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戏剧戏曲鉴赏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戏剧鉴赏

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戏剧鉴赏

19世纪现实主义戏剧:以现实 主义思想为主,代表作有《玩 偶之家》、《茶花女》等
20世纪现代主义戏剧:以现代 主义思想为主,代表作有《等 待戈多》、《推销员之死》等
西方戏剧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
古希腊戏剧:代表作品有《俄狄浦 斯王》、《安提戈涅》等
罗马戏剧:代表作品有《喜剧》、 《悲剧》等
中世纪戏剧:代表作品有《圣经》、 《神曲》等

角色塑造:注 重人物性格的 塑造和内心世
界的展现
情节结构:注 重情节的紧凑 性和戏剧性, 强调冲突和矛

中外戏剧比较鉴赏
中外戏剧的异同点比较
起源:中国戏剧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西方戏 剧起源于古希腊的戏剧节
表现形式:中国戏剧以唱、念、做、打为主,西 方戏剧以对话、动作、表情为主
角色设定:中国戏剧有生、旦、净、末、丑等 角色,西方戏剧有主角、配角、反派等角色
历史背景:中国戏剧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注重道德教化;西方戏剧则受到古希腊哲学、宗教等 影响,注重人性探索 社会背景:中国戏剧在封建社会时期受到官方支持,成为民间娱乐的重要形式;西方戏剧则在 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发展,成为市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中国戏剧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和谐统一;西方戏剧注重个人主义,强调个性解放
戏剧的语言和表达
台词:戏剧中人物 之间的对话,是戏 剧的主要表达方式
独白:人物内心的 独白,是戏剧中表 达人物内心世界的 重要手段
旁白:戏剧中的旁 白,是戏剧中表达 人物内心世界的重 要手段
舞台语言:包括台 词、独白、旁白等 ,是戏剧中表达人 物情感、思想、性 格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典戏剧鉴赏
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历程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包括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等元素。 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将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情感等展现给观众。 戏剧的特点包括:情节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艺术、舞台效果等。 戏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最新中外经典剧目赏析

最新中外经典剧目赏析

中外经典剧目赏析《》考试试卷(卷)摘要:曹禺话剧《雷雨》是曹禺剧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其中运用了多种创作手法,惟妙惟肖及诙谐的刻画了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

多角度对该剧的特点、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分析,指出应当注意提高话剧素养,不断提升欣赏水平。

关键词:曹禺;雷雨;赏析曹禺(1910~1996)剧作家、戏剧教育家。

本名万家宝,字小石。

祖籍湖北潜江。

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

曹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

幼年时的所见所闻对曹禺的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创作起了巨大的作用。

1922年入南开中学。

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成为骨干。

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次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6年8月始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授戏剧。

抗日战争开始后,他随戏校迁至四川。

1946年返回上海,后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1947年1月回国,应聘于上海实验戏剧学校。

1949年初,曹禺接受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安排,由上海经香港抵达北平(今北京)。

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参与筹备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1949年7月文代会召开,曹禺被选为主席团成员。

1950年、1952年先后被任命为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文化大革命中,曹禺遭到迫害,被迫搁笔。

1988年11月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执行主席。

曹禺是中国话剧史上继往开来的作家。

在他之前的话剧先驱者们,大都是以话剧作为宣传鼓吹民主革命思想的工具,因此没有机会更多推敲话剧的艺术问题。

曹禺继承了先驱者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同时广泛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法,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的《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其后的《日出》、《北京人》、《家》也都是杰出作品。

曹禺的作品,对导演、表演艺术和舞台美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话剧成为真正的综合性艺术,为话剧争取了更多的观众,从而发展提高了剧场艺术。

高考第一轮复习2——中外戏剧与中国戏曲复习与鉴赏 .doc

高考第一轮复习2——中外戏剧与中国戏曲复习与鉴赏 .doc

【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高考第一轮复习——中外戏剧与中国戏曲复习与鉴赏二、学习目标通过讲解中外戏剧与中国戏曲复习与鉴赏达到三个教学目标1、整理新教材中学过的中外戏剧与中国戏曲的作者与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2、重点分析《杨门女将》与《红灯记》。

3、了解中国戏曲知识。

三、知识点(一)回顾新教材必修中学过的中外戏剧与中国戏曲1、《窦娥冤》(关汉卿)2、《牡丹亭》(汤显祖)3、《哈姆雷特》(莎士比亚)4、《伪君子》(莫里哀)5、《杨门女将》(吕瑞明等)6、《红灯记》(阿甲翁偶红)7、《茶馆》(老舍)8、《狗儿爷涅槃》(锦云)(二)介绍《杨门女将》的作者吕瑞明(1925—),山东省青岛市人,一级编剧。

日本明治大学新闻研究科肄业。

学生时期酷爱京剧,1949年在青岛组织人民京剧团,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吴素秋共同创作新戏《节烈千秋》,开始编剧生涯。

1953年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从事戏曲创作,任专职编剧;2003年退休后,受聘任该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顾问至今。

《杨门女将》1959年由范钧宏和吕瑞明改编自扬剧《百岁挂帅》。

新编历史京剧。

(三)介绍《红灯记》的作者①阿甲(1907—1994),宜兴人。

中国当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表导演艺术家。

阿甲原名符律衡,生于一塾师家庭。

不到六岁由其六姨娘带来宜兴,在宜兴长大,成家立业,并走上革命道路。

阿甲从小多才多艺,人称“十龄童”,曾跟显亲寺怀舟和尚学京戏书画。

做过记者、教员。

1938年春历尽艰辛到延安,曾当过延安平剧院研究室副院长。

延安演京剧《打渔杀家》,阿甲在剧中演“肖恩”,江青演“女儿”。

他们连演三场,毛主席连看三场。

阿甲还参加了《逼上梁山》的演出。

阿甲是延安的“京剧名角”,还经常得到毛主席的教诲和关心,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

阿甲被延安的老同志称为“中国共产党研究京剧的头牌创始人”。

建国后,阿甲任中国京剧院总导演、副院长,(梅兰芳为院长)。

五十年代发表著名论文《生活的真实和戏曲表演艺术的真实》。

戏剧与戏曲鉴赏

戏剧与戏曲鉴赏


元杂剧角色行当: 旦、末、净、外、丑

正末、正旦:每部杂剧中最重要角色
“元曲四大家”及其他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王实甫 与 纪君祥


八、明清传奇
明清传奇继宋元和明初戏文(即南戏)之后,占据 明初至清末四百年间戏曲舞台的主要戏剧形态。 长篇巨制:少则二三十出,多则四五十出


戏曲史上第二个高峰
《茶花女》
3.易卜生:
“欧洲现代戏剧之父 “社会问题剧” 《玩偶之
家》
4.契诃夫:

《樱桃园》
5.萧伯纳: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大师,易卜生之后最 杰出社会问题剧作家,《皮革马利翁》。
八.自然主义戏剧与唯美主义戏剧
左拉倡导:《 戏剧中的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代表:(瑞典)斯特林堡《 朱丽小姐》 王尔德: 唯美主义戏剧代表作家 《莎乐美》
七、元杂剧

宋元南戏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正式形成与成熟, 元杂剧的兴盛则使中国戏曲步入黄金时代。
何谓元杂剧?
又称北曲杂剧,是在宋金杂剧与院本基础上,融合北 方流行的音乐、舞蹈、说唱等艺术的营养而逐渐形成 的一种独特戏剧样式。 元杂剧基本形制:四折+楔子 “题目正名”:一般是两句或四句诗词,用以概括 全剧故事情节等。用于剧本开头,可以介绍剧情;用 于剧本末尾,主要是概括剧情。例:《单刀会》(剧 末) 题目 乔国老谏吴帝 司马徽休官职 正名 鲁子敬索荆州 关大王单刀会

恢复被禁演的传统戏; 反映时代潮汐、揭露文革弊之话剧,如 《陈毅市长》等。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至今舞台变革大潮:
如《绝对信号》《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等
西方戏剧史概览

中外艺术经典剧目赏析

中外艺术经典剧目赏析

《中外艺术经典剧目赏析》论赏析课程中戏剧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影响姓名:XXX 学号:1007xxxxxx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其内涵十分丰富。

同时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

从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到我国的民间戏曲,戏剧从诞生之日起就融汇了多种艺术形式。

而其对人性深刻的揭示、对社会长久的影响、对文化持续的推动.更为戏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生存土壤,使其成为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

由于戏剧这一形式在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艺术教育自然而然地成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健全完整的人格.提升其文化品位和精神底蕴,推动其身心全面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难以替代的价值。

更高效可行的戏剧艺术教学形式和高校戏剧教育对大学生审美有着很大影响。

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形式.可以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戏剧教育作为高度综合多种艺术形式的教育门类.在丰富大学生审美体系上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戏剧教育影响大学生群体,可以使他们交替地从音乐、美术、舞蹈、表演、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接受多种美的启迪.使自L 三原有的审美体系接受多层次、多方向的冲击、融合与重塑。

以丰富的审美体系为基础.大学生们便能够通过自我的丰观思考与客观实践,不断修正自已的审美观。

当代大学生处于自身发展的特殊时期,同时又处于一个特殊的时代,其审美观念除了受自身因素影响外,更大程度的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一个极不稳定的状态。

戏剧是文学、美术、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源于生活,又高度地反应生活,用艺术的手段呈现生活,同时引导人们用特殊的眼光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思考人生,进而了解生活的真谛。

戏剧可以用其特殊的形式启发人们去发现美,尤其是对于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中外戏剧鉴赏

中外戏剧鉴赏

《牡丹亭》选段【作品分析】此选段为《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从结构上看,这出戏它可分为“游园”和“惊梦”两部分;就内容而言,主要写女主人公杜丽娘的青春觉醒,梦里钟情,是她反抗和追求的叛逆之路的开始,文采飞扬,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惊梦》是牡丹亭最精采的一出。

丽娘对生活的热爱之心,丽娘对爱的渴望之情,都借助那“姹紫嫣红开遍”的满园春色而荡漾在字里行间。

同时,丽娘的被压抑的情怀,被埋没的青春也让那“成对的莺燕”唱了出来。

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随着春风中的“晴丝”,袅袅娜娜,飘飘拂拂,在花园中缠绕,,在读者心中萦纡,及其富有艺术感染力。

以下是对几个著名的唱段的分析。

【绕池游】,抒发自己清晨醒来百无聊赖的情绪。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里小庭深院”,春天的早晨,莺啼婉转唤醒梦中人,梦中醒来感受到春光撩人的烦乱。

“遍”,到处都是。

“人立小庭深院”用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味,刻画了一个被帘幕阻隔在闺房深处中孤独寂寞的女性形象。

春香不谙情事,春天的生机让她由衷的感到欢欣。

看到杜丽娘郁郁寡欢,就怂恿她趁着大好春光梳着应景的发型去赏春。

“宜春髻子”,相传立春那天,妇女剪彩作燕子状,戴在头上,上贴“宜春”而字。

杜丽娘心里却没有一丝快慰,感叹自己的心情“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杜丽娘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的情绪下游园,奠定了整折戏的忧怨感伤的基调,正因有了如此微妙复杂的心理基础,才引出了下文“伤春”。

【步步娇】写杜丽娘怀着难以名状的烦闷和自我欣赏的心情开始梳妆打扮。

袅晴丝,一般有两种解释,一则说太阳穿过灰尘照进院子,一条若有若无的光线照进来,人的情思也如同这晃晃荡荡的光线无法平静。

一则直接把“晴”同“情”,写人的情思起伏不定。

在思绪万千的心情下,杜丽娘戴上亮晶晶的花钿,穿上华丽的锦裙,并从镜中欣赏自己的美丽。

如花美丽的少女从镜子里面审视自己的容貌、身段、神态,不禁沉醉。

【醉扶归】是杜丽娘自怜的集中表现,当春香从外在的衣物饰品上赞美她“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时,杜丽娘却表白道“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抛开外在装饰的陪衬,直接指向对自己不加任何雕饰的天生丽质美的欣赏,她认为自己的天然之美可使鱼沉雁落鸟惊喧,花羞月闭花愁颤,极写杜丽娘自己内心深处对自己美丽的欣赏爱怜。

戏剧鉴赏

戏剧鉴赏


伊阿宋回国后,美狄亚用计杀死了篡夺王位的伊阿宋的叔 伊阿宋回国后, 伊阿宋取回王位但也开始忌惮美狄亚的法术和残酷。 叔,伊阿宋取回王位但也开始忌惮美狄亚的法术和残酷。 后来伊阿宋移情别恋,美狄亚由爱生恨, 后来伊阿宋移情别恋,美狄亚由爱生恨,将自己亲生的两 名稚子杀害,同时也用下了毒的衣服杀死了伊阿宋的新欢, 名稚子杀害,同时也用下了毒的衣服杀死了伊阿宋的新欢, 逃离伊阿宋的身边,伊阿宋也抑郁而亡。 逃离伊阿宋的身边,伊阿宋也抑郁而亡。 据说美狄亚逃到了雅典, 据说美狄亚逃到了雅典,受忒修斯的父亲埃勾斯的保 忒修斯前来认父时,美狄亚担心他对自己不利, 护。忒修斯前来认父时,美狄亚担心他对自己不利,从中 阻挠,但被忒修斯识破。美狄亚又被逐出雅典, 阻挠,但被忒修斯识破。美狄亚又被逐出雅典,她逃到故 乡科尔喀斯. 乡科尔喀斯.那时候他父亲埃厄忒斯的王位已被他的弟弟 篡夺,美狄亚跟父亲取得了谅解, 篡夺,美狄亚跟父亲取得了谅解,用魔法帮助父亲重新登上 了王位. 了王位.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 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 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 即“元代戏曲”。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位于“元曲四大家” 之首。 代表作《窦娥冤》。 马致远,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代表作《汉 宫秋》。 郑光祖,,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代表作《倩 女离魂》。 白朴(122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 字太素,号兰谷。代表作《墙头马上》。
麦克白
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 侵立功归来,路遇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 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 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 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 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 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惧和 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 麦克白夫人神经失常而自杀,对他也是一大刺激。在众叛 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 军的围攻,落得枭首的下场。

中外戏剧的鉴赏

中外戏剧的鉴赏

一、中外戏剧的异同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戏剧多由古代的宗教礼仪、巫术扮演、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有机组成的综合艺术。

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悲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中国传统戏曲在理论上并没有悲剧与喜剧的分类,但为世人熟知的戏曲中仍不乏接近于西方悲剧与喜剧特性的优秀作品。

在西方戏剧史上,一般认为悲剧主要表现主人公所从事的事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恶势力的迫害及本身的过错而致失败,甚至个人毁灭,但其精神却在失败和毁灭中获得了肯定。

古希腊悲剧发源于祭祀酒神仪式,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英国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以充分的激情表达了人文主义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愿望;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悲剧大多直接描写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着重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并打破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19世纪产生了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社会悲剧。

悲喜剧兼有悲剧和喜剧成分,通常具有喜剧的圆满结局。

喜剧一般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引人发出不同含义的笑,来嘲笑丑恶、滑稽的现象,肯定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

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

由于描写的对象和手法的差别,一般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闹剧等样式。

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19世纪俄国的果戈理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的喜剧作品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现代西方有些作家在创作喜剧作品时则常把世界、人生、历史、自我作为嘲弄对象,刻意表现整体性的荒诞和滑稽。

正剧的特征是不受古典主义创作原则的束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兼有悲、喜剧因素,能更真实、更直接地表现普通的社会生活形态。

中外戏剧名著鉴赏

中外戏剧名著鉴赏

我眼中的相声剧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了赖声川导演的相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该剧是由李立群和冯翊纲主演。

故事发生在一个歌舞厅内,两个主持人,介绍说有一位很久没上台的相声大师将重返舞台,但二人却找不到大师,结果只好自己冒充。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相声剧,该部剧笑点多,在带来娱乐的同时,又让人不得不深思其中蕴含的含义。

说起相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在中国,地不分东南西北,人无分男女老幼,没有不知道相声,不喜欢相声的。

然而说起相声剧,了解的人也许就不多了。

那么什么是相声剧呢?所谓的相声剧的普遍定义就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演形式,它是在相声和戏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打破了传统相声的表现方式和表演方法,以戏剧的形式把相声的精华展示出来。

相声剧是一种有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甚至舞台道具背景的相声表演。

我眼中的相声剧与中国传统的相声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平日都说去“听”相声,那么对于相声剧,我觉得更加侧重于“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就以《东厂仅一位》为例来谈谈我对相声剧的认识。

在《中外戏剧名著鉴赏》课上我看了一部由冯翊纲、宋少卿、黄士伟演出的相声剧《东厂仅一位》。

冯翊纲声音浑厚,中气十足,宋少卿的妆化得像个老儒生,肢体语言却十分丰富,搞怪而又舒展自然。

黄士伟表演鲜活跳跃,收放自如,三人的语言功底和历史知识甚为了得,英文很棒,说学逗唱等传统相声技巧也不逊色。

《东厂仅一位》整部剧很耐人寻味,我觉得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传统相声,倒更像是一部舞台剧。

相声剧打破了传统相声的表演形式,除了说之外,更多的是表演。

这样的相声,我们更加乐意去看。

《东厂仅一位》整出剧目分为上下两场,以“反清复明”为引线,台词句句经典,内涵丰富。

由黄士伟扮演厂公,冯翊纲和宋少卿扮演厂公身旁的锦衣卫,上下两场紧密结合。

首先这部剧的舞台和服装与传统相声在某些地方存在着不同。

我们通常见的相声演出服多为大褂、中山装和唐装,现在也会看到西装。

在这部相声剧中演出者的服装是宽袍大袖的明清服装,舞台暗红色的基调悬挂着漂亮的书法大条幅,一切组合起来都是非常舒服,不会显得那么一板一眼。

戏剧

戏剧
田汉,原名田寿昌,长沙人。田汉曾留学日本,通过日本剧坛,“认识了欧洲现实主义的近代剧”(田汉语),为他后来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养分。1920年,田汉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咖啡店之夜》。这是他戏剧创作发轫的标志。《名优之死》是田汉前期的主要代表作。作品以名伶刘振声以身殉职的悲壮结局控诉了旧社会制度的腐朽与反动,其结构完整,冲突强烈,形象生动。1958年,田汉又写成了《关汉卿》,堪称是他全部戏剧的压卷之作。作品以关汉卿创作其代表作《窦娥冤》为中心线索,展开了封建统治阶级与被压迫者之间的殊死斗争,突出地表现了关汉卿的战斗精神。该剧还曾在日本舞台上演,在日本的观众中也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希腊戏剧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被誉为“喜剧之父”的阿里斯托芬。他们的创作反映了整个雅典奴隶主民主制时期的社会生活,富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和鲜明的政治倾向。
埃斯库罗斯的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通过神的世界影射雅典社会,通过普罗米修斯与宙斯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民主精神与暴力统治的斗争和雅典平民反对僭主统治,渴望民主政治的愿望。作品中塑造的普罗米修斯是一个热爱人类、反抗暴君、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英雄形象。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封建官僚家庭,幼年丧母的经历与家庭沉郁、压抑的氛围,造成了他苦闷、敏感、激越的个性气质。1922年就读南开中学,热心参与学校的戏剧演出活动,展露出戏剧表演才华。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读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戏剧书籍和文学名著,并开始潜心于戏剧创作,大学毕业前夕,他完成了处女作多幕剧《雷雨》(1934年),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年)、《原野》(1937年)。《雷雨》是一部近代家庭悲剧,《雷雨》的戏剧冲突大体上是建筑在周、鲁两家基本对立的情势上,从而反映了上层社会的家庭罪恶和下层不幸人们的痛苦,历来被人所称道。《日出》围绕着陈白露的遭际,塑造了一群鲜明的人物形象,尖锐地揭示了金钱对整个社会的毒化,阐发了作者关于这个“不公正的禽兽世界应该改造或根本推翻”的思想。《原野》描写的是一段发生在旧中国农村的复仇故事。曹禺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注重开掘人物的潜意识,将幻象作了具体化处理,从一个全新独特的角度,揭示了农民精神负担的沉重,也深刻地显现着农民从反抗到觉醒的曲折而复杂的心灵历程。总之,曹禺的剧作均以其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结合而成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之经典。

《中外经典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经典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经典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理论、实验课程填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了解正确的戏剧历史观和戏剧本体观,能够树立可靠的戏剧艺术观念。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戏剧的基本概念、范畴、中西方戏剧的发展概况,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审美知识、戏剧常识。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了解经典戏剧作品及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具备初步的戏剧审美判断力。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具备区别、品鉴、品评不同时代、不同体裁戏剧作品的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理论、实验课程填写)
407
408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理论、实验课程填写)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理论、实验课程填写)
1.建议教材
刘立滨,杨占坤.戏剧鉴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主要参考资料
1、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 年
2、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 年
3.谭霈生.戏剧本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4.叶志良.戏剧鉴赏.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9.
5.程芸等.中国戏曲.湖北艺术出版社,2005.
6 翟文明.图说中国戏剧.华文出版社,2009.
40
9
41 9。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概论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概论

一、中国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它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 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 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 为世界三大古剧。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 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 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 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 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 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 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 形式。
中国戏曲为世人所知是在1755 年,这一年法国作家伏尔泰 (1694—1778)把纪君祥的元杂 剧《赵氏孤儿》改编成了《中国 孤儿》,把《赵氏孤儿》的“搜 孤救孤”的情节,放进了法国古 典主义悲剧的理智与感情的戏剧 性冲突的框架之中。
下面请欣赏丁良生演唱的《赵氏 孤儿》选段
中国戏剧
戏曲 话剧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 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 剧形式。
二十世纪是中国戏剧舞台大转型的世纪。在 这一百年里,传统而古老的中国戏曲,由于受到 社会求变革的新思潮冲击,以及西方戏剧的影响, 发生了深刻的裂变,其舞台展现方式已经从循规 蹈矩的一桌二椅式,变为对于装备有高科技声光 设备的现代剧场的完全依赖,九十年代新创作的 剧目,其时空处理方式、内在节奏、舞台面貌都 已与传统截然不同。
这个定义至少有如下几层含义: (一)戏剧是“对于行动的模仿”,或者说 的再明确一些,是“对于人的行动的模仿”。 (二)戏剧的媒介工具是语言,由语言写成 的脚本是它的一个基本形态,戏剧属于诗(即文 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戏剧的模仿方式不采用由剧作者自主 叙述的方法。后来高尔基在《论剧本》一文里把 这层意思说得更加明晰:“戏剧(悲剧和喜剧) 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 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 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 (四)戏剧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对社会道德 教化起积极影响,就是观众在读剧或观剧过程中 求得情感陶冶的同时,也得到审美快感。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ppt课件汇总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ppt课件汇总
但依然如岩浆运行
27
. 象征性意象与诗意特征
(1)以场景、道具等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 如《北京人》 中曾皓的棺材等;
(2)以人物性格的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 如《北京人》中的机器匠; 《雷雨》中的繁漪
(3)作品命名构成的象征性意象 如“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既是
实存之 物,又是某种观念的象征
出生活的诗意,因此,他的戏剧被称为“生活的戏 剧”或“生活化的戏剧”。
22
十、曹禺话剧的影响渊源
• 希腊悲剧——
(1)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
(2) “三一律” (时间、地点、动作):戏 剧冲突紧张、集中 大幕拉开,已是危机降临前夕, 30年来 惊心动魄的故事冲突集中在最后的一天暴 发,每个角色的戏剧动作都是试图“摆脱 ”而不得
雷雨》, 引起震动。
. 1935年写成剧本《日出》,曾
获《大公报》文艺奖。
.
1936年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
校,写作剧作《原野》。
. 抗战后,随校迁往四川,写《 北京人》等作品。
. 曹禺的出现,标志中国话剧的
成熟。
8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 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 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 。 写作话剧《明朗的天》, 历史剧《王昭君》等。
5
三、曹禺: 1910 — 1996
本名万家宝,字小石。 祖籍湖北, 1910年生于天 津。 “曹禺”是1926年发表 小说时初次使用的笔名。
6
. 看戏 . 演戏 . 读戏 . 写戏
7
. 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 南开新剧团,演出中外剧作 。
. 1930年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

中外戏剧鉴赏

中外戏剧鉴赏

中外戏剧鉴赏中外戏剧鉴赏课程导读课程介绍: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人类最具趣味性的精神创造之一,也是人类极具普遍性的娱乐方式。

戏剧经历千百年的发展,是人类普遍拥有的文化财富。

本学期主要立足于东西方戏剧的鉴赏,宏观地介绍东西方两国不同时间段的戏剧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加以深入剖析,深入感受经典剧作的华彩与魅力,从而打开戏剧的大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在讲述过程中将运用到大量的案例、图片和影像视频,由于影像资料非常丰富,在增添趣味性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所学课程,从而提高对中外戏剧的鉴赏能力。

主要分为两个篇章:西方和东方,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戏剧、为什么呢要进行鉴赏?因为看戏仅仅局限于喜欢,事物的表层,缺乏对戏剧更深层次的解读,鉴赏戏剧,却是能够理解戏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丰富内涵,突破对戏剧视听的限制,通过对视听之间的联系方式,戏剧的种种形式规范,乃至现象和隐喻的解读,去破译对戏剧艺术的审美认知。

课程目标开设中外戏剧鉴赏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在中西方戏剧的对比之中欣赏戏剧艺术的魅力,领略各国丰富的文化景观,健全人格修养和丰富精神生活。

通过学习,力图使学生能够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戏剧鉴赏的要素及中西方在不同时期的经典力作,并能够熟练识记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并能够熟练的对作品进行赏析,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

戏剧的定义戏剧的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它融合了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舞蹈等艺术门类。

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由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某种能够引起戏剧美感的艺术。

因此,戏剧艺术体现了一种演+观的交流关系。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话剧主要运用对话和动作来表演;在中国,戏剧是戏曲(戏曲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中外戏曲鉴赏

中外戏曲鉴赏

1、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莎士比亚剧中吝啬鬼的形象:夏洛克2、《茶馆》——老舍《日出》——曹禺3、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是:老舍填空题25*2分论述1*50分一、填空、选择、判断1、(必考)戏剧把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表演等多种艺术综合2、戏剧文学的特征:1)运用语言塑造形象;2)人物语言特征(4种):口语化、动作化、个性化、文学化;3)赋予潜台词。

3、剧本情节结构一般分为(4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戏剧篇幅规模为:独幕剧、多幕剧、小品(3种)艺术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戏曲(5种)5、内容性质(3种):悲剧、喜剧、正剧。

6、题材涉及(10种):现代剧、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儿童剧、童话剧。

7、中国戏剧种类(10种):京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粤剧、川剧、河北梆子、昆曲、豫剧、越剧。

8、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9、中国古代戏曲:宋元南戏、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剧10、关汉卿代表作品:《窦娥冤》、《救风尘》11、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12、作品及相应作者:1)《茶馆》——老舍2)《白毛女》——贺敬之3)《陈毅市长》——丁毅4)《牡丹亭》——汤显祖5)《西厢记》——王实甫6)《北京人》——曹禺7)《恋爱的犀牛》——缪一梅论《雷雨》的戏剧艺术《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是影响中国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现代戏剧成熟的标志。

《雷雨》写于1933年,1934年发表于《文学季刊》,1935年在天津和日本东京公演,引起轰动,郭沫若称之为“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

(1)《雷雨》是四幕悲剧,它通过周、鲁两个家庭,8个人物,前后30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旧家庭与旧社会的悲剧与罪恶。

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各具特色的人物、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和简练含蓄的语言,以及话剧中的诗意特征,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

艺术欣赏古代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比较

艺术欣赏古代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比较

艺术欣赏古代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比较在全球范围内,戏剧是一种古老且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

古代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其中每一种形式都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对古代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两种艺术形式的异同。

古代中国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古代中国戏曲包括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多种形式。

这些戏曲形式通常通过歌唱、舞蹈、音乐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讲述故事。

古代中国戏曲注重细节和肢体动作,演员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达到精湛的表演水平。

戏曲中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演员们通过改变服装和化妆来诠释不同的角色,以便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此外,古代中国戏曲强调礼仪和传统价值观的表达。

与之相比,西方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西方戏剧包括古希腊悲剧、罗马喜剧等多种形式。

西方戏剧注重剧本和对话的表达。

西方戏剧以现实主义为基础,通过对话和表演来传达剧情和角色的发展。

西方戏剧对场景和服装设计也要求较高,以便更好地呈现特定的时代和环境。

此外,西方戏剧也注重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社会问题的探讨。

虽然古代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在表现形式、风格和主题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通过舞台表演来传达情感和故事的艺术形式。

两种艺术形式都强调演员的技艺和表演能力。

此外,它们都致力于通过舞台表演来传达价值观和思想。

然而,虽然古代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审美标准和观众的欣赏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古代中国,戏曲通常被视为一种重要娱乐方式,经常搭配音乐和舞蹈,用以庆祝节日或其他重要场合。

中国观众对戏曲的欣赏往往更加注重其传统文化和历史价值。

而在西方,戏剧被视为一种更加精致和独立的艺术形式,在剧院中举行专门的演出。

西方观众通常更加注重演员的表演和剧本的质量,对戏剧的观赏更加注重情节和角色的发展。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是两种独特而令人着迷的艺术形式。

虽然它们在表现形式、风格和观众欣赏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通过舞台表演来传达情感和故事的重要媒介。

中西方戏剧赏析

中西方戏剧赏析

中西方戏剧赏析戏剧是世界各个文化中最重要、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历史已经追溯到几千年前。

中西方戏剧在形式、内容、表演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人类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中西戏剧的区别中戏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生活和社会状况的感知和思考。

中戏早在汉唐时期已经形成,有大量的传统剧种,如京剧、豫剧、评剧等。

它们是通过多种元素的结合来传达情感,比如音乐、唱词、舞蹈、戏曲道具、脸谱等。

中戏的主题和题材多样,有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传统节日等,同时在表现方面分为悲剧、喜剧、曲剧、散曲等类型。

西戏则是以古希腊戏剧为源头,从文艺复兴时期至今不断发展。

它以戏剧角色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为核心,表现方式注重理性、独立和自我意识的表达。

西方戏剧采用叙事和对话的方式讲述故事,并通过舞台设计、演员表演、音乐和灯光来增强情绪效果。

中西方戏剧的相似之处虽然中西戏剧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但它们在创作上都注重表现情感和人物的内心。

中西方戏剧都是通过艺术形式来诠释人类的生活经验,并且尝试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也使得中西方戏剧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

此外,中西方戏剧都是通过演出来表现剧本,它们都需要舞台效果来激发观众对演出的情感反应。

中西方戏剧也都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们需要演员和观众都具备深度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展现。

结语中西方戏剧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虽然中西方戏剧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它们都反映了人类对生活的感知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思想。

欣赏不同风格和文化的戏剧表演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也有助于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指“唱、念、做、打”
唱:是戏曲演出中剧
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 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 根据不同的剧种,采用 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唱 词而言,一般可以分为 两种类型,一为曲牌体, 如昆曲、高腔等;一为 板腔体,如京剧、评剧、 各类梆子戏等。
念:是戏曲演出中人
物间的对白或独白的 总称,是一种诗歌化、 音乐化的戏剧语言。 一般的剧种所用念白 与剧种所在省份的地 方音大致相同。京剧 念白有京白、韵白之 分,前者用湖广音、 中州韵,后者用北京 方音稍加变化。昆曲 则用韵白或苏白。
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区别
(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 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 “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 四五十出的长篇。传奇没有楔子,第 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由 副本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 它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开场之后, 第二出才是正戏。开场用的是词牌而 不是曲牌。
元明清著名的戏剧作家及作品:
( 1()6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 ) 郑光祖:《倩女离魂》 《救风尘》、《单刀会》 ( 2 ) 王实甫:《西厢记》
( 7 ) 高则成:南戏《琵琶记》 ( 8 ) 施恩:南戏《拜月亭》
( 3 ) 纪君祥:《赵氏孤儿》 ( 4 )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中国戏曲史的重要 时期,以元曲闻名于世, 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 (亦称元杂剧)。以质朴 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 出其右者;关(汉卿)、 王(实甫)、白(朴)、 马(致远)等作家,使北 杂剧成为一代文学。北杂 剧表演显示出戏曲形成之 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 息。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戏曲作家和作品
①课本所选古代戏曲的几个作者:《窦娥冤》
——元朝关汉卿;《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元朝 王实甫;《闺塾》选自《牡丹亭》——明朝汤显祖;《哀 江南》选自《桃花扇》——清朝孔尚任
写 意 性
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舞台布置 的写意── 一桌二椅
人物化妆的写意──戏曲脸谱
公忠者雕以正 貌,奸邪者刻 以丑形”,其 目的在于“盖 亦寓褒贬于其 间耳”(清末 王国维语)。
脸谱的象征意义 总体来说是“红 忠白奸”,奸臣 如曹操者多勾白 脸,忠勇似关羽 者多涂红色。性 情暴躁者多勾兰 脸,刚正无私者 多用黑脸,喜兴 者勾笑脸,愁苦 者勾哭脸。
人物服饰的写意──长袖善舞
用一个“圆场”表示地点 的变化,可用“急三枪” 的曲牌表现一个原来曾提 过的丰富内容,这便是 “无话则短”,因这些内 容没必要交待,与人物塑 造和情节表现无益。
用段长达二十分钟的“慢板”来 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也可让大 将在胜敌后,用大段“枪花”或 “刀花”表演来抒发他(她)获 胜后的喜悦。这便是“有话则 长”,内容对人物塑造和情节表 现有益。 舞台行动的写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 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 未、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 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宏大, 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 更自由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
怎样欣赏中国古代戏曲
1、怎样欣赏虚拟的动作。通过选择、提炼和 夸张的舞台动作表现生活。 2、怎样欣赏动作的程式。赋予表演固定或基 本固定的格式。 3、怎样欣赏古代戏曲的语言。 ①曲词的抒情性。
②欣赏曲词的音韵美。 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流转回环的 音乐美,因情赋声、以声传情。 ③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4、怎样欣赏古代戏曲的创作手法。
古代戏曲常常运用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手 法,通过奇特的艺术构思,表达难以实现的愿望 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 引人入胜。 小结:中国古代戏曲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多样 的艺术手法,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国文学艺 术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为世界文学艺术增添
( 10 ) 李玉 ( 清代 ) :戏剧《清忠谱》
( 9 ) 汤显祖 ( 明代 ) :戏剧《牡丹亭》
( 5 ) 马致远:《汉宫秋》
( 11 )孔尚任 ( 清代 ) :戏剧《桃花扇》
京剧 评剧 湖南花鼓戏 《失街亭· 越剧 空城 昆曲 黄梅戏 《刘巧儿》 计· 斩马谡》 《刘海砍樵》
《红楼梦》 《牡丹亭》 豫剧 《天仙配》 《花木兰》
(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 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 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 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 而称“介”;重要人物上场时光唱引 子,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有下场 诗。
(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 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 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 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 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 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 南》就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迈雄壮, 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 风格各异。
中国戏曲表演特点:综合性和写意性
• 表演方式上讲究四功五法。所谓四功,就是 唱、做、念、打四种表现方法:五法是指手 法、眼法、身法、发法(头发)、步法。 • 艺术表现手法具有两大特征:虚拟性——景 物、动作一般是虚拟的,戏剧舞台的时间与 空间非常灵活,不受限制;规范性——即程 式化,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加以夸张, 使之节奏化、美化,成为一种规范的东西, 约定俗成,沿用下来。 • 内容上特别强调抒情、传神、整体美。
什么是曲调、曲词、宾白、科介?
• 曲调,是每段唱词的调子;曲词,是剧中 人物的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 一般是散文,也有少数韵语,分对白、独 白、旁白带白(插在曲词中说白)等;科 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 的舞台指示。三者交相配合,推动情节的 发展,科画人物形象。其中曲词和宾白是 人物语言。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主要是 品味曲词和宾白。
做: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
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是戏 曲表演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舞 台行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戏曲的 做,多为程式性的动作,大都写 意。
打:指戏曲中对点头场面的表现手段, 也叫“开打”,有时表现两人的对打, 有的则是集体的战争场面。戏曲的开 打具有极强的舞蹈性、程式性和表现 性,也多写意而非写实。
• 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 • 以宋金杂剧为基础,融合唐宋以来的音 科是戏剧里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乐、说唱、舞蹈等伎艺而形成。由于用 唱就是唱词,白是人物的对白或 北方曲调演唱,又称北曲或北杂剧。中 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 独白。 • 实际上还包括散曲,并不专指元杂剧。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脚色唱。由正 宋元南戏与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 旦主唱的称为“ 旦本”,由末旦 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 主唱的叫“末本”。其他脚色只 在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一折相当于现 能念白。 代剧的一场。楔是加在第一折前头或夹 在两折之间的片断。 • 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未 ( 男子 ) 、 • 宫调是元杂剧表演过程中歌唱声音高低 净 ( 花脸 ) 、旦 ( 女角色 ) 、丑 的调子。每个宫调下可以有许许多多的 ( 小花脸或花脸 ) 。 曲子。每一折只能用一个宫调。宫调下 • 面的曲子都有名称,如“端正好”、 在元曲中,还有北曲和南戏之分。 “滚绣球”等都是。 南戏不属于元杂剧,如高明 ( 则 成 ) 的《琵琶记》、施恩的《拜 月亭》等都是南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 大古剧。
世界三大古剧是什么?
• 什么是戏曲?
• 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 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 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 综合性舞台艺术。主要包括宋元南戏、 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现代 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戏曲舞台主要表现为民间 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 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有了来 自民间的竞争者。所谓花部,就是指昆山腔 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其花杂之义,故也 称“乱弹”。花部诸戏的兴起,是我国戏曲 艺术自宋元南戏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变革, 即由原来的联曲体变成了板腔体,从此结束 了戏曲史上的传奇时代,开始了新的乱弹时 期,从而使我国的戏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表现在对季节、时代、地域等服装特点的忽略,只考虑 戏曲服装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等与人物塑造 相关的方面。戏曲服装所着重考虑的是它是否适合在戏曲 舞台上出现,是否具有可舞性。戏曲的服装不仅要有装饰 性,而且要有可舞性,要在人物塑造上起到应起的作用。 戏曲的水袖、大靠的靠旗、箭衣的大带、纱帽的帽翅、脚 上的厚底等无不具有可舞性,无不参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南戏,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 式,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 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 时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 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 术形成。以体制庞大、曲词质 朴为特点,粗具戏曲的艺术特 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南 戏为明清戏曲的发展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代表作是元人高则 诚(高明)的《琵琶记》。
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 中叶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以南曲 为主,兼用北曲,曲调较南戏有增加,并逐步形成了按 宫调联套的南曲体系,剧本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 佳作不胜枚举,是戏曲文学绝盛之时。表演上日趋成熟, 多用昆曲演唱 。代表作有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洪昇的《长生殿》。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②元曲四大家:
其作品分别是:《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 《梧桐雨》
③元末明初“五大南戏”: 《琵琶记》和“荆刘拜
杀”(即《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 《杀狗记》) “南洪”即洪昇,浙江杭州人, ④“南洪北孔”: 传奇《长生殿》;“北孔”即孔尚任,山东曲阜人,传奇 《桃花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