及设想,对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综合分析 评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条件的基础上,作出该 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没的综合安排。
2)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点”与“面”的关系,即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影 响范围,二者相互影响。
(2)周边城市激烈竞争的威胁 (3)区域地位相对下降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
四、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
1、国土规划 2、区域规划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城镇体系规划
1、国土规划
“国土规划”一词有时是作为一个泛指有关国家土地的 规划行为。因此各种有关土地的规划工作也常都被称为 国土规划。但作为具体规划行为时,则有着不同的内涵 。在我国,国土规划除了作为泛指的名词被应用外,具 体的规划工作实际还只是断断续续地进行、摸索。 泛指有关国家土地的规划行为
土规以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为主要目标,在比较宏观层 面上对土地资源及其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和控制。
5、城镇体系规划
1)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
同等级规模、空间பைடு நூலகம்布有序的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城
镇群体,它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系列规模不等
自考00292市政学高频考点汇总串讲
1804
简述市政绩效的意义。
(1)市政绩效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2)市政绩效在内涵上与城市竞争力保持着一致性。 (3)市政绩效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1804
市政体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就内容来看,市政体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城市的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应该是立法、执法、 护法的分工协作关系; ②城市的国家机构与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③市级国家机构与所辖区、县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它包含市级国家机构、政党组织 与区县级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 而是市政体制的重要内容。
1804
与一般企业相比,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以及经营与管理具有什么特点?
1.根据城市基础设施部门和单位在公益性与市场化程度上的区别,实行不同类型的供 给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2.根据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定价制度 3.无论实行何种经营管理模式,城市基础设施的部门和单位都应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1804
论述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具体表现以及综合治理方式。
(1)现代的环境污染已经发展为综合污染。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表现:水体污染、 大气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2)环境治理要强调综合治理。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上预防污染和生态破 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综合治理首先要强 化法治,建立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其次要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再次要实行 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1810
简述城市公共安全情报机制的必要性。
1. 全面搜集一定类别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隐患和事件的情报。 2. 形成对导致公共安全事件破坏力客观、全面、系统的评价。 3. 综合分析城市政府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包括科技力量和财力物力,抵御导致公共安全事 件破坏力方面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4.城市发展战略
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一、概念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1、战略目标●经济目标经济总量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结构指标。
●社会目标人口总量指标,人口构成指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
●城市建设目标建设规模指标,空间结构指标,基础设施供应水平指标●环境质量指标2、战略重点●竞争中的优势领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发展中的薄弱环节3、战略措施●基本农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的改变●空间开发的顺序●重大工程项目的安排等三、城市的主导产业1、城市产业的划分(1)主导产业(2)辅助产业(3)基础产业2、主导产业的特征(1)主导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应城市以外地区的;(2)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城市经济的发展;(3)是新兴的产业部门,能广泛吸收新技术,并促进新技术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能维持较高的增长率。
(4)与其他产业部门有较高的关联度。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改善和改善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战略的总称。
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
第二节城市性质一、城市性质的含义《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城市性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二、城市职能及其类型1、城市职能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城市职能的基础;城市与外部世界(区域或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
2、城市职能的类型(1)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2)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3)主要职能与辅助职能3、城市职能的分类(1)综合性中心城市全国性中心城市:首都及直辖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地级市、县城及县级市(2)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1、以工(矿)业为主的城市2、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3、以森林工业为主的城市4、以渔业为主的城市5、商贸城市以工(矿)业为主的城市—一种工业鞍山、大庆、克拉玛依、包头以工(矿)业为主的城市—多种工业上海、青岛、唐山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铁路枢纽郑州、徐州、四平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海港城市上海、大连、青岛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内河港埠宜昌、武汉、重庆以森林工业为主的城市伊春、加格达旗、牙克石以渔业为主的城市北海商贸城市义乌(3)其他特殊城市1、历史文化名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沈阳、吉林2、革命纪念性城市:遵义、延安、井冈山3、风景旅游和休闲疗养城市:杭州、苏州、蓬莱、张家界、青岛4、边防城市(边贸城市):黑河、满洲里、丹东5、特区城市:行政特区:香港、澳门6、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三、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1、城市发展的外在因素自然资源的影响:矿产、水、农产品、旅游地形地貌的影响:平原与山区城市、水网与沿河海城市对外交通的影响: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国家政策的影响:156项工业项目,十堰市的发展,深圳的发展,特区的发展,重工业—新技术,煤矿的衰落2、城市发展的内在因素历史文化的影响杭州、南京、曲阜工业经济的影响顺德市温州的发展,东北地区的不景气风景旅游的影响张家界、泰安社会因素的影响四、城市性质的确定及其方法1、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城市的宏观影响范围往往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综合的区域,是城市的区域功能作用的一种标志。
第四章_城市发展战略4(城规)
2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根据各产业部门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 业(相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服务产业)。 ➢ 主导产业:城市经济支柱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对城市资源的占用 均处于主导性地位。往往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经济贡献率、扩散效应、产 业规模及发展潜力,且具有阶段性特征。 ➢ 辅助产业:围绕主导产业而发展的协作配套和服务性产业。 ➢ 基础产业:为城市消费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和交通、市政、研发、文教、 贸易、金融等产业。
4 城市人口与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
人口规模预测
➢ 自然增长:人口的再生产的变化量,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 的净差值。 ➢ 自然增长率:通常为一年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数与该城市总人口数值 之比的千分率。 ➢ 机械增长: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 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 ➢ 机械增长率:一年内城市的机械增长数与城市总人口数值之比的千分率。
3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
我国城市职能分类(按主导职能):
各级行政中心
首都、省会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
经济职能城市
➢ 工业城市:多种工业城市、单一性工业城市(石油化工、森林加工、矿 业……) ➢ 交通城市:铁路枢纽、海港、内河港口、水陆交通枢纽…… ➢ 第三产业城市:(金融、贸易……)
三类人员都属于广义的城市人口,但对城市各类设施的需求相差较大(住 宅、旅馆;食品、交通、市政设施、通讯、服务机构、治安等等)。
4 城市人口与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
职业结构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将劳动人口进一步根 据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职业类型)划分各占总人数的比例。主要有:
城市发展战略课件
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国土规划
“国土规划”一词有时指有关国家土地的规划 行为。因此各种有关土地的规划工作也常都被 称为国土规划。
定义: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的规划。——《区域规划 概论》
内容:包括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的 开发利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和 地区组合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影响地区经济 发展的要害问题的解决等。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规划的性质
(2)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 非基本职能是指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 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和主导的促进因素。 (3)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 主要职能是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
用的职能。 辅助职能是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
城市发展战略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 城市规划纲要
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的性质和类型 城市的规模
城市发展战略
一、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一般包括城市的基本状 况、地位、优势、潜力和制约因素的分析,确立 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城市发展的规划以及 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对策和措施等。
城市发展战略
四、城市规模
(一)城市规模的含义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
示的城市的大小”。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规模
(二)城市人口规模 1、城市人口规模计算中基数的确定 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居住人口: 城市非农业人口; 居住在城区的非农业人口; 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规模
(四)城市环境容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一体化的三个层面
国家层面,在全国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一体化 省级行政区域层面,由工业化和城市化所 带动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市县层面,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县 范围内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构建:
a.在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目标制 定和实施城市规划方面,第一涉及产业布局 规划。 b.第二涉及城镇体系规划。 c.第三涉及交通体系规划。 d.第四涉及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e.第五涉及商业、饮食业等生活服务业的 布局规划。 f.第六涉及教科文卫体公共事业布局规划。
城市化的类型:
以产业和人口的流向为标准:集中性城市化 和分散性城市化 以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标准:积极型 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1、以产业和人口的流向为标准,可以分为集中 性城市化和分散性城市化 a、集中性城市化指产业和人口一方面主要向城 市中心区域聚集,另一方面过度地向大城市集中,它 发生在城市化的早期和初级阶段。 b、分散性城市化指产业和人口一方面从大城市 中心区域逐步向郊区和农村分散,另一方面从大城市 逐步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散。
中国城镇居民人口对比(单位:万人)
中国城镇人口对表图(单位:万人)
100000
年 份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1951 1981 1991
城 84620 镇 79901 79563 6632
乡
村
71288 62186
49668 79901 84620 79563
49668 20171 1981
全面提升,精明增长:远景(2020-) 基本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城市空间增长趋于平稳。主城区、辅城区、卫星 城和小城镇均进入提升的阶段。
城市发展战略的类型:
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发展战略 科技发展战略 文化发展战略 生态保护战略
三、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简单应用: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国城市制定 城市发展战略的程序,其周期需要2-5年,包括以下三 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中共市委和市政府组织起草城市发展战略。 第二阶段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通过城市发展战略。 第三阶段是依法经过上级政府审批,取得上级政府的认 可,在完成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程序后生效。 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通过三方面的规划、计划来 加以认落实:一是城市规划,二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三是城市政府向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以及 各工作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
城市发展战略对本城市与所在城市体系之间 的关系作出科学的定位,有利于之间的良性 互动关系。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和类型
一是科学地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 二是科学地预测城市的人口规模。 三是科学地规划城镇体系和城市布局。 四是科学地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体系。 五是科学地认识和尊重城市发展赖以生存的自然地 理和经济地理等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承载力。 六是部署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重点、措 施和步骤。
公交优先,双快多层,无缝转换: 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公共 交通在出行中的比例。 提高机动化水平,改善交通可达性。 加强“双快”交通系统。 以人为本,完善慢行交通。改善步 行环境,完善人行道系统。
市域公共交通概念图
行动时序建议
重点提升,持续拓展:近期(-2010) 提升:启动和稳步推进危破旧房、城中村改造;推进河涌综合整治。 拓展:建设亚运村、南沙中心区;建成铁路新客站并启动开发周边地区; 建设萝岗新城、荔城及周边地区。 强化提升,集约发展:远期(2010-2020) 提升:继续推进人居环境的改善,基本完成危破旧房、城中村的改造;南 部、东部、北部辅城区开始进入提升阶段。 拓展:基本完成南部、东部的拓展,集约发展卫星城。
城市发展战略的作用:
在认识自然环境、产业结构、人口发展和城 市建设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的 方向
城市发展战略的作用:
科学地确定主导产业的个数和相互关系,正 确把握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环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作用:
城市发展战略指导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城市规划的制定
城市发展战略的作用:
中新社北京2008年3月31日电(记者阮煜琳)截至2007年末, 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达44.9%,全国的城市总数为656个。 由中国市长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于 2008年3月31日在北京发布。该报告显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继续 保持高速增长势头。至2007年末,全国共有城镇人口5.94亿,城镇 化水平44.9%。 全国的城市总数在连续两年不变的基础上,由于哈尔滨市的 阿城市,重庆市的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和南川市等五个县级市 撤市改区,现下调为656个。目前全国有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县 级城市369个,建制镇1.9万个。 按照市区非农业人口统计,全国现有二百万以上人口的地级 城市42个,一百万至二百万人口的城市82个,五十万至一百万人口 的城市110个,二十万至五十万人口的城市51个,市区非农业人口 在二十万以下的城市2个。
2、以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标准,可以分为 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 a、积极型城市化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和协调,形成经济发展 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关系。 b、消极型城市化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脱节, 可以进一步分为低度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两类。低 度城市化指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过度城市化指城 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西联:促进广佛协调,加强城际联系
协调产业发展,形成跨境 产业集群。 保护西江水源,共建区域 生态绿地。 理顺联系广佛的高快速路 网及轨道交通。
广佛交界地区功能协调
广佛交界地区生态绿地规划示意
广佛交通系统衔接示意
中调:疏解密度,改善人居; 提升功能,优化环境;保护传统,凸显文化
适当降低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增加城市广场、 绿地等开敞空间。 积极推进危破旧房改造,抽疏建筑和人口密度。 完善垃圾压缩站、变电站、中小学、公厕等社区 配套设施。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原则:
实事求是 始终抓住主要矛盾 统筹兼顾城市发展战略各组成部分关系 长远目标与分期实施相结合 法制化
三、中国大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的特点
大城市发展战略的特点 中等城市发展战略的特点 小城市发展战略的特点 小城镇发展战略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概述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含义和作用 城市发展战略的含义:是关于城市的生 态环境、产业结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 总体性规划,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措施和步骤的前瞻性部署。
城市发展战略的作用:
科学地认识和尊重城市的能源、资源和自然 环境对城市产业和人口发展的承载力
大力发展金融、商务、咨询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提升广州的国际影响力和区域辐射能力。
适当外迁部分功能,退二进三,搬迁内环路以内 的工业;置换对外交通、仓储用地;引导建材、 服装、布匹等市场外迁。 积极推进河涌综合整治,梳理河网,再现“六脉 皆通海”的老城区格局。 保护性改造老城,保留古都文化韵味,老城内的 建筑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适当发展创意 产业、商业、文化市发展战略的依据: 1、国家和上级政府的生产力布局等规划 2、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与 政府调控相结合而形成的城市体系 3、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 4、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现状 5、城市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客观条件 所构成的对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承载力
工业城市
工业城市:以工业生产为主,工业用地及 对外交通运输用地占有较大的比重。 单一工业为主的城市。 ◆ 如石油化工城市—大庆、茂名市 ◆ 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鞍山 多种工业的城市。如株洲市、常州
特殊职能的城市
风景旅游城市:如桂 林、北戴河、黄山、 边防城市:如丹东 经济特区:如深圳、 革命纪念性城市:延 安、遵义
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的意义:
要避免或减少“城市病”、农村凋敝、 城乡差别扩大、城市剥削农村、城乡对立等 社会问题的发生,促进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 健康发展。解决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环境 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许多问题和矛盾。
1989年2月22日,元宵 节之夜,外省农民工塞满 了广州火车站广场。
二、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应坚持的原则
第一,城市化的速度在适度,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 现代化适度同步发展。 第二,合理、集约利用资源,分类引导人口城市化。 第三,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 理的城市化空间格局。 第四,走市场推动、政府导向的城市化道路,健全 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五,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多样化和合理化,提高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支撑城市功能,引导空间发展 提升枢纽,加强联系:区域对外交通发展 战略
机场:扩大机场吞吐能力,强化枢纽机场地位, 加强与服务区域的交通联系。 港口:以国际性大港为目标,进一步扩大吞吐能 力(尤其是集装箱),改善各港区的集疏运条件。 铁路:巩固铁路枢纽地位,扩大辐射范围,各站 进行合理分工。
1
东进:延伸拓展,建构核心
延伸东进轴至荔城、石滩一带,建设萝岗新城, 提升荔城,构建东进双核心。
进一步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汽车、 摩托车及其配套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 石化、纺织、服装等产业。
北优:生态优先,打造国际空港城
坚持生态优先,切实保护流溪河水源及北部山林, 适当发展生态旅游。 以保障机场的安全运营为前提,发挥枢纽机场的 带动作用,积极拓展国际商务、会展、研发、休 闲等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物流等临空产业,打造 国际空港城。
农民工进城
三、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一般含义:是以各种经 济组织和城乡居民积极发且展生产为主要动力,发 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规划及 调控作用相结合,在产业、居住、公共服务、人口 素质等方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性过程。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含义:是实现工业 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需要,是 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需要,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 越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