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痛风临床诊治指南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推荐意见 10:
• 对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痛风患者,建议先评估肾功能,再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使用对肾功能影响小的降尿酸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 不良反应(推荐级别:2C) • 解读:△慢性肾功能受损会影响降尿酸药物的半衰期和排泄时间,对 药物代谢动力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降尿酸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较高的血尿酸水平及尿酸盐沉积会影响肾功能。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别嘌醇和非布司他) 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苯溴马隆) 均可降低肾小 球尿酸负荷。 △别嘌醇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时起始剂量应降低,逐渐增加剂量,密 切监测有无超敏反应发生。 △非布司他应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时,无需调整剂量。 △促尿酸排泄的药物慎用于存在尿酸性肾结石的患者和重度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
• 但是,痛风不仅仅影响人体的关节,情节严重者 甚至会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等,且常伴发 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 病等。
• 痛风在我国并不鲜见,且随着物质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急剧上升,引发了 多方关注。
• 至目前为止,尚缺乏全国范围的痛风流行 病学调查资料,但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 区报告的痛风患病情况,我国痛风的患病 率估计在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Fra bibliotek 推荐意见 4:
• 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及早 (一般应在 24 h 内) 进行抗炎止痛治疗(推荐级别:2B)
• 解读:痛风急性发作期,及早 (24 h 以内) 有针对性地使用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 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抗炎镇痛,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推荐意见 5:
• 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首先使用 NSAIDs 缓解症 状(推荐级别:1B)
但是痛风不仅仅影响人体的关节情节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等且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痛风在我国并不鲜见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急剧上升引发了多方关注
痛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痛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
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关节炎。
痛风的发病机制复杂,早期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晚期可出现慢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
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痛风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和慢性期的药物治疗。
痛风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制定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痛风的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延缓病情发展。
根据《痛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痛风的治疗应遵循以下
原则:
一、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选用布洛芬、消炎痛等,用药剂量需
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一般应在发作24h内使用。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对于无法使用NSAIDs的患者,可选
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需谨慎把控,频繁使用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二、慢性期的药物治疗:
1.降尿酸药物:如丙戊酸、非布司他等,降尿酸是痛风治疗的核心,可有效减少尿酸水平,预防和控制痛风发作。
2.碱性药物:如小苏打、碳酸氢钠等,可改善尿液酸碱度,增加尿
酸排泄,有助于预防尿酸结晶形成。
3.利尿剂:对伴有高尿酸血症和高尿酸尿症的患者,可以辅助应用利尿剂,促进尿酸排泄。
综上所述,《痛风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通过明确的用药原则和方法,规范了痛风的药物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医生和患者应严格按照指南的要求进行用药,避免盲目使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在治疗的同时,患者还需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运动,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全面管理痛风,提高康复效果。
最新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最新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定义及流行病学(一)定义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嘌呤核苷酸80%由人体细胞代谢产生,20%从食物中获得。
嘌呤经肝脏氧化代谢变成尿酸,后者由肾脏和肠道排出。
体温37 ℃时,血清中单钠尿酸盐(MSU)的饱和溶解度为404.5 μmol/L(6.8 mg/dl),通常定义当血清尿酸水平>420 μmol/L(约7 mg/dl)时,为高尿酸血症[1]。
正常情况下人体肾脏能够排出尿酸而维持尿酸在血液中的正常浓度水平,而高尿酸血症则常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
痛风是指因血尿酸过高而沉积在关节、组织中造成多种损害的一组疾病,异质性较强,严重者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最终可能危及生命。
(二)流行病学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群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率显著增高,根据最新研究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已占总人口13.3%,而痛风患病率在1%~3%[2,3],且逐年上升。
近年研究认为,痛风/高尿酸血症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和肾脏疾病等,因此已被多学科认识和重视[4,5]。
二、病因与分类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根据病因主要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大类[1]。
(一)原发性高尿酸血症1.特发性尿酸增多症: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10%~2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仅1%左右患者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如家族性幼年高尿酸性肾病、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缺陷、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PP)活性增高、Ⅰ型糖原累积症、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尿酸产生过多:与高嘌呤饮食、酒精过多摄入、高糖饮食、核酸代谢增强相关,常合并代谢综合征相关的临床表现或疾病。
(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1.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淋巴瘤及多种实体肿瘤化疗时,由于细胞内核酸大量分解而致尿酸产生过多。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尿酸排泄障碍
肾功能不全、药物等因素可影 响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
升高,引发痛风。
其他因素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 性疾病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
痛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发热 ,多累及第一跖趾关节,常在
夜间发作,疼痛剧烈。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可导致 关节破坏、畸形,形成痛风石 。
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
通过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痛风患者的代谢异常,以寻找 新的治疗靶点。
先进的影像学技术
如高分辨率超声、MRI等,可提高痛风病灶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 诊断和治疗。
痛风诊疗的临床研究和进展
新型降尿酸药物的研究
01
研发更安全、有效的新型降尿酸药物,以减少痛风患者的药物
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随访管理:定期随访,与医生沟 通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
通过病情监测和随访管理,可以 及时发现并控制痛风的发展,减 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05
痛风诊疗的未来展望
痛风诊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基因测序技术
未来可以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痛风患者的基因变异,为个性 化治疗提供依据。
感染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起病急 ,全身症状明显,关节腔穿刺可抽出 脓液,血液检查白细胞增高,中性粒 细胞比例增加。痛风性关节炎则起病 较缓,全身症状不明显,关节腔穿刺 可抽出滑液,血液检查尿酸增高。通 过关节腔穿刺和血液检查可鉴别两者 。
在痛风诊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需 要对病情有充分的认识,遵循诊疗指 南,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和评价指标, 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同时,痛 风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 建议,控制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以 减少痛风的发作和并发症的发生。
最新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临床诊疗指南ppt课件
药物治疗联合 生活指导
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 征;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能异常
高尿酸பைடு நூலகம்症治疗目标 血尿酸<360umol/L(6mg/dl)
急性高尿酸血症性肾病:短期内出现血尿酸浓度迅速 增高,尿中有结晶、血尿、白细胞尿,最终出现少尿 、无尿,急性肾功衰竭死亡
尿酸性肾结石:20%~25%并发尿酸性尿路结石,患 者可有肾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症状
辅助检查
• 血:尿酸【119-416umol/L(女性368umol/L),急性发作 也可正常】、相关血脂、血糖 • 尿:尿酸、PH值 • 关节液:鉴别晶体、炎性 • 组织学检查:尿酸盐结晶 • X线:骨质破坏
尿酸盐微结晶趋化白细胞
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如IL-1等)和水解酶
导致细胞坏死 释放出更多的炎性因子 引起关节软骨溶解和软组织损伤
急性发作
痛风急性发作诱因
◆ 受凉、劳累 ◆ 饮酒、高蛋白或高嘌呤饮食 ◆ 急性痛(感染) ◆ 创伤 ◆ 手术(术后3~5天) ◆ 药物 ◆ 放疗
15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特点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临 床诊疗指南
提纲
背景与流行病学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定义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痛风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 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痛风发病机制
嘌呤代谢紊乱使 尿酸排泄减少
尿酸产生过多
高尿酸血症 尿酸盐晶体沉积
痛风
痛风--异质性(heterogenous)疾病
碱化尿液
• 为防治尿酸结石的重要措施
• 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 - 尿液pH< 5.5时,尿酸呈过饱和状态,溶解的尿酸减少 - 尿液pH>6.5时,大部分尿酸以阴离子尿酸盐的形式存在 • 将尿pH维持在6.2-6.9范围最适宜 • 常用的碱性药物:碳酸氢钠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新指南
痛风的诊断与治疗新指南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由尿酸代谢紊乱导致。
它的典型特征是关节急性发作性炎症,常见于足部的拇趾关节。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寿命的延长,痛风患者数量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这一常见而可控制的疾病,不断有新的指南出台。
I. 诊断标准对于患者来说,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国际上最广泛应用的诊断标准是2015年欧洲风湿学会(EULAR)发布的建议。
此外,在2012年美国风湿学会(ACR)也发布了类似的标准。
A. 高尿酸水平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患者是否患有痛风,需要通过检测血尿酸水平以及与该水平相关联的临床表现进行判断。
B. 突发性关节炎发作突发性关节炎发作是痛风最典型的临床特征,通常发生在夜间,伴有剧烈疼痛、红肿和关节功能障碍。
C. 尿酸晶体检测通过关节液或外周血尿酸晶体检测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II. 非药物治疗A. 生活方式改变1. 控制体重2. 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3. 增加低脂肪乳制品摄入B. 远离饮酒与肥胖饮酒和肥胖都是导致高尿酸水平增加的危险因素。
戒酒以及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III. 药物治疗A. 急性发作期治疗急性发作期需要迅速控制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急性炎症反应。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被认为是首选药物,可选择亚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B. 慢性痛风治疗慢性痛风的治疗目标是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关节炎发作和尿酸结晶沉积。
药物的选择包括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以及可溶性制剂。
此外,还可以选用促逆转双功能抑制剂(urate-lowering therapy, ULT),如非布司他。
IV. 近年来新指南的变化A. 2016年EULAR指南更新根据最新指南,使用NSAID和可溶性制剂联合应用可以加速尿酸降低,并减少急性发作。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患者或存在胃肠道问题的患者,推荐使用小剂量科西嘉。
B. 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措施在一些高危人群中,如有特发性尿酸依赖性肾结晶症或已在婴儿时期发生第一次急性发作的患者等,建议进行长期茜素亚胺治疗。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解读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解读背景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为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可能导致尿酸结晶在关节、软组织和肾脏中,进而引起关节炎、痛风结节和肾脏疾病等多种临床表现。
在我国,痛风患者数量逐年递增。
据一项研究显示,到2025年,我国痛风患者人数将占全球总数的33%,因此,制定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南非常必要。
为了规范痛风的诊疗,中国内分泌学会痛风与尿酸代谢专业委员会(下称“专委会”)于2020年发布了《中国痛风诊疗指南(2020年版)》。
诊断标准根据指南,痛风的诊断应当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指标:1.体征和临床表现:包括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史和持续时间、疼痛区域、体征等。
2.化验检查:血尿酸的水平、急性关节炎发作期间的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等。
3.影像学检查:关节X线检查、超声检查和MRI检查等。
指南明确了痛风诊断的具体标准,并提出了不同人群的诊断要求,强调了其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诊疗原则治疗痛风的原则是降低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与痛风相关的并发症的风险。
1.非药物治疗:包括限制饮食、进行适当运动、戒酒等。
2.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
口服药物包括利尿剂、非甾体消炎药、抑制尿酸生物合成药物等。
注射药物包括西洛他唑、瑞格列奈等。
指南还对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病变等病情给出了不同的诊疗方案。
饮食注意事项痛风患者的饮食十分重要,指南对痛风患者的饮食提出了以下建议:1.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不超过1g/kg,主要以质量好的植物蛋白为主。
2.限制高含嘌呤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肉、贝壳类食品等。
3.过度减肥应该避免: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痛风患者的尿酸水平,但是过度减肥可能会导致体内产生更多的尿酸,加重病情。
4.注意饮水量:保证每天充足的饮水量,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指南的制定标志着我国痛风治疗的规范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于痛风,临床实践指南18条最新建议来袭!
关于痛风,临床实践指南18条最新建议来袭!全球范围内,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也不例外。
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分别为13.3%和1.1%,并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
第一部分:饮食与体重管理▌建议1:痛风患者是否需要限制饮酒?长期以来,饮酒被认为是诱发痛风及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
也有部分研究发现,适量饮酒能够预防痛风反复发作。
但基于目前现有证据,APLAR 2021指南建议:痛风患者应限制饮酒(推荐强度:弱,证据等级:很低)。
▌建议2:痛风患者是否需要限制高嘌呤食物?高嘌呤饮食是高尿酸血症、痛风及复发性痛风的重要因素,但因目前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APLAR 2021指南未明确提出相关建议支持或反对高嘌呤食物摄入(推荐强度:无,证据等级:很低)。
▌建议3:痛风患者是否需要减重?体重增加是痛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PLAR 2021指南认为:身体质量指数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正相关,减重是痛风治疗的一部分,建议对超重或肥胖患者给与减重干预治疗,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并防止痛风发作(推荐强度:弱,证据等级:很低)。
第二部分:具有亚太特征的传统治疗▌建议4:痛风急性期,针灸是否可用于缓解疼痛?针灸疗法是亚太地区广为流行的传统疗法。
APLAR 2021指南指出,部分研究证实了针灸在痛风中缓解疼痛的疗效,但由于不同研究之间存在高度异质性,因此推荐:无法耐受一线抗炎症药物治疗的痛风患者,可选择针灸疗法缓解疼痛(推荐强度:弱,证据等级:很低)。
▌建议5:痛风患者是否可以接受草药治疗?亚太地区部分国家,草本药物(herbal medicine)用于治疗痛风。
但因目前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APLAR 2021指南没有明确提出相关建议支持或反对草本药物治疗痛风(推荐强度:无,证据级别:很低)。
第三部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建议6: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是否需要药物降尿酸治疗(ULT)?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慢性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治疗要点
2023版《痛风诊疗规范》治疗要点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属代谢性风湿病。
我国痛风虽然并不少见,但其规范化诊疗的普及依然欠缺。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查阅了该领域最新进展,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制定2023年最新版《痛风诊疗规范》,旨在规范痛风的诊断、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对患者短期与长期治疗予以建议,以减少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一、非药物治疗痛风非药物治疗的总体原则是管理生活方式。
首先,饮食控制、减少饮酒、运动、肥胖者减轻体重等;其次,控制痛风相关伴发病及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
饮食方面需限制高嘌呤的动物性食品,如动物内脏、贝壳和沙丁鱼等,减少中等量嘌呤食品的摄入。
除了酒类,含有高果糖浆的饮料亦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应限制饮用。
此外,无论疾病活动与否,不推荐痛风患者补充维生素C制剂。
需要强调的是,饮食控制不能代替降尿酸药物治疗。
二、降尿酸药物治疗1.降尿酸治疗的指征➤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或➤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下述任意一项:年龄<40岁、血尿酸>480μmol/L、有痛风石或关节腔尿酸盐沉积证据、尿酸性肾石症或肾功能损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ml/min]、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卒中、心功能不全。
2.降尿酸治疗的时机➤血尿酸波动可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因此既往大多数痛风指南不建议在急性发作期开始时降尿酸,须在抗炎、镇痛治疗2周后再酌情使用。
➤如在稳定的降尿酸治疗过程中痛风急性发作,则无须停用降尿酸药物,可同时进行抗炎、镇痛治疗。
3.降尿酸治疗的目标和疗程➤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若患者已出现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降尿酸治疗目标则降为血尿酸<300μmol/L,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且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可将治疗目标改为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
中医内科痛风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痛风痛风是由于长期嚓吟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为特点。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痹证”等病的范畴。
多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而成。
病久可致痰凝血瘀,后期还可出现脾肾阳虚之证。
【诊断】1本病初期可仅有血尿酸增高而无临床症状。
急性关节炎期典型的表现是关节突发疼痛,多数患者在半夜因突感关节剧痛而惊醒,以第一跖趾关节及跖趾关节为多见,局部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
可伴有发热,有时出现寒战,倦怠,厌食,头痛等症状。
一般历时1~2周症状缓解。
2 .慢性关节炎期主要可见痛风石形成、关节畸形僵硬和肾脏病变。
3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尿酸增高,超过420UmO1/1。
X线摄片检查在受累关节可发现骨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圆形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区,为痛风的X线特征。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的病理因素以湿、痰、瘀为主,故祛湿、化痰、消瘀为本病的基本治疗大法。
但湿有寒、热之分,因此应根据辨证选择不同的治法。
本病后期多伤及脾肾阳气,治疗当以扶正祛邪兼施为要。
1湿热痹阻关节红肿热痛,得冷则舒,痛不可触,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宣痹通络。
方药举例:四妙丸加减。
苍术IOg,黄柏IOg,意瑟仁15g,川牛膝10g,忍冬藤15g,嫩桑枝20g,晚蚕砂(包煎)10g,宣木瓜10g。
加减:发热口渴者,加知母10g,生石膏(先煎)30g,桅子10g。
关节肿大者,加姜黄10g,威灵仙10g。
关节周围出现红斑者,加丹皮10g,生地12g,赤芍IOgo邪热伤阴出现低热,口干,五心烦热者,酌加青蒿12g,秦芜10g,功劳叶15g。
湿重者,加车前草15g,防己10g。
关节痛甚者,加延胡索IOg,地龙IOgo2 .寒湿入络关节僵硬畸形,屈伸不利,皮色暗红,畏寒肢凉,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胁沉细。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
痛风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一、病程传统的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2018 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更新的痛风诊断循证专家建议,将痛风的病程分为临床前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无症状MSU 晶体沉积)和临床期(即痛风期,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及发作间期、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二、并发症和伴发疾病1. 肾脏病变:痛风的发病过程中,尿酸盐也可沉积在泌尿系统,导致急性或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
2. 代谢综合征:痛风患者往往伴有体内代谢异常,易并发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2 型糖尿病等。
3. 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与许多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4. 神经系统疾病:血尿酸水平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复杂,高尿酸血症促进了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并与预后不良相关。
三、检查1.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泌尿系超声检查等。
2.超声:对疑诊痛风性关节炎或慢性痛风石关节炎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最重要的四种超声征象是痛风石、聚集物(关节积液内聚集的点状高回声,后方不伴声影,又称暴风雪征)、软骨表面的双轨征(double contour,DC)和骨侵蚀,其中双轨征是尿酸沉积在关节内特异性很高的表现,其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敏感度为78%,特异度为97%。
3.双能CT:能特异性识别尿酸盐结晶,诊断痛风的敏感度为84%(81%-87%),特异度为93%(93%-96%)。
对早期或无痛风石的患者,双能CT的敏感性要低一些,同时亦有假阳性的情况。
四、治疗方案及原则a)非药物治疗总体原则是生活方式的管理。
首先是饮食控制、减少饮酒、运动、肥胖者减轻体重等;其次是控制痛风相关伴发病及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
除了酒类,含有高果糖浆(high⁃fructose corn syrup,HFCS)的饮料亦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应限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