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行政关系的深刻解读

合集下载

政治与行政 古德诺

政治与行政      古德诺

《政治与行政》试读:古德诺的政治行政思想一、古德诺其人其事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弗兰克·古德诺(Frank Johnson Goodnow),1859年1月18日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1939年11月15日逝于巴尔的摩。

早年在阿姆斯特学院(师事J.W.伯吉斯)攻读历史和文学,后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还曾留学法国和德国,在巴黎自由政治科学学校(Ecole Liebre des Science Politiques)和柏林大学(师事R.甄内斯特)深造。

1883年24岁的古德诺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讲师以及行政法讲师,1891年升为教授。

1903年任市政学和行政法伊顿讲座教授。

1906—1907年任政治学院代院长。

1914—1929年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

古德诺的研究范围主要为行政法、政治学和市政学。

主要著作有《比较行政法》(1893年)、《市政问题》(1897年)、《政治与行政》(1900年)、《美国的市政府》(1904年)、《美国行政法原则》(1905年)、《立宪政府原理》(1916年)、《解析中国》(1926年)等10余部。

其中,《比较行政法》是其成名作,该书被译成世界各国语言,使古德诺称誉于全世界。

1900年的《政治与行政》是古德诺的另一部代表作。

本书被称为美国行政学的第一本专著,跟威尔逊的“行政的研究”(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1887)一文并称为美国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除了政治学和行政学以外,古德诺还著有多部行政法学和市政学著作,这两门学科也尊他为主要奠基人。

但是很明显,《政治与行政》首先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古德诺的政治思想也在《政治与行政》中得到了集中表现。

本书出版以后古德诺曾经主导美国政治学会的成立并于1903年成为该学会首任会长,他本人也许也更愿意被称为政治学家。

本文就尝试以《政治与行政》为中心对古德诺的政治行政思想进行一些短浅的分析。

政治与行政关系与区别 行政学课外阅读

政治与行政关系与区别 行政学课外阅读

行政学课程课外阅读孙奥大四最后一学期我的最后一门选修课,很荣幸的选修了行政学这门课程,课堂上严教授将公共行政学的概念,理论等各方面知识做了一次系统详细的介绍与讲授,作为对课堂知识学习的补充,我主要通过网络增加了很多知识,同时我选择性的浏览了《政治与行政》这本书作为课外阅读的书籍。

在上这个课之前,在我的观念里,“政治”和“行政”两个概念区别模糊,我甚至以为“政治”几乎等同于“行政”,而且从来没有考虑过“政治”和“行政”真正内在的区别,听了行政学课程以后,引发了我的思考,平时我们经常提到,而且是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提到“政治”和“行政”这两个词语。

于是我上网搜索和很多相关的资料以弄清楚“政治”和“行政”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在我翻找了很多资料和介绍以后,“政治”和“行政”两者的概念更清晰的进入了我的思维。

很多专家和学者给出的定义是:政治,泛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国际事务诸方面的活动。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经济基础的发展。

行政,主要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法律行为,也指机关、团体、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也有网友更明确的指出:政治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行政是国家政策的执行,是一种技术和方法。

通过这些介绍,我明确了政治和行政确实不能等同而言,其中包含着不同的概念和差异。

同时,也发现政治和行政之间似乎有一种相互存在的关系,于是我又查找书籍和网络搜索。

通过对政治和行政关系的搜索,政治和行政的相互关系越来越清晰在我眼前。

通过对网友和书籍的规整,用我自己的语言概述的话:政治主导着行政得运作,行政从属政治。

政治和行政都依靠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也都在努力为上层建筑服务。

政治和行政是相互联系,相互兼顾;互为背景,互为基础. 从一个方面讲,行政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

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说成政治问题,但是行政管理的任务根据政治(政策的制定)加以确定。

高一思政必修3(2019版)政治与法治_《法治社会》教材深度解读

高一思政必修3(2019版)政治与法治_《法治社会》教材深度解读

教材深度解读重点难点突破要点三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目标,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

例3有评论员文章指出,近年来,一些贪大、媚洋、求怪的建筑,不断在各地涌现,看似是各个城市的“建筑地标”,实则是权力之手干预涉及的“权势地标”。

一些地方领导把自己当成是“总规划师”,真正懂得规划的专业人士反倒成了画图工具。

避免“设计沦为权力的奴隶”,需要()①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进入决策机关②限制政府的行政决策权③健全决策问责、纠错机制④完善民主决策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政府民主决策。

避免“设计沦为权力的奴隶”,需要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健全决策问责、纠错机制,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②说法本身错误,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 D针对训练3 “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地得罪人民。

”这就是西方政治学的“塔西佗陷阱”定律。

这一定律启示我国政府()①倾听群众呼声,科学民主决策②切实履行职责,树立政府权威③限制行政权力,拓宽民主管理渠道④严格依法执政,自觉接受监督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A点拨政府避免“塔西佗陷阱”,受人民欢迎,需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切实履行好职责树立政府权威,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政府的权力是宪法和法律已经作出明确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限制;④错误,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不是政府。

故本题答案为A。

要点4 建设法治社会例4法治素养的提高涉及法治观念的树立、法治思维方式和法治行为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具有鲜明的长期性、基础性特征。

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量,做体系化的安排和推进。

对此相关理解正确的是()①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③建设法治社会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④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治社会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孟德斯鸠的国家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孟德斯鸠的国家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孟德斯鸠的国家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的一位政治哲学家,他以其对政治制度和国家组织的深刻思考而闻名于世。

他通过著作《法国精神》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等作品,揭示了自由政治和分权制度的重要性。

在他的国家观中,孟德斯鸠强调了现代国家制度的必要性和作用。

他认为,国家是一个由民众共同组成的社会团体,旨在维护公共利益和保障个人权利。

他强调了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契约关系,即国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并为其提供安全、正义和福利。

孟德斯鸠主张的国家观也强调了政治权力的制衡和分立。

他认为,政府的权力应当被分散到不同的机构和人群之中,以避免权力的滥用和专制的发生。

他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概念,即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应当分别归属于不同的机构,相互制约。

只有通过这种制衡机制,国家才能保持稳定、公正和持久的发展。

此外,孟德斯鸠还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法律应当是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并且应当适用于所有人。

只有通过法律的保护和执行,国家才能实现秩序和公民的公正待遇。

他主张立法过程应当充分倾听民意,建立起由民主和参与性的政治结构。

总之,孟德斯鸠的国家观体现了他对现代国家制度的理性思考和追求。

他强调了国家的作用和目标,倡导政治权力的分散和制衡,以及法律的公正和公正执行。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和建设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内容分布。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引入主题并提出文章的目标。

通过对孟德斯鸠的国家观进行概述,读者可以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同时,也需要明确文章的结构,以便读者有条理地进行阅读。

正文部分是对孟德斯鸠的国家观进行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在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多个要点来讨论。

每个要点都应该提供详细的解释和支持材料,以便读者能够全面理解孟德斯鸠的国家观。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

古德诺的_政治_与_行政_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再认识

古德诺的_政治_与_行政_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再认识
书中一开始便说,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 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既国家意志的表达和 国家意志的执行。而所有的国家中也都存在着分立的机 关。每个分立的机关都用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行使着两种 功能的一种。这两种功能就是:政治与行政。”# " % ()8$ 9 86) 这句话道出了二分法的核心和前提。但要准确的把握 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和具体的意思却要将其放到当时的 历史环境之中,更重要的是要通篇的把握他在全书中 的位置和分量。这使我想起了孟德斯鸠在 《论法的精 神》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有一个请求,总怕人 们不允许。就是请求读者对一本二十年的著作不要读 一会就进行论断;要对整本书,而不是对几句话,加以 赞许或非议。如果想寻求作者的意图的话,他们只有 在著作的意图里才能很好的发现它。”#7 % 我们对古德诺 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认识也应持这种态度。古德诺那 句话中的“所有的政府体制”包括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 的诸如专制型或民主型的。他也讲到政府的体制会对 政府两种功能的区分产生影响,“政府的民治程度越 低,国家意志表达的功能和国家意志执行的功能的区 别就越小”# " % ()&)而 “主要的或基本的”这种修饰词相当 重要。这足以表明古德诺决不可能是一个绝对主义 者,既 “政治”与 “行政”不是绝对的分离。故并不排除 一种机关行使另一种机关职能 ’ 主要职能 ( 的可能性。 虽然每个政府建立一些有区别的机关,但这些机关不 可能把自己完全限于行使某一种功能,而只是在很大 的程度上或主要的以行使某一功能。 # " % 这 ()&) 样,那些 认为二分法就是“政治与行政”的“泾渭分明”的说法是 站不住脚的。
维尔认为威尔逊和古德诺等人确实尽其可能地抨 击了纯粹分权学说,认为其在知识上无法辩解且在实 践上无法运作。但他们的著作还可视为一种热情的努 力,既重新解释先前的立宪主义,以保护他的许多价 值,办法是将先前的立宪主义纳入一种现实且现代的 政府哲学。这些人没有一个人主张绝对主义。他们的 著作几乎不可避免的成为对权力划分以及统一问题的 重新阐述。 # 6 % ()$76)维尔认为威尔逊虽诉诸 ’ 崇拜 ( 英国 的政府模式,但其意并非要推进一个立法至上的纲领, 而是要强化执行权并在国会和执行部门之间恢复那种 在他看来已失落的平衡。这种失落的平衡就是威尔逊 在其《国会制政府》中对美国宪法在实践中的状况的一 种表述。既他 ’ 威尔逊 ( 认为美国的国会已经进入了行 政管理的枝节之中,已把政府的一切实质性权力握在 手中,并已上升到了支配那些所谓的同等部门的地位。既 所有的有效权力都被集中到了代议机关中了。# 6 % 威 ()$7") 尔逊认为在美国,分立执行机关和立法机关意在保证 政府各部门的独立,而实际上却导致了他们的各自孤 立。美国宪法对权力的分配导致了不符责任并使得国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网上第二次作业答案河南平台好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网上第二次作业答案河南平台好

电大行政管理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网上第二次作业答案(河南平台)第二次作业 1一、单项选择题1-5.A A D C A 6.D C B A B二、多项选择题1.A D E2.A C D E3.B D E F4. B C F5.B C E F三、辨析题1.行政法规的等级和效力与一般法律相同。

参考答案:错。

行政法规的法律等级和效力仅次于法律。

2.我国的地方政府都是具有独立的政治和行政地位的实体。

参考答案:错。

地方政府不具有独立的政治和行政地位,基本上是中央政府设置在地方的分治机构。

3.我国以国务院名义的重大决策通常都不是国务院的独立行政行为。

参考答案:对。

在实践上,需要冠以国务院名义的重大决策通常都是中共中央的既定决策,而并非国务院的独立行政行为。

4.民族乡集中居住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基层的民族自治地方。

参考答案:错。

民族乡不具有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只是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农村一般行政地方。

5.我国法律一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即能生效。

参考答案:错。

法律未经国家主席公布,不能生效。

四、简答题1.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体现在那些方面?参考答案:(1)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国务院的工作由总理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总理是国务院的惟一法定责任人和最高领导人。

(2)在国务院内部,实行总理负责制。

只有总理才是国务院的负责人,其他国务院组成人员只是总理的助手,并只对总理承担责任。

(3)总理享有国务院职责范围内的决策权。

(4)总理享有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及其他国务院工作人员的提名权。

(5)总理享有决定、命令、行政法规和议案的签署权。

2.简述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

参考答案:1)国家主席的对内职权:公布法律;任免权;发布命令;荣典权。

(2)国家主席的对外职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五、论述题1.目前国务院主要使用的行政方式有哪些内容?第二次作业 2一、单项选择题1-5.A D D C D 6.A B C A C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E2.A C D E3.B C E F4. A C F5.B C E三、辨析题1.民族乡集中居住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基层的民族自治地方。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课改地区)必修二讲义:第三单元 第六课 课时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课改地区)必修二讲义:第三单元 第六课 课时1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六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课时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学新知]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历史必然性: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小提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宪法确立的。

(3)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

2.依法治国依法执政(1)依法治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3)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关系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小提示:党提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练疑难]1.判一判: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直接组织领导经济建设。

()2.填一填:找出对应的正确选项。

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________。

①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②坚持依法行政③承担国家职能,为人民谋利益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判一判:(1)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式是依法行政。

()(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4.填一填:找出对应的正确选项。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1 第一章——绪论_(1.2.1) “行政”的概念界定

行政管理学_中南财经政法大学_1  第一章——绪论_(1.2.1)  “行政”的概念界定

【2】“行政”概念界定同学们好。

我们需要先来解读一下《行政管理学》这个课程名称的基本概念:看看什么是行政、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

“行政”这个概念在中国的词汇里古已有之。

比如在《左传》里就有“行其政令”、“行其政事”的记载。

在《史记•周本纪》里更是直接出现了“召公、周公二相行政”的记载。

在中文里,“行”是动词,“政”是名词,二者结合,“行政”就是执掌政务、处理政事的意思。

在西方,“行政”administr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adminatrarc,主要含义也是执行事务。

现在非学术领域“行政”的含义已经被引申到更广的范围了。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行政”的解释是“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

”不过在学界,对“行政”的理解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他们对“行政”的不同理解大致有三种。

(一)基于“分权”学说的行政观这种观点认为“行政”就是指立法、行政、司法并立“三权”中的行政权或行政权的行使。

这种观点也被称为狭义行政观。

在西方,分权学说始于古希腊时期,当时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在他的代表作《政治学》中,将政权分为讨论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此后分权学说不断被完善,直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他集前人分权思想之大成,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同时提出并论证了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可能和必要。

基于分权学说理解“行政”,可以比较清楚地从理论上界定“行政”边界,可以比较清楚确定行政的主体和客体,从而区分行政权力与其他权力行使活动。

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主要是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实际状况。

20世纪以来,各个资产阶级国家的行政权力都表现出扩大的趋势,而行政权力扩大的主要形式就是“三权”的互相渗透。

在“三权”边界实际上日益模糊的今天,用狭义的行政观解释现实已经困难,还要它担负理论指导的重任,显然是难以办到的。

(二)基于“政治—行政二分”的行政观这种观点认为政治与行政是分离的,政治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表达过程,而行政则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执行过程。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对我国党政关系的指导意义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对我国党政关系的指导意义

、Leabharlann 正的开创者。其 1 9 9 0年 出版 的 《 政 治与 行政》 一 书 中 ,明确 地提 到 , 政府体制中的两种不同的功 能 :“ 在所有 的政府体制 中都存 在着两 种主 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 能 ,即 国家意 志的表 达功 能和 国家 意志 的执行 功 能。在所有国家中也存在着分立的机关 ,每个 分立机关 都用它们 的大部 分时间行使着两 种 功 能 中 的一 种 。这 两种 功 能 分 别 就 是 :政 治 与 行
党政的职能分离意在为政府更高效更妥善地完成行政工作以及业务工作保驾护航因此政府行政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政府行政机关的相对独立加强制度建管理视窗business同时明确政府职权规范政府组织和政府行为以确保政府依法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由反应全国各级人民民意的人大代表组成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由威尔逊提 出,古德诺完善 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的观点 为西方公务 员制度 的建立完善提供 了理论基础 ,并伴 随着美 国走过 了一 段光辉 的历 程。虽 然在 时代 的变迁下 ,政治与行 政二分法 受到 了诸 多质 疑和挑 战 , 但是在 当代 ,其对 于完善社会制度 ,推进政治文 明的功 绩毋 庸置疑 。如 今我 国正处 于社会 主义转 型时期 ,在 习近平领导下 的政 治体 制改革也 已 经进人 深水 区,正确处理党政关 系对于我 国经济 的繁荣 ,社 会的稳定 和 国家的发展 至关重要 。纵 观政治 与行政二分法 的发展历 程 ,政治与行政 两者在 无数学 者笔下得 到了愈发深入 的探索和研究 ,我 国的党政关 系建 设 之路也有 着相似 的经历 。合理借鉴西方 国家在制度探 索中 的智慧 , 对 于我国在社会 主义建设 的道路上正确协调把握党政关 系,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深远。

政治学与行政学 论文选题

政治学与行政学 论文选题

政治学与行政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论文选题不限于参考选题,题目可以自拟,但是一定要与所学专业相关。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参考选题可互相借鉴)1、儒家政治哲学2、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3、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架构及现代价值4、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和特征5、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6、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民本思想7、墨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8、老子政治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9、论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0、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的历史命运11、重新解读柏拉图的《法律篇》的写作目的12、论霍布斯对现代政治思想的贡献13、斯多葛派政治思想对基督教政治思想的影响14、新共和主义新在哪里15、论罗尔斯与诺齐克的分歧16、亚里士多德对城邦公民文化的诠释17、论西方的“自然法”与中国的“天道”18、道家的“无为”与自由主义的自由放任之间的关系19、法国大革命对19世纪政治思想的影响20、法西斯主义现象对当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21、论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的形成22、政府决策中的公民参与23、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24、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5、论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基础与特征26、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27、谈传统社会中公共伦理缺失的深层根源28、公共伦理与诚信29、中美行政监督体系比较30、当代西方“公共管理运动”评析31、论当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32、村民自治与草根民主33、社会转型与政治稳定研究34、政治合法性研究35、政治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36、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37、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研究38、市民社会研究39、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能力建设40、公共危机决策中的民主与效率41、善治与政府能力建设42、乡村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3、社会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44、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与路径45、城市社区自治的困境与对策46、协商民主的逻辑与特点47、现代公民文化的起源与形成48、当代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研究49、网络民主的趋势与走向50、民族主义的起源与特点51、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52、新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53、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与特点54、当代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55、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分析行政管理毕业参考选题(论文选题不限于参考选题,题目可以自拟,但是一定要与所学专业相关。

论特别行政区与中央的关系

论特别行政区与中央的关系

论特别行政区与中央的关系论特别行政区与中央的关系——以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例内容摘要:中央与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之间既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又有显著的差异。

总体而言特别行政区和中央之间属于隶属与服从的关系。

也就是说香港的主权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但是香港享有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所不享有的高度自治权。

并且这种权力是由全国人大赋予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某些方面要服从中央政府的管理。

关键词: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府隶属宪法特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两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

它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于其他省市自治区。

我认为它是一种隶属与服从的关系,其在主权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同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由于香港更具有代表性在此就以香港为例来列举这种关系。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占领。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从而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共同愿望。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并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国家决定,在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并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不在香港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仍然保留气资本主义制度制度五十年不变,并且以此制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保障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建立,打破了我国“一国一制”时期单一的政治体制模式,形成了一种中央统一制与地方行政区域多元民主政治体制相结合的新型政治体制,我们把它称为“一国两制”条件下的政治体制。

威尔逊与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思想比较

威尔逊与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思想比较

【争鸣与探讨】威尔逊与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思想比较口张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60)摘要: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是由威尔逊提出的,却是由古德诺进行全面的论述。

比较他们二人的政治与行政思想对于我们研究传统时期的行政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威尔逊古德诺政治行政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woodmwwilson)与弗兰克·J.古德诺(F蚰kJGoodnow)都属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理论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也是西方行政学思想基础的主要奠基人。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是由威尔逊正式提出的,韦伯是集大成者,但却是古德诺首先对它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释。

他为公共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比较他们的政治与行政思想对公共行政学的系统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威尔逊的主要行政思想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在1886年到1902年期间,作为政治学教授,主要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作为现代行政学的鼻祖,威尔逊的行政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那篇被誉为行政学开山之作的《行政之研多涝文章中。

他的有关政治与行政的主要思想是:1.将政府管理行为作为专门学科进行研究。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对于这一点,威尔逊具有充分的认识,他认为“决没有任何一门实用科学,当还没有了解它的必要性时,会有人对它进行研究”。

在威尔逊所处时代之前的很长一个时期,人们并没有对政府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系统的研究,对此,威尔逊说,“直到本世纪已经度过了它的最初的青春时期,并已经开始长出独特特色的系统知识之花的时候,才有人将行政机关作为政府科学的一个分支系统来进行论述”。

到了威尔逊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前进,社会公共事务日益增多,整个社会或者说是公众对政府的职能需求也越来越多,就像威尔逊所说的那样,“没有任何一种政府职责而今不是变得复杂化起来,尽管它当初曾经一度是很简单的”。

公共行政研究中的理论预设及其限度

公共行政研究中的理论预设及其限度

公共行政研究中的理论预设及其限度朱国伟【摘要】As the ‘meta -theory’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presupposi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statutes and guides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cluding the discipline orientation,the value orienta-tion,the concept selection,the research technique and the issue range.The meta -theory satisfies the de-mand of subject as well as the individual orientation of the research subject,which shows its instrumental char-acteristics.Nevertheless limitation exists in the presupposi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as a research method,a basic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cademic community and a standard of the theory renovation.The fact is that nowadays the researchers are mostly lack of an introspection while applying the theoretical presup-position.This suspended problem needs to be critically reflected.%公共行政理论预设作为公共行政的“元理论”,在学科定位、价值取向、概念选择、研究方法、议题范围等方面规约并引导着公共行政。

对古德诺行政二分法的解读和再认识

对古德诺行政二分法的解读和再认识

对古德诺行政二分法的解读和再认识摘要:古德诺提出政治与行政的二分论,即国家具有意志表达和意志执行的两种基本职能,政治功能和行政功能。

但是他的主要研究意图却是政治与行政之间的相互协调,协调的途径有两种,分别是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和行政的适度集权。

古德诺通过对美国政治体制的考察,发现法定体制外的政党具有这一协调力量。

古德诺思想的核心在于如何通过协调政治与行政来实现民治政府和高效行政的目标。

关键词: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与古德诺同一时代的德国的斯坦因、布隆赤里,法国的狄克洛克早就论述过行政与政治的区别。

“行政学之父”威尔逊也明确提出要把政治与行政区分开来。

古德诺全面而系统地对威尔逊的见解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但古德诺并没有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行政部门的具体事务上,而是着重分析了外部环境问题,这也是局限所在。

一、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基本内容行政学界普遍认为最先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是威尔逊,但是最早对这一理论作出全面而系统地阐述的是古德诺。

构成了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以下内容:1、高级行政官员要对政治官员负责并执行政治官员的意志低级的行政官员不应该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要能够为任何一个政党组成的政府提供服务。

对于某一特定的政策,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作为负责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政府机构成员,有权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不能有党派的色彩,应该忠实地服务于不同党派组成的政府。

2、行政更多的表现为一些事务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事务。

行政追求的首要的是效率。

政府应该知道应该怎样用尽可能少的成本提高效率来完成恰当合适的工作。

3、政府的职能有两种,政治职能和行政职能。

用三权分立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整合,确立了新的分权和制衡原则。

4、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着重的论述了这一思想,说明了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政治与行政是完全分离的。

古德诺认为政治与行政二分的“二分”是针对政府职能这样的一个前提而存在的,而在具体行政事务上和公共事务上政治与行政是不可以完全分离的,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政治与行政的关联与公共管理伦理维度的开显

政治与行政的关联与公共管理伦理维度的开显
如 黑格 尔 所 主 张 的 , 关 正义 这 一公 共 伦 理 的 有
必须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来加 以执行 , 这就需要一
整套的行政机构 , 并在具体的行政过程 中, 不断总结 行政经验 , 升华为成 体系的行政技术和智慧。中国 古代社会对此就十分 自 , 觉 首先注意到要政令统一 ,
去操 纵行 政管 理机 构 。 他认 识 到 , 就是 在他 那 个时代 , 已经 出现 了 那 就
置、 行政技术和伦理观念 。我 国是人民民主国家 , 其 政治 目 标和公共管理活动的目标就是服务于广大公
民的公共利益 , 从而使我们社会主义人 民民主 国家 的政治和行政活动实现了公共伦理的核心价值——
年以后 , 当老公共行政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时, 此文 才被奉为行政学的经 典。它从建立学科 的角度 , 把
收 稿 日期 :0 5一 9一l 20 O 5
基金项 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 公共管理伦理研究” o B X 5 ) (2 Z 0 6 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简介: 詹世友 (94 , 江西余干人 , 16 一) 男, 教授 , 哲学博士 。 事伦理学 和政治哲学研究 。 从
詹 世 友
( 南昌大学 人 文学院 哲学 系, 江西 南昌 304 ) 307

要: 权利哲 学的展 开必然要 求采用现代 民主政 体 , 因为只 有它能使 公 民平 等的政 治权利 和道德 人格得 到
制度化 实现。政治 国家及其意志的执行者—— 公共行政 机构 的工作都 是为 了使 民 主政 体和 宪法运 行顺 畅。民主
不能政 出多 门 , 同时 注 意 到 要有 相 应 的行 政 管 理 机
构来“ 行其政令“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 了一套规制严整的行政设置 , 包括行政区划 、 各级行 政机构 的设立和运行 , 行政官员的遴选与任用 , 行政 责任的确定和追究制度等等。但 由于古代中国政权 的权源不是来 自人 民, 而是 由君主垄断 , 所以 , 其政 治并没有一种公共利益的理念 , 也没有真正 的公共 领域 , 其行政 机构也 非公共权 力机构 , 而是 “ 代表 性” 公共领域 , 它们 的执政理念是要维 护一 家一姓 之天下 , 希望其王朝 能延续到百世 , 以至千秋万代。 所 以, 那个时代的行 政是统治行政 , 而非公共行政 , 当然也就不能形成 系统的公共行政的伦理观念 。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读书笔记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读书笔记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读书笔记•相关推荐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000字读书笔记古德诺在其行政学代表作《政治与行政》中,进一步阐释了前人对“政治与行政”做出的划分,并从行政与立法、司法的关系,以及国家行政与政治、法律、政党的相互关系;行政与立法、司法的相互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行政功能与体制的关系。

等角度做出考察和分析,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

一、古德诺的主要政治行政思想1) 古德诺认为:“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

在所有的国家中也都存在着分立的机关。

每个分立的机关都用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行使着两种功能的一种。

这两种功能就是:政治与行政。

”也就是说,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包括立法),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包括司法和行政)。

2) 政治与行政有明显的不同,但二者是无法严格区分开来的。

“政府的民治程度越低,国家意志表达的功能和国家意志执行的功能的区别就越小。

”古德诺认为:“尽管政府的这两种功能(政治和行政)的分化非常明显,把这两种功能委派给两个分立的机构行使是不可能的。

”3) 政治与行政功能之间,必须相互协调。

“政治的功能一方面主要与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有关,其次又与国家意志的执行有关。

因为在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之间,即在法律的制定和贯彻之间,必须存在协调。

”“政治必须对行政控制以保证国家意志执行,但为了保证政府的民主性和行政的高效率,又不能允许这种控制超出其所要实现的合理目的。

”政治即是通过公民中的政党组织指导或影响政府政策的.行为或职业,政治的功能首先与国家意志的表达有关,他指出了选举和投票的法律发展的过程,并对选举和投票的法律发展表明:政党作为一种政治机构获得了某种法律上的承认,即政党在法定的正式政府组织中已取得了它的地位;其次与国家意志的执行有关,这是表达国家意志的机关对执行机关的必要控制。

其控制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为了保证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必须对行政进行控制;为了保证政府的民治性和行政的高效率,又不能允许这种控制超出所要实现的合理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与行政关系的深刻解读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8-226-02摘要古德诺是继威尔逊之后将政治和行政关系进行全面阐释和系统梳理的重要人物。

本文概括了古德诺关于政治和行政关系的基本界定,重点阐释其对于二者关系的协调基础和途径选择的观点,分析得出古德诺的公共行政思想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政治、行政二分的原则,有力地促进了公共行政学的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创新,并基于其实践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科学地指导了各国公共管理实践的重要结论。

关键词政治行政协调评价学界通常认为,威尔逊于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是行政学的开山之作,正是威尔逊通过对政治和行政二分原则的精辟论述,第一次明确地将行政管理的活动和过程进行专门化的研究,使行政从政治中分离出来,确立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

而随其后的著名公共管理学家古德诺,在批判三权分立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的论述,成为了政治与行政关系深刻、系统论述的集大成者。

他一系列富有创建的理论对公共行政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基本界定关于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在古德诺的著作《政治与行政》中得到了系统地阐释。

在威尔逊的理论基础上,古德诺主要从功能差异角度对二者进行了区分,即“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都存在者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一直的执行功能,前者谓之政治,后者谓之行政①。

”也就是说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同时,古德诺还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

他认为,基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决定,政治和行政绝非泾渭分明、各司其职,而在运行中呈现出相互交织、相互协调的关系特征。

即古德诺进一步发展了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的理论,从更加全面和广阔的视角阐释了政治和行政的逻辑关系,并将重心放在了二者关系的协调与配合之方面,这对于实现国家民主与效率的发展目标的平衡意义深远。

二、政治与行政关系协调的基础和途径选择古德诺在其经典著作特别提出,政治与行政协调的基础在于政治对于行政的控制。

他认为政治必须对行政加以某种形式的控制,并且选用的方式会因不同国家体制而有所差别。

为此他专门举出英国和美国政治体制和政权运作规律的实例来加以论证,同时认为,认为只有政治与行政的控制,方能国家管理目标的实现和权力的正当运作。

但同时,古德诺也指出,政治对行政的控制虽然是必要的,但却不能超过合理的限度,否则也会妨碍行政执行的效率,损害协调的基础。

在厘清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古德诺全面、具体地提出了二者和谐关系塑造的途径。

第一,政治和行政应相对分立而又彼此交融、促进。

政治应以民主为起点,重在代表和表达国家的意志;而行政则重在高效地贯彻国家意志、切实履行国家的决议。

因此,二者存在目标区分和功能分离,这对于排除政治干扰建立以效率为目标的行政体制大有裨益。

而另一方面,二者的分立又非绝对的,应当充分发挥二者的相互关联和彼此促进的功能。

政治应对行政加以控制,使行政执行符合民主和正当的目标;同时政治重视行政管理和执行过程中结果的反馈,及时地进行治理的反思和政策的调整,最终切实地实现民主和效率的有机统一。

第二,行政的适度集权。

古德诺认为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协调,其中行政权力的集中是其必要的途径。

他通过分析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认为三种国家权力互相牵制、制衡,虽能够防止某种权力过分膨胀和滥用的现象,但是也会客观上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即互相防控的权力模式会使国家意志执行受到阻碍,使行政执行受到掣肘,从而最终使权力的统一性受到损害。

因此为了改变这一弊端,实现行政执行的高效率和高效能,结合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古德诺认为应当加强行政权力集中的趋势,保证行政权力运行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从而切实达到有效应对国家公共事务、及时处理公共问题,从而保证国家的意志执行的目标。

第三,政治对行政合理、适度的控制。

古德诺指出,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应该以不使行政体制被利用来影响国家意志的表达为限。

应当使多数行政人员的行政执行工作不会因政党的交替而受到影响影响,确保行政管理活动拥有特殊的路径和功能,排除了政治的干扰。

而这从长远来看,必将有助于实现国家政权运作的统一性和行政管理的连续性。

第四,法外调节方式。

古德诺通过对美国政府体制运作的分析,发现美国政治和行政得以协调的一重要的途径便在于体制外的调节,即政党的作用的发挥。

无论是政治对行政适度调控,还是行政权力的集中运行,都有赖于政党功能的发挥。

为此,古德诺认为,首先要变革美国的行政分权体制,从而使政党对整个政府负起责任。

同时,面对美国政府分权的体制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党,方能实现公共问题的有效解决和行政事务的有效执行。

此外,鉴于美国传统的两党制度,为解决分解政治的客观问题,其另一项改革的措施便是经常使用公民投票的方式,从而使得民众意愿得以及时表达,使政党更向人民负责②。

三、对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关系论述的评价继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一文的发表使得行政学成为一门真正科学后,古德诺是继承和发展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的思想并将其关系做出系统分析的重要人物。

他所提出的政治、行政分立与协调的独到见解,为公共行政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与韦伯官僚制的理论共同奠定了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石。

第一,古德诺关于政治和行政关系的论述,促进了公共行政在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政治与行政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同属于上层建筑之范畴,但二者却互有差异。

古德诺对其关系的经典阐述,深刻地揭示了二者在国家管理中的不同功能和目标取向,并且还认识到上述差异必将随着民主社会的发展会逐步彰显的重要规律,而该发展规律反映到行政学的演进中,便客观上要求行政从政治的遮蔽下分离出来,凸显行政权力运作的特色,保证行政权力的独特地位和现实执行力,追求科学、高效的管理。

而反映在国家管理的实践中,客观上会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于研究行政体制及其运行特征,“因为既然行政已经是一个独立于政治的领域,那么它从属于技术性设计就是理所当然的了③。

”如何是行政及遵循政治的安排、有最大限度的提升效率,保证国家意志的实现便成了值得深入思索的问题。

此外,对于研究的方法而言,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革新作用。

在古德诺看来,传统的研究政府和行政的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学的方法,过分强调政治的作用,关注政治学的要求和研究重心,其必然忽视了行政机关和行政执行的特殊性和行政运作的差异性,而二者关系明确界定后,行政学作为新兴的学科便客观要求着在研究方法的凸显特色,在选择上趋于具体,从而为公共行政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古德诺对政治行政关系的论述,继承、发展了威尔逊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古德诺在其经典著作中不仅强调了政治、行政分立的必要性,其更大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二者关系协调对于国家政权顺畅运作的深刻意义。

他根据国家政治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等实际特点,认为在现实中,政府机构之间的分工不可能像政府两种功能那样划分的一清二楚,即无法严格的规定上述的功能应委托哪些政府机关去行使。

因此,只有建立二者的和谐、配合与互补的运作关系,方能使国家的发展和公共事务的处理实现相得益彰。

当然,为了实现协调,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国家意志的表达机构或执行机构的独立性,即实现协调的基础是政治对行政的控制,政治对行政的控制能够保证执行机构恪尽职责地履行国家的意志,实现政令的统一。

由此可见,古德诺所提出的二者协调是在政治、行政主从关系的基础下加以建构的,这符合当时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为了保证行政效率和民治性,政治对行政的控制还应界定在一定的限度内,只有控制适度,方能最大限度发挥国家政治机关的功能。

最后,古德诺还结合美国社会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其他科学的途径,如进行行政适当的集权,保障使得行政力量的统一性,增强行政管理的执行效果;进行有效的法外调节方式,发挥它的协调、弥合功能等等,这些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的国家政权建设和公共管理活动中都将发挥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第三,古德诺的理论扎根于政治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古德诺之所以在公共行政发展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正是在于他的理论完全来自国家管理和政治实践,他的理论是直接瞄准美国现实公共问题解决的。

美国是个三权分立的国家,虽然权力的制约可以保证权力规范的行使和不被滥用,但是毕竟割裂了政治与行政相互交融和促进的关系,从而客观上导致了行政力量的不统一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古德诺提出了政治和行政的分立和协调的关系主张,较好地消除了当时美国国家权力和政治体制在实际运作中的客观障碍。

同时,他的政治、行政关系的理论还来源于美国特殊的两党体制,即正是政党竞争所带来的利益集团的对立和分化,导致了社会的混乱甚至动荡,因此有必要把政治与行政分离开来,即“把政党之间的竞争限制在纯粹意义的政治领域,而把行政看作隶属于政治又与政治相分离和有着自己独立性的领域④。

”这样一来,便解决了两党制带给社会的混乱和动荡,保证国家秩序的稳定和管理的连续性。

此外,古德诺对于政治与行政关系界定之所以更加地全面和深刻,其也归功于他对美国政治体制和他国的客观国情、政权运作状况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作为像美国这样的民主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主权在民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政治是由公民授权和委托而形成和运行的已是不争的事实,即国家意志从宪法角度而言是来源于公民意志,政府的权力来自于公民权利的让渡,因此,从国家管理的层面而言,政治所代表的民主明显比行政所带来的效率具有更高的正当与合法性,理应在二者的关系中扮演主导和支配的角色,因而政治控制行政也变理所当然了,这种方式能够防止行政权力的异化和滥用,保证行政权力运行的正确方向。

但同时,为了国家意志的有效执行,政治对行政的约束和控制却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要给予行政相应的空间,维持行政权力的统一和贯彻力,确保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政府管理的高效率。

这些极具价值的论述都和作者研究美国的具体政治实践和社会问题不可分割,正是古德诺这种贴近政治实践的研究风格,使得他的理论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最终成为了公共行政学中的经典理论和指导各国公共管理实践的科学理论。

注释:①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12.②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9-31.③张康之.对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审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4).④同前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