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流程操作课件
合集下载
冠脉造影的规范操作ppt课件
rate.
• Early ambulation and early discharge. • Lower procedural cost.
• Disadvantages: • Technically more difficult.
精选PPT课件
14
To use radial or not?
Patient selection • Obese ,elderly and patients with PVD • Patients with bleeding risk ( lytic, on
• The midpoint between the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and the pubis located the CFA in most patients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Inguinal Liagment
• TRA provides the lowest access site complication rate.
• TRA improves the comfort of the patient.
• TRA allows the use of most current devices and technique.
10
Seldinger technique
精选PPT课件
11
• The maximal inguinal pulsation is over the CFA in 90% of cases
• Fluoroscopically, the medial aspect of the femoral head marks the CFA. Puncture at this site will enter the CFA in 80% of cases
• Early ambulation and early discharge. • Lower procedural cost.
• Disadvantages: • Technically more difficult.
精选PPT课件
14
To use radial or not?
Patient selection • Obese ,elderly and patients with PVD • Patients with bleeding risk ( lytic, on
• The midpoint between the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and the pubis located the CFA in most patients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Inguinal Liagment
• TRA provides the lowest access site complication rate.
• TRA improves the comfort of the patient.
• TRA allows the use of most current devices and technique.
10
Seldinger technique
精选PPT课件
11
• The maximal inguinal pulsation is over the CFA in 90% of cases
• Fluoroscopically, the medial aspect of the femoral head marks the CFA. Puncture at this site will enter the CFA in 80% of cases
冠状动脉造影术基本操作课件
上图为冠状动脉内压力室化表现,呈深「V」形态,当冠脉压力变为此图形时,意味导管开口
顿,因进入冠脉开口过深、导管开口紧贴血管壁或冠脉严重狭窄、冠脉痉挛等所致。压力室化
介入中的常见现象,需及时识别及处理。
学习交流PPT
21
9. 冠状动脉造影
基本操作:右手旋转导管,左手进退导管;在进退中旋转,在旋转中进退, 学者常不能同时旋转及进退,此需台下多练习;切忌一直同一方向旋转(部 术者认为不可超过 270 度),易致导管折断、打结损伤血管;任何旋转及进 导管都应在有创压力检测下进行;多冒烟、少采集;应全程关注有创压力曲 变化。
学习交流PPT
8
穿刺切忌急于进针,首当仔细感受血管走形,避开血管弯曲处,沿血管走形进 初学者穿刺不成功多因进针前未能体会血管走形,盲目进针,首针未见血管实 事,此时不要忙于退出穿刺针,仔细感受此时穿刺针与血管搏动之间的关系, 穿刺针退到皮下,调整后进针成功率应会提高很多。
图 7 学习交流PPT 进针方法
图 学习交流PPT 器械准备
4
4. 药物配制: 肝素钠(用于术中肝素化,60-80U/Kg);硝酸甘油或/和维拉帕米缓解血管痉
药物配制及其浓度
学习交流PPT
5
5. 桡动脉穿刺及置管:穿刺点定位:约桡骨茎突上一横指,桡动脉搏动较强处。此处桡动脉 般较为良好,且血管走形较直,便于穿刺。且此处桡动为此处虽便于穿刺,但可能术后不利于止血, 上上之选。 桡动脉穿刺置管采用的是广为使用的 Seldinger 穿刺法,如下图所示。
17
沿导管将超滑导丝送入主动脉的操作手法,部分医院使用的是 J 形导丝,因 短,需将导丝和造影导管一前一后同时推送。
将超滑导丝送至主动脉窦底盘圈后,便可沿导丝送入造影导管。此过程初学者 推送,切忌暴力,毕竟初学者学对习交所流PP谓T 阻力体会不深刻,导致上肢动脉夹18层者亦
冠脉造影的规范操作归纳.ppt
3.前降支中段 14.右冠状动脉中段
4.前降支远段 15.右冠状动脉远段
5.第一对角支 16.房室结动脉
6.第二对角支 17.后降支
7.回旋支近段 18.左心室支
8.回旋支远段 19.右心室支
9.钝缘支
20.锐缘支
10.后降支
21.室间隔穿支
11.窦房结动脉 22.左心房支
课件
Coronary Anomaly
• Excessively obese patient • Radial approach is
preserved for cardiac surgeon
课件
Brachial Access Disadvantages
• More vascular complication (Thromboembolism Hematoma) than radial 2-3%
• TRA improves the comfort of the patient. • TRA allows the use of most current devices
and technique. • TRA requires learning
课件
课件
Brachial Artery Puncture
课件
Brachial Access Indication
• Femoral or radial approach is not available
• Femoral approach is dangerous ( aortic aneurysm )
• Unaccessible IMA by femoral approach
课件
规范操作:定义或原则?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经股动脉穿刺
主要器械
冠状动脉血管解剖示意图
1.左主干
12.圆锥支
2.前降支近段 13.右冠状动脉近段
3.前降支中段 14.右冠状动脉中段
4.前降支远段 15.右冠状动脉远段
5.第一对角支 16.房室结动脉
6.第二对角支 17.后降支
7.盘旋支近段 18.左心室支
8.盘旋支远段 19.右心室支
9.钝缘支
20.锐缘支
10.后降支
21.室间隔穿支
11.窦房结动脉 22.左心房支
左冠脉解剖
右冠脉解剖
左冠脉造影的操作过程
右冠脉造影的操作
冠状动脉造影的常用投照体位
正位(AP):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 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
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直; 左、右前斜位(LAO,RAO):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
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心脏;
头、足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 或足部;
右前斜+头位〔右肩位〕: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 脏;
左前斜+头位〔左肩位〕: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 脏;
右前斜+足位〔肝位〕: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 ;
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 观测心脏;
右前斜〔RAO〕30º+足位〔Cau〕20º〔肝位〕 观察LAD、LCX起始部、LCX体部、钝缘支〔OM〕 开口和体部;
5、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6、出血性疾病如出血和凝血功能障
碍患者 7、严重的外周血管疾病
8、发热及重度感染性疾病 9、其它原因:急性心肌炎,感
染性心内膜炎
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准备
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以消除顾虑,并取得病人的合作,签手术同意 书;
冠脉造影术-完整版PPT课件
89
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法(QCA) ——电视密度法
90
冠脉病变形态学分类
冠脉病变类型 1.病变范围 2.病变性质 3.球囊通过难易性 4.病变节段弯曲程度 5.病变冠脉轮廓
A型 局限,长度<10mm 同心性 容易 <45° 光滑
6.钙化 7.冠脉阻塞程度 8.与开口/分支关系
无或轻度 不完全 远离开口或分叉处
9.有无血栓
无
10.介入治疗成功率 >85%
B型 管状,长度 10-20mm 偏心性 较难,近段弯曲 45-90° 不规则
中度 完全<3 月 位于开口或分叉处, 需保护 有 60-85%
C型 弥漫性,长度>20mm 偏心+钙化 困难,近段重度弯曲 >90° 完全闭塞或移植血管 病变 重度 完全>3 月 位于开口或分叉处, 需保护 有 <60%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PD) 左室后支( Posterior branches of left ventricular, PL )
33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34
冠状动脉示意图
35
左冠脉解剖
36
左主干(LM)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 左或后伸展,0.2~4厘米,行至前室间沟分为 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发出中间支。
25
Seldinger’s穿刺 法
26
左冠脉造影的操作过程
27
右冠脉造影的操作
28
交友 广泛…
29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系统
30
影像增强器
患者
X线球 管
血管造影机
1. 机架;
2. 导管床;
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法(QCA) ——电视密度法
90
冠脉病变形态学分类
冠脉病变类型 1.病变范围 2.病变性质 3.球囊通过难易性 4.病变节段弯曲程度 5.病变冠脉轮廓
A型 局限,长度<10mm 同心性 容易 <45° 光滑
6.钙化 7.冠脉阻塞程度 8.与开口/分支关系
无或轻度 不完全 远离开口或分叉处
9.有无血栓
无
10.介入治疗成功率 >85%
B型 管状,长度 10-20mm 偏心性 较难,近段弯曲 45-90° 不规则
中度 完全<3 月 位于开口或分叉处, 需保护 有 60-85%
C型 弥漫性,长度>20mm 偏心+钙化 困难,近段重度弯曲 >90° 完全闭塞或移植血管 病变 重度 完全>3 月 位于开口或分叉处, 需保护 有 <60%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PD) 左室后支( Posterior branches of left ventricular, PL )
33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34
冠状动脉示意图
35
左冠脉解剖
36
左主干(LM)
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左冠窦上部的中央,向 左或后伸展,0.2~4厘米,行至前室间沟分为 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有时发出中间支。
25
Seldinger’s穿刺 法
26
左冠脉造影的操作过程
27
右冠脉造影的操作
28
交友 广泛…
29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系统
30
影像增强器
患者
X线球 管
血管造影机
1. 机架;
2. 导管床;
《冠脉造影》课件
心肌缺血或坏死
心肌染色不均匀,出现 缺血或坏死区域。
结果解读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冠脉造影结果。
动态观察
观察冠脉造影动态图像,注意血流速度和充 盈情况,有助于发现异常。
鉴别诊断
注意与其他心血管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心 肌病、瓣膜病等。
定期复查
对于异常冠脉造影结果,建议定期复查,以 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满意度。
远程诊疗与会诊
03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诊疗和会诊,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
覆盖范围。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挑战
01
安全性问题
进一步研究冠脉造影对患者的长 期影响和安全性问题,确保技术 的安全可靠。
02
03
技术标准与规范
培训与教育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提高操作技能, 规范使用造影剂,加强患者术前评估和准备 。
处理措施
对于出血和血肿,可采用压迫止血、冰敷等 方法;对于血管迷走反射,可给予阿托品等 药物治疗;对于造影剂过敏反应,应立即停 止使用造影剂,给予抗过敏治疗等。
并发症的监测与报告制度
监测
造影过程与操作步骤
患者体位
患者需平卧于手术台上,暴露手术 部位。
消毒与麻醉
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并使用局部 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
穿刺血管
在患者的手腕或大腿根部选择合适 的血管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血管 内。
注射造影剂
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射到冠状动脉内 ,同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获取 冠状动脉造影影像。
冠状动脉造影术PPT课件
感谢观看
03
探索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的诊断方法,以弥补传统冠状动脉造
影的不足。
对临床实践的影响与价值
提高诊断准确性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助 于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术的 诊断准确性,减少漏诊和 误诊。
优化治疗方案
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可以为 医生提供更多信息,从而 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降低手术风险
通过改进冠状动脉造影术 的技术和方法,可以降低 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安 全性和预后。
身麻醉。
穿刺
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通 常选用股动脉或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 注射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
。
诊断与治疗
根据造影结果判断冠状动脉病 变情况,如有需要可进行介入
治疗。
术后护理
拔管与压迫止血
手术后拔出导管,对穿 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并加压包扎。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观察有无并发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获取冠状动脉内部结构的高分辨率图像, 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
未来研究方向
新型造影剂的研究
01
开发具有更高诊断价值的新型造影剂,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准
确性。
冠状动脉生理功能评估
02
研究如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评估冠状动脉的生理功能,为治
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的பைடு நூலகம்断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历史与发展
1959年,美国医生Dotter首次使用冠 状动脉造影术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 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冠状动脉造影术的 技术和设备不断改进和完善,如数字 化成像、三维重建等技术,使其更加 精准和安全。
03
探索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的诊断方法,以弥补传统冠状动脉造
影的不足。
对临床实践的影响与价值
提高诊断准确性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助 于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术的 诊断准确性,减少漏诊和 误诊。
优化治疗方案
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可以为 医生提供更多信息,从而 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降低手术风险
通过改进冠状动脉造影术 的技术和方法,可以降低 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安 全性和预后。
身麻醉。
穿刺
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通 常选用股动脉或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 注射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
。
诊断与治疗
根据造影结果判断冠状动脉病 变情况,如有需要可进行介入
治疗。
术后护理
拔管与压迫止血
手术后拔出导管,对穿 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并加压包扎。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观察有无并发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获取冠状动脉内部结构的高分辨率图像, 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
未来研究方向
新型造影剂的研究
01
开发具有更高诊断价值的新型造影剂,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准
确性。
冠状动脉生理功能评估
02
研究如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评估冠状动脉的生理功能,为治
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冠状动脉微循环病变的பைடு நூலகம்断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历史与发展
1959年,美国医生Dotter首次使用冠 状动脉造影术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 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冠状动脉造影术的 技术和设备不断改进和完善,如数字 化成像、三维重建等技术,使其更加 精准和安全。
冠脉造影ppt课件
1.2 正常的影像差异
左主干长短不一,1-3厘米,个别无左主干 相同名称的冠状动脉其管径相差很大 主要分支血管如对角支、钝缘支和锐缘支的长短及管径也有很大 差异 上述的主要分支血管数目也不相同 胖瘦会影响心脏的位置,相同投照角度下血管走行会有一定差异
2 冠状动脉狭窄的判断方法
目测直径法 通常使用,有经验的术者准确性很高 计算机密度测定法 相对耗时,治疗前为获得准确的病变情况方 使用 冠状动脉内超声面积测定法 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最准确的 方法,但技术条件要求高,耗费资金大而不作常规
3.1 左主干
发自左冠状窦,横行向左走行绕过肺动脉后,走行于左心耳下到 达前室间沟 LM前方是肺动脉主干,后方是左心房的前壁,左上方是左心耳, 下方是左纤维三角和二尖瓣环的前内侧部分。 充分暴露左主干的最佳体位是前后位或浅右前斜位或浅左前斜位 ,一般角度不超过15度
3.2 左前降支及分支
LAD为左主干的延伸 近段在右前斜位15-30度暴露最清楚 左前斜位时,近段缩短,而中远段暴露较好 1、间隔支动脉(S1为化学消融目标动脉) 2、对角支动脉 3、右室前支(第一支又称左圆锥支) 4、左圆锥支
3.3 左回旋支及其分支
LCX从左主干呈直角发出,走行于左房室沟内,到达左室钝角缘时 开始分支,分支变异较大
左前斜位60度时,暴露最清楚 1、钝角缘支 2、左室前支 3、左室后支:房室结动脉起于此支 4、左房支:分前中后三只,前支称窦房结支 5、Kuger动脉(房间隔前支或心耳大吻合动脉):为重要的侧支循 环途径。
室壁运动定量分析方法
矩形法 辐射法 复合法
射血分数计算
容积计算法 EF=Vstroke/VED=(VED-VES)/VED 影像密度仪计算法 EF=(Vs-Vd)/(Vb-Vd)
冠脉造影术ppt课件免费
预防性用药
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拮抗 剂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和心律失常。
及时处理
一旦出现并发症,应立即采取相应措 施,如心肺复苏、抗过敏治疗等。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冠脉造影术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创新技术
研发新型造影剂,提高造影效果,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
智能化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冠脉造影的自动 化分析和诊断。
冠状动脉阻塞
冠状动脉内无造影剂通过,提示冠状 动脉阻塞。
影像学解读技巧
熟悉正常冠脉造影影像特征
掌握正常冠脉造影影像的特点,以便于识别 异常表现。
注意观察冠状动脉分支
了解冠状动脉分支角度、走行和扭曲情况, 判断是否存在血流不畅的风险。
观察造影剂通过情况
造影剂通过冠状动脉时,注意观察有无充盈 缺损、流动缓慢或滞留。
对于复杂病变的患者,冠脉造影术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为精准的治 疗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
冠脉造影术的价值与意义
1 2
提高诊断准确率
冠脉造影术的应用提高了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为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了保障。
优化治疗方案
冠脉造影术为医生提供了病变的详细信息,有助 于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推动医学发展
冠脉造影术的应用推动了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也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05
冠脉造影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常见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
由于导管进入冠状动脉时可能造成血 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引发急 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导管刺激心房和心室可能引发心律失 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
适用范围广
《冠脉造影术》PPT课件
蜘蛛位:观察LM、LAD、LCX开口病变,LCX体部、OM开口和体部
冠造常用穿刺部位
股动脉
肱动脉
桡动脉〔最常用〕
冠脉造影导管
套管连接末端 -连接造影导管,注射器或高压注射器 抗扭力段 -靠近套筒式连接末端,增强其抗折能力 管身 -导管的主体局部 头部近端 -用以支持造影导管的插入 头部远端 -造影导管头部最柔软的末端 侧孔 -使造影剂成团状显影效果,提高造影导管的稳定性,尤其是在注射造影剂时
血管及病变部位确实定 狭窄程度的测定 冠脉病变形态学分类 冠状动脉血流分级
狭窄程度测定
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法〔QCA〕: 以造影导管为参考〔通常选用5F造影导管,1F=0.33cm〕,通过电视密度法由计算机辅助测定参考血管直径、病变节段直径狭窄百分数和病变长度,推算面积狭窄百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
定义
冠状动脉造影是利用造影导管对冠状动脉解剖即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进展的放射性影像学检查,属介入性诊断技术。
冠状动脉解剖学特点
冠状动脉血管树解剖示意图
1.左主干
12.圆锥支
2.前降支近段
13.右冠状动脉近段
3.前降支中段
14.右冠状动脉中段
禁忌症
冠造常用投照体位
正位(AP):图象增强器直接对着胸骨。 左、右侧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其X线与正位垂直。 左、右前斜位(LAO,RAO):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左侧或右侧且斜向观测心脏。
头、足位:图象增强器分别位于受检者的头部或足部。 右前斜+头位〔右肩位〕: 从受检者右肩观测心脏。 左前斜+头位〔左肩位〕: 从受检者左肩观测心脏。 右前斜+足位〔肝位〕: 从受检者肝区观测心脏。 左前斜+足位〔脾位、蜘蛛位〕:从受检者脾区观测心脏。
(医学课件)冠状动脉造影术基本操作
6
局麻:在拟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避开体表静脉,于皮下打一皮丘,再进针,回抽 未见血液后方继续推注利多卡因。尽量不要局麻便刺到桡动脉,导致血管痉挛以 致穿刺困难;亦不要远离拟定穿刺点。
图 局麻示意图
7
持针方法: 笔者持针多喜以拇指、食指捏住 穿刺针内外鞘连接处,针尖斜面朝上,沿局 麻针眼进针,针身与患者上肢大约成角 3060°,沿血管走形缓慢进针;待针回血后继 续进针。
上图为冠状动脉内压力室化表现,呈深「V」形态,当冠脉压力变为此图形时,意味导管开口处发生嵌 顿,因进入冠脉开口过深、导管开口紧贴血管壁或冠脉严重狭窄、冠脉痉挛等所致。压力室化是冠脉 介入中的常见现象,需及时识别及处理。
21
9. 冠状动脉造影
基本操作:右手旋转导管,左手进退导管;在进退中旋转,在旋转中进退,初 学者常不能同时旋转及进退,此需台下多练习;切忌一直同一方向旋转(部分 术者认为不可超过 270 度),易致导管折断、打结损伤血管;任何旋转及进退 导管都应在有创压力检测下进行;多冒烟、少采集;应全程关注有创压力曲线 变化。
22
右冠状动脉造影
1)应该选择在左前斜位30°或45°进行导管操作。 2)将导管开口朝向非右冠开口方向(即朝向左冠方向。若直接朝向右冠脉开口送入
导管,常常导管进入右冠过深,张力较大,易致右冠血管痉挛,甚至右冠夹层)。 3)送至窦底,旋转导管至右冠开口大致方向,(非熟练者可再选择此时冒烟一次,
看清楚右冠开口位置)旋转过程中一般多需同时上提导管,一般即可到达右冠开口; 若未见右冠开口,则需冒烟找清楚右冠脉开口位置,再进行相应调整即可。 4)导管到位后会随心动周期呈「点头征」,此时应观察有创压力曲线,当证实压力 曲线正常后,需再次冒烟,证实导管在右冠开口,同时可观察导管与冠脉的同轴性 及导管进入冠脉开口的深浅,若同轴性较差或进入冠脉开口过深、过浅,则应当先 调整适当后采集电影。
局麻:在拟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避开体表静脉,于皮下打一皮丘,再进针,回抽 未见血液后方继续推注利多卡因。尽量不要局麻便刺到桡动脉,导致血管痉挛以 致穿刺困难;亦不要远离拟定穿刺点。
图 局麻示意图
7
持针方法: 笔者持针多喜以拇指、食指捏住 穿刺针内外鞘连接处,针尖斜面朝上,沿局 麻针眼进针,针身与患者上肢大约成角 3060°,沿血管走形缓慢进针;待针回血后继 续进针。
上图为冠状动脉内压力室化表现,呈深「V」形态,当冠脉压力变为此图形时,意味导管开口处发生嵌 顿,因进入冠脉开口过深、导管开口紧贴血管壁或冠脉严重狭窄、冠脉痉挛等所致。压力室化是冠脉 介入中的常见现象,需及时识别及处理。
21
9. 冠状动脉造影
基本操作:右手旋转导管,左手进退导管;在进退中旋转,在旋转中进退,初 学者常不能同时旋转及进退,此需台下多练习;切忌一直同一方向旋转(部分 术者认为不可超过 270 度),易致导管折断、打结损伤血管;任何旋转及进退 导管都应在有创压力检测下进行;多冒烟、少采集;应全程关注有创压力曲线 变化。
22
右冠状动脉造影
1)应该选择在左前斜位30°或45°进行导管操作。 2)将导管开口朝向非右冠开口方向(即朝向左冠方向。若直接朝向右冠脉开口送入
导管,常常导管进入右冠过深,张力较大,易致右冠血管痉挛,甚至右冠夹层)。 3)送至窦底,旋转导管至右冠开口大致方向,(非熟练者可再选择此时冒烟一次,
看清楚右冠开口位置)旋转过程中一般多需同时上提导管,一般即可到达右冠开口; 若未见右冠开口,则需冒烟找清楚右冠脉开口位置,再进行相应调整即可。 4)导管到位后会随心动周期呈「点头征」,此时应观察有创压力曲线,当证实压力 曲线正常后,需再次冒烟,证实导管在右冠开口,同时可观察导管与冠脉的同轴性 及导管进入冠脉开口的深浅,若同轴性较差或进入冠脉开口过深、过浅,则应当先 调整适当后采集电影。
冠状动脉造影-PPT课件
左冠状动脉的解剖
右冠状动脉的解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主要作用是可以评价冠状动脉血管 的走行、数量和畸形;评价有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和病变范围;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包括冠状动脉 的痉挛和侧支循环的有无;同时可以兼顾左心功能评价。 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进行介入 治疗;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并可以 进行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价[2]。
• 注意观察足背股动脉搏动情况,因穿刺股动脉植入动脉鞘 管,可有股动脉血栓形成。如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 或较术前减弱,应考虑股动脉血栓形成,结合肢体皮肤温 度及颜色,迅速做出判断,及时发现并通知值班医生。动 脉血管鞘拔除后要加压包扎,并用1 kg沙袋按压8 h。应用 抗凝剂时要特别注意,有无穿刺部位出血及皮下血肿情况 。除注意局部穿刺部位出血外,还要观察身体各部位有无 出血倾向,尤其是消化道溃疡出血。
•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因其具有易于止血、 不需要卧床、术后恢复快、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低、出血 及周围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应用,现 已被广泛应用。而寻求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病 人耐受性好的止血的装备成为需要搜索的问题。
• 目前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手术后多采用“8”字绷带 加压包扎和桡动脉压力止血器两种止血方法。桡动脉压力 止血器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止血应用上 有很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3]。
•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选择性冠状动 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 ,沿降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 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 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 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 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这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 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32
嘱病人深吸气并憋住,一般导丝可顺利进入升主动 脉,下降至窦底,使导丝盘成L型时,如下图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33
然后导管跟进,固定导丝,进入窦底,导管 进入,如图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34
造影开始
• 可回撤导丝,切记,导丝撤入导管前缓慢后撤,进 入导管后可快速后撤,直至撤出体外。
• 然后可以放脚不用踩线啦。
冠脉造影流程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1
导管室的布局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2
手术台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3
三联三通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4
机头正位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5
正头位:正位+头位= AP+CRA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6
左肩位:左前斜+头位= LAO+CRA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7
蜘蛛位:左前斜+足位=LAO+CAU
→
• 穿刺成功后可补充少量麻药,以避免出现桡动脉痉
挛,沿导丝方向穿刺点后2~5mm内补充1ml即可,
不用太多。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18
右上肢摆位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19
消毒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脉穿刺:麻醉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21
桡动脉穿刺:进针
• 麻醉完成后,关键的是进针了,进针角度一般与皮 肤呈30°~45°角。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8
正足位:正位+足位=AP+CAU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9
肝位:右前斜+足位=RAO+CAU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10
右肩位:右前斜+头位=RAO+CRA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11
左冠体位
• 造影时一般首先选择左冠状动脉。 • 左冠造影我们一般选择6个固定体位,根据不同情况
会进行小的调整。
28
送入鞘管,导丝尾端必须露出鞘管尾端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29
送入后连同导丝一起拔出针芯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30
造影开始
• 置入鞘管成功后,注射硝酸甘油+肝素。
• 至此,穿刺成功,可以进行正式的造影了。
• 将造影导管头端塞入鞘管头,透视下送入导丝,当 进入锁骨下动脉时,如下图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31
造影开始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17
桡动脉穿刺
• 用三指定位法,以食指为搏动最强点为穿刺点和麻 醉点,中指及无名指标记动脉大体走向,针刺进皮 肤后就要沿此走向进针。
• 进行表皮浸润麻醉。麻药量不要太大,1ml左右即可, 尽量使针头与皮肤平行进针,免得皮丘太大影响穿 刺时搏动感变弱或搏动弥→散,导致进针偏移。
• 老年人血管硬化严重,妇女血管很细,此时会出现 血管滑动,所以,进针时要用手指轻轻按压血管, 以固定动脉,但不要用力按压,有时会反而感觉不 到搏动,而导致穿刺失败。
13
右冠 :左侧斜位45°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14
泰尔茂穿刺鞘管套装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15
标准穿刺套装(导丝未显示)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16
桡动脉穿刺
• 穿刺点的选择:一般选择在搏动点最清楚,最强处, 也就是右手腕横纹下1cm左右,.也就是大概第二腕 横纹处进行穿刺。因为此处没有大的静脉,所以没 有误穿静脉的担心,只要穿刺针有回血,肯定是进 动脉了,而此处的迂曲畸形也很少,进导丝一般不 会有阻力。若是此处穿刺→未成功,可以向近心端移 动1cm左右,再进行穿刺。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38
左冠造影
• 此过程不要看手上的三联三通,不要看用了多少造 影剂。眼睛盯着屏幕,手不要乱动,固定好导管。
• 观察病人的心电监护及压力,观察病人造影图像, 牢记那个体位观察病变清楚。
• 一个体位完成后,助手会摇床,此时你可以测压同 时抽一些造影剂,当你做→完抽取造影剂,一般助手 已经将下一个体位摆好。
• 若是血管粗而表浅,则穿刺角度大些亦可
• 若是血管细,搏动感不明显,则穿刺角度略小。
• 进针点可选择麻醉的进针点。 →
• 进针前需认真的感觉好,再进针。进针点不怕选择 的时间长,就怕选择错,记住一针见血。
• 感觉动脉搏动最强点,用指腹来感觉,指腹的中点, 即穿刺点。穿刺时针进入皮肤下后,可以摸一摸, 感觉下针尖走向和动脉搏动最强点的位置关系,来 调整进针后的走向。
• 当正位导管到位后,体位顺序:正足位→右足位
(肝位)→右肩位→头位→→左肩位→蜘蛛位。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12
右冠体位
• 左侧斜位45°:这个体位即是右冠插管体位,亦是造 影体位,此体位可以充分显示右冠头、体部,是观 察右冠的最重要体位。
• 头位:基本上这两个体位就可以将右冠展示清楚了。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37
左冠造影
• 进入左冠后,第一件事:测压!原因是避免嵌顿, 而使左冠无血流。此时,助手已经摇床到位。
• 这时即可注入造影剂,注入时手脚配合,先踩线-出 现图像后,缓慢注入-迅速注入-停止注入-造影剂排 空-停止踩线。
• 缓慢和迅速注入的原因是→避免一下子快速注入造成 的血管内皮损伤和因为反弹力的原因使导管脱出。 一般2~3个心动过周期即可。
• 当左冠六个标准体位完成后,透视下轻轻回撤导管, 使之脱离左冠口,此时助手调整左前斜45°,继续进 行右冠造影。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22
桡动脉穿刺:进针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23
桡动脉穿刺成功:见回血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24
拔出针芯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25
右手持导丝,左手缓慢退针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26
见动脉喷血后迅速置入导丝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27
一般导丝体外剩余5~10cm左右后 破皮刀破皮,以便鞘管送入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 以正位轻柔旋转导管,每→次旋转15°左右,因为扭送 力及扭送延迟的关系,看到导管头旋转后才可继续 旋转,切忌粗暴旋转,大角度旋转。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36
左冠造影
• 一般左冠开口位置在大概此位置,小冒烟一般可以 看到左冠开口,然后轻轻外提或内送导管,使之与 开口水平,然后轻柔旋转导管,一般会有一个弹入 动作,表示已经进入左冠,小冒烟的目的一个是寻 找左冠开口位置,另一个就是观察开口大体情况, 如开口即有狭窄,那造影时就一定万分谨慎,避免 损伤开口而造成严重后果 。
• 连接三联三通,回抽见血(避免进入气泡!切 记!)。
• 正式开始造影。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
35
左冠造影
• 为什么一般先进行左冠造影?因为一般多功能造影 导管进入窦底后,根据导管铸型,其自然指向左侧。
• 此时注意不要送入导丝过深,否则易进入左室,如 果进入左室,心电监护会显示连串的室性早搏,不 要紧张,马上回撤导丝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