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 历年考研真题2002-2017年
西南大学自然地理考研真题00-17打印版

西南⼤学⾃然地理考研真题00-17打印版西南⼤学⾃然地理考研真题2000年1、季风在海洋和⼤陆之间的⼴⼤地区,以⼀年为周期,随季节变化⽽⽅向相反的风系。
季风是海陆件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尺度的海洋和⼤陆件的热⼒差异形成的⼤范围热⼒环流。
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为夏季风,冬季由⼤陆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
⼀般来说,夏季风由暖湿热带海洋⽓团或⾚道海洋⽓团构成,冬季风则由⼲冷的极地⼤陆⽓团构成。
2、厄尔尼诺为西班⽛⽂,意为“圣婴”,秘鲁渔民⽤以称呼圣诞节前后南美沿岸海温上升现象,⽓象学家和海洋学家则⽤以专指⾚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现象。
在有的年份,由于⼤⽓环流变异,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减弱,引起⾚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淹没了较冷的秘鲁寒流,海温升⾼,上涌海⽔与沿岸冷⽔消失,导致海洋⽣物和寄⾷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量H2S 进⼊⼤⽓,⾚道东太平洋秘鲁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以上,称为厄尔尼诺。
3、准平原准平原是在温润的⽓候条件下,地表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流⽔作⽤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作为⼀种⼤规模的夷平⾯,也可因构造上升⽽成为⾼原⾯或发⽣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岭顶部成为峰顶⾯。
是在湿润⽓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作⽤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假设⼀个原始⾯经过侵蚀和堆积,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年期的地貌,就是准平原,也就完成了⼀个侵蚀循环,此后如果再度出现地壳抬升或基准⾯下降,便进⼊了另⼀个侵蚀循环。
4、雪线某地某⼀海拔⾼度上,可能存在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这⼀⾼度带称为固态降⽔的零平衡线,通称雪线。
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
⽓温、降⽔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度的三个主要因素。
冰川分布⾼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
5、⾃然综合体在地球表层由彼此密切联系的各⾃然地理成分有规律地组合⽽成的统⼀整体。
包括⾃然区划和⼟地类型的各级单位。
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历年考研真题2002-2017年

目录2001年 (1)2002年 (2)2003年 (3)2004年 (4)2005年 (5)2006年 (6)2007年 (7)2008年 (8)2009年 (9)2010年 (10)2011年 (11)2012年 (12)2013年 (13)2014 (14)2015年 (15)2016年 (16)2017年 (17)2001年一、名词解释(15’)1、中东2、地理大发现3、大洋洲4、尼罗河5、巴黎盆地二、简述题(20’)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
三、填图题(图略)在图上填出:(15’)1、同意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各1’)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四、论述题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
(30’)2.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得关系。
(20’)2002年一、名词解释201、中国经济地理2、人口构成3、华南农业区4、京津唐工业地带5、经济地带二、分析论述题80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
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
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2003年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5分)1、国民生产总值(GNP)2、第三次科技革命3、后发优势4、涓滴效应5、中国西部大开发6、点—轴开发模式二填图题(25分)1)在日本地图上填绘日本八大地区,十三个经济地区(要求划出各2)地区和各经济区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的位置写出名称),在相应的位置填出东京,大阪,北九州,礼幌等四个城市。
三简述题(45分)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
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
2002年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附论述题参考答案)

(11)绿洲发展农业,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发展畜牧业,山地部分宜林牧业。主要问题是水源保障,固沙与防止盐渍化。
(12)与青藏高寒区的界限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三、青藏高原区,是中国及世界上及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区域,是海拔最高、形成最新的高原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是我国的第一阶梯。土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6.7%。具有以下特征:
2002年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论述题部分)
三、论述题(30)
1、自然区划的含义是(我是一大堆的乱码插入)什么?请说明我国三大自然区(斯迪克)的主要特征。(20)
自然区划:地表自然界受不同尺度的地带性与非分化为不同等级的自然区,以地域分异规律学说为理论依据划分自(我是一大堆的乱码插入)然区,并力求反映客观实际的方法,就是自然区划。各级自然区之间都存在特征差异性,自然区内部则具有相对一致性。我国的三大自(我是一大堆的乱码插入)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我是一大堆的乱码插入)高寒区。
(4)地表水以雨水补给为主,湖泊多为淡水湖,地下(我是一大堆的乱码插入)水资源较为丰富,绝大部分为外流区,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我是一大堆的乱码插入)海洋。
(5)土壤发育古老,多为林下发育,土层深厚,土壤剖面发育(我是一大堆的乱码插入)较好,机械组成较细,腐殖质含量较高,可溶盐分较少。但区内的差异很大,长江以南以红壤、砖红壤、棕壤为主,淋溶作(我是一大堆的乱码插入)用强烈,土壤多呈酸性。
(5)土壤形成的化学风化微弱,成土母质(我是一大堆的乱码插入)的机械组成很粗,土壤剖面发育很差。
(6)植被天然稀疏矮小,以荒漠、草原和草(我是一大堆的乱码插入)甸为主,山地和谷底中有森林。植物具有耐寒、耐风耐盐的特性。
人文地理考研真题60套

各院校人文地理试题整理(兰州大学1999年和2002——2005、浙江大学人文地理试题03-07、中科院地理所2005-06、北京大学05-07、陕西师范大学05、西北大学03、宁夏大学03-04 、中山大学98-04、华南师范大学02-06 、上海师范大学00-05、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科院地理所人文地理、西北师范大学、北师2002—2007年人文地理、南京师范大学01-07、北师大人文地理试题2006、广西师范学院01-04、07年安徽师大地学试题)兰州大学1999年和2002——2005年人文地理试题1999年(只知道最后三个论述题)1. 论述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空间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的影响2.论述知识经济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3. 论述数字信息革命浪潮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2002年一、名词1.农业生态系统2.干扰机会3.回路径道4.补偿贸易5.机会成本二、简答题1.商业区位指向原则2.第三产业增长的动力分析3.制造工业布局特点4.产业空心化及其原因三、论述题1.城市聚集障碍类型及聚集障碍的影响效应2.西北开发的模式和重点2003年一、名词1. 区位理论2. 空间结构理论3. 经济地理信息系统4. 旅游环境容量5. 城市首位律6. 佩蒂---克拉克定理7. 区域规划二、简答1. 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布局的主要因素2. 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3.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理论4. 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三、论述1.经济活动全球化对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2.高技术圆区的空间布局特征2004年一、名词1. 城市经济区2. 空间要素替代理论3. 区位指向4. 梯度推移理论5. 点轴式空间结构6. 霍夫曼比例7. 城镇生态规划8. 旅游者空间行为二、简答1. 区域电信规划的内容和主要问题2. 简述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3. 简述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4. 简述城市规模分布的位序规模法则三、论述经济活动全球化对中国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2005年一、名词1. 干扰机会2. 门槛人口3. 点轴式空间结构4. 虚拟经济5. 城市空心化6. 运费指向论7. 旅游地空间竞争8. 城市金子塔二、简答1. 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2.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3. 影响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特点及主要因素4. 加纳的商业中心空间模式三、论述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能源结构战略及其实现途径PS:从2006年开始兰州大学的人文地理的初试和自然地理一样统考<自然地理学>!! 浙江大学人文地理试题03-07浙江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通用)浙江大学二OO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通用)考试科目:地球科学基础一、填空题(共65分,每格1分)1、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和()。
西南大学历年试题-图文

西南大学历年试题-图文1996年研究生考试试题自然地理:一、名词3某5焚风效应、潜水、风化作用、土壤有机质、生态平衡二、分析(14+14+12+15+12分)1、副热带高压带怎么影响低纬度气候,这说明大气环流对气候形成有什么作用2、什么叫河流?河流与地理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3、地貌条件怎样影响其他地理环境要素4、分析寒温带针叶生态系统的植被特征和土壤形成特征,说明气候、植被和土壤之间的密切关系5、论述我国生态系统和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规律经济地理导论:一、名词(6某5)劳动地域分工、剃度推移论、激化作用、H-O模型、城市化二、简述(15某2)1、简述地理位置在生产布局中的影响作用2、什么是中心地理论三、40分世界经济地理:一、名词、(5某4)国民生产总值、欧洲经济区、太平洋带状工业区域、拉丁美洲二、15简述法国农业生产与布局的特点四、集中与扩散是生产地域运动的两个基本方向,论述战后世界生产地域运动扩散趋势加强的原因五、能源作为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战后世界能源经济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这些变化使能源在世界生产力分布中具有哪些新的意义和特点1998年研究生考试试题自然地理:一、名词6某5对流雨和锋面雨、潜水和承压水、基座阶地和堆积阶地、紫色土和红壤、生物的适应性和指示现象三、分析10某4+201、简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2、简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3、简述滑坡的形成和形态特征4、简述土壤的垂直带分异规律5、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成因。
中国经济地理:一、名词4某5人口构成、农业集约化经营、山西能源基地、重庆铁路枢纽及腹地、区位优势二、问答10某31、简述我国建立商品粮基地的必要性和已经建立的三类商品粮基地2、简述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的状况及其调整方向3、简述近年来我国陆上交通的结构变化与布局优化。
三、论述25某21、区域开发的主要模式有哪些?并讨论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布局模式及其依据2、请谈谈保护耕地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对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持续发展又有什么影响?经济地理学导论:一、名词6某5区域发展战略、乘数效应、需求圆锥、网尼克指数、可持续发展二、简述15某21、简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2、在区域产业布局中为什么不能搞大而全和小而全三、论述40分论述区域开发中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1999年研究生考试试题自然地理:一、名词、3某10地域分异、气团、冰川、土壤肥力、土地、种群、泥石流、灰化过程、地中海气候、群落的演替二、10某41、简述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全球气压带、风带基本分布格局的影响2、简述我国北方温带地区(长白山-祁连山)土壤分布的基本规律和特征3、简述“相”(地块、立地)的基本特征4、简述新月型沙丘的形成过程。
人文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的领域是:A. 自然环境B. 人类活动C. 经济活动D. 政治制度答案:B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统计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3.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指的是:A. 自然景观B. 人造景观C. 人文景观D. 历史景观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A. 人口分布B. 城市化进程C. 气候变化D. 语言分布答案:C5.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地理空间B. 地理实体C. 地理现象D. 以上都是答案:D6. 人文地理学中“区位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人口分布B. 城市发展C.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D. 社会文化现象答案:C7. 人文地理学中“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者是:A. 韦伯B. 克里斯塔勒C. 哈格斯特朗D. 托勒密答案:B8. 在人文地理学中,“文化扩散”指的是:A. 文化在空间上的传播B. 文化在时间上的演变C. 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D. 文化在经济中的传播答案:A9. 人文地理学中“城市化”的定义是:A.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B. 城市数量的增加C. 城市规模的扩大D. 城市化率的提高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A. 遥感技术B. 地理信息系统C. 空间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文化景观、语言分布等。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统计分析、空间分析、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3. 描述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
答案:文化景观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改造所形成的景观,它包括人造景观、历史景观等。
西南大学 历年 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 试题

试题名称:2007 人文地理学试题编号:423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1、经济区2、旅游环境3、区位理论4、第三次科技革命5、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二、简答题(45分)1、根据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简析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5分)2、中国人口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谈谈协调我国人口结构的对策。
(15分)3、简评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15分)三、论述题(80分)1、联系我国的实际,论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途径。
(25分)2、对比分析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工业基本特点及其成因。
(25分)3、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来分析欧盟的发展。
(30分)2006年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407a试题西南师范大学1996年自然地理1、表格分析题表格(略,包括些地方的经纬度,1-12月气温降水)(1)A、B、C各是什么气候类型(2)各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举2种植物(3)各地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及成土过程2、名词解释焚风效应潜水风化作用天然有机质生态平衡3、分析题(1)副热带高气压怎样影响低纬度地区?这说明大气环流对气候形成有什么作用(2)什么是河流?河流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3)地貌条件怎样影响其他地理环境要素(4)分析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特征和土壤形成特征,说明气候、植被、土壤的密切关系。
(4)论述我国生态系统和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1997年自然地理(不完整)1.名词:承压水和潜水、紫色土和红壤、西南师范大学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一、解释并比较下列名词1、对流雨和锋面雨2、潜水和承压水3、紫色土和红壤4、生物的指示作用和生物的适应现象5、基座阶地和堆积阶地二、读图题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分析题1、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2、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3、滑坡的形成及其特征4、分析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5、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成因西南师范大学1999年自然地理学1、名词解释地域分异气团冰川土壤肥力土地种群泥石流灰化过程地中海气候群落演替2、简答题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和其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格局的影响简诉我国北方温带地区(长白山-祁连山)土壤分布基本规律和特征简诉相的基本特征简诉新月型沙丘的形成过程3论述题什么是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谈谈你对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及其特征的理解试诉气候与地貌发育关系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自然地理学1名词解释季风厄尔尼洛现象准平原雪线自然综合体生物的指示作用河漕集流波浪2简答题影响气温分布变化因素有那些,他们是如何影响的什么是风化壳,简诉其特征基本类型和分布什么是土地结构,在农业用地结构研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简诉河谷的发育过程3论诉题叙述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在目前的西部大开发中,西北5省和西南主要的自然环境特点,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人地矛盾在那里2001年自然地理名词解释气团和锋哈德莱环流和沃克环流河流水系流域崩塌滑坡准平原和山麓面生物适应与指示作用生态农业与城市生态系统地域分异规律风化和风化壳简答题什么是行星风系?全球行星风系包括那3个盛行风带?各有什么特点?简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影响气候的3个因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影响现阶段的气候形成的简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个主要类型和特征3论述题以我国为例论述土壤的成土因素和主要成土过程根据你所掌握的资料,并结合一些具体情况,试分析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一名词解释(30)1地壳2萨王纳3生态系统4河流阶地5对流层6潮汐7坡立谷8土地评价9钙化过程10生物多样性二简答题(40)1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2简述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征.3试分析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4何谓地质大循环?何谓生物小循环?二者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关系如何?三论述题(30)1自然区划的含义是什么?请说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20)2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一个热门话题,自然地理学怎样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发挥作用?(10)2003年自然地理名词解释风化作用土壤肥力岩溶作用地质构造季风水循环自然区划植物群落锋面自然环境简诉题气候对土壤发育和土壤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和作用地球表层的组成\结构状况和基本特征河川径流的形成和变化森林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论述题试论述气候变化及其成因应用人地关系论,分析当今人类社会日益严重的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有些题目没掉了,地质学基础因为不是很多人要,而且前几年和今年的题目变化太大,前几年都是考小题还有矿物的鉴别,今年都是大题就5道1题好象就30分,光看本地质学基础包挂,象最后题是什么第四纪被称为冰川纪和生灵纪,他有何特点,好大的题目呀,第四纪那么多东西,那本破书那有那么多东西写,晕死呀,考卷也不知道扔那去了,所以就不找出来发了,免的误了大家2004年自然地理1.名词解释:太阳高度角、沉积岩、季风、温带海洋性气候、潮汐、滑坡、冰斗、富铝化过程、土壤诊断层、植物群落、2.简答:影响气温分布变化因素有哪些,他们又是如何影响的?对比分析欧亚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及类型?比较潜水、承压水以及上层治水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论述我国地貌外应力的区域分异,及其在他的影响下形成的区域地貌特征?简要分析地貌成因?自然环境为什么会出现地域分仪?2005年自然地理1. 名词解释:岩相、断裂、洋流、潜水、冰碛物、土壤胶体、黄壤、生物多样性、地域分仪规律、2. 问答:气球上的水分循环过程及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简述地质构造和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论述我国温带地区从东到西植被和自然土壤的分布规律?应用人地关系理论,分析当今人类社会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本帖最后由一脸褶子于2007-1-26 16:59 编辑。
2016年西南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完整版)凯程首发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6年西大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完整
版)凯程首发
刚考完2016考研初试,凯程教育的电话瞬间变成了热线,同学们兴奋地汇报自己的答题情况,几乎所有内容都在凯程考研集训营系统训练过,所考专业课难度与往年相当,答题的时候非常顺手,相信凯程的学员们对此非常熟悉,预祝亲爱的同学们复试顺利。
考研分笔试、面试,如果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很容易被挂掉。
如果需要复试的帮助,同学们可以联系凯程老师辅导。
下面凯程老师把专业的真题全面展示给大家,供大家估分使用,以及2017年考研的同学使用,本试题凯程首发!
名词解释 1文化本土化2意境地图3马汉海权论4赖利零售引力法则5垂直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6库茲涅茨法则
简答题
1汤因比挑战与应战越说的主要观点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3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4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5史密斯收益性空间差异分析的主要观点6产业集群的特征
论述1谈谈你对经济区域差异可调控性的理解2谈谈你对全面二胎政策对经济活动发展的影响。
2002年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2年西南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3×10=30)
1.地壳
2.萨王纳(热带稀树草原)
3.生态系统
4.河流阶地
5.对流层
6.潮汐
7.坡立谷
8.土地评价
9.钙化过程
10.生物多样性
二、简答(10×4=40)
1.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2.简述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征。
3.试分析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
4.何谓地质大循环?何谓生物小循环?二者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关系如何?
三、论述题(30)
1.自然区划的含义是什么?请说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20)
2.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一个热门话题,自然地理学怎样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发挥作用?(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2001年 (1)2002年 (2)2003年 (3)2004年 (4)2005年 (5)2006年 (6)2007年 (7)2008年 (8)2009年 (9)2010年 (10)2011年 (11)2012年 (12)2013年 (13)2014 (14)2015年 (15)2016年 (16)2017年 (17)2001年一、名词解释(15’)1、中东2、地理大发现3、大洋洲4、尼罗河5、巴黎盆地二、简述题(20’)1、世界地理环境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
2、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布的影响。
三、填图题(图略)在图上填出:(15’)1、同意后的德国国界和国名;(1’)2、鲁尔区的大致范围;(2’)3、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中德(部)运河、基尔运河;(各1’)4、城市:不莱梅、汉堡、柏林、波茨坦、波恩、法兰克福、慕尼黑;(各1’)四、论述题1、对比分析北美和拉美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特征。
(30’)2.简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得关系。
(20’)2002年一、名词解释201、中国经济地理2、人口构成3、华南农业区4、京津唐工业地带5、经济地带二、分析论述题801、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基本态势。
3、说明新中国工业布局演变的特点。
4、说明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内容。
5、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2003年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5分)1、国民生产总值(GNP)2、第三次科技革命3、后发优势4、涓滴效应5、中国西部大开发6、点—轴开发模式二填图题(25分)1)在日本地图上填绘日本八大地区,十三个经济地区(要求划出各2)地区和各经济区的大致界限并在相应的位置写出名称),在相应的位置填出东京,大阪,北九州,礼幌等四个城市。
三简述题(45分)1)简述中国西南区农业地理特征。
2)浅述基本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动因。
3)简析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四论述题(50分)1)试析当代世界经济地域系统的基本特征。
2)试析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功能。
2004年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5分)1、经济区位2、网尼克指数3、三湾一海地区4、霍尔木兹海峡5、温带海洋性气候6、区际商品率二简答题(55分)1)主导产业有哪些基本特征?选择主导产业的判断指标有哪些?15分2)简述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
10分3)试述自然资源的总体评价。
15分4)简评美国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15分三填图题(15分)在图上填出英国11个标准区的名称及大致范围,赫布里底群岛,伦敦,泰晤士河,奔宁山脉。
四论述题(25分)1)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长江三角洲及沿岸地区的认识。
2)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分析欧盟的发展。
2005年一名词解释(40分,每个8分)1、劳动地域分工2、主导产业3、京津塘工业基地4、经济地域系统5、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二简答题(60分)1)简述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2)简述战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特点。
3)简述东北老工业区振兴发展的条件。
4)试对我国能源资源进行简要的经济评价。
四论述题(50分)1)论述战后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特征,动因和世界主要旅游区域。
2)党的十六届三中会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是五个统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使用经济地理学产业布局和区域开发的有关理论,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统筹区域发展”的认识。
2006年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5分)1、西电东送2、全国性商品粮基地3、马六甲海峡4、巴拿马运河5、区位与区位优势6、生产要素禀赋论二简答题(45分)1)简述加快我国城镇发展的意义及对策。
2)简述地理大发现。
3)简述企业增长的动因及企业空间扩张的规律。
四论述题(75分)1)论述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区位优势与经济发展重点。
2)试析战后世界经济地域系统发展条件和特征的新变化。
3)试论区域开发中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2007年一名词解释(25分,每个5分)1、经济区2、旅游环境3、区位理论4、第三次科技革命5、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二简答题(45分)1)根据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简述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2)中国人口结构存在的主要为题有哪些?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谈谈协调我国人口结构的对策。
3)简述美国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80分)1)联系我国的实际,论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途径。
2)对比分析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工业基本特点及其成因。
3)试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来分析欧盟的发展。
2008年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5分)1、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2、雁行形态学说3、京津塘钢铁工业基地4、黄淮海农业区5、美国制造业带6、里海海峡二简答题(45分)1)简述韦伯工业区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3)简述地理大发现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影响。
四论述题(75分)1)简述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举例分析我国当前面的的人地资源问题。
3)简述澳大利亚农业和工矿业的发展与分布特征2009年一名词解释(30分,每个5分)1、区位于区位条件2、倒U字型假说3、深圳经济特区4、西欧工业地带5、第二条欧亚大陆桥6、霍尔木兹海峡二简答题(45分)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变化极其振兴。
3)简要回答美国东北部地区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
四论述题(75分)1)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其佛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理论。
2)分析中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问题。
3)分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并简述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
2010年一、名词解释301.杜能圈和逆杜能圈2.区域创新网络3.环渤海地区4.成渝沿线综合工业基地5.第三次科技革命6.“三湾一海”地区二、简答题451.简述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及其最新变化2.简要分析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15223.简评日本的地理位置三、论述题751.试述梯度推移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2.对比分析南欧、北欧的经济地理特征。
3.2009年,重庆市向国务院提出了构建“西三角经济圈”,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的设想。
谈谈你对构建“西三角经济圈”的认识。
2011年一、名词解释301.交通网的连接度2.配弟—克拉克定律3.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4.鞍、本钢铁工业基地5.鲁尔工业基地6.苏伊士运河二、简答题451.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2.简要回答我国西南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简要分析澳大利亚的经济地理特征三、论述题751.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面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实,如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试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成为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试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动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12年一、名词解释301.中心地与中心性2.增长极3.东欧工业带4.中东地区5.城郊畜牧业6.珠江三角洲综合工业基地二、简答题451.用产品周期理论解释跨国投资的发生。
2.简要分析日本京滨工业地带的发展条件。
3.简述中国人地关系的重大课题。
三、论述题751.怎样选择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如何评价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2.试分析美国工业地理的基本特征拥挤美国“阳光地带”崛起的原因。
3.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意味着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纳入了国家战略,试分析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
2013年名词解释1 功能文化区和形式文化区2 空间近邻效应3 政治空间结构4 同质区域5 农业景观的主要形式6 实在想不起来了简答题1 民居与环境的关系2 区位理论在不同时期发现的特点3 语言传播和扩散过程的主要特征4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的一般规律5 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6 人文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任务论述题1 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人文地理研究体会。
2 用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结合某区域,说明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主要思路。
3 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政府行为的不同影响2014名词解释(30分)1.结构主义方法论2.农业区位论3.心脏地带学说4.普雷德行为矩阵5.霍夫曼定律6.倒U型学说简答题(60分)1.人文地理研究的特定内核2.邦奇的人口大陆图3.资源如何影响工业的分布4.用产品周期理论回答为何要开展跨国投资5.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的主要观点6.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论述题(60分)1.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2.利用人文地理学相关理论,联系重庆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你的未来重庆市城市化的发展思路2015年1、人口压力说2、斯皮克曼“陆缘学说”3、消费者行为空间学习模型4、原料指数5、中心地与中心性6、主导产业二、简答题(12分每题,共72分)1、简述世界上典型的人口转变模式。
2、用折衷理论解释跨国投资在国际间的转移。
3、简述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4、简述人文地理学中的实证主义方法论。
5、简述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三、论述题(24分每题,共48分)1、评述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理论的学说。
2、用经济地理学的原理来解释2014年国家提出的“一路一带”战略。
2016年一、名词解释1文化本土化2意境地图3马汉海权论4赖利零售引力法则5垂直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6库茲涅茨法则二、简答题1汤因比挑战与应战越说的主要观点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3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4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5史密斯收益性空间差异分析的主要观点6产业集群的特征三、论述1谈谈你对经济区域差异可调控性的理解2谈谈你对全面二胎政策对经济活动发展的影响。
2017年一、名词解释301.形式城市化和功能城市化2.文化生态学3.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4.通达指数5.中心地的等级6.竞争优势理论二、简答题721.简要归纳C.D.索尔关于农业起源地点的推论。
2.简要回答意境的图的哈衣及其构成要素。
3.简要回答旅游活动的行为层次。
4.简述市场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5.简述跨国公司R&D的区位特征6.分析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特殊环境。
三、论述题481.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2016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