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与前途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与前途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与前途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与前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更好地解决公共问题,公共管理学科应运而生。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个以政府为中心,包括公共政策制定及实施、公共组织管理、公共财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学科,旨在提高政策制定与执行效率、推进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教育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本文就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公共管理学科是一个涵盖范围较广的学科,以政府为中心,包括公共政策制定及实施、公共组织管理、公共财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学科。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早期、阶段性和现代化。

早期,公共管理学科是从实践中形成的,其主要关注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部门的管理。

此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机构的组织管理、公共资源配置和政策实施等方面。

阶段性,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逐步发展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960年代至1980年代,公共管理学科经历了马斯洛、西蒙、梅奥、斯塔纳等学者的理论探讨和学科建设。

理论上,公共管理学科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学科方向发展,并将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各相关学科的理论纳入公共管理学科之中。

实践上,公共管理学科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并开始强调公共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现代化时期,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重心在于提高公共管理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发展,公共管理模式正在转型,而公共管理学科也在不断更新、创新和完善。

当前,公共管理学科正面临着多个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是如何更好地解决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领域的问题,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前景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公共管理学科在未来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和需求。

下面从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公共管理学的课程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课程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课程内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下面将从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公共管理学的课程内容。

一、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涵盖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其研究的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研究的内容包括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公共组织管理、公共资源配置等。

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从管理公共部门到管理公共事务的转变。

最早的公共管理学主要关注政府机构的管理,如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公共管理学逐渐扩展到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公共事务的管理。

现代公共管理学注重公共价值导向、市场化改革、创新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三、公共管理学的主要内容1. 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公共管理理论的学习。

学生将学习到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公共管理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还将学习到不同的公共管理理论流派,如行政管理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制度理论等。

2. 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课程还包括公共政策分析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的过程,了解政策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训练,学生将培养分析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的能力。

3. 公共组织管理:公共管理学课程还涉及公共组织管理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公共组织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将学习到公共组织的领导与决策、组织变革和创新等管理技能。

4. 公共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还关注公共资源管理的问题。

学生将学习到公共资源的获取、配置和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公共资源管理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还将学习到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正义等公共资源管理的价值导向。

四、公共管理学的应用领域公共管理学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等。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

第二章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历史背景2.1 学习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因。

掌握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原因。

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出发点。

了解政府失效的表现和原因。

掌握寻租的概念和关于寻租活动后果的分析。

掌握创租和抽租的涵义。

2.2 内容简述20世纪70年代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呼唤着新的公共管理模式。

同时,在理论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为公共管理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2.2.1 当代公共管理学发展的社会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发达国家先后进行了公共行政管理的改革。

这一改革的根本动因来自于两个方面。

1、西方国家陷入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西方国家从发展的高峰一下跌入危机的深渊,表现出一系列深刻的矛盾。

其一,经济滞涨。

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通货膨胀不断提高,政府宏观调控难以奏效。

其二,严重的福利病。

战后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不仅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害,而且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使政府力不从心。

其三,政府失灵。

面对长期的不景气,以及政府调控政策上两难选择的现状。

2、科层制陷入严重困境。

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所引起的变化,给传统的科层制迎头一击,使它的先天性不足和时代发展的不适应性日渐暴露出来。

首先,科层制对法律制度的过度推崇已难以应付政治、经济、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要求。

其次,强烈的专业技术崇拜和固定的专业化分工使政府功能日益衰退。

再次,责任保障机制日渐丧失。

3、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

20世纪80年代,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信息技术呈加速度发展的趋势,新技术和新发明层出不穷,同时,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对政府的运作和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政府必须更加灵活、更加高效;政府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力和创造力;政府必须积极响应公众的意愿,使公众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学全套课件

公共事业管理学全套课件
广义的公共事业包括如下两类: 1、经济类基础设施 能源:发电、输电、供电、煤气/天然气/热能的生产供应 水源:水资源开发利用、自来水生产供应、城市污水处理 交通: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管道运输等设施及服务 通信:邮政、有线/无线通讯、数据通信等设施和服务 环保:环境卫生、垃圾处理、生态治理、园林绿化 2、人文基础设施-----狭义的公共事业 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卫生
五、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状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北京师范大学 5、复旦大学 6、武汉大学 7、东北大学与云南大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什么是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 二、为什么研究公共事业管理? 三、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哪些内容? 四、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区别
绪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二、公共行政学的内容与质疑 三、公共管理学的内容与特征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 五、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状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公共管理学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形成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和60-70年代流行的新公共 行政学。 后来,70年代末期,开始受到公共政策和工商 管理两个学科的强烈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 如今,已经成为融合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 公共事务管理等多个学科方向的大学科门类。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尤其是美国: 1、公共行政学院--Public Administration 二战之前流行 2、公共事务学院—Public Affairs 20世纪50、60年代流行 3、公共政策学院—Public Policy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流行 4、公共管理学院—Public Management 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出现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研究公共行政管理和公
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是政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呈现
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背景特点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制定国家治理现代
化战略是中国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将
有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的改革发展提
供支撑、指导和服务。

2.政治经济秩序的复杂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国家治理面临日益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公共管理学科需要
适应这种发展,建立理论和实践框架,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政治环境。

二、特征特点
1.跨学科性:公共管理学科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经济学、政
治学、社会学等。

它集成了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构建一
个新的理论体系,以应对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复杂挑战。

2.实践性:公共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学科,重在解决公共事务的
管理问题。

它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具有现代化公共管
理技能的卓越管理人才。

3.制度化:公共管理重在建立和改善公共管理的制度和规章制度,提高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它培养和分配公共资源,解决社会问题,保护社会稳定。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需要具备卓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应对社会的需求,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报告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报告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报告公共管理学科是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公共事务的组织、实施和管理。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在近几十年来,它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述:1. 独立学科的确立:公共管理学科最早是作为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存在的,但随着公共事务的不断增多和复杂化,公共管理学科逐渐独立了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现在,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2. 研究领域的扩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事务的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除了传统的政府组织和政策管理之外,公共管理学科现在还涉及到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等领域。

这些新的研究领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3. 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也得益于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科借鉴了管理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组织行为学、社会学、政治学等。

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科也根据公共事务的特点和需求,开发了一系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如公共政策分析、绩效管理、公众参与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4. 人才培养的提高: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也得益于人才培养的提高。

随着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公共管理专业,并加强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

这些高校不仅注重理论教育,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了大量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完善、公共管理人才的短缺等。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共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些挑战将逐渐得到克服,公共管理学科将在未来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共管理领域发展趋势分析

公共管理领域发展趋势分析

公共管理领域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共管理领域也在日益壮大和完善。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和职业,其发展趋势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公共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全球化与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公共管理领域也受到了国际化的影响。

跨国合作和交流成为了公共管理的重要趋势。

各国之间可以借鉴对方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共同解决跨国和全球性的问题,提升公共管理的水平。

二、数字化和信息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化和信息化成为了公共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公共管理部门可以更加高效地获取和处理大量的信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决策。

同时,数字化和信息化也使得公共管理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和透明,提升了公共管理的公信力和参与度。

三、社会参与与合作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社会参与和合作的增加。

传统的“管治”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民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也日益增强。

在公共管理领域,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形成多方合作、共享资源,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在民主决策和公正分配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可持续发展公共管理领域体现了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越来越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平衡。

公共管理部门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创新和变革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和变革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时,公共管理部门需要主动调整管理模式和机制,推动制度创新和改革。

借鉴市场化的管理经验,注重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六、法治化和规范化法治化和规范化是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公共管理部门需要建立科学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管理行为和权力运行。

同时,公共管理部门也需要自身具备更高的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能。

七、人才培养和学习型组织人才培养是公共管理领域发展的基础。

第二讲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1)

第二讲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1)
代表:
(1)(美)泰勒(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科学管理原理》
(1911)“科学管理之父”
(2)(法)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现代管理 理论之父”
基本观点:(1)组织的六大类基本活动: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会计活动、安全活动、 财务活动、管理活动。
2、行为主义的公共行政(P9) 代表:
(1)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际关系理论
工场照明试验(1924.11--1927.4) 福利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8— 1928.4) 谈话试验(1928--1931) 群体试验(布线组试验,1931--1932)
霍桑试验得出的结论
•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 的“经济人”。 • 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 (而士气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企业中除了正式群体以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群 体。 • 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 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推荐:关于治理的6本经典著作
• [法]让-皮埃尔· 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译,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 [美]詹姆斯· 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 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 [美]斯蒂芬· 戈德史密斯等:《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 的新形态》,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 • 王浦劬、臧雷振:《治理理论与实践:经典议题研究新 解》,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 • 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浙江大学出版 社,2009年版。

公共管理学科的历史发展

公共管理学科的历史发展

公共管理学科的历史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数千年的古代文明。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起源于古代帝国和王国的行政组织与管理实践,旨在提高政府和行政机构的效率和能力。

以下将分为四个阶段来介绍公共管理学科的历史发展。

阶段一:古代公共管理(公元前500年之前)古代公共管理主要是以各种古代文明的帝国和王国为背景,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罗马等。

在这个阶段,公共管理的目标是维持政府的权力和政权稳定。

帝国和王国通过行政机构和管理体制来实现对整个国家的管理和控制。

这个阶段的公共管理主要注重行政职能的规范和实施,通过法律和制度来达成政府官员的责任和权力。

阶段二:现代公共管理(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现代公共管理的发展起源于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过程中的政府行政实践。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政府行政机构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来应对。

在这个阶段,公共管理逐渐从简单的行政职能转变为追求效能、质量和效果的整体管理系统。

同时,公共管理也融入了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阶段三:新公共管理(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的理论和实践运动。

这个阶段涌现出一系列关于公共管理和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新公共管理主要强调市场机制、产出导向和效能导向的管理原则,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经济激励机制来提高政府机构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新公共管理还强调管理的分权、反应灵活和结果导向的特点,以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阶段四:公共治理(20世纪90年代至今)公共治理是公共管理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

公共治理主张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合作和参与,通过建立多层次、多主体和多渠道的管理和决策机制来解决公共问题。

这个阶段,公共管理不再仅仅关注政府的管理行为,而是强调政府与社会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作和共治。

总结起来,公共管理学科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古代公共管理到现代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的四个阶段。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是关于政庹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的学科。

在全球范围内,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本篇文章将着重介绍近现代以来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公共管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程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公共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工业革命与行政管理工业革命的到来标志着现代社会的兴起,随之而来的是对公共事务管理的需求和改革。

在19世纪,西方国家的政府开始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系,开展行政改革,建立起以科学、规范和效率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

这一时期,公共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要内容,注重规范、效率和体系化。

第二阶段:社会福利国家与公共管理20世纪初,随着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许多国家开始建立社会福利国家,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开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公共管理的范畴逐渐扩大,从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向涵盖公共政策制定、社会福利分配、社会服务管理等多个领域。

这一时期,公共管理强调公共利益、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

第三阶段:新公共管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新公共管理理论逐渐兴起。

新公共管理强调市场化、私有化和效率化,试图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管理手段改善公共事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这一理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争议,其中包括对公共服务的商业化和公共利益的忽视等问题。

这一时期,公共管理逐渐向市场化、效率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公共管理的创新、运营和结果导向。

第四阶段:数字化和全球治理21世纪初,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全球范围内的公共事务管理开始面临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挑战。

政府、组织和公共管理机构开始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加强对公共事务的监管。

全球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也逐渐向全球视野发展,注重跨国、区域性的公共事务管理和治理。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到扩大的公共事务管理,再到市场化的新公共管理,以及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

公共管理 学科专业

公共管理 学科专业

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是一门涉及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管理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公共事务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定义、发展历程、专业特点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是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运行进行管理和改善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公共事务的组织、决策、实施和评估,涉及领导、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方面。

二、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西方国家。

随着现代国家的发展,政府的职能日益扩大,对公共事务的管理需求越来越迫切,公共管理的研究逐渐兴起。

20世纪初,美国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中心,公共管理学科也开始形成。

20世纪50年代,公共管理概念逐渐扩大,从狭义的政府管理发展为广义的公共管理,包括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管理。

三、公共管理的专业特点公共管理学科具有以下几个专业特点:1. 综合性。

公共管理涉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2. 实践性。

公共管理注重实践操作,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管理科学性。

公共管理借鉴了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科学的管理技术和工具的应用。

4. 社会责任感。

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

四、公共管理的就业前景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良好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选择从事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益机构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的职业包括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社会事务管理、公共关系等。

此外,随着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是一门关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管理的学科,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管理科学性和社会责任感等专业特点。

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广阔的就业前景,可在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管理和决策工作。

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

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

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
公共管理是管理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的学科。

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时国家将公共管理确定为管理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因此行政管理教研部与领导科学教研部在这一年合并,更名为公共管理教研部,并下设公共行政、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和人力资源4个教研室。

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山大学等教学研究基地的推动下,公共管理学在中国逐渐兴起。

在教育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为全国第一。

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状况及趋势

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状况及趋势

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状况及趋势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及趋势,是近几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公共管理学科时代,如何更好地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已经成为很多学者和教育部门的热门话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1、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设置正在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大学和研究生院已设立了公共管理学科,其中包括公共管理学、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服务管理学等。

据统计,我国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数量已超过1000所。

2、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有所增加。

随着公共管理学科在高校的建立,高校也在加强对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各大院校开设了以公共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项目,每年培养的公共管理人才多达数千人。

3、公共管理学科的科研有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的科研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研究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理论,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二、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趋势1、理论研究将会更加发达。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的支撑,而随着学术水平的提高,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研究也将会更加发达,越来越多的新理论能够应用到实践中,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2、实践教学将会更加重要。

随着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也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将会紧密结合,以更加实用的方式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国际合作将会更为紧密。

随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国外的学者之间的合作也将会更加紧密,各国学者可以通过交流互访等方式,增进双方对公共管理学科的了解,共同推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总而言之,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状况和趋势是非常乐观的,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设置不断增加,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也在加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实践教学也在加强,国际合作也越来越紧密,这些都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构筑了良好的基础,未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变化

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变化

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变化《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变化》一、前言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关注着政府组织、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和治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变化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变化评估1. 传统公共管理学传统公共管理学一直是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重要二级学科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公共管理学也在不断变化和修正。

在2023年,传统公共管理学将更加注重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管理挑战。

2. 组织管理与行政管理在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组织管理与行政管理作为重要的二级学科,也将迎来一系列变化。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组织管理与行政管理将更加强调政府组织变革、公共行政效能提升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3. 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估作为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重要二级学科,将在2023年更加注重政策创新和政策效果评估的研究。

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数据和技术手段进行政策分析和评估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4.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随着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这一二级学科也将迎来新的变化。

在2023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将更加关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5. 社会治理与公共参与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社会治理与公共参与成为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备受关注的二级学科之一。

2023年,这一二级学科将更加注重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公民参与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三、总结与展望2023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的变化不仅呈现出更加宽广和深入的研究范围,也更加深入贴近社会现实和治理需求。

第二讲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1)

第二讲 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1)

治理是各种公的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 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 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 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 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
全球治理
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 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 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 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 ,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 的全球治理理念。
(二)公共管理时期(P11)
1、新公共管理理论
解决问题: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
尽可能实现社会自治;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主要观点:(略)
代表人物:奥斯本和盖布勒
代表理论:“重塑政府理论”(政府再造的十项原
则)
《改革政府》一书目录
2、新公共服务理论(P16)
• 服务,而不是掌舵 • 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代表:
(1)(美)泰勒(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科学管理原理》
(1911)“科学管理之父”
(2)(法)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现代管理 理论之父”
基本观点:(1)组织的六大类基本活动: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会计活动、安全活动、 财务活动、管理活动。
3)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
4)主张突出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 5)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4、现代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目标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目标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目标一、提高公共管理能力公共管理学科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公共管理能力,使政府和公共组织能够更加有效地运行和管理。

通过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共管理人才,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使其能够在公共管理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促进公共治理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应致力于促进公共治理创新,通过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公共管理中的难题,提出新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安排,推动政府和公共组织适应社会变革,增强公共服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三、加强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与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公共管理学科应该致力于研究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寻求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模式,实现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功能与市场自主发展的有机结合。

这将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决策效能,提高市场的竞争效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公共参与和社会创新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关注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利益,积极鼓励公众对于公共决策的参与和监督。

研究公共参与的理论和方法,推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促进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加贴近公众需求,增加公正和效能。

同时,公共管理学科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创新,激发社会各界的创造力,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公共管理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的学科,各国都面临着类似的公共管理问题和挑战。

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成果,丰富和拓展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这将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六、培养公共管理人才最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目标也包括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复合能力的公共管理人才。

他们应该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在公共管理中发挥领导和管理的作用。

公共管理发展的5个阶段

公共管理发展的5个阶段

公共管理发展的5个阶段西方公共管理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被认为是西方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石。

近年来,由于公共政策的不确定性、复杂国际形势和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这一框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在中国社会学者看来,公共管理既是问题导向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也是以中国为中心形成共识、以全球化为主题展开的创新管理理论与方法。

但是,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决策技术研究”、从公共管理发展历程的角度着手对早期阶段“公共决策理论”、“决策理论研究”、“中国政府模式研究”及当下阶段进行简要回顾和梳理。

一、早期阶段研究成果与以往的公共管理研究成果不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对社会问题产生、发展与解决的基本理论研究并对具体的治理实践产生影响的研究阶段。

“公共决策理论”在此阶段就已经形成。

由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很多以“公共决策理论”为核心思想和方法论体系的重要文献,研究团队也利用类似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公共决策理论。

这种由公共理论发展而来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用历史数据分析和经验分析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领域;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把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整体看待并进行深入探究的社会理论领域。

公共理论不仅需要对社会中人们日常生活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阐释,而且需要对政治、文化领域中各种有关的社会因素进行细致地考察,从而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提供依据。

这不仅要求政府官员深入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要求他们根据具体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要求建立一种更广泛地、更加严密地研究社会问题,尤其是具体社会问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这一学科框架。

只有通过全面了解社会问题并深入地探索其解决办法和策略框架,才能获得解决问题所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

2、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用历史数据、社会发展理论和政策研究来解释现实问题的理论领域;更重要的是,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针对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而是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现实的方法。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策科学必须充分考虑公共部门管理研究(公共管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把它放在公共管理的大视野中加以考虑,这有助于把握政策科学发展的未来取向,拓宽政策科学的研究主题,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加快政策科学的知识创新。

一、公共政策学的缘起政策科学又称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学)和政策研究,是二战后在西方(主要是美国)的思想库和大学兴起的一个全新的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

它的出现被视为“当代公共行政学的最重要的发展”、当代政治学的“一次最重大的突破”以及当代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变化。

政策科学的迅速成长以及它对各国政府政策制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它成为各国政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学科.现在政策科学已构成当代公共管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而富有活力的部分。

一般认为,“政策科学”概念是美国政治科学家拉斯韦尔首先提出的。

早在1943年的一个备忘录中,他就提到了“政策科学”的概念,而这一概念在出版物中的首次出现则是他与卡普兰在1950年合著的《权力和社会:政治研究的框架》一书.1951年,拉斯韦尔在与拉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特别是拉斯韦尔本人所写的“政策方向”一文中,首次对社会科学中的政策研究方向,即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和发展方向作出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发展的基础,成了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拉斯韦尔因此成为“现代政策科学的奠基人”;政策科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则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事,它以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政策科学构想》(1971)和《政策科学进展》(1971)的出版为代表,这些著作构成政策科学发展的第二里程碑。

“政策分析"一词则是美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首先提出的。

他在1958年发表了“政策分析”一文,用“政策分析”表示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渐进比较分析类型。

在西方文献中,“政策科学”与“政策分析”两个概念的关系颇为复杂,有的学者将两者当作同义词使用;有的学者将它们加以区别,用“政治科学"作为一个总的学科领域名称,强调它的跨学科、综合性特征,而将“政策分析"看作政策科学的一个分支,强调政策分析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应用性学科的特征。

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摘要:中国的公共管理学科以改革开放初期行政管理学的恢复与重建为契机,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推进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出了贡献。

但是,公共管理学科在迅猛发展的今天,还面临着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诸多问题,特别需要厘清学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准确认识公共管理学科未来的发展及其任务,以适应时代面临的各种挑战。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任务一、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及其问题作为独立的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仍然只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直到20世纪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学科结构的调整,公共管理才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5个二级学科。

但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以行政管理的恢复与重建为起点,已经伴随着改革开放历经30年的建设历程,在这期间,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发展势头之猛,是超出任何其他学科的,迄今,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及覆盖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

在本科专业发展方面,从1984年我们国家才开始设立行政管理专业,1985年有7所大学学生从大学二年级转入行政管理专业,直到1987年,国家才正式批准7所大学招生。

但到2009年,据教育部最新统计,公共管理相关本科专业迅速扩张,已经从行政管理专业的一枝独秀发展到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17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成为高校最为普及的开设专业,其中,行政管理已达到321所,公共事业管理472所,劳动与社会保障143所,土地资源管理82所。

在研究生教育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自1986年武汉大学率先开招行政管理方向研究生,1988年人民大学首次设置行政管理硕士点以来,现在,全国高校拥有公共管理学科一级硕士点已达56个,近百所高校开展了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教育,有博士点的学校达到26所,有一级学科的学校达13个,并已有7所大学拥有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成立专门的公共管理系及公共管理学院已经蔚然成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范围和主题过于宽泛使得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呈现出分散而庞 杂的图景,缺乏主导性的分析框架,无法建立起一个为多数人所 接受的累积性知识基础。
“虽然近些年来公共管理引起了大量的讨论,在世界上有许多关 于‘范式转变’的谈论。但是,还没有形成关于分析公共管理的 普遍同意或接受的基本知识。”(胡德:《国家的艺术》)
二、中国公共管理学发展的现状:成就
学科发展的机遇。巨大的现实与理论需求促进了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 迅速发展。近年来党和政府做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服务型政府”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战略决策,为中国公共部 门尤其是政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巨大空间,也对公共管理理论 与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 历史机遇。
“公共行政就是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安排”(胡德)。“政 治经济学家已把公益物品和服务的供给看成公共行政的核心组织 性概念,研究如何超越特定政府管辖的限制,通过协作行为来共 同提供特定的公益物品和服务。”(V.奥斯特罗姆 )
公共管理学把关注点放在与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上,寻求有效的 公共管理方式来提供广泛而优质的公共服务。其目标是促进政府 及其他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因此,公共 管理学也就可以界定为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如何与其他 社会组织合作而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学问。
一、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定位:身份危机
判断一个学科及研究范式是否成熟的基本依据或主要标准是:学 科范围和边界的确定、学科知识的增长或累积、研究方法的适用 性和独特性以及学科社会建制的相对完善。
用这些标准来衡量,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虽然早已是一个 独立的研究领域,但还不能满足主流社会科学所要求的标准,很 难说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或托马斯.库恩所说的“常规科 学”)。
由于不能充分满足这些评价标准,所以,在公共行政学百余年的 历史发展中,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直伴随着学科身份与合法性问题的争论,并
屡屡出现学科的身份危机或认同危机。
一、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定位:知识基础问题
迄今为止,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该学科定位与性质模糊一直 困扰着公共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的研究。
研究者被强求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选择、在理论建构和数 据收集和分析之间选择、在处方性和描述性之间选择、在体内临 床对‘真正的行政学’研究和社会心理实验室内进行非行政学体 外研究之间选择(J.W.费斯勒:《公共行政与社会科学》)。
《公共管理前沿专题》之三
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陈振明
导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迅速发展, 学术研究、知识应用、人才培养以及学科的社会建制(学科的制 度化建设)成就斐然,公共管理作为一个一级学科的地位得以确 立,学科的社会影响也逐步增强。
在学科繁荣的背后,却潜藏着学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成 熟研究范式的缺乏、学科边界的模糊、研究方法的落后、理论建 构与学术创新的薄弱,制约了学术研究质量的提升和学科的进一 步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基本原因是缺乏严谨的研究方法,尤其是经验- 实证研究方法应用的不足。“除了缺乏方法严谨性外,公共行政研究
不能识别出对该领域最为重要的中心议题”(理查德·C·鲍克斯)。
二、中国公共管理学发展的现状: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恢复并展开了对公共管理学领域的研究 与教学工作。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 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知识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步成长 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二、中国公共管理学发展的现状:成就
然而,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仍然比较落后,存在 着学科边界模糊,视野狭窄,基础不牢,知识体系不完整,研究 方法陈旧,知识创新不足,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针对性、 应用性不强,对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新思潮、新流派、新理论和 新方法的跟踪研究与批判分析尚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
《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十一五”发展战略与优先资助研究报告》 的数据表明,21%的专家认为我国公共管理及公共政策学科在基 础理论研究上比较薄弱,缺乏系统性、原创性和理论前瞻性,在 研究方法上与国际通用的规范方法相脱节;同时,我国公共管理 学科正处于创始和形成期,存在大量的理论空白需要填补。
学术研究的进展。根据对国内外相关重要期刊和思想库在该学科领域 所做研究工作的统计分析表明,近10年来本领域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研 究成果数量有了显著增加。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选题是近几年的出版 行业的一个热点,有大量的译著、论著及教材问世。如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有关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丛书、译丛及 系列教材。
一、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问题
由于公共行政学不能发展出可以与主流社会科学相媲美的积累性知识 体系而屡受批评。“大量的公共事务和行政的研究都在当代问题中跳 来跳去,无视过去的经验和研究,这导致了今天积累的成果大部分都 是乱七八糟的大杂烩”(查斯特·A·纽南得:《公共行政研究》序言)。
大量的研究及成果被判定为是前科学的,只是对问题或变量所做的概 念界定或描绘,并未对假设进行检验;许多研究是问题导向或实践导 向的,是‘应用性的’而非‘基础性的’,往往囿于对政策或行政经 验的描述,因而对学科知识的积累没有贡献。
因此,明晰的学科边界,引入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形成规范的研 究范式,加强理论建构并促进知识增长,就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学 科目前必须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简言之,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 下一步发展,应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知识积累以及方法论的 自觉。
一、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定位:学科定义
作为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公共管 理学可以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 事务管理,即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要 研究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公共组织,尤其是是政府组织的结 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环节 (组织、决策、沟通、协调、监控、评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