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无锡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
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
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工业遗产建筑是城市发展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这些建筑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提供了一个机会,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并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用途。
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城市规划和文化保护方法。
首先,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可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资源问题。
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土地的稀缺和有限性。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工业遗产建筑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变得尤为重要。
这些建筑往往位于市区,占地面积较大,并且布局合理,充分考虑了工作流程和人力资源的需求。
通过对这些建筑进行再利用与更新,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土地资源,避免进一步的土地开发和开荒,从而保护土地和环境。
其次,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
这些建筑依托于历史和传统,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它们蕴含了丰富的工业文化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城市的重要象征和见证者。
因此,通过对这些建筑进行再利用与更新,可以突出城市的历史特色和文化内涵,为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例如,将一座废弃的工厂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吸引艺术家、设计师和创意精英入驻,为城市增加更多的文化元素和创新力量。
第三,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这些建筑的改造和更新,可以打造新的商业区、商业园区或商业综合体,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商家入驻,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
与此同时,这种再利用和更新也可以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例如,将一座废弃的仓库改造成时尚购物中心,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品牌入驻,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也有助于保护城市的历史和记忆。
这些建筑承载着过去时代的记忆和故事,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志物。
通过对这些建筑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可以保留其历史的痕迹和韵味,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历史和进程。
同时,通过对这些建筑的再利用与更新,可以激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工业遗产普查及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工业遗产普查及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5.25•【字号】锡政发[2007]208号•【施行日期】2007.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工业遗产普查及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锡政发〔2007〕208号)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无锡市工业遗产普查及认定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五月二十五日无锡市工业遗产普查及认定办法(试行)为进一步做好工业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实现我市“十一五”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总体目标,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和底蕴,传承前人创业精神,推动无锡工商名城和文化名城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概念与对象第一条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市工业遗产是最具地域特色和个性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无锡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第二条工业遗产内容分为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物质遗产有厂房、仓库、码头、桥梁、故居及办公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有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历史档案、商标徽章及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
非物质遗产有生产工艺流程、手工技能、原料配方、商号等相关的工业文化形态。
第二章普查与登记第三条普查要制定普查计划,制作登记表格,绘制调查地图。
第四条工业遗产普查重点为:(1)解放前民族工商业企业、名人故居及公益建筑等遗存;(2)解放后50年代的工商业企业;(3)改革开放期间的乡镇企业。
第五条工业遗产普查和保护过程中要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发动群众,引导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工业遗产普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工业遗产普查、认定、信息传播、研究成果和保护利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促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方案
促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方案引言工业遗产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许多工业遗产正面临着被废弃、破坏甚至拆除的命运。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遗产,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探讨如何促进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一部分:工业遗产的保护意义工业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见证,它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和智慧结晶。
保护工业遗产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保护历史记忆:工业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见证,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工业发展和社会变迁。
保护工业遗产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过去,保持历史记忆的连续性。
2. 促进文化传承:工业遗产是一种文化资源,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保护工业遗产可以促进文化传承,激发人们对传统工艺和技术的兴趣。
3. 促进旅游经济:许多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保护工业遗产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第二部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些重要的工业遗产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景点。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缺乏全面规划:目前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多为零散的项目,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
这导致了一些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效果不佳。
2. 资金短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的资金来源有限。
这导致了一些重要的工业遗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3. 缺乏专业人才: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但目前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这影响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部分:为了促进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我们应该制定一套全面的规划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统一管理机构: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管理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
当前我国工业遗产开发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总结与分析
当前我国工业遗产开发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总结与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搜集与调研,简要对工业遗产现状问题进行论述并对成因进行相关分析,以此来改善我国今后工业遗产的相关开发。
关键词:工业遗产;业态;外溢效应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产制造成本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提升,曾经的城市支柱产业由传统制造业转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大量的工业企业外迁,众多工业厂房遭到废弃,随着城市用地边界的扩张,原本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厂房被容纳进都市圈,被孤立在城市当中,成为城市中的“飞地”。
近些年我国开始重视对工业遗产的改造,通过对其进行建筑改造,产业置换等手段,使得工业遗产在为当地居民以及外来游客服务的同时,成为工业历史的载体。
然而,由于我国的工业遗产开发起步时间较晚,最早的工业遗产诸如798创意产业园、田子坊创意街区等都是自我发展为主。
2006年《无锡宣言》发布以后,政府开始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并颁布相关政策开始对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进行引导,导致工业遗产自我发展的情况消失不再。
由于缺少对工业遗产业态开发选取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周边等因素的考虑,这就造成我国工业遗产发展成为千篇一律的情况:地区特色属性较弱、资本逐利性较强、自身稳定性差,极易形成“二次破产”状况:业态更迭速度快、工业遗产使用率低下等。
一、工业遗产现有问题(1)工业遗产定位单一从2006年《无锡宣言》发布至今,我国的工业遗产系统化研究已经开始15年,工业遗产的开发模式已经由过去的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众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功案例,推动我国在工业遗产在保护与再利用模式上的相关研究,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弊端:我国现状的工业遗产定位过于单一,满足不了不同使用群体对工业遗产的使用需求。
对于周边人群而言,工业遗产代表着当地的一种“场所精神”,即某一时期该地区的工业在过去某一时期的发展史,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时代记忆。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一、概述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是我国当今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产业布局、类型、结构的重构和转型,大量产业类历史建筑与地段成为城市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
这些建筑和地段正面临着被拆毁废弃和改造再利用两种不同的命运,其中以拆毁废弃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我国的产业遗产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和毁灭。
对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进行研究,提出具有现实技术针对性的改造设计方法、评估原则和技术规范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后工业时代的背景与特点后工业时代,通常指的是工业化进程完成后,以服务业、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
这一时代的特点在于,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生产方式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向灵活多变的小批量生产,社会结构和文化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的后工业时代发展具有其独特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化的深入,中国逐渐从以制造业为主导转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一过程中,许多传统工业区逐渐衰退,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
后工业时代对城市空间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传统工业区的衰退导致了城市空间的重组,许多工业建筑和设施被闲置或废弃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工业遗产的价值,将其视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合理规划和创新设计,这些工业遗产可以转化为新的文化、商业或居住空间,从而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后工业时代的中国,面对着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挑战和机遇。
这一时期的背景和特点,不仅塑造了中国的城市面貌,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初探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初探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工业遗产面临拆除或废弃的命运。
然而,这些工业遗产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容忽视。
因此,采取有效的保护与再利用策略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
首先,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应以尊重历史和文化价值为前提。
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代表着一段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因此,在保护和再利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尊重其原始设计和功能。
其次,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历史和文化,更应考虑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将废弃的工厂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不仅保留了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此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还应注重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可以增加公众对工业遗产保护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形成共同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例如,组织公众参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规划、举办相关展览和讲座等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工业遗产的关注度和理解度。
最后,政府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应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并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和政策引导。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的合作,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保护与再利用机制。
综上所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共生”策略是一种综合考虑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的策略。
只有在尊重历史和文化价值、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参与和政府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希望本文能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工业遗产逐渐成为人们瞩目的文化财产。
而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既是对历史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尊重。
一、工业遗产的定义及类别工业遗产是指建设在工业时代的历史遗存,包括工厂、矿山、码头、铁路、电力、邮电、轻工、纺织等各类工业遗存,以及生产过程涉及的文物、器物、技术、专利等。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工业遗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按时间划分,可以分为农业时代前的遗产、工业时代的遗产和现代产业的遗产。
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工厂建筑、机器设备、仓库库房、办公室及工人宿舍、运输工具等。
按空间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城市、郊区、乡村等。
二、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由于工业遗产的特殊性质,保护难度较大。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并不充分,使得许多工业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遭到损失和破坏。
国内应用最广泛的工业遗产保护形式是“注册保护”,即依照国家和地方性立法规定,对具有某种特殊价值和重要性的建筑和景观进行登记并予以保护。
三、工业遗产的利用价值工业遗产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也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
它的利用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乡村社会环境,提升地域形象,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1、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将工业遗产开发为旅游资源是一种借助工业文化和历史遗产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
工业旅游不仅可以为地方经济带来重要的产业收益,还可以刺激地方投资、创造就业机会。
例如中国的鞍钢旅游、德国的鲁尔区旅游、英国的皮特斯波里铁路博物馆等。
2、城市更新中的利用工业遗产可以成为城市更新项目的一部分,被用于改建成办公用房、公寓、商业中心、文化机构、公共设施、娱乐场所等,可在建筑本身的基础上,保护其独特的视觉和文化价值,提高房地产的收益率。
3、创意产业中的利用工业遗产也是创意产业的重要资源。
例如,将工业设计元素应用于日常用品、家居、服装、电影摄制、艺术品制造等,是对工业遗产的一种有趣和富有创造力的利用形式。
城市更新中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问题
城市更新中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问题【摘要】近年来随着老城区功能改组和“退二进三”政策的推进,导致大量闲置或废弃的工业厂房,如何对待这些工业遗存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针对嘉兴化工厂实际情况,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业遗产;开发模式;保护利用2006年在无锡召开的第一届工业遗产研讨会上发布了《无锡建议》,此后,关于工业遗产如何继承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也陆续问世。
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首次将工业遗产作为普查重要内容之一,工业遗产保护思想迅速被社会各界接受,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1 工业遗产的定义《无锡建议》中指出: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段的近现代化工业建设所留下的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相关设备,相关加工冶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相干的社会活动场所,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发展态势工业历史遗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很容易在各种改造的幌子下被“斩草除根”,被各类新建建筑所替代。
而我国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因此,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利用与开发,为城市历史留下可以延续的文化“基因”显得尤为必要。
3 嘉兴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状情况及问题3.1 现状情况在嘉兴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工业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不少具有很高价值的工业遗产被拆除或重建,比如始建于1912年的嘉兴南湖染织厂、建于1958年的汽车钢圈厂等。
2008年《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时进行修编,加入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内容,选取了目前老厂区还存在、同时具有一定历史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企业(共8个)进行调查和研究,最终确定列入嘉兴工业遗产重点保护区的有三个企业,即民丰造纸厂、嘉兴绢纺厂和嘉兴冶金机械厂,嘉兴化工厂被列为工业遗产一般保护区。
最新-关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精品
关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工业遗产的保护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期英国就出现了“工业考古学,”强调对工业革命和工业大发展时期的工业遗迹和遗物进行保存和研究。
1955年,英国学者克里斯在其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工业遗产”这一概念。
1978年在瑞典成立了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标志着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始迈上全球化合作的道路。
20**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通过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作了明确定义: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设施,除此以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
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才逐步兴起,最初主要局限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领域。
2019年4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在无锡举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形成《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无锡建议》中对我国工业遗产的定义作了明确,是我国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首部宪章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工业遗产保护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一、XX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1、XX市工业情况简介杭州早期工业以手工业为主。
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吴越地区就已经开始生产纺织品。
唐时,杭州的丝织、造纸、造船等手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五代时期,杭州的丝绸织造、雕版印刷以及制瓷、建筑、石雕、酿酒等手工业日益兴盛。
南宋是杭州手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丝绸业、养蚕、缫丝、织绸有了分工,已出现脚踏缫丝车和大型人力提花机,杭州还是全国刻书印书中心之一。
明朝,杭州的丝绸、棉麻、造船、造纸、印刷、锡箔等手工业仍然兴旺发达。
清代,杭州手工业“五杭”(杭扇、杭线、杭粉、杭烟、杭剪)兴起,但丝织业仍然处于重要地位,民间丝织业主要集中在城东及艮山门外闸弄口一带。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无锡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无锡工业遗产保护名
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08.19
•【字号】锡政发[2008]211号
•【施行日期】2008.08.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无锡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通
知
(锡政发〔2008〕211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政府批准市文化遗产局和市规划局确定的第二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共计14项),现予公布。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和乡镇企业的发祥地,拥有众多的工业遗存。
保护好不同发展阶段有价值的工业遗存,对于传承工商精神、彰显城市特色、弘扬地方文化、推进“文化无锡”建设,打造“文化名城”品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针对工业遗产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方式,科学规划、妥善处理工业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改善的关系,认
真做好无锡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使用工作。
附件:无锡市第二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二○○八年八月十九日附件:。
城市文化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2019年文档
城市文化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跨入21世纪以来,世界正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化时代,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
在此背景下,无锡进入“退二进三,退二优三”的发展阶段,城市重心由中心逐渐向外围转移,城内旧工业设施与工业用地面临着功能与区位的置换。
如何对这些工业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充分发挥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已被提上日程,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一、工业遗产、工业文化与城市文化城市是社会劳动大分工的产物,是人类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创造的人工环境,是长期的物质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积淀共同作用的结果。
城市在不断演进与更替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有形的物质载体和非物质载体将城市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逐渐形成被称为城市灵魂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商业文化、工业文化、科技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其中工业文化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工业文化是近现代城市的主导文化。
城市虽然早在农耕时代就已产生,但学者们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与此同时,工业文化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工业文化,是在机器大工业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人们思想意识和劳动创造的结晶,是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发展并且不断充实其内涵的历史过程。
200多年来,它与城市的发展相伴相生、如影随形,不但成为了城市的灵魂,而且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工业文明留下的各具特色的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过程不可或缺的历史见证。
它反映了工业化时代的基本特征,承载着工业技术和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工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和突出代表,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因而又构成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
二、无锡工业遗产的历史形成和分布特征(一)无锡工业遗产的历史形成无锡工业起步于清末,主要经历了清末民初、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阶段,并留存了大量的工业遗产。
(完整版)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再利用应参考本地城市建设模式和肌理,考虑对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改造后的建筑回归到城市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防止孤立性的保护。
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可通过建筑单体和厂区,产业园区与城市整体规划结合,使历史建筑和现代城市规划相互结合起来,而不是让两者互相被动的适应。
同时整体改造再利用也复兴了老工业区域,带动城市第三产业,也是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手段之一。
一个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社会模式密不可分,城市的区域特点是由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积累体现。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在利用首先要满足生活在周围空间环境的居民的需要,否则所谓的保护再利用就是没有意义的空想、空谈。
国外的很多旧工业建筑改造从长远来说都将复兴经济和实现社会目标作为项目的重要任务,济南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也需亟待解决旧工业区域衰败、失业率激增、生活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需考虑到城市各方面的综合效益。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部顾问理查德·恩格哈迪所说的:“建筑保护的精髓不在于对建筑结构的保护,而是要凸现建筑的社会功能和内涵”。
如何发挥政府、市场、传媒和建筑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利益的平衡指的是如何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看问题的不同方式。
政府决策于如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税收,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公众的目光则投向于能否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是否能享受到成果;对于开放商来说,项目是否盈利决定了投资与否,还有社会的反响获得长期业务的广告优势。
这三者地位有所偏差,应对处于被动、劣势的居民有所倾斜,适当增加居民对项目表达决策的意见。
在维持原有的工业区环境氛围,基本保留厂房设施原貌,充分发掘老工业建筑的市场潜力,增添、整合各种服务产业资源,满足新增的工业遗产旅游服务的功能,建设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或各种主题公园,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展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工业遗产的再利用研究纲要
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被遗弃或者改造,而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也逐渐被忽视。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因为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不仅能够传承历史记忆,还可以为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新的机遇。
二、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重要性1. 传承历史文化工业遗产不仅仅是建筑和设施,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和历史的缩影。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过去的社会和生活,传承历史文化。
2. 培育文化产业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源和可能性。
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中心等,可以激发地方经济的活力,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3. 推动城市发展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使得城市更具吸引力和活力。
再利用工业遗产也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开发和改善,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
三、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1. 工业遗产保护不足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工业遗产被拆除或者被遗弃,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未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和重视。
2. 工业遗产再利用存在问题部分工业遗产在再利用过程中,由于规划不周、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导致再利用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浪费和破坏。
3. 社会对工业遗产的认知不足一些市民对工业遗产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在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过程中缺乏积极的参与和支持。
四、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对策与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针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相关政策,明确保护的范围和标准,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工业遗产的再利用。
2. 完善保护机制建立健全的工业遗产保护机制,包括评估、保护、修缮和管理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工业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3. 拓展再利用途径国家和地方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引导进行创新性的再利用项目,提升工业遗产的价值和功能。
4.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工业遗产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工业遗产的认知和理解,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和关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工业遗产公园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建议
工业遗产公园保护与利用可持续发展建议哎,工业遗产公园,这听起来就有点意思!曾经,那些轰鸣的机器和忙碌的人群,现在却变成了静谧的公园。
说实话,这种转变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就像老房子变成了咖啡馆,虽然还是那种熟悉的味道,但里面却添了很多新鲜的元素。
我们都知道,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产,不仅是为了保存历史,更是为了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
想想看,公园里那高耸的烟囱,曾经是工业的标志,现在却可以成为艺术的载体,或者一个可以聚会的地方,太棒了吧!咱们得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工业遗产可不是说拆就拆的,它们有故事,有灵魂。
就像老爷子留给我们的家传宝贝,珍贵得很。
所以,在保护的时候,我们要小心翼翼,不能让它们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面目全非。
要用心去研究它们的历史,了解它们的价值。
比如,那些老工厂的墙壁,可能曾经见证了多少个熬夜加班的日子,多少个员工的欢笑和泪水。
我们可不能让这些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是不是得给它们一个更好的归宿?利用这些遗产也得讲究点花样。
现在的人们可不只是单纯地想看看过去的东西,他们想要体验,想要参与。
比如,在这些工业遗产公园里,可以搞一些互动体验项目,像是复古的机械操作体验,或者是组织一些主题活动,让大家都能亲身感受那段辉煌岁月。
这样一来,不仅能吸引年轻人,还能让他们在玩乐中了解历史,教育意义杠杠的。
别忘了环境美化!一座工业遗产公园,不仅仅是留下那些铁铁的东西,周围的绿化也得跟上。
可以在老旧的厂房周围种上一些花草树木,形成鲜明的对比。
想象一下,铁锈斑斑的机器旁开着五颜六色的花,那种独特的美感,真是让人心情大好啊!再配上一些休闲座椅,游客们可以坐下来,喝杯咖啡,聊聊天,享受这份宁静的时光。
社区的参与也是相当重要的。
别让这些公园变成了冷冰冰的地方,居民们应该是这个公园的主人。
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让大家一起动手,清理公园,维护绿植,甚至还可以举办一些社区集市,展现地方特色。
这样,大家的关系更亲密,公园的氛围也更热闹。
工业遗产保护问题与解决方案
工业遗产保护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工业遗产成为了世界各地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工业遗产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在技术、艺术和人类活动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的工业遗产正在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因此,保护工业遗产成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一、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性1.传承历史文化工业遗产作为工业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保护工业遗产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工业发展的历史文化,使人们了解和认识工业化进程中的历史事件、科技成就、社会变迁等。
2.促进旅游文化有了工业遗产的保护,可以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工业遗产可以成为旅游景点,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
3.增强城市个性工业遗产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代表着城市的过去和发展历程。
保护工业遗产有利于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城市更具个性,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二、工业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1.历史遗留问题许多工业遗产建筑由于年代久远,长期没有得到保护和维护,出现了老化、腐蚀等问题。
因此,这些工业遗产建筑需要经过专业的修复和加固工程。
2.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增加,传统的工业厂区和设施面临着拆迁和改造的压力。
大量的工业建筑被毁坏和拆除,工业遗产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3.环境污染许多工业遗产建筑所处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了建筑结构和文物的蚀败。
环境污染不仅对工业遗产本身造成了危害,也影响着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
4.资金和人力不足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认识不足,对于保护工作的投入不足。
由于缺乏资金和人力支持,工业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限制。
三、工业遗产保护的解决方案1.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增强社会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了解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视。
工业遗产保护
工业遗产保护:超越物质空间规划的思考2007-11-29 规划评论 2007年1-2期工业遗产指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技术、审美启智和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机械,以及相关的加工冶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等,是工业化早期的开拓者创造并遗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财富和记录一个时代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风貌特征的历史见证。
工业遗产保护是当代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和空间组织形式之一。
从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的角度看,保护工业遗产是一种超越功利主义的文化理念;从后工业化时代悄然来临、城市新陈代谢加速的角度看,保护工业遗产是一种超越物质形态规划的挑战。
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对于传承人类先进文化,保持和彰显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工业遗产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综述工业遗产作为人类社会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价值而受到重视。
工业遗产保护在西方国家司空见惯,而在我们这个工业起步较晚的国家,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名词。
下面将对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1.1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综述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源于工业革命最早发端的国家—英国。
19世纪中期,工业遗产保护问题在英国开始引起重视,并出现了有关工业遗产的展览。
但有关工业遗产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正式出现,60年代后取得较快发展。
1991年YaleP在《从旅游吸引物到遗产旅游》中对英国“工业考古”研究进行了回顾,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介绍,并以铁桥峡谷——英国第一个“世界遗产”工业地为案例介绍了其旅游发展历程,是一部系统介绍工业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国外工业遗产研究历程中,欧洲理事会及1978年组成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前者主要关注欧洲,后者则是一个世界性的工业遗产组织。
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有机结合
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有机结合是关系密切的两个主题。
城市更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通过调整、更新和重新利用城市资源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而工业遗产保护则是为了保留工业文化、历史建筑和技术等方面的价值,同时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因此,将这两个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城市更新的品质与深度,同时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工业遗产保护是指保护和维护工业文化遗产及其相关的技术和文化实践。
工业遗产是城市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城市的历史记忆、经济文化和技术发展。
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保护这些工业遗产不仅可以让城市值得自豪,还能够为城市更新提供新的活力。
透过工业遗产,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得以结合。
而城市更新,则是为了增加城市发展的动力和生命力,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创造一个更宜居的城市。
在实践中,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的有机结合需要思考以下几个方面:被保护的工业遗产如何与城市更新的规划相协调?工业遗产如何更新利用?城市更新如何保证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不被疏忽?首先,被保护的工业遗产需要与城市更新的规划相协调。
城市更新是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和指南,在更新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编制完整的保护计划,并根据这些保护计划去规划城市更新的方向。
比如,在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廊桥工业历史景观地区,更新时应思考:何种类型的建筑可以建造在此处?如何将新旧建筑融合在一起?如何使工业遗产变得更加鲜活?答案可能来自于对当地历史和文化的深入研究,也可能有些是在规划执行中不断地实践和总结出来的。
其次,工业遗产如何更新利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工业遗产保护不只是保护遗产本身,同样也要让工业遗产得到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的实现,需要创造新的条件和新的空间,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可供人们居住、工作和娱乐的地方。
比如,在米兰市,经过对80年代的訓練場地进行改造,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住宅区,并且集成了新的建筑和功能。
利用工业遗产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将其价值传递给新的用户,让更多人认识到城市历史和工业文化,增加市民的文化自信心。
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
改善城市环境
通过工业遗产再利用,可以改 善城市环境和质量,提高人们
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02
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分析
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
国内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工业遗产的再利用逐渐重视,一些老旧工业建筑被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博物馆、艺术中 心等,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M50艺术区等。同时,一些工业遗址被保护下来,如大连的“旅顺口区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老铁山近代建筑群”等。
工业遗产再利用对于城市更新和产业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城市经
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目前,工业遗产再利用在国内外城市 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实践,许多优秀 的案例为工业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可借
鉴的经验。
然而,工业遗产再利用也面临着一些 挑战和问题,如资金缺乏、政策支持 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需要加强
相关研究和政策支持。
将工业遗址或建筑改造为城市更新 项目,如住宅小区、公共设施、公 园等,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 质量。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意义
保护文化遗产
工业遗产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再利用 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满 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需求。
促进经济发展
工业遗产再利用可以为城市经 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强调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实践经验和未来发展建议的重要性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实践经验对于指导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现有案例的分 析和研究,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未来发展中,需要注重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多元化,避免简单的复制和移植,探 索更加灵活和创新的发展模式。
同时,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为工业遗产再利用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 件。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研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尹文娟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科技》
【年(卷),期】2010(9)24
【摘要】关于工业遗产的构想是随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工业时代的兴起而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工业时代的历史记忆,国际上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则是从2006年无锡会议以后才开始的,此后我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步,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如法律缺失、本土元素缺失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应该加强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企业之间的联合合作.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尹文娟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2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国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7种外语类核心期刊(2009—2018)的统计分析
2.我国粮油标准现状及问题分析研究
3.我国高校博士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基于48所研究生院高校的调查4.我国高校博士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基于48所研究生院高校的调查5.我国露天煤矿智能化发展、规划、研究现状及重点问题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