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数学公式汇总
成人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成人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成人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是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成人高考数学必背公式的总结,供考生们参考:一、集合与逻辑符号公式1.N+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
2.集合元素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属于,不属于,包含,不包含等。
3.常用逻辑符号: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等。
二、函数性质与定义域公式1.函数的单调性:增函数和减函数分别用“↑”和“↓”表示。
2.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和偶函数分别用“+”和“-”表示。
3.函数的定义域: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导数与微分公式1.导数的定义:f'(x)=lim(h→0)[f(x+h)-f(x)]/h。
2.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的斜率。
3.导数的基本公式: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4.微分的定义:f'(x)=lim(h→0)[f(x+h)-f(x)]/h。
5.微分的应用:近似计算,误差估计等。
四、积分公式1.不定积分的定义:∫f(x)dx=F(x)+C。
2.定积分的定义:∫[a,b]f(x)dx=F(b)-F(a)。
3.常见的积分公式: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五、三角函数公式1.三角函数的定义:sin(x),cos(x),tan(x)。
2.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和差角公式,积化和差公式,和差化积公式等。
3.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正弦曲线,余弦曲线,正切曲线等。
六、数列与极限公式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n-1)d。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q^(n-1)。
3.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数列求和等。
4.极限的定义:lim(x→x_0)f(x)=A。
5.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等。
七、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公式1.不等式的性质:对称性,传递性,加法单调性等。
2.不等式组的解法:取各不等式的解集的交集或并集。
成人高考数学公式

成人高考数学公式成人高考数学公式不要标题,且文中不能有标题相同的文字1. 集合的运算:- 并集:$A\cup B = \{x|x\in A \text{或} x\in B\}$- 交集:$A\cap B = \{x|x\in A \text{且} x\in B\}$- 差集:$A-B = \{x|x\in A \text{且} x\notin B\}$- 互斥事件的概率:$P(A\cup B) = P(A) + P(B)$2. 排列与组合:- 排列数:$A_n^m = \frac{n!}{(n-m)!}$- 组合数:$C_n^m = \frac{n!}{m!(n-m)!}$3. 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解的判别式:$\Delta = b^2-4ac$- 解的公式:$x=\frac{-b\pm\sqrt{\Delta}}{2a}$4. 几何相关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S = a \times b$- 正方形的面积:$S = a^2$- 圆的面积:$S = \pi r^2$- 三角形的面积:$S = \frac{1}{2}bh$5. 平均值和标准差:- 平均值:$\bar{x} = \frac{1}{n}\sum_{i=1}^{n}x_i$- 方差:$Var(x) = \frac{1}{n}\sum_{i=1}^{n}(x_i -\bar{x})^2$- 标准差:$SD(x) = \sqrt{Var(x)}$6. 概率论:- 事件的概率:$P(A) = \frac{\text{有利结果数}}{\text{总可能结果数}}$- 加法法则:$P(A\cup B) = P(A) + P(B) - P(A\cap B)$- 乘法法则:$P(A\cap B) = P(A) \times P(B|A)$7. 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sin\theta = \frac{\text{对边}}{\text{斜边}}$- 余弦函数:$\cos\theta = \frac{\text{邻边}}{\text{斜边}}$- 正切函数:$\tan\theta = \frac{\sin\theta}{\cos\theta}$注意:以上只是数学公式的一小部分,具体应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复习和备考。
成人高考数学万能公式

成人高考数学万能公式一、函数部分。
1. 一次函数y = kx + b(k≠0)- 斜率k=(y_2 - y_1)/(x_2 - x_1)(两点(x_1,y_1),(x_2,y_2)在直线上)。
- 当b = 0时,y=kx是正比例函数。
2. 二次函数y=ax^2+bx + c(a≠0)- 顶点坐标(-(b)/(2a),frac{4ac - b^2}{4a})。
- 对称轴方程x =-(b)/(2a)。
- 二次函数的求根公式x=frac{-b±√(b^2)-4ac}{2a}(当y = 0时,求方程ax^2+bx + c = 0的根)。
3. 反比例函数y=(k)/(x)(k≠0)- k = xy(x≠0,y≠0),即图象上任意一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等于k。
二、三角函数部分。
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 sin^2α+cos^2α = 1。
- tanα=(sinα)/(cosα)。
2.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 sin(A± B)=sin Acos B±cos Asin B。
- cos(A± B)=cos Acos Bmpsin Asin B。
- tan(A± B)=(tan A±tan B)/(1mptan Atan B)。
3. 二倍角公式。
- sin2α = 2sinαcosα。
- cos2α=cos^2α-sin^2α = 2cos^2α - 1=1 - 2sin^2α。
- tan2α=(2tanα)/(1-tan^2)α。
三、数列部分。
1. 等差数列。
- 通项公式a_n=a_1+(n - 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
- 前n项和公式S_n=frac{n(a_1+a_n)}{2}=na_1+(n(n - 1))/(2)d。
2. 等比数列。
- 通项公式a_n=a_1q^n - 1,其中a_1为首项,q为公比(q≠1)。
- 前n项和公式S_n=frac{a_1(1 - q^n)}{1 - q}。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公式大全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公式大全1.代数基本公式:-平方差公式:$a^2-b^2=(a+b)(a-b)$-三角恒等式:- 正弦定理:$\frac{a}{\sin A}=\frac{b}{\sin B}=\frac{c}{\sin C}$- 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 C$- 正弦余弦定理:$\sin^2 A + \cos^2 A = 1$- 二项式定理:$(a + b)^n = \sum_{k=0}^{n}\binom{n}{k}a^{n-k}b^k$2.函数与极限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 $(u \pm v)' = u' \pm v'$- $(uv)' = u'v + uv'$- $\left(\frac{u}{v}\right)' = \frac{u'v - uv'}{v^2}$- 泰勒公式:$f(x) = f(a) + f'(a)(x - a) + \frac{f''(a)(x - a)^2}{2!} + \cdots$-常用极限:- $\lim_{x \to 0}\frac{\sin x}{x} = 1$- $\lim_{x \to \infty}(1 + \frac{1}{x})^x = e$- $\lim_{x \to \infty}(1 + \frac{k}{x})^x = e^k$- $\lim_{n \to \infty}(1 + \frac{x}{n})^n = e^x$3.微分公式:-求导法则:-$(c)'=0$- $(x^n)' = nx^{n-1}$-$(e^x)'=e^x$- $(\ln x)' = \frac{1}{x}$-高阶导数:-$(f(x)g(x))''=f''(x)g(x)+2f'(x)g'(x)+f(x)g''(x)$-$(f(g(x)))''=f''(g(x))(g'(x))^2+f'(g(x))g''(x)$-微分运算法则:- $\frac{d(u \pm v)}{dx} = \frac{du}{dx} \pm \frac{dv}{dx}$ - $\frac{d(kv)}{dx} = k\frac{dv}{dx}$- $\frac{d(uv)}{dx} = u\frac{dv}{dx} + v\frac{du}{dx}$- $\frac{d(\frac{u}{v})}{dx} = \frac{v\frac{du}{dx} -u\frac{dv}{dx}}{v^2}$4.积分公式:-不定积分法则:- $\int k \,dx = kx + C$- $\int x^n \,dx = \frac{x^{n+1}}{n+1} + C, (n \neq -1)$- $\int e^x \,dx = e^x + C$- $\int \frac{1}{x} \,dx = \ln ,x, + C$-定积分法则:- $\int_a^b kf(x) \,dx = k\int_a^b f(x) \,dx$- $\int_a^b [f(x) + g(x)] \,dx = \int_a^b f(x) \,dx +\int_a^b g(x) \,dx$- $\int_a^b (f(x) - g(x)) \,dx = \int_a^b f(x) \,dx -\int_a^b g(x) \,dx$5.级数公式:-等比级数求和:$S_n = \frac{a(1-q^n)}{1-q}$,其中 $S_n$ 是前n 项和,a 是首项,q 是公比。
成考复习数学公式

成考复习数学公式数学公式是数学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简洁地表示数学概念和关系。
在成考数学复习中,数学公式是备考的核心内容之一、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学公式,供你参考:1.代数公式:-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 = \frac{-b \pm \sqrt{b^2-4ac}}{2a}$ - 因式分解公式:$(a+b)^2 = a^2 + 2ab + b^2$- 二次完全平方公式:$a^2 \pm 2ab + b^2 = (a \pm b)^2$- 二项式定理:$(a+b)^n = \binom{n}{0}a^n + \binom{n}{1}a^{n-1}b^1 + \binom{n}{2}a^{n-2}b^2 + \ldots + \binom{n}{n}b^n$2.几何公式:-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 圆的面积公式:$S = \pi r^2$-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frac{1}{2}bh$-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a^2+b^2=c^2$3.概率公式:- 事件的概率:$P(A) = \frac{\text{有利结果数}}{\text{总结果数}}$- 互斥事件的概率:$P(A \cup B) = P(A) + P(B)$- 条件概率:$P(A,B) = \frac{P(A \cap B)}{P(B)}$- 全概率公式:$P(A) = P(A,B_1)P(B_1) + P(A,B_2)P(B_2) +\ldots + P(A,B_n)P(B_n)$4.数列与级数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n-1)d$-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_n = \frac{n}{2}(a_1 + a_n)$-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_n = a_1 \cdot q^{n-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当 $,q,<1$):$S_n = \frac{a_1(1-q^n)}{1-q}$- 无限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 = \frac{a}{1-q}$ (当 $,q,<1$)5.导数与积分公式:-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x^n)' = nx^{n-1}, (\sin x)' =\cos x, (\cos x)' = -\sin x$- 和差函数的导数:$(u \pm v)' = u' \pm v'$- 函数乘积求导:$(uv)' = u'v + uv'$- 函数商求导:$\left(\frac{u}{v}\right)' = \frac{u'v -uv'}{v^2}$- 基本不定积分公式:$\int a \, dx = ax + C, \int x^n \, dx = \frac{1}{n+1}x^{n+1} + C$。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公式大全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公式大全1.函数的导数公式:1)常数函数求导:(C)'=02)幂函数求导:(x^n)' = nx^(n-1), 其中n为常数3)指数函数求导:(a^x)' = a^x * ln(a), 其中a>0且a≠14)对数函数求导:(log_a(x))' = 1 / (x * ln(a)), 其中a>0且a≠15)三角函数求导:(sin(x))' = cos(x), (cos(x))' = -sin(x), (tan(x))' = sec^2(x), (cot(x))' = -csc^2(x)6)反三角函数求导:(arcsin(x))' = 1 / sqrt(1 - x^2), (arccos(x))' = -1 / sqrt(1 - x^2), (arctan(x))' = 1 / (1 + x^2)2.高等数学中的极限公式:1)常数函数极限:lim(C) = C, 其中C为常数2)多项式函数极限:lim(a_n*x^n + a_(n-1)*x^(n-1) + ... +a_1*x + a_0) = a_n*x^n, 其中n为正整数,a_n为非零常数3)指数函数极限:lim(a^x) = 1, 其中a>0且a≠14)对数函数极限:lim(log_a(x)) = log_a(1) = 0, 其中a>0且a≠15)三角函数极限:lim(sin(x) / x) = 1, lim((1 - cos(x)) / x) = 0, 当x趋近于0时3.定积分公式:1)换元积分法:∫f(g(x)) * g'(x)dx = ∫f(u)du, 其中u = g(x) 2)分部积分法:∫u * dv = u * v - ∫v * du3)凑微分法:∫f(x)dx = ∫f(x) *1dx = ∫f(x) *[g'(x)/g'(x)]dx = ∫(f(x) * g'(x))/g'(x)dx4.微分方程公式:1)一阶线性微分方程:dy/dx + P(x)y = Q(x), y = e^(-∫P(x)dx) * ∫[Q(x) * e^(∫P(x)dx)]dx2)一阶齐次线性微分方程:dy/dx = f(y/x), 令v = y/x, 可得dv = [(f(v) - v)/x]dx5.级数公式:1)等比数列前n项和:S_n=a(1-q^n)/(1-q),其中a为首项,q为公比2)调和级数:∑(1/n)是发散级数3)幂级数展开:e^x = ∑(x^n)/n!, sin(x) = ∑[(-1)^n *(x^(2n+1))/(2n+1)!], cos(x) = ∑[(-1)^n * (x^(2n))/(2n)!]。
全国成人高考数学公式

全国成人高考数学公式成人高考数学公式是考试中需要记忆和运用的重要数学公式。
下面是全国成人高考数学常见公式的介绍。
1.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对于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顶点的横坐标为:x = -b/(2a),纵坐标为:y = -D/(4a),其中D为判别式,D = b^2 -4ac。
2.平方差公式:(a + b)^2 = a^2 + 2ab + b^2(a - b)^2 = a^2 - 2ab + b^23.二次根式化简公式:根号ab = 根号a × 根号b(根号a+根号b)(根号a-根号b)=a-b4.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公式:sin^2θ + cos^2θ = 11 + tan^2θ = sec^2θ1 + cot^2θ = csc^2θ5.三角函数和角的关系公式:sin(α + 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cos(α + β) = cosαcosβ - sinαsinβtan(α + β) = (tanα + tanβ)/(1 - tanαtanβ)6.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a_1+a_n)×n/2,其中S_n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a_1为首项,a_n为末项,n为项数。
7.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_n=a_1×(1-q^n)/(1-q),其中S_n为等比数列前n项和,a_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
8.数列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_n=a_1+(n-1)d,其中a_n为第n项,a_1为首项,d为公差。
对于等比数列:a_n=a_1×r^(n-1),其中a_n为第n项,a_1为首项,r为公比。
9.概率相关公式:P(A∪B)=P(A)+P(B)-P(A∩B),概率的加法公式。
P(A,B)=P(A∩B)/P(B),条件概率的公式。
P(A∧B)=P(A)×P(B,A),独立事件概率的公式。
10.几何相关公式:π≈3.14,圆周率的近似值。
成人高考数学公式

成人高考数学公式一、函数及其图像1. 一次函数的公式为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斜率k表示函数图像的倾斜程度,截距b表示函数与y轴的交点。
2. 二次函数的标准公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a不为零。
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确定。
3. 指数函数的公式为y = 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
指数函数的图像随着x的增大或减小而迅速上升或下降。
4. 对数函数的公式为y = loga(x),其中a为底数,x为函数的自变量。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指数函数相反,随着x的增大,y值增长速度逐渐减慢。
二、三角函数1. 正弦函数的公式为y = sin(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函数值。
正弦函数的图像为周期性的波动曲线,振幅为1,周期为2π。
2. 余弦函数的公式为y = cos(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函数值。
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正弦函数相似,但相位不同,振幅也为1,周期为2π。
3. 正切函数的公式为y = tan(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函数值。
正切函数的图像在某些点上会发生无穷大的跳变现象,其周期为π。
4. 反正弦函数的公式为y = arcsin(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函数值。
反正弦函数的图像为一段曲线,定义域为[-1, 1],值域为[-π/2, π/2]。
5. 反余弦函数的公式为y = arccos(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函数值。
反余弦函数的图像为一段曲线,定义域为[-1, 1],值域为[0, π]。
6. 反正切函数的公式为y = arctan(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函数值。
反正切函数的图像为一段曲线,定义域为(-∞, +∞),值域为(-π/2, π/2)。
三、数列及其性质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 为公差,n为项数。
等差数列的特点是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相等。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 为公比,n为项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考数学公式汇总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
全国成人高考数学公式汇总
-----------------------------------------------------------------------
1.平方差公式 22))((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
2222)(b ab a b a +±=±
2.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的求根公式 a
ac
b b x 242-±-=.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B A ⇒ A 叫B 的充分条件 B A ⇐ A 叫B 的必要条件 B A ⇔ A 叫B 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4.函数定义域的求法:(1)分母不能为0;(2)偶次根内大于等于0;(3)对数的真数 大于0.
5.函数的奇偶性:
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y=sinx 、y=tanx 、y=n x (n 为奇数) 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y=c(常量函数)、y=cosx 、y=n x (n 为偶数)
奇+奇=奇、偶+偶=偶、奇+偶=非奇非偶、奇⨯奇=偶、偶⨯偶=偶、奇⨯偶=奇
2
7. (1)指数及其性质:
1
n
n
a
a
-=,
1
n
a=,
m
n
a=01(0)
a a
=≠
(2)对数:log10
a
=,log1
a
a=
运算性质:log()log log
a a a
MN M N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log log
n
a a
M n M
=
8.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平方项系数变为正数→令0
2=
+
+c
bx
ax解方程→口决
口决:(根
大于号大于大根小于小、小于号夹在两根之间)
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x a x a x a x a a x a
>⇔<-><⇔-<<或
11.导数公式:0)(='c (c 为常数),)()(1+-∈='N n nx x n n
12.(1)利用导数判断单调性:0)(>'='x f y ,增函数;0<'y ,减函数 (2)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求导函数→把点横坐标代入导函数求导数即为k →
))((000x x x f y y -'=-(0
)(0x x y x f k ='
='=)
(3)求极值:求定义域→令导函数=0求根→列表(3行)→判断 (4)求最值:令导函数=0求根→求函数值(包括端点)→比较大小 1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tan α:一三正二四负
1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商数关系:sin tan cos α
αα
= 平方关系:22sin cos 1αα+=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二倍角公式:sin22sin cos ααα=, α
αα2tan 1tan 22tan -=
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17.正弦函数)sin(ϕω+=x A y 的周期公式:T=|
|2ωπ 18.正弦定理:
C
c
B b A a sin sin sin =
=(正弦两边一对角,双角必定用正弦)
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三边必定用余弦,还有两边一夹角)
B ac c a b cos 2222-+=,
C ab b a c cos 2222-+=, 三角形面积公式:A bc B ac C ab S sin 2
1
sin 21sin 21===
19.向量)(),(2,21,1y x b y x a ==
2
121|a |y x +=,)
,(,112121 ),(y x a y y x x b a λλλ=±±=±
b a y y x x b a ||||2121⋅⋅=+=• 0 ,//21211221=+⇔⊥=⇔y y x x b a y x y x b a
2
2122112,122,21,1||)(),(,)()(,)(点y y x x AB y y x x AB y x B y x A -+-=--=
中点坐标公式:1212,2
2
x x y y x x ++==
20.直线的斜率:2121
tan y y k x x α-==-
点斜式:11()y y k x x -=- 斜截式:y kx b =+(b 为y 轴上的截距) 平行:1212,k k b b =≠, 垂直:k 1·k 2=-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 =
21.(1)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离d>r ,相切d=r ,相交d<r(d 为圆心到直线距离)
23.双曲线(到两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长2a)
25.排列数公式:
) )(1()2)(1(个连续自然数相乘开始从m n m n n n n A m
n
+---= n A n
n
=全排列数:!123)2)(1(⨯⨯--= n n n n n
m n m n
A A C =组合数:
(10==n
n n C C ) 26.概率计算公式:)()(总结果数
结果数
事件即A n m A P =
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B P A P B A P +=+ 对立事件概率计算公式:)(1)(A P A P -= 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B P A P B A P •=• 28.样本平均数:)(1
21n x x x n
x +++=
样本方差:])()()[(1
222212x x x x x x n
s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