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结题报告

科技创新结题报告
科技创新结题报告

东华理工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编号:结题时间:2010 年11月13 日

课题名称纳米颗粒组装的Pb2MoO5空心球的模板法制备

与光学性质

立项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

论文

负责人陈庆春主要成员周智智、唐元勇、谢卫平

一、项目完成情况

本课题实验完成,已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使用方法与手段

利用碳微球做吸附剂和模板,制备了Pb2MoO5空心球,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

三、取得的成果与价值

结果表明,Pb2MoO5空心球主要由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并且由于具有空心结构,该产物从紫外到近红外都有光吸收,并且在紫外光照下,Pb2MoO5空心球可降解罗丹明B染料。

四、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1.制作碳微球是,颗粒大小不是很均一。且分布有时分布不均。

经验教训:在离心时,一定要有耐心,多离心几遍!

五、经费使用情况

六、自我评价

此次科技创新项目,让我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1.让我们使理论和实践知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2.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我们的耐心。知道了结果的来之不易。

七、学院评价意见

主管院长(签名):年月日八、专家评价意见

专家(签名):年月日

注:附有关发表的论文、成果实物及其证明材料等。

初中化学课前5分钟小测有效性结题报告

初三化学组微型课题: 2013-2014年 初中化学课前5分钟小测有效性的 研究 (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课前5分钟小测有效性的研究 一、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课题研究背景: 学习化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做中学,练习教案既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初中化学教案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在常规教案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课题研究意义: 基于以上的原因,提出了“初中化学常规教案中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准备从课前小测这一层面,探讨出“有效学习活动的途径”,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通过研究活动,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常规教案课前基础性小测”的思路。 二、研究的依据及内容

(一)研究的依据 1.建构主义认识论: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创设者、组织者、引导者,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知识经由学生自己的科学方法检验后获得。 2.有效教案的理念:有效教案理念指出教案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案的效益。 3.《国家教案课程标准》理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案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研究的内容 常规教案除了课堂上进行引导分析外,还应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及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体现在下面三方面: 1、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设计的研究; 2、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活动中,对学生测试过程有效性的研究; 3、提高“课前5分钟基础性小测”设计的有效性、实施的有效性。 三、研究的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 四、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课题组的成员及任务分工 主持人:邰梅冬 承担任务:课题申报、组织、编辑小测内容,指导开展研究及结

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结题报告

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关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项目编号: 102025 项目负责人:柯媛媛 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会计学院 项目合同起止时间: 2010 年 4 月- 2011 年3 月 项目结题时间: 2011 年 3 月

重庆工商大学教务处制一、项目情况简表

注:附相关论文,成果实物及其证明材料等。 二、项目研究的背景、思路、研究与实践情况 背景: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下称“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

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施行。施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由此初步形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上海存在许多的问题,而内部控制逐渐向中小企业提出要求将是将来的一种必然趋势,所以经过本小组成员的讨论,决定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上实行研究,而这也具有相当大的实际意义。 思路:首先,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我们初步确立了以实际调查为主的思路,然后明确每位组员的分工,并每周集中,进行讨论(集中程度以实际情况变化为主)。其次,确立了一个大概的时间计划表,按照确立好的计划进行实际工作, 研究与实践:在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利用学校期刊网络资源与指导教师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并汇报情况。同时,在老师及同学的帮助下,进入实业界调查,发现实际情况并非我们原来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也并不像书上说的那样,而比书上要复杂得多。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问题的复杂程度,但是出于对科研项目的最终目的,服务于实际,我们还是于各种困难之中进行调查、学习。

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实例

课题《义务教育校本作业设计与课业减负的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人:黄美娟吴春南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评价的问题、考试的问题、升学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而课外作业繁多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学科的增多,教育领域的拓宽,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1、中学开设了十几门课程,其中考试科目就有七、八门,教学任务客观地成倍增加,使学生的课外作业也随之相应加重。学生每天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做作业,而且总是有做不完的作业。 2、多数学校以分数来衡量教育质量已经成了惯例,而且和奖金、评优挂钩,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教师为了提高分数就不得不采用题海战术,向学生施压——加大作业量。课业负担过重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1、课业负担过重,必然导致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产生心理疲劳,危及心理健康。如有些小学生写作业甚至到深夜仍完不成,家长不得不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否则回到学校无法向教师交待。2、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太多的作业让学生无法完成,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只能相互抄作业,而抄作业的后果是连基础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好。抄作业现象在中小学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布臵的作业不少,但教学成绩就是上不去。 3、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的睡眠,据了解有很多学生睡眠不足,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了什么都不知道。 4、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多学生都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患近视眼的、驼背的越来越多。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初中校本作业设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的目的和地方义务教育教学的要求,由学校教师根据本校的学生来源、层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完成的各学科作业练习册。它的意义在于:合理的作业设计能有效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保证他们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袁振国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他说,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普遍呼声。多年来,教育部下发了多个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相关文件,有些地区在学生减负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体上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依然存

化学课题结题报告

化学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研究性课题化学结题报告 研究性化学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三鹿”为人们完成了一次化学扫盲 三、活动时间: XX年10月10日———XX年11月21日 四、课题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只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随处可见。但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方面,因为化学品的污染,引起许多人体健康的问题:在大迷离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肠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离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中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 ??最近,出现了“三聚氰胺”这个热门名词,引起了多少人们的恐慌?正是这种化学品引发了“三鹿”的危机。为了样大家认识“三聚氰胺”,本课题小组研究了三聚氰胺的一些问题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利弊 五、课题目的: 1.认识三聚氰胺的一些基本知识。 2.了解牛奶掺入三氯氰胺的原因。

3.了解三聚氰胺的危害,研究和讨论化学的两面性。 六、课题研究过程和方法: 1、小组各成员负责各自的工作,从网上、书籍、报刊中搜集资料。 2、整理和分析信息。 3.小组进行进一步讨论。 七、研究结果和分析: 三聚氰胺的基本性质: 三聚氰胺形状为纯白色斜棱晶体,无味,密度1.573g/cm3(16摄氏度)。常压熔点为354摄氏度(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为300摄氏度,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乙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甘油等,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三聚氰胺得主要用途于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中间产品,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原料,其声称品在装饰板、涂料、横塑粉、纸张等方面,突显出三聚氰胺的作用。 在毒性方面,目前认为其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g/千克体重,胀气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了影响,导致产生结实,然而,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

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宁夏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项目名称:宁夏三种灌木叶片角质膜分离 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项目主持人:马玲悦 指导教师:彭励 填报日期: 2013 年 3 月 28 日 教务处制

一、项目结题简表 项目名称:宁夏三种灌木叶片角质膜分离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资助经费1600元完成时间2013年3月 成果形式论文一篇项目主持人马玲悦所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主要研究人员 姓名所在学院专业年、班级承担主要工作 许晨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10级辅助承担角质膜分离的部分工作杨晓琴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010级辅助承担扫描电镜的部分检测工作 二、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摘要: 1.内容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缺乏,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区之一,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已是迫在眉睫。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分别把“水资源高效利用”及“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开发与创新和优良新品种定向培育”列为优先发展主题,提出建立工业节水、城市节水和农业节水技术体系。而城市节水、农业节水技术体系都与生物节水理论密切相关。由此,提高植物水分利用率,挖掘植物自身的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角质膜是覆盖在植物地上部叶片、花等器官表面的由脂肪族和酯类化合物等构成的连续的薄膜,大量研究表明,叶片角质膜对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环境,提高旱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角质膜的精细结构特别是其外层的蜡质形态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2012年至2013年我们小组以分布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的蒙古扁桃、中部干旱带的沙冬青以及六盘山阴湿地区的靼鞑忍冬3种观赏灌木的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叶片角质膜的分离、角质膜形态及角质膜蜡质形态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深入认识不同生境下植物叶片角质膜的结构特征与耐旱性关系。 2.成果 (1)筛选出角质膜的最适分离条件,并成功获得出三种灌木叶片的角质膜; (2)完成了三种叶片形态结构比较; (3)完成3种叶片角质膜蜡质超微结构的观察; (4)撰写论文1篇,结题报告1份。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修改)

科研项目 ?电子设计竞赛的开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呼唤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等教育法》第五条也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创造力是创新人才的根本标志。正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主要区别”。创新人才除应具备一般人才的特征外,还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要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人才不但要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诸方面要协调发展,还需具有丰富的想象、敏锐的思维、鲜明的个性、敢于批判、勇于开拓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等。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多来源于实践。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最有活力且最具有社会价值的那一部分,也是人类共同和普遍具有的潜能。但不当的教育往往会使人长大之后失去创造性。正如马洛斯曾指出的:“创造性是任何儿童都具有而大多数人长大以后又会失去的” 。因此,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

新能力,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创新欲望,是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要“手脑并用” 、“知行合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实践和训练,不仅能牢固掌握已学过的知识,而且也锻炼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国家教育部倡导的四项学科竞赛之一,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竞赛为参赛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和思维空间。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可以培养他们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可以培养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报名参赛的学校和参赛的学生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1、项目研究的预期目标 1.1. 以电子信息学科为依托,进行机构调整与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1.2. 调整电子技术实验系列课程,建立现代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1.3. 建立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 ① 基础实验;② 设计性实验;③ 综合设计性实验;④ 设计研究性实验。 1.4. 组织课题成员和系部老师参加全国、全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力争获奖以 检验课题的实战效果。

课题结题报告范本【三篇】

课题结题报告范本【三篇】 篇一 《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由*整理]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 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执笔人:毕建祯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完中,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针对此现状,我校化学组成立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并被列为集美区级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初三化学实验课改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把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次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正式提出。大纲指出: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等这些指导性的言语都在告诉我们探究性教学应该启程了。 (2)厦门市从2003年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面对新的教材和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原有的实验教学方式是统一的实验要求、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单一的实验内容又脱离社会实际,已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因此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是化学教学走素质教育之路的有效途径。 (3)我校随着厦门市一起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把新人教版教材上的50多个实验按分类可分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家庭小实验等,而其中有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上册13个,下册11个)。这次我们共选择了其中的19个进行探究教学,但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刚开始大多学生只习惯于思考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或者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方案;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大家知道,学生会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我校实验室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汲取过去几年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我校化学组确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旨在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同时也想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或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自然界及研究的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作用于研究对象,借助化学探究性实验,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加以探索,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中一般围绕八个要素展开,即: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借助该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现象观察,结果分析,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达到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在新课标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出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的指导策略; 2、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结题报告书

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名称:表面活性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研究 项目序号:x2015351 负责人:丁炳杰单海文江恒陈宽 所在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起止时间:2015年5月—2016年5月 结题时间:2016年4月30日 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 二○○四年制

一、研究计划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 多酚氧化酶(PPO)在食品、医药及环保行业有着广泛应用,提高其活性可以更好地应用于食物储存、植物抵抗病原体及病毒侵害、含酚类有机物工业废水的生物降解等。目前,研究人员一般针对提纯后的多酚氧化酶进行相关研究,包括探究酶的最佳活性条件、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酶活性的激发等,以达到最大可能提高酶活性的目的。 PPO大量存在于植物中,其中苹果中含量丰富,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并且其在食品储存(如防腐)、医药(如植物抵抗病原体及病毒)、含酚类有机物工业废水的生物降解等方面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用途广泛。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酶催化反应探究各种酶作用机理,不仅能揭开生物催化过程的奥秒,也能为人类利用其中某些原理来研究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奠定科学基础。 多酚氧化酶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的一种金属蛋白酶,普遍存在于植物中,能氧化酚或多酚形成对应的醌。其在食品、医药及环保行业有着广泛应用,研究其活性可以更好地解决食物储存、植物抵抗病原体及病毒侵害、含酚类有机物工业废水的生物降解等问题 目前,研究人员多数研究提纯后的多酚氧化酶,包括探究酶的最佳活性条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酶活性的激发,达到酶活性提高至最高的目的。但是提纯后,酚类化合物含量减少以及PPO处于束缚状态可能会对酶活性有影响。 PPO大量存在于植物中,其中苹果中含量丰富,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本科创不进行苹果中PPO的提取,而是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来提高苹果中PPO 的活性。 二、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何使用CTAB和DTAB提高苹果中PPO酶的活性。 2、技术方案 (1)从苹果(山东烟台产红富士苹果)中提取PPO粗酶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案例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东台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 课题组长:张昕 课题组成员:崔璨冯宇 王恰邹星 执笔:张昕崔璨 指导教师:卢毓清 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二(19)班 “东台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组 2007.6

“东台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缘起 每天放学时,东中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这样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的零用钱也比较多。那么,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呢?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中学生的消费观有没有不恰当之处?高中生应建立怎么样的理财观念?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流行信息,给差不多每个城市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因此使我们中学生的消费观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树立,成了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材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我们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决定选择有关中学生日常消费方面的研究课题,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对东台中学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一些调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研究。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江苏省东台中学初、高中部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展开研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价值 研究目标: 1.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费情况,分析其消费特点及形成原因。 2.提出引导中学生消费的合理化建议,为学校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提供帮助。 3.通过开展本次研究,学以致用,探索一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篇一:279化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关于用松香制作琥珀的流程 组员:段子韬,朱智敏,王娜,易晓菲,刘文韬 一、引言 琥珀,晶莹剔透、色泽娇艳,深受人世的欢迎。传说,琥珀是古希腊女神赫丽提斯的眼泪变化而成的。在我国则认为,琥珀是猛虎死后的魂魄变化而来。琥珀实际上是地质时代中植物树脂经过石化的产物,是4000万年以前的松树脂化石,是一种保存完整的实体生物化石。其主要成分是碳、氢、氧以及少量的硫、硬度在2-3、比重 1.05-1.1,熔点150-180℃,燃点250-375℃。琥珀、珍珠和珊瑚为三大有机宝石。琥珀是非晶质的,呈不规则团块,其大小由细小颗粒至重数磅的大块。未加工的原料树脂光泽,抛光后呈树脂光泽至近玻璃光泽。硬度仅2-2.5。可轻而易举地用小刀切割,韧性差,裂痕呈贝壳状。透明琥珀的比重约1.05至1.09,浊珀含大量气泡,比重低至1.0。琥珀的折射率稍有变化,但通常接近1.54,可低至1.539,高至1.545。因为琥珀是一种非晶质物质,所以是各向同性的,无解理,无多色性,也无双折射。根据缺少韧性、有粉状包裹体、油脂光泽、玻璃断口,以及不具高磨光的能力,可鉴别它属于脂状琥珀。

琥珀中常常有包裹物,如昆虫、种籽和其他外来物,都是松脂硬化以前捕获的。德国人把琥珀称为燃烧石,因为它在极低温度下燃烧。所以我们想要了解琥珀,认识琥珀。了解琥珀,拓展关于琥珀的知识面,既是为了对以后学习有所帮助,也是使同学们对化学更感兴趣,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 琥珀,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植物的树脂,近似于我们常说的“松香”,是由植物(多数是有木质结构的树木)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然一般温度偏高才能促使其分泌出一种粘稠状或凝胶状的液态分泌物,分泌物经长期掩埋渐渐失去挥发的成分,再经氧化、固结逐渐形成为树脂化石。看起来这类化石没有岩石类的石质感,但它也经历了百万——千万年的地下埋藏,经历了形成化石的一切过程,我们称之为特殊的化石——有机化石,类似的还有煤精等。正因为如此,它也就和现代的天然树脂有本质的不同。 三、实验过程 3.1制作琥珀的材料: 优质松香、酒精、酒精灯、烧杯、玻璃棒、动植物小标本、小纸盒、蜡纸。 3.2制作方法: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附件2: “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项目结题报告书 项目名称:基于电场耦合的无线台灯的研发 项目负责人:唐建伦 学院:自动化学院 项目组成员:唐建伦李帅张东京 执笔人: 唐建伦 指导教师: 唐春森 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制 2011年9月15 日

填表说明 一、报告书填写内容必须与事实相符,表述准确。 二、报告书中“项目结题报告”文字不少于2千字;报告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项目组成员分工、参与完成情况 2、项目立项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3、项目研究的基本内容 4、项目研究过程与方法(包含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资料与数据来源等方面的简介) 5、项目成果及价值(意义) 6、项目成果的特色与创新 7、项目研究工作的自我评价分析与结论 8、项目研究存在的问题、建议(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部分变动和加页) 三、要求用计算机打印,纸张为A4大小,正文字体使用五号字、宋体,文中小标题使用小四号,宋体,加黑。 ?项目结题报告

五、项目成果及意义 我们最后用单管做出了实物装置,能够给台灯供电,但是整个装置效率不高。我们发现在10%~20%左右能稳定工作。当调整参数使电能利用效率达到50%左右时,台灯就不能稳定工作。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各种无线供电产品如手机充电器、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等相继走向市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基于电场耦合方式传电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该项目设计制作基于该供电方式的无线台灯,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六、项目成果的特色与创新 设计并制作出基于电场耦合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实物装置——无线电能供电台灯。我们找了一个废弃的台灯,拆除原来电路,只留下负载-LED灯和外壳。我们拆除底座,分成两块,每块下面固定两个极板,再把我们所用电路和LED灯接好,这样就制成了无线电能供电台灯。 七、项目研究工作的自我评价分析与结论 经过大三上学期的基础理论课——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电力电子电路。下学期经过查询相关资料,初步制定无线电路传输的拓扑结构。用MATLAB搭好电路,经过仿真,得到多组参数。经过老师的指导,我们到电子市场购买参数,搭建好实物装置,利用波形发生器,数字电压表和示波器来进行供电和观察波形,调整参数,估算出电能传输效率。发现用200K以下的驱动芯片,效率做不上去。最后老师建议购买高频芯片(1M以上)试试。我们从网上购买了高频驱动芯片,我们搭成的拓扑结构频率高了不太稳定(500-600k)。最后虽发现问题,但也没有找到好的方法解决。 通过无线电能传输这个项目,我们对电力电子有了深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项目过程中,

课题结题工作报告范文

课题结题工作报告范文 【篇一: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实例】 课题《义务教育校本作业设计与课业减负的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人:黄美娟吴春南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评价的问题、考试的问题、升学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而课外作业繁 多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学科的增多,教育领域的拓宽,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 原因之一。例如1、中学开设了十几门课程,其中考试科目就有七、 八门,教学任务客观地成倍增加,使学生的课外作业也随之相应加重。学生每天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做作业,而且总是有做不完的作业。 2、多数学校以分数来衡量教育质量已经成了惯例,而且和奖金、评 优挂钩,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教师为了提高分数就不得不 采用题海战术,向学生施压——加大作业量。课业负担过重会产生 很多负面影响:例如1、课业负担过重,必然导致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产生心理疲劳,危及心理健康。如有些小学生写作业甚至到深夜仍完 不成,家长不得不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否则回到学校无法向教师交待。2、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太多的作业让学生无 法完成,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只能相互抄作业,而抄作业的后果是 连基础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好。抄作业现象在中小学中是一种非常普 遍的现象,教师布臵的作业不少,但教学成绩就是上不去。 3、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的睡眠,据了解有很多学生睡眠不足, 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了什么都不知道。 4、学生课业 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多学生都没有时间参加 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患近视眼的、驼背的越来越多。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初中校本作业设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的目的和地方义务教育教学 的要求,由学校教师根据本校的学生来源、层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 行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完成的各学科作业练习册。它的意义在于:合 理的作业设计能有效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保证他们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结题报告化学新课程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化学新课程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 究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课题结题报告:化学新课程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全面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 ,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为使学生学得“扎实” ,教师拼命地“细细讲评” ,学生被动地、无奈地“听练”——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 。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制约了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站在教育前沿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奉献力量。 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精彩的教学范例。但为何教师学来学去学不像为何浮华落尽,涛声依旧个中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不禁自问:我们的教学有效吗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新课改,我们的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怎样的高效的教与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有关要素和环节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求提高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效策略,有利于考察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性和教学行为的高效性;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创造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配置原有的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有利于激活教学活动主体的自主、能动、创新意识,促使其自觉的审视反思,改进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总结探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途径,力争形成特色。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多元智能、有效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等经典教育教学理论是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2、有效教学的界定 (一)是从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来界定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 2、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 3、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模板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模板 篇一: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科研项目 《电子设计竞赛的开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结题报告 前言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呼唤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等教育法》第五条也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创造力是创新人才的根本标志。正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主要区别”。创新人才除应具备一般人才的特征外,还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要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人才不但要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诸方面要协调发展,还需具有丰富的想象、敏锐的思维、鲜明的个性、敢于批判、勇于开拓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等。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多于

实践。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最有活力且最具有社会价值的那一部分,也是人类共同和普遍具有的潜能。但不当的教育往往会使人长大之后失去创造性。正如马洛斯曾指出的:“创造性是任何儿童都具有而大多数人长大以后又会失去的”。因此,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创新欲望,是 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要“手脑并用”、“知行合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实践和训练,不仅能牢固掌握已学过的知识,而且也锻炼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国家教育部倡导的四项学科竞赛之一,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竞赛为参赛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和思维空间。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可以培养他们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可以培养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完整word版)科研项目结题报告(修改)(20210206143515)

科研项目 电子设计竞赛的开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结题报告 、/. — 前言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呼唤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等教育法》第五条也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创造力是创新人才的根本标志。正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主要区别” 。创新人才除应具备一般人才的特征外,还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要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人才不但要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诸方面要协调发展,还需具有丰富的想象、敏锐的思维、鲜明的个性、敢于批判、勇于开拓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等。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多来源于实践。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最有活力且最具有社会价值的那一部分,也是人类共同和普遍具有的潜能。但不当的教育往往会使人长大之后失去创造性。正如马洛斯曾指出的:“创造性是任何儿童都具有而大多数人长大以后又会失去的” 。因此,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创新欲望,是 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要“手脑并用” 、“知行合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实践和训练,不仅能牢固掌握已学过的知识,而且也锻炼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国家教育部倡导的四项学科竞赛之一,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竞赛为参赛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和思维空间。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可以培养他们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可以培养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报名参赛的学校和参赛的学生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1、项目研究的预期目标 1.1. 以电子信息学科为依托,进行机构调整与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1.2. 调整电子技术实验系列课程,建立现代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1.3. 建立四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 ① 基础实验;② 设计性实验;③ 综合设计性实验;④ 设计研究性实验。 1.4. 组织课题成员和系部老师参加全国、全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力争获奖以 检验课题的实战效果。 2、项目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与组织的相关活动 2.1 .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八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八篇 篇一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由https://www.360docs.net/doc/6f14195988.html,整理]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 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校本教研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

校本教研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教研组:理科综合组 负责人:邹正友 课题组成员:邹正友熊卓军何艳舞杨再兴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国内外改进创新实验研究现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教育的最生动、最活跃的教学形式。高中化学实验正朝着探究型、生活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验微型化发展领域,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已逐步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审定和推广了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因此,它是国内外近20年进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体现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的趋势。我国是从80年代未 90年代初开始研究,进行了十年,召开了全国研讨会三次,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探究活动应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化学实验设计在体现化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更要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取向,突出探究性实验内容的编排和注重过程的科学化设计。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活动虽然较受重视也较普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化学实验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设计和开展研究型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活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怎样使化学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在目前我国新课改的大趋势下应该显得更重要一些。 2、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改革 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要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该首先改变旧的教学观念。这就应该在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等方方面面都作周密的思考,敢于对课堂内外的实验教学作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应走素质教育之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通过课堂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通过借鉴同行们的实验改进,表明作为中学化学教师,要坚定改革的决心,而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只有经过广泛而具体的教学改革,才能使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好、更切实际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化学实验活动能朝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面发展。 3、我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一直以来,我校的高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缺少连续的系统的研究与整理。教师们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往往把演示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进行临时处理,只是在备课中遇到了需要进行的实验才去了解、查询与研究,教学结束后,也无暇对本次实验的效果、优劣进行思考与评估,更不可能将每次的实验方案、实验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也很少谈及系统的改进与创新。这也是我国很多地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的教学现状。 基于此,本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作为一个校级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