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ppt

合集下载

思修《个人品德》PPT

思修《个人品德》PPT
社会环境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品德教育需求。政府 和社会组织应当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品德教育 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 高个人品德水平。
社会环境要提供多元化的品德教育资源。通过公 共媒体、社区活动、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传播 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人们树立正 确的道德意识。
社会环境要倡导公民参与和社会责任。通过鼓励 公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公 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社会环境对个人品德的影响
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品德发展产生深 远影响,塑造个体独特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模式。
05
个人品德与个人成功的关系
个人品德对个人成功的影响
01
02
03
04
树立良好形象
个人品德优秀的个体更容易获 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树立良 好的个人形象,为个人成功打 下基础。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03
个人品德的培养与实践
家庭教育
01
02
03
04
家庭教育是个人品德培养的重 要基础。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言传 身教,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 德习惯。
家庭教育是个人品德培养的重 要基础。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言传 身教,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 德习惯。
家庭教育是个人品德培养的重 要基础。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言传 身教,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 德习惯。
尊重他人
总结词
尊重他人是个人品德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它要求人们关注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侵犯他人的尊严和权 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详细描述
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关注他人的感受和权利,不侮辱、不歧视、不 侵犯他人。尊重他人还包括尊重他人的文化、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与他 人相处。这种品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思修第一章(PPT 精品)

思修第一章(PPT 精品)

它不是产生于脱离现实的书斋之中,而是适应现实斗争实践 的需要而产生的。工人阶级的斗争由自发到自觉,必须有自 己的思想武器。适应这种需要,产生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 主义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阶级性。尽管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 想的精华,它的思想成果属于全人类,但马克思依然申明自 己的理论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是人的 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 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 的人生道路前进。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澄清对于理想的模糊认识
1 、无用论:人何必一定要有理想?我没有理想 不是也生活得很好吗? 2 、实惠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 才图。讲共产主义理想,解决不了当前的实际问题。 理想太空,还是实惠为好。 3 、分离论:理想是明天,现实是今天。今天该 玩就玩,何必想那么远? 4 、渺茫论:共产主义是水中月,镜中花,看得 见,摸不着。共产主义是美好的,可惜太遥远了, 可望而不可即。
信念、信仰、迷信的区别
与信念略有不同,信仰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 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信 仰表达着一个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而信 念则是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形成的非做什么不可的 坚决态度。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但信仰不是一 般信念,而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迷信是一种非科 学信念,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并对这种认识盲目 地信仰和崇拜,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因而是一种的无力的观 念和态度。迷信本身就是某些人或者团体通过有意地、有企 图、有目的地打着“信仰”的旗号而炮制出来的似是而非的 理论或者教条来愚弄大众,鼓动、煽惑更多的人盲目地跟从 自己旗帜的一种手段。

大学思修课件

大学思修课件
常见心理问题
焦虑、抑郁、自卑、拖延、失眠等。
应对策略
正视问题,积极寻求帮助;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建立支持系统,与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 交流;制定实际可行的计划,逐步解决问题。
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
情绪调节
学习识别和控制情绪,采取积 极的方式应对负面情绪。
自我激励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 激发自己的积极性和动力。
热爱自己的职业,尽职尽责,勤奋工 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03
诚实守信
遵守职业承诺和信用,不欺诈、不虚 假宣传,维护职业声誉和形象。
奉献社会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社会公益事 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05
04
服务群众
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 务,积极解决客户问题,满足客户需 求。
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操守
法律的作用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是指法律对人们行为的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 强制作用;社会作用是指法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范,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法律 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功能上相互补充。
享乐主义人生观
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
厌世主义人生观
认为人生是痛苦和无聊的,追求解脱和超脱。
幸福主义人生观
追求幸福和快乐,强调积极面对人生。
价值观内涵及形成过程
价值观定义
对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和评价标准。
价值主体
人作为价值主体,具有自主性和创 造性。
价值观内涵及形成过程
价值客体
客观事物作为价值客体,具有多样性 和可变性。

大学思修课件(PPT 精品)

大学思修课件(PPT 精品)

(1)范围 (2)性质 (3)作用
公共生活
社会生活 开放性、透明性 影响到他人和社会
私人生活
家庭或个人 封闭性、隐秘性 影响到自身与家庭
结论: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公共生活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响使学生社会公德认知 出现偏差
(二) 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 践行公德规范
1、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 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2、大学生应当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 行社会公德规范。
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 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修养和实践水平有更高的 期望与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些期望化为提高自 身修养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树立 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践行社会公德的模 范,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 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生 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 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 活是国家现代化和 文明程度的重要标 志。
社会公德的养成
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自 发性
遵守社会公德的启发诱导性
践行公德规范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 第一,一些人的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 • 第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能得到
普遍遵守; • 第三,对他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对与自己
有亲情、友情的人,即使可投入的热心,肯于关心和帮助, 但要求回报; • 第四,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 • 第五,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

[哲学]3章2节大学思修完整ppt课件

[哲学]3章2节大学思修完整ppt课件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2021/5/8
完整最新ppt
17
重点掌握:p教材74。正确理解教材第74页:“每个人是手段同 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夺目 地……——这种关系是一个必然的事实。”
论述结合实际分析“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18
1、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 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2、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劳动和贡献。
2021/5/8
完整最新ppt
19
为什么把劳动和贡献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 的基本尺度?(补充)(重点掌握)
1、 从个体角度而言,在现代社会,人们要想维持自 身及其家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社会获得一定的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们只有对社会和他人进行 劳动和做出一定的贡献,才能满足对于这些生活的 需要;
完整最新ppt
25
三、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之一:社会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人生价值目标与符合社会发展社会规律、 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
2021/5/8
完整最新ppt
26
三、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之二:个人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
本领 ;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奋 斗
2021/5/8
完整最新ppt
27
实现人生价值为什么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教材
第77页
1、个体自身条件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 化素质、生理心理等素质;

思修课件(专题)PPT课件

思修课件(专题)PPT课件

通过掌握思修课程基本原理,可以更 好地理解思修课程的本质和内涵,更 好地指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实践。
思修课程基本原理的内容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等。
思修课程基本方法
思修课程基本方法概述
思修课程的基本方法是实现思修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思 修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思修课程评价方式
未来思修课程的评价方式将更加 多元化和科学化,注重学生的实 际表现和实践成果,同时加强对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
考核。
思修课程学习建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思修课程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 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思修课程展望
思修课程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 思修课程将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 用性,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
生活中。
思修课程教学方法
未来思修课程将更加注重教学方 法的改革和创新,采用多种形式 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 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习效果评估
思修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估通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两部分。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等方面进行评定,期末考试则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 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02
思修课程基础知识
思修课程基本概念
思修课程定义
思修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 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04
案例四
个人品德修养锻炼
思修课程实践技巧

2024版思修第一章ppt课件

2024版思修第一章ppt课件
定的重要保障。
2024/1/30
10
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4/1/30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 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 念的凝练。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 义立场观点方法
2024/1/30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
17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024/1/30
18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024/1/30
01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 念
02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19
实现理想信念的途径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立志当高远,以天下为己任
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2024/1/30
20
实现理想信念的途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2024/1/30
21
实现理想信念的途径
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02
理想信念的含义:是人 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们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 往、追求以及由此确立 的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 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 上的集中体现。
03
04
05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024版大学思修课ppt课件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2024版大学思修课ppt课件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CHAPTER中国精神定义与内涵定义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总称。

内涵中国精神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伟大时代精神。

中国精神历史渊源及发展历史渊源中国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磨砺和洗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风貌。

发展历程从古代的儒家思想、道家理念,到近代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再到当代的改革创新、开放包容,中国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当代价值与社会意义当代价值中国精神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推动国家繁荣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撑。

社会意义弘扬中国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和奋斗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CHAPTER爱国主义精神内涵解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01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02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03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历代英雄人物爱国情怀展示古代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怀如岳飞、文天祥等,他们的事迹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救亡图存斗争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不懈斗争。

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思修(原稿)课件PPT

思修(原稿)课件PPT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参与度等可量化指 标进行数据分析,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课程目标
通过思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 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内容
思修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认真听讲,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点,掌握重点、难点和疑点。
课后复习
学生应利用课后时间及时复习课堂所学知识,通过做练习、整理笔记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理论知识
学生应认真学习思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参与实践活动
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
课程结构
思修课程通常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其中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讲授、 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则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进行。
02
思修课程的核心概念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是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之 一,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 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水
平。
思想道德修养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品
04
思修课程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自主学习
学生应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阅 读教材、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等方式, 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合作学习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积极参 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与同 学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学习,共同进 步。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ppt课件(新)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ppt课件(新)

考上大学后,自己本打算从头开始, 把学习、工作做得更有成绩。可入校后, 觉得无所适从,整天就这么打发时间。 空虚、无聊,没有目标,不知应如何努 力、上进,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干什 么。
1999年调查显示,约有一半的大 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大学生活不满意。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导致大学生茫 然不知所措。
50%
第一节 人生发展的新阶段
本节的主要内容: 1.身心发展变化的新特点 2.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
一、身心发展(二)心理变化
情感
认识 自立
要注意解决的问题是:
正确认识年轻 给自己带来的优势 与劣势,长处与不 足; 培养积极向上 的健康心理和精神 面貌。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总体概要
• • • • • 1、目的 2、内容 3、方法 4、意义 5、考核
/ 壮阳药排行榜10强
你对这门课的认识和要求
1、你以前接触过思想道德方面的 哪些知识? 2、你认为我们现在应当讲哪些内 容? 3、你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回答以上问题可在下课后书面交 给老师
一、大学与大学教育
• 1、什么是大学?一般认为,1638年英国伦
敦大学和1694年德国哈雷大学的成立,是近代 意义大学成立的标志。特别是1810年柏林大学 建立后,校长洪堡确立了“University”的办 学理念,大学一词源于德语中Univeral,即普 遍、无所不包、万有、广博之义。由此可见, 大学是一个新的理性组织,是对世界进行新的 解释,发现新规律,不断地向真理接近,增长 人类的新知识。
二、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
• 1、大学阶段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最 佳时期:(1)精力充沛;(2)环境良好;(3) 时间充足。 • 2、大学阶段是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影响人一生的关键时期。 • 3、大学阶段是步入社会的前奏曲。

《大学思修课件》PPT课件

《大学思修课件》PPT课件
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 合群性本能——区别于生物本能,是指 动物之间同种或在一起生活的异种群有 一种互助的精神。道德起源就起源于动 物的这种社会性本能。道德不是人所独 有的,一切群居性动物都有道德感。
2008-2009年第2学期
h
20
以上观点的缺陷
第一,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 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 第二,把道德说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强制性的规约。 第三,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 道德神秘化。
2008-2009年第2学期
h
石 家 庄 爆 炸 案
47
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2008-2009年第2学期
h
48
孟子:“舍生而取义”
2008-2009年第2学期
h
49
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008-2009年第2学期
h
2
❖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问题
2008-2009年第2学期
h
3
感动中国人物 他们凭什么感动了中国?
2008-2009年第2学期
h
4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既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也有让人万分痛心的事情,加强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德者,得也”。人们遵循“道”,
就会“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是
“德”。
2008-2009年第2学期
h
9
1、道德内涵:
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 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 行为活动的总和。教材 90

2024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ppt课件

2024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ppt课件
自我认知
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或自身 消费观念不合理,面临经济压力, 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心理调适技巧和积极心态培养
01
情绪管理
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通过合理的 方式表达情绪,如运动、写日记、
与朋友交流等。
03
自我激励
设定可实现的目标,通过奖励等方 式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02
时间管理
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避免 拖延症,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社会责任感
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和义务。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和素质。
坚韧不拔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 心。
厚德载物
具备深厚的品德修养和宽广的胸怀,能够包 容和承载万物。
追求卓越
不断追求卓越和创新,勇攀高峰,实现自我 超越。
04 校园文明礼仪规 范与实践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01
02
03
尊敬师长
对老师有礼貌,主动问好, 虚心听取老师教诲,感谢 老师的辛勤付出。
团结同学
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 助,共同进步,营造和谐 的班级氛围。
礼貌用语
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 “请”、“谢谢”、“对 不起”等,展现良好的个 人素养。
遵守纪律,勤奋学习
• 思想道德修养与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将与职业发展更加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培养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 好基础。
Hale Waihona Puke THANKS感谢观看
孝悌之道
尊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维护家庭和睦。

2024版大学生思修课ppt模板

2024版大学生思修课ppt模板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
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24/1/2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
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3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义务而 应承担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
法律责任的种类
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 等。 2024/1/29
职业道德的内涵 包括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 等方面。
3
职业道德的特点 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时代性、实践性和自律性。
2024/1/29
17
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024/1/29
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遵守职业纪律,提高职业技能,维护职业形象,履行职业责任, 增强职业荣誉感。
6
02
思想道德修养基础
2024/1/29
7
道德观念及其形成
2024/1/29
01
道德观念的定义
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对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在
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善与恶、是与非、荣与辱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
评价标准。
02
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
道德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多
2024/1/29
法律的定义
0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性
文件总称。
法律的作用
02
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关系
03
法律与道德、宗教、习惯等社会规范相互补充,共同维护社会

2024版(完整版)思修ppt课件

2024版(完整版)思修ppt课件

2024/1/24
17
树立正确人生观,追求高尚人生目的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它要求人们以人民利益为重,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无 私奉献。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高尚的人生目的是指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利益的目的,如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服务人民等。这些目的能够 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2024/1/24
18
05 加强道德修养锤 炼道德品质
2024/1/24
19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01
道德的本质和起源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
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2024/1/24
02 03
道德的历史发展
道德经历了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 会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五个历史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道德都有其 特定的内容和特点。
• 有利于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凝聚全社会 的力量,形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 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激发人们 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提高人们 的道德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024/1/24
艰苦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怕困 难、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 绩。
14
04 领悟人生真谛创 造人生价值
2024/1/24

(完整版)思修ppt课件

(完整版)思修ppt课件

人 实 价 。 生 的 人 人 人 值 在 怎 是 成 是 、 值 精 满 个
践值 活观 动在
的认 思识 考和
们生生是人样关的一 自价观人生生于关种 我值体生观活什于特
如观 何是 创人
神足涵 价主义 值体广
生Hale Waihona Puke 观。深 同实 意问系观体才么人殊 造们 和需泛
层 样践 识题中范系最样生的 价关 人要的
次 要与 觉并占畴中有的意价 值于 生的范
上 以价 醒形有体的意人义值 等什 价关畴
影 对值 并成重系地义生的, 问么 值系,
响 人判 走一要中位的目看是 题是 三。一
、 生断 向定地的 观的法人 的价 大有般
制 的密 自的位一 点最和们 根值 价划来
约 价切 觉人。个 。值评在 本、 值分说
和 值相 的生 重
得价生 观怎 之为,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问题:
你认为大学生应 该拥有怎样的世 界观,人生观及 价值观?
我们走到了这里,是不是因为曾经的 我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方向呢?你是 不是对未来没有多少信心呢?请相信, 我们还年轻,我们的未来还充满希望, 只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我们就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再 迷茫,也才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 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 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 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 界观包含自然观、社会历史观 与人生观。世界观来源于人的 生产和生活实践。人类从诞生 之日起,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 展,就不得不进行物质资料的 生产,并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 会的实践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 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实践过程 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对世界以 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
2011年4月14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
(一)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1.诚实守信的内涵 诚实:真实无欺,既不自欺,
也不欺人 守信: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
2.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不苟》
人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早餐
• 买两根地沟油炸油条, • 吃个苏丹红咸蛋, • 喝杯三聚氰氨牛奶, • 吃完开着锦湖轮胎的车
去上班。
中午
• 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 • 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卤
注水牛肉, • 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 • 泡壶一杯香精茶叶
晚餐 • 买灌食鸡,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
石膏豆腐,回到豆腐渣房家, • 开瓶甲醇勾兑酒,吃个染色馒头。
中国人历来以劳动为荣,是一个崇 尚劳动、刻苦耐劳、勤劳勇敢的民族。 《史记》中有“舜耕历山”的记载, 颂扬了古圣贤以身作则、勤于劳作的 高尚品德。 北山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实 际上体现了一种坚忍不拔、刻苦耐劳 的民族精神风貌。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墨家提出“兼相爱,交相利 ”主张兼爱、非攻、尚同等原 则。
3. 道德的发展和进步 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 度的重要尺度。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 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贾谊《治安策》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道德核心——为人民服务 公民道德规范 道德建设的着力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道德原则——集体主义 八荣八耻
27
(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人民服务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 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 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 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 利益工作的。……
道德的产生和发展经历 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 开始表现为各种风俗、习惯、 禁忌,到后来逐渐获得了自 己的独立表现形式,并获得 了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的途 径。
(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 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 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中国先贤历来倡导、实践 一种先忧后乐、鞠躬尽瘁、 不屈不挠、自强自立、勤俭 朴素的精神。
儒家倡导积极有为、自强 不息的精神,效法大自然的 生生不息来勉励自己不断进 步,提出“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的命题。
富二代订婚花费过亿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 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反 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 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不以荣为荣
不以耻为耻
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崇高” 危害祖国被捧为“斗士”

服务群众被看作“捞名誉” 背离人民被看作“人权”

崇尚科学被讥为“书呆子” 愚昧无知被奉为“时尚”
现 象 在
辛勤劳动被笑作“没本事” 团结互助被称为“冒傻气”
好逸恶劳被当作“潇洒” 损人利己被尊为“能耐”

诚实守信被视作“老古板” 见利忘义被赞作“聪明”
宋 鱼 水 : 忠 于 法 律 公 正 司 法
王顺友: 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
(二)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一个人只有在真实的集体中才能 获得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真实集 体的建立有赖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 展。 “在真实的集体条件下,各个个 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 获得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民“ 其以 允公 怀灭 。私 ”,
(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 爱由亲始,由近及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不学礼,无以立” “虚以处己,礼以待人”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不居功” “择善而从”
社会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原则
•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
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
系,因此,各种道德体系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 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 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 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 人民为耻,……
2.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社会主义 道德为谁 服务?
君子国的反思:
1.道德需要分领域和层次; 2.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 性要求的统一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民可近,不可下”。
--《尚书·五子之歌》
“博施于民而济众”。 孔子认为那就是圣人 孟子 “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 孙中山先生认为,国 家之本在于民。
“不语怪力神”, 孔子主张不信神 仙鬼怪。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诞生礼——成人礼——婚 礼
(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养心莫善于诚” “人无信,不知其可也” “民无信不立”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五)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பைடு நூலகம்作是一种高
层次的需要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 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 有义,最为天下贵也。”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诚者,圣人之本。大哉
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 (北宋·周敦颐)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诚信始终 作为一种“善德”为社会各阶层所推崇;诚信之光始终普照着
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农耕文明走向商业文明。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
由于农耕文明时代人们的交流多限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 传统诚信只是居于“修身齐家”的层面,诚信的缺失往往是伤 害亲戚朋友熟人的感情,失朋友之“义”,是个人修养的缺失 ,是道德取向的偏差,是人性的堕落。而现代诚信一旦缺失, 不但个人失去立身之本,而且还会影响一个企业、一座城市、 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1)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
经济活动中,诚信缺失的危害: 影响经济秩序正常运行,使企业 失去生存之根。 影响社会稳定。 影响国家的形象,国家民族就 会失掉兴盛之源
60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 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
道德的导向功能 道德的激励功能
……
(二) 道德的社会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发生发展过程
(二)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1.道德促进社会和谐 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 用越来越突出。
2.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 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 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在治理国家方面,儒家主张仁 政、礼治和德治,而法家主张 法治、严刑峻法。从表面上看 泾渭分明,实质上二者有不少 一致性与互补性,即礼与法相 通,刑与德可以并用。 儒家道德制度学派的代表荀子 就赞成法治,主张礼法并举, 相互为用。他说“:治之经, 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荀子·成相》)。
《荀子·非相篇》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 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 离娄下》)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 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滕文公上》)
(六)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
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履
➢学思并重的方法

➢省察克治的方法
(德
《 周

·
易 系
集体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中 荣 (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存耻



孔子则提出“礼之用,和为 贵”(《论语·学而》)。
荀子 “人能群,彼不能群。 ……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 则强,强则胜物”。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诚信”是中华民族 五千年道德文明的精华, 厚德载物、诚实不欺、 恪守信用、言行一致, 构成中华民族的优良传 统。
孔子在《论语》中曾 38次提到“信”字,其 中,有24处体现了“诚 信不欺”之意。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 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 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 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