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

合集下载

简述劳动基准的内容,以及劳动基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约束力

简述劳动基准的内容,以及劳动基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约束力

简述劳动基准的内容,以及劳动基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约束力本文将介绍劳动基准的概念、内容以及其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约束力。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简述劳动基准的内容,以及劳动基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约束力》,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述劳动基准的内容,以及劳动基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约束力》篇1引言劳动基准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关于劳动条件、劳动保障和劳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劳动基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工时制度、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等内容。

劳动基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是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基础。

一、劳动基准的内容1.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应当考虑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2.工时制度工时制度是指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国家规定的标准工时制度是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8 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 小时。

3.休息休假休息休假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享有的休息和休假权利。

国家规定,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 1 日,每年至少有 5 个工作日的法定节假日。

4.劳动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是指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对劳动者进行安全培训,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5.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是指用人单位应当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给予特殊保护,不得安排他们从事对身体有害的高强度、加班加点等工作。

二、劳动基准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约束力1.对用人单位的约束力劳动基准对用人单位具有法律约束力。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劳动基准制定本单位的劳动规定,并对劳动者进行公示。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基准,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2.对劳动者的约束力劳动基准对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成性考核任务三(第六-七章)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成性考核任务三(第六-七章)

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形成性考核任务二(第三~五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集体协商答:集体协商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等劳动关系有关事项,进行平等商谈的活动。

2.失业保险答: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及国家财政补贴等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通过专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的制度。

3.工伤保险答: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经协商形成一致意见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D )。

A. 审议B. 审查C. 讨论研究D. 讨论通过2.集体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应当在(B )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以及有关资料报送劳动行政部门。

A. 5B. 10C. 15D. 203.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调解决的,可以(A)。

A. 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B.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C.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D.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用人单位应当自集体合同生效之日起(B )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全体职工公布。

A. 5B. 10C. 15D. 205.职工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A )次。

A.1B.2C.3D.46.工伤保险的投保人是(A )。

A. 用人单位B. 劳动者C.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D. 用人单位、劳动者和政府7.失业人员失业前累计缴费时间 10 年以上,领取失业保险金的限期最长为(C)个月。

A.12B.18C.24D.308.下列不属于特殊劳动者保护群体的是(A )。

A. 自由职业者B. 妇女劳动者C. 残疾劳动者D. 未成年劳动者9.劳动法律关系延续的情形不包括(D )。

(综合整理)《劳动社会学》章节复习知识点(课程代码:00294)

(综合整理)《劳动社会学》章节复习知识点(课程代码:00294)

《劳动社会学》章节复习知识点(课程代码:00294)第一章:绪论一、单选、多选知识点1、劳动者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

2、马克思是最早对劳动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经济社会学家。

3、马克斯·韦伯是一名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对劳动社会学的发展作出过的重要贡献。

4、梅耶——“霍桑实验”,他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5、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

6、迪尔凯姆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社会语言学和后现代性的研究都有深远的影响。

7、反映劳动社会学的经典理论的人物: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泰勒与梅耶。

8、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普森及马勒。

9、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

10、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体观点、发展的观点。

11、冲突理论所重视的不仅是个人的、人际之间的或文化的层次,而是社会现实的结构层次,主要研究社会冲突的起因、形式、制约因素及影响。

二、名称解释、简答12、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科学,形成于 19 世纪 20-30 年代。

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法国,1959 年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首次使用这词。

13、劳动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14、劳动者,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

15、冲突: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它是一种基本的人类特质和社会特质。

16、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其结构主要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17、社会统计法:运用统计学原理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

简述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

简述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

简述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
劳动保护是指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待遇和保护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其基本内容包括:
1. 劳动法律法规:劳动保护的基础是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要求。

2.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保护的具体落实方式,规定了劳动双方的权责和义务,明确了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等。

3. 工资福利保障:劳动保护的核心是保障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4. 劳动时间控制:劳动保护还包括对劳动时间的合理控制,规定了工作的周工作时间、每日工作时间和法定休假等。

5. 安全生产保障:劳动保护还涉及到安全生产方面的保障,包括劳动保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职业病防治等。

6.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劳动保护还设立了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包括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等,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维护和救济。

简述劳动权的内容

简述劳动权的内容

简述劳动权的内容一、引言劳动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劳动权的基本概念、具体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劳动权的内容进行简述。

二、劳动权的基本概念劳动权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依法享有平等就业、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的总称。

它是国际劳工组织所倡导的三权之一,即团结权、集体谈判权和罢工权。

劳动权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也是实现生存权、发展权等其他基本权利的重要保障。

三、劳动权的具体内容1.平等就业权: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不得因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到歧视。

2.选择职业权:劳动者有权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有权拒绝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或强制劳动。

3.取得劳动报酬权:劳动者依法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并有权拒绝任何形式的拖欠或克扣。

4.休息休假权:劳动者依法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包括正常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年假等。

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提供合理的休息休假时间,并有权拒绝任何形式的超时或超强度劳动。

5.安全卫生权:劳动者依法享有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安全卫生保障的权利,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条件、职业病防护等。

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卫生条件,并有权拒绝任何形式的有害或危险劳动。

6.社会保险福利权:劳动者依法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

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并有权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7.集体谈判权:劳动者依法享有通过工会等组织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包括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

集体谈判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

8.罢工权: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劳动者依法享有进行罢工的权利。

劳动保护、防护管理规定

劳动保护、防护管理规定

劳动保护、防护管理规定
劳动保护、防护管理是指为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制定出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劳动保护、防护管理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卫生规定:规定了工作场所的基本安全和卫生条件,包括建筑结构、设备设施的安全性标准,防火、防爆、防毒等措施的要求,清洁卫生、通风、照明等条件的要求。

2. 劳动者的个人防护装备规定:要求雇主根据不同工作环境和岗位的特点,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3. 工作时间和休假规定: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保证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权益,避免长时间的工作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4. 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益规定:包括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如工资支付、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5. 工伤事故防治规定:规定了工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包括事故预防、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等,旨在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并保护受伤劳动者的权益。

以上是劳动保护、防护管理规定的一些方面,具体规定会因国家、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劳动保护、防护管理的实
施是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保障其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合规经营的基本要求。

劳动社会学《第一章、第二章》名称解释、简答

劳动社会学《第一章、第二章》名称解释、简答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其本质特征是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2)个案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个体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办法。

3)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其结构主要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4)参与调查法:也是实地观察法。

实地观察是劳动社会学常用的方法,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5)法团主义:也是统合主义,其思想源于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

它关注人与人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社会团体与国家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强调从制度层面讨论政治制度与劳资关系的互动,强调政府在劳资互动过程中的作用,力图用一种制度化的利益集合秩序化解结构性冲突。

二、简答题1.简述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六点:1)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2)劳动者;3)劳动的社会关系;4)劳动的社会结构;5)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6)劳动与社会变迁。

2.简要指出职业与行业之间的异同。

答: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化和劳动分工的结果。

我国将职业定义为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种类。

行业是社会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

其构成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行业属于社会劳动者的集团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民经济部门;二是同一行业都有同一行业都有同一类型的经济活动,他们生产同一类型的产品,提供同一类型的劳务,创造的使用价值基本相同。

相同点:职业与行业都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于社会需要的功能要件。

不同点:职业是从个人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行业是从社会经济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

3.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有哪些?答: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二是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三是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劳动技术考试试题题库答案

劳动技术考试试题题库答案

劳动技术考试试题题库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A. 遵守操作规程B.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C. 随意使用机械设备D.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答案:C2. 在进行电气作业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确保断电B. 使用绝缘工具C. 穿戴绝缘手套D. 同时使用多个电源答案:D3. 机械加工中,如何预防机械伤害?A. 佩戴安全帽B. 佩戴防护眼镜C. 佩戴耳塞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1. 所有劳动场所都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对)2. 在高温作业环境中,可以不穿戴防护服。

(错)3. 使用任何机械设备前,都应进行安全检查。

(对)三、简答题1. 简述劳动保护的基本原则。

答案:劳动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等。

预防为主强调通过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安全第一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关注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科学管理则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安全管理。

2. 描述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流程。

答案:在紧急情况下,首先应立即停止作业,评估情况并迅速报告给负责人。

如果可能,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如切断电源、疏散人员等。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人员救治和事故处理。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工厂一名工人在操作机床时,因未正确佩戴防护眼镜,导致金属碎片飞入眼睛,造成严重伤害。

问题:分析此案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此案例中的安全隐患包括工人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和可能存在的操作不当。

改进措施应包括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每位工人都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供并强制要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劳动技术考试试题和答案可能会根据具体的考试要求和标准有所不同。

劳动保护的规定

劳动保护的规定

劳动保护的规定劳动保护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旨在保障劳动者的生命权、健康权、人格权、劳动收入权等基本权益的实现和落实。

劳动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一、劳动保护的重要性劳动保护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维护社会稳定:劳动者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贡献和付出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通过建立健全的劳动保护制度,可以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2. 促进经济发展:劳动者是经济的主要动力,他们的生产和劳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合理的劳动保护制度可以增强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质量,从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3.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作为一方合同当事人,享有合法权益的保障是其基本权利。

劳动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保障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劳动条件、劳动时间等权益的合理实现和享有。

二、劳动保护的原则劳动保护的原则是制定劳动保护政策和法律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公平原则、合理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先进性原则、人性原则等。

1. 公平原则:劳动保护制度应当以公平为核心,保障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益,不论其社会地位、性别、民族、年龄等条件。

2. 合理性原则:劳动保护制度应当科学合理,既要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又要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社会的现实情况。

3. 全面性原则:劳动保护制度应当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人格权、劳动收入权等。

4. 先进性原则:劳动保护制度应当具有先进性和可持续性,能够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变革。

5. 人性原则:劳动保护制度应当关注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和尊严,提倡人本主义的价值观。

三、劳动保护的内容劳动保护的内容是指具体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和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工资福利制度、劳动时间制度等。

简述我国国家劳动标准的主要内容

简述我国国家劳动标准的主要内容

我国国家劳动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作时间1. 标准工作时间:根据《劳动法》,我国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超过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需按加班工资加以补偿。

2. 节假日和休息日:除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外,员工还享有带薪年休假。

二、休息与休假1. 休息时间:员工每日工作时间满四小时,有权享受至少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

工作时间超过六小时的,应当安排至少一小时的休息时间。

2. 年休假:员工在连续工作一年后,享有带薪年休假。

年休假的天数根据员工的工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三、劳动报酬1. 基本工资:企业应当支付员工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量进行确定。

2. 加班工资:员工在单位规定工作时间外工作的,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3. 绩效工资: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贡献进行支付。

四、社会保险与福利1. 社会保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需为员工参加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 住房公积金:根据当地的政策规定,企业需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

五、特殊工种劳动保护1. 女职工劳动保护:对孕期、哺乳期和经期的女职工进行特殊保护。

2. 青少年劳动保护:对未成年人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工作环境进行特殊规定。

六、劳动安全卫生1. 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企业必须保证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符合国家的安全生产标准。

2. 职业病防治: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治和相关知识培训。

我国国家劳动标准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工作时间、休息与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与福利、特殊工种劳动保护以及劳动安全卫生等多个方面,保障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简要介绍了我国国家劳动标准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扩展新内容,深入探讨每个方面的相关规定和具体实施情况。

七、劳动合同制度1. 劳动合同签订: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作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简答: 1. 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答: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 化。生产资料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从而导致生产 资料使用方面的节约。(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 日益分解,每个人只完成总操作过程的极小部分。从而使最终产品 成为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产品。(3)劳动成果的社 会化。劳动的目的已不直接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 的、市场的、社会的需要。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 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工业阶段,机器和大工业 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2. 为什么说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回答。 答: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持征,但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 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占总劳动 者的比例。首先,女性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 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 的先进程度,只有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相当程度上消灭了重体力劳 动,妇女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工业生产劳动。再次,男女劳动者在各 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另外,妇女素质 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 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 3. 简述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 构成劳动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 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人口老龄化会不利于提高劳 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3)人口老龄化还 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 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

请简述当前我国劳动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

请简述当前我国劳动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

请简述当前我国劳动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
当前中国的劳动保护政策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合同法是中国劳动法律体系的核心法律,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该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执行、变更和终止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等权益和互利关系。

2.工时与休假制度:中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规定了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时间、休假制度和加班工资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此外,劳动者还享有带薪年休假、婚假、产假、病假等特殊假期。

3.工资保障:中国劳动法规定了工资支付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要求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经济权益。

4.社会保险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为劳动者提供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

5.安全和卫生保护:中国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劳动场所提供安全和卫生保护的义务,要求设置安全设施、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组织职业卫生检查等,确保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和健康。

6.女性劳动者和未成年劳动者保护:中国劳动法对女性劳动者和未成年劳动者给予特殊保护,限制其从事危险、有害劳动和超时工作,确保他们的权益和健康成长。

此外,中国还有相关部门和机构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劳动保护政策。

劳动保护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节可能会根据时间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和变化。

对于更详细和最新的劳动保护政策信息,建议咨询相关政府部门、劳动监察机构或法律专业人士。

简述劳动法的内容

简述劳动法的内容

简述劳动法的内容一、前言劳动法是指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法规。

它是国家制定的重要法律,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概念1. 劳动者:指在用人单位从事工作,以获取报酬为目的,受用人单位管理、调度和监督的人员。

2. 用人单位:指依法设立并注册登记,以经营活动为目的,使用劳动力,并对其承担雇主责任的组织或个人。

3.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其中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内容。

三、劳动关系1. 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等事项,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终止劳动关系:终止劳动关系可以由双方协商一致解除;也可以由用人单位依照法律程序予以解除;或者由劳动者提出辞职。

3. 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具体金额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签订时间、工作年限等因素来确定。

四、工资待遇1. 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制定内部工资管理制度,保证公平、公正。

2. 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时间和方式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如果因用人单位原因未能按时支付,则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3. 加班费: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用人单位需要安排加班工作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五、休息假期1. 年休假:用人单位应当为每位在职满一年的员工安排带薪年休假。

具体天数根据员工在公司服务年限而定。

2. 带薪病假:员工因病需要请假治疗时,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带薪病假。

具体天数根据员工在公司服务年限而定。

3. 法定节假日:员工在法定节假日需要休息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休假,并按照规定向员工支付工资。

六、劳动保护1. 安全生产:用人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简述劳动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简述劳动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简述劳动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劳动法是指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

其概念包括:
1. 协调雇主和劳动者关系。

劳动法通过规定雇佣、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等方面的规定,实现雇主和劳动者之间权益的平衡。

2. 保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如工时限制、最低工资保障、安全与职业健康保护、社会保险、福利等,以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合理的保护。

3. 确立社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劳动法的基本目的是调整和维护合理的劳动关系,提供公平的劳动机会和安全的劳动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1. 平等原则:劳动法要求雇主和劳动者在劳动权益方面享有平等待遇,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确保公正和公平的就业机会。

2. 保护原则:劳动法强调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工资保护、劳动时间保护、安全保护等,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

3. 自由原则:劳动法保障劳动者的自由选择就业、劳动合同自由订立和自由解除,保护劳动者的个人权利,同时也承认雇主的管理自由。

4. 合理原则:劳动法要求雇主和劳动者之间合同关系的内容和条件应合理、公平,并且应根据劳动者工作的特点和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

5. 诚实信用原则:劳动法强调就业双方的诚实和信用,双方应当遵守劳动合同的约定,遵守劳动纪律,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

这些原则旨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造公平、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劳动保护制度 (2)

劳动保护制度 (2)

劳动保护制度
劳动保护制度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条件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劳动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劳动保护制度的意义、内容、实施、监督和改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劳动保护制度的意义
1.1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2 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条件
1.3 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二、劳动保护制度的内容
2.1 工作时间和休息制度
2.2 工资支付和福利保障
2.3 安全生产和劳动卫生保护
三、劳动保护制度的实施
3.1 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2 企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
3.3 劳动者的权利维护和法律援助
四、劳动保护制度的监督
4.1 劳动保护监督机构的职责和权力
4.2 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参与
4.3 举报和投诉渠道的建立和完善
五、劳动保护制度的改进
5.1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5.2 提高劳动保护制度的执行力和监督力度
5.3 加强对劳动者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总结:劳动保护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工作条件、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体系。

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促进劳动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劳动社会学模拟题总复习

劳动社会学模拟题总复习

劳动社会学模拟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合计5分1. “劳动社会学”这一名称最早正式出现于 ..A.美国B.英国C.法国D.奥地利答案:C2. 劳动社会学理论在1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主要经历了阶段..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答案:C3. 劳动的社会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即劳资关系上..下面之间的集体谈判是调整劳资关系的一个主要途径..A.工会与政府 B.工会与雇主 C.雇主与政府 D.劳工与雇主答案:B4. 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代表梅耶认为;工人是..A.社会人 B.经济人 C.理性的人 D.自然人答案:A5.认为雇主与劳工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而集体协商制度是最公正、最有效率地解决工业冲突的方法;它将公共场所中的冲突制度化;并强调劳工必须展开集体行动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该学派是 ..A.法团主义 B.新放任主义 C.新集体主义 D.新马克思主义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合计32分6. “劳动社会学”最早由正式提出并首次使用..A.乔·弗里德曼 B.马克思 C.彼·纳维利 D.亚当·斯密 E.迪尔凯姆答案:AC7. 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A.实际观点B.实证观点C.整体观点D.发展观点E.感性观点答案:ABCD8. 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泰勒 B.梅耶 C.迪尔凯姆 D.威廉·配第 E.马克斯·韦伯答案:AB9. 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主要有..A.描述性研究 B.解释性研究 C.横剖研究 D.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E.纵贯研究答案:ABCDE10. 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 ..A.社会调查法B.社会统计法C.比较分析法D.参与调查法E.实证分析法答案:ABCD11. 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 ..A. 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命令与服从关系B.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C.其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D.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性的体系E.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答案:ABCD12. 劳动社会学所使用的狭义上的劳动者;须具备的因素是..A.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即属于劳动适龄人口 B.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 C.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D.身体不应该残疾 E.有相应的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答案:ABCE13. 劳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A.古典阶段B.现代阶段C.从前阶段D.将来阶段E.后现代阶段答案:ABE三、名词解释题共5题;合计25分14. 劳动答案:其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其本质特征是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15. 个案调查答案:是指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个体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方法..16.问卷调查法答案: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其结构主要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17. 参与调查法答案:也称实地观察法..实地观察是劳动社会学常用的方法;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18.法团主义答案:也称统合主义;其思想源于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它关注人与人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社会团体与国家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强调从制度层面讨论政治制度与劳资关系的互动;强调政府在劳资互动过程中的作用;力图用一种制度化的利益集合秩序化解结构性冲突..四、简答题共5题;合计25分19. 简述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答案: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六点:一是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二是劳动者;三是劳动的社会关系;四是劳动的社会结构;五是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六是劳动与社会变迁..20. 简要指出职业和行业之间的异同..答案: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化和劳动分工的结果..我国将职业定义为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种类..行业是社会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其构成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行业属于社会劳动者的集团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民经济部门;二是同一行业都有同一类型的经济活动;它们生产同一类型的产品;提供同一类型的劳务;创造的使用价值基本相同..相同点:职业与行业都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于社会需要的功能要件..不同点:职业是从个人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行业是从社会经济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21. 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有哪些答案: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二是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三是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22. 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案: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社会调查法;二是社会统计法;三是比较分析法;四是参与调查法..23. 试简要指出现代劳动社会学发展阶段、主要理论及代表人物..答案:现代劳动社会学发展阶段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学说..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年前后;二是20 世纪70年代末至今..1945-1975 现代劳动社会学主要理论归纳有:一是新马克思主义;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普森及马勒等;二是冲突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前联邦德国的达伦多夫、美国的米尔斯、英国的洛克伍德等;三是新制度主义学派;其中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及新放任主义等;四是新管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法约尔、巴纳德等;五是新经济社会学;其理论主要有网络理论和文化理论;网络理论代表人物是斯威伯和格兰诺维特;文化理论代表人物是扎勒泽和迪马乔..五、论述题共1题;合计13分24. 论述劳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及各大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答题要点:应分三个层次论述..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六个流派及代表人物;展开论述..2.2.现代劳动社会学:五个流派及代表人物;展开论述..3.3.后现代阶段;即修正、模仿、拼凑、挑战传统阶段劳动社会学模拟题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合计15分1. 基于劳动的个性;可以对劳动作出一些分类..从劳动成果与劳动者关系划分;可将劳动分为 ..A.潜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B.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答案:C2. 在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中;处于第三阶段的是 ..A.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 B.机器大工业阶段C.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 D.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技术革命阶段答案:B3. 抛开社会制度的层面来讲;劳动的社会关系指的是..A.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答案:A4. 广义的市场经济主体包括 ..A.企业和劳动者B.企业、劳动者和国家C.企业、劳动者和市场D.企业、劳动者、市场和国家答案:D5. 市场经济主体间最主要的劳动关系是 ..A.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B.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C.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D.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答案:B6. “配第一克拉克命题”所指的现象是 ..A.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又由第一、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B.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又由第一、三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C.劳动力由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一产业;又由第二、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D.劳动力由第三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又由第三、二产业转移到第一产业答案:A7.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是..A.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向“三、一、二”转变的趋势B.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二、三、一”转变的趋势C.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D.三次产业结构由“三、二、一”向“一、二、三”转变的趋势答案:C8. 目前中国的职业结构具有的特征是 ..A.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 B.从农业社会向非农业社会转变C.从非技术劳动向技术劳动转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B9. 劳动社会结构中能够反映劳动社会现状的是 ..A.劳动者的性别结构 B.劳动者的年龄结构 C.劳动的职业结构 D.劳动的产业结构答案:A10. 劳动的经济条件保护主要体现为对劳动者..A.劳动收入的保护B.最低工资收入的保护C.物质条件的改善D.素质的提高答案:B11. 霍桑实验表明;提高工效的决定因素是重视 ..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生产条件 C.产品需求 D.工作环境答案:A12. 下面不属于直接影响人际吸引因素的是 ..A.品貌和气质 B.报酬 C.相似与互补 D.政治信仰答案:D13.能够有效地管理大量投资、劳动分工和资本主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拓宽了组织所能达到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群体组织结构是..A.职能式结构 B.水平结构 C.直线制结构 D.矩阵结构答案:C14. 士气激励理论中的Y理论所采用的人性假设是 ..A.经济人假设 B.自我实现型人假设 C.理性人假设 D.社会人假设答案:B15. 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励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励目标的士气激励理论是..A.需要理论 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 D.双因素理论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共15题;合计15分16. 所谓市场体制的三方关系是指之间的关系..A.劳工 B.政府 C.市场 D.雇主 E.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ABD17. 对于建立三方机制;下面关于我国的三方机制表述正确的有 ..A.本质是协调与平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B.其目的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建立代表雇主的组织和代表工人的组织;共同协商处理劳动关系问题C.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D.三方性原则和三方机制的关系是:三方性原则是三方性机制的具体体现;三方性机制是三方性原则的核心E.社会保险费的承担由政府和企业合理分担..答案:ABC18. 下面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自来水业 B.畜牧业 C.交通运输业 D.建筑业 E.住宿和餐饮业答案:BCE19. 下面对三次产业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是第二、三产业的基础 B.第二产业以第一、三产业的发展为基础C.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D.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E.第二产业为第一、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材料和技术设备答案:BD20. 发达国家职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是 ..A.体力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B.体力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增加C.技术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提高D.脑力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增加E.非技术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提高答案:ACD21. 下面属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是 ..A.速度比较快B.达到的水平比较高C.空间分布不平衡D.老龄化趋势进程日趋显着E.老龄化趋势尚不显着答案:ABCD22. 劳动保护的意义包括 ..A.是满足劳动者安全需求和社会性需求的重要保证 B.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C.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需要 D.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E.是防止两极分化的需要答案:ABC23. 下面不属于劳动安全与健康保护的主要内容的是..A.劳动时间的限制 B.提高劳动者素质 C.劳动速度的限制 D.劳动物质条件的改善E.保护劳动者的收入答案:BE24. 下面属于梅耶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内容的是..A.证明影响人劳动积极性的不仅有物质条件因素;也有社会和心理因素B.影响工人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C.传统管理只研究正式群体;而霍桑实验还提出了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可影响正式组织中人们的行为D.在领导类型上;霍桑实验强调了领导和群众沟通意见的重要性E.工人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人”;而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社会人”答案:ABCDE25. 直线制正式组织结构的四大特征是..A.指挥的等级链 B.职能的专业化分工 C.权利和责任的一贯性政策 D.决策的独立性 E.工作的标准化答案:ABCE26.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结构原有的三个核心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 A.决策的集中化将让位于分权化 B.规范化将让位于创造力C.非正式结构变得越来越重要 D.纵向层次结构向横向层次结构转变E.虚拟组织将越来越盛行答案:ABD27. 下面关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是人类行为积极的动因和源泉;需要引起动机;动机驱动行为B.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七种需求从低级向高级逐渐上升;只有当低一级需求获得基本满足后;追求高一级需求才会成为驱动力C.人的需求具有意识性;从而使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跨文化、跨阶级存在D.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是人的三种核心需要E.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它是在七种需要中力量最强的一个答案:ABE28.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来顿·艾尔德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它们是 ..A.生理需要 B.生存需要 C. 社交需要 D.关系需要 E.成长需要答案:BDE29. 下面对公平理论的局限性叙述正确的是 ..A.公平是一种基于个人认知和判断的评价;带有极强的主观性B.在当今时代;人们收益中的内在报酬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此类报酬难以量化;因而在收益比较时员工更容易产生不公平的感觉C.管理者对员工的判断结果很难了解;很难把握和直接改变员工主观认知上的不公平D.公平理论并不具有实际可应用的价值.E.当今时代公平理论侧重于工资的合理性研究答案:ABC30. 下面属于“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的是..A.人在同一时期内会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相互作用并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B.由于人的需要和能力的不同;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C.在现代工业生活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知识部分地得到了发挥D.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E.一般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参加工作的;只有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答案:ABD三、名词解释题共5题;合计15分31. 劳动社会化答案: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32. 三方性结构答案: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政府、雇主和雇员代表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和制衡;这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这种制度结构包括:制定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对工会组织在法律上的确认三个构成要素;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33. 劳动保护答案: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34. 人际吸引答案:是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它经历了注意对交往对象产生兴趣、认同了解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并予以接纳、相同对交往对象产生亲切、喜欢等情感上的肯定和交往双方开始接触、交往并努力建立良好的人关系四个阶段..35. 群体结构答案: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究;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四、简答题共6题;合计30分36. 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发展进程..答案: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由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从而节约了生产资料..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日益分解;每个人只完成总操作过程的极小部分;从而使最终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产品..3劳动成果的社会化:劳动的目的已不是直接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的、市场的、社会的需要..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机器大工业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37. 简述三方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答案:三方性原则是劳动关系方面的国际惯例;体现在三方原则上赋予劳动者在国际劳动立法活动中与政府和雇主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和表决权;从而提高了劳动者的地位;保护了劳动者最基本的平等权..在有关劳动关系的处理上;要有劳工、雇主和政府三方面的参与;例如;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仲裁;其委员会就是由这三方人员共同组成的..38. 为什么说劳动者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回答..答案: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特征;但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占总劳动者的比例..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落后与保守的社会势力并不鼓励妇女参与公共生产劳动;只有在先进文明的社会中;妇女才能与男子一样;享有参与公共生产劳动的机会..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只有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相当程度上消灭了重体力劳动时;妇女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工业生产劳动..第三;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另外;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39. 简述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答案: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第三;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40. 简述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答案: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它包括以下内容:1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即对劳动者的生理保护;是劳动保护最基本的内容..2劳动的经济条件的保护;指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劳动收入的保护..3劳动的社会条件的保护;指对劳动力素质、职业稳定和提升机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企业管理的权利等的保护..41. 试简述劳动群体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答案: 1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有以下两方面:第一;能够减轻成员在组织中的心理压力;增强组织的稳定性..第二;有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2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对非正式结构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干预而任其发展;则有可能降低组织的效率;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当非正式结构在目标、利益和规范等方面与正式结构不一致时;如果不加以合理引导;容易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破坏组织的整合力..第二;非正式结构容易形成传播“小道”消息和散布流言蜚语的源头;影响组织的凝聚力..第三;放任非正式结构的发展;还可能带来一些极端的情况;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如组织内部出现拉帮结派、徇私舞弊;阻挠变革、压制先进等现象..五、论述题共1题;合计20分42. 试阐述劳动士气激励理论中的人性假设与X、Y、Z理论..答案:阐述三个层次:1“经济人”假设和“X理论”;2“自我实现型人”假设与“Y理论”;3“复杂人”假设与“Z理论”..劳动社会学模拟题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合计10分1. 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形成劳动领域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因素..A.劳动B.劳动力C.劳动者D.劳动行为答案:C2. 体现着劳动者素质结构的本质层面;是劳动者素质中最为关键的部分..A.文化素质B.思想道德素质C.健康D.劳动者的现代化答案:B3.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常用作为衡量劳动者态度的综合指标..A.社会地位满意度B. 收入满意度C.环境满意度D.工作满意度答案:D4. 是产生劳动者先进的价值观念的物质基础..A.先进的生产力B.先进的生产关系C.优越的生活条件D.先进的生产技术答案:A5.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A.企业意识 B. 企业形象 C.企业价值观念 D.企业规范答案:C6. 将劳动者行为分为劳动性行为和非劳动性行为的依据是 ..A.从劳动者行为的组织特征角度 B.从劳动者行为与生产劳动过程有无直接联系C. 从劳动者行为的个体角度 D.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B7. 劳动者行为中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 ..A.劳动性行为 B . 非劳动性行为 C.劳动者群体行为 D.正式行为答案:A8. 劳动者社会化过程中为未来工作中的真实角色作准备的阶段是 ..A.预期社会化 B. 基础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初始社会化答案:A9. 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B.闲暇时间的多少C.劳动环境的好坏D.劳动的社会地位答案:A10. 构成了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A.劳动 B. 闲暇 C.劳动和闲暇 D.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合计20分11. 劳动者的社会素质包括 ..A.文化素质B.思想道德素质C.劳动者的现代化D.劳动观念E.心理素质答案:ABC12. 对劳动者态度的研究内容有 ..A.工作环境B.同事C.职位变化D.工作任务本身E.工作时间答案:ABCDE13. 一个现代化的人的综合特征包括 ..A.头脑开放;能理解各种不同观点;尊重和自己的观点有分歧的意见B.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能适应社会变革C.对未来充满希望;从不被挫折击败D.普遍的信任感;对周围的人、制度和组织给予信任E.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是现在取向或未来取向答案:ABDE14. 劳动者的自我控制形式包括 ..A.情绪控制B.自主控制C.心理控制D.诱导控E.胁迫控制答案:BDE15. 下面选项对劳动者与宏观社会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者是社会习俗和社会规范的主要体现者;劳动者在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中起决定作用B.社会习俗和社会规范在劳动者身上得到广泛的体现;并且通过劳动者的延续在代际间传承C.宏观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着劳动者;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一旦形成;动者就必须服从这种环境的。

简述《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

简述《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

简述《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
《劳动合同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重要劳动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劳动关系的平衡。

该法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
1. 劳动合同的缔结: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

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并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2. 劳动报酬:明确了劳动者的报酬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并规定了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福利待遇的支付方式和标准。

3. 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了劳动者的正常工作时间不超过每日八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四十小时。

法定假日、年假、婚假、病假等休息休假制度也在该法中做出了规定。

4. 劳动保护:明确了用人单位应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合理工作条件,对特殊劳动群体如女职工、未成年劳动者、残疾人等给予特殊保护。

5. 解除劳动合同和赔偿:规定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解除、期满终止、合同解除协议、劳动者辞职等。

当劳动合同解除时,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6. 劳动争议的处理: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用于处理劳动争议,包括劳动合同权益争议、劳动报酬争议等。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调解或仲裁解决争议。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进行了全面和细致的规范,旨在促进公平、合理和和谐的劳动关系,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简述基本劳动制度

简述基本劳动制度

简述基本劳动制度引言:基本劳动制度是指国家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为保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公平有序的劳动关系,确保劳动市场的正常运营而设立的一套制度。

基本劳动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现代劳动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简述基本劳动制度的基本概念、内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基本劳动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劳动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形成的一套针对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它包括劳动合同制度、劳动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和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建立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维护劳资关系的平衡和稳定。

二、基本劳动制度的内容1. 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是基本劳动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具体事项。

劳动合同应当合法、合理、平等地约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与义务,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劳动关系的不稳定和不公平。

2. 劳动时间制度劳动时间制度是基本劳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等。

劳动时间制度的建立旨在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休息权益,合理安排劳动时间,防止劳动强度过大和违法加班现象的发生。

3. 劳动报酬制度劳动报酬制度是基本劳动制度的另一重要内容。

它规定了劳动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得到公正合理的回报。

劳动报酬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4. 劳动保护制度劳动保护制度是基本劳动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包括劳动安全制度、劳动卫生制度和劳动保险制度等。

劳动保护制度的建立旨在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防止劳动事故的发生。

5. 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劳动争议解决制度是基本劳动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等程序。

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资关系的稳定和和谐,解决劳动争议,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劳动保护及职业病防止制度

劳动保护及职业病防止制度

劳动保护及职业病防止制度
是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劳动保护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合同制度: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报酬得到合理保护。

2. 工时制度:设定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限制,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休息。

3. 工伤保险制度:确保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或职业病时能够享受相应的医疗救治、康复和赔偿待遇。

4. 薪酬保护制度:规定薪资支付标准和支付周期,确保劳动者按时获得合法报酬。

职业病防止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工业生产活动和工作环境,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2. 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要求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

3. 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和网络,加强职业病的监测、诊断和治疗能力。

4. 职业健康教育:通过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和防护能力。

通过劳动保护及职业病防止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可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健康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合同保护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书,劳动合同保护是劳动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

劳动合同保护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解除等方面。

国家法律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和合同解除的情形,保障劳动者在合同关系中的权益。

2. 工资保护
工资是劳动者对劳动所得的报酬,工资保护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

工资保护包括工资支付的时间、方式和标准等方面。

国家法律规定了工资支付的最低标准和支付周期,禁止拖欠工资和恶意压低工资待遇。

3. 劳动时间保护
劳动时间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确保劳动者有充分的休息和休假时间。

劳动时间保护包括每日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时间和法定节假日等方面。

国家法律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 劳动安全保护
劳动安全保护是指保护劳动者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劳动安全保护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控制等方面。

国家法律规定了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和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益,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5. 社会保险保护
社会保险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社会保障权益而设立的制度,社会保险保护是劳动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方面。

国家法律规定了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和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机制,确保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

6. 劳动纠纷解决机制
劳动纠纷解决机制是指国家为解决劳动争议和保障劳动者权益而建立的法律框架和机构。

劳动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

国家法律规定了劳动纠纷解决的程序和途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健康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通过劳动合同保护、工资保护、劳动时间保护、劳动安全保护、社会保险保护和劳动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的保护,确保劳动者能够在公平、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下发挥自己的劳动
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