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通史整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

中国古代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

手工业

纺制 间
冶金
商业 发
织瓷 手


业业 工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科技 农学
文化
艺术

文医
书绘 戏
数学
文学
历学
法画 曲
法思想2页周王室衰微春秋战国时期是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 转型的大变革时期。经 济上,铁器和牛耕使用 并推广,小农经济形 春 成,井田制崩溃,封建 秋 土地所有制确立;政治 战 上,分封制和宗法制瓦 国 解,各诸侯国割据混 战,纷纷变法,加强中 央集权;思想文化上,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 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 化发展的基础。
官府控 战 制商业 国 的局面 司 被 打南 破,商 业繁 荣。商 鞅变法 开始推 行“重 农抑 商”政 策。 民 间 手 工 业 得 以 发 展 。
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战 《《 诗 国 黄 经 》、 石 帝楚 辞 申 内( 屈 用 经 原《离 赤 》 骚》) 道在 座战 标国 表时 示期 800 问 多世 恒。 星。
工具。 工 人 。 丝 绸 远 销 欧 亚 , 开 辟 陆 上 海











4页
汉武帝 推行货 币官 铸、盐 铁酒专 卖、官 营贩 运、物 价管 理、向 工商业 者加重 征税 等,打 击富商 大贾。
西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汉 有 纸 , 东 汉 蔡 伦 改 进 造 纸 术 。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页
商商 朝朝 已能 有烧 织制 机原 ,始 西瓷 周 器。 能 生 产 斜
夏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商 西 周 时 期 以 青 铜 铸 造 为 代

通史整合 专题篇

通史整合  专题篇

通史整合.专题篇
一、中国古代史
1.中华文明的奠基——先秦(公元前221年以前)
2.中华文明的初步发展——秦汉(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
二、中国近代史
1.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社会转型(1840--1895年)
4.近代中国反侵略和求民主的重大突破(1937--1949年)
三、中国现代史
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1956--1976年)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1978年一21世纪初)
五、世界近代史
1.资本主义曙光初现和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1500年前后一l8世纪末)
六、世界现代史
2.二战后人类文明的演变与全球化发展(1945年一21世纪初)。

高三历史通史整合——先秦时期

高三历史通史整合——先秦时期

庄 子
韩 非
孙 武
百家争鸣
形成背景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原因) 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 2.政治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衰落,诸侯崛起。3.阶级关系——“士”阶层因各诸侯国都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①主 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 想富国强兵、礼贤下士而思想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 教育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韩 张法、术、势相结合,将法家理论系统化。②主张 法家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思想基础。 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 非 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奖励耕战。③主张
思想 学派
①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 春秋晚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 应自然,“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 学派的创始人,代表当时没落 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反对掠夺战争。 ①其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 寡欲;②朴素辩证法思想(思想精华):任何事物都有 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中国哲 老庄之学老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③对社会 主张“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的铺张浪费。 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 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 道家思想 子发展持消极悲观态度:希望社会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 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 墨家 墨 主张“尚贤”,重视人才,讲究实际功利。④墨 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 主张 子 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④政治: 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提出判断知识的三 ②墨家学派具有“赴汤蹈火” 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违背了自然,提出“无 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条标准,即“三表法”)和逻辑学(建立了 的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为而治”的主张; 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中国通史脉络梳理

高中历史中国通史脉络梳理

高中历史中国通史脉络梳理中国古代史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5、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1.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部分(通史版有解析)

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部分(通史版有解析)

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部分(按通史顺序整理解析)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2021广东)1.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

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河南平顶山、陕西长安都在北方,说明当时南北文化相互交流,故选D;这是周边文化向中原传播,A项说反了,故排除A;题干与周礼无关,故排除B;题干为涉及宗法制,排除C。

2.(2021湖南)1.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1所示:表1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答案】C【解析】读表1可知,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人们对天的态度从颂天到“不理天”,反映了人的作用不断提高、人的地位不断提高,这是人文意识逐渐增强的表现,故选C。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不断衰落,A项表述错误,排除A;天道观,即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

人们认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这便是“天”;因其围绕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展开论辩,故称为天道观。

先秦时代各派哲学都依自己的天道观立论。

不能因为西周至春秋人们对天的态度变化而认为“天道观持续衰落”,如西汉还有所发展,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等,故排除C;材料未涉及人性,排除D。

3.(2021浙江)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

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各地的诸侯拥有世袭的特权,诸侯王位子孙相承,故选B;A项表述错误,因为在奴隶社会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王在封地内尚有极大的独立性,随着实力的壮大会威胁王权;故排除A;C 项说法绝对,因为分封的是“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故排除;维持了四百余年的统治说法错误。

通史复习知识整合:高三历史通史模式复习汇编

通史复习知识整合:高三历史通史模式复习汇编

高三历史通史模式复习纲要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总体特征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阶段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地方推行“推恩令”、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隋唐推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两条基本线索。

2.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小农经济长期成为我国经济的基本模式。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

商业自产生以来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市场不断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4)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他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

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

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心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

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生机。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知识整合】一、远古时代1.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

2.原始农业的耕作形式是刀耕火种。

3.已经学会养蚕缫丝织绸。

(完整版)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

(完整版)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通史介绍一,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1、距今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2、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3、夏朝开始“家天下”制度开始4、周武王率兵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5、周朝实行分封制(对象、权利和义务、意义、代表性诸侯国:燕、鲁、宋、齐)6、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宗法制(特点)7、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六国结束长年战乱8、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9、水利:大禹治水、战国时期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10、纺织:新石器时代,发现了陶纺轮、骨针等,纺织原料是麻和葛、丝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礼》记载,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动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作“国有六职”11、冶金: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铜器,商周青铜器发达,春秋时期出现人工冶铁,战国推广,出现锻铁、铸铁、炼钢、淬火技术12、陶瓷:原始时代有彩陶,龙山文化有蛋壳黑陶,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原始青瓷13、经济政策: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14、春秋时期文化:孔子(思想、教育、文化)、老子(辩证法)15、战国时期文化: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庄子、韩非子、墨子16、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17、商周时期,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是用木炭,春秋战国已经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18、《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西周——春秋)19、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楚辞(《离骚》)20秦代李斯是著名篆书家秦汉时期1、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始皇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概况、特点)2、前220年派屠睢征岭南(开凿灵渠、设置郡县)3、前215年派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攻阴山、修直道、筑长城)4、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5、前213-前212年,焚书坑儒6、汉武帝削落相权措施:频繁换相、提拔身份低微人士形成中朝(内朝)7、前106年汉武帝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政治8、西汉时期选官实行察举制9、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东汉时出现耦犁(二牛抬杠)10、水利:汉代关中的水利取得显著成效,东汉王景治理黄河11、西汉崔寔《四民月令》反映了汉代田庄的生产,四民是指士、农、工、商12、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工官”制度13、汉代时期,中国被称为“丝国”(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14、冶金: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鼓风15、东汉末期墓葬中出土有青瓷器16、秦代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央设置亭楼。

历史通史时间轴中国古代史升级版精编版

历史通史时间轴中国古代史升级版精编版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 ◆政治上: • 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变法。 • 楚庄王问鼎(表明周天子王权弱,诸侯挑战分封
制)
• ◆经济上: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公元前594年 鲁 国“初税亩”。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 ◆思想文化上: • 老子创立道家学说。 •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
• 3、绘画: 唐代阎立本创作的《步辇图》;吴道子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 • 4、书法:楷书盛行于隋唐。唐朝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书法特色被称为“颜筋柳骨” • 5、孙思邈著有《千金方》等。 • 6、公元868年 雕版印刷品《金刚经》问世。 • 7、唐朝末期 火药应用于军事。

• 五代十国907——979年(略) • 辽、宋夏、金916年——1276年 • 元朝公元1271 年-1368年
的长安、洛阳,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3)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4) 广州是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司,专管对外贸易。 • 3、制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瓷器从唐代开始输出国外
科技文艺:1、唐太宗在孔子庙建立国学编《五经正义》,思想上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 2、唐诗繁荣; 李白“诗仙”,浪漫主义风格;杜甫“诗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 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
• 地方:道州县;唐朝中后期,地方出现藩镇割据
• 2、选官制度:进一步完善隋朝开始出现的科举制度
经济:1、农业:(1)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2)隋唐时,农民可以纳绢代役——租庸
调制出现(3)唐朝安史之乱,均田制逐渐瓦解,之后,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 2、商业:1)柜坊——银行雏形;飞钱——汇票。2)商业发达的城市——黄河流域

历史通史时间轴中国古代史升级版

历史通史时间轴中国古代史升级版

政治上:扩大尚书台权力;刺史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州的最高长官;东汉末年,地方行政郡州县三级制形成
经济: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生产出青瓷;曹操推行屯田制
文化科技:浑天仪至迟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已经出现;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衡制作地动仪;华佗发明麻沸散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剂。
经济:生产方式日趋成熟,土地制度 转变,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
05
思想文化: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学,科学领域也有所建树,具有浓厚的农耕文明的特色。
先秦时期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先秦时期
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历史概念阐述
国家机器: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外一个阶级的工具。其含义是,统治阶级必须建立一整套法律、制度、执行机构,并依赖于这些法律、制度和执行机构才能实现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专政机关都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通史时间轴——中国古代史部分
添加副标题
升级版
中国古代史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先秦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时间轴梳理
公元前221年
这张图建议放大看
原始社会 史前时期距今约 万年——约公元前 年 距今七八千年,发明了最早的松土农具—耒耜。我国农业进入石器锄耕时代。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集体耕作,平均消费。
思想文化: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04
秦汉时期 (前221年—220年)

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隋唐时期

中国古代史通史资料:隋唐时期

第四讲【隋唐时期】隋(581-618);唐(618-907)※阶段特征1、政治上: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科举制使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建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均田制逐渐瓦解,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快速发展;赋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宏大;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对外贸易发达;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文化上: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复兴运动兴起,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加强;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并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4、对外关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唐朝还加强了和周边各国及欧亚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技术和文化交流,并加强了各国间的政治往来,扩大了唐朝的影响。

※核心主干知识政治【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演变: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2、唐代:三省六部制(1)内容:①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设六部。

②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③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

(2)特点①相权三分,相互牵制;②职责明确,提高效率;③协商政务,集思广益;④制度约束,节制君权。

(3)影响①在当时的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结构效能,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对历史的作用:是我国官制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地方制度--郡县制到道州县】1、隋朝:郡县制。

2、唐朝:(1)唐初:道(用来监察州,带有监察性质的行政区)、州(府)、县。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课件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课件

文化 系统文字(甲骨文,金文);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文化, 炎黄子孙)
认知 三代时期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 1.周公的思想文化及历史地位
2.商周文明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影响
1. (2022·全国乙卷高考)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 C)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3)西周 ①西周的统治: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周。公元前841年,“国人 暴动”“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②政治制度: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 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宗法 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矛 盾和冲突。 ③法治:《九刑》。
3.商业与交通:各地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工商食官”的格局被 突破。中国在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4.经济政策: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三、思想文化:传统文化奠基 1.思想: (1)孔子:核心观念是“仁”,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恢复 西周礼乐制度并有所改良;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 (2)老子:“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主张顺其自 然,无为而治。 (3)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 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 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 水,影响深远。
第一部分
两大板块 纵横贯通 优势互补 珠联璧合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
板块一 通史横向整合——让认知更全面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一步 通史体系•重组—— 学“通”历史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时期课件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时期课件
④文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 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⑤选官与考核: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
⑥法律:颁行法律,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还发布法 律文告,称“令”。
⑦民族关系: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秦朝北 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4)对外关系:汉朝对外已打通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 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出使大秦。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
(5)赋役:大致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 赋,还征收财产税。
(6)户籍:编户齐民。 (7)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设亭 长。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互相监督。 (8)救济与优抚: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秦汉 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2. (2022·武汉市高三五月模拟)秦权秦量是秦朝的权衡器和量器实 物,出土地点分布极广,除秦国故地陕西、甘肃大量出土外,在山东、 山西、江苏等地都有出土。秦权质地有铜、铁、陶三种,秦量有铜方 升、铜椭量等,在其上有大量的秦朝诏令。秦权秦量的大量出土,反映 了秦朝( C )
A.推行郡县制效果明显 B.颁布律令长治久安 C.统一度量衡措施得力 D.修筑驰道沟通南北
2.经济与社会生活 (1)西汉初,“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东汉初清查全国垦 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农业:牛耕普及;修建龙首渠等;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迅速,土地兼并严重,形成庄园经济。 (3)手工业: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人们使用纺车纺纱场景。人们使用 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完整版)中国古代史(通史)

(完整版)中国古代史(通史)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时期【阶段特征】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时期,是奴隶社会形成、发展、繁荣、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

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和奠基时期一、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3)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二、经济:(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三、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知识整合】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

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2)分封制——地方行政“封建时代”的开始①背景:A、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史称西周。

B、内外服制度使中央与地方关系松散,加之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周公执政后,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作品及特点);文人画出现,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成就非凡。出现短篇“轶事小说”、“志怪小说”;B.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顶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代表人物及特点)、绘画进入繁盛阶段,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唐代阎立本、吴道子善画人物。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诗歌繁荣的原因及成就)。唐代小说“传奇”。唐代宫廷“梨园”;C.宋元时期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原因),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背景、题材、特征、代表作);风俗画(时代背景、题材、特点、代表作)描写市井生活,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戏曲形式,被称为南戏;到元代,杂剧(元杂剧繁荣与衰落的原因:①元朝对艺人的保护政策 ② 因为科举制的停考,部分文人投身于民间艺术③吸取前带的精华。衰落原因:①科举制的恢复 ②元杂剧模式过于呆板。)在北方兴起(代表作品),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宋朝时,出现了更适应市井生活的词,婉约派的代表是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代表有苏轼、辛弃疾宋代话本小说出现,散曲出现于宋代民间,到元代,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关汉卿、马致远的创作成就最高。
A.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黄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B西汉时期普遍应用牛耕和铁农具。牛耕或马耕在北方普及。出现了二牛三人的耦犁法和二牛一人的犁耕法;使用播种工具耧车,耕作方法采用代田法;C.汉代租佃现象普遍;东汉出现田庄经济;D.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采取“编户齐民”政策
A.木耒骨耜,出现少量青铜农具;B.大禹治水、井田沟洫纵横、春秋战国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c.从简单粗放到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从刀耕火种、到石器锄耕再到铁器牛耕;E.从土地公有制到井田制(性质、瓦解及其原因)、再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F.从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集体协作)到小农经济(原因、时间、特点、评价)、租佃关系产生;G.垄作法;H税制改革与商鞅变法
A.秦朝崇尚法家,儒学发展受挫;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严控教育: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人讲学。;b.汉初流行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原因、内容、评价)官方儒学教育体系化、制度化
A.造纸术:西汉时发明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影响);B《周髀算经》最早提出勾股定理、记录圆周率、《九章算术》总结了先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C.武帝时期浑天仪、制定太初历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D.《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四诊疗法,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东汉华佗是当时的名医,他精通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发明了五禽戏——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神农本草经》;e西汉氾胜之编写《氾胜之书》.
A.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曹魏时期屯田制、北魏均田制采取租调制;耕耙耱技术;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牛耕在南方得到普及。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出现了建康这样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B.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变为两税法;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中唐以后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隋唐时期南方两年三熟耕作制。C.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导致两级分化更为激烈,租佃关系仅次于自耕农经济,赋税制度沿用唐中期的两税法。出现了高转筒车,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农田水利法);南宋时期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A.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草市,商业受时局的影响发展缓慢;B.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大运河开通;外商、胡商众多,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兴盛,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农村集市(草市)贸易发展起来;出现柜坊和飞钱;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广州设立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C.宋元时期:集镇夜市兴盛,最早的纸币交子(作用),海外贸易发达(原因),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元代商业步入一个高峰期。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商业及贸易税收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D.唐朝长安与北宋东京(汴京)比较
A.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炒钢技术;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秦朝陶器兵马俑;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
秦朝时期: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的经济交流;西汉前期: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B。秦朝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两汉: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C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但时间和地点都受到政府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丝绸之路;
A小篆创始于秦代、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汉代出现草书、楷书;B汉赋: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朝代
项目
政治
经济
文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思想
科技文Leabharlann 艺术魏晋、隋唐、宋元时期A.三省体制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门第)隋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及政事堂制度(职责、特点、评价)、唐玄宗后期,废除府兵制改为募兵制,设军事边镇,长官称为节度使,最终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E.宋:“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使相权进一步被削弱。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削权属中央、文臣设通判、转运使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F.元——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为最高行政、最高军事、最高监察机构。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内容、作用)、土司制度: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其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郡县制后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另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G.廉政监察制度:隋唐:门下省有权对宰相决策提出异议,政事堂可对皇帝做法提出不同建议。完善于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元代制定一整套监察法规;H.隋唐、宋元时期科举制(形成过程、发展历程、标准、评价)i行政区划演变:郡县(秦)——州郡县(两汉)——道州县(唐)——路州县(宋)——省路府州县(元).
A.唐朝出现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地位)、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木活字、转轮字盘(外传时间及影响);B.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运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影响);C.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唐代发明火药,唐末火药应用于战争、五代至宋代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D.唐代僧一行实测子午线长度、黄道游仪,制定《大衍历》(地位),元代郭守敬制作简仪(地位)颁布《授时历》(地位);E.北魏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元代《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地位及内容);F.魏晋:刘徽首创割圆术、求出圆周率为3.1416(含有近代微积分思想萌芽),祖冲之将圆周率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G.药王孙思邈《千金方》;《唐本草》(地位)
A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含义、原因、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评价);b.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出现,游士游学现象活跃。
A战国时期发明司南;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秦汉时已有天体观测的浑仪。春秋时期,中国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筹算法;b.夏小正、殷历,干支纪日法;春秋时期开始采用置润方法,战国时期有月令;c.扁鹊脉学之宗四诊疗法;d.中国古代最初把文字刻在甲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刀笔吏。十进位值制,“人类最美妙的发明”E.商代能造木板船
朝代
项目
政治
经济
文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思想
科技
文学艺术
先秦时期
A.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公共权力;b.商:内外服制度、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c.西周:分封制(含义、目的、对象、内容、重要的诸侯国、诸侯的权利与义务、作用);宗法制(目的、含义、实质、核心内容、特点、作用);礼乐制;世卿世禄制;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d.春秋战国时期:1.由分裂到统一: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原则不断遭到破坏;秦灭六国,政局由分裂渐趋统一。2.封建制度确立: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奴隶制度逐步废除,封建制度逐步确立。3.军功爵制度
A.从二里头文化(原始社会后期)开始,我国进入青铜时代。西周晚期,已有铁器,春秋时期炼生铁和钢、战国时期掌握了淬火技术B.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生产斜纹提花织物C.新石器时代出现彩陶、白陶;E.出现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
A.原始社会出现以物易物;B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西周工商食官、春秋战国私商成为主体,形成著名的都会;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C.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出现(原因)
A《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分别开创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流派;B.帛画《人物龙凤图》等;c.商代甲骨文最早成熟的汉字,西周时期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