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抗原决定簇选择
医学免疫学习题
医学免疫学习题.txt11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复习思考题2009--------------------------------------------------------------------------------来源:免疫学教研室查看:[大中小] 作者:未知热度:1572一.选择题1. 免疫是指: ()A.机体抗感染的过程B.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C.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过程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过程E.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能力2.现代免疫的含义是指()A. 抗细菌感染B. 抗病毒感染C. 清除异物D. 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物质并排除“非己”物质的功能。
E. 清除衰老的细胞3.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区别在于()A.所用的溶液不同B.支持物不同C.检测的抗体不同D.需要的辅助试剂不同E.抗原的物理性状不同4.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 抗原分子量的大小B. 抗原的物理性状C. 抗原结构的复杂性D. 抗原的种类E. 抗原表面特殊化学基团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5.AFP可作为( )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A.原发性肝癌B.胃癌C.肺癌D.胰腺癌E.乳腺癌6.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A. 扁桃体B. 淋巴结C. 胸腺D. 脾脏E. 肠淋巴组织7.半抗原最重要的性质是:()A. 只有和蛋白载体结合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B. 是大分子物质C. 一般是多肽D. 没有免疫原性E. 可诱导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8.给患者注射含抗毒素的动物免疫血清,目的是使患者获得()A.特异性抗体B.特异性抗原C.半抗原D.同种异型抗原E.以上都不是9.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A. CH区B. VH区C. CL区D. VL区E. CDR区10.以下哪类物质没有免疫原性()A.TD-AgB.抗体C.补体D.不完全抗原E.TI-Ag11.下列有关抗体描述错误的是: ()A.抗体是指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B.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黏膜表面及其分泌液中C.抗体是能和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D.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E.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12.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A.抗原分子的物理性状B.抗原分子量的大小C.抗原分子表面特殊的化学机团D.抗原分子内部结构的复杂性E.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13. 与特异性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经典途径能力最强的Ig是: ()A. IgGB. IgDC. IgAD. IgME. IgE14. 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不同生物间的共同抗原称为()A. 半抗原B. 类毒素C. 异噬性抗原D. TD-AgE. 共同抗原15. IgG分子结合补体的功能区是:()A.VLB.VHC.CH1D.CH2A. CH3/CH416. IgG()A. 在血清中含量最高,分子量最大B. 半衰期最短C. 是唯一能主动穿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D. 参与I型超敏反应E. 参与II型超敏反应17. 五类Ig类别的划分依据是根据下列何区的免疫原性不同()A. H和L链B. H链C. L链D. J链E. V区18. 木瓜蛋白酶水解IG的作用点是()A. Ig铰链区重链间二硫键近C端B. Ig铰链区重、轻链间二硫键近C端C. Ig铰链区重链间二硫键近N端D. Ig铰链区重、轻链间二硫键近N端E. Ig分子的CDR19. 宫内感染时,脐血中含量升高的Ig是: ()A. IgA类抗体B. IgG类抗体C. IgD类抗体D. IgM类抗体E. IgE类抗体20. 补体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 ()A. ADCC作用B. 免疫粘附C. 溶细胞D. 炎症反应E. 调理作用21.在大多数免疫接种和感染后,血清中最早检出的Ig是()A. IgGB. IgMC. IgAD. IgEE. IgD22. 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作用特点是: ()A. 高效性B. 特异性C. 多效性D. 重叠型E. 网络性23.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划分是根据()A. H链和L链的抗原性B. V区的不同C. L链不同D. H链抗原性的不同E. 同种异型抗原不同24. HLA抗原所不具备的功能是: ()A. 诱导移植排斥反应B. 参与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C. 参与抗原呈递D. 参与胸腺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E. 参与调理吞噬25. 不表达HLAⅠ类抗原的细胞是: ()A. 淋巴细胞B. 成熟红细胞C. 血小板D. 网织红细胞E. 粒细胞26.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各补体成分激活顺序是()A. C123456789B. C124536789C. C145326789D. C142356789E.C12435678927. T细胞活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第二活化信号主要是由哪对分子提供()。
医学免疫学试题和答案
模拟题(一)医学免疫学考试题A 一、单选题(只许从每题备选答案种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每题1分,共40分)1、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A、胸腺B、淋巴结C、脾脏D、粘膜相关淋巴组织2、人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在()A、胸腺TB、脾脏C、骨髓D、法氏囊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获片段中,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是()A、Fab 段B、Fc 段C、F(ab)2 段D、pFc 段4、参与新生儿溶血症的Ig是()2A、IgGB、IgAC、IgMD、IgD5、能抵抗蛋白酶水解的均是()A、IgGB、sIgAC、IgMD、IgE6、以下关于IgG生物学特性的错误叙述是()A、能通过胎盘B、能激活补体C、是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IgD、能发挥调理作用7、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份是()A、C1B、C2C、C3D、C48、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A、C4b2bB、C3bBbC、C4b2b3bD、C3bnBb9、下列补体裂解片段中具有调理作用的是()A、C3aB、C3bC、C5aD、C5b10、同时参与经典、旁路及MBLm条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A、C1B、C2C、C3D、C411、细胞因子(CK)的生物学作用特点不包括()A、具有高效性B、为特异性作用C、多数在局部发挥作用D、对细胞的作用不受MHC限制12、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TNFB、IFNC、IL-1D、IL-213、干扰素(IFN)不具有()A、抗病毒作用B、抗肿瘤作用C、免疫调节作用D、炎症介质作用14、以下关于CD8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辅助T细胞(Th)的膜分子B、是细胞毒T细胞(Tc)的膜分子C、是Th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D、是HIV的受体15、经典的HLA I类基因是()A、HLA-DPB、HLA-DQC、HLA-CD、HLA-DR16、HLA复合体位于人的哪号染色体上()A、1号染色体B、2号染色体C、6号染色体D、17号染色体17、HLAn类抗原主要分布于()A、各种有核细胞,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B、各种白细胞和红细胞C、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APC)D、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乂9)、树突状细胞(DC)及活化T细胞18、T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TCRB、CD3分子C、补体受体D、细胞因子受体19、B胞胞不具有的表面标志是()A、CD3分子B、BCRC、Fc受体D、补体受体(CR)20、能特异杀伤靶细胞并有MHC限制性的是()A、MsB、Tc 细胞C、NK细胞D、B细胞21、专职性APC不包括()A、DCB、MsC、B 细胞D、NK 细胞22、不同物种间共有的抗原称为()A、TD抗原B、TI抗原C、异嗜性抗原D、异种抗原23、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指()A、来源于胸腺的抗原B、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T细胞辅助的抗原C、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D、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过程中获得的抗原24胸腺非依赖抗原(TI-Ag)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特点是()A、需Th细胞辅助B、能诱导记忆B细胞形成C、一般仅产生IgM类抗体D、主要产生IgG类抗体25、机体在哪个时期对抗原刺激最易产生免疫耐受()A、成年期B、老年期C、新生期D、胚胎期26 、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不包括()A、多经遗传获得B、作用发挥快C、作用无严格针对性D、有免疫记忆性27、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及其附属成分的防御功能体现在()A、物理屏障作用B、化学屏障作用C、微生物屏障作用D、以上均是28、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分子不包括()A、补体B、溶菌酶C、抗毒素D、防御素29、NK细胞的ADCC是下列哪类Ig介导的()A、IgAB、IgGC、IgMD、IgE30、Ms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A、吞噬杀伤病原体的作用B、提呈抗原作用C、抗肿瘤作用D、特异性识别抗原作用31、下列哪种细胞不参与I型超敏反应()A、Tc细胞B、肥大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B细胞32、脱敏治疗适合于()A、青霉素皮试阳性者B、抗毒素皮试阳性的病人C、结核菌素皮试阳性者D、以上均可33、属于I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支气管哮喘B、血清病3C、甲状腺机能亢进D、过敏性休克34、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属于川型超敏反应A、类风湿关节炎B、过敏性皮炎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新生儿溶血症35、下列关于肿瘤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B.抗体在抗肿瘤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C. NK细胞是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D.静止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均能杀瘤细胞36、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发病机制是()A、BtK 缺陷B、0口401缺陷C、ZAP-70 缺陷D、ADA 缺陷37、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是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川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38、HLA不相匹配的骨髓移植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时,易发生()A、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B、宿主抗移植物反应0、自身免疫病D、肿瘤39、以下免疫学检测技术中,最为灵敏的方法是()A、放射免疫测定B、免疫荧光技术C、免疫酶标技术D、间接凝集反应40、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是()A、抗毒素B、丙种球蛋白C、类毒素D、抗Rh球蛋白二、填空题(每空0。
病原与免疫重点名词解释
病原微生物与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1、Ag(抗原):是一类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且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Ig(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3、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种属个体间的共同抗原。
4、抗原决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5、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即表达IgGFc受体的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通过与已结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靶细胞表面的IgG抗体的Fc段结合,而杀伤这些靶细胞的作用6、单克隆抗体(McAb):由识别一个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均一的抗体。
7、MHC:存在于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
8、CD分子: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McAb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一个分化群(CD),并以此代替分化抗原以往的命名。
CD分子指的是与人类细胞发育、分化、活化有关的膜抗原。
9、APC:能表达被T细胞所识别的MHC-抗原肽复合物的任何细胞。
10、BCR复合体:由BCR和Igα、Igβ 组成。
BCR特异性结合抗原,Igα、Igβ将抗原结合信号传至B细胞核内。
11、TCR复合体:由TCR和CD3 组成。
TCR特异性结合抗原,CD3将抗原结合信号传至T细胞核内。
12、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或免疫相关细胞产生的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或多肽。
13、干扰素: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和动物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糖蛋白。
14、Th1与Th2细胞:TH1细胞:分泌IL-2、IFN-γ、TNF等,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的T细胞。
Th2细胞:分泌IL-4、IL-5、IL-6、IL-10、IL-13等,主要参与体液免疫的T细胞。
15、免疫应答: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全过程。
抗原决定簇选择
表位类型
表位位置
线性表位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构象、线性表位
抗原分子表面
研究意义
表位是蛋白质抗原性的基础 ,研究蛋白质抗原表位 , 对于设计具有免疫原性和中和活性的多肽、新型 疫苗分子及新型诊断试剂具有较大意义。 应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诊断与疫苗的研究中,尤其是在制作良好 的特异性诊断试剂盒中更为重要。
抗原表位研究方法
水解后采用各种分离方法如SDS-PAGE、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将水解片 段分开,然后用Western blot,ELISA等各种检测手段来检测。结果可通 过理论肽段分子量的推断或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来判断。
利用该法分析抗原表位的有肌醇激酶、肌细胞增强蛋白、乙酰胆碱酯酶、 玻璃体结合蛋白、磷脂酶基质蛋白等。
研究方法
1.2 水解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是一个直接的确定线性及构象性抗原表位的方法,又称为Protein footprinting。其理论依据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结合部位能抵抗蛋白酶的水 解。 根据蛋白质抗原性质的不同常采用3种方法。 对于蛋白酶水解位点较少的抗原,一般先将抗原与等摩尔抗体在PBS中反 应,然后酶解,SDS-PAGE分离水解产物,分析结果。 对于蛋白酶水解位点较多的抗原,采用HPLC法,将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酶 解片段和同样条件下的抗原酶解片段分别用HPLC分析。两者图谱对应峰峰 高比大于平均数值的片段则推测为抗原表位。 对于能确定为线性表位的抗原可先将抗体连接于固相载体上,并将此固相 载体装柱,然后让过量的抗原溶液通过此柱,使抗原-抗体形成复合物。一 定条件下,酶溶液过柱,酶解此抗原-抗体复合物,PBS洗去酶解下的不结 合片段,再用1.0mol/L的乙酸洗下与抗体结合的肽段。HPLC分析这些片段 以确定结果。 近来,质谱技术在这类结果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该法已成功地 确定了细胞色素C,胃泌素释放肽(GRP),脂碱性磷酸酶(PLAP)等的抗原 表位。
免疫学 抗原 试题
抗原一、单项选择题1.不以抗原决定簇与抗原受体结合的是A.完全抗原B.超抗原C.半抗原D.TD-抗原E.TI-抗原2.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A.物理性状B.分子量大小C.异物性D.结构的复杂性E.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3.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属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细菌感染4.许多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是因为它是A.在胸腺中产生的B.相应抗体是在胸腺中产生的C.仅存在于T细胞上D.只能产生体液免疫E.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细胞辅助5.半抗原A.只有与载体偶联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B.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C.是大分子D.是小分子物质E.具有免疫原性6.半抗原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B.能与相应抗体结合C.是抗原与载体结合物D.不能作为变应原E.不能与相应抗体结合7.TD-AgA.胸腺产生的抗原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C.引起免疫应答需T细胞辅助D.引起免疫应答不需T细胞辅助E.以上均不对8.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物质是A.甲胎蛋白B.ABO血型物质C.细菌毒素D.甲状腺球蛋白E.类毒素9.下列哪组物质中存在异嗜性抗原:A.大肠杆菌O86与人血型B物质B.大肠杆菌O14型的脂多糖与人血型B物质C.大肠杆菌O14型的脂多糖与人血型A物质D.肺炎球菌14型与人血型B物质E.SPA与人血型A物质10.ABO血型系统基因型父亲为AB,母亲为BO,在他们所生的孩子中,不可能有哪种血型:A.A型B.B型C.AB型D.O型E.以上均不对11.抗原的两大基本性能是:A.异物性和特异性B.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C.抗原性和异物性D.理化复杂性和特异性E.异物性与免疫反应性12.HLA是人类的:A.同种异体抗原B.异嗜性抗原C.自身抗原D.肿瘤抗原E.佐剂13.类毒素为A.有免疫原性有毒性B.无免疫原性无毒性C.有免疫原性无毒性D.无免疫原性有毒性E.以上均不对二、多项选择题1.属于完全抗原的有A.病毒B.化学药品C.蛋白质D.细菌外毒素E.花粉2.关于抗原决定簇,正确的是A.又称表位B.是大分子C.相当于半抗原D.决定抗原特异性E.一个抗原分子可有多种抗原决定簇3.下列哪些抗原是根据抗原来源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进行分类命名的A.异种抗原B.同种异体抗原C.异嗜性抗原D.自身抗原E.超抗原4.根据抗原的性能可将其分为两类,它们是A.TD-抗原B.完全抗原C.蛋白质抗原D.半抗原E.TI-抗原5. 类毒素A.由外毒素经处理而成B.主要成分为脂多糖C.抗原性与外毒素相似D.毒性与外毒素相似E.是细菌分泌的6.ABO血型抗原有A.AB抗原B.A抗原C.O抗原D.B抗原E.以上均对7.ABO血型物质在人体可产生下列哪种抗体A.抗B抗体B.抗AB抗体C.抗A抗体D.抗O抗体E.以上均对8.佐剂的作用有A.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B.增加抗体滴度C.改变抗体产生的类型D.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E.可在注入抗原前先注入机体9关于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正确的是A.种属关系越远,免疫原性越弱B.种属关系越近,免疫原性越强C.化学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D.化学结构越简单,免疫原性越强E.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10.关于TD-Ag,正确的是A. 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仅需T细胞辅助A.能诱导细胞免疫并形成免疫记忆B.抗原决定簇比较少C.能诱导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D.只有少数抗原属TD-Ag11对于人类,下列哪些抗原属异种抗原A.甲胎蛋白B.HLAC.外毒素D.类毒素E.Rh血型抗原12.对于人类,下列哪些抗原属同种异体抗原A.免疫动物血清B.HLAC.细菌D.类毒素E.移植抗原三.填空题1.根据抗原的性能将抗原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抗原决定簇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
1. 免疫球蛋白(Ig) 依据化学结构和抗原性差异 可分为IgG、IgM、IgA、IgE和IgD。
2. 抗体(Ab) 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有 的抗体可与细胞结合,这类抗体称为亲细胞性抗 体。如 IgG可与B细胞、巨噬细胞等结合, IgE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
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 4. 根据对胸腺(T细胞)的依赖性 分为胸腺依赖
性(TD)抗原和非胸腺依赖性(TI)抗原。 5. 根据化学性质 可分为蛋白质、脂蛋白、糖蛋白、
脂质、多糖、脂多糖和核酸抗原。
重要的抗原
1. 微生物抗原 具有较强的抗原性,一般都能刺激机 体产生抗体。
细菌抗原: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荚 膜抗原(K)和菌毛抗原、类毒素;
⑶ 其他佐剂 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佐剂(LPS、分支杆菌及其组成成
分等)、核酸及其类似物佐剂(非甲基化的CpG序列)、细胞因子 佐剂、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蜂胶佐剂、脂质体、人工合成 佐剂(MDP及其衍生物、海藻糖合成衍生物)。
免疫系统
动物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免疫器官(免疫组织)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抗原的交叉性有三种情况: ① 不同物种间存在共同的抗原组成; ② 不同抗原分子存在共同的抗原表位; ③ 不同表位之间有部分结构相同。
抗原的分类
1. 依据抗原的性质 可分为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
(即半抗原)。 2. 根据与抗原加工和递呈的关系 可分为外源性抗
原与内源性抗原。 3. 根据抗原来源 分为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
佐剂
1.概念与佐剂的作用
2.佐剂的种类 佐剂的种类很多。
⑴ 铝盐类佐剂 在疫苗制备上应用很广。通常使用的主要有 氢氧化铝胶、明矾和磷酸三钙。
免疫学重点
第一章抗原习题自测一、名词解释1.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因,又称表位,它的种类、数目、空间构型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3.异嗜性抗原:是指在无种属关系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4.AFP:即甲胎蛋白,是一种与肿瘤相关的胚胎性抗原,原为胎儿血清中的正常成分,出生后仅含微量或全部消失,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则明显增高,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FP,可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
5.超抗原(SAg):某些抗原与MHC-Ⅱ类分子结合以后,与TCR Vβ链结合,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效应。
6.载体效应:只有当初次与再次免疫时,半抗原耦联在相同的载体上才能产生抗半抗原抗体的再次应答。
二、填空题1.抗原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因称为表位或抗原决定簇2.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排列,空间结构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
3.半抗原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后成为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
4.抗原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即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5.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簇决定的。
6.TD-Ag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细胞和巨噬细胞参与。
7.免疫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异物性大分子量,一定化学组成和结构,宿主的遗传特性8.肿瘤抗原包括肿瘤特异性抗原和瘤相关抗原9.抗毒素是中和外毒素和抗体10.交叉反应的出现是由于共同抗原的存在。
11.动物来源的抗毒素对外毒素来说是抗体对人而言是抗原12.人类重要的血型抗原有ABO血型抗原和Rh血型抗原13.细菌外毒素经甲醛处理,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称为类毒素三、最佳选择题1.有关TI-Ag哪项是错误的(B )A.包括细菌脂多糖、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等少数抗原物质 B.刺激B细胞产生的抗体仅为IgGC.不引起细胞免疫反应 D.不引起免疫记忆 E.分子上有大量重复的、相同的抗原决定簇2.与种属无关性质相同的抗原称为(C )A.共同抗原 B.类属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同种异型抗原 E.自身抗原3.与免疫原性有关的是(E )A.分子大小 B.外源性程度 C.组成与结构 D.物理性状 E.上述全部因素4.周围免疫器官是(E)A.T、B细胞发生的场所 B.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 C.T、B细胞定居和增殖的场所 D.A+B E.B+C5.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强的是(D )A.脂多糖 B.多糖 C.类脂 D.蛋白质 E.多肽6.抗毒素对人体来说是( A )A.抗原 B.抗体 C.半抗原 D.抗原抗体复合体 E.以上都不是7.除了免疫原性外,抗原还有另一些特性(E )A.毒性 B.过敏性 C.特异的反应性 D.上述A+B E.上述D+C8.类毒素(C)A.有抗原性和毒性 B.没有抗原性而有毒性 C.有抗原性而没有毒性 D.没有抗原性也没有毒性 E.无免疫原性有免疫反应性9.抗原必须是大分子物质是因为大分子物质(E )A.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多 B.化学结构较稳定 C.在体内停留的时间长 D.能刺激和调节抗体的形成 E.以上都对10.抗原的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的(E )A.性质有关 B.种类有关 C.空间构型有关 D.分子大小有关 E.种类、数目、空间构型有关11.自身抗原的出现是由于 (E )A.隐蔽自身抗原的释放 B.自身成份受理化、生物因素的影响,结构改变C.禁忌细胞复活,产生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 D.免疫细胞功能异常 E.以上都对12.下列哪项不是超抗原的特点(E )A.极低浓度既可以激活多克隆T细胞,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 B.不需经过APC加工可直接递呈给T细胞 C.T细胞对其识别无MHC限制性 D.作用无严格的抗原特异性 E.与丝裂原作用相同13.异物性物质指(D )A.异种物质 B.同种异型物质 C.改变的自身成份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14.关于TD-Ag哪项是错误的(D )A.需在T细胞和巨噬细胞协助下,才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 B.结构复杂,表面决定簇种类多 C.产生的抗体多为IgG D.不引起细胞免疫 E.大多数天然抗原属此类15.抗原的免疫反应性是指:( E)A.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性能 B.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效应淋巴细胞的性能 C.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D.与相应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E.与相应抗体和(或)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16.免疫学中的“非已物质”不包括:( E )A.异种物质 B.同种异体物质 C.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 D.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未接触过的自身物质 E.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物质17.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时,引起受体排斥反应的物质属于:( B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体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超抗原18.TD-Ag:(E )A.是指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 B.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 C.不能诱导产生免疫记忆 D.只能诱导产生IgM抗体 E.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和(或)体液免疫应答19.将外毒素转变为类毒素:( B)A.可增强毒素的免疫原性 B.可降低毒素的免疫原性 C.可增强毒素的毒性 D.可脱去毒素的毒性保留抗原性 E.可改变毒素的特异性20.肿瘤相关性抗原是指:( D )A.某一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抗原 B.肿瘤细胞不表达的抗原 C.正常细胞不表达的抗原 D.肿瘤细胞高表达,某些正常细胞也可以少量表达的抗原 E.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高表达的抗原21.癌胚抗原:(E)A.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 B.可以用作肿瘤的特异性诊断标志 C.在所有肿瘤中均可查到 D.结合在细胞表面,不易脱落 E.对宿主无免疫原性四、问答题1.影响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因素:①分子的大小;②化学组成和结构;③异物性;④宿主的遗传性;⑤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剂量以及是否应用佐剂等因素。
抗原决定簇
免疫功能是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清除“非己”抗原的 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生物学作用的总称。主要包括:
1.免疫防御(Immune defence) 2.免疫自稳(Immune homestasis) 3.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
功能
生理性(有利)
病理性(有害)
免疫防御
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抗原结合价:指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 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
抗原决定基的类型
线性表位、构象表位
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特性比较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位结构 线性决定基
构象/线性决定基
表位性质 经过加工处理的多肽片断 天然多肽、多糖、LPS等
表位大小 5~12个氨基酸(CD8+T细胞) 5~15个氨基酸、5~7个单
在某些情况下,抗原也可以表现为特异性的 负免疫应答,称为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
有时,抗原还可能引起病理性的免疫应答即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上述抗原分别被称为(rolerogen)性 异物性是指抗原与自身万分相异或与宿
共同抗原:带有共同决定簇的抗原称为~。
类属抗原:存在于同一种属或近缘种属间的 共同抗原,称为~。
异嗜性抗原:指不同种属生物之间的共同抗 原。
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 的抗体,可以和所有带有此决定簇的共同抗 原起反应,这种反应称为~。
第三节 几种重要的抗原
抗原决 定簇
TD -Ag
T细胞
超敏反应、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清除损伤或衰老的细胞 清除复制错误/突变的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胞癌变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完整版)免疫学基础练习题答案(1)
(完整版)免疫学基础练习题答案(1)《免疫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1免疫 2. 医学免疫学二、填空题免疫功能包括__免疫防御功能__、__自身耐受功能___、___免疫监视功能__。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表现为___超敏反应__、_自身缺陷病____、__肿瘤___。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___抗原性异物___以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三、选择题1.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是(A)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2.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可导致( E)A.严重感染B.自身免疫病C.肿瘤D.免疫缺陷E.超敏反应性疾病3.机体免疫系统排斥或杀灭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防御 D.免疫识别4.关于免疫应答正确的说法是( C )A.对机体有利B.对机体有害C.通常情况下有利,有时有害D.以上说法都不对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 C)(2002年医师真题)A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C.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D.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第一章免疫系统一、选择题1.T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A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2.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A )A、胸腺和骨髓B、淋巴结和脾脏C、淋巴结和胸腺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3.艾滋病的特征性免疫学异常是( A )A.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B.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丧失C.血清IgG升高 D.血清IgG下降4. TC细胞(CTL)表面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 B )A、CD4分子B、CD8分子C、CD29分子D、CD80分子5.Th细胞具有鉴定意义的标志是(B)A、CD8分子B、CD4分子C、CD29分子D、CD80分子6.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D)A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B 吞噬细胞C NK细胞D T细胞7.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不包括( B)A、T细胞B、NK细胞C、 B细胞D、树突状细胞8. B淋巴细胞在以下那个器官发育成熟( B )A胸腺B骨髓C脾D淋巴结9.下列选项不属于淋巴细胞的有( B )A、自然杀伤细胞B、单核吞噬细胞C、B细胞D、T细胞10.下列选项不属于T细胞表面标志的是( D )A、CD8分子B、CD4分子C、CD3分子D、CD40分子11.HIV侵犯的主要靶细胞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A.CD4+T细胞B.CD8+T细胞C.B细胞D.红细胞12.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 A )(2001执业医真题)A.IL-1B.IL-2C.IL-4D.TNF13.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 D )(2000执业医真题)A.产生细胞因子B.直接杀伤靶细胞C.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D.介导ADCC效应E.参与抗病毒14.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的后果是(D )(历年考题)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C.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不受影响D.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受损15.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的细胞是(B)A.NK细胞B.T细胞与B细胞C.APCD.嗜碱性粒细胞16.表达低亲和性IgG FC受体,具有ADCC作用的细胞是(B )A.B细胞 B.NK细胞 C.巨噬细胞 D.T细胞17.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C )A.B细胞 B.NK细胞 C.TC细胞 D.中性粒细胞18.T细胞不具有的受体是(E ).A.E受体B.抗原受体C.IgGFC受体D.促分裂原受体19.表达于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的CD分子是(A )A.CD3B.CD4C.CD8D.CD19二、填空题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_免疫器官__,_免疫细胞__和_免疫分子_。
新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 :即通常所指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机体在遇到病原后,首先并迅速起防护作用的。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 1.抗原(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2.半抗原(hapten):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3.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4.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5.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 细胞辅助的抗原6.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7.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8.超抗原(superantigen,SAg):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1.抗体(antibody) :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
2.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3.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仅能合成及分泌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4.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通过对其表面表达的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直接杀伤靶抗原5.调理作用(opsonization):人体内抗体和细菌表面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补体激活。
三、抗原决定簇
二、构成免疫原的条件
(一)异源性 1、异种物质 2、同种异体物质:如血型抗原 3、改变和隐蔽的自身物质(自身抗原)
(二)理化性状 1、分子大小 2、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立体构象的复杂性 3、物理状态
三、抗原决定簇
(一)基本概念 1、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抗原分子表面 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 决定簇或抗原决定基,也称表位(epitopes) 2、构象决定簇和顺序决定簇 3、功能性决定簇和隐蔽的决定簇
PRRSV病毒粒子结构示意图
问题:下列各物质是否是好的免疫原,为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成好的免疫原?
1.化学药物注入机体。 2.铁钉刺入皮肤。 3.自身蛋白质。 4.牛奶给狗喝。 5.牛奶注入狗的皮下。 6.细菌病毒感染家禽。 7.细菌死苗投喂给猪。 8.gene-表达-产物-Ab。该表达蛋白具有很好的抗原性。
2、载体效应: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首次免疫动物, 可测得半抗原的抗体,出现初次反应,但当第 二次免疫时,半抗原连接的载体只有和首次 免疫所用的载体相同时,才会有再次反应, 这种现象称为载体效应。
四、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性
(一)基本概念 1.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引起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此抗
体也只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结合。
亚单位即CH1,CH2和CH3组成 (2)功能:表现各自的功能。 结合补体(CH2),粘附C(CH3),通过胎盘和粘膜,遗传标志的
五类免疫球蛋白
第二节 Ig的分子结构
一、Ig单体的分子结构
1.基本结构:
四条对称 多肽链
2 重链(H链) 450aa:50Kd
2 轻链(L链) 214 aa:25Kd
-S-SL-H-H-L
医学课件抗原决定簇的确立和选择
抗原表位--分类
❖ 覆盖型和非覆盖型表位
某些抗原分子表面,不同表位之间相对分离,各自结合 特异性抗体,互不影响,这类表位被称为非覆盖型表位。
若某一表位与相应抗体结合会影响另一表位与抗体的结合, 此类表位称为覆盖型表位。
❖ 功能性和隐蔽表位
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表位易被相应淋巴细胞所识别,即具 有易接近性,可直接启动免疫应答,故称为功能性表位。
根据蛋白质抗原性质的不同常采用3种方法。
✓ 对于蛋白酶水解位点较少的抗原,一般先将抗原与等摩尔抗体在PBS中反 应,然后酶解,SDS-PAGE分离水解产物,分析结果。
✓ 对于蛋白酶水解位点较多的抗原,采用HPLC法,将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酶 解片段和同样条件下的抗原酶解片段分别用HPLC分析。两者图谱对应峰峰 高比大于平均数值的片段则推测为抗原表位。
➢ 后者又称构象型抗原表位,是由那些空间邻近但顺序上不连续 的氨基酸组成。
分类
按照与抗原受体细胞结合不同,分为B细胞抗原表位和T细 胞抗原表位。
特性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位分子
TCR
BCR
MHC分子 表位性质 表位大小 表位类型
必需
主要是线性多肽 8-12氨基酸(CD8-TC) 12-17氨基酸(CD4-TC) 线性表位
❖ 一般情况下,一个多肽表位含5~6个氨基酸残基;一个多糖 表位含5~7个单糖;一个核酸半抗原的表位含6~8个核苷酸。
❖ 抗原表位的大小与相应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相适合。
❖ 一个抗原表位的特异性由组成它的所有残基共同决定,但其 中有些残基在与抗体结合时比其它残基起更大作用,这些残 基被称为免疫显性基团。
存在于抗原分子内部的表位无直接触发免疫应答的功能, 称为隐蔽表位。若通过理化因素处理抗原,使其结构发生改变, 内部的隐蔽表位被暴露,可能成为新的有功能的表位。
病原生物学试题集
、
、
.具有特异性杀伤功能
的淋巴细胞是
.
5、具有 ADCC 作用的细胞有
、
、
、
.
6、MØ、中性粒细胞等细胞表面具有
受体,它的杀伤作用必须依赖
作
为桥梁,故称为 ADCC 作用.
7、NK 细胞的杀伤作用不依赖
的存在,也不需要
的致敏,它是机体
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三、问答题
1、简述 NK 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2、试述 T、B 淋巴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及意义.
多数不需要
抗体
IgG
IgM
细胞免疫应答
引起
一般不引起
回忆应答
引起
不引起
诱导免疫耐受
难
易
机理
T、B 细胞决定簇
B 细胞决定簇
2、答:
⑴、自身隐蔽的抗原:如 精子、眼角膜、晶状体及甲状腺球蛋白等.
⑵、自身修饰的抗原:如 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导致自身表面抗原改变或
消失,转变成自身抗原.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
D.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
E.相应的抗体产生需 T 细胞辅助
5、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抗原决定基
B.抗原的大小
C.抗原的电荷性质
D.载体的性质
E.抗原的物理性状
6、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完全抗原
B.TD 抗原
C.TI 抗原
D.半抗原
E.超抗原
7、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
、
、
。
5、可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有
、
、
。
三、问答题
抗原决定簇
一、概念
原(Antigen,Ag)
二、构成免疫原的条件
三、抗原决定簇
四、抗原的交叉性 五、抗原的分类 六、重要的天然抗原 七、佐剂
一、概念
(一)抗原与抗原性
1、抗原(Antigen, Ag):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 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2、抗原性: (1)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 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2)反应原性:是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 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此特性又称为免疫 反应性
一、概念
(二)完全抗原与半抗原 1、完全抗原: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 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2、半抗原: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性的物 质称为不完全抗原,亦称为半抗原 · 简单半抗原:既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抗 体,在与相应抗体结合后也不能出现可见的反 应,但能阻止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 复合半抗原: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但在试管内可与相应抗体结合,在一定条件下 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
如:免疫血清(含多种特异性抗体)。
实际意义:
1.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 2.诊断疾病、鉴定细菌 3.表达产物特异性检验
交叉反应
抗 原
31 2 4
BA L B /c
免 疫
1
2
3
4
脾脏 淋巴結 B 細胞
31 2 4
传统抗血清
所有抗体混合
二
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将抗体产生细胞与具有无限增殖 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及克隆化使杂交 瘤细胞成为单克隆细胞系。
类(IgG:γ, IgM:μ, IgA:α, IgE :ε, IgD:δ )、亚类(IgG1, IgG2…) 型(κλ)、亚型
抗原决定簇
2.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SP)
第三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免疫学功能
一、IgG——中和性Ab
1、IgG多为单体,分子量是Ig中最小的一 种。 半衰期约为23天。 2、血清中含量最多,占Ig的70~80%。持续时 间最长,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主导作用。 3、IgG是唯一能通过人、灵长类动物、兔胎 盘的抗体。
二、Ig的水解片段与生物学活性
1、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1)木瓜蛋白酶:抗原结合片断:Fab片段, 可结晶片段:Fc片段 (2)胃蛋白酶 2、Fab片段的组成与生物学功能 (1)组成: (2)生物学活性: 3、FC片段的组成与生物学活性 (1)组成: (2)生物学活性:
三.特殊结构
(三)交叉反应在兽医中的作用——诊断和防治 1.诊断当中出现误诊 (1)牛感染禽结核杆菌或副结核杆菌——牛结核菌 (2)牛感染了肠耶尔森氏菌——牛布氏杆菌 2.诊断疾病 用猪传染性胃肠炎抗原——猫细小病毒感染 用变形杆菌抗原——动物的立克氏体病 用牛心肌酒精提取液作抗原——梅毒患者的血清 3.预防传染病 (1)牛痘苗—人天花 (2)人麻疹苗—犬瘟热 (4)火鸡疱疹病毒—鸡马立克MD
生物水平抗体生成技术
多克隆抗体(抗血清)
细胞工程抗体生成技术
单克隆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生成技术
基因工程抗体
一 、 多克隆抗体
polyclonal antibody
一、概念
1.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采用传统免疫方法,将抗原注入动物机体,数次免疫后,采取 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由此获得的抗血清就是多克隆抗体。 指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刺激不同B细胞产生的针对不同抗原决 定簇的多种抗体混合物。
第二章抗原作业
第二章抗原一. 名词解释1.抗原(antigen)2.半抗原(hapten)3.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4.胸腺依赖性抗原 (TD-Ag)5.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二.单项选择题:(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或最为接近的)1.免疫原性是指()A.抗原分子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B.抗原分子不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C.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D.抗原分子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E.抗原与载体结合后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2.异物是指()A.异种物质B.同种异体物质C.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D.胚胎期未曾与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E.以上均是3.关于T淋巴细胞决定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一般由数化学基团组成B.多存在于天然蛋白质分子表面C.一般为免疫原性多肽D.经加工处理后能被B淋巴细胞识别E.不经加工处理即可被T淋巴细胞识别4.决定抗原与抗体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载体B.佐剂C.抗原决定基D.TI-AgE.TD-Ag5.对人体具有抗原和抗体二重性的物质是()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B.干扰素C.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D.细菌外毒素E.马抗破伤风血清6.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同种异体抗原D.异嗜性抗原E.超抗原7.有的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因为()A.B细胞需要胸腺的辅助才能产生抗体B.TD-Ag刺激机体在胸腺内产生抗体C.TD-Ag在胸腺中被加工、处理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D.TD-Ag需要巨噬细胞、T和B细胞相互协作,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E.TD-Ag只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8.用间位氨基苯甲酸与载体结合免疫实验动物,制备的抗血清能与哪种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反应()A.苯胺;B.对氨基苯砷酸;C.间位对氨基苯磺酸;D.邻位对氨基苯甲酸;E.间位氨基苯甲酸9.B细胞识别抗原决定基的特点是()A.特异性识别隐蔽抗原决定基;B.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表面的决定基C.特异性识别载体决定基;D.特异性识别载体与隐蔽的抗原决定基E.特异性识别所有的抗原决定基10.正常情况下,自身组织成分无免疫原性是由于()A :体内有针对自身组织成分的抑制性T淋巴细胞B :自身组织成分分子量小C :自身组织成分无抗原决定簇D :胚胎期机体形成对自身组织成分的免疫耐受E :自身组织成分分子结构简单11.下列哪组现象均属交叉反应()A.DNP—BSA免疫动物后,产生抗BSA抗体;链球菌感染后引起风湿性心内膜炎。
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关键词/Keywords:antigenic determinant, epitope, 抗原决定簇↓↓↓↓↓↓↓↓↓↓中文解释↓↓↓↓↓↓↓↓↓↓英文又称antigenic determinant,它是决定抗原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大多存在于抗原物质的表面,有些存在于抗原物质的内部,须经酶或其他方式处理后才暴露出来。
一个天然抗原物质可有多种和多个决定簇。
抗原分子越大,决定簇的数目越多。
在各个抗原决定簇中,最易引起免疫应答的是免疫显性决定簇。
决定簇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类:①抗原决定簇。
作用在B细胞上,并可与对应体的Fab段结合。
②免疫原性决定簇。
最后作用在T细胞上,与细胞免疫有关。
抗原物质的这两种决定簇的部位决定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特异性。
抗原通过与相应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结合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则通过识别抗原决定簇来区分“自己”与“非己”;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也通过抗原决定簇来完成。
因此抗原决定簇是使免疫应答和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抗原决定簇是抗原分子的一小部分,其大小相当于相应抗体的结合部位。
它们一般可由5~7个氨基酸、单糖或核苷酸所组成。
蛋白质抗原决定簇的大小一般不超过 6~8个氨基酸残基;碳水化合物抗原决定簇约含6 个单位的己糖(六碳糖);核酸半抗原的每个抗原决定簇约含6~8个核苷酸。
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不仅依赖其氨基酸组成、数目和排列顺序,也依赖于分子局部构型以及分子的其余部分对此局部构型的影响。
每一个抗原决定簇,其性质和空间构型决定着一种特异性,可与一种抗体结合。
多种抗原决定簇也就决定着多种抗原特异性。
一个抗原分子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这些决定簇的组成与空间排列各不相同,从而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分子中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
在抗原分子内部存有无功能的、隐蔽的抗原决定簇。
只在理化因素的处理下暴露到抗原分子的表面时,才能起抗原决定簇的作用。
特异性免疫中一个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能产生多少种抗体?
特异性免疫中一个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能产生多少种抗体?特异性免疫中一个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原,能产生多少种抗体?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
抗原以此与相应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结合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则通过识别抗原决定簇来区分“自己”与“非己”;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也通过抗原决定簇来完成。
因此抗原决定簇是使免疫应答和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抗原决定簇是抗原分子的一小部分,其大小相当于相应抗体的结合部位。
它们可由5~7个氨基酸、单糖或核苷酸所组成。
每一个抗原决定簇,其性质和空间构型决定着一种特异性,可与一种抗体结合。
多种抗原决定簇也就决定着多种抗原特异性。
一个抗原分子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这些决定簇的组成与空间排列各不相同,从而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分子中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
在抗原分子内部存有无功能的、隐蔽的抗原决定簇。
只在理化因素的处理下暴露到抗原分子的表面时,才能起抗原决定簇的作用。
抗原是一个粗概念,有的是单一性的,有的是多种合一起的,产生的抗体就有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之分。
如伤寒菌是一抗原,但是其结构中又有多种抗原成分,如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抗原。
抗体抗原之间的反应是可逆的,在适宜的条件下仍可解离而性质不变。
机体内约有1亿种不同的B淋巴细胞,每个独立的B淋巴细胞只能接受一种抗原的刺激从而形成分泌一种抗体的能力,因此特异性是免疫应答的特有标志。
如常识所见,麻疹患者愈后即获得对麻疹的终生免疫,而这并不形成对天花的免疫。
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本质是抗原决定簇与抗体结合簇的专一适配性,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上专有的化学基因,可以决定其刺激机体所产生抗体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与其相对应的抗体结合簇立体构型完全相适应。
一个抗原分子可带有多个不同的决定簇。
抗原分子量愈大,决定簇数量愈多。
决定簇数目代表抗原分子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分开,然后用Western blot,ELISA等各种检测手段来检测。结果可通 过理论肽段分子量的推断或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来判断。
抗原表位--分类
覆盖型和非覆盖型表位
某些抗原分子表面,不同表位之间相对分离,各自结合 特异性抗体,互不影响,这类表位被称为非覆盖型表位。
若某一表位与相应抗体结合会影响另一表位与抗体的结合, 此类表位称为覆盖型表位。
功能性和隐蔽表位
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表位易被相应淋巴细胞所识别,即具 有易接近性,可直接启动免疫应答,故称为功能性表位。
对于能确定为线性表位的抗原可先将抗体连接于固相载体上,并将此固相 载体装柱,然后让过量的抗原溶液通过此柱,使抗原-抗体形成复合物。一 定条件下,酶溶液过柱,酶解此抗原-抗体复合物,PBS洗去酶解下的不结 合片段,再用1.0mol/L的乙酸洗下与抗体结合的肽段。HPLC分析这些片段 以确定结果。
近来,质谱技术在这类结果P),脂碱性磷酸酶(PLAP)等的抗原 表位。
利用该法分析抗原表位的有肌醇激酶、肌细胞增强蛋白、乙酰胆碱酯酶、 玻璃体结合蛋白、磷脂酶基质蛋白等。
研究方法
1.2 水解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是一个直接的确定线性及构象性抗原表位的方法,又称为Protein footprinting。其理论依据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结合部位能抵抗蛋白酶的水 解。
根据蛋白质抗原性质的不同常采用3种方法。
对于蛋白酶水解位点较少的抗原,一般先将抗原与等摩尔抗体在PBS中反 应,然后酶解,SDS-PAGE分离水解产物,分析结果。
对于蛋白酶水解位点较多的抗原,采用HPLC法,将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酶 解片段和同样条件下的抗原酶解片段分别用HPLC分析。两者图谱对应峰峰 高比大于平均数值的片段则推测为抗原表位。
2. 合成肽库方法
研究方法
肽库是大量某一长度(如六肽)的短肽的集合,它包括了该长度 的短肽的各种可能序列或其中的绝大部分。
2.1 有机合成法
有机合成法就是直接利用固相肽合成技术,合成含有各种可能序列的短 肽。通过这种合成可以保证各种序列的多肽等机率出现,每个载体上只 含有一种序列的短肽。
优点是构建方法简单,迅速。缺点是不能扩增,筛选比较麻烦,需进行 荧光标记或ELISA,在显微镜下操作工作量比较大。
抗原通过抗原表位与相应的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 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借表位与相应抗 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
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C
抗原分子以其B细胞表位与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发生互补性结合 A.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立体构象; B.采用电脑技术将抗原和抗体分子分开,可见抗原和抗体分子的相互作用仅发生 在抗原分子的B细胞表位和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之间,两者呈现结构互补。 C.抗体的互补决定区与抗原表位结合示意图
后者又称构象型抗原表位,是由那些空间邻近但顺序上不连续 的氨基酸组成。
分类
按照与抗原受体细胞结合不同,分为B细胞抗原表位和T细 胞抗原表位。
特性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位分子
TCR
BCR
MHC分子 表位性质 表位大小 表位类型
必需
主要是线性多肽 8-12氨基酸(CD8-TC) 12-17氨基酸(CD4-TC) 线性表位
抗原表位研究方法
1.传统化学“切割”法或酶法(classical epitope mapping)
通过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处理抗原分子以获得多肽碎片,再利用单克
隆抗体筛选能与之起阳性反应的片段。
1.1 用化学法或酶“切割”抗原,分离抗原肽段
该法对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作要求,但测定结果只能是抗原的线性表位 。
存在于抗原分子内部的表位无直接触发免疫应答的功能, 称为隐蔽表位。若通过理化因素处理抗原,使其结构发生改变, 内部的隐蔽表位被暴露,可能成为新的有功能的表位。
分类
按表位结构不同,分为连续性抗原表位和不连续性抗原表位。
连续性表位又称线性表位,是由肽链上顺序连续的氨基酸组成 通常这种结合比较弱,因为小肽并不含完整天然蛋白的构象, 在多数情况下这种表位可能只代表了复杂表位的一部分。对其 研究依赖于多肽固相化学合成技术。
一般情况下,一个多肽表位含5~6个氨基酸残基;一个多糖 表位含5~7个单糖;一个核酸半抗原的表位含6~8个核苷酸。
抗原表位的大小与相应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相适合。
一个抗原表位的特异性由组成它的所有残基共同决定,但其 中有些残基在与抗体结合时比其它残基起更大作用,这些残 基被称为免疫显性基团。
在研究构象性表位时的minotopes方法即采用类似的方法,通常从二肽 开始合成并逐渐增加肽链长度及置换氨基酸种类,直至达到与抗体的最 大结合为止。
研究方法
2.2 基因工程法(噬菌体随机肽筛选法)
该法先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合成的 一组寡核苷酸混合物(小肽基因混 合物)克隆至线性噬菌体基因组中, 使之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噬菌体的 外壳蛋白的氨基端表达。再利用生 物素或酶标记的抗体筛出特异的噬 菌体,并进行扩增,再筛选,从结 合特异抗体的噬菌体DNA序列推断 出氨基酸序列,并合成相应的短肽, 验证筛选结果。
抗原决定簇选择
报告内容
1
概念
2
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法
抗原表位--定义
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AD),是 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因而表位代 表了抗原分子上的一个免疫活性区,负责与抗体分子或免疫 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严格说来,抗体的特异性是针对 表位而不是针对完整的抗原分子的。
无需
天然的多肽、多糖、脂 多糖、有机化合物 5-15个氨基酸,5-7个 单糖或5-7个核苷酸
构象、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
研究意义
表位是蛋白质抗原性的基础 ,研究蛋白质抗原表位 , 对于设计具有免疫原性和中和活性的多肽、新型 疫苗分子及新型诊断试剂具有较大意义。
应用:多在诊断与疫苗的研究中,尤其是在制作良好 的特异性诊断试剂盒中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