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第二章.pptx
移动通信技术课件(第二章)
移动通信技术课件(第二章) 移动通信技术课件(第二章)1. 简介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定义1.2 移动通信的历史演变2. 无线信道传输技术2.1 数字调制技术2.1.1 调幅调制(AM)2.1.2 调频调制(FM)2.1.3 相位调制(PM)2.2 多路复用技术2.2.1 频分多路复用(FDM)2.2.2 时分多路复用(TDM)2.2.3 码分多址(CDMA)3.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3.1 GSM网络3.1.1 基站子系统(BSS)3.1.2 无线局部环路(WLL)3.1.3 移动交换中心(MSC)3.2 CDMA网络3.2.1 扩频技术3.2.2 基站和基站控制器(BSC)3.2.3 移动交换中心(MSC)3.3 LTE网络3.3.1 高速分组接入(GPRS)3.3.2 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4. 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4.1 信令传输技术4.1.1 信令系统7(SS7)4.1.2 IP多媒体子系统(IMS)4.2 移动协议栈4.2.1 移动IP(MIP)4.2.2 移动IPv6(MIPv6)4.2.3 移动IPv4(MIPv4)4.3 移动通信安全技术4.3.1 GSM加密算法(A5/1和A5/2)4.3.2 CDMA加密算法5.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5.1 5G技术5.1.1 大规模MIMO技术5.1.2 超高频通信技术5.1.3 可见光通信技术5.2 移动通信与物联网的融合5.2.1 物联网技术的概念5.2.2 移动通信在物联网中的应用5.3 移动通信与的关系5.3.1 移动通信与语音识别技术的结合5.3.2 移动通信与智能推荐系统的应用附件:1. 移动通信技术课件(第二章)的幻灯片PDF文件2. 相关学习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一种第二代(2G)数字移动通信技术。
- CDMA:码分多址,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的多址技术。
- LTE:长期演进技术,是一种第四代(4G)无线通信技术,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移动通信第2章
B f2 f 1 2 f s
(2 - 26)
第2章 调制解调 FSK可采用包络检波法、相干解调法和非相干解调法等 方法解调。FSK相位连续时,可采用鉴频器解调。包络检波 法是指收端采用两个带通滤波器,其中心频率分别为f1和f2, 它们的输出经过包络检波。如果f1支路的包络强于f2支路,则
(2 - 2)
第2章 调制解调 设调制信号为um(t), 则调频信号的瞬时角频率与输 入信号的关系为:即正比关系
d (t ) k f u m (t ) dt
(t ) k f um ( )d
0 t
(2 - 3)
(2 - 4)
式中,kf为调制灵敏度。
第2章 调制解调
因而调频信号的形式为
(2 - 23)
即当输入为传号“+1”时,输出频率为f1的正弦波;当输入为 空号“-1”时,输出频率为f2的正弦波。
第2章 调制解调
令g(t)为宽度Ts的矩形脉冲且
1 bn 0 0 bn 1
则s(t)可表示为
an 1 an 1 an 1 an 1
s(t ) bn g (t nTs ) cos(1t 1 ) bn g (t nTs ) cos(2t 2 )
要小)) 对于数字调制而言,频谱利用率常用单位频带(1 Hz)
内能传输的比特率(b/s)来表征。
2、高的抗干扰和抗多径性能要求
即经过调制解调后的输出信噪比(S/N)较大或误码率较低。
第2章 调制解调 3、对于调制解调研究, 需要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 是可实现性。 如:采用恒定包络调制, 则可采用限幅器、 低
第2章 调制解调
在接收端, 输入的高斯白噪声(其双边功率谱密度
移动通信技术课件(第二章).
GSM系统的网络结构
HLR HLR
MSC
MSC
MSC
MSC
--
BSC
------------------------------------------BSC
BTS
-
BTS ------------------------------------------
GSM服务区域的划分
小区
当基站采用全向天线时,小区即为基站区 当基站采用定向天线时,每个扇区为一个小区。
GSM系统的网络结构 -BTS
GSM系统的网络结构-BTS
GSM系统的网络结构-BTS
GSM系统的网络结构-MSC机房
GSM系统的网络结构
例题2-1 某省移动公司计划建设容量为80万用户的GSM网络。拟 采用的设备容量如下:
HLR:150万用户 MSC/VLR:50万用户 BSC:10万用户 BTS:1500用户 为网络安全及发展考虑,在核算设备数量时需预留设备处理能力 余量。根据实际情况,该省移动公司对各设备的处理能力余量 预留为: HLR:预留50% MSC/VLR:预留50% BSC:预留40% BTS:预留30% 请核算该公司需采购上述设备各多少台?并画出网络结构图
GSM系统的网络结构
网络子系统包括实现GSM交换功能的MSC,以及管 理用户数据和移动性的所需的数据库,有时也称之为 交换子系统。
MSC:MSC是网络核心,它完成最基本的交换功能,即 实现移动用户与其他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为此, 它提供面向系统其他功能实体的接口,到其他网络的接 口以及与其他MSC互连的接口。对于容量较大的通信网, 一个NSS可以包括若干个MSC、HLR和VLR。在建立固 定网用户与GSM移动用户之间的呼叫时,呼叫往往首先 被接到关口MSC(GMSC),再由关口MSC负责获取位 置信息然后进行接续。
《现代移动通信》课件第2章
图2-9 在路径损耗、阴影效应和多径传播与距离的关系
2.3 小尺度衰落模型
2.3.1 影响小尺度衰落的因素 (1) 多径效应。 (2) 多普勒效应。 (3) 信号的传输带宽。
2.3.2 移动多径信道参数 1. 时延扩展和相干带宽 时延扩展和相干带宽是用来描述无线信道的时间色散特性,
而信道的时间色散是由多径效应所引起的。
归纳为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和散射波四种基本传播方式, 如图2-1所示。
图2-1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类型示意图
1. 直射波 在图2-2所示的自由空间中,设在原点O有一辐射源,均匀 地向各方向辐射,辐射功率为PT,经辐射后,能量均匀地分布 在以O点为球心,d为半径的球面上。已知球面的表面积为4πd2, 则单位面积上的电波功率密度S为
2.1.3 移动信道中的几种效应 1. 阴影效应 当电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起伏地形、建筑物等障碍物的阻
挡时,会在障碍物的后面产生传播半盲区,这种现象称为阴影 效应。移动台在运动中通过不同障碍物阴影时,就构成接收天 线处场强中值的变化,从而引起阴影衰落。
2. 远近效应 由于接收用户的随机移动性,移动用户与基站之间的距离 也是在随机变化的,若各移动用户发射信号功率一样,那么到 达基站时信号的强弱将不同,离基站近者信号强,离基站远 者信号弱。
(2.22)
当信道中存在一个固定的直射分量时(LOS情况),不失一 般性,设式(2.14)中n=0为直射分量,此时,rL(t)和rQ(t)的包络 服从莱斯(Rician)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PDF)为
(2.23)
式中,ρ2=α20是直射分量的功率, 是其他非直射分量的平均功率。J0(·)是0阶第一类修正贝塞尔 函数。莱斯衰落的平均接收功率为
(2.19)
第2章 移动通信信道PPT课件
1.影响小尺度衰落的因素
无线信道中的许多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小尺度衰落, 包 括:
(1) 多径效应。多径效应使得各条路径信号到达接收 机时有不同的相位、幅度及时延,从而引起时域的时 延扩展,在频域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
27
2020/11/8
影响小尺度衰落的因素
第2章 移动通信信道
(2) 多普勒效应
➢ 多普勒效应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体的运动包括基 站和移动台的相对运动以及无线信道中环境物体的运动。
1.路径损耗
大多数移动通信系统运行在复杂的传播环境中,路径损 耗除了受频率、距离等确定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地形、地 貌、建筑物分布及街道分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里我们 主要介绍在工程上普遍应用的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16
2020/11/8
路径损耗
第2章 移动通信信道
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是基于大量实测数据而得到的经验模型,
路径损耗
第2章 移动通信信道
(1)Hata模型
由于使用Okumura模型,需要查找其给出的各种曲线, 不利于计算机预测。Hata将Okumura模型中的经验曲线 与图表提炼成更加便于工程上使用的经验公式,即Hata 模型 。
Hata在提出这个模型时作了下列三点假设,以求简化:
➢ 作为两个全向天线之间的传播损耗处理; ➢ 作为准平滑地形而不是不规则地形处理; ➢ 以城市市区的传播损耗公式作为标准,其他地区采用校 正公式进行修正。
2.阴影衰落
第2章 移动通信信道
在路径损耗模型中一般认为对于相同的收发距离,路径 损耗也是相同的。然而实际情况是,与同一发射机等距离但 位于不同地理位置上的接收机,由于传播路径所经过的地理 环境不同,使得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有很大的差异。
《移动通信技术 》课件第2章 移动信道电波传播理论
(2)当x<0时,直射波 低于障碍物的顶点,衰 减急剧增加;
(3)当x=0,即TR射线 从障碍物顶点擦过时, 附加损耗为6 dB。
图2.8 绕射损耗与余隙的关系
例2.1 电波传播路径如图所示,设菲涅尔余隙 x=-82m, d1=5km, d2=10km, 工作频率为150MHz。 试求出电波传播损耗。
图2.11 多径传播示意图
电波的反射导致移动台的接收信号是来自 不同传播路径的信号之和,这种现象称为多径 效应。
通常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用固定的高 天线,移动台用接近地面的低天线。
多径效应使得接收信号产生深度且 快速的衰落,称为多径衰落。
多径衰落的信号包络服从瑞利分布, 故多径衰落又称为瑞利衰落。
· 移动环境中电波传播特性研究的结果 往往用两种方式给出。
方式一:对移动环境中电波传播特性 给出某种统计描述。
方式二:建立电波传播模型:如图表、 近似计算公式或计算机仿真模型等。
2.1.2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波段 长波 中波 短波 米波(VHF)
波长
频率
主要用途
10km~1km 30kHz~300kHz
(2)阴影衰落,用 S (d ) 表示。
(3)多径衰落,用 R(d )表示。
图2.10 陆地移动传播
2.2.2 移动环境的多径传播
· 陆地移动信道的主要特征是多径传播。 在移动通信中,移动台往往受到各种障碍物(建 筑物、树木、植被以及起伏的地形)和其它移动体的 影响,会引起电波 的反射,如图2.11 所示。
2.2.3 多普勒频移
这种由大气折射率引起电波传播方向发生 弯曲的现象,称为大气对电波的折射。
· 在实际传输中,大气最典型的折射出现 在电波的水平传播中。
移动通信基础PPT课件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移动业 务渗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 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CDMA是移动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 的数字无线技术之一,它提供的各类业 务在信号质量、安全性、功耗和可靠性 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技术优势。
多址(CDMA)等; • 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 • 按业务类型可分为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 •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 • 按服务范围可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 • 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随着全球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开 通运营,移动通信新时代正在来临并蓬 勃发展,本课程介绍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3
第1章 移动通信概述 第2章 移动通信信道的电波传输 第3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 第4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
4
第1章 移动通信概述
第1节 移动通信的组成 第2节 移动通信的特点 第3节 移动通信的分类 第大,需采用抗干扰措施
移动台通信环境变化是很大的,经常处于强干扰区。例如,移动台附近 的发射机可能对正在通信的移动台形成强干扰。又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本车和其它车辆的噪声所形成的干扰也相当严重。因此,要求移动通信具备 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4. 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移动台长期处于运动中,尘土、振动、日晒雨淋的情况时常遇到,这就 要求它必须有防振、防尘、防潮、抗冲击等能力,还要求性能稳定可靠、携 带方便、低功耗等。同时,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要求操作方便、坚固耐用, 这就给移动台的设计和制造带来很多困难。
《移动通信系统原理》课件
移动网络的安全配置
了解如何配置移动网络以保护 用户数据和网络安全。
移动网络的加密算法
介绍移动网络中常用的加密算 法,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
第五章:移动通信标准
移动通信标准的发 展历程
追溯移动通信标准的历史, 了解其发展演变的重要阶段。
移动通信标准的分 类
介绍移动通信标准按照不同 标准制定机构的分类方式。
手机信号发送原理
解析手机是如何发送信号 和数据以与其他设备进行 通信的。
第二章:移动通信网络
1
移动通信网络组成和结构
了解移动通信网络的不同组成部分及其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
2
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技术
探索移动通信网络中用于接入的各种技术和协议。
3
移动通信网络的分布式拓扑结构
介绍移动通信网络采用的分布式拓扑结构,以确保可靠和高效的通信。
第三章:无线传输技术
1 无线传输原理和分
类
深入了解无线传输的基 本原理和不同的分类方 式。
2 无线传输的调制和
解调技术
探索无线信号的调制和 解调技术,以确保数据 的可靠传输。
3 无线信号的调制方
式
介绍不同的无线信号调 制方式,并讨论其特点 和应用。
第四章:移动网络安全性
移动网络的安全问题
探讨移动网络面临的安全挑战 以及保护用户隐私的重要性。
移动通信标准的国 际组织
介绍负责制定和推动移动通 信标准的国际组织。
第六章: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
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望移动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2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
探索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应用场景。
3
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应用示例
移动通信PPT课件
03
远程医疗的发展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医疗服务可以更加便 捷地提供给偏远地区的人们。
06
移动通信行业的未来展 望
移动通信行业的竞争格局
运营商竞争
全球各大运营商通过技术创新和 服务升级,争夺市场份额和客户 资源。
设备商竞争
设备商在5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 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展开激烈竞争。
内容与服务竞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内容和 服务提供商成为行业竞争的重要 力量。
2G网络技术
基于数字信号传输,提供了语音 通话和低速数据服务。
4G网络技术
提供了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支持高清视频和大型游戏。
3G网络技术
支持更高速度的数据传输,支持 视频通话和网页浏览。
5G网络技术
具备极高的速度和极低的延迟, 支持物联网和自动驾驶等新技术。
03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
个人通信
移动通信在社交娱乐中的应用
内部沟通
企业使用移动通信进行内部沟通, 如语音通话、短信、视频会议等, 提高沟通效率。
远程办公
移动通信支持员工远程办公,利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处理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商业活动
移动通信为商业活动提供便利, 如会议、展览、促销等,促进商 业合作和发展。
物联网通信
智能家居
物联网通信使智能家居设备可 远程控制和监控,提升生活便
移动通信技术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社交娱乐,如微 信、抖音等应用程序。
移动通信在工作商务中的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也可以帮助人们在工作和商务中进行沟通和协作, 如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
移动通信在紧急救援中的应用
在紧急情况下,移动通信技术可以提供及时的通讯和信息服务, 如紧急呼叫、短信报警等。
(完整)第二章 移动通信信道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2.2 大尺度传播模型
何为传播模型?
电波传播损Leabharlann 预测模型作用——预测接收信号的中值场强(信号覆盖范围) 影响因素
地形环境特征(地形地貌、建筑物高度和密度、街道分布) 信号传播参数(信号频率、天线高度等)
2.2 大尺度传播模型
传播模型类型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视距传播—直射波, 介电系数为1的均匀无吸收媒质)
落
由地形或人造障碍引起
多径衰落
来自不同方向不同长度路径信号引起的干扰
信号包络在几个波长间距内的变化幅度可达30dB
移动信道中无线传播分类
大尺度路径损耗 自由空间(无阻挡物):视距传播LOS (line-of-sight)
—与λ2成正比(与f2成反比)→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描述收发信机之间长距离上的场强变化,其传 —与λ2成正比(与f2成反比)→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益;d是T-R间距离;L是与传播无关的系统损耗因子;λ为波长。
2. 2 大尺度传播模型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距发射机d处天线的接收功率
物理意义
→ —与d2成反比 距离越远,衰减越大。
→ —与λ2成正比(与f2成反比) 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综合损耗L(L>=1)通常归因于传输线衰减、滤波损耗和
第二章 移动通信信道
2.1 概述 2.2 大尺度传播特性 2.3 小尺度传播特性
2.1 概述
无线电波的传播机制
自由空间(无阻挡物):视距传播LOS (line-of-sight) 存在阻挡物(多条路径):
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会发生反射 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利的边缘阻挡时,
地面反射模型(双线或两径传播模型):
移动通信概述.pptx
代表:泛欧的GSM、美国的DAMPS、IS-95CDMA等
– 3G
标准:基于GSM的WCDMA、基于IS-95CDMA的 cdma2000、TD-SCDMA等
– 4G、5G…… – 为使2G系统能平滑过渡到3G,采用2.5G、2.75G技
术
➢ 代表:GPRS(GSM向WCDMA过渡)
13
1.2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
– 小区形状的选择
➢ 采用全向天线对平面服务区作无缝覆盖,常用圆 内接正多边形代替圆表示无线小区形状。
➢ 能彼此邻接构成平面的圆内接正多边形有正三角 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14
1.2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
➢ 比较三种圆内接正多边形:正六边形小区的中心 间隔最大,各基站间的干扰最小;交叠区面积最 小,同频干扰最小;交叠距离最小,便于实现跟 踪交换;覆盖面积最大,对于同样大小的服务区 域,采用正六边形构成小区制所需的小区数最少, 即所需基站数少,最经济;所需的频率个数最少, 频率利用率高。
移动通信技术
1
1.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移动通信
–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 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 至少有一方能移动; ➢ 一种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通信方式; ➢ 区域内可随时随地进行; ➢ 为个人通信(5W通信)打下基础; ➢ 移动通信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
2
1.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 一般采用正六边形小区形状。
15
1.2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
正六边形无线区群的构成
– 正六边形小区→ 单位无线区群→平面服务区 – 单位无线区群的构成
➢ 构成条件:若干个无线区群能彼此邻接;相邻单位无线区 群中的同频小区中心间隔距离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LR是用于移动用户管理的数据库。每个移动用户必 须在某个HLR中登记注册。HLR所存储的用户信息分为两类: 一类是有关用户参数的信息,例如用户类别,向用户所提 供的服务,用户的各种号码、识别码以及用户的保密参数 等;另一类是有关用户当前位置的信息,例如移动台漫游 号码、VLR地址等,用于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
也就是说,对于处于同一波束内的不同用户再用这些多 址方式加以区分。SDMA的优势是明显的:它可以提高天线增 益,使得功率控制更加合理有效,显著地提升了系统容量; 此外,一方面可以削弱来自外界的干扰,另一方面还可以降 低对其他电子系统的干扰。SDMA实现的关键是智能天线技术, 这也正是当前应用SDMA的难点。特别是对于移动用户,由于 移动无线信道的复杂性,使得智能天线中关于多用户信号的 动态捕获、识别与跟踪以及信道的辨识等算法极为复杂,从 而对DSP(数字信号处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于当前的 技术水平是个严峻的挑战。所以,虽然人们对于智能天线的 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鼓舞人心的进展,但由于存在上述一些 目前难以克服的问题而未得到广泛应用。但可以预见,由于 SDMA的诸多优点,SDMA的推广是必然的。
VLR是存储用户位置信息的动态数据库。当漫游用户进 入某个MSC区域时,必须向该MSC相关的VLR登记,并被分配 一个移动用户漫游号(MSRN),在VLR中建立该用户的有关 信息,其中包括移动用户识别码(MSI)、移动用户漫游号 (MSRN),所在位置区的标志以及向用户提供的服务等参 数,这些信息是从相应的HLR中传递过来的。MSC在处理入 网、出网呼叫时需要查询VLR中的有关信息。一个VLR可以 负责一个或若干个MSC区域。
2.公共移动通信系统, 即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系统结构如图 1所示。一个交换区由一个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ervice Switching Centre)、一个或若干个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和访问者位置寄存器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有时几个MSC合用一个VLR、 设 备识别寄存器EIR(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 鉴权中心 AuC(Authentication Centre)、操作维护中心OMC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re)、 基站BS(Base Station)和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等功能实体组成。
图1-5
(a)FDMA的频段划分方法;(b)TDMA示意图;
图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
MSC对位于其服务区内的MS进行交换和控制,同时提 供移动网与固定公众电信网的接口。MSC是移动网的核心。 作为交换设备,MSC具有完成呼叫接续与控制的功能,这 点与固定网交换中心相同。作为移动交换中心,MSC又具 有无线资源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等功能,例如移动台位置登 记与更新、越区切换等。为了建立从固定网至某个移动台 的呼叫路由,固定网就近进入关口MSC(GMSC),由该 GMSC查询有关的HLR,并建立至移动台当前所属的MSC的 呼叫路由。
EIR是存储有关移动台设备参数的数据库。EIR实现对 移动设备的识别、监视、闭锁等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 多 址 方 式
1.5.1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方式
(1) FDMA。当前应用这种多址方式的主要蜂窝系统有北 美的AMPS和英国的TACS。在我国AMPS和TACS这两种制式都 有应用,但TACS占绝大多数。所谓FDMA,就是在频域中一个 相对窄带信道里,信号功率被集中起来传输,不同信号被分配 到不同频率的信道里,发往和来自邻近信道的干扰用带通滤波 器限制,这样在规定的窄带里只能通过有用信号的能量,而任 何其他频率的信号被排斥在外。模拟的FM FDMA。
本次课的内容
❖ 1.复习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复用方式 ❖ 2.移动通信的频段使用,掌握不同阶段使用的频段 ❖ 3.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同多址方式的频谱效率 了解
不同系统每个信道的间隔 ❖ 4.其他常用技术:掌握每种技术的功能及其实现 ❖ 5.移动通信的发展,了解发展过程
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1.移动通信系统按其经营方式或用户性质可分为专用移动通信 系统(专网)和公共移动通信系统(公网)。
(4)SDMA。它是一种较新的多址技术,在由中国提出 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TD-SCDMA中就应用了SDMA技 术。空分多址的原理如图1-5(d)所示。SDMA实现的核心 技术是智能天线的应用,理想情况下它要求天线给每个用 户分配一个点波束,这样根据用户的空间位置就可以区分 每个用户的无线信号。换句话说,处于不同位置的用户可 以在同一时间使用同一频率和同一码型,而不会相互干扰。 实际上,SDMA通常都不是独立使用的,而是与其他多址方 式(如FDMA、TDMA和CDMA等)结合使用。
(2) TDMA。 当前应用这种多址方式的主要蜂窝系统有 北美的DAMPS和欧洲的GSM,在我国这两种制式也都有应用, 但GSM占绝大多数。所谓TDMA,就是一个信道由一连串周期 性的时隙构成。不同信号的能量被分配到不同的时隙里,利用 定时选通来限制邻近信道的干扰,从而只让在规定时隙中有用 的信号能量通过。实际上,现在使用的TDMA蜂窝系统都是 FDMA和TDMA的组合,如美国TIA建议的DAMPS数字蜂窝系 统就是先使用了30 kHz的频分信道,再把它分成6个时隙进行 TDMA传输。
(3) CDMA。 当前应用这种多址方式的主要蜂窝系统有 北美的IS-95 CDMA系统。所谓CDMA,就是每一个信号被分 配一个伪随机二进制序列进行扩频,不同信号的能量被分配 到不同的伪随机序列里。在接收机里,信号用相关器加以分 离, 这种相关器只接收选定的二进制序列并压缩其频谱,凡 不符合该用户二进制序列的信号,其带宽就不被压缩。结果 只有有用信号的信息才被识别和提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