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的鉴别诊断方法是什么

合集下载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龋病的临床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髓腔中容纳的软组织为牙髓 4.牙髓中含有成牙本质细胞,其突起伸入 到牙本质小管中
5.外界对牙本质的刺激都可以影响到牙髓
二、龋病的病理变化:
脱矿
外源性色素沉着
牙体硬组织
表面失去光泽、质软
组织崩解
深褐色、黑褐色或墨绿色
色、形、质的
改变
分类:
1.釉质龋 2.牙本质龋 3.牙骨质龋 4.牙髓组织对患牙的反应
第五节
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龋病的诊断:
(一)龋病的检查、诊断方法: 1.问诊 2.视诊(色泽、外形) 3.探针(粗糙、钩拉、插入感) 4.X-Ray 5.牙髓活力测试 6.光投照法
问诊:
询问患者有无刺激痛或激发痛 刺激痛:患牙遇到冷热刺激时引起疼痛或不适, 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 激发痛:患牙遇到酸甜刺激时引起患牙疼痛加重 ,解除刺激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缓解或减轻。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1.1.1221.1.1203:58:1903:58:19Januar y 12, 2021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1年1月12日 上午3时58分21.1.1221.1.12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上午3时58分19秒03:58:1921.1.12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3:58:1903:58:1903:58Tues day, January 12, 2021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1.1.1221.1.1203:58:1903:58:19Januar y 12, 2021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1年1月 12日上 午3时58分21.1.1221.1.12

龋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龋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多见儿童和青年人; 病变进展快; 色浅质软,易去除; 坏死区多;

修复性牙本质少, 易发生牙髓病变。
猛性龋
(二) 慢性龋

多见于成人; 病变进展慢; 坏死区少; 修复性牙本质多。
色深质硬,难去除;
静止龋
(三) 继发龋


龋坏未去净 ; 充填材料与牙体 组织不密合; 充填物边缘或窝 洞周围的牙体组 织破裂 。

抑菌作用
2)影响唾液抗龋力的因素 • 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 、 放疗化疗、食物药物 • 年龄性别等
• 唾液的质和量
• 宿主的抗龋力
再矿化作用
宿主的抗龋力主要表现在口腔局部的牙和
唾液的抗龋力,而全身因素如营养、全身
疾病、内分泌、遗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精神、神经等因素可通过牙和唾液的抗龋 力而间接影响龋病的发生。
龋病的临床基本特征

好发牙位: 好发牙面:咬合面>邻面>颊面 恒牙列: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 >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 牙>上前牙>下前牙 乳牙列: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 磨牙>第一乳磨牙>乳上前牙>乳下前 牙
龋 病 的 病 因及学说
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
龋病病因的现代概念
20世纪50-60年代,口腔微生物学的发

小结


掌握龋病的定义
掌握龋病病因的四因论


掌握牙菌斑的概念
了解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掌握龋病的诊断标准
了解龋病的鉴别诊断
谢 谢!
结构和其中的代谢活动;

建立了人工龋模型。
四联因素理论

20世纪70年代由Newbrun在三联因素论基础上提 出的。

龋齿(烂牙,龋病,虫牙,蛀牙)

龋齿(烂牙,龋病,虫牙,蛀牙)

龋齿(烂牙,龋病,虫牙,蛀牙)【病因】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在糖,紧紧贴附于牙面由涎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上,在这种由牙齿表面解剖结构和生化、生物物理特点形成的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蚀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症状】1.询问对冷热酸甜等刺激的反应,有无食物嵌塞和自发性痛。

2.检查牙体硬组织色、形、质的改变,龋坏的部位、深度和类型。

注意邻面、颈部或牙龈遮盖部位的龋洞。

必要时可摄X线照片检查。

3.按龋坏的程度可分为①浅龋龋坏限于釉质或牙骨质,一般无自觉症状,探查时无反应。

②中龋龋坏侵入牙本质浅层,可有冷、热、酸、甜激发痛和探痛。

③深龋龋坏侵入牙本质深层,但未穿髓,一般均有激发痛和探痛,无自发痛。

4.按龋坏的病变类型可分为①慢性龋病程长,龋坏组织质地较硬,干燥而染色较深。

②急性龋病程短而进展迅速,龋坏组织质地松软,湿润而染色较浅。

如在很短时间内多数牙甚至全口牙均发生急性龋坏,龋坏牙面广,向深部发展快,在牙颈部常呈环状,又称为猛性龋。

③静止性龋龋洞呈浅碟状,龋坏发展非常缓慢或静止,洞常露出坚硬、光滑而着色的牙本质层。

④继发性龋发生在充填物或修复体边缘的龋坏。

【临床表现】1.龋病好发部位龋病的好发部位与食物是否容易滞留有密切关系。

牙齿表面一些不易得到清洁,细菌、食物残屑易于滞留的场所,菌斑积聚较多,容易导致龋病的发生,这些部位就是龋病好发部位,包括: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

【饮食保健】1,不适宜吃的食物:1)酸性食品因酸性食物在口腔乳酸杆菌的作用下能产生更多的乳酸,而乳酸在已受到破坏的牙龋洞里进一步脱钙,使龋齿面积增大,病情进一步加重。

所以应少食酸性食物黑色素瘤中药,且食后应刷牙清除齿缝龋洞内的食物残渣。

这类食物有石榴、杨梅、酸枣、醋等。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冠龋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冠龋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冠龋诊断标准冠龋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疾病,也是导致牙齿痛苦和蛀牙的主要原
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冠龋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牙齿病史
确定冠龋的诊断需要考察患者的牙齿病史,包括病程、就诊次数
和治疗情况等。

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的家族病史,以确定是否存在遗传
因素。

2.牙齿外观
冠龋常会导致牙齿表面的变化,例如牙釉质受损、龋坑和龋洞等。

医生需要仔细观察牙齿的外观,包括色泽、形态和硬度等,以确定是
否存在冠龋。

3.牙齿敲击感觉
一般情况下,健康的牙齿在敲击时没有感觉。

如果患者在敲击牙
齿时感觉到疼痛或其他不适,这可能是一种冠龋的症状。

4.牙齿敲击音
敲击牙齿时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对于诊断冠龋也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牙齿产生沉闷的声音,说明牙齿可能存在冠龋。

5.牙齿X线检查
牙齿X线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牙齿内
部的情况。

如果在X线上能够看到龋洞、牙髓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
这可能是冠龋的表现。

综上所述,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冠龋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牙齿病史、外观、敲击感觉和音响以及X线检查等方面。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
因素,才能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冠龋,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预防冠龋
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应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刷牙、漱口等日常保健。

3~6岁龋齿标准

3~6岁龋齿标准

儿童龋齿就是发生在儿童身上的龋坏,在临床最常见的是侵及乳牙的龋坏。

3~6岁儿童龋齿标准一般分为一度龋齿、二度龋齿、三度龋齿、四度龋齿,具体如下:
1、一度龋齿:为表面浅龋,主要呈白垩色或褐色斑块,轻度没有实质的缺损,稍重的可能会有实质缺损或累及牙本质浅表。

没有实质缺损,只有表面呈白垩色或者褐色斑片,在加强口腔卫生护理的情况下进行定期观察,无需进行治疗。

有缺损的,则需进行充填治疗。

2、二度龋齿:指牙本质龋坏明显,但龋坏与髓腔间还有正常的牙本质,感染并未累及牙髓,主要进行牙齿的充填治疗,无需对牙髓进行处理,只需去净腐质后充填。

3、三度龋齿:指实质的龋坏导致牙髓暴露、髓腔穿通,拥有牙髓的症状,仅充填治疗是不够的,还要对牙髓进行处理,大部分都要进行根管治疗。

4、四度龋齿:指龋坏导致牙冠组织基本呈崩溃状态,成为残根或残冠,牙冠形态基本缺失,牙髓组织早已感染或坏死。

这时患牙多半已没办法进行治疗,可能需拔除。

所有龋病都是因牙菌斑导致,牙菌斑主要是指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性团块,团块不能被水冲去,也不能漱掉。

刷牙去除牙菌斑是预防龋齿最主要环节,所以家长需辅助儿童进行刷牙。

浅龋中龋深龋的判断标准

浅龋中龋深龋的判断标准

浅龋中龋深龋的判断标准《浅龋中龋深龋的判断标准》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牙齿的奇妙世界里,就如同游戏闯关一样,有着不同的关卡和标准来判断牙齿的龋坏程度。

要是搞不清这些标准,那你的牙齿可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小可怜,随时可能遭遇大麻烦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不搞懂浅龋中龋深龋的判断标准,你的牙齿健康就可能如同在迷雾中航行的船只,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呀!一、浅龋:小恶魔的初现“浅龋来袭,牙齿要警惕啦!”浅龋就像是牙齿世界里刚刚冒头的小恶魔。

当我们看到牙齿表面出现了小黑点或者小龋洞时,嘿,这可能就是浅龋在向我们示威呢!就好像是牙齿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陷阱”,等着我们不小心掉进去。

比如说,你吃甜食的时候突然感觉牙齿有点怪怪的,好像有个地方有点敏感,那可能就是浅龋这个小调皮在捣蛋啦!这时候,牙齿就像是一个刚开始有点小情绪的小朋友,需要我们及时去安抚和处理哦。

二、中龋:恶魔在成长“中龋捣乱,牙齿要吃苦头咯!”中龋呢,那就是小恶魔开始茁壮成长啦!这时候,龋洞会比浅龋的时候大一些,牙齿对冷热酸甜的刺激会更加敏感。

想象一下,牙齿就像是一个受伤的战士,面对外界的刺激会有些招架不住啦。

比如你喝一口冰水,哎呀,牙齿猛地一激灵,那可能就是中龋在告诉你它的存在呢!中龋就如同一个进阶版的“捣蛋鬼”,开始给牙齿制造更多的麻烦啦。

三、深龋:大恶魔的肆虐“深龋发威,牙齿要遭大罪啦!”深龋呀,那可是大恶魔在牙齿世界里肆意妄为啦!龋洞变得非常大,甚至可能已经接近牙髓了。

这时候的牙齿,就像是一座被敌人重重包围的城堡,岌岌可危呀!你可能会感到剧烈的疼痛,甚至晚上都疼得睡不着觉。

这就像是牙齿在向你发出最强烈的求救信号,告诉你它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啦!比如你突然牙齿疼得受不了,吃止痛药都不管用,那很可能就是深龋这个大坏蛋在搞鬼呢!好啦,朋友们!浅龋中龋深龋的判断标准就像是牙齿健康的三道防线,我们可得守好啦!要是你不想让自己的牙齿变成一个“龋坏大杂烩”,那就得时刻关注牙齿的状态哦!当发现有异常的时候,赶紧去找牙医这个“牙齿大侠”来帮忙吧!让我们一起守护好自己的牙齿,告别那些因为龋坏而带来的痛苦和烦恼吧!加油哦,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成为牙齿健康的“超级卫士”,让牙齿在你们的嘴巴里快乐地生活下去!绝绝子呀!。

龋齿的诊断标准

龋齿的诊断标准

龋齿的诊断标准
龋齿是牙齿上出现的一种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牙齿腐烂、疼痛甚至失去牙齿。

为了及时准确地诊断龋齿,医生需要依据以下标准进行判断:
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龋齿病史,是否经常吃甜食等,以了解可能的龋齿风险因素。

2. 牙齿观察: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牙齿,龋齿通常表现为牙齿表面有黑色或棕色斑点、凹陷或洞,有时还会有牙齿敏感、疼痛等症状。

3. 牙齿探诊:医生会使用探针等工具,轻轻地探测患者的牙齿表面,如果发现有软化的牙釉质或牙本质,则可能是龋齿。

4. 牙齿X光检查:医生可以通过X光检查,了解龋齿是否已经侵入牙髓,以及牙齿内部是否存在其他异常情况。

以上是诊断龋齿的常用标准,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有龋齿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同时,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洗牙,减少甜食等龋齿风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 1 -。

龋病的诊断标准

龋病的诊断标准

龋病的诊断标准
龋病(caries)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于牙齿表面的细菌产生的酸腐蚀牙齿组织而引起。

以下是常用的龋病诊断标准:
1.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情况、饮食习惯等,并了解龋病的家族史和口腔卫生习惯等。

2. 口腔检查:医生会仔细检查患者的口腔,包括牙齿、牙釉质、牙髓等。

常用的检查工具包括口镜、探针和口腔X射线等。

3. 牙齿外观检查:医生会观察牙齿表面是否有明显的龋坏迹象,如牙齿变色、凹陷、裂纹等。

4. 探针检查:医生会使用探针轻轻探测牙齿表面,检查是否有软化、凹陷或孔洞等。

5. X射线检查:口腔X射线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牙齿的内部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等。

X射线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到不可见的龋坏。

6. 龋坏评估:医生会根据龋坏的程度和范围来评估龋病的严重程度。

常用的评估系统包括DMFT指数(牙槽牙龈失衡指数)、ICDAS 指数(国际龋病评价系统)等。

早期的龋病可以通过修补(如充填术)来治疗,而晚期的龋病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拔牙等。

定期口腔检查和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龋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龋病,建议咨询口腔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

龋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

龋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

龋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病因龋齿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在龋病的发展过程中,与下列因素有关:1.细菌和菌斑细菌和龋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次为乳酸杆菌和某些放线菌菌株。

牙菌斑可以看作是细菌的生态环境,牙菌斑最容易在咬合面窝沟、邻面、牙颈部等不洁区内形成,它在牙面上附着很紧,漱口、冲洗均不易除去。

大量研究证明,凡是口腔中牙菌斑多者,其患龋率也较高。

2.饮食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使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产生有机酸,从而使牙齿脱钙,形成龋洞。

食物的致龋性与糖的种类、摄入量、形态和吃糖时间、方式有关,蔗糖致龋性最强,固态糖比液态糖更易致龋。

3.宿主主要指的是患者口腔、牙齿对龋齿的易感性和抗龋能力。

(1)牙齿:牙齿的组织结构,发育和矿化不良的牙,组织结构比较疏松,抗龋力较低,患龋病后发展也较快。

牙齿的沟裂、牙颈部是龋病的好发部位,龋病常发生在牙的不洁区、窝沟、邻面、牙颈部、义齿卡环和套冠边缘。

牙列拥挤、重叠、错位等原因造成不良的部位容易嵌塞、滞留食物,菌斑易于附着,为龋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唾液:唾液是口腔大小唾液腺的分泌物和龈沟液组成的混合物,是牙齿的外环境。

它的量和质的变化,都和龋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唾液除了能冲洗牙面之外,唾液中溶菌酶和铵盐有抑制细菌的作用,钙、磷、氟等元素与牙釉质可发生离子交换,使之再矿化,因而可以降低龋患率。

唾液中含有与龋病有重要关系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即S-IgA,唾液中的S-IgA含量少者,患龋牙数多,而在无龋或龋齿少者,其唾液S-IgA的含量就高,通过实验证明S-IgA有很强的防龋作用。

(3)全身健康情况:全身状况与龋病有关,如内分泌障碍、结核病、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的龋患率可增高,口干综合征的患者往往发生猖獗龋。

除上述三联因素外,在龋病发病过程中,时间因素也很重要,龋病的发生、发展是相当缓慢的过程。

细菌、饮食和宿主三种主要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只有在这三种因素同时并存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才能导致龋病的发生。

龋齿

龋齿

龋病锁定[qǔ bìng]龋齿一般指龋病本词条由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周学东(主任医师)审核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汤亚玲(副主任医师)审核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

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目录1病因2临床表现3检查4鉴别诊断5治疗6危害7预防1病因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即指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寄生于其上的生物体)和时间。

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由唾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

这种获得性膜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1.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2.口腔环境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唾液。

(1)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黏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

(2)唾液在正常情况下,唾液有以下几种作用:①机械清洗作用;②抑菌作用;③抗酸作用;④抗溶作用。

中西医:龋齿的诊疗

中西医:龋齿的诊疗

中西医:踽齿的诊疗龈齿,古代文献中有虫蚀牙齿、蛀岫、岫牙、虫中孔、齿岫、蛀牙、虫牙、烂牙等别称。

多因外邪侵袭,阴虚火旺或虫蚀,或口齿不洁等所致,是以牙体组织被腐蚀蛀空,渐至齿龈朽脱为主要表现的牙齿常见疾病。

其牙齿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如不及早治疗,制蚀继续向深部发展,可并发牙髓病、牙痈、牙漏、牙槽风等症。

相当于西医所指制齿及其并发症牙髓炎。

[历史沿革]古代文献有关本病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

如《素问•缪刺论》说:“齿龈,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己。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方》记载了用珅剂(即雄黄,含硫化神)治疗制齿,从而发明了牙髓失活剂,开创了口齿医学治疗史上的新纪元。

晋•皇甫谧首次记载了治疗幽齿的针灸穴位。

如《针灸甲乙经》卷之十二说:“上齿幽,兑端及耳门主之”、“下齿龈,则上齿痛,腋门主之。

”隋•巢元方对龈齿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有详尽的描述。

如《诸病源侯论》卷二十九说:“牙虫是虫食于牙,牙根有孔,虫在其间,亦令牙疼痛,食一牙尽,又度食余牙。

”提出了龈齿病因为虫蚀这一观点。

唐•王煮《外台秘要》卷二十二载有用药物注入幽洞的方法:“取松脂铳如锥,注幽孔内,须臾龈虫缘松脂出。

”这种方法能杀虫止痛,阻止病变向深层发展。

现代口腔临床常用的安抚疗法,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宋∙赵佶《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二十阐述了有关虫的来源,指出:“凡动皆风,虫以风化。

盖手阳明支脉入于齿,其经虚损,骨髓不荣,风邪乘之,攻入于齿,毒气与湿相搏而生虫,故云虫蚀牙齿也。

”认为虫是由毒气和湿相搏而生,并且强调了经脉虚损、骨髓不荣为弱齿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一册•主治》第四卷说:“齿缺,银膏补之。

”并在金石部第八卷中引用唐代苏恭《唐本草》中有关银膏补牙的论述及药物组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说:“若齿痛龈,数年不愈者,亦当作阳明畜血治之。

凡好饮者,多致此疾,宜桃仁承气汤料细末,蜜丸服之。

浅龋的常用诊断方法

浅龋的常用诊断方法

浅龋的常用诊断方法浅龋是一种常见的牙齿疾病,主要指的是牙齿表面的硬组织受到酸性食物和细菌产生的酸腐蚀而引起的病变。

尽早发现和诊断浅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及时治疗可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牙齿的丧失。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浅龋诊断方法。

首先,临床检查是最直观、常用的浅龋诊断方法之一。

牙齿的外观、颜色、质地等指标可以通过裸眼观察来评估。

通过使用牙镜和探针进行牙齿的检查,可以检测出牙齿表面的软斑、颜色变化、牙釉质的磨损程度等病变迹象。

此外,牙齿的敲击、咬合和触摸检查也是临床检查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判断牙齿萌出和咬合功能是否正常。

其次,X射线检查也是一种常用的浅龋诊断方法。

X射线可以显示牙齿的内部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腔等。

通过观察X射线照片,可以检测出牙齿的龋坏情况,如龋齿的大小、深度和位置等。

X射线检查对于诊断隐匿性龋洞、牙齿间隙处的龋齿等非表面龋齿十分有利。

另外,采用激光诊断仪器进行浅龋的早期诊断也日益普及。

激光诊断仪器可以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反射光信号的强度,来评估牙齿表面的病变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微小的龋洞,甚至在肉眼难以观察到的情况下也能做到早期诊断。

此外,可视荧光诊断仪也是一种常用的浅龋诊断工具。

该仪器会在牙齿表面施加特定波长的蓝光,并通过观察牙齿表面反射出的荧光信号来评估龋齿的程度。

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微小的龋洞,并且能够与牙釉质健康区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浅龋的程度。

最后,综合应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可以提高浅龋的诊断准确性。

每种诊断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相互结合使用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准确的浅龋诊断对于提早采取治疗措施和保护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临床检查、X射线检查、激光诊断仪和可视荧光诊断仪等方法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浅龋的病变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预防疾病的发展,保持口腔的健康。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浅龋的诊断方法有所了解,并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不同程度龋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

不同程度龋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

不同程度龋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不同程度的龋坏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1、浅龋(1)临床表现浅龋包括冠部釉质龋和根部牙骨质、牙本质龋,一般无准确的量值,表现为点隙窝沟、平滑面上有黄棕色、黑褐色色素沉着或出现白垩色斑块,无明显龋洞.龋坏限于釉质或牙骨质,无自觉症状,对温度或酸甜食物刺激无反应。

(2)检查①视诊:釉质呈白垩色点或斑,随时间的延长和疾病的继续发展,可以变成黄褐色或褐色斑点。

②探诊检查:探查时可卡住探针尖端,探针滑过病变部位有粗糙感,探之无痛感。

③X线检查:发生于牙合面或窝沟者,临床检查就可发现。

对于邻面牙颈部的龋坏,需采用x线检查。

检查用常规根尖片或牙合翼片。

浅龋表现为圆弧形的凹陷缺损区,边缘不光滑,其范围一般较小。

牙颈部是龋病的好发部位之一,但在X线片上所显示的影像往往与正常牙颈部釉牙骨质交界处的三角形密度减低区发生混淆。

正常牙颈部的透射区其边缘清楚,相邻多数牙可呈现相同的影像。

(3)诊断依据①龋坏仅限于釉质或牙骨质。

②无自觉症状。

③在窝沟处显墨浸色,探查时可卡住探针尖端。

在平滑面处显白垩色或棕褐色龋斑,探查时略感粗糙。

④龋病处X线片显示透射影像。

(4)鉴别诊断①釉质钙化不全:早期龋的白垩色斑表面较为粗糙,钙化不全的白垩色斑块表面光洁,早期龋发生部位在牙面的易感部位,钙化不全可发生在牙的任何部位。

②釉质发育不全:浅龋探时硬度减小,表面较为粗糙,可有龋洞形成。

釉质发育不全是牙发育的缺陷,探诊时硬而光滑,且釉质发育不全往往发生在同一时期萌出的牙上,具有对称性。

③氟斑牙:氟斑牙多发生于饮水含氟量高的地区,常在同一时期发育的对称牙上出现,釉质表现呈白垩色或黄褐色的斑点或条纹,严重者全口牙都呈黄褐色,且伴有釉质的缺损。

若无继发龋,探诊光滑而坚硬。

2、中龋(1)临床表现龋病从釉质进展到牙本质时,进展较快,易形成龋洞。

牙本质因脱矿而软化,呈褐色,。

同时,患者可出现主观症状,患者对酸、甜及冷、热饮食敏感,冷刺激尤为显著,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而有些患者无主观症状。

龋齿的判断标准

龋齿的判断标准

龋齿的判断标准
龋齿可根据牙齿表面变化、疼痛、X线或荧光显示法进行诊断。

可根据龋齿的病变深度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1.浅龋:龋损部位色泽变黑,探针检查时由粗糙感,平滑面有黄褐色斑点。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X现和荧光显示法可帮助发现隐藏部位的龋损和辅助诊断。

2.中龋:龋坏已达到牙本质浅层,龋洞形成,洞内牙本质软化呈黄褐或深褐色,患者对酸甜、冷刺激敏感。

3.深龋:龋洞深大,达牙本质深层,无自发痛,遇刺激时可发生疼痛。

如果确诊为龋齿,建议及早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减少疾病不良影响。

第三章-龋病

第三章-龋病

医学
25
医学
26
二、龋病发病的其他学说



(一)化学细菌学说 化学细菌学说由米勒提出。 该学说首次表明了口腔微生物、食 物、酸与龋病发生的关系,为龋病 的现代病因理论奠定了基础,为进 一步研究龋病病因学指明了方向。
医学
27
(二)蛋白溶解学说 (三)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医学
28
第二节 龋病的临床病理
医学
4


5、牙齿的脱落,前牙的缺失影响发音 6、癌变。 严重的龋坏导致的残冠、 残根刺激周围的软组织等,引起溃疡 糜烂,甚至癌变。还可成为一个病灶 ,细菌的大本营。细菌的毒素经血流 可到全身的各个部位。 7、其他病变:心内膜炎、风湿性关节 炎、慢性肾炎。
医学
5
医学
6
医学
7
第一节 概述
三、龋病的流行病学、好发牙齿和部位 1、龋病流行情况 患龋率=(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100% 龋均=(DFM/受检人数)*100% 2、好发牙和牙齿的部位 好发牙齿:磨牙多余前磨牙,前磨牙多余前牙 好发牙面:以咬合面居首,其次是邻面,再次 是颊面。
医学
53
2.视诊(色泽、外形) 3.探诊(粗糙、钩拉、插入感) 4.X-Ray:观察龋坏部位、深度等,尤 其是邻面龋和继发龋。 5.牙髓活力测试:判断牙髓活力状况。 6.光投照法
氩离子激光照射
医学
54
(二)龋病的诊断标准 1.浅龋 发生于釉质层或牙骨质层的 龋病。
Ⅰ.窝沟浅龋
Ⅱ.光滑面浅龋
医学
55
(一)窝洞的设计及制备原则(备洞) 1.分类(G.V.Black) I类洞 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 II 磨牙、前磨牙邻面 III 切牙、尖牙邻面未累及切角 IV 切牙、尖牙邻面累及切角 V 所有牙的唇(颊)舌颈1/3 Ⅵ 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 医学

16种牙痛鉴别诊断

16种牙痛鉴别诊断

16种牙痛鉴别诊断牙痛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可能由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

在进行牙痛鉴别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16种常见的牙痛鉴别诊断:1. 龋齿:龋齿是牙釉质被细菌侵蚀导致的,常表现为牙齿表面的疼痛和敏感。

2. 牙周炎:牙周炎是牙龈和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常伴有牙龈红肿和出血。

3. 牙髓炎:牙髓炎是牙齿内部神经和血管组织的感染,表现为持续性的剧痛。

4. 牙龈退缩:牙龈退缩会暴露牙颈部分,导致牙颈过敏和疼痛。

5. 牙齿磨损:牙齿磨损可能会引起敏感和疼痛。

6. 牙齿错颌:错颌问题可能会导致牙齿不正常的接触和咬合,从而引起疼痛。

7. 牙槽骨炎:牙槽骨炎是牙齿周围慢性炎症,常伴有牙齿松动和疼痛。

8. 牙合不正:牙合不正可能会导致牙齿之间的过度摩擦和疼痛。

9. 倒牙:倒牙是指牙齿倾斜或移位,可能引起疼痛和不适。

10. 牙周脓肿:牙周脓肿是牙根尖部的感染并形成脓液,常伴有肿胀和剧痛。

11. 牙齿矫正器不适:佩戴牙齿矫正器可能会导致疼痛和不适感。

12. 牙齿折断:牙齿折断可能会引起剧痛和牙齿表面的敏感。

13. 牙齿过敏:某些牙膏或食物可能会引起牙齿过敏,导致疼痛和敏感。

14. 牙根吸收:牙根吸收是指牙齿根部组织的异常吸收,可能引起疼痛和牙齿松动。

15.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的溃疡性炎症,可能会导致疼痛和不适。

16. 颌关节紊乱:颌关节紊乱可能会引起面部疼痛和咀嚼困难。

鉴别诊断牙痛的过程中,牙医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口腔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患者应及时就诊并告知牙医详细的病史,以便更准确地鉴别诊断牙痛的原因。

龋齿检查标准

龋齿检查标准

龋齿检查标准
龋齿检查一般是由牙医或口腔卫生专业人员进行的。

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标准和评估体系用于检查和记录患者的龋齿情况。

以下是一些与龋齿检查相关的标准:
1.DMFT 指数:
•DMFT是龋齿检查中常用的指数,代表着一个人口中恒牙中已经被龋坏的牙齿数量。

DMFT分为三个部分:
•D(Decayed):已龋坏的牙齿数。

•M(Missing):已失去的牙齿数。

•F(Filled):已补充的牙齿数。

2.ICDAS 指南:
•ICDAS(International Caries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是一种用于评估牙齿龋齿程度的系统。

它提供了
一套标准,帮助牙医对不同阶段的龋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
分类。

3.牙周袋深度测量:
•牙周袋深度是评估龋齿周围牙周状况的一种指标。

通过使用口腔探针测量龋齿周围牙龈与牙齿表面之间的距离,可
以评估龋齿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4.X射线检查:
•牙科X射线是一种用于检查牙齿结构和发现潜在龋齿的方法。

放射科医生会根据X射线图像来评估牙齿的龋齿
情况。

5.临床检查和病史:
•牙医在进行龋齿检查时会进行临床检查,观察牙齿表面的异常情况,并了解患者的口腔病史。

这些标准和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全面评估患者的龋齿情况。

不同的牙科专业人员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具体的龋齿检查流程可能会因医生和医疗机构的实践而有所不同。

05-龋齿检查(于卉)

05-龋齿检查(于卉)

龋病的好发部位
• 好发牙
恒牙列中: 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 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上颌前牙〉 下颌前牙
乳牙列中: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第一 乳磨牙〉上颌乳前牙〉下颌乳前牙
• 好发牙面
咬合面〉邻面〉颊面
临床牙位记录法
一、符号法
二、通用法
三、FDI法(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
受检人群中已充填的牙面数 受检人群龋、失、补牙面数之和
*100%
填表说明:
• 由口腔专业人员进行龋齿检查。
• 检查器材:一次性使用的口腔器械盒。
• 检查方法:按象限顺序逐牙检查,对牙齿的点、隙、窝、 沟等龋病的好发部位要用探针重点检查。必须经过探诊后 方可诊断。
诊断标准:
• (1)无龋:牙齿无患龋迹象,也未曾因龋做过充填。
按病变深度分类
1.浅龋 2.中龋 3.深龋
龋病的诊断
• 问诊:是分析和判断疾病的基础。 • 视诊:观察有无龋洞和颜色光泽的改变,重点观察龋病
好发部位
• 叩诊:常用平头金属器械的手柄末端 • 探诊 • 温度刺激试验 • X线检查 • 透照
龋病的诊断
探诊
探诊工具为牙科探针,目前临床上多用尖头探针。 主要用于检查早期窝沟龋和发生在邻面的龋洞。 检查光滑面时从正常牙面开始滑动探针,逐渐移向 龋坏部位。 检查邻面时用牙科探针三弯端,当探诊感觉牙面粗 糙,连续性消失,探针被卡住,牙组织变软均提示牙体 出现实质缺损或龋坏。
• (2)龋齿(龋患牙):牙齿的窝沟或光滑面的病损有底 部软化、釉质有潜在的损害或壁部软化。龋齿可分为窝沟 龋与光滑面龋(牙齿邻、颊、舌面有龋)。也包括齿上有 暂时充填物(如氧化锌)者。乳牙龋代码为d,恒牙龋代 码为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龋齿的鉴别诊断方法是什么
龋齿应与牙齿感觉过敏症相鉴别。

牙齿感觉过敏症主要表现为刺激痛,当刷牙、吃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时均引起酸痛,尤其对机械刺激最敏感。

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用尖锐的探针在牙面上滑动,可找到1个或数个过敏区。

1、与正常窝沟的鉴别窝沟点隙的黑褐色色素沉着不弥散,而龋坏的窝沟呈墨浸状。

探诊正常窝沟,尖头探针不易插入,而龋坏窝沟较易插入,且易钩挂住探针尖,还可探查到沟底的质地较软,有粘嘬住探针的感觉。

对有些较深的窝沟,一时难以鉴别,可将其视为可疑龋,患者要定期复诊观察其变化。

2、与釉质发育异常性疾病的鉴别釉质矿化不良、发育不全、氟牙症患牙的牙面也呈斑块状白垩色、黄褐色改变,也可有点状、条带状、陷窝状的釉质缺陷,但病损表面光洁、坚硬,缺损边缘的釉质有光泽,可出现于同一时期发育的数颗牙齿以及其对称的釉质部位。

一般容易与龋鉴别,但当这种缺陷并发龋时,则按龋病进行诊治。

3、与其他非龋性牙体组织疾患的鉴别当患牙出现冷热敏感症状时,要注意鉴别是因楔状缺损、酸蚀症、牙齿磨耗等非龋性牙体组织缺损致牙本质暴露所引起的牙本质过敏,还是发生于隐蔽部位的中、深龋,应特别仔细检查患牙的邻面、根面等部位。

4、深龋与可复性牙髓炎、慢性闭锁性牙髓炎的鉴别
(1)疼痛症状:三者均可诉有对冷、热刺激敏感,但深龋和可复性牙髓炎患牙无自发痛病史;慢性闭锁性牙髓炎可有自发痛史。

(2)温度测验:冷测时,深龋患牙的反应与对照牙是相同的,只有当冰水入洞后才引起疼痛;可复性牙髓炎患牙在冷测牙面时即出现一过性敏感。

当深龋与可复性牙髓炎难以区别时,可先按可复性牙髓炎的治疗进行处理;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患牙由温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程度重,持续时间较长久。

(3)叩诊:深龋和可复性牙髓炎患牙无叩痛;而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患牙多出现轻度叩痛。

在临床上,若深龋、可复性牙髓炎和无典型自发痛症状的慢性闭锁性牙髓炎一时难以区分。

5、深龋与死髓牙的鉴别
(1)深龋无自发痛史,死髓牙可有自发痛史。

(2)深龋探诊有反应,死髓牙探诊无反应。

(3)深龋牙髓活力测验正常,死髓牙对测验无反应。

(4)深龋患牙叩诊无叩痛,死髓牙可有叩诊不适或叩痛(+)。

(5)深龋患牙牙龈正常,死髓牙伴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牙龈可有窦道口。

(6)X线片上深龋患牙的牙冠部龋损低密度影像不与髓腔连通,根尖周影像正常;死髓牙的牙冠部龋损低密度影像可与髓腔连通,根尖周膜影像可有模糊、增宽,甚至显现骨密度减低区;经过牙髓治疗的无髓牙,于髓室或根管内可见有填充材料的阻射影。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

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原文链接:/xeqc/2014/0807/189210.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