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教学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估算教学的困惑
例1:(人教版3下第59页)
第一种采用一大一小的方法,无法确切 知道估算出的座位比原座位是多还是少,还 需要进一步的计算,不是好的估算方法。
第二种采用一大一不变的方法,座位数 增加了,但无法排除“原来座位不够,由于 增加了座位,反而够用”的这种可能。 第三种采用一小一不变的方法,座位数 减少了还够用,说明原来一定够用。是正确 的推理方法。
例2:从昆明到大理有348千米,从昆明经 大理到丽江有517千米。从大理到丽江有多远? (三位数减法的估值 人教版三上第23页)
(1)517 – 348
500 – 350 = 150(千米) 答:大约150千米. (2)517 – 348
520 – 320 = 200(千米) 答:大约200千米. (3)517 – 348 550 – 350 = 200(千米) 答:大约200千米. (4)517 – 348 500 – 340 = 160(千米) 答:大约160千米. 笔算:517 – 348 =169(千米) :
在购物的问题中,把物体的价钱往下估, 预定的钱数将将够用,说明预定的钱数原来一 定一定不够用;如果把物体的价钱往下估,预 定的钱数还是不够用,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预定 的钱数原来就不够用,之二是预定的钱数原来 够用,不够用是由于低估过多造成的。 因此,往下估,预定的钱数不再够用,无 法说明原来是够用,还是不够用。
如果把冀教版的这道练习题稍加改变,
578元
解:578 + 259
550 + 250 = 800(元) 答:带800元够用。
在购物的问题中,把物体的价钱往上估, 预定的钱数还够用,说明预定的钱数原来一定 够用;如果把物体的价钱往上估,预定的钱数 不再够用,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预定的钱数原来 就不够,之二是预定的钱数原来够用,不够用 是由于高估造成的。 因此,往上估,预定的钱数不再够用,无 法说明原来是够用,还是不够用。
(完整版)估算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估算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一、存在问题1.估算意识薄弱。
学生缺乏估算意识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价值。
像“小刚身高160分米,一只鸡蛋重30千克,汽车每小时行60米……”这些答案在学生作业中屡见不鲜。
其实利用生活常识,稍作估计就能推翻这些答案。
学生错误原因自然是计算不准确,但学生缺乏估算意识,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还有的学生为了估算而估算,往往在估算前先算出正确答案,而后根据这一答案创编一个估算的结果,这也是缺乏估算意识导致的。
只有当学生有了估算意识,便会自觉地意识到,多可以买250,但2人。
”也有的说:3一年级有习惯。
4.估算策略单一。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乘法”中,教学第33页的例题:小明家有42头奶牛,一头奶牛一天大约可挤奶29千克,照这样计算,小明家的奶牛一天大约可挤奶多少千克?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后,就试着让学生估计积大约是多少,多数学生想到把42看成40,29看成30,40乘30等于1200,积大约是1200左右。
试着让学生说说其他估计的方法,学生沉默了,教师只好自己设问,“小萝卜”估计出比800多,是怎么想的?“青椒”估计出比1500少,是怎么想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体会到可以估大,也可以估小,也就是确定积的范围。
由此看来,解决问题时,不仅仅停留在会估算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不同的估算策略。
当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时,教师要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引导学生比较估算策略的合理性,从而优化估算策略。
二、解决策略1.贴近生活,感受估算价值。
学生估算习惯的培养与估算能力的提高与教师关系十分密切。
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作好估算示范。
而教师的估算意识又着重体现在对各册教材中估算题材的挖掘和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的传授上,估算示范则应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
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学内容,有步骤地将估算与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联系起来,逐步渗透,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
浅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对估算的认识不足、缺乏实践机会以及师生互动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估算概念的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以及鼓励师生互动交流等对策。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在数学估算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未来的发展可以看到,随着对估算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将更加丰富多样,师生互动将更加积极,学生的估算能力也将不断提升。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期待。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问题、对策、教育、学生、实践、师生互动、概念、活动、交流、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数统计等。
部分如下:在当前的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学生对估算的认识不足,缺乏对估算概念的深刻理解,难以正确应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实践机会,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无法真正掌握估算技巧;师生互动不足,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亟待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部分至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关注,因为估算作为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研究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深入研究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可以指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通过对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解决,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谈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谈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小学低年级的估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
但是因为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教学内容的抽象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估算教学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于数字的直观感知不够准确,对于大小关系、计数方法的掌握不够牢固,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估算的能力有限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策略:一、通过操作类活动对数字感知进行培养操作类活动是指那些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和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计数方法等。
比如可以利用具体的物品,让学生进行集合的分拣、比较大小、排列顺序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计数、估算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估算的准确性。
二、结合情境设置实际问题,培养估算能力在估算教学中,应当将抽象理论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估算,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设置购物、旅行、建筑设计等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估算,例如估算物品的价格、旅行的时间、建筑的面积等。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三、设置分级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难度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在估算教学中应当设置分级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难度。
可以从简单的估算开始,逐渐引导学生进行复杂的估算,提高他们的估算准确性和稳定性。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给予不同的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提供多元教学材料,培养多方面的估算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估算能力不仅仅指的是对数字大小的估计,还包括对数量关系、运算方法的估计等。
在估算教学中应当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材料,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估算能力。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有关数量关系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估算,培养他们的数量估算能力;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估算,提高他们的运算估算能力。
估算教学中的困惑及做法
我在估算教学中的困惑及做法一、我在估算教学中的困惑困惑1:要不要教写算式例如:在义务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有这样一个例题:大意是让学生估一估小明的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东西够不够,一个热水瓶28元,一个水壶43元,6个杯子24元。
因为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只是对学生进行估计和估算的渗透,而在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但还没有出现约等号。
因此这里的算式该怎么教,如果不教,在试卷中又出现了这样的试题怎么办?教材中只呈现了两种估算策略,1、用连减的方法先估算出100-28大约得70,再估算出70-43大约得30,从而判断用剩下的钱买水杯还够,两步计算中都运用了估算。
2、先用加法估算出28+43大约得70,再口算出大约还剩30元,从而得出买水杯还够的结论,第一步计算运用了估算,第二步是精确计算。
由于每个个体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不同,所采取的估算策略也是不同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计算精确的结果,也就是采用28+34+24=98,从而判断出带100元够了。
困惑2:教材中没有出现约等号,这里可不可以教?教师用书中说: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但还没有出现约等号。
如果进行算式教学,不教约等号,就只能写“大约是”几个字,是不是有点麻烦?二、我在估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1、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数的估计的培养。
如:让学生先对10根小棒有一个印象,再让学生猜老师手中大约有多少根,初步的渗透凑整和四舍五入。
2、二年级由于出现了估算的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时候要用到估算,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然后是让学生知道与现实联系教密切的情况下一般要估大,例如涉及旅游用车的问题,购物的问题、乘船的问题,等等。
3、计算方面的估算,在学生学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后,让学生笔算之前,先估一估结果,然后再去实际笔算。
这样有利于减少计算的错误。
三、我对估算教学的几点思考1、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价值。
谈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谈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小学低年级的估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不够喜欢估算这个环节,学生的估算能力参差不齐等等。
本文将就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中的问题和相应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帮助。
一、问题分析1. 学生不够喜欢估算这个环节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数学教学的兴趣往往是不太高的,他们更喜欢玩耍和娱乐。
而估算这个环节通常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因此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疲惫,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2. 学生的估算能力参差不齐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能够迅速准确地估算出答案,而有的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如何开始估算。
这种情况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3. 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非常感兴趣,而在估算教学中,由于没有足够的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对于估算的学习兴趣不够。
二、解决策略1.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开展估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估算学习。
可以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生动的教学故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估算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利用游戏、实物操纵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学习,同时要灵活运用教学资源,例如数字卡片、计数棒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估算学习。
3. 注重基础知识的渗透在估算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测量、估算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估算的学习兴趣。
4.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5. 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在估算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估算学习。
浅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估算作为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对估算的理解和掌握。
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问题分析1.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直接讲解和讲解样例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估算教学中,学生应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和思维活动,而不是单一地接受教师的讲解。
2. 学生缺乏实际应用经验很多学生在进行估算的时候,缺乏实际的应用经验,对估算的方法和技巧缺乏了解和掌握。
这导致他们在进行估算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无法准确地估算出答案。
3. 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得学生缺乏对估算的兴趣和动力,也不愿意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二、对策探讨1.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估算教学的时候,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维活动来学习估算的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在进行估算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估算练习,让他们在实际的问题中进行估算,体验估算的乐趣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师在进行估算教学的时候,应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引入一些趣味活动和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估算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实用性。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 重视估算教学的实效性三、结语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通过对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分析和探讨,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估算教学中的困惑和教学策略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估算教学中的困惑和教学策略范文估算教学中的困惑和策略研究摘要:估算教学让我们觉得有很多的困惑,比如学生的“先算后估”、“估算速度慢于精算速度”以及“估算方法疑惑不已”等现象,说明了我们的估算教学存在着问题,需要改进。
改进估算教学就要转变教师观念,重视估算教学;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意识;教给学生估算策略,提高估算能力。
关键词:估算教学教师观念估算意识估算能力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并且对估算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落实点,使得估算从原来大纲中的角落—“选学内容”一跃为现在新课程标准中重要的必学内容,且它的意义与日俱增。
这对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疑惑、不解。
一、估算教学中的困惑1、学生会估算而不会用估算。
我们通过探讨都知道在估算教学时估算意识的培养与估算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更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或者说是更重视“如何估算”的问题,这主要是受课堂教学实践的限制和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会估算而不会用估算。
2、“先算后估”现状存在。
我们不难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中差生)碰到估算题时先精确计算出结果,在对精确结果求出近似值。
这种状况在新课改刚开始几年存在的相当多,目前仍然部分存在。
主要原因是学生估算速度慢于精算计算,估算能力不强造成的。
3、估算方法“疑惑不已”。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及调查结果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估算而喜欢精确计算的原因是:精确计算答案唯一,方法也常常具有唯一性,而估算的方法和结果都具有多样性,学生在估算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对使用估算方法感到信心不足,疑惑不已。
”二、估算教学难的原因分析人教课标版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就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
其中,二年级编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三年级编排了“乘除法的估算”。
估算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估算难教”,学生更是觉得“估算是多余”。
浅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存在。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提高小学数学估算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帮助。
1. 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实际生活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可能更注重数学概念和原理的讲解,而忽略了数学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这导致学生很难将数学估算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估算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学生对估算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对估算的方法理解不够深刻,不能准确地掌握估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准确运用估算方法,错失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3. 缺乏足够的练习机会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练习机会,导致他们无法熟练掌握估算方法和技巧。
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就很难进行准确的估算操作。
4. 学生缺乏数学估算的兴趣由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局限性,学生可能对数学估算产生了厌倦和埋怨,觉得这是一种枯燥的学习任务,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估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策建议2. 提高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深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强调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举一反三、类比比较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估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形成对数学估算的深入理解。
3. 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教师应当安排足够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能够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积累估算的经验,提高估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鼓励学生在课外多做估算练习,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4. 调动学生对数学估算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游戏性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估算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数学估算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积极性。
谈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谈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到数学概念,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以后数学学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估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估算教学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让我们来看一下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理解较为薄弱,很多学生甚至还没有完全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这就给估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估算本质上是在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近似计算,而学生缺乏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势必会影响他们的估算能力。
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有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比较有限,许多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进行计算,而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进行估算时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只是简单地按部就班地进行计算,而忽略了问题本身的特点和背景。
三、教学方法单一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单一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就导致了估算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而如果估算教学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解决。
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针对学生缺乏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估算教学。
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可以先从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开始复习,然后再引入估算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估算的学习。
这样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针对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有限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引导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和分析来理解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浅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估算是数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
小学生学习数学估算是培养他
们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
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师对估算的认识不合理。
一些教师往往只关
注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而对于估算过程的教授却不够重视。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
生的估算能力,使他们在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
我们应该加
强对估算过程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教材内容不够贴近实际生活。
现有教材中的估
算题多以整数为基础,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涉及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复杂的数值。
这样的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
的生活实际,设计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估算题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
他们的估算能力。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难”的分析及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难”的分析及对策分析【摘要】小学数学中的估算教学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随后对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影响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因素。
接着指出了当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如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对估算概念的理解不深等。
最后提出了针对这些困难的对策建议,包括增加实践操作环节,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等。
总结分析了本文的观点,展望了未来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建议,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估算能力,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困难、对策、概念解读、能力特点、因素分析、现状、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估算是指用数量近似值代替确切值的一种数学操作。
在小学数学中,估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感知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估算的理解和运用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也逐渐意识到了估算教学中存在的许多困难和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发现学生往往难以准确把握估算的概念,缺乏有效的估算方法,容易产生计算错误等。
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估算能力,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小学数学“估算”概念的解读、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特点分析、影响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因素分析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估算,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问题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技能,也是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估算教学在小学阶段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估算教学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学生在进行估算时往往容易出现粗心大意、计算错误等问题,导致估算结果不准确。
浅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在逐渐走向现代化、科学化、个性化的道路,其中估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在估算教学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存在的问题1. 学生对估算的认识不够深刻。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估算往往只停留在大致计算的层面,对估算的概念和方法理解不够深刻,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训练。
2. 缺乏实际应用的训练。
在教学中,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解估算的方法和技巧,但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应用训练,导致学生对估算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掌握估算的核心思想。
3.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一些教师在估算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缺乏启发式教学和情境教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主动参与估算的学习过程。
4. 学生缺乏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估算教学中,学生常常只注重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而忽略了估算过程中的思维逻辑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比较薄弱。
二、对策1.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
在估算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估算的概念和方法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理解估算的核心思想,并进行系统性的训练。
2. 强化实际应用的训练。
在教学中,应该将估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重要性,从而加深对估算的认识和理解。
三、结语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重视。
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强化实际应用的训练、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希望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能够共同努力,为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问题和策略
估算教学评价体 系不完善
估算教学资源不 足,缺乏有效的 教学工具和方法
对未来估算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估算教学将成为数学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
估算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 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估算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 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文化
估算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方向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 视频等,增强学生的兴趣和 参与度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 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提高 教学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如购物、测量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估算知识。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如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估算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如估算比赛、数学建模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估算能力。 定期进行估算能力测试,了解学生的估算水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案例一:估算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二:估算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
案例三:估算教学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中的应用
案例四:估算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中的应用
总结:估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实施估算 教学。
对比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
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反馈和调 整教学策略
鼓励学生参与评估,提高他们 的自我评估能力
具体实施建议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兴趣 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反馈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估算教学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估算教学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估算教学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困惑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困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小学阶段估算都包括哪几种形式?每种形式估算的方法有没有不同?2、估算如何与笔算相结合?3、如何评价估算方法与结果的准确性?4、估算结果能是准确值吗?……二、小学数学中的估算问题小学数学中加、减、乘、除的估算主要包括估值和区间估计两种形式。
区间估计又可包括估上限和估下限两种不同的形式。
1、估值估值是指估计和、差、积、商大约是多少。
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8页例2:这道题是估计“和”大约是多少,它的主要解法有:解法一:把376看成300,把284看成200,300+200=500。
有的学生回答为爬行类和两栖类大约有500种,还有的学生回答为爬行类和两栖类合起来肯定比500种多。
解法二:把376看成350,把284看成300,350+300=650。
学生回答为爬行类和两栖类大约有650种。
解法三:把376看成400,把284看成300,400+300=700。
有的学生回答为爬行类和两栖类大约有700种,还有的学生回答为爬行类和两栖类合起来比700种少一些。
……这道题对和的估计大约在500~700之间。
再如苏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3页例题这道题是估计“积”大约是多少,它的主要解法有:解法一:把42头看成40头,把29千克看成20千克,40×20=800(千克)。
有的学生回答为一天大约可挤奶800千克,还的学生回答一天挤奶的数量比800千克多。
解法二:把42头看成40头,把29千克看成30千克,40×30=1200(千克)。
学生回答为一天大约可挤奶1200千克。
解法三:把42头看成50头,把29千克看成30千克,50×30=1500(千克)。
有的学生回答为一天大约可挤奶1500千克,还有的学生回答为一天挤奶的数量比1500千克少。
浅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估算也越来越被重视。
估算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快速、准确地进行估算。
然而,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教学内容单一目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主要以四则运算为主,而其他内容如面积和体积的估算等较少涉及。
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对估算的误解,认为估算只和四则运算有关,而不了解估算在其他数学知识中的应用。
对策:拓宽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估算技巧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几何学中,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估算计算出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等。
问题二:教学方法简单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估算教学的重点仍然是传授计算方法,忽略了启发学生思考的方法。
这样会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不会灵活运用估算技巧。
对策: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威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然后通过估算技巧解决问题。
问题三:难度设置不合理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难度设置不合理常常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或者觉得太水,产生学习兴趣不足的情况。
对策:教学中跟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掌握情况,逐步提高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累经验,提高信心。
问题四:缺乏实践机会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除了应试之外,很少提供实际问题解决的机会。
这样会让学生失去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对策: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通过估算技巧解决,拓宽应用场景,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的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地探究、尝试和反思。
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和谐配合的情况下,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谈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谈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小学低年级的估算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对于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寻找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就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学生认知能力不足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他们往往只是简单地掌握了数字的读写和计算,对于数字的大小和数量的概念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进行估算教学时,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起数字的概念和认知。
2. 缺乏实际经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和现象了解不深,因此在进行估算教学时,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实际经验和实践基础,导致不够灵活和准确地进行估算。
3. 缺乏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单一性和学生参与性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生对估算教学的兴趣不高,以及学习效果不佳。
二、策略建议1. 利用具体的实物进行教学在小学低年级的估算教学中,可以利用具体的实物和情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方式建立起对数字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物品估算活动,以及观察和感受实际的物体大小和数量,有效帮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2. 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教学在小学低年级的估算教学中,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设计一些有趣的估算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估算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游戏形式的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在小学低年级的估算教学中,可以注重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场景和情境中进行估算练习,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估算教学,还可以利用校园、家庭和社会实践等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中感受并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4. 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在小学低年级的估算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估算的能力。
谈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谈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与策略小学低年级的估算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因为估算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应用技能。
教师们在进行估算教学时经常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等。
本文将探讨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一、问题分析小学低年级估算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通常对数学课程缺乏兴趣,他们更喜欢玩耍和嬉戏,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缺乏积极的参与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难以理解估算的概念。
估算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估算的概念和方法,导致难以掌握这一技能。
3. 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进行估算教学时,往往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难以帮助学生掌握估算的技能。
二、教学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1. 融入生活实践。
教师可以将估算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估算的概念和方法。
在购物时进行估算,或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的训练,让学生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估算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自己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技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朝着教学目标不断努力。
3. 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估算的教学当中,比如在班级中进行估算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估算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差等教学。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估算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培养思维习惯。
估算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估算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估算教学是新课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估算能力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估算不单纯是数学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的表现。
指导学生以正确、灵活的估算方法,进而形成估算技能和估算意识,是一名数学教师基本的职责。
目前,估算教学从学生角度来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估算,往往一看见有“大约”、“大概”等字样,就开始估算;二是学生不知道在遇到问题时选择用什么样的估算策略,也就是估算方法能否做到合理。
我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就就估算教学提几条个人的看法。
一、困惑方面:(1)教师对估算重视不够,引导不足。
(2)学生对估算认识淡薄,能力不强。
(3)教材对估算问题呈现不足,评价不到位。
二、对策方面:(1)教师要重视估算,并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估算教学,不单纯是教给学生记住一种估算的方法,而应当是通过估算教学,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多增加一些体验,不断地丰富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2)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自然要首先考虑教学目标,但如果把目标机械地定位在“往大估”、“往小估”,或者是见到“大约”就要估算,做一些机械的训练,可能就会让学生形成误解。
让学生体验到估算的乐趣,培养估算的自主能动性,养成久估算持的好习惯。
(3)日常评价中形式多样的进行评估,对学生在估算问题上大胆鼓励,积极表彰,不能拘泥于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估算教学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孙树清估算教学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困惑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困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小学阶段估算都包括哪几种形式?每种形式估算的方法有没有不同?2、估算如何与笔算相结合?3、如何评价估算方法与结果的正确性?4、估算结果能是准确值吗?……二、小学数学中的估算问题小学数学中加、减、乘、除的估算主要包括估值和区间估计两种形式。
区间估计又可包括估上限和估下限两种不同的形式。
1、估值估值是指估计和、差、积、商大约是多少。
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8页例2:这道题是估计“和”大约是多少,它的主要解法有:解法一:把376看成300,把284看成200,300+200=500。
有的学生回答为爬行类和两栖类大约有500种,还有的学生回答为爬行类和两栖类合起来肯定比500种多。
解法二:把376看成350,把284看成300,350+300=650。
学生回答为爬行类和两栖类大约有650种。
解法三:把376看成400,把284看成300,400+300=700。
有的学生回答为爬行类和两栖类大约有700种,还有的学生回答为爬行类和两栖类合起来比700种少一些。
……这道题对和的估计大约在500~700之间。
再如苏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3页例题这道题是估计“积”大约是多少,它的主要解法有:解法一:把42头看成40头,把29千克看成20千克,40×20=800(千克)。
有的学生回答为一天大约可挤奶800千克,还的学生回答一天挤奶的数量比800千克多。
解法二:把42头看成40头,把29千克看成30千克,40×30=1200(千克)。
学生回答为一天大约可挤奶1200千克。
解法三:把42头看成50头,把29千克看成30千克,50×30=1500(千克)。
有的学生回答为一天大约可挤奶1500千克,还有的学生回答为一天挤奶的数量比1500千克少。
……这道题对积的估计在800~1500之间。
通过上面两道例题,我们可以看出:(1)在计算教学中引入估算,符合“课标”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要求。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扬各自的聪明才智,表现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小学“估值”教学中,由于没有精确度的要求,主要看估值的方法是否正确。
第一道题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学生对376加284的和估值在500~700之间,可以认为估算正确。
第二道例题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学生对4229的积估值在800~1500之间,就可以认为估算正确。
(3)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限制,在估算中有较大的差异是正常现象。
但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地同比精确值相差较多向相差较少转变。
如在第一题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笔算精确地计算出376+284=660,让学生比一比谁的估算的结果相差得比较少,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第二道题,也要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比一比,有意识的引到学生不断地提高估算水平。
(4)估算通常是把需要笔算的数学问题通过取整(也可能是特殊值的计算)转化为口算来解答。
而每个学生口算的能力有强有弱,有的学生直接口算出准确值,还能叫估算吗?这也是我们老师比较困惑的问题。
通常,估算的结果只能与精确值相近似。
学生通过直接口算或通过简算得出准确值不能叫做估算。
但在特定情况下有可能估算的结果等于精确值。
例如237+463的和是700;如果把237看成200,463看成500,200+500=700。
再如174÷29的商是6;如果把174看成是180,29看成是30,180÷30=6。
这就是说,对于估算问题不能单纯看结果,还要看过程。
只要估算的方法对,得出的结果正好是精确值也是正确的,何况在估算时,学生并不知道精确值是多少。
(5)在估值时,有的学生也可能体现出“区间套”思想。
直接说出比谁大,比谁小。
这是正确的,但这种区间估计的思想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不要做硬性的要求。
(6)在各套教材的编写中,对于估算问题,选用的数值通常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以降低估算的难度。
但不能说只有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才能估算,应该说在小学阶段,不能直接口算的四则式题都可以估算。
也就是说,一道较大数目的计算问题,都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通过口算,近似地得到它的结果。
在“估值”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超出小学笔算要求,但可以进行估算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
如: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这是一道用小数乘法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题。
12.58乘9.45相当于求四位数乘三位数的积,已经超过了小学数学笔算的要求。
但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估算的方法求出积的近似值,解决一些没有学过的计算问题。
解法一:把12.58米看成是12米,9.45米看成是10米,12×10=120(平方米)。
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20平方米。
解法二:把12.58米看成是13米,9.45米看成是9米,13×9=117(平方米)。
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17平方米。
在加法和乘法的估值中,有时需要采用一大、一小的方法。
即一个加数(含因数)往大估,另一个加数(含因数)就要往小估,这样和(积)的估值与精确值比较接近。
而在减法和除法的估算中,有时需要采用同大、同小的方法。
即被减数(含被除数)往大估,减数(含除数)也同时往大估,这样差(商)的估值与精确值比较接近。
2、区间估计数值的区间估计包括估上限和估下限两种不同的情况。
估上限指估算的结果比给定的数值要小,或者等于给定的值。
估下限指估算的结果比给定的数值要大,或者等于给定的值。
加法或乘法估上限的问题,通常把给定的数据往上估一估,口算出和或积。
如果这个和或积比给定的数值小,或者等于给定的数值。
则说明原来的和或积也比给定的数值小,或等于给定的值。
用数学方法表示是:如果a≤b,c≤d,并且b+d≤N,那么a+c≤N。
如果a≤b,c≤d,并且b×d≤N,那么a×c≤N。
加法或乘法估下限的问题,通常把给定的数据往下估一估,口算出和或积。
如果这个和或积比给定的数值大,或者等于给定的数值。
则说明原来的和或积也比给定的数值大,或等于给定的值。
用数学方法表示是:如果a≥b,c≥d,并且b+d≥N,那么a+c≥N。
如果a≥b,c≥d,并且b×d≥N,那么a×c≥N。
数值的区间估计难点再于:在估算之前,学生并不知道这道题是估上限,还是估下限,所以不易确定估算的方法。
如冀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5页练一练第2题:不难看出这是和的区间估计。
可以引导学生先想一想478加259的和比谁多、比谁少,再考虑是否够用。
400元加上200元是600元,78元加上59元比200元少,比100元多。
所以478元加上259元比800元少,比700元多,大约是7百多元,带800元够用。
当然,学生也可以采用估上限的方法:(1)把478元看成500元,把259元看成300元,500+300=800(元)。
带800元够用。
(2)把478元看成500元,800-500=300(元)。
剩下的300元比259元多,带800元够用。
再看下面估算方法:(1)把478元看成450元,把259元看成250元,450+250=700(元)。
带800元够用。
(2)把478元看成450元,800-450=350(元)。
剩下的350元比259元多,带800元够用。
这两种估算方法,如果不继续做进一步说明的话,虽然结论是正确的,但估算的方法是错误的。
当把桌子和椅子的价钱看得少一些,得到800元够用的结论,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本来800元够买一套桌椅,现在便宜了当然还够(这种估算没有实际意义)。
第二种可能是原来钱不够买一套桌椅(假如只带700元钱),但把桌子和椅子的价钱看得少一些就够了,这并不能说明原来也够(估算误差过大造成错误)。
如果把冀教版的这道练习题稍加改变,把桌子的价钱由478元改成578元又会怎样呢?如果学生还按照估上限的方法解答:(1)把578元看成600元,把259元看成300元,600+300=900(元)。
带800元不够用。
(2)把578元看成600元,800-600=200(元)。
剩下的200元比259元少,带800元不够用。
这两种回答虽然结论正确,如果不做进一步说明的话,估算的方法是错误的。
对于这道题来说,当上估时,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原来800元钱就不够买一套桌椅,由于上估,还是不够,这种估算是没有意义的;第二种可能是原来的钱够买一套桌椅(假如带850元),但由于上估过高造成了不够,由于估算误差造成了错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想一想578加259的和比谁多、比谁少,再考虑是否够用。
500元加上200元是700元,78元加上59元比200元少,比100元多。
578元加上259元比900元少,比800元多,大约是8百多元,带800元不够用。
当然学生还可能用估下限的方法解答:578元(1)把578元看成550元,把259元看成250元,550+250=800(元)。
带800元不够用。
(2)把578元看成500元,把259元看成200元。
500+200=700(元),带800元够用。
第(1)种估算是正确的。
第(2)种结论错误,过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下估的过多,原来800元钱不够用,却变得够用了。
这种结论上的错误是由于估算误差过大造成的。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受生活经验不足的限制,四则运算的区间估计对小学生来说,要比单纯的估值困难得多。
在成人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对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却有相当大的困难。
并且区间估计所涉及到的逻辑关系也是小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学生很难区分什么是正确的估算,什么是错误的估算。
因此(1)要把估算作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方法。
解决此类问题可以估算,也可以采用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如:。
如北师大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6页第4题:这道题采用口算、估算和笔算都可以解答,就不必限用估算的方法。
(2)和与积的区间估计,学生最难掌握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上估,什么时候需要下估。
对于加法,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和比谁大、比谁小,找出和的区间就容易判断是上估还是下估。
对于乘法最好有所暗示,减少估算的难度。
如山东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6页自主练习第3题。
如果把每行40棵,要种21行,改成每行45棵,要种18行,学生就很难正确的估算。
(3)当出现估算错误时,教师要通过实际例子使学生认识到这样估算是错误的,就可以了。
如北京版课标教材第5册第42页练习五第9题:在实际教学时,虽然三年级第一学期学生没有学过两位数乘法,但有学生却这样估算:“我把每张电影票8元一张,看成10元一张。
97人看电影就需要970元。
所以带800元不够。
”碰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