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用例设计方法》
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有4种方法

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有4种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地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是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而不关心内部的实现细节来进行的。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并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结构,只需要通过接口和功能来验证软件是否按照要求工作。
本文将介绍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的概念,并讨论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四种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设计方法,它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选择代表数据进行测试。
通过等价类划分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覆盖了各个等价类的情况,提高了测试效率。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针对边界条件进行测试的方法。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很多错误都是发生在边界条件上的,因此通过边界值分析法设计的测试用例可以有效地发现这些问题。
通过测试边界值,可以验证软件在边界条件下是否能正常工作。
3.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将功能需求转换为因果关系的方法。
通过绘制因果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功能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而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因果图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软件的功能,并设计出全面有效的测试用例。
4. 决策表法决策表法是一种通过决策表来描述软件功能和相应条件关系的方法。
在决策表中,列出了所有可能的输入条件和相应的处理流程,通过对决策表的分析,可以设计出全面的测试用例,覆盖了各种情况下的数据组合。
综上所述,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有效地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可以结合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和决策表法等四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全面地进行测试,提高测试的覆盖率和效率。
黑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1、开始: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其作用是隐藏系统内部实现,基于某个功能进行测试,以确保该功能满足预期要求。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中需要考虑六个重要元素,即安装、输入、操作、应对输出、性能与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2、测试目标:黑盒测试的目标是确定软件是否可以按照规定的需求完成并满足用户期望。
它的主要任务是测试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例如,可以测试系统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测试功能性、性能和安全性。
3、输入用例:输入可以通过测试用例模型来定义,其中的输入数据依赖于数据结构和数据流。
它们也可以包含外部输入(如来自文件或数据库操作执行时由外部系统产生)。
最常见的输入测试用例类型包括:正常输入测试用例、可恢复型输入测试用例、畸形输入测试用例和边界输入测试用例。
4、操作用例:操作测试用例用于测试系统的操作规程,检查不同操作的行为是否满足预期要求。
例如,系统操作测试可以针对用户操作的每个步骤进行测试,以确保每个步骤都能按照期望执行。
5、应对输出:有了输入用例之后,接下来可以考虑应对输出测试用例,用于测试输入给定条件后,系统是否能正确产生正确的输出结果。
这些测试用例可以针对正常输出、错误输出、边界输出等进行测试。
6、性能与可靠性:测试用例还可以考虑性能与可靠性,以确保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可靠地服务于用户,并能正确处理输入并正确产生输出。
这包括测试用例定义,以及考虑准确性、数据准确性、内存及存储要求等多种因素。
7、安全性:为了确保满足安全性要求,用例可以考虑到输入、操作及输出方面的安全性。
包括确保用户提交数据时,操作过程的可靠性,以及输出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8、结束: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是一门技术活,主要是建立所需测试用例来确保系统功能能按照期望完成,并能满足用户期望。
测试用例设计需要考虑到六个重要元素,即安装、输入、操作、应对输出、性能与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测试用例由手动和自动测试组成,可以有效地减少用户对系统行为的担忧。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盒测试⽤例设计⽅法⼀、等价类划分法 该⽅法是将系统的输⼊域划分为若⼲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进⾏测试,这样可以避免穷举法产⽣的⼤量⽤例。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域的⼦集合,在该⼦集合中,各个输⼊数据对于揭露软件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类其它值的测试。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系统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数据构成的集合。
利⽤有效等价类可以验证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系统的规格说明来说是不合理或⽆意义的输⼊数据所构成的集合。
设计测试⽤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
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备有更⾼的可靠性。
1、划分等价类 基于特性测试⼦项所对应的 SRS ⽚段,可以参考下⾯⼏条原则:1.在输⼊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
例⼦:在1<x<5中。
⼀个有效等价类:1<x<5,两个⽆效等价类:x>=5 和 x<=1。
2.在输⼊条件规定了输⼊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定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个有效等价类和⼀个⽆效等价类。
例⼦:规定字段”星期”是输⼊星期⼏。
该输⼊条件⼀个有效等价类是输⼊的值属于从星期⼀到星期⽇的集合,⼀个⽆效等价类是不属于星期⼀到星期⽇的其他值。
3.在输⼊条件是⼀个布尔量的情况。
例⼦:性别,如果规定输⼊“男”为有效,则⼀个有效等价类:“男”,⼀个⽆效等价类:“⼥”。
4.在规定了输⼊数据的⼀组值假定 n 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个输⼊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 n 个有效等价类和⼀个⽆效等价类。
例⼦:PPT的打印效果分为幻灯⽚加框和幻灯⽚不加框,则对于打印效果这个输⼊条件,n (这⾥ n =2)个有效等价类:幻灯⽚加框,幻灯⽚不加框;⼀个⽆效等价类:加框和不加框外的其他值。
5.在规定了输⼊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个⽆效等价类从不同⾓度违反规则。
黑盒测试中测试用例设计主要有哪些方法

黑盒测试中测试用例设计主要有哪些方法在软件测试领域中,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旨在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规格说明书或需求文档的要求。
在进行黑盒测试时,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系统的内部实现细节,只需关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测试用例设计是黑盒测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它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覆盖了各个等价类。
举例来说,假设某个系统接收用户的年龄作为输入,年龄在0到120之间有效。
按照等价类划分法,可以划分为三个等价类:小于0、0到120之间、大于120。
分别选择-1、25和121作为代表性值进行测试。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基于输入数据的边界情况进行测试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测试用例的设计依据是输入的边界值。
通常情况下,在边界值处会发生最多的错误。
以某系统要求输入一个1到100之间的数字为例,边界值为1和100,测试用例可以选择1、2、99和100进行测试。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视化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通过绘制因果图,可以发现潜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
例如,某系统的输入为A和B,输出为C,通过因果图法可以绘制出A和B对C的影响图,进而选择合适的测试用例。
决策表测试决策表测试是一种描述业务规则下的所有可能情况的测试设计方法。
通过构建决策表,可以涵盖各种条件组合下的测试场景,确保覆盖全面。
举例来说,假设某系统中有一个业务决策表,包含了不同条件下的结果,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决策表构建全面的测试用例。
状态转换测试状态转换测试方法适用于测试具有状态转换的系统。
通过分析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确保系统能够正确地处理状态之间的转换。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黑盒测试是指在不考虑程序内部逻辑的情况下,测试程序的输入和输出。
在进行黑盒测试时,测试人员只关注程序的功能,而不需要知道程序的内部结构。
为了确保黑盒测试的有效性,设计好的测试用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将输入域划分为不同的等价类,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有效的和一个无效的输入,作为测试用例。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保证测试的全面性。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1到100之间的数字的程序,可以将输入域划分为三个等价类:小于1的数字、1到100的有效数字、大于100的数字。
然后分别选择一个有效的输入和一个无效的输入作为测试用例。
2.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通过选择接近边界的输入值来测试程序的健壮性。
在进行边界值分析时,通常选择各个等价类的边界值作为测试用例。
例如,对于一个接受1到100之间的输入的程序,边界值可以选择1和100作为测试用例。
这样可以测试程序对边界值的处理能力,从而提高测试的覆盖率。
3.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将功能需求转化为图形表示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通过构建因果图,可以清晰地表示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因果图来设计测试用例。
例如,对于一个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的程序,可以通过因果图表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关系,然后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来测试程序的登录功能。
4. 判定表驱动判定表驱动是一种将多个条件组合成判定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通过列出所有可能的条件组合和相应的动作,可以快速设计出全面的测试用例。
例如,对于一个需要根据不同角色显示不同权限的程序,可以通过判定表来设计测试用例,列出各种角色和相应的权限,以确保程序在不同情况下的正确性。
结论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几种常用的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法和判定表驱动。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实例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实例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而是从程序的输入和输出来测试程序的正确性。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是黑盒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以一个实例来介绍黑盒测试用例设计的过程。
实例:某在线购物网站的注册功能1. 功能描述该网站提供用户注册功能,用户需要填写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邮箱等信息,注册成功后可以登录网站进行购物。
2. 测试目的测试该注册功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用户能否成功注册并登录网站。
3. 测试用例设计3.1 正常情况下的测试用例用例编号:TC001用例名称:正常注册前置条件:用户未注册过该网站测试步骤:1. 打开网站首页2. 点击“注册”按钮3. 填写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邮箱等信息4. 点击“注册”按钮5. 检查页面是否跳转到登录页面6. 使用注册时填写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网站7. 检查是否能够成功登录网站预期结果:用户能够成功注册并登录网站用例名称:用户名已存在的情况下注册前置条件:用户已经注册过该网站测试步骤:1. 打开网站首页2. 点击“注册”按钮3. 填写已经存在的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邮箱等信息4. 点击“注册”按钮5. 检查页面是否提示“该用户名已存在,请重新输入”预期结果:用户不能成功注册,页面提示“该用户名已存在,请重新输入”3.2 异常情况下的测试用例用例名称:密码和确认密码不一致的情况下注册前置条件:用户未注册过该网站测试步骤:1. 打开网站首页2. 点击“注册”按钮3. 填写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邮箱等信息,其中密码和确认密码不一致4. 点击“注册”按钮5. 检查页面是否提示“密码和确认密码不一致,请重新输入”预期结果:用户不能成功注册,页面提示“密码和确认密码不一致,请重新输入”用例编号:TC004用例名称:邮箱格式不正确的情况下注册前置条件:用户未注册过该网站测试步骤:1. 打开网站首页2. 点击“注册”按钮3. 填写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邮箱等信息,其中邮箱格式不正确4. 点击“注册”按钮5. 检查页面是否提示“邮箱格式不正确,请重新输入”预期结果:用户不能成功注册,页面提示“邮箱格式不正确,请重新输入”4. 测试执行根据上述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执行。
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边界值分析法也超有趣哦。
这就像是专门盯着边缘情况。
还是说年龄输入框,最小年龄0岁,最大年龄150岁(假设哈),那这0和150就是边界值呀。
还有边界值的邻居,像 -1和1,149和151。
这些边界值和边界附近的值往往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呢。
就好比住在河边的房子,最容易受到洪水影响一样,软件在边界值这里也可能会有小脾气,所以一定要重点测试这些值。
决策表法呀,就像是做选择题的一个大表格。
假如有个系统,根据用户的会员等级(普通、银卡、金卡)和消费金额(低、中、高)来决定折扣。
那咱就可以画个表格,把各种组合都列出来。
普通会员低消费、普通会员高消费、银卡会员中消费等等,然后在表格里写出对应的折扣。
这样就很清楚地知道每个情况该怎么测试啦,就像按照菜单点菜一样,明明白白的。
因果图法就有点像找事情的因果关系呢。
比如说,有个功能是注册账号,用户名存在、密码符合要求、验证码正确这些原因,会导致注册成功这个结果。
那咱们就可以画出因果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用户名不存在,那注册肯定不成功啦。
这就像是破案一样,找到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然后根据这个来设计测试用例。
宝子,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就是这么些啦,是不是还挺好玩的呢?掌握了这些方法,就能更好地找出软件里的小毛病啦。
。
黑盒测试及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黑盒测试及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黑盒测试定义什么是黑盒测试?黑盒测试就是测试人员把软件产品(可阶段性产品)看做是一个黑盒。
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只需关心对这个软件黑盒操作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而不必深入地去了解它的内部实现机制所进行的测试活动。
例如:在Windows的命令行中输入字符串dir就可以得到当前目录下的子目录及文件的列表。
而输入tasklist后就得到一张正在系统中运行的任务的列表。
在以上操作中不必去考虑命令行解析器会如何解析输入的字符串,也不必考虑系统如何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并如何把他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黑盒处理机制。
我们只关心输入(input)的和想要得到的输出(output)。
如果在初始条件确定的情况下的一组确定的输入经过软件产品这个黑盒进行处理后并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expected result)时,则说明此时就发现了一个软件的缺陷(defect)。
为什么要做黑盒测试?验证(verity):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文档的设计(IEEE 1983 of IEEE Standard 729)证实(validate):软件产品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IEEE 1983 of IEEE Standard 729)把dir输入到其它软件(如计算器)可能毫无意义,但在Windows命令行中被解析为获取当前目录下的子目录及文件的列表,并且在初始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将得到可预测的输出。
这样的输出在软件测试阶段通常被定义下来以保证开发人员编写的程序有章可循。
这下是软件测试的目的之一:验证(verity)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文档的设计。
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只按业务逻辑测试而不需要考虑内部实现。
这就很好地模拟了终端用户的行为。
然而终端用户的行为并不会都在软件需求文档中定义(例如黑客攻击)。
我们可以尽量模拟终端用户对产品网站进行攻击。
这样的测试既可以是预先定义好的,也可以是随机的(adhoc test)。
像这样的模拟终端用户操作对产品进行的测试活动就是在履行软件测试的另一个目的:证实(validate)软件产品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在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关注于测试软件的功能而不关注内部的结构或实现细节。
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等价类,然后选择代表性的输入值进行测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保证测试的全面性。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输入框要求输入1到100之间的数字,等价类划分可以将输入值划分为三个等价类:小于1的值、1到100之间的值、大于100的值。
然后分别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值进行测试。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测试输入数据的边界情况。
边界值通常会触发程序的异常行为,因此通过测试边界值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
以前面的例子为例,边界值分析可以将边界值1和100作为测试用例的输入值进行测试,以验证程序在边界情况下的表现。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用于描述系统功能与系统响应之间关系的图形技术。
通过绘制因果图,可以明确各个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测试用例设计提供依据。
在黑盒测试中,可以利用因果图法分析系统的功能和交互关系,然后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决策表方法决策表方法是一种对系统的决策进行建模的技术,通过列出所有可能的条件和相应的动作,来指导测试用例的设计。
通过决策表,可以有效地检查系统对各种条件的响应情况。
在黑盒测试中,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特点,建立相应的决策表,然后设计测试用例进行验证。
状态转换法状态转换法是一种根据系统状态变化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系统状态是指系统在某一时刻的所有变量的取值情况,状态转换图可以帮助分析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
通过状态转换法,可以针对系统的各种状态变化设计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们在实际测试工作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软件黑盒测试用例设计

点击并进入留言板页面; 点击‚我要留言‛,进入留言提交页面; 输入以下任意(或只输入一项)错误组合: 数据项 联系人邮箱:输入不含有@字符,>50 字符或不输入任何 您愿留联性所联联公意言系别在系系司通时人 :地电 地名过间区址称: 话邮:::::选件>> > > >择为与223220‚只您0002字000先读联字字字字符生项系符符符符,‛,:不显不O含示R进特格行选殊式选择符为择‚号x女xx士x‛-xx-xx 您愿意通过短信与您联系:不进行选择 进((行12))1-点点3击击步‚‚骤取提后消交,‛‛进。。入以下一种操作: 预言页期面结。果:(1()留2)言出未现提相交关,错页误面提跳示转信至息前,台页留面言停列留表在页提面交。留
每一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也就 是说,如果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发现了错误,这一等价类中的其他例 子也能发现同样的错误;反之,如果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没有发现错 误,则这一类中的其他例子也不会查出错误。
使用这一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必须在分析需求规格说明的基础上 划分等价类,列出等价类表。
1. 点击‘未处理询价单列表’,进入未处理询价单 列表页面; 2. 选择相应的记录; 3. 点击‘处理’,系统显示未处理询价单处理页 面; 4. 输入错误信息:
报价单价: 非数值型 报价说明: >128个字符 5. 点击‘确定’; 6. 系统提示输入信息错误,要求重新输入; 预期结果: 系统提示信息正确。
如果测试一组数据需要1毫秒,一年工作365×24小时, 完成所有测试需5亿年。
我们现有的测试用例更趋于是针对软件产品的功 能、业务规则和业务处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案,大多 都没有详细的要求输入的数据具体应该是什么。
在我们不可能进行穷举测试的情况下,为了节省时 间和资源、提高测试效率,我们是否应该把测试数 据具体化。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盒测试⽤例设计⽅法⿊盒测试⽤例设计⽅法1.概述⿊盒测试⽤例设计⽅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正交试验设计法、功能图法等。
2.等价类划分法2.1.概念等价类划分法是把程序的输⼊域划分成若⼲部分(⼦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例。
每⼀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等价于这⼀类中的其他值。
2.2.等价类划分法的应⽤1.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域的⼦集合。
在该⼦集合中,各个输⼊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数据合理划分为若⼲等价类,在每⼀个等价类中取⼀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条件,就可以⽤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数据构成的集合.利⽤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设计测试⽤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的可靠性。
2.划分等价类的六⼤原则:在输⼊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效等价类.例:输⼊值是学⽣成绩,范围是0~100:在输⼊条件规定了输⼊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个有效等价类和⼀个⽆效等价类.在输⼊条件是⼀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个有效等价类和⼀个⽆效等价类.布尔量是⼀个⼆值枚举类型, ⼀个布尔量具有两种状态: true 和 false 。
在规定了输⼊数据的⼀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个输⼊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n个有效等价类和⼀个⽆效等价类.例:输⼊条件说明输⼊字符为:中⽂、英⽂、阿拉伯⽂三种之⼀,则分别取这三种这三个值作为三个有效等价类,另外把三种字符之外的任何字符作为⽆效等价类。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是软件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测试设计合理的用例,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发现潜在的缺陷和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将输入分成不同等价类的方法。
在测试用例设计过程中,一般每个等价类至少需要设计一个测试用例。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输入项需要满足大于0小于100的要求,那么可以将输入分为以下三个等价类:小于0的数、大于0小于100的数、大于100的数。
我们可以设计的用例为:-1、50、101。
2. 边界值法边界值法是一种以边界值为基础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边界值是指两个等价类之间的过渡点。
继续上面的例子,边界值为0和100。
根据边界值法,需要设计的用例为:-1、0、1、99、100、101。
3. 错误推测法错误推测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和直觉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测试人员通过分析需求、设计、实现等文档,推测出可能存在的错误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例如,某个软件的需求规定输入框不能输入特殊字符。
那么错误推测法可以设计的用例为:输入框输入特殊字符(如@、#、等)。
4.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系统的功能和输入之间的因果关系,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通过绘制因果图,可以帮助测试人员理清因果关系,发现测试遗漏的情况。
以一个简单的登录功能为例,可能的因果关系有:用户名为空时,密码不为空;密码为空时,用户名不为空;用户名和密码都为空;用户名和密码都不为空。
通过因果图法,可以设计出用例为:用户名为空,密码不为空;密码为空,用户名不为空;用户名和密码都为空;用户名和密码都不为空。
5. 边界值加因果图法边界值加因果图法是将边界值法和因果图法相结合的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首先使用边界值法设计一部分用例,再通过因果图法推测出其他可能存在的错误并设计相应的用例。
继续以登录功能为例,通过边界值法设计的用例为:用户名为空、密码为空、用户名为最小边界值、用户名为最大边界值、密码为最小边界值、密码为最大边界值。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包括哪些内容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验证软件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和规格说明书的要求。
黑盒测试不需要了解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实现细节,只关注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黑盒测试时,测试人员需要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系统的各种功能和特性。
下面介绍了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技术中常用的内容:1.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有效值和若干个无效值作为测试用例。
通过等价类划分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覆盖到各种情况。
2.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在等价类划分的基础上,针对边界条件设计测试用例的技术。
在软件系统中,通常存在一些特殊的边界情况,这些情况往往容易导致错误。
通过边界值分析,可以发现系统在边界处的问题,提高测试用例的覆盖度。
3.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系统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技术。
测试人员可以绘制因果图来表示系统中各种条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然后根据因果图设计相关的测试用例。
因果图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加直观地理解系统的功能和逻辑关系,有效地设计高质量的测试用例。
4. 决策表测试决策表测试是一种将系统的决策规则转化为决策表,根据决策表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技术。
通过决策表测试,可以有效地覆盖各种决策组合,发现系统中的逻辑错误。
决策表测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全面地验证系统的决策逻辑,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度。
5. 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识别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和参数,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的技术。
测试人员可以分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识别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并据此设计测试用例。
因子分析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功能和特性,设计更加有效的测试用例。
综上所述,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法、决策表测试和因子分析法等内容。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技术,测试人员可以设计出全面、有效的测试用例,确保对软件系统的功能进行充分的覆盖和验证。
黑盒测试设计用例的方法

黑盒测试设计用例的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呀,这就像把东西按类别分堆一样。
比如说测试一个登录功能,那有效用户名和无效用户名就是不同的类别,咱得分别设计用例去测试呀!
2. 边界值分析法,嘿,这可太重要啦!就好比走在悬崖边,那边界的地方就是最需要关注的呀。
像设置密码要求 6 到 12 位,那 5 位、6 位、12 位、13 位可都得好好试试呢!
3. 错误推测法,这就像是我们去猜猜可能会出啥错。
比如一个网页加载,那会不会网络不好就卡住啦?我们就得针对这种情况设计用例呀!
4. 因果图法,哇哦,这就如同顺藤摸瓜一样呢。
比如说某个操作会导致一系列结果,咱就得把这些关系搞清楚,设计出合适的用例。
就像按开关会亮灯,那要是开关坏了呢?
5. 正交试验法,这个有点厉害哦,就像把不同的因素排列组合一下。
比如一个设置有多个选项,那不同的组合都得试试,看有没有问题呀!
6. 功能图法,这就好像是给流程画个地图呀。
从一个功能到另一个功能,中间会有哪些路径,都得用用例覆盖到呢,可不是得认真对待嘛!
7. 场景法,哎呀呀,这就是在脑子里模拟各种场景呢。
比如购物流程,从挑选商品到付款,整个场景都得设计用例好好测试呀!
8. 判定表驱动法,嘿呀,这就跟做个表格选答案似的。
不同的条件对应不同的结果,可不能搞混啦,这可是很关键的呢!
9. 状态迁移法,哇塞,这就好像看着事物的状态变化一样。
比如一个文件的状态从新建到保存到打开,每个变化都得检测到位呀!
我觉得这些方法都超级实用呀,掌握了它们,黑盒测试就能做得更棒啦!。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旨在检验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而不考虑内部代码的具体实现。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是确定需要测试的功能和系统行为,并开发测试用例以确保软件系统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正常工作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常见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将输入数据划分成类别,确保每个等价类的测试用例具有相同的效果。
例如,如果一个程序要求输入一个1到100之间的数字,可以分成三个等价类:小于1的数、1到100之间的数和大于100的数。
对每个等价类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例如0、50和101。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一种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侧重于测试输入数据的边界情况,以发现潜在的错误。
通过测试边界值,可以检查系统在最大输入和最小输入情况下是否能正常工作。
例如,如果一个程序要求输入1到100之间的数字,可以测试1、100、0和101这几个边界值。
决策表测试决策表测试是一种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用于测试系统根据输入条件和操作结果来做出决策的情况。
通过建立决策表,列出各种输入条件组合的情况,确定相应的操作结果。
然后选择不同的组合进行测试,以覆盖所有可能的决策路径,确保系统准确无误地做出决策。
因果图测试因果图测试是一种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用于测试系统中的因果关系。
通过绘制因果图,将输入条件、操作和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清晰地表示出来,确定各种情况下的测试用例。
然后根据因果图中的关系来选择合适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以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确地执行。
状态转换测试状态转换测试是一种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用于测试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和状态之间的转换。
通过建立状态转换图,描述系统的不同状态及其之间的转换关系,确定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触发条件和操作。
然后选择不同的状态组合和转换路径进行测试,以验证系统在各种状态下的行为是否正确。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根据具体的测试需求和系统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主要有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主要有在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主要关注于测试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而不考虑内部的逻辑结构。
为了有效地进行黑盒测试,需要设计合适的测试用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在等价类划分法中,将输入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等价类,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取一个或多个代表性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覆盖到不同的情况。
比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年龄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少于18岁的未成年人、18-60岁的成年人和大于60岁的老年人等等作为不同的等价类。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针对边界条件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在软件设计中,通常边界处的测试通常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通过确定输入值的正常范围和边界值,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程序是否正确处理了这些边界条件。
例如,如果一个程序要求输入1到100之间的值,那么可以设计测试用例分别测试输入值为1、100、0和101的情况。
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系统中不同的因果关系,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这些因果关系是否正确。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发现系统中的潜在问题。
例如,如果一个系统的功能受到不同输入之间的关系影响,可以通过因果图法设计相关的测试用例来验证这种关系。
决策表法决策表法是一种将不同的输入条件和对应的输出结果用表格形式表示的方法。
可以根据这个表格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不同的情况。
通过决策表法可以有效地组织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
例如,对于一个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路径,可以通过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这种逻辑。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以确保对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测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4.
表示
《软件测试》
3-12
等价类划分法测试案例
在某网站申请免费信箱时,要求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密 码及确认密码,对每一项输入条件的要求如下: 用户名要求为4位以上,16位以下,使用英文字母、数字、
“-”、“_”,并且首字符必须为字母或数字;密码要求为
6~16位之间,只能使用英文字母、数字以及“-”、“_”, 并且区分大小写。
无效等价类
•
对规格说明(Spec)而言,无意义、不合理的输入、输出数据组成的
所有集合
•
根据规格说明(Spec)检查是否所有无效等价类都被很好处理,没有 不合理的行为
《软件测试》
3-8
如何划分等价类
1)
根据规格说明(Spec)的定义,对输入和输出
条件进行分析,划分等价类
2)
根据计算机基础知识,对输入和输出条件进行分
编号
(7) (8) (9) (10) (11) (12) (16)
是否三角形的3条 边
c>0 a+b>c b+c>a a+c>b
等腰三角形?
a=b b=c
(13) a≠b && (14) b ≠c &&
c=a
(15) c ≠a
(17) a≠b b≠c (18) (19)
密码 abc_123 123-abc 12345678 12345678 12345678 12345678 12345 abcdefghijk123456 abc&123 abc_123
确认密码 abc_123 123-abc 12345678 12345678 12345678 12345678 12345 abcdefghijk123456 abc&123 Abc_123
第三章—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参考答案1
参考答案
等价类及其编号
测试用例
1. 覆盖等价类1,2,3: 测试输入=(2006,6,16), 预期结果=(2006,6,17) 2. 覆盖等价类4,2,3: 测试输入=(1890,4,10), 预期结果=“输入错误!” 3. 覆盖等价类5,2,3: 测试输入=(2062,4,10), 预期结果=“输入错误!”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2. 小数:1.0+0.1,1.0+0.2…等等 3. 键盘上的任何一种组合 4. 为乘法和除法运算重复上面的操作
黑盒测试
请注意 通常运用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不能获得理想的测试用例集。在设计测试 用例时,比较实用的方法是综合运用几种设计技术,取长补短。本章的最 后会给出一个示例。 进行黑盒测试设计方法的主要依据是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因此,在 进行黑盒测试设计之前需要确保说明书是经过评审的,其质量达到了既定 的要求。另外,如果没有说明书的话,可以选择探索式测试 黑盒测试思想不仅可以用于测试软件的功能,同时,也可用于测试软件的 非功能,如性能、安全、可用性等
说明
到目前为止没有划分高质量等价类的标准方法,不同的功能说明可能使用 不同的方法。
不同的等价类得到的测试用例质量不同。 在划分等价类时,可以参考下面的建议: 1. 如果某个输入条件规定值的范围,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
价类 2. 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一个输入值的集合,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
无效等价类。 3. 如果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表达式的条件,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
无效等价类
黑盒测试的设计测试用例方法

黑盒测试的设计测试用例方法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它是在不考虑系统内部结构及实现细节的情况下对软件系统进行功能性测试的一种方法。
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是黑盒测试的核心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1.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通过把输入数据划分成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有效测试用例和若干无效测试用例。
以此来代表整个等价类的测试用例。
例如,对于一个需要输入1到100之间的数字的功能进行测试,可以划分为三个等价类:小于1,1到100之间,大于100。
可以选择一个有效的测试用例如输入50,以及无效的测试用例如输入-1和101。
2.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一种对合法和非法输入值的测试设计方法。
在这种测试方法中,重点关注数据输入的边界值。
通常情况下,边界值处的软件往往容易出现问题,因此通过边界值分析可以有效发现潜在的问题。
比如对于一个需要输入1到100之间的数字的功能进行测试,可以选择测试用例如:1,100,101,0,99等来分析系统在边界值处的表现。
3. 判定表驱动判定表驱动是通过表格的方式描述测试用例的一种方法。
通过列出各种输入条件组合的可能性和相应的输出结果,来设计测试用例。
以网站登录功能为例,判定表驱动方法可以列出用户名和密码的组合,以及对应的验证结果,如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错误的用户名和正确的密码、错误的用户名和密码等。
4. 因果图因果图是通过分析系统中各种可能的输入条件和相应的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将输入条件和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用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有助于设计出全面的测试用例。
以一个简单的电梯系统为例,因果图可以将各种可能的输入条件如按下上行按钮、按下下行按钮等与相应的输出结果如电梯上行、电梯下行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展示。
结论设计测试用例是黑盒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合理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软件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输入条件说明学历可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种之一, 则分别取这四种这四个值作为四个有效等价类,另外把四种学 历之外的任何学历作为无效等价类。
等价类划分
⑤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 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 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①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②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地有
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③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
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等价类划分
• 举例 例1:某程序规定:“输入三个整数 a 、 b 、 c 分别作 为三边的边长构成三角形。通过程序判定所构成的三 角形的类型,当此三角形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及等边三角形时,分别作计算 … ”。用等价类划分方法 为该程序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1)所设计的测试用例能够减少达到合理测试所需的附加测试用 例数;
2)所设计的测试用例能够告知某些类型错误的存在或不存在, 而不是仅仅与特定测试相关的错误。
黑盒测试
用黑盒测试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必须在所有可能的输 入条件和输出条件中确定测试数据,来检查程序是否 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穷举测 试数量太大,无法完成。
等价类划分
有效等价类
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 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 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
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无效等价类指对程序的规 格说明是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对于具 体的问题,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重点) (重点) (了解) (了解) (了解) (了解) (重点)
等价类划分
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 (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 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
方法简介 (1) 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 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 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 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 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 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黑盒用例设计方法
深圳市泽林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Shenzhen Zelin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o . , LTD
课程目 录
Chapter 1 黑盒测试的概念 Chapter 2 黑盒测试的实施过程 Chapter 3 黑盒用例设计技术 (重点) Chapter 4 测试方法选择的综合策略
黑盒测试
• 黑盒测试的概念
– 什么是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又称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或基于规格说明书
的测试,是一种从用户观点出发的测试。 – 黑盒测试示意图
测试人员把被测程序当作一个黑盒子。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主要测试的错误类型有:
①不正确或遗漏的功能; ②接口、界面错误; ③性能错误; ④数据结构或外部数据访问错误; ⑤初始化或终止条件错误等等。
黑盒测试
假设一个程序P有输入量X和Y及输出量Z。在字 长为32位的计算机上运行。若X、Y取整数, 按黑盒方法进行穷举测试:
可能采用的测试数据组: 232×232=264
如果测试一 组数据需要1毫秒,一年工作 365× 24小时,完成所有测试需5亿年。
因此,我们只能在大量可能的数据中,选取其 中一部分作为测试用例。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 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 பைடு நூலகம்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等价类划分
(2) 划分等价类的标准:
完备测试、避免冗余
划分等价类重要的是:集合的划分,划分为互不相交 的一组子集,而子集的并是整个集合
并是整个集合:完备性 子集互不相交:保证一种形式的无冗余性
⑥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 不同的情况下,则应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的划分为更小 的等价类。
等价类划分
(4) 设计测试用例
在确立了等价类后,可建立等价类表,列出所有划分出的等价 类输入条件
有效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 .. ... ... ... ... ...
然后从划分出的等价类中按以下三个原则设计测试用例: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用于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测试功能的有效性? 2)何种类型的输入会产生好的测试用例? 3)系统是否对特定的输入值尤其敏感? 4)如何分隔数据类的边界? 5)系统能够承受何种数据率和数据量? 6)特定类型的数据组合会对系统产生何种影响?
黑盒测试
运用黑盒测试方法,可以导出满足以下标准的测试用 例集:
同一类中标识(选择)一个测试用例,同一等价类中,往往 处理相同,相同处理映射到“相同的执行路径”
等价类划分
(3) 划分等价类的方法
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①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 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如:输入值是学生成绩,范围是0~100
0 无效等价类
黑盒测试的实施过程
• 黑盒测试的实施过程
➢ 测试计划阶段 ➢ 测试设计阶段
依据程序需求规格说明书或用户手册,按照一定规范化的方法 进行软件功能划分和设计测试用例。
➢ 测试执行阶段
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自由测试(作为测试用例测试的补充)。
➢ 测试总结阶段
黑盒用例设计技术
等价类划分方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 因果图方法 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场景法
成绩<0
100
有效 等价类 1≤成绩≤100
无效等价类 成绩>100
等价类划分
②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 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 效等价类。
③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 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等价类划分
(3) 划分等价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