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方法和步骤》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
方法和步骤》
无论是“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还是“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虽然答案的具体内容不同,但解题方法和步骤基本一致。
一、审题目。
1.题型:明考/暗考。
所谓明考,即题干中明确含有“艺术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信息。
所谓暗考,即题目中没有“艺术技巧”“修辞手法”等信息,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等来提问。
对于明考题型,答题时围绕题目中给定的表达技巧组织答案即可。
对于暗考题型,答题时必须先点明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再结合相关语句展开分析。
2.角度:大/小。
大角度是指题目中给出的鉴赏角度不是具体的某一个,命题人往往用“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艺术特色”等设问。
小角度是指题目中给出了某一个具体的鉴赏角度,如“比喻”“对比”“托物言志”等。
对于大角度题型,答题时要综合考虑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对于小角度题型,要精准答题,深度挖掘。
3.数量:多/少。
即要分清楚题干中的“一”与“些(多)”的区别。
如果题干中问“哪种”,那么只能答一种;如果题干中问“哪些”,则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少答。
二、解题步骤。
1.明技巧。
品读诗歌,明确诗歌含意,结合诗歌相关信息,明确运用的是哪种或哪些表达技巧。
2.释运用。
结合具体句子,说明诗歌是如何运用这种或这些表达技巧的。
3.析作用(效果)。
分析表达技巧在形象塑造、意境营造、结构安排、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第一种模式:剖析境界型1、发问方式:这首诗创建了一种如何的境界?2、发问变体: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如何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3.解答剖析:这是一种最常有的题型。
所谓境界,是指寄望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建立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地。
它包含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以。
4.答题步骤:①描述诗中显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光景,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建,语言力争优美。
②归纳光景所创建的气氛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比如孤寂冷清、安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悲凉等,注意要能正确地表现光景的特点和情调。
③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详细。
比方光答“表达了作者感慨的情怀”是不可以的,应答出为何而“感慨”。
答题示例 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先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可是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照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堪称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点 (步骤一 )。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形交融 (步骤二 )。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安静,从中更显出一丝伤春、悲凉之情 (步骤三 )。
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彷徨,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俭重陪。
(1)这首诗创建了如何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如何的感情?请联合诗歌内容剖析。
(3 分)[参照答案 ]诗人写了百尺高台、漂亮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 分)创建了安静(或静谧、清静等)(1 分)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安逸(或淡泊、自在)( 1 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成效?( 3 分)[参照答案 ]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 分)。
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
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1. 引言1.1 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是学习古诗文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考试或比赛中,面对古代诗歌的鉴赏题目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晰,不能武断或随意。
以下是几点关于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要诀的建议:1. 熟悉常见的古代诗歌形式和题材,掌握常用的评价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在阅读古诗文时,要注重整体把握,掌握诗歌的背景、作者和主题等重要信息。
3. 注意细节,如诗歌的结构、韵律、语言运用等,这些都是鉴赏题目的考点。
4. 要具备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诗歌,领会其意境和情感。
5. 及时总结归纳,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整理和梳理,形成完整的鉴赏思路和观点。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相信大家都能够在古代诗歌鉴赏临场答题中游刃有余,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以上要诀能够对大家在古诗文的学习和应试中有所帮助。
2. 正文2.1 古代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鉴赏古代诗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还能增进对古人思想情感的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通过欣赏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们对生活、情感、自然的独特感悟,了解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历史风貌。
古代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蕴和情感表达,可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引领人们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审美境界。
古代诗歌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语言文学的熏陶和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鉴赏古代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欣赏的活动,更是一种对心灵的滋养和熏陶,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人文修养和审美水平。
2.2 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包括诗歌的体裁、题材、艺术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
诗歌的体裁是指诗歌的形式分类,主要包括古体诗、近体诗以及其他特定形式的诗歌,如律诗、绝句、词等。
2010高考复习一轮专题学案古代诗歌鉴赏快速规范答题技巧ttmbword
2010高考复习一轮专题学案:古代诗歌鉴赏快速规范答题技巧技法点拨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
再看下面这首诗: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一一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
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
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请看下面这首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高考语文备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方法及应对策略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技巧方法及应对策略——古代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进入古代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采取两步走的复习策略。
第一步:读诗。
第二步:解题。
目前尚在第一步,已复习约十课时。
依托复习主资料,“读诗”阶段主要侧重于单首诗的“四读”(结合考试的选择题则为“五读”)和“十题材”的一类诗阅读。
计划中的课时安排大约是七课时,考虑到教材中每个学期都有古诗阅读的学习内容,且都是教学重点,高考复习阶段的读诗应该成为一次巩固提升的训练,复习进度可以更快更高效。
有许多本应在学习阶段解决的障碍没有真正解决,于是一轮复习不得不重新来解决这些基础问题。
障碍一:语言障碍古代诗歌创作运用的是古代汉语,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常会碰见现代汉语中没见过的词和义项,从而形成语言障碍。
应对策略:一、大量的古代汉语词汇积累是根本解决之道。
尤其是要提高古诗文的阅读量。
许多学生除了教材内的几篇古诗文几乎没有读过别的古诗文了,甚至教材内的古诗文也不熟悉。
大量的古诗文阅读是综合提升古代汉语能力的不二法宝。
此外,还可以做专门的古代汉语词汇识记训练。
二、勤查工具书。
遇见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就马上查,查完马上记,这是零散积累古代汉语词汇的途径之一。
三、主观推测。
无可奈何之下,少数生僻词汇的读音和意义不妨直接主观臆测,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
一方面可以保持古诗阅读的信心,不至于因一个词不懂就惧怕古诗阅读;另一方面也是有效的实词推断训练。
猜字音往往要观察一下字形,猜字义也要观察字形,还要联系语境及既有的词汇积累。
这都是很好的练习。
障碍二:言意障碍宽泛地说,这也可以算作第一类语言障碍的。
不过,我想强调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学生在认识诗中所有的字词,并知晓其意义的前提下,依然不能理解诗意。
这是由诗歌本身的陌生化和跳跃性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诗歌有其自身的诗语习惯决定的。
就诗语习惯来说,《诗经》时代以四言为主,句中多衬词虚词,喜欢重章叠句;而唐宋的诗歌则以五言、七言为主,每个字都落得比较实。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万能答题模式
3.抒情方式的鉴赏 【问题模式】 ⒈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⒉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⒊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 ①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 ②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 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 【答案模型】 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 (结构上)起到了……作用。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
晴明的春日,杜鹃偏又卖弄它的叫声,“行人”从梦中惊醒, 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不是我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 决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有什么办法呢?
问:词人为何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诗人用杜鹃的意象(手法),仿佛令人感 觉到它哀切的啼声(内容),渲染了悲伤的氛 围(效果),委婉含蓄地(术语概括作用) (效果)地表现了诗人流落天涯,有家难归的 悲伤之情(情感)。
问:“行人临发又开封”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答: “行人临发又开封”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手法), 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结构),写活 了作者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内容), 写尽了作者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 理(内容)。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情感)。
4.意象的鉴赏 【问题模式】 ⒈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⒉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题步骤】 ①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 ②概括意象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答案模型】
古代诗歌阅读解题思路和技巧
古代诗歌阅读解题思路和技巧诗词是语言的艺术。
在鉴赏诗词作品时,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作品的语言,并通过它来把握诗词的意象,领会形象所蕴涵的精神内涵。
这个鉴赏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觉。
鉴赏从诗词作品中获取到具体的、感性的知觉形象如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①XXX——怀才不遇、豪迈奔放。
②XXX——忧国忧民、沉郁顿挫③XXX——自身不幸、同情人民④XXX——淡薄功名,热爱自然。
⑤XXX——今昔对比,国运衰微。
⑥XXX——意境朦胧,有苦难言。
⑦XXX——屡遭贬谪,渴望功业。
⑧XXX——国土沦丧、悲愤慷慨⑨XXX——抗金救国、恢复中原⑩XXX——国破家亡、凄凄切切⑾XXX爱国、宁死不屈用心爱心专心1——据此,推知诗词主题与此有关。
比方:浏览上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鹧鸪天代人赋XXX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从诗题注①看,此诗是诗人经XXX怀念曾病死于此的XXX而作。
诗中以柳营为典,把XXX比做西汉初年治军有方的XXX。
根据注②、注③可知,蜀汉虽有威武铁骑,雄兵数万,无奈后主XXX昏庸不化,宠信奸佞之徒,堵塞言路;XXX虽料事如神,竭忠尽智,而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
表达诗人对国事虽竭忠尽智,仍无力回天的烈烈忧心和郁郁感情。
用心爱心专心24.看词语一首诗中每每就有那么一两个关键词,而使全诗境界全出,而这一两个词每每又是由动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葛溪驿XXX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川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XXX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诗人的心绪会合体目前“乱”字上,全诗是怎样施展阐发的?请扼要阐发。
答:我们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对句子表达的意思很熟悉,从而对诗中创造的意境很熟悉悉。
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引言高考语文考试中,古典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是一个重要的题型。
掌握好相关的答题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技巧一:注重诗歌背景和作者理解在答题中,首先要注重了解古典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古典诗歌通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
通过了解这些背景,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从而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技巧二:分析诗歌的表达手法和修辞特点古典诗歌常常使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该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表达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注意作品中的修辞特点,如格律、韵律等。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考生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从而准确回答问题。
技巧三:注意理解诗歌的意象和隐喻古典诗歌常常使用意象和隐喻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答题中,考生要注意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并分析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有时,阅读者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来理解诗歌中隐含的意思。
通过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隐喻,考生可以更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
技巧四:抓住诗歌的主题和感情色彩古典诗歌通常有明确的主题和独特的感情色彩。
在答题中,考生应该抓住诗歌的主题,并分析其中的感情色彩。
通过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感情色彩,考生可以更好地回答与诗歌相关的问题。
结论在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答题中,掌握好相关的技巧非常重要。
通过注重诗歌背景和作者理解,分析诗歌的表达手法和修辞特点,注意理解诗歌的意象和隐喻,以及抓住诗歌的主题和感情色彩,考生可以在答题中展现出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得分。
希望以上技巧能够对考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有所帮助。
以上为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的相关内容。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总结想答好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就要会用正确的答题技巧和了解诗歌鉴赏用到的常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及必备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仅供参考。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1:知人论世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作品常常会渗透作者的经历以及思想感情。
所以欣赏诗歌之前,首先要对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就拿赏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来说,一个是经历盛唐的辉煌,一个是目睹了唐朝由盛而衰。
这两种不同的经历,造就了富有不同情感气质的诗人:豪放飘逸、浪漫不羁的李白,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2:了解诗歌的各种题材写景抒情的田园诗歌。
代表人物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维。
这类诗歌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怀古咏史诗歌。
这类诗歌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如杜牧的《泊秦淮》,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托物言志诗歌。
刘熙载在《艺概》中曾说过“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这类诗歌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羁旅行役诗。
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都是此类诗歌。
闺怨诗歌。
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
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如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就属于此类。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3:熟悉诗歌的意象,了解诗歌的意境中国古典诗歌强调意象和意境。
意象就是出现在诗歌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
古代诗歌阅读的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阅读的答题技巧鉴赏古代诗歌要先清楚诗歌阅读题的一些规范的答题技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阅读的答题技巧,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诗歌阅读的答题技巧(一)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
“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
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答题示例2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
(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
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
(步骤三) 答题示例3: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得分策略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得分策略高考中古代诗歌阅读如何得分策略古代诗歌作为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占有一定份额。
阅读古代诗歌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诗歌鉴赏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高考中古代诗歌阅读题得分策略。
一、熟悉古代诗歌的形式古代诗歌的形式主要包括五言诗、七言诗、近体诗、律诗等。
了解这些不同的形式,对于我们阅读诗歌会有很大帮助。
因为不同的形式,对于对仗、押韵的要求不同,在阅读时也需要留意其中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二、注意诗歌的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中,有许多常见的表现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这些手法在诗歌中起到了表现情感丰富、富有表现力的作用。
因此,在阅读古代诗歌时,注意观察诗歌中采用的表现手法,分析其运用的特点和效果,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三、关注诗歌的题材古代诗歌的题材主要包括山水田园、爱情、人生哲理等。
在阅读时,要注意了解诗歌的题材,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了解不同的题材,也可以在应试时更加有针对性地准备。
四、留意诗歌的背景和作者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
因为诗歌往往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阅读时,要注意分析诗歌所处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注意细节和语言的运用诗歌在表现情感和思想时,往往会通过细节、语言等方面来进行。
在阅读时,要注意诗歌中的各种意象和符号的意义,分析其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同时,还要留意诗歌的语言运用,分析语言的节奏感和美学效果,以及采用的修辞手法,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味和情感。
总之,要想在高考中获得良好的成绩,我们需要掌握好古代诗歌的各种形式、表现手法和题材,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同时注意诗歌中的细节和语言运用。
这些都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提高我们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并且在应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得分策略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得分策略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的得分策略如下:
1. 熟悉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和类型,如山水田园、离别思念、
爱情哀怨、宫廷赞颂等等。
对于每种类型的诗歌,要了解其典型的
表现手法和意蕴。
2. 阅读古代诗歌时,要仔细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主题,弄清
楚诗人所描绘的情景和意象,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和诗歌结构。
3. 注意古代诗歌的表现技巧和修辞手法,如对仗、押韵、排比、借物抒情、比喻、拟人等。
这些修辞手法对于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
非常重要。
4. 对于一些有明显主旨的古代诗歌,要理解它的社会背景和历
史文化内涵,尤其是诗歌里的宗教信仰和政治隐喻。
5. 注意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如古代汉语的句式、词汇用
法和语言风格等。
要注意理解每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古代汉
语的含义和讲求。
6. 对于一些难懂的古代诗歌,可以参考一些课外阅读和翻译版本,或者通过参考一些相关材料和注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
内涵和写作技巧。
以上就是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得分策略的一些要点,阅读诗歌
时需要注重语言、文化、历史、修辞等各个方面的考点,才能够更
好地解题。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高考的语文有古代诗歌的类型题,古代诗歌的答题技巧大家想知道吗?下面由学习啦我为大家提供关于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关怀!高考古代诗歌七题型及答题技巧(1)"诗眼'或"炼字'型题设问方式: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以下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①确定"好'或确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答] ①"阔'字更好。
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
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特别宽敞。
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剧烈感受。
(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
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
下同。
)(2)句意型题设问方式:①最终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留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①说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精选)古代诗歌鉴赏在这一板块是必考题,以主观题形式考查。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阅读技巧》
2.最稳妥的三条路径——关键字词、景事情和尾句 (1)抓关键字词,定位情感基调。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 此,读诗不能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 边读边思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抓关键字词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抓诗眼,因为这些字词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如陆游的《书愤》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的“空”是诗眼,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 长城、满腔报国热忱,一直到老却报国无门的惆怅。
3.了解古代诗歌语言抒情与暗示的特点 诗歌语言的意义指向的是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单纯的外在事物。如杜 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古今如一, 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乡。诗 人以幻作真,为的就是突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鉴赏诗歌时一定要体会诗 人的感情内涵,从诗歌营造的总体意境中把握它要暗示的东西。要避免理 解上的实指性,要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
二、找准“解诗路” 1.最直接的三条路径——标题、注释和情语 (1)读标题。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标题蕴含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读”: 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 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感情基调; ④“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体裁; ⑤“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再如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暗风吹雨入寒窗”和王安石《桂枝香·金 陵怀古》“但寒烟衰草凝绿”两例中的“寒”字虽都有“寒冷”之意,但仅仅如 此理解还不完整,“窗”和“烟”怎会“寒冷”呢?这里诗人把自己此时的感受移 于事物之上,让事物也具有了人的触觉和感受,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悲凉之 感。
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
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对于关于语文诗歌鉴赏类的题目我们要注重技巧和方法,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诗歌阅读答题技巧(一)立足课本,构建诗歌鉴赏系统知识框架1.了解主要体裁和流派特点.2.了解主要情感和内容分类.爱国类 (略)送别类(或黯然神伤或旷达热情) 怀古类(或借古讽今或表达追慕先贤之意)边塞类(或揭露战争罪恶;或表现对国家关怀、奋勇杀敌的精神;或厌倦战争、思念家乡)思乡类(或边塞思乡,或羁旅故园之思)闺怨类(或抒思亲之情,或叹迟暮之感,或写向往之情) 隐逸类(或言高洁隐逸之趣,或表厌世虚无批评时政之情) 山水田园类(或抒热爱自然之情,或现回归田园之乐) 忧民伤时类(多关怀民生疾苦、心忧天下) 借景抒情类、咏物言志类,等等 3.了解常见文学性鉴赏术语形象:包括自然景象、物象、人物形象,特别要注意分析意象,了解形象的特点、内涵,包含的感情、社会意义,品味意象营造的意境。
语言风格:含蓄蕴藉、简洁明快、沉郁顿挫、飘逸雄奇、清新明丽(生动)、平淡质朴、绚丽奇幻、辛辣犀利、通俗、简约、精练、典雅、凝练等结构技巧——线索、顺序、过渡、照应等;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渲染、抑扬、点面、虚实相生、动静的结合,借古讽今、反衬(以动写静、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或烘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象征、烘托等,尤其是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缘情写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具体抒情方式诗歌阅读答题技巧(二)循序渐进,训练鉴赏思路第一步,任选角度鉴赏. 第二步,指定角度鉴赏.第三步,比较鉴赏,进行评价(四)结合典型试题,培养解题技巧和方法怎样快速而又正确的阅读一首诗?1.解读暗信息:这些暗信息包括题目、注释、作者等,题目一般暗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主旨等。
2.熟悉诗词体裁,突破重点诗句。
.绝句重点看尾句;律诗一般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抒情.3.体会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弄清景和情的内在联系。
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古文阅读题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
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古文阅读题分析及答题技巧总结今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古文阅读第二题,一般是以考理解分析为重点,其中包括词语作用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把握,句式的表达到效果分析、段落大意和文章主题的归纳、表现手法的赏评等,其难度略大于古文阅读第一题,是广大考生的一根难啃的骨头,失分率比较高。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把文章读懂。
文章读不懂,就只能凭感觉瞎蒙了。
要读懂,那就必须具备充分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基本能力。
文章的基本内容已经掌握,基本意思已经明白,那么,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依据文章作准确、具体、深入分析了。
那么,如何进行准确、具体、深入地分析呢?和现代文阅读大致一样,古文阅读无非是总体把握、层次分析、语句解剖和手法赏析等四个方面。
所谓总体把握,就是在理清线索、掌握思路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谓层次分析,就是在把握全文的前提下,仔细分析段落结构,理清段落叙事、议论或说明的层次,明确层意段意,并且能够准确而简练地归纳;所谓语句解剖,就是通过句子文字表面意思,领会其深层内涵,并且弄清结构和句式,理解其作用;所谓手法赏析,就是从总体到局部,明白文章、段落或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能够依据具体要求进行恰切的评析。
我们试以2010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古文试题二为例,加以解说。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3分)九嶷山图记①九嶷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
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嶷。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
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
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
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
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
不知海内之山,如九嶷者几焉?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技巧古代诗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文化底蕴,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和鉴赏古代诗歌,成为了考生备考时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一、通读全文在阅读一首古代诗歌之前,首先要进行全文的通读。
通过全文的阅读,我们可以了解诗歌的整体意境和主题,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一句诗句的含义。
通读全文时,要注意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象,并注意诗歌中可能存在的修辞手法。
二、把握题旨把握题旨是古代诗歌鉴赏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理解诗歌的题目和开篇句,可以快速把握诗歌的主题和内容。
有些古代诗歌的题目经常包含有关的提示词汇,如《登鹳雀楼》、《秋登宣城谢眺楼》等。
在把握题旨的基础上,可以逐句进行理解和分析。
三、注重文言文表达古代诗歌通常使用文言文进行表达,因此对于考生来说,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古代诗歌时,要仔细理解句子的结构,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关系。
同时,要注意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常常被用于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注重音韵格律古代诗歌非常注重音韵格律,考生在鉴赏时也应该注重这一点。
通过注意每一句话中的韵脚和平仄的搭配,可以更好地理解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古代诗歌常用的韵脚有平水韵、仄水韵、平仄平韵等,考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韵脚的搭配规律,更好地领会诗歌的音韵之美。
五、注意上下文的联系古代诗歌多以典型的个别写景手法为特点,因此在鉴赏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
有时候只看一两句诗句是很难理解整个诗歌的意境和内容的,只有通过理解上下文,才能对整首诗进行更全面的把握。
六、注重个人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往往是多重的,每个人对于诗歌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在阅读古代诗歌时,考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通过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相联系,对诗句进行个人的理解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年高考阅读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阅读诗词是语言的艺术。
在鉴赏诗词作品时,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作品的语言,并通过它来把握诗词的意象,领会形象所蕴涵的精神内涵。
这个鉴赏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觉。
鉴赏从诗词作品中获取到具体的、感性的知觉形象如同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第二阶段是感染。
就是在鉴赏诗词作品时,引发出与诗人相同的思想感情,也即受到诗作的感染。
所谓感染,简言之,就是鉴赏者与作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第三阶段是感触。
感触,就是鉴赏者读诗时所激发出来的感慨与思考。
这可能是对诗词本身形象的感触与认识,也可能是由诗的形象联想到对其他事物的感慨、思考与理解,从而深刻理解诗词主题思想。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研读:(感觉——感染——感触)那么,解析诗词主题思想的方法有哪些呢?总括起来有“八看”。
(一)归纳诗词主题思想的方法——“八看”1.看诗题诗歌的题目有时就是诗歌的眼睛,一般情况下,它常常起到点明主题、交代主要内容、揭示一首诗中心的作用,因此分析诗题是理解诗歌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
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据题可知,作者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在他乡洛阳因听到一首《折杨柳》的曲子从而勾起故园之情:2.看作者:不熟的作者有注释,熟悉的作者没有注释。
请牢记他们的性格特征。
①李白——怀才不遇、豪迈奔放。
②杜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③白居易——自身不幸、同情人民④王维——淡薄功名,热爱自然。
⑤刘禹锡——今昔对比,国运衰微。
⑥李商隐——意境朦胧,有苦难言。
⑦苏轼——屡遭贬谪,渴望功业。
⑧陆游——国土沦丧、悲愤慷慨⑨辛弃疾——抗金救国、恢复中原⑩李清照——国破家亡、凄凄切切(11)文天祥——忠贞爱国、宁死不屈——据此,推知诗词主题与此有关。
例如:2009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 题鹧鸪天代人赋、' 、-I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 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 分)【答案】(5 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 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 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 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6 分)【答案】 (6 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 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主张抗金,却被解官 的郁闷情绪,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愤激情感,题为 “代人赋 ”,实 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评价思想内容,首 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3.看注释 诗歌下面的注释,对理解和鉴赏该诗是很有帮助的。
它一方面解释诗歌当中难以 理解的词语, 另一方面也向考生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如,时代背景(安 史之乱、南宋战乱)、作者经历(做官、贬官、归隐) 。
借助注释可以帮助自己准 确地理解诗歌内容。
如:温庭筠《经五丈原》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过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注:①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县南,蜀后主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率兵伐魏,病逝于 此。
②象床宝帐:祠庙中神龛里的陈设。
③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后 劝后主刘禅降魏。
(刘禅shan,字公嗣,小字阿斗。
公元223 ----------------------------- 263年在位,计 40 年。
降魏后封安乐公,乐不思蜀是也) 。
从诗题注①看,此诗是诗人经五丈原怀念曾病死于此的诸葛亮而作。
诗中以柳营 为典,把诸葛亮比做西汉初年治军有方的周亚夫。
根据注②、注③可知,蜀汉虽 有威武铁骑,雄兵数万,无奈后主刘禅昏庸不化,宠信奸佞之徒,堵塞言路;诸 葛孔明虽料事如神, 竭忠尽智, 而最终 “出师未捷身先死 ”。
表达诗人对国事虽竭忠 尽智,仍无力回天的烈烈忧心和郁郁感情。
4.看词语一首诗中往往就有那么一两个关键词,而使全诗境界全出,而这一两个词往往 又是由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充当。
鉴赏诗歌,我们如果从这些关键词语入手,一 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也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 手法的一把钥匙。
做诗歌鉴赏题时只要抓住了作为诗眼句眼的关键词语,就能很 快理解句子含义,如: 2007 年(江西卷)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晚唐均为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答:(1)从晚翠”落日”秋声”和老木”寒云”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 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
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
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能画成的。
5.看句意通过翻译句意,来推断作者思想感情。
2007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L”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我们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对句子表达的意思很熟悉,从而对诗中创造的意境很熟悉悉。
据此,推断作者思想感情是家国之思。
(1)驿站秋夜难眠图。
(2)本诗以乱L”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舌L”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L”蓄势。
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6.看典故古代诗歌在叙事、议论、抒情中常运用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常隐含在古诗中的某些具有暗示性的词语中。
解题时若能理解其中典故,诗歌的思想内容便迎刃而解。
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阿鲁威的元曲《蟾宫曲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却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审视全曲,可抓住的具有隐含信息的词语应是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借得” 赤壁东风” 南阳卧龙” 西蜀” 江东”等。
由这些词语自然得出曹公”即曹操,南阳卧龙”即诸葛亮,借得赤壁东风”是指江东的孙权。
此处不能忽视紫盖黄旗”这一句有特定意义的词语,它是指一种紫盖黄旗状的云气,古人认为是天子之气。
所以此诗再现了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歌颂了曹操、孙权和诸葛亮三位英雄人物。
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7.看风格流派古代作家因其诗的风格不同而各属不同流派。
如盛唐诗人就分为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在词家来说,又有豪放和婉约之分。
诗词风格,常与思想情感密切相关;婉约派常常表达浓重的离情别绪,或惜春伤春。
例如2009 宁夏固原二模题(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 题。
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释】:雉雊(zh ig u:野鸡鸣叫。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8.这首诗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字共写了那几幅图画?答: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
9.分析诗人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描绘了渭河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
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喜爱,流露出诗人渴望归隐,反映了他在官场的孤苦、郁闷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译文】:斜阳照在村墟篱落,放牧的牛羊回到了深深的小巷。
村中一位老叟。
拄着拐杖倚靠在柴门前。
等候放牧晚归的牧童。
吐穗的麦地里,传来野鸡的阵阵呜叫声。
桑树上桑叶稀疏,蚕儿就要吐丝。
从田里归来的农夫扛着锄头,相见时打着招呼絮语依依。
此情此景,怎能不羡慕隐居的安详,吟咏着《式微》的诗章,意欲归隐又不能如愿,心绪不免紊乱惆怅。
【写作背景】: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是王维晚年所写的田园诗。
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一些常见景色: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这些初夏景色极其寻常,作者随手写去,然而诗意盎然。
体现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王维把农村表现得这样平静闲适、悠闲可爱,是他当时心境的反映。
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喜爱,流露出诗人渴望归隐,反映了他在官场的孤苦、郁闷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又如:全国高考题。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其词常用含蓄的手法。
审视全词可知,这首词通过对主人与侍女的问答,写了风雨之夜后对海棠的关心。
作者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了惜春之情。
“绿肥红瘦”应是借代,代花、叶,又可以代人。
所以此诗也可能有对人生美好时光流逝的伤感,或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意。
此为李清照早期作品,流露的还仅仅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对自然风物,对个人生活。
到后来,就更多了一份国破家亡的浓浓的哀怨之情。
所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们阅读鉴赏诗歌时应该注意作家的流派,从而准确辨析其艺术技巧,参悟其思想情感的真谛。
8.看试题:命题者往往将一些已知信息巧妙地隐藏在问题当中,一方面作为已知或引导条件为你备用,另一方面则提醒考生要所答为所问,不要偏题和答非所问,请各位考生要利用好问题”如2004年全国3卷:江城子五代欧阳炯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