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检疫指导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e618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0.png)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1.前期准备在生猪屠宰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制定屠宰计划、评估风险等级、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备设备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屠宰过程的安全卫生,并对可能存在的疫情进行控制。
2.屠宰前检疫在生猪屠宰前,需要对待宰的猪进行检疫。
这一项工作通常由专业的检疫人员或兽医进行。
检疫的目的是排除有潜在传染病风险的猪,从而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检疫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食欲和行动能力,了解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
-检查猪只皮肤的状况,观察是否有病斑、疮疖等病变。
-检查猪只的体温,异常体温可能是其中一种疾病的表现。
-检查猪只的耳朵和尾巴,观察是否存在疥癣或剪耳剪尾的情况。
-检查猪只的肛门和外生殖器,观察是否有病变或分泌物。
3.屠宰环节检疫屠宰环节是确保生猪肉安全卫生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
屠宰环节的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确保屠宰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设备无污染、无生锈、能正常运转。
-检查屠宰设施内部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保证屠宰过程的适宜性。
-对每头猪只进行肉类检疫,检查是否有疾病病变、寄生虫感染等情况。
-检查猪只的肉质状态,观察其颜色、弹性、水分等,确保产品质量。
-进行瘦肉精检测,排除猪只体内是否有残留禁用药物。
4.屠宰后检疫屠宰后的检疫是为了确保生猪肉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
-对屠宰后的生猪肉进行包装和标识,确保产品能够追溯。
-对肉类进行质检,检查是否存在疾病病变、污染物等情况。
-进行微生物检测,排除肉类是否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
-对屠宰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总结: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屠宰前检疫、屠宰环节检疫和屠宰后检疫四个环节。
前期准备包括制定屠宰计划、评估风险等级、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备设备等;屠宰前检疫主要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皮肤状况、体温等;屠宰环节检疫主要确保屠宰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并对每头猪只进行肉类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屠宰后检疫主要对肉类进行包装和标识,以及进行质检和微生物检测。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9c96e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d.png)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屠宰场内屠宰的猪只进行检疫和审查,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以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动物入场检查:在生猪进入屠宰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入场检查。
此时,检疫人员会细致检查猪只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和携带情况等,以排除明显有疾病的动物。
2. 屠宰场环境卫生检查:在猪只进入屠宰场后,需要检查屠宰场的环境卫生状况,确保屠宰环境卫生达标,避免污染猪肉。
3. 麻醉和宰杀:在确保入场检查和环境卫生合格后,使用合适的麻醉方法对猪只进行麻醉,然后进行宰杀。
宰杀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旨在快速、安全地完成。
4. 屠宰后检查:在宰杀完成后,会对猪只的各个部位进行仔细检查,以确保屠宰过程中无肉类污染和内脏病变现象。
检查内容包括内脏、肠道、结核病灶、寄生虫感染等。
5. 标记追溯:检疫人员会在猪只的耳朵上标记进行追溯,以便跟踪和溯源。
6. 肉品质量检查:经过屠宰和检查的猪肉会进行质量检查,包括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
生猪屠宰检疫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控疾病传播:屠宰场应当加强对外界病毒和细菌的防控,避免疾病在屠宰场内传播。
猪肠道内脏器官和尿液是一些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在屠宰过程中需要小心处理这些物质,确保不污染猪肉。
2. 麻醉和宰杀操作:麻醉和宰杀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猪只在屠宰过程中不受伤。
3. 检查内脏和肉质:屠宰后,对猪只的内脏和肉质进行检查,以排除疾病和污染现象。
特别是肉质方面,需要检查其颜色、气味和质地等指标,确保出品的猪肉质量符合标准。
4. 标记和追溯:屠宰后,猪只的耳朵上需要标记并做好追溯工作,以便跟踪和溯源,确保猪肉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5.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屠宰场应建立起完善的生猪屠宰检疫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管理责任和操作规范,加强屠宰检疫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生猪屠宰场检查指导简报
![生猪屠宰场检查指导简报](https://img.taocdn.com/s3/m/d75f0b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b.png)
生猪屠宰场检查指导简报
1. 环境卫生,检查生猪屠宰场的卫生情况,包括场地清洁、垃
圾处理、污水排放等情况。
确保屠宰场的环境卫生符合相关卫生标准,防止交叉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2. 屠宰设备检查,对生猪屠宰设备进行检查,包括刀具、消毒
设备、冷藏设施等,确保设备完好,符合卫生要求,不会对生猪肉
品质造成影响。
3. 屠宰操作规范,检查屠宰操作是否符合规范,包括宰杀程序、分割处理、包装存储等环节,确保操作规范,减少交叉污染和食品
安全隐患。
4. 检疫情况,检查生猪的检疫情况,包括疫苗接种、疾病防控等,确保生猪健康,不患有传染病,保障食品安全。
5. 人员卫生,检查屠宰场员工的卫生情况,包括个人卫生习惯、健康状况等,确保员工不会成为食品安全隐患。
6. 记录和档案,检查屠宰场的记录和档案情况,包括屠宰记录、
检测报告、员工健康证明等,确保有完整的记录和档案可查,便于食品安全追溯。
以上是对生猪屠宰场检查指导简报的内容要点,通过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屠宰场的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众健康。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42e5f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3.png)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化的生猪屠宰场,有着严格的检疫流程和要点,以确保屠宰过程中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 未宰检疫在生猪被屠宰前,需要进行未宰检疫。
未宰检疫是指对将要屠宰的生猪进行身体状况、疫病情况的检查和评估。
只有通过未宰检疫的生猪才能被送到屠宰场进行屠宰。
未宰检疫可以通过目视检查、体温测定、抽血检验等方式进行。
2. 屠宰前准备在生猪到达屠宰场后,需要对生猪进行登记和分拣,确定生猪的来源和目的地。
同时要对屠宰场设施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屠宰环境卫生。
3. 屠宰过程生猪被送到宰杀间后,需要进行电击麻醉和宰杀。
在宰杀过程中,需要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对生猪进行肢解和处理。
4. 屠宰后检疫在生猪被宰杀之后,需要进行屠宰后检疫。
屠宰后检疫是指对已经宰杀的生猪进行外观检查、内脏检查和器官检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同时需要对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清理和处理。
1. 动物健康状况在未宰检疫和屠宰后检疫中,需要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
主要包括生猪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情况、步态和皮毛等外观特征。
对于出现异常状况的生猪,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疫和处理,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2. 疫病监测在未宰检疫和屠宰后检疫中,需要对生猪进行疫病监测。
主要包括口蹄疫、瘟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丹毒等疫病的检测。
只有经过疫病检疫合格的生猪才能被允许进行屠宰和加工,以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3. 屠宰环境卫生在屠宰前准备和屠宰过程中,需要对屠宰场的环境卫生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主要包括宰杀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废弃物的及时清理和处理,以及屠宰场周边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
只有保持屠宰环境的卫生和整洁,才能确保生猪肉品的卫生安全。
4. 应急处理在未宰检疫和屠宰过程中,一旦发现生猪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751e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1.png)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在生猪进入屠宰场进行屠宰前,对其进行检疫和检查,以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屠宰产品的安全卫生。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生猪进场检疫生猪运抵屠宰场后,首先需要进行进场检疫。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的身体状况、行为举止、毛色等进行全面观察和检查。
主要包括生猪的精神状态、步态是否正常、有无呼吸困难等。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的耳标进行核对,确保生猪的来源和身份信息正确无误。
经过进场检疫后,符合要求的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检疫。
这个环节是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检疫人员需要将生猪单独隔离,并进行定期观察和检测。
一旦发现生猪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警并进行处理。
3.生猪体检在隔离检疫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生猪进行体检。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的体温、呼吸、心率、皮肤、粘膜等进行仔细检查。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进行血液检测、粪便检测等实验室检测。
确保生猪没有携带疾病并且身体健康。
4.生猪屠宰前检疫在生猪进行屠宰前,需要进行最后一次的检疫。
确保生猪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保证屠宰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1.疫病防控生猪屠宰检疫的核心在于疫病的预防和控制。
检疫人员需要对生猪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观察,确保生猪没有携带疫病。
遇到有疫病症状的生猪需要及时隔离和处理,防止疾病的传播。
2.检疫人员素质检疫工作需要严谨和细致,检疫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操守。
确保检疫工作的准确和可靠。
3.检疫设备和工具在生猪屠宰检疫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比如体温计、心率仪、血液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保持干净和消毒,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4.疫苗接种和防治生猪在进场前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保证生猪没有携带疾病。
同时也需要对生猪进行定期的防治工作,确保生猪的健康。
5.合理的检疫流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需要合理设计。
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建议
![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4c7637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6.png)
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建议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非常重要,可以保障猪肉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以下是一些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建议:1. 加强对屠宰场的监管和管理。
定期组织检查,确保屠宰场的设备和环境符合卫生标准,严格落实屠宰作业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屠宰过程卫生无污染。
2. 定期培训和教育屠宰场工作人员。
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符合卫生标准,并传达最新的检疫知识和要求。
3. 加强生猪的疫病监测和防控。
建立健全的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疫情,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生猪的健康状况符合要求。
4. 加强对生猪源头的追溯管理。
建立完善的生猪追溯制度,对生猪的来源、运输和屠宰等环节进行记录,确保生猪的追溯可靠。
5. 对屠宰场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
建立屠宰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如进出步浴、雾化消毒等,防止疾病的传播。
6. 加强对屠宰场生产管理的监督。
定期抽查屠宰场的生产情况,确保屠宰场的生产质量符合卫生标准,消除不合格产品。
7. 加强对屠宰场相关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健全屠宰场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估制度,奖惩分明,激励屠宰场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水平。
8. 建立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
与农业、食品安全、卫生等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交流信息,加强合作和配合,提高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效果。
9. 加强对出厂产品的抽检和监督。
定期对出厂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10.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增强公众对生猪肉消费的信心。
通过以上的要点建议,相信可以提高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确保生猪肉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这些建议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务必重视并切实执行。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6b2d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4.png)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猪肉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疫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在猪肉行业中,各种流行疫病都可能对生猪产生影响,因此进行全面的检疫工作对确保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和检疫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 检疫前准备:在生猪屠宰前,需要对生猪进行初步检查和准备工作。
检查生猪的外貌和行为,确认是否有明显的异常情况,如疾病症状等。
并对生猪进行麻醉和固定,以方便后续的检疫工作。
2. 体检和标本采集:经过初步准备后,需要对生猪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检查生猪的体温、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指标,并仔细观察生猪的皮肤、毛发、眼睛、鼻孔、口腔等部位,检查是否有异常症状。
根据需要采集相应的标本,如血液、尿液、粪便等,进行病原学检测和病理学分析。
3. 实验室检测和诊断:采集的标本需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和诊断,对病原体和病理变化进行分析,确认生猪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
必要时,进行病理剖检,以确定猪只的疾病类型、病变部位和范围。
4. 检疫结果处理:根据实验室检测和诊断的结果,对生猪的检疫结果进行判定和处理。
如果确认生猪患有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和处理,以防止疾病传播和扩散。
5. 检疫合格标识:对通过检疫的生猪进行合格标识,确认其符合屠宰标准,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屠宰和后续加工。
二、生猪屠宰检疫的要点1. 诊断能力与技术要求:为了进行有效的生猪屠宰检疫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诊断能力和技术要求。
对生猪进行体检和标本采集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疫设施与装备要求:在进行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时,需要配备相应的检疫设施和装备,如实验室、诊断设备、标本采集工具等,以支持检疫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需要保证检疫场所的清洁和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3. 检验标准与操作规程:进行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如《猪屠宰检疫操作规程》等,确保检疫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化,提高检疫效率和准确性。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f5615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4.png)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国家对畜禽产品实施的一项重要监管措施。
生猪屠宰检疫的目的是通过对生猪进行检疫、监管和检测,确保生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疾病传播和食品安全问题。
(一)入场检疫1. 生猪进入屠宰场后,首先需要进行入场检疫。
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生猪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和行为举动,以及是否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和异常情况。
还需检查生猪的检疫证明、运输证明等相关文件。
2. 对于没有明显异常的生猪,入场检疫可以通过。
对于有异常情况的生猪,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并酌情处理,不合格的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或者退回。
(二)屠宰前准备1. 入场检疫合格的生猪,需要进行屠宰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定点屠宰场的登记、称重、储存、分类等工作。
2. 需要对屠宰场的环境和设施进行检查和清洁消毒,确保屠宰场的卫生安全,减少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三)屠宰检疫1. 屠宰前,对生猪再次进行检疫。
检疫人员对生猪进行细致的观察,检查生猪的皮肤、毛发、眼睛、鼻子、口腔、耳朵、乳房、生殖器等部位,以及内部器官和腔体。
(四)宰前检验1. 屠宰前,需要对屠宰生猪进行宰前检验。
检验员对生猪的皮肤、肉色、肌肉质地、肿瘤、脓肿、肿胀、水肿、出血、异色、肠道杂物等进行检查。
(五)屠宰处理1. 进行屠宰处理。
屠宰刀具需要进行消毒并定时更换,避免屠宰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
2. 需要对屠宰后的猪肉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包装等工序,确保屠宰后的猪肉卫生安全。
(一)检查生猪的外观和行为状态1. 注意观察生猪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和行为举动,以及是否有异常情况。
(二)检查生猪的身体状况2. 对生猪的内部器官和腔体进行检查。
(三)检验生猪的肉品质和卫生状况(四)确保屠宰场的卫生安全。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66fc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6.png)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提高,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防止传染病疫情的扩散,生猪屠宰检疫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 进场检疫在生猪被屠宰前,首先需要进行进场检疫。
这个环节通常由专业的兽医或检疫人员进行。
在进场检疫时,会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
还会对生猪进行皮肤、毛发、眼睛、耳朵、口腔等各个部位的检查,以确保生猪没有患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
还会对生猪进行必要的血液、粪便样本的采集,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2. 隔离检疫对于需要隔离的生猪,需要对其单独进行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是为了防止传染病的扩散,保护其他生猪的健康。
在隔离期间,会对生猪进行密切观察,定期测量体温,观察疾病症状,确保生猪的健康状况。
3. 屠宰前检疫在生猪即将被屠宰前,还需要进行一次屠宰前的检疫。
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排除生猪身上是否有传染性疾病,以确保肉类品质和食品安全。
在屠宰前检疫中,会再次对生猪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
还会对生猪进行外观和内部器官的检查,以确保生猪的身体健康。
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生猪屠宰检疫中,首先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操作规程包括进场检疫、隔离检疫、屠宰前检疫、屠宰检疫等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包括检查内容、检查工具、检查方法等方面,以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严格执行。
2. 加强对兽医和检疫人员的培训兽医和检疫人员是生猪屠宰检疫的主要执法人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到检疫工作的质量。
加强对兽医和检疫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
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控知识、检疫规程、检查方法、采样技能等方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3. 加强疫情监测和溯源管理在生猪屠宰检疫中,还需要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和溯源管理。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72b3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5.png)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屠宰场进场的生猪进行检疫和监督,确保生猪的健康和安全。
以
下是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1. 准备工作:
- 检疫人员需佩戴好检疫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 检疫人员应检查自身是否有任何传染病或感染病的症状。
- 准备好检疫记录表、标签等必要的工具。
2. 进场检查:
- 检疫人员到达屠宰场后,首先对进场的生猪进行检查。
- 检查生猪的外观,包括毛色、体型和行动是否正常。
- 注意观察生猪是否有任何异常现象,如呼吸困难、腹泻等。
- 检查生猪的耳标是否齐全,并与记录表上的信息核对。
3. 检疫处理:
- 对于外观正常、无异常现象的生猪,可以继续进行屠宰处理。
- 对于有异常现象的生猪,如呼吸困难、腹泻等,应立即进行隔离,并通知兽医进行
进一步检查。
- 对于有明显传染病的生猪,如猪瘟、口蹄疫等,应立即进行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置。
4. 屠宰过程监督:
- 检疫人员对屠宰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屠宰操作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 监督屠宰场是否有足够的卫生设施和设备,如洗手设备、消毒设备等。
- 检查屠宰工具是否清洁卫生,并定期更换、消毒。
- 监督屠宰过程中是否有任何违规行为,如交叉污染、混淆屠宰等。
5. 检疫记录:
- 检疫人员需记录每一头生猪的信息,包括耳标号、屠宰日期等。
- 将正常的生猪标上合格标签,并进行编号。
- 对于异常的生猪,应在记录表上注明,并详细描述异常症状。
- 检疫人员需定期整理和归档检疫记录,以备查证。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b859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c.png)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生猪在屠宰前进行的检查和检疫工作。
检疫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疫病传播。
本文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和要点。
一、检疫流程1. 接收生猪:生猪到达屠宰场后,必须先进行接收检查。
接收检查的目的是确认生猪是否具备屠宰条件,是否存在明显的疾病症状。
2. 检疫检查:在接收合格后,生猪需要进行检疫检查。
检疫人员会对生猪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检查,包括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的观察,以及对皮肤、粪便、呕吐物等进行检查。
还会对特定疾病进行检测,如猪瘟热、猪蓝耳病等。
如果发现疫病或可疑病例,将暂停该批生猪的屠宰。
3. 屠宰:通过检疫检查合格的生猪将进行屠宰。
屠宰过程中,屠宰场需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操作,保证生猪肉制品的卫生安全。
4. 审查和验收:屠宰完成后,对屠宰车间、设备和卫生条件进行审查和验收。
只有通过验收的生猪肉制品才能出售和流通。
5. 封存管制:封存检疫合格的生猪肉制品,将其进行标识并进行管制,确保只有经过检疫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
二、检疫要点1. 疫情查明:疫情查明是保证生猪屠宰检疫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接收生猪的时候,必须查明生猪的来源,确保生猪未受到疫病的感染。
2. 体检观察:在检疫检查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体检观察,包括对生猪的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观察。
如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3. 环境卫生:屠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包括屠宰车间、设备和周围环境。
屠宰场应该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疫病传播。
4. 实验室检测:对特定疫病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保生猪不患有疫病。
特定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应有专门的实验室进行,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生猪进行检查和检疫,可以防止疫病的传播,保障人们的健康。
检疫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检疫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疫情查明、体检观察、环境卫生、实验室检测和封存管制等要点,以确保检疫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33b8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e.png)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针对屠宰场内活体猪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下面是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1.进场检查:疫区内的猪只在运输到屠宰场之前,需要进行进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疫区内是否有疫情报告、病死猪处理制度是否完善、车辆、人员是否做好防护等。
2.入场检查:进场检查合格的猪只需要再进行一次入场检查,主要检查项包括体温、健康状况、耳号是否与证件一致等。
3.隔离观察:猪只入场后,需要在隔离区进行观察,观察期间对猪只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量等。
4.屠宰前检查:进入屠宰环节之前,对隔离观察期内猪只进行最后一次检查,主要包括体温、体质、身体是否有异常等。
5.屠宰: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检查合格后,可以进行屠宰,屠宰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条件、环境温度、屠宰工具的清洁度等。
6.检疫取样:在屠宰过程中,需要对猪只进行检疫取样,取样部位包括腹腔淋巴结、肾上腺、肝脏等。
取样之后,需要送往相关实验室进行检测。
7.屠宰检查:屠宰结束后,需要进行屠宰检查,主要检查项包括猪肉细菌总数、沙门氏菌、副溶血性链球菌等。
8.合格证明:经过检疫检查合格的猪只,可以获得相应的合格证明,作为放行和销售的依据。
1.健康检查:对猪只进行健康状况的检查,包括体温、活动度、呼吸是否正常、毛色是否鲜亮等。
2.疫情检查:进场前、入场时、屠宰前等环节,需要对猪只来自疫区,或疫区内是否有疫情报告等情况进行检查。
3.耳号核对:入场时、屠宰前对耳号与证件是否一致进行核对,防止猪只流向混杂。
5.屠宰环境卫生:屠宰场内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包括保持通风、干净,清洁宰杀设备等。
6.检疫取样规范:取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保持取样器具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7.检疫报告及记录:对检疫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疫样品编号、检测结果、合格数量等。
8.对不合格猪只的处理:对于检测不合格的猪只,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将其投放市场。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93fb7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8.png)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已经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品之一。
而猪肉的质量安全也是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为了确保屠宰后的猪肉安全卫生,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屠宰场对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进行了严格规定。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1. 送检程序生猪到达屠宰场后,首先需要进行送检程序。
送检程序是指生猪运抵屠宰场后,由生猪交易的双方卖方与买方将生猪无害性证明以及相关检验或检测数据报送到检验检疫机构进行检验和审核,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屠宰。
2. 检验程序送检程序合格后,接下来就是检验程序。
检验程序是指在屠宰前对生猪进行各项检验,确保生猪的安全卫生,化验检测项目有: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疫霉病等。
对生猪进行检验,检验员会进行外观检查、体温测定、血液检测、组织检疫等相关项目的检测。
3. 屠宰程序经过检验合格后,生猪进入屠宰程序。
屠宰程序中,需要对生猪进行宰前净化、麻醉、杀伤等过程。
确保生猪在屠宰过程中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且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4. 检测程序屠宰之后,还需要进行检测程序。
检测程序主要是对屠宰后的猪肉进行各项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肉质检测、菌落总数检测、病原菌检测等。
确保屠宰后的猪肉符合卫生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5. 包装程序检测合格后,猪肉会进行包装程序。
包装程序是指将经过屠宰后的猪肉进行分割、真空包装等程序,以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以上就是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可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 生猪检验标准生猪检验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不同地区可能有相应的生猪检验标准,但基本的要求大同小异,主要是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确保不患有传染病。
2. 屠宰环节要求屠宰环节要求屠宰刀具要保持锋利,确保杀伤效果,减少猪肉受到伤害。
同时在屠宰过程要注意卫生,保持操作场所清洁。
另外需要对屠宰场的卫生条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达到卫生标准。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0f8c93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7f.png)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在生猪屠宰、加工过程中,对猪只进行检疫,排除有病、有害生物质的肉类,确保肉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下详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一、流程1.猪只检疫进行猪屠宰前的检疫是屠宰检疫的第一步。
检查猪只体表是否有皮肤病、传染病等,猪只鼻眼是否呼吸不畅等。
如果发现不良现象,需要将不合格猪只隔离,确保不被混进正常屠宰流程中。
2.猪只宰杀猪只宰杀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屠宰卫生法规,使用质量合格的刀具及设备。
同时,屠宰人员需要保持卫生,确保不会传染病菌到猪肉上。
猪只宰杀后需要进行血液清洗,将血液、内脏及其他杂物清除干净。
在屠宰过程中,需要对猪肉进行检疫。
包括检查猪肉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病变、疤痕、脓肿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对瘦肉、眼肉和其他部位进行检查。
对肝、心、肺、肾等内脏器官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肉类质量不合格,需要立即隔离,切割后的问題需要清理干净。
4.检疫证明通过检查,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之后需要发放检疫证明。
证明包括证明材料、符合要求的相关数据信息,可以是电子证明,也可以是实体证明,并在证明上加盖检疫站公章。
二、检疫要点需要进行健康、干净、卫生的饲养,不允许使用生长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
生猪在饲养期间,需要进行疫苗预防,定期打疫苗,保证猪只免疫力水平。
猪只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病虫消毒。
运输时间应短,运输过程要减少震动和挤压,尽量保证猪只运输过程中的舒适度。
3.人员卫生在生猪屠宰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配戴清洁、整洁的工作服,戴上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肉类裹尘、污染的风险降至最小。
4.肉品质量检查猪肉后,应及时分离不合格的部分,肉品应有证明材料的附着标记,标记明显,肉品应储运到指定地点并及时销毁,以免对消费者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5. 检测技术当疫情高发时,需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加强检测力度,增强相关技术设备配备,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检测速度的快速性。
生猪屠宰检疫同步监管系统是国家屠宰检疫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
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建议
![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76e84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1.png)
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建议生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保障生猪健康、安全的屠宰和检疫工作十分重要。
以下是关于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建议:一、加强屠宰场管理1. 建立健全屠宰场管理制度,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屠宰场义务和责任,确保屠宰场卫生安全。
2. 屠宰场应定期开展卫生环境检查,加强场地、设备和工具等的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3. 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培训制度,确保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4. 加强屠宰场环境监测,保持空气和水质的清洁,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
5. 定期组织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疫情防控意识,加强卫生安全知识普及。
二、加强生猪检疫工作1. 生猪进场前应进行健康检查,检查临床表现、体温、粪便等,确保猪只健康。
2. 对于疑似患病生猪,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病原学检测,确保生猪进场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
3. 加强定点屠宰场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发现疫情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4. 对于有疑似疫情的生猪,应及时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诊病情,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传播。
5. 合理使用兽药,遵守兽药使用规范,严格控制药物残留,保证猪肉的安全性。
三、加强屠宰品质监控1. 对屠宰过程中的猪只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每一只猪只的品质和安全。
2. 屠宰场应建立全程追溯体系,确保可追溯每一只猪只的来源和去向,避免潜在风险。
3. 对于屠宰过程中发现的有质量问题的生猪,应及时处理,并追溯到具体的来源,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4. 屠宰场要加强对猪肉质量的检测,严格控制猪肉的质量,确保合格出厂。
四、加强生物安全管理1. 做好屠宰场饲养环境的管理,定期清洁消毒饲养设施,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 做好猪场与屠宰场之间的交通隔离,防止疫情的传播。
3. 建立禽兽综合治理机制,增强对病媒生物的防控和监测。
4.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兽医卫生监督,提高动物疫病的防制能力。
生猪屠宰检疫操作程序及技术
![生猪屠宰检疫操作程序及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1c129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b.png)
生猪屠宰检疫操作程序及技术1. 简介生猪屠宰检疫操作程序及技术是在生猪屠宰过程中,为了确保生猪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操作程序和技术要求。
2. 检疫操作程序2.1 检疫前准备工作在进行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定检疫场所:检疫场所必须符合卫生标准,设有相应的检疫设施和设备。
•确认检疫人员:检疫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准备检疫工具和设备:如体温计、注射器等。
2.2 检疫操作流程生猪屠宰检疫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动物入场检疫:生猪到达屠宰场时,首先进行入场检疫,检查猪只的体温、外观和行为等指标,排除疾病或异常情况。
2.手术宰杀前检疫:在手术宰杀前,对生猪进行再次检疫,包括检查猪只的呼吸、心跳等生理指标,确保安全宰杀。
3.屠宰后检疫:宰杀完成后,对猪只进行屠宰后检疫,包括检查内脏器官、肉品表面等,排除潜在疾病。
4.检疫记录和报告:对每一头猪只的检疫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疾病检测结果和处理措施等。
2.3 检疫技术要求在进行生猪屠宰检疫时,需要遵循以下技术要求:•专业知识和技能:检疫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猪只的健康状况。
•使用合格的工具和设备:使用准确可靠的体温计、注射器等工具和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遵循操作规程: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疫操作,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卫生防护措施:检疫人员必须遵循卫生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合理使用药品:对于检测出疾病的猪只,需要按照规定使用药品进行治疗,保证猪只的健康和肉品的安全性。
3. 检疫操作的意义生猪屠宰检疫操作的意义在于保证生猪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通过严格执行检疫操作程序和技术要求,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疾病,确保生猪产品的卫生安全。
4. 总结生猪屠宰检疫操作程序及技术是保障生猪产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b704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1.png)
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生猪屠宰检疫是指对屠宰场的生猪进行检疫,以确保食品安全和疾病防控。
下面将介绍生猪屠宰检疫的流程及检疫要点。
1. 登记检疫:生猪进入屠宰场时,需要进行登记检疫。
登记检疫包括查验动物健康证明、识别标志、耳标、品种、数量等信息,以及进行身体外观的检查。
2. 隔离检疫:在登记检疫后,生猪需要进行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是为了排除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猪瘟等重大疫病。
隔离检疫时间一般为14天,期间需要对生猪进行体温监测和身体状况观察。
3. 检疫审批:隔离检疫合格后,生猪可以进行屠宰。
在屠宰前,需要进行检疫审批,包括查验隔离检疫记录、疫病防控措施、生猪运输记录等,确保生猪符合相关检疫要求。
4. 屠宰过程监控:屠宰过程需要安装摄像头进行监控,以确保屠宰过程符合卫生要求。
监控视频需要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验。
5. 检疫查验:屠宰后,需要对生猪进行检疫查验。
检疫查验包括对内脏器官、淋巴结等进行观察,排除疾病。
还需要对肉品进行抽检,检测是否有病原体、残留药物等。
6. 核查合格:经过检疫查验,如果生猪和肉品符合相关卫生要求,则核查合格,可以投入市场销售。
1. 健康证明:生猪进入屠宰场时,需要呈交动物健康证明,证明生猪有无传染性疾病,如猪瘟、猪流感等。
2. 隔离检疫:对进场的生猪进行隔离检疫,一方面确保生猪没有传染病,另一方面防止已感染病原体的生猪传播给其他生猪。
3. 消毒杀菌:屠宰场要定期对车辆、设备、场地等进行消毒杀菌,以预防病原体传播。
消毒杀菌要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操作。
4. 屠宰卫生控制:屠宰场需要建立完善的卫生控制措施,包括对生猪在屠宰前进行脱毛、清洗、消毒等处理,对屠宰场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5. 检疫记载:对登记检疫、隔离检疫等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生猪的来源、检疫员的姓名、检疫时间、体温记录等,以备查验。
生猪屠宰检疫是确保屠宰场生猪和肉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的检疫流程和检疫要点,可以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保障食品安全。
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建议
![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51263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b.png)
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建议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是确保生猪屠宰安全和加强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生猪屠宰的合法合规和食品安全。
以下是关于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要点建议:一、加强监管力度1. 严格执行屠宰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制度和标准,明确各方责任,确保生猪的安全屠宰和食品安全。
2. 完善屠宰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屠宰全程追溯,对于生猪来源、屠宰过程、环境卫生等数据进行存档备查,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化管理。
二、健全检疫体系1. 加强生猪的来源管理,要求生猪生产企业提供健康证明和检疫合格证明,确保生猪的健康状况。
2. 强化屠宰检疫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工作人员熟悉操作流程、熟悉检疫标准和规范,能够做到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三、加强卫生监督1. 对屠宰场的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工作人员卫生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确保屠宰场的卫生条件符合要求。
2. 对屠宰过程中的洗涤、消毒、灭菌等操作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屠宰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四、建立监督机制1. 建立生猪屠宰检疫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屠宰场的日常监督和抽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屠宰操作规范、合法合规。
2. 推行屠宰场的自检自查制度,要求屠宰场建立自查记录,对屠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操作进行自查自纠,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五、加强风险防控1. 对屠宰场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清理,消除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和传染病传播风险,确保屠宰场的周边环境卫生。
2.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生猪屠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控,确保生猪屠宰的食品安全。
六、加强信息公开1. 对屠宰场的检疫数据和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公开,实行信息公开制度,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生产过程和食品安全状况。
2. 对屠宰场的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知识。
做好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是保障生猪屠宰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需要加强监管、健全体系、加强卫生监督、建立监督机制、加强风险防控、加强信息公开等多方面的工作。
2024年生猪统一检疫屠宰工作方案
![2024年生猪统一检疫屠宰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cc345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a.png)
2024年生猪统一检疫屠宰工作方案
如下。
在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为加强生猪养殖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将全面推行生猪统一检疫屠宰工作。
1. 检疫防控工作
加强生猪养殖场的检疫管理,建立全程追踪监控系统,确保生猪的防疫措施得到严格执行。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检查,发现疫情隐患及时报告、处理,确保疫情不扩散。
2. 检测与诊断
建立完善的生猪检测与诊断体系,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确保对疫情的评估和监测工作的准确性。
同时,加强生猪疫情的诊断能力和速度,确保发现病例后能及时处置。
3. 屠宰流程管理
规范生猪的屠宰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卫生标准。
严格执行屠宰操作规范,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卫生意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 检验抽检
对屠宰完毕的生猪进行检验抽检,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对疑似疫情的生猪产品进行封存和排查,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5. 污染防控
加强屠宰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严格执行废弃物处理制度,确保屠宰废弃物的安全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通过以上工作方案的全面实施,可有效提升生猪的检疫屠宰工作水平,保障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和生猪产品的市场供给作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宰后检疫方法步骤4.1 猪宰后检疫的程序和操作要点4.1.1猪宰后检疫的程序宰后检疫的程序包括统一编号(胴体、内脏和其他副产品)、头部检疫、皮肤检疫、内脏检疫、胴体检疫、旋毛虫检疫、肉孢子虫检疫和复验盖印。
4.1.2宰后检疫的操作要点1)编号在宰后检疫之前,要先将分割开的胴体、内脏、头蹄和皮张编上同一号码,以便在发现问题时进行查对。
编号的方法可用红的或蓝的铅笔在皮上写号,或贴上有号的纸放在该胴体的前面,以便对照检查。
有条件的屠宰场(厂)可设定两个架空轨道,进行胴体和内脏的同步检疫。
2)头部检疫⑴剖检颌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是浅层淋巴结,位于下颌间隙的后部,颌下腺的前端,表面被腮腺覆盖。
呈卵圆形或扁椭圆形。
剖检方法助手以右手握住猪的右前蹄,左手持长柄铁钩,钩住切口左壁的中间部分,向左牵拉使切口扩张。
检验者左手持钩,钩住切口左壁的中间部分,向右牵拉切口使其扩张。
右手持刀将切口向深部纵切一刀,深达喉头软骨。
再以喉头为中心,朝向下颌骨的内侧,左右各作一弧形切口,便可在下颌骨的内沿、颌下腺的下方,找出左右颌下淋巴结并进行剖检(见实训图5.1),观察是否肿大,切面是否呈砖红色,有无坏死灶(紫、黑、灰)。
检视周围有无水肿、胶样浸润。
⑵必要时检疫扁桃体及颈部淋巴结,观察其局部是否呈出血性炎、溃疡、坏死,切面有无楔形的、由灰红到砖红的小病灶,其中是否有针尖大小坏死点。
⑶头、蹄检疫有无口蹄疫、水疱病等传染病。
⑷剖检咬肌如果头部连在肉尸上时,可用检验钩钩着颈部断面上咽喉部,提起猪头,在两侧咬肌处与下颌骨平行方向切开咬肌,检查猪囊虫。
如果头已从肉尸割下,则可放在检验台上剖检两侧咬肌(见实训图5.2)。
实训图5.1 猪头部检疫实训图5.2 猪咬肌检疫1.咽喉隆起2.下颌骨3.颌下腺4.下颌淋巴结 1.提起猪头的铁钩 2.被切开的咬肌3)皮肤检疫⑴带皮猪在烫毛后编号时进行检疫,剥皮猪则在头部检疫后洗猪体时初检,然后待皮张剥除后复检,可结合脂肪表面的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⑵检查皮肤色泽,有无出血、充血、疹块等病变。
如呈弥漫性充血状(败血型猪丹毒),皮肤点状出血(猪瘟),四肢、耳、腹部呈云斑状出血(猪巴氏杆菌病),皮肤黄染(黄疸),皮肤呈疹块状(疹块型猪丹毒),痘疹(猪痘),坏死性皮炎(花疮),皮脂腺毛囊炎(点状疮)。
⑶检疫员通过对以上皮肤的这些不同病变进行鉴别诊断,作为疑似病猪应及时剔出,保留猪体及内脏,便于下道检疫程序再作最后整体判断同步处理。
4)内脏检疫⑴ 胃、肠、脾的检查(白下水的检查)。
有非离体检查和离体检查两种方式。
① 非离体检查国内各屠宰场多数在开膛之后,胃、肠、脾未摘离肉尸之前进行检查。
检查的顺序是脾脏→肠系膜淋巴结→胃肠。
肠系膜淋巴结包括前肠系膜淋巴结(位于前肠系膜动脉根部附近)和后肠系膜淋巴结(位于结肠终袢系膜中),数量众多,称之为肠系膜淋巴群。
在猪的宰后检疫中,常剖检的是前肠系膜淋巴结。
开膛后先检查脾脏(在胃的左侧、窄而长、紫红色、质较软),视检其大小、形态、顔色或触检其质地。
必要时可切开脾脏,观察断面。
然后提起空肠观察肠系膜淋巴结,并沿淋巴结纵轴(与小肠平行)纵行剖开淋巴结群,视检其内部变化(见实训图实训图5.3 猪的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检疫5.3)。
这对发现肠炭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视检整个胃肠浆膜有无出血、梗死、溃疡、坏死、结节、寄生虫。
② 离体检查如果将胃、肠、脾摘离肉尸后进行检查,要编记与肉尸相同的号码,并按要求放置在检验台上检查。
首先视检脾、胃肠浆膜面(视检的内容同上),必要时切开脾脏。
然后检查肠系膜淋巴结。
把胃放置在检查者的左前方,把大肠圆盘放在检查者面前,再用手将此两者间肠管较细、弯曲较多的空肠部分提起,并使肠系膜在大肠圆盘上铺开,便可见一长串索状隆起即肠系膜淋巴结群。
用刀切开肠系膜淋巴结进行检查(见实训图5.4)。
实训图5.4 胃肠放置法1.胃2.小肠3.肠系膜淋巴结4.大肠圆盘猪的寄生虫有许多寄生在胃肠道。
猪蛔虫、猪棘头虫、结节虫、鞭虫等。
当猪蛔虫大量寄生时,从肠管外即可发现;猪结节虫在肠壁上形成结节。
对寄生虫的检疫除观察病变外,要结合胃肠整理,以有利于产地寄生虫普查和防治。
⑵ 肺、心、肝的检查(红下水的检查)肺、心、肝的检查亦有非离体与离体检查两种方式。
非离体检查:当屠宰加工摘除胃、肠、脾后,割开胸腔,把肺、心、肝一起拉出胸腔、腹腔,使其自然悬垂于肉体下面,按肺→心→肝的顺序依次检查。
离体检查离体检查的方式又有悬挂式和平案式两种。
两种方式都应将被检脏器编记与肉尸相同的号码。
悬挂式是将脏器悬挂在检验架上受检,这种方式基本同非离体检查;平案式是把脏器放置在检验台上受检,使脏器的纵膈面(两肺的内侧)向上,左肺叶在检验者的左侧,脏器的后端(膈叶端)与检验者接近。
不论采取非离体还是离体,悬挂式还是平案式检查,都应按先视检、后触检、再剖检的顺序全面检查肺、心、肝,并且注意观察咽喉黏膜与心耳、胆囊等器官的状况,综合判断。
① 肺脏的检验主要观察肺外表的色泽、大小、有无充血、气肿、水肿、出血、化脓、坏死、肺丝虫、肺吸虫或霉形体肺炎等病变,并触检其弹性。
但须与因电麻时间过长或电压过高所造成的散在性出血点相区别。
此外还须注意屠宰放血时误伤气管而引起肺吸入血液和为泡烫污水灌注(后者剖切后流出淡灰色污水带有温热感),必要时剖检支气管淋巴结(见实训图5.5)和肺实质,观察有无局灶性炭疽、肿瘤以及小叶性或纤维素性肺炎等。
实训图5.5 肺支气管淋巴结剖检法A.肺左支气管淋巴结剖检法巴结1.食管2.主动脉3.左支气管淋B.肺左支气管淋巴结剖检法1.肺尖叶2.食管3.气管4.右支气管淋巴结C.肺尖叶支气管淋巴结和右支气管淋巴结剖检法1.右肺尖叶2.尖叶支气管淋巴结3.右支气管淋巴结a 结核病可见淋巴结和肺实质中有小结节、化脓、干酪化等特征。
b 肺丝虫病以突出表面白色小叶性气肿灶为特征。
c 猪肺疫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肺炎(肝变状)为特征。
d 猪丹毒以卡他性肺炎和充血、水肿为特征。
e 猪气喘病以对称性肺炎的炎性水肿肉变为特征。
f 此外,猪肺常见到肺吸虫、肾虫、囊虫、细颈囊尾蚴、棘球蚴等。
②心脏的检验在检验肺的同时,察看心脏外表色泽、大小、硬度,有无炎症、变性、出血、囊虫、丹毒、心浆膜丝虫等病变。
并触摸心肌有无异常,必要时剖切左心,检视二尖瓣有无花菜样疣状物。
猪心脏切开法见实训图5.6。
③肝脏的检验首先观察形状、大小、色泽有无异常,触检其弹性;其次剖检肝门淋巴结(见实训图5.7)及左外叶肝胆管和肝实质,有无变性(在猪多见脂肪变性及颗粒变性)、郁血、出血、纤维素性炎、硬变或肿瘤等病变,以及有无肝片吸虫、华枝睾吸虫等寄生虫,有无副伤寒性结节(呈粟状黄色结节)和淋巴结细胞肉瘤(呈白色或灰白色油亮结节)。
猪心、肝、肺平案检验法见实训图5.8。
实训图5.8 猪心、肝、肺平案检验法实训图5.6 猪心脏切开法1.右肺尖叶2.气管3.右肺膈叶 1.左纵沟 2.纵剖心脏切开线实训图5.7 肝门淋巴结剖检法1.肝的膈面2.肝门淋巴结周围的结缔组织3.被切开的肝门淋巴结5)旋毛虫检验在宰后检验中,猪旋毛虫的检验非常必要。
特别在本病流行的地区及有吃生肉习惯的地方更为必要。
其方法有以下几种⑴肉眼检察这是提高旋毛虫检出率的关键,因为在可检面上挑取可疑点进行镜检,要比盲目剪取24个肉粒压片镜检的检出率高。
⑵采样旋毛虫的检验以横膈膜肌脚的检出率最高,尤其是横膈膜肌脚近肝脏部较高,其次是膈膜肌的近肋部。
从肉尸左右膈肌脚采取重量不少于30g的肉样两块,编上与肉尸相同的号码,送实验室检查。
⑶视检检查时的光线,以自然光线较好,检出率高。
按号取下肉样,先撕去肌膜,在良好的光线下,将肌肉拉平,仔细观察肌肉纤维的表面,或将肉样拉紧斜看,或将肉样左右摆动,使成斜方向才易发现。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肌纤维的表面,看到一种稍凸出的卵圆形的针头大小发亮的小点,其颜色和肌纤维的颜色相似而稍呈结缔组织薄膜所具有的灰白色,折光良好;另一种,肉眼可见肌纤维上有一种灰白色或浅白色的小白点应可疑。
另外,刚形成包囊的呈露点状,稍凸于肌肉表面,应将病灶剪下压片镜检。
⑷显微镜检查法(压片法)① 压片标本制作用弓形剪刀,顺肌纤维从肉块的可疑部位或其他不同部位随机剪取麦粒大小的24个肉粒(两块肉共剪24块),使肉粒均匀地排列在夹压器的玻板上,每排12粒。
盖上另一块玻板,拧紧螺旋或用手掌适度地压迫玻板,使肉粒压成薄片(能透过肉片看清书报上的小字)。
无旋毛虫夹压器时可用普通载玻片代替。
每份肉样则需要4块载玻片,才能检查24个肉粒。
使用普通载玻片时需用手压紧两玻片,两端用透明胶带缠固,方能使肉粒压薄。
② 镜检将压片置于50~7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检查由第一肉粒压片开始,不能遗漏每一个视野。
镜检时应注意光线的强弱及检查的速度,如光线过强、速度过快,均易发生漏检。
旋毛虫的幼虫寄生于肌纤维间,典型的形态呈梭形、椭圆形或圆形的包囊,囊内有螺旋形蜷曲的虫体。
有时候会见到肌肉间未形成包囊的杆状幼虫、部分钙化或完全钙化的包囊(显微镜下见一些黑点)、部分机化或完全机化的包囊。
显微镜下应注意旋毛虫与猪住肉孢子虫的区别。
猪住肉孢子虫寄生在膈肌等肌肉中,一般情况下比旋毛虫感染率高,往往在检查旋毛虫时发现住肉孢子虫,有时同一肉样内既有旋毛虫,也有住肉孢子虫,注意鉴别(见实训图5.9)。
实训图5.9 旋毛虫与住肉孢子虫区别1.旋毛虫幼虫包囊2.住肉孢子虫包囊对于钙化的包囊,滴加10%稀盐酸将钙盐溶解后,如果是旋毛虫包囊,可见到虫体或其痕迹;住肉孢子虫不见虫体;囊虫则能见到角质小钩和崩解的虫体团块。
6)肉尸检查在屠宰加工过程中,肉尸一般是倒挂在架空轨道上依次编号,进行检查。
首先判定其放血程度。
放血不良的肌肉颜色发暗,切面上可见暗红色区域,挤压有少量血滴流出。
根据肉尸的放血不良程度,检疫人员可怀疑该肉尸是来自疫病还是宰前过于疲劳等原因引起。
⑴ 一般检查全面视检肉尸皮肤外表、皮下组织、肌肉、脂肪以及胸腹膜等部位有无异常。
当患有猪瘟、猪肺疫、猪丹毒时,皮肤上常有特殊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⑵ 腰肌的检验其方法是检验者以检验钩固定肉尸,然后用刀自荐椎与腰椎结合部起做一深切口,沿切口紧帖脊椎向下切开,使腰肌与脊柱分离。
然后移动检验钩,用其钩拉腰肌使腰肌展开,顺肌纤维方向做3~5条平行切口,视检切面有无猪囊虫。
(见实训图5.10)实训图5.10 腰肌和肾脏的检疫左侧:肾脏剥离肾包膜术式 1.肉钩牵引及转动的方式 2.刀尖挑拨肾包膜切口的方向右侧:肾脏剥离肾包膜术式:1.刀尖挑拨肾包膜切口的方向2.钩子着钩部位和剥离时牵引方向⑶ 剖检肉尸淋巴结在正常的检疫中,必检的淋巴结有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必要时再剖检股前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腘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