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高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渭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11•【字号】渭政发〔2024〕6号•【施行日期】2024.04.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华山景区管委会:现将《渭南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渭南市人民政府2024年4月11日渭南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聚焦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持续推动“八大工程”走深走实,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南新篇章。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6.5%;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粮食产量250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以上,力争“十四五”以来累计降低11%左右。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切实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切实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2.09.16•【字号】陕发改环资〔2022〕1682号•【施行日期】2022.09.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切实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各设区市、韩城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工业和商务局:为贯彻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合理统筹全面推进循环化改造。
省级以上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循环化方案已经省级部门评审通过的园区继续深入实施循环化改造,未报审的园区抓紧申报,鼓励有条件的省级以下园区积极申报。
力争到2025年底,省级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其他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面开展,显著提升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
二、多措并举扎实实施重点工程建设。
优化园区内的企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强化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
引进关键项目,合理延伸产业链,促进项目间、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强化产业循环链接。
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优化升级,推进企业内部、企业间能源梯级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节能降碳,不断提高园区能源利用效率和低碳化发展水平。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动园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构建园区、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
三、科学测算评价指标定期报送经验总结。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10]83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10〕83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和环境约束矛盾,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应对后金融危机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全面推进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达到新水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得到新提升。
在“减量化”方面,加大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力度,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高新技术化,生产要素利用高效化,有效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在“再利用”和“资源化”方面,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延长产业链,建立健全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实现资源利用循环化,循环产业园区化,消费方式节约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充分节约和利用能源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
、
循环 经济 的 内涵与 特 征
一
,
生 产 和消 费要尽 可能地从 使用 污染 环境 的能 源转 移 到使
1 . 循 环经 济的基 本 内涵 循环 经济 就是 在可 持续 发展 的思想 指导 下 , 运用 生 态学 规律 指导 人类 利用 自然 资源 和环境 容量 , 按 照 自然生 态 系统 物质循 环 和能 量流 动规 律 重 构 经济 系 统 , 把清洁生产、 资 源
二、 循 环经 济发 展 的现状及 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1 . 发 展循 环经 济的指 导思想 不够 明确 由于诸 多因素 的制 约 , 各 级政 府和 部 门在 发展 经 济 的指 导思 想上 相 当普通地 缺 乏对 发 展循 环经 济 的 重要 意 义 的认 识, 在 确定发 展思 路 、 制定规 划 和政策措 施上 , 还未 真正 转 到 体 现以全 过程 控制 , 从 源 头 回收 , 减少 资 源 消 耗 和削 减 污 染 物排放 的清洁生 产上来 , 与循环 经济 的理念 还 相差 甚远 。有 关循 环经 济 的政 策规 定和 制度建 设滞后 , 或 已制 定 的缺 乏较 强 的可操作 性 , 难 以规 范企业 在生产 经 营中的行 为 。 2 . 缺乏 对循 环经济 发展 的统一 规划 与管理 在 建设 循环 型生产 企 业 、 生态 工 业 园 区 、 城 市 再生 资源 回收及 再生 产业 体系 、 环保 产业 布局 和不 同区域循 环 经济 发 展模式 上 尚未统 一规划 , 政 府行政 部 门对发 展循环 经 济 的职
t l t l O n La w Re v i e w, 2 0 0 9, 3 0 ( 1 ) .
[ 3] 赫伯 特 ・霍 温 坎 普. 反垄断事业: 原 理 与执 行 [ M] .大 连: 东北财 经大 学 出版社 , 2 0 1 1 .
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渭南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渭南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1.17•【字号】渭高新发[2012]3号•【施行日期】2012.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渭南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渭南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渭高新发〔2012〕3号)各工作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各双管单位,区内各企业:《渭南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已经高新区管委会2011年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一二年一月十七日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为充分发挥渭南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的宏观导向和激励作用,指导企业申报科技创新奖励资金,规范资金使用,加强资金管理,根据《渭南高新区推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试行)》(以下简称创新政策),特制订本办法。
总则一、专项资金安排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坚持优化资源、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效益优先原则。
二、专项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安排,其中市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区级财政配套1000万元。
三、专项资金用于区内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
四、经济发展局负责发布申报信息,组织相关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提出年度资金安排意见。
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和资金拨付。
监察局负责监督专项资金的组织申报、评审公示、计划下达和资金拨付等程序。
支持范围及对象五、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为创新政策(渭高党发〔2011〕25号)规定内容。
六、专项资金支持对象为工商、税务、组织机构等注册地均在渭南高新区的企事业单位,其生产经营、业务开展、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等必须在渭南高新区辖区内。
申报条件及资料七、专项资金申报条件:1、申报单位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中心城市城建项目计划的通知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中心城市城建项目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3.15•【字号】渭政办发〔2024〕7号•【施行日期】2024.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中心城市城建项目计划的通知临渭区、华州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管委会,渭南师范学院,市城投集团、市产投集团,国网渭南供电公司:《2024年渭南市中心城市城建项目计划》已经市政府2024年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3月15日2024年渭南市中心城市城建项目计划渭南市中心城市城建项目计划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安全、韧性、宜居、智慧”城市为导向,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更新、道路提升改造、“断头路”打通以及供水、供气、供热、供电、医疗卫生、体育、养老服务等项目,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推动渭南高质量发展。
全年计划实施项目151个(新建51个,续建100个),总投资700.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8.90亿元,其中包含海绵城市项目40个,总投资27.25亿元。
另外,前期项目59个,总投资121.26亿元。
一、市本级项目全年计划实施市本级项目57个(新建20个、续建37个),总投资113.3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01亿元。
20个新建项目总投资23.3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22亿元;37个续建项目总投资89.9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1.79亿元。
57个市本级项目涉及市级部门11个,其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实施项目33个(新建10个、续建23个),总投资24.6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2.88亿元;市体育局组织实施项目1个(新建),总投资7.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4亿元;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实施项目1个(新建),总投资670万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70万元;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实施项目1个(新建),总投资266万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66万元;市国动办组织实施项目1个(改建),总投资3992.4万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994.3万元;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实施项目4个(续建),总投资35.4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9亿元;市民政局组织实施项目2个(续建),总投资1.5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渭南师范学院组织实施项目1个(新建),总投资4000万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000万元;市城投集团组织实施项目9个(新建3个、续建6个),总投资30.1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6亿元;市产投集团组织实施项目2个(新建1个、续建1个),总投资11.7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9亿元;国网渭南供电公司组织实施项目2个(新建1个、续建1个),总投资1.1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300万元。
渭南市各县市区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渭南市各县市区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2015/9/25 8:58:00 陕西统计局2014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渭南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坚持城区、园区和景区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促共动,采取了一系列稳增长优结构的措施,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
一、生产总值平稳增长,白水和合阳增速较低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6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速7.4%高出3.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速9.7%高出0.8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7位。
其中,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1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794.51亿元,增长12.1%,第二产业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8.35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459.27亿元,增长9.7%。
表1 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县市区名称2013年2014年2014年增速累计(亿元)增长(%)累计(亿元)增长(%)排名同比升降临渭区202.63 12.3 224.92 11.3 3 -1.0华县114.43 8.0 115.75 9.2 10 1.2潼关县38.75 12.5 41.10 10.4 6 -2.1大荔县109.84 11.9 112.37 9.6 9 -2.3合阳县67.85 13.0 71.39 8.9 11 -4.1澄城县83.01 13.7 85.29 10.0 7 -3.7蒲城县141.87 11.8 151.62 9.7 8 -2.1白水县61.21 12.1 66.30 8.6 12 -3.5富平县120.12 12.7 135.51 11.2 4 -1.5韩城市282.06 13.9 303.01 11.2 4 -2.7华阴市74.06 13.5 78.35 11.8 2 -1.7高新区71.11 -4.8 78.87 12.0 1 16.8全市1349.01 12.0 1460.94 10.5 -1.62014年全市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是受白水、合阳和华县等增速较低以及合阳、澄城和白水增速大幅回落拖累所致。
渭南市综合情况分析
渭南市综合情况分析一、渭南市总体发展概况1、独特区位优势。
渭南是陕西东部的新兴中等城市,她东濒黄河,西倚西安,南靠秦岭,北接延安,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今是西北地区的“东大门”。
境内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划分为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
现辖一区(临渭)、两市(韩城、华阴)、八县(华县、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和高新技术开发区,110个镇,73个乡,13 个街道办事处,196个乡镇办,180个社区居委会,3221个村委会,1788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518763人(户籍人口),全市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
境内交通发达,连霍、西禹高速公路,108、310国道,101、106等7条省道,同陇海、西延、西韩、西南等6条铁路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县县通铁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3.2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为268.4公里,均居陕西省各市之首。
渭南中心城市距省会西安6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90多公里。
通讯便捷,全市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数94.84万部,其中乡村电话61.6万部,无线移动电话用户229.29万部,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4.52万户,均居陕西省第二。
二、灿烂的历史文化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距今约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约20万年前的“大荔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种。
沙苑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以及西岳庙、太史祠、仓颉庙等遗存,如绝本的经典,记载着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韩城两周古墓群、以桥陵为代表的唐帝王陵墓,如遥远的星座,闪烁着神奇的亮光。
周、秦、汉、唐两千多年,渭南一直是古都长安的京畿重地。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造就了杰出的人才。
这里是诗之源、字之源、酒之源、史之源、乐之源。
“中华第一诗”-《诗经》开篇《关雎》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的洽川。
在这片土地上,字圣仓颉创造了汉字,酒圣杜康酿造出美酒,史圣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写出了被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循环经济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陕发改环资[2010]1778号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循环经济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正文:----------------------------------------------------------------------------------------------------------------------------------------------------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循环经济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陕发改环资〔2010〕1778号)各市发展改革委、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2006年,我委印发了《关于做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意见》(陕发改环资〔2006〕1370号),确定了省级第一批24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经过几年的试点实践,初步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以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为窗口、企业间及产业间有机耦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上重视不够。
有些部门和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够积极主动。
二是措施不得力。
目前,还有部分试点单位尚未编制实施方案,试点工作没有全面展开,致使试点工作滞后,未能达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影响了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开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10〕 83号),推动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规范试点单位的管理,结合我省实际,现就下一步试点的有关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明确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标,全面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加大试点示范的工作力度,培育壮大循环经济规模,推动全省循环经济工作深入开展。
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试点单位“先行探索、典型示范、以点带面、以线促面”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抓好企业、园区及社会三个层面试点,扶持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和市县,探索出我省不同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陕西省的重要文化名城之一,渭南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具备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本文将对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探讨,分析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现状1.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支持,渭南市的经济总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渭南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2019年达到了3348亿元。
这一趋势表明,渭南市的经济正在不断壮大,为市民的生活改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渭南市的工业发展日益壮大,工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传统的煤炭、电力、冶金等行业依然是渭南市的支柱产业,但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势头强劲,成为了渭南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3.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渭南市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使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在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在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均得到了提高。
4. 就业形势稳定渭南市把就业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城乡居民的就业形势良好。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和服务行业,为农民增收和城市供给劳动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尽管新兴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渭南市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产业结构过于单一,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
渭南市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渭南市贯彻落实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渭南市贯彻落实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12.10•【字号】渭政办发〔2012〕211号•【施行日期】2012.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渭南市贯彻落实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华山景区管委会:《渭南市贯彻落实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渭南市贯彻落实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工作方案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贯彻落实好《规划》,对改善渭河水质、建设美丽渭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我市《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渭政办发〔2012〕10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水环境安全为目标,将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按照省政府“渭河三年变清”的总体要求,坚持“三结合、三控制”,综合整治、源头预防、防控结合、生态修复,认真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断面水质控制、生态基流控制三项制度,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企业参与、分类治理、责任奖惩和全流域联防联治的新机制,全力打好新一轮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对渭河干支流及重要排污口分别提出总体目标和具体控制目标:(一)渭河干流水质及总体控制目标2014年底前在生态基流保障的前提下,渭河干流华县以上断面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标准(化学需氧量30毫克/升,氨氮1.5毫克/升),潼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陕西白酒产业链的升级路径研究
营销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陕西白酒产业链的升级路径研究薛韬(宝鸡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本文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陕西省经济新发展为背景,通过对陕西省白酒产业概况进行分析,以陕西白酒产业链为切入点,探究我国白酒产业在产业链方面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了推动陕西白酒产业进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路径与对策,为陕西白酒产业在未来融入“双循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循环”;陕西白酒产业;产业链;升级路径引言近五年,陕西省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推动了各项事业稳健发展。
秦创原建设成势见效,将继续加快打造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能源等万亿级产业集群。
2023年,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陕西省生产总值跃上新台阶,预计将超过3.2万亿元,较2017年净增1万亿元以上,人均GDP超过8万元。
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陕西省提出了《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巩固,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将取得重大进展。
在中华民族5000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白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陕西白酒产业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宝鸡、汉中、渭南等地,拥有汉酱、兴隆、陈酿等著名品牌。
陕西省宝鸡市的白酒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凤酒作为老牌“四大名酒”之一,更是享誉全国,它始于殷商、盛于唐宋,已有3000多年历史,有苏轼咏酒等诸多典故传世。
近年来,陕西白酒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是工业经济体系中创税能力强、对财政贡献突出的主要行业之一,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受市场变化和消费升级等因素的影响,陕西白酒产业目前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陕西白酒产业如何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陕西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显得尤为重要。
渭南经开区规划方案 (2)
渭南经开区规划方案1. 背景渭南市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开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经开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开区管理委员会决定制定本规划方案,对经开区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
2. 规划目标经开区规划目标是:在未来15年里,使经开区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实现“五化”目标,即资源高效利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高品质建设、人居高水平提升、生态高保护。
具体目标如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年均GDP增长率超过9%;•城市高品质建设:实现城市面积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居高水平提升:实现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25平方米以上;•生态高保护:实现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比例不低于90%。
3. 规划内容经开区规划将围绕以下五个主要方面进行规划:3.1 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等新产业,同时加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发展支撑能力。
推动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2 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和治理,推动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
重点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力。
同时,加强交通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
3.3 人居环境规划加强人居环境规划和建设,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同时,推动住房产业的发展,促进住房供应的多样化。
通过多种手段,打造具有现代化公共服务和城市生活品质的居住区。
3.4 生态环境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绿色化发展。
重点实施生态治理项目,恢复和改善环境质量。
通过国内外合作,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附加值。
3.5 社会文化规划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软实力。
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渭南临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渭南市临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1月19日渭南市临渭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2016年6月目录第一章建设富美临渭全面建成小康 (5)第一节发展基础 (5)第二节面临环境 (15)第三节总体要求 (17)第四节发展目标 (22)第五节空间布局 (25)第二章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协调发展 (27)第六节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27)第七节做优做特两翼城镇 (29)第八节做精做细美丽乡村 (29)第九节优化城乡交通网络 (31)第十节强化水电基础保障 (31)第三章实施“三产强区”繁荣现代服务业 (32)第十一节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33)第十二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34)第十三节实施全域旅游战略 (36)第四章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 (38)第十四节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39)第十五节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39)第十六节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40)第十七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1)第五章提升质量效益推进新型工业化 (43)第十八节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43)第十九节加强渭南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45)第六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 (46)第二十节构建绿色安全生态体系 (47)第二十一节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48)第二十二节强化环境治理及应对气候变化 (49)第七章健全保障体系共享美好生活 (52)第二十三节实现全面脱贫 (52)第二十四节提高教育质量 (54)第二十五节提高民众健康水平 (56)第二十六节强化社会保障 (56)第二十七节优化文体服务 (57)第二十八节抓好公共安全 (58)第八章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 (60)第二十九节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60)第三十节建设创新型临渭 (61)第九章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管理效率 (63)第三十一节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63)第三十二节推进法治临渭建设 (64)第三十三节加强开放合作 (66)第十章强化机制保障确保规划实施 (66)附:1、渭南市临渭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名词解释2、渭南市临渭区“十三五”项目汇总表渭南市临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渭南市临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期的五年规划;也是新常态下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面深化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发展、脱贫攻坚决战期的五年规划;更是临渭区引领支撑全市经济发展,实现“宜居宜游、富美临渭”总目标决胜期的五年规划。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渭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0.28•【字号】渭政发〔2021〕31号•【施行日期】2021.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华山景区管委会,庄里试验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21〕8号)精神,抢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重大机遇,加强创新资源开放集聚和优化配置,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高新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开放高地和人才高地,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结合渭南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高新区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创新创业生态明显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关键步伐。
全市高新区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全市高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各高新区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以上,全市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00家。
渭南高新区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建成智能制造装备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排名较2020年提升30位以上,富平、蒲城高新区进入全省高新区前8位,韩城、白水高新区进入全省高新区中游水平,各高新区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龙头支柱作用显著增强。
到2035年,全市高新区全面形成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率先建成高水平智慧园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
全面建成以渭南国家级高新区和富平、蒲城、韩城、白水省级高新区为核心,一批特色科技产业园为补充的产城融合、智慧高效、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1+4+N”创新型产业集群。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思考——以渭南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例
以上 , 持 全 省 最 高 增 速 ; 化旅 游 产 业 得 到提 保 文
升, 全市 接待游 客首次 突破千 万人次 , 旅游综 合收
入 实现 4 6亿 元 。
力加快 新 型 工业 化 、 镇 化 、 业 产业 化 , 调 结 城 农 使 构 、 方式成 为各 级党 委 、 转 政府 和各类 市场主体 的
企业 发展 到 4 3户 , 2 0 3 较 0 7年 净 增 1 8户 , 0 9 6 2 0
方式 正在逐 步推进 , 产业 结构正 在 日趋 完善 , 但依
然处 于浅层 次 , 济发展 方式 总体上仍 显粗 放 , 经 调 结构 、 转方式 任务艰 巨 , 面临着做 大 总量 与选 优产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21() 0 1 3
关 于转 变 经济 发 展方 式 问题 的思 考
— —
以渭南 市 产业 结 构优 化 升 级 为 例
张 澄 . 立 鹏 。 杨
(. 1 四川 大学 经济 学院 ,四川 成都
摘
6 0 6 ;. 1 0 5 2 渭南市委 办公 室,陕 西 渭南 7 4 0 ) 1 0 0
共 同 目标 取 向, 全市 经 济社 会 跨 入历 史 上 发展 最 好、 发展 最 快 的新 阶段 。2 0 0 9年 , 市生 产 总 值 全
1 4 以循环经 济为方 向的经 济模式初 步建 立 . 20 0 9年 , 全市 万元 GD P能耗 累计 下降 2 , O 二氧化硫 削减 1 . 5 , 学需氧 量削减 8 7 ; O 9 化 .2 陕化集 团 、 尧柏 水泥 、 钼集 团 、 钢集 团 、 金 龙 黑猫炭 黑等企 业的循 环经 济 模式 初 步 形成 , 韩城 龙 门生
循环经济:从发展理念到建设模式
一
、
人 口对 经 济 的 巨大 压 力
我 国最基 本 、 最重要 、 不能 忽视 的 国情是人 口基 最
供新 增劳 动力 和下 岗失业 人员 的就 业 岗位 。 17 20 9 8— 0 6年 , 当年 价 格计 算 , 国 G P平 均 按 我 D 每 年 递 增 1 . % ; 可 比 价 格 计 算 , 均 每 年 递 增 56 按 平
17 2 0 9 8— 0 6年 , 国人 口 自然 增长平 均 每年 12 6万 ; 我 5
均 每年 增 长 6 9 , 村居 民家 庭 人 均 可支 配 收入 平 .% 农 均 每年增 长 7 0 , 于 按 当年 价 格计 算 的 G P平 均 .% 低 D
进入劳 动年 龄人 口平 均 每 年 230万 , 去平 均每 年 0 减 90万 退 出劳 动 年 龄 的 人 E, 照 7 % 的 劳 动 参 与 0 l按 0 率② 计算 , 国平均 每年新 增就 业人 口 100万 。加 上 我 0 由于技 术进 步 、 本有机 构成 提 高 、 资 产业 结 构变 动等 形
人,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 院博 士研究 生。
①
②
1 2
文中凡未注明来源的数据 , 均由作者根据历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统计年鉴》 和《 等相关原始数据计算得出。
维普资讯
20 年 1 月 07 1 第 2 卷第 6 总 8 期) 7 期( 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u a o X n i t g n e i ( oi c ne) or l f i a o i rt Sc l i cs n a J o n U v sy aS e
19 9 5年 2 一2 9 , 9 7—2 0 年 3 1 ,0 1— % . % 19 00 . % 20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渭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9.05•【字号】渭政办发[2010]150号•【施行日期】2010.09.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渭政办发[2010]15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华山景区管委会:《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以印发。
二O一O年九月五日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渭南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陕办字[2009]100号),设立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
1.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区县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投资管理方面的作用。
及时修订调减我市投资核准目录,大幅度提高市级核准项目的规模(限额)标准,缩小投资审核范围,下放投资审核权限。
国家和省、市级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少数需报国家和省、市政府审批、核准或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核准外,区分不同情况由县级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审批、核准,或由企业自主决策。
2.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专项产业政策,除按规定需报国家和省、市政府审批疗外,由县级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在国家、省、市级规划和政策的指导下分别制定。
(二)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
重点是拟订和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维护经济安全;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投资宏观管理,调控全社会投资总规模;加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增强扩大开放条件下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统筹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2012年10月209渭南高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①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杨建斌摘 要:近年来,渭南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中,在政策管理、企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面对资源与环境的硬约束,且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凸现出很多问题,尤其是如何尽早把高新产业开发区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园区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针对渭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且适合该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渭南高新区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0(a)-209-02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单纯注重经济增长,忽视环境和资源保护,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如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以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追求GDP 数量上的增长越来越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只有采取循环经济这一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双赢的战略目标。
渭南高新区对整个渭南市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渭南高新区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对渭南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1 循环经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的兴起。
“循环经济”一词,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
它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美国、法国、日本、德国、丹麦等发达国家走在了世界前列,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很具代表性。
美国提出的是循环消费模式,法国提出行业协会推进模式,日本的立法推进模式,德国的双元回收系统模式,丹麦的生态工业园模式。
这些模式纷纷被其他国家所效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走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前列,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的试点,并已见成效。
2003年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
”近几年来,涉及循环经济的立法日渐增多。
2005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①基金项目:2012年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KRM73);渭南师范学院2012年校级科研项目(12YKS010)。
不强使民企退出市场。
应该说这是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可能还有合作。
比如旅游饭店领域即可如此处理。
鄂西圈投公司可以凭借优势自己经营饭店,做出精品;民企在这个市场中也不退出,弥补国企发展中出现的真空地带,形成一种相得益彰、为民便民的局面。
(3)国进民退策略。
基本是一种零和博弈。
实施这个策略的根本思路是让民企退出以让国企更好地来操作,短期来看民企利益受损。
主要是指一些公益性的、大型的项目,这些项目的特点是民企要不无利可图要不就是不具备足够实力,这些项目更适合于国企去做。
鄂西圈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路桥建设、各种网络建设,主要的大型景区景点的重点建设项目等等,都需要有足够实力的企业去完成。
这些领域国企应该当仁不让,实施国进民退策略。
(4)国退民进策略。
这也是一种零和博弈思维。
具体操作中,是属于国企主动实施让利于民,不与民争食。
此策略适用于适合民企特点的项目,让民企有生存、发展空间,让国企去更好地完成他们的使命。
比如旅行社业务。
鄂西圈投公司没有必要在鄂西圈建设中去大力发展旅行社业务,可以主动让利于民,以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参与鄂西圈建设的积极性。
(5)国不进民进策略。
这种策略与国退民进策略的思路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正和博弈模式。
以国企的不作为来让民营企业有所发展。
比如在鄂西圈建设中也会有很多小型的投资项目,国企可以适当考虑不进入而让民营企业为之。
其余的国退民退、国退民滞、国不进民不进、国不进民退等四种策略基本都是全面撤退之策,区别在于撤退进度不同。
这几种策略对于鄂西圈域经济发展更多地是一种障碍、阻力,除非发展战略需要,基本是一种把蛋糕做小的方式,是鄂西圈建设中应该设法规避的问题,不能成为引领鄂西圈建设的主体思路与策略。
然而,鄂西圈建设实践中,这些矛盾也会很突出,这对于主导鄂西圈建设的建设者和鄂西圈投公司是一种考验。
参考文献[1] 常贤波.科学的规划 美好的蓝图——许克振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J].政策,2009(06).[2] 唐克敏,刘新江.鄂西投的运作难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10(12).[3] 湖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征求意见稿[M].2009(3).[4] 唐克敏,张新国.鄂西圈的公司治理现状对其招商引资的影响[J].特区经济,2011(1).[5] 鄂西圈投资公司十二五战略规划纲要[EB/OL];http:///gsgk.jsp?classid=10.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2102012年10月 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等,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2 发展循环经济是渭南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9月26日,渭南高新区正式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这是继西安高新区、宝鸡高新区之后,陕西省国家级高新区建设的又一项重大突破。
渭南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职业教育、现代制药、农产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拥有渭化集团、中联重科、北人印机等行业龙头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渭南高新区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环保第一审批权。
通过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大环保基础能力建设等工作,使环境保护投资逐年加大,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大气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使整个高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高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面对资源与环境的硬约束,且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凸显出很多问题,尤其是如何尽早把高新产业开发区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园区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当务之急就是积极发动地方高校和科研部门开展研究工作,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探寻一条具有渭南地域特色,适合渭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身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3 渭南高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和建议3.1 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设施基础渭南西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行,此项目作为一项环保基础设施,有力地改善了区域整体生态系统。
接下来的任务是加强对该项目的监管和服务,使得这一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其作用。
同时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要求,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或设施进行整改,如有些企业的小型采暖燃煤锅炉必须进行拆除改造,同时加快高新区集中供暖工程的建设步伐,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冬季采暖问题。
通过以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使高新区水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
3.2 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循环经济的全社会参与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环境保护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
全区各级部门要带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全社会作出表率;各企业都要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自觉参加环保活动。
为建设现代化新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加强消费引导,重点抓好节电、节煤、节水和建筑节能工作,推广应用先进高效节能、节水设备和器具。
加强示范引导,建设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模式。
倡导观念创新,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在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推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3.3 实行绿色招商管理,从源头进行把握和控制实施好《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三同时”制度和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新上项目准入条件,在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坚持环境第一审批权。
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对重点污染企业,一定要监督企业达标排放;对已经达标排放的,要防止反弹;对工艺落后,能耗高的重污染企业,实行限期治理。
真正从源头上遏制环境污染。
其次,打好污染减排攻坚战。
同时应积极引进能够形成“生态链”的企业;能够利用高新区内已有企业的废物和副产品作为原料的企业;并根据现有生态工业系统建设需求,重点引进补链企业和项目,形成多产品、多链条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保证其循环经济的顺利开展。
3.4 实行生态行为公告制度,督促企业切实履行环保义务首先由高新区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处理企业信息,然后将评定的企业生态信息通过媒体向外发布。
当企业和居民获得信息后,把信息和反映反馈给有关企业,给企业带来改善其环境行为的压力和动力。
最后根据综合意见,以企业是否通过ISO14000认证、是否实现清洁生产、产品获得环境标志与否及企业环境表现与国家、地方环境标准的相容性作为企业生态行为的评价标准,由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环境信誉等级进行最终的评定和公告。
参考文献[1] 张雪绸.西安高新区产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8).[2] 夏冰.论以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工业园的途径[J].经济问题,2004(4).[3] 渭南高新区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现代化新区[Z].http://www.chi n /ne w/403_425/2010_6_22_xu405136022260102489.sht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