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广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第一章:我们生活在中国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 教学内容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中国。

4.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中国的一些了解。

(2)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传统节日等。

(3)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中国趣事。

(4)总结:强调学生要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第二章:我们的学校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情感。

2. 教学内容学校的设施、师资力量、校风校训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访谈、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学校,增进对学校的感情。

4.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学校的认识。

(2)讲解学校的设施、师资力量、校风校训等。

(3)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在学校里的美好时光。

(4)总结:强调学生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学校的荣誉而努力。

第三章:我们的家庭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父母,关心家人的情感。

2. 教学内容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的责任、家庭的幸福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4.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家庭的认识。

(2)讲解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的责任、家庭的幸福等。

(3)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家庭里的温馨时刻。

(4)总结:强调学生要尊敬父母,关心家人,为家庭的幸福而努力。

第四章:我们的朋友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品质。

2. 教学内容朋友的意义、交友的原则、友谊的维护等。

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讨论、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

(1)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朋友的了解。

(2)讲解朋友的意义、交友的原则、友谊的维护等。

(3)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与朋友的美好时光。

(4)总结:强调学生要珍惜友谊,尊重他人,善于合作。

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000字关于课程的设计:本教案是基于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的授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大力强调“学以致用”的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其更好的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总体目标:1.识别不同的行为规范,并理解恰当的社会行为是何种重要的事情。

2.学会通过合理的沟通和交流方式,解决问题并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有:1.尊重与关怀2.共处学校与社会3.劳动知识4.交流沟通5.生命与健康6.环境教育三、教学方法:1.互动教学本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互动式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如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主动性,从而增强课堂的效果。

2.体验教学在学生尚未理解理论知识的时候,用实际体验的方式带领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形式来体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增强学生对社会行为的认识,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到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3.多媒体教学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如展示图片、视频、音频等,既增强学生的听觉视觉效果,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知识的真实性和丰富性。

四、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通过一个问题、一个动画、一个小故事、一首歌曲等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引入新的课程。

2.新课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确立对新课程的基本认识,同时启动学生的思维,勾画出课程框架。

3.多媒体展示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展示案例,增强学生对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清晰的图像,进一步细致地理解课程内容。

4.展示、交流在展示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

教师根据掌握情况,拓展课程知识,让学生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学习习惯的培养: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复习。

3. 行为规范的培养:守时、守纪、礼貌、友善、尊重他人、爱护公物。

4.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合作分工、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分享成果。

5. 生活态度的培养:积极面对困难、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三、教学方法2. 讨论法: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小组活动: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分工合作、相互支持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品德表现,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计划1. 第1-2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

4. 第7-8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合作分工和相互支持。

5. 第9-10周: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2. 辅助材料:PPT、视频、案例分析、小组活动指导手册。

3. 网络资源: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文资料、新闻报道、故事视频等。

4. 实物资源:公物损坏展示品、团队合作成果展示品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

4. 第7-8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合作分工和相互支持。

5. 第9-10周: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九、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是否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第一章:我和我们1.1 学习目标: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事。

1.2 教学内容:讲解个人与集体的概念。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小组活动:完成一个团队任务,如接力赛跑。

第二章:家庭中的我2.1 学习目标:了解家庭的重要性。

学会感恩,尊重父母。

2.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的重要性。

让学生分享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带来家庭照片,分享家庭故事。

写下对家人的感谢信。

第三章:学校生活3.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生活的规范。

学会与老师和同学良好相处。

3.2 教学内容:讲解学校生活的规范。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与老师和同学良好相处。

3.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小组讨论: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第四章:遵守规则4.1 学习目标: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学会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4.2 教学内容:讲解规则的重要性。

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3 教学活动:讲解规则的游戏:如“遵守交通规则”游戏。

小组讨论: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第五章:自我保护5.1 学习目标: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学会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

5.2 教学内容: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在危险情况下保护自己。

5.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遇到危险情况时的自我保护。

小组讨论:分享自我保护的方法。

第六章:关爱他人6.1 学习目标: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学会尊重和帮助他人。

6.2 教学内容: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

小组活动:进行一次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如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第七章:我们的环境7.1 学习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会爱护环境,节约资源。

7.2 教学内容: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备课一、1、谢谢您爸爸妈妈第一课时小时候的故事教材简析:“小时候的故事”配有四组插图,旨在引导学生回忆甜蜜的过去,让他们感受父母对自己倾注的心血和关爱。

通过回忆自己小时候成长的一些故事,唤起他们对父母辛勤操劳的感激之情。

活动目标:1、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爱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1、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或意义。

2、收集父母养育自己成长的典型事例以及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故事。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课(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夸赞父母的歌曲?点评:父母为我们不只倾注多少心血,当我们学习有了困难时,当我们跟同学闹矛盾时,当我们生病需要治疗时,爸爸妈妈给予我们无数的教导和关怀。

二、活动组织活动一诠释名字,感悟关爱。

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或意义,感受父母对自己寄托的厚望。

活动二引发回忆,体验亲情。

1、参照四组插图,引导学生体会图中所表现的家人爱的付出。

2、回忆小时候记忆犹新的成长故事,进一步体会浓郁的亲情。

活动三互动交流,反思自省。

拼接爱心。

(在列举的事例中,你若做到了就拼接一块。

同学交流,看看谁的爱心拼接地最完整。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了吗?2、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3、在父母的生日了,你为父母做些事情了吗?4、平时你做了让父母开心的事情多,还是烦恼的事情多?(开心的事情多可以拼接,烦恼的事情多则不可以拼接。

)活动四明理实践,回报父母。

1、议一议:关心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2、小组代表发言。

点评:父母的爱,宽广而深厚,深沉而雄浑。

普天之下每一位父母都深深地疼爱着自己的孩子,他们为我们付出了不求回报的爱。

作为他们的子女,我们也要孝敬父母,这是我们中国优良的传统。

三、课下活动组织开展“我们班的小孝星”评比活动。

第二课时温暖的家教材简析:“温暖的家”配有两幅插图和一首亲情诗,旨在引导学生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广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广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品德与社会]成长中的我和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4.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单元一温暖的家主题一、我长大了教学目标: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2、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 1、 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 2。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收集自己的出生证和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儿童用品等。

2、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童年趣事。

教学过程:1、导入。

(1) 、板书课题。

(2)、请学生读教材第 2~4 页乐乐、虎子和文文的话。

(3)、让学生欣赏教材第 2~6 页,并发表意见。

2、小组调查。

1 / 22(1)、开展有趣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2)、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然后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得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得最多。

3、故事会。

按照座位排列,就近的几个同学组成小组,交流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选一件自己最有趣的幼儿趣事讲给大家听。

并展示自己幼儿时的物品。

4、全班讨论。

请学生读教材第 5 页小文发现小鞋的文字,引导学生讨论我长大了的含义。

5、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主题二爸爸、妈妈抚育我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最新资料推荐------------------------------------------------------ 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件 m 第四单元我的角色与责任一、教学目标 1、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不同的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出承担的责任。

3、体验承担某项任务,感受认真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后的愉悦。

4、知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维护集体荣誉是作巴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愿听意承担和认真完在集体的任蹯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关键点 1、教学重点:拙体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左同角色,并愿意在现实生活髡中当好自己的角色。

2、昭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赊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3、教学关键点:通过观察Й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谅责任。

三、课前准备:1 / 15课飨件、调查报告四、教学过疱程第一课我是谁(58- 滢61)(一)识别不同的阍场合有不同的角色。

1、瘅教师以自己为例问学生:荤我是谁?学生回答后,缔出示教师自己在不同场合的悱照片,如商店里、家里、旅游景区里,让学生感受到在喊不同的场合下,人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2、设置场景剿,让学生说说我是谁?(1)在学校里。

(2)F在商场里。

(3)在家里芤。

(4)在公共汽车上。

3、身边的人是谁?学生部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捅(二)认识不同的角色对耧人的不同要求引入:生活沉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每个人鸵都在不同的场合担当不同的谥角色。

1、学生讨论你认为怎样的老师才是一名好的绨老师?2、小组讨论:怎迤样做才是一名好学生? 3 伞、小组表演在生活中,我菝们每个人担当不同的角色,帐那应该怎样做才能当好这些浅不同的角色呢?现在就让我枪们一起来表演、讨论。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第一章:我和父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美德。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表达感激之情。

1.2 教学内容父母的爱: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孝顺父母:讲解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教授学生如何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

1.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父母爱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分享感受。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孝顺父母的小故事,互相学习。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沟通情景,提高沟通能力。

第二章:我眼中的老师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辛苦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敬老师、与老师良好相处的品质。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理解老师,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2.2 教学内容老师的工作:介绍老师的工作内容,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辛苦。

尊敬老师:讲解尊敬老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尊敬老师的意识。

师生关系:教授学生如何与老师良好相处,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2.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尊敬老师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分享感受。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尊敬老师的小故事,互相学习。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老师和学生,模拟相处情景,提高相处能力。

第三章:我的朋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朋友。

培养学生友善、乐于助人的品质。

3.2 教学内容友谊的力量: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友谊的重要性。

友善待人:讲解友善待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朋友间的相处:教授学生如何与朋友相处,增进友谊。

3.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友谊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分享感受。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的美好时光,互相学习。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朋友,模拟相处情景,提高相处能力。

第四章:遵守规则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培养学生自觉、自律的品质。

引导学生学会在集体中遵守规则,维护集体秩序。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第一课我爱我的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法:情景教学朗读谈话感悟引导学法:回忆看图交流教学准备: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课前教育: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个)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成长,你们爱自己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二、认识自己的家庭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

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四、有家感觉真好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己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己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

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的。

五、我爱我家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己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己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己的家居。

比如,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 1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1、教师先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时候的故事。

三年级品德上册教案广东版

三年级品德上册教案广东版

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生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例如,四年级的学生仍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合作和奉献助人的精神。

同时,他们也处于自我中心向他人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喜欢交友,但在人际交往中,有的表现为比较封闭、退缩,有的表现为比较放任、攻击,往往因为不会与人沟通而与他人发生冲突,其社会化发展的能力有一定的障碍。

儿童许多良好的品质都是通过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

因而,正确引导学生结交朋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与人交往的观念,掌握良好的交友技能,学会交往沟通的技巧尤为重要。

又如,四年级的学生对于事情的是非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但是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自主性和自立能力都不是很强。

在学习和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也相应出现了许多的烦恼,一些不良倾向不仅使学生们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会影响其性格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另外,四年级的学生开始有兴趣也有能力,关注人类的衣食问题,关注人类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竭的问题,他们开始有作为现代人的责任意识,开始参与社会活动,了解工农业生产状况,提高生活技能的需要。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成长中的我和你》;第二单元为《我是小小的志愿者》;第三单元为《我崇敬的人们》;第四单元《生活中的交通和通信》。

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为理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区教学目标:1. 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知道社区的组成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社区意识,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

教学内容:1. 社区的概念和组成2. 社区的设施和服务3. 社区的规则和秩序4. 社区的文明行为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了解社区的环境和设施。

2. 开展社区调查活动,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问题。

3. 进行社区文明行为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社区责任感。

第二章: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1. 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培养对学校的热爱和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内容:1. 学校的环境和文化2. 学校的规章制度3. 班级的组成和作用4. 班级活动和班级管理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2. 开展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进行班级规章制度的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班级意识。

第三章:我们的家庭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的组成和功能,培养对家庭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2.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意识。

教学内容:1. 家庭的组成和功能2. 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3. 家庭的关系和沟通4. 家庭的亲情和爱意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

2. 开展家庭角色扮演活动,体验家庭成员的责任和关爱。

3. 进行家庭沟通技巧的学习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家庭沟通能力。

第四章: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 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培养对身体保健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内容:1. 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营养和饮食健康3. 运动和身体锻炼4. 身体的安全和保护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2. 开展营养和饮食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3. 进行身体锻炼和运动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五章:我们的情绪教学目标:1. 了解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培养情绪管理和表达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通过讨论和交流,发觉自己的闪光点,明白得观赏自己,逐步建立自信心。

重点:让学生发觉自我,观赏自我。

难点:学生如何正确发觉自我,评判自我。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这学期的品德课由我和大伙儿一起学习。

我是第一次到你们班级上课,有好多同学不认识,你们能做一下自我介绍吗?二、学生进行自我介绍。

师:你光说名字,老师印象不深,比如你们班的XXX,他XXX棒极了,老师印象专门深。

期望大伙儿都来说说自己有什么优点或特长,好让老师记住你。

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

师:是啊!每一位同学都有许多优点和特长,不管是学习、劳动依旧其它,你们情愿来找一找吗?三、学生制作小档案。

师:下面我们就请大伙儿来制作自己的小档案,来找找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学生依照P3页的格式制作自己的小档案。

四、学生交流(老师依照念小档案,学生猜是谁。

)五、小结: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优点和特长,同时我们也不否定每人总有一些缺点和不足。

作为柏庐的小孩,我们要善于利用我们的优点和特长来克服不足和缺点,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越来越聪慧,越来越能干。

六、布置作业:填图册P1,P2第二题课后小结:了解自己,发觉自己,注意自己,关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并没有这种意识,他们往往更喜爱去注意别人。

事实上让他们正确地了解自己,发觉自己的优点,对增强其自信心有专门大的关心,因此在发觉优点的同时,也能发觉自己的不足,也有利于他们通过学习和努力去改正。

第二课时:课题:自画像教学目标:通过交流,让学生在观赏自己的同时,明白得尊重别人,观赏别人。

明白得要别人观赏第一要学会观赏别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第一要尊重别人。

同时也要发觉自己的缺点并注意克服和改正。

重点:让学生明白得尊重别人,观赏别人。

难点:发觉自己的缺点,主动改正。

教学过程:一、写同桌师:上一节课我们每位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许多优点和特长,你情愿关心你的同桌找找优点和特长吗?学生依照P5的格式,写一写自己的同桌。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与学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和规则。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情感。

1.2 教学内容学校的基本环境与设施学校的规则与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1.3 教学活动参观学校,了解学校的环境与设施讲解学校的规则与制度开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活动第二章:我的家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感受家庭的温暖。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父母,关心家人的情感。

2.2 教学内容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尊敬父母,关心家人2.3 教学活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分享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开展尊敬父母,关心家人的活动第三章:我的朋友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朋友的特征,学会与他人相处。

培养学生友善待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2 教学内容朋友的特征与相处之道友善待人,乐于助人3.3 教学活动讨论朋友的特征与相处之道实践友善待人,乐于助人的行为第四章:我与社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4.2 教学内容社会的组成与特点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热爱社会,关心国家大事4.3 教学活动讲解社会的组成与特点讨论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关注国家大事,培养热爱社会的情感第五章:遵守规则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

培养学生自律,尊重他人的品质。

5.2 教学内容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自律,尊重他人5.3 教学活动讨论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实践自觉遵守规则的行为培养自律,尊重他人的品质第六章:尊重他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品质。

6.2 教学内容尊重他人的表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包容他人6.3 教学活动讨论尊重他人的表现和重要性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实践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行为第七章:自我保护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品德与社会]成长中的我和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4.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实施过程〗(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1.教师播放录音。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

2.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

可以选择那些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温。

(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谈体会,以营造一个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环境。

)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

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什么张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教师仔细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给予称赞。

(二)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

2.通过对照片的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美好的家庭生活是父母长辈付出了努力和心血换来的,体会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我为温暖的家做些什么1.教师提出问题。

师:在这样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同学们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

但是你们在享受温暖生活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应该为这个温暖的家做些什么,对家庭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呢?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

讨论完毕后,每组选派几名代表陈述本组同学的观点,并要说明理由。

3.教师在对每个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之后,将学生写的卡片贴在“温馨宝典”――红心卡上。

4.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质疑、解释、补充等活动,逐渐地转变了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开始形成了主人翁责任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四)我的心里话1.教师引导学生对父母说说心里话。

师:你们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说得多好啊,老师都感动了,要是你的爸爸、妈妈能听到,一定会很高兴的。

你愿意说给他们听吗?2.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尽情地说出来,使学生与旁听的家长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

[品德与社会]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1.搜集、整理自己与家长的合影和家长抚育自己成长的小故事。

2.观察爸爸或妈妈一天的作息,体会爸爸、妈妈的辛劳。

(二)教师准备1.搜集动物和人类抚育子女的图片和录像片断。

2.邀请几位热心的家长参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请他们做精心的准备,列举生活中鲜活的小事例,讲述抚育孩子的切身体会。

〖本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是父母给了自己生命,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体验能力及收集资料的能力,进而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重和孝敬之情,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和情感。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实施过程〗略[伴你教品德与社会]夸爸爸赞妈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照片,了解自己长大的变化;并对爸爸、妈妈的工作进行调查访问,准备照片、汇报卡等材料。

(二)教师准备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主题的教学活动。

〖本课题教学目标〗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用“猜一猜”的游戏导入,引导学生理解长大后的变化。

接着,通过乐乐的感想来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引导他们对爸爸、妈妈说一说心里话,并说一说自己想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

最后,通过教师、家长、听课教师的评价来揭示课题,以达到情感的互动。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完成教学目标。

〖实施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出示一组学生小时候的照片)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玩“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照片,猜一猜他们分别是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呢?(学生猜)(二)引导对比1.师:(同时出示对比照片)瞧,这些同学小时候多可爱呀!相信你小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可爱吧!现在同学们都长大了,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2.学生结合搜集的照片进行汇报交流。

(1)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家长参与,倾听学生的发言。

(2)全班交流,请家长进行补充,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

师:你们不仅身体上发生了变化,变高了,变壮了,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比以前懂事了。

(三)交流感悟1.师:听到你们有了这样大的变化,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老师知道有一位叫乐乐的小朋友,利用假期的一天,去了爸爸的工作单位。

回来后,写了一篇感想,你们想听听吗?(播放录音)2.乐乐的感想是什么呢?(父母工作辛苦,应该为他们减轻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

)3.师:你们不是也和乐乐一样,对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你想说说吗?4.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5.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1)展示爸爸、妈妈工作时的照片,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

(2)交流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后的感想。

(3)展示自己制作的报道――“爸爸、妈妈的一天”,介绍父母的工作情况。

(4)播放自己拍摄的采访录像(录像包括父母的工作情况片断和对父母的访谈)。

6.邀请部分学生家长补充和介绍自己工作的辛劳。

7.师:听了大家的汇报,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吗?你想为他们做点儿什么来表达你的心意呢?8.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全班交流。

(四)采访父母1.师:听到同学们都这样为爸爸、妈妈着想,懂得要为爸爸、妈妈分忧,老师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看来你们不仅长大了,而且懂事了,懂得体贴爸爸、妈妈了,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老师想对你们说:你们真棒!今天还有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不知他们看到你们今天的表现,有什么想法?你们想去采访一下他们吗?2.教师请一位学生采访自己的家长。

3.该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

4.师:你听了爸爸(妈妈)的这番话,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和同学说吗?5.师:你们也想去采访一下你的爸爸、妈妈,听听他们对你的评价吗?如果今天爸爸、妈妈没来,你也可以去采访一下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和听课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

6.全班学生去采访家长和听课的教师。

(五)全课总结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2.选派代表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总结。

师:今天,大家通过学习和交流,体会到自己发生了变化,知识、能力比以前提高了、进步了。

我和你们的家长都觉得你们长大了、懂事了。

再过三个月新年就要来临了,你们又要长一岁了,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健康、更懂事。

(六)布置作业1.落实自己的计划,并了解家长的反应。

2.落实计划几天后,完成教科书第13页“我的感受”。

3.阅读母亲节的由来,并查找资料,了解父亲节的由来。

[品德与社会]我是一个好帮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教师准备1.教学中要使用的调查问卷表格。

2.课前就学生在家里的文明礼貌表现,采访学生家长,并拍成录像片段。

〖本课题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确立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树立对爸爸、妈妈要有礼貌的情感。

2.懂得文明礼貌可以让亲人间关系更融洽,文明礼貌可以筑就一个暖意融融的家。

3.知道在家里什么时候怎么做才是文明礼貌的行为,并乐于去做,进而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用调查统计的方式得出在家里不注意文明礼貌是个普遍现象的结论。

2.用讨论和探究的方式总结出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在学校与在家不同的行为表现。

3.用体验的方式感知亲人间注意和不注意文明礼貌时,自己的切身感受有什么不同。

4.用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家里注意文明礼貌的好处在哪里。

5.探究、讨论和设计:家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文明礼貌,小组讨论,并设计出《家庭文明公约》。

〖实施过程〗(一)调查和统计教师出示四种画面,请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情景在自己的调查表上做出选择。

要求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做法,对每个情景中的两种表现做出选择。

第一个情景:早晨离家上学前A.向父母说“再见”;B.天天在一起生活,天天都见面,说不说“再见”无所谓。

第二个情景:当有事要进父母房间时A.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B.都是一家人,没必要敲门,可以直接推门进去。

第三个情景:妈妈做好了饭,叫你和爸爸吃饭A.等妈妈―起吃;B.都是一家人,你等我,我等你,多累呀,可以边吃边等。

第四个情景:回家之后,很累了A.坐要讲究坐相,再累也不能四仰八叉地;B.往沙发上一躺,怎么舒服怎么坐。

接着请各小组分别统计组内A,B选项人数的多少,然后全班统计A,B选项的人数。

最后的统计显示:选A的有16人,选B的有24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