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方向和速率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二课时作业: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第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含答案

高中化学二课时作业: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第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含答案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目标导航]1。

熟悉能源的分类和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2.知道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过实验会说明原电池的原理,以及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3.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熟知原电池的应用。

一、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1.能源按其来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能源类别定义实例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能、机械能等2.二次能源-—火力发电(1)火力发电原理:首先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2)能量转换过程:化学能错误!热能错误!机械能错误!电能.其中能量转换的关键环节是燃烧。

(3)火力发电弊端:①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用煤发电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②能量经过多次转化,利用率低,能量损失大.③煤燃烧会产生有害物质(如SO2、CO、NO2、粉尘等),污染环境。

【议一议】1.判断正误(1)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

()(2)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3)火力发电是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4)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答案(1)√(2)√(3)√(4)×二、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1.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并填表2.原电池(1)概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构成条件①原电池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②具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③两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④电解质溶液、电极、导线形成闭合回路。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

(4)能量转化过程:原电池在工作时,负极失电子,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被氧化性物质得到,闭合回路中形成电流,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议一议】2.判断正误:(1)HCl+NaOH===NaCl+H2O是放热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2)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酒精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3)在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再由铜通过电解质溶液到达锌。

第二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活化能 学案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23)高中化

第二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活化能  学案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23)高中化

第二章第一节第3课时活化能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23)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3课时活化能[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认识基元反应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知道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

2.能用简单碰撞理论说明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体会理论模型的建构过程,强化模型认知意识。

一、基元反应与反应历程1.基元反应大多数的化学反应往往经过多个反应步骤才能实现。

其中__________都称为基元反应。

如2HI===H2+I2的两步基元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机理先后进行的____________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反应历程,反应历程又称____________。

3.飞秒化学(1)基元反应的整个过程一般分为:始态→过渡态→终态(或中间体、中间产物)。

(2)跟踪和检测化学反应中某些寿命______的中间体或过渡态,必须采用________ s的时间分辨技术,可以分辨分子、原子飞秒级变动图像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跟踪、观察基元反应的整个过程。

(3)对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称为飞秒(fs,1 fs=10-15 s)化学。

(4)飞秒化学对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利用物质和能源等非常重要。

1.由反应物微粒一步直接实现的化学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某化学反应是通过三步基元反应实现:①Ce4++Mn2+―→Ce3++Mn3+;②Ce4++Mn3+―→Ce3++Mn4+;③Ti++Mn4+―→Ti3++Mn2+。

由此可知:(1)该反应的总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催化剂是________。

2.甲烷气相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CH3—CH3+H2,该反应的机理如下:①CH4―→·CH3+·H;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H4+H·―→·CH3+H2;④·CH3+H·―→CH4。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含答案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一 详析化学反应中热量的变化我们在做化学实验时,经常会感受到有热量的变化,比如钠与水的反应等,其实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即新物质的生成,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反应是吸热的,有的反应是放热的。

而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

化学反应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能量变化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存在着能量的变化,而这些能量变化大多数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这就实现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1.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在化学变化前后,参加反应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改变,只是进行了原子之间的重组和整合;原子进行重组、整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由于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要消耗能量,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要释放能量,因此我们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表示为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生成物 这样,当反应中吸收的能量大于释放的能量,则反应表现为吸收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当反应中吸收的能量小于释放的能量,则反应表现为放出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典例1】 已知:①1 mol H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436 kJ 的能量;②1 mol Cl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243 kJ 的能量;③由氢原子和氯原子形成1 molHCl 分子时释放 431 kJ 的能量。

则1 mol H 2和1 mol Cl 2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时的能量变化为( )A .放出能量183 kJB .吸收能量183 kJC .吸收能量248 kJD .吸收能量862 kJ解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 2+Cl 2=====点燃2HCl ,可知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 mol H —H键、1 molCl —Cl 键,同时形成2 mol H —Cl 键。

计算可知生成2 molHCl 气体时,吸收的热量为436 kJ +243 kJ =679 kJ ,放出的热量为431 kJ ×2=862 kJ ,故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862 kJ -679 kJ =183 kJ ,A 对。

高中化 第2章 化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反应的方向作业 鲁科4

高中化 第2章 化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反应的方向作业 鲁科4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不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D.反应速率快的一定是自发进行的2.ΔH-TΔS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它适用的条件是()A.温度、压强一定 B.压强一定C.温度、体积一定 D.体系中物质的状态一定3.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CO(g)===C(s,石墨)+12O2(g)B.2N2O5(g)===4NO2(g)+O2(g)C.(NH4)2CO3(s)===NH4HCO3(s)+NH3(g)D.MgCO3(s)===MgO(s)+CO2(g)4.以下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解释的是()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B.2N2O5(g)===4NO2(g)+O2(g)ΔH=56.7 kJ·mol-1C.(NH4)2CO3(s)===NH4HCO3(s)+NH3(g)ΔH=74。

9 kJ·mol-1D.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5.碳酸铵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下面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焓判据不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6.有A、B、C、D四个反应:________;另两个反应中,在温度高于________K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在温度低于________K时自发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

能力提升7.下列有关反应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的自发过程都是熵值减小的过程B.吸热的自发过程常常是熵值减小的过程C.水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是趋向能量最低状态的倾向D.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可以的8.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A.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B.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9.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D.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10.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大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ΔH<0B.2CO(g)===2C(s)+O2(g)ΔH>0C.N2(g)+3H2(g)===2NH3(g) ΔH<0D.CaCO3(s)===CaO(s)+CO2(g)ΔH>011.已知100 kPa、298。

无机化学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与限度

无机化学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与限度

0
0
90.25
191.5 205.03 210.65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解:
⑴ N2(g) + 3H2(g) = 2NH3(g)
r
H
m
2
(46.11)
92.22(kJ
mol1
)
rSm 2192.3 (191.5 3130.57)
198.6(J K1 mol1)

r
H
m
即:系统有自动趋向于增大混乱度的倾向 为了描述体系混乱度, 定义了一
个新的物理量: 熵 (entropy,符号 S):
量度体系内部质点混乱度的物理量
体系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熵值大小与其组成、结构、状态和物质的量等有关
Solid
Liquid
熵值大小规律:
Gas
⑴ 同一物质:S气> S液> S固 ⑵ 同一物态:S(复杂分子) > S(简单分子)
⑶ S(高温)> S(低温)
⑷ S(低压气体) > S(高压气体)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2. 化学反应的熵变 (1)标准摩尔熵的确定
0K时,一个完整无损的纯净晶体,其组分粒子(原 子、分子或离子)都处于完全有序的排列状态,因此, 可以认为:纯物质完整有序晶体在0 K时的熵值为 零。即
S0(完整晶体)= 0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在0K时,任何纯物质完整晶体的熵值 等于零。 S0 = 0
0K
稍大于0 K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熵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如将某纯晶体物质从0 K升温到任一温度(T),体 系的熵增加,熵变量(ΔS)为:

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复习及练习(有答案)非常详细

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复习及练习(有答案)非常详细

必修二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更》复习一、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更 ⑵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削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 计算公式:v=Δc/Δt (υ:平均速率,Δc :浓度变更,Δt :时间)单位:mol/(L •s )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化学反应速率 意义: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物理量 表达式:v = △c/△t 【单位:mol/(L ·min)或mol/(L ·s) 】 简洁计算:同一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浓度变更量之比 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结构的性质 外因 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加快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温度:上升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 催化剂:运用催化剂可以改变更学反应速率 其他因素:固体的表面积、光、超声波、溶剂压强(气体): 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速率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2.化学反应限度: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故化学反应都有肯定的限度;可逆反应的限度以到达化学平衡状态为止。

在肯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组分浓度不再变更时,反应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定义:化学平衡状态:肯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变更,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动:动态平衡等:υ(正)=υ(逆)≠0定: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更变:假如外界条件的变更,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3)化学平衡必需是可逆反应在肯定条件下建立的,不同的条件将建立不同的化学平衡状态;通过反应条件的限制,可以变更或稳定反应速率,可以使可逆反应朝着有利于人们须要的方向进行,这对于化学反应的利用和限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单元测试题--上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单元测试题--上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第1页,共9页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一、单选题1.H 2与ICl 的反应分①、①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①、反应①均为放热反应B .反应①、反应①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 .H 2与ICl 的总反应速率快慢取决于反应①D .反应H 2(g)+2ICl(g)=I 2(g)+2HCl(g)的ΔH =-218kJ·mol -12.3.25 g 锌与100 mL 1 mol·L -1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 2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 .滴加几滴浓盐酸 B .滴加几滴浓硝酸 C .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D .加入少量锌粒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 .燃煤时将煤块粉碎为煤粉B .制作绿豆糕时添加适量的食品防腐剂C .空运水果时在包装箱中放入冰袋D .炼铁时采用增加炉子高度的方法减少尾气排放 4.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24225C H (g)+H O(g)C H OH(g)。

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起始时,()()224n H O =n C H =1mol ,容器体积为2L 】。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H 0∆>试卷第2页,共9页B .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123p >p >pC .图中a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5K=8D .达到平衡状态a 、b 所需要的时间:a b < 5.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A .2242NO (g)(红棕色)N O (g)(无色)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 .22H (g)+I (g)2HI(g) 0H ∆<,在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 .22C(s)+O (g)2CO(g),在达到平衡后,加入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223N (g)+3H (g)2NH (g),在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2O ,平衡向左移动6.在 3 个初始温度均为 T ①的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 + O 2(g) ⇌ 2SO 3(g) ΔH < 0。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基础巩固1.实验证明,大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B.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C.焓变是影响反应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D.焓变是决定反应自发性的唯一判据答案:C解析:大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并不是所有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有的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所以只能说“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2.下列过程的方向能用焓变判断的是()。

A.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变干B.硝酸铵溶于水C.100 ℃时的水蒸气凝结成水D.25 ℃和101 kPa时2N2O5(g)4NO2(g)+O2(g)ΔH=+109.8 kJ·mol-1能自发进行答案:C解析: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和硝酸铵溶于水都是自发过程,该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熵值增大,A、B项不符合题意;100 ℃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是自发过程,因为该过程放热,使体系能量降低,C项符合题意;D项中反应是吸热反应,同时又是熵增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的熵变有关B.化学反应的熵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D.熵值减小的反应也可能自发进行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的方向不仅与焓变有关,还与熵变有关。

不能只用焓变或熵变作为判断反应方向的依据。

4.与自然界中许多变化一样,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电池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B.ΔH<0,ΔS>0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C.体系能量增大和混乱度增大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D.CaCO3(s)CaO(s)+CO2(g)的ΔH>0,ΔS>0,该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答案:C解析: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通常放热反应、熵增的反应容易自发进行,所以ΔH<0,ΔS>0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B项正确;体系能量减小、混乱度增大都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C项错误;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ΔH>0,高温分解生成气体CO2,ΔS>0,D项正确。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班级 姓名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生成过程。

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会释放能量。

任何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①放出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②吸收能量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吸热或者放热。

3、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④绝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⑤自然氧化(如食物腐败)。

常见的的吸热反应:①铵盐和碱的反应;②绝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1、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

如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右图是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图。

①锌片(负极反应):22Zn e Zn -+-=,发生氧化反应;铜片(正极反应):222H e H +-+=↑,发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Zn+2H +=Zn 2++H 2↑②该装置中,电子由锌片出发,通过导线到铜片,电流由铜片出发,经过导线到锌片。

③该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④由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的原电池中,一般比较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较不活泼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本身不反应!)。

⑤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1、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3、有电解质溶液;4、形成闭合回路。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浓度常以mol/L 为单位,时间常以min 或s 为单位。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B.达到平衡时,H2(g)和I2(g)浓度不再变化C.若充入稀有气体,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变大D.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放热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B.在同一条件下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C.自发反应是指不需要条件就能发生的反应D.—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3.下列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小的反应常温下都不会自发进行C.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D.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4.某温度下,H 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CO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5.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298 K时的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Mg与F2反应的ΔS<0 B.MgF2(s)+Br2(l)MgBr2(s)+F2(g)ΔH=+600 kJ·mol-1 C.MgBr2与Cl2反应的ΔH<0 D.化合物的热稳定顺序:MgI2>MgBr2>MgCl2>MgF2 6.c(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都己完全溶解,但放出的气体一样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率:醋酸>盐酸 B.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C.参加反应的锌质量:盐酸>醋酸 D.开始,反应速率:盐酸>醋酸7.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9.下列描述中,一定可以证明,某个在恒容容器中进行的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己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几句①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②温度一定时,压强不再变化的状态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④各组分的浓度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⑤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的状态⑥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⑦若为绝热体系,温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2句B.3句C.4句D.5句10.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平衡时,CO2浓度为原来的2倍B.增加CaCO3(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CO2的浓度增大C.将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表示常温下盐酸滴加到0.1 mol/L某强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B.图⇋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 2+O22SO3 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C.图⇋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D.图⇋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盐酸12.研究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第2课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第2课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2课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运用“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无污染的物质。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该反应生成NO2和C,控制了大气污染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较高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称为活化分子B.升高温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途径D.缩小体积增大压强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浓度3.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温度②压强③催化剂④浓度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A.①②③④⑤B.⑤C.①④D.①②③④4.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

关于CuCl在青铜器腐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B.减缓了反应的速率C.降低了反应的焓变D.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5.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夹持仪器已省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该实验要控制MnO2的质量、颗粒大小相同C.实验中,H2O2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D.温度相同时,若用FeCl3代替MnO2,反应速率相同6.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向稀硫酸中通入HCl气体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7.据报道,在300 ℃、70 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反应需在300 ℃下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8.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将2 mol L气体和3 mol M气体混合,发生如下反应:2L(g)+3M(g)x Q(g)+3R(g),10 s末,生成2.4 mol R,并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提示】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一经引发就能自动进行的反 应。
【问题探究】举例说明自发进行的反应中,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
【提示】自发过程的体系倾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这时
体系会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例如下列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过程。 (1)甲烷燃烧:
CH4(g)+2O2(g) = CO2(g)+2H2O(g) ΔH=-802.3 kJ/mol-
1.能结合宏观的事实认识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宏观辨识与微观探 析) 2.知道化学反应是有方向的,物质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 定的规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3.能认识到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局限性,能用复合判据分析和解决化学 问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1
(2)铁生锈:
2Fe(s)+ 32O2(g) =Fe2O3(s) ΔH=-824 kJ/mol-1
(3)氢气和氧气反应: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思考讨论】 什么是焓判据?如何利用焓判据判断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提示】能量判据又称焓判据,即放热反应(ΔH﹤0的反应)有
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可知:反应①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是_1_0_0_0_℃__;相同温 度下,反应②比反应①的∆G小,主要原因是____∆__H_2_<__∆_H__1_导__致__反__应__②__的__∆_G_小____。
【注意】
1.在讨论过程的方向时,指的是没有外界干扰时体系的性质。 如果允许外界对体系施加某种作用,就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2.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 否一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大小。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 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NO(g)+O2(g)⇌2NO2(g)的△H<0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D.实线部分先增大后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先向右移动,然后再向左移动答案:A【详解】A.根据图知,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NO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正确;B.图中X点是该温度下的平衡状态,此时仅延长时间NO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C.Y点为该温度下的平衡点,增大反应物O2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NO转化率,故C错误;D.图示可知反应最初随着温度升高,主要是正向进行,NO转化率逐渐增大,而到达X点时达到平衡状态,继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故答案为A。

2.T1时,10 L的恒容密团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M(g)和N(g),发生反应:M(g)+N(g)⇌2P(g)+Q(g) △H>0.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t/min n(M)/mol n(N)/mol0 6.0 3.05 4.0 1.010 4.0 1.0A.该反应在第8min时,v(正)>v(逆)B.0-5min内,用M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s)C.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变为T2时,平衡时测得N的浓度为0.08 mol/L,则T1>T2D.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M、N的转化率相等答案:B【详解】A.根据表格所给数据,反应在5min时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第8min时也是平衡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项不符合题意;B.(6-4)molv(M)==0.04mol/(L s)10L?5min,B项符合题意;C.T1→T2时,N的平衡浓度由1mol=0.1mol/L10L降低到0.08mol/L,说明N消耗的更多,则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T2>T1,C项不符合题意;D.6-41α(M)==63,3-12α(N)==33,两者转化率不相同,D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B3.一定温度下,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到反应限度时,生成SO3为2molB.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放出197kJ的热量C.达到反应限度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SO3的消耗速率D.达到反应限度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一定为2∶1∶2答案:C【详解】A.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生成SO3一定小于2mol,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而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不能完全转化,则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197kJ,故B错误;C.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达到反应限度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SO3的消耗速率,故C正确;D.平衡时浓度不变,但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不一定为2∶1∶2,故D错误;故选C。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微项目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微项目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鲁科版必修1

热反应。
(2)①CH3OH(g)+
3
O2(g) ==CO2(g)+2H2O(g)
2
ΔH=-192.9 kJ·mol-1,
②H2O(l) ==H2O(g)
CH3OH(g)+
3
2
ΔH=+44 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2可得
O2(g) ==CO2(g)+2H2O(l)
×2=-764.48 kJ·mol-1。
2.0
不同温度的转化率越大,K越大,故Kp(R)>Kp(S)。
(2)从图像来看,随着温度的升高,CO的转化率变小,故ΔH<0。综合温度、
压强对CO转化率的影响来看,在1.3×104 kPa时,CO的转化率已经很大,不
必再增大压强。
变式训练2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一定温度下,向容
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6 mol CO2和8 mol H2,发生反应
(3)利用天然气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H4(g)+H2O(g)
CH4O(g)+H2(g)。(
)
(4)甲醇是21世纪具有竞争力的清洁燃料之一。(
)
(5)ΔH<0,ΔS<0的反应在低温下可能自发进行。(
)
答案(1)√ (2)√ (3)√
(4)√ (5)√
)
课堂篇 素养提升
探究一
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合成甲醇
(2)从化学平衡移动角度分析既要注意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
响的一致性,又要注意二者影响的矛盾性。
【微思考】有人说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而且利用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合成甲醇转化率大,因此工业生产中常

鲁科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含答案)

鲁科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一、单选题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2N 和2H ,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23N (g)3H (g)2NH (g)+并达到平衡。

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2N 的转化率为%m ,则乙容器中2N 的转化率( ) A .等于m%B .大于m%C .小于m%D .无法判断2.在某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g)和1 mol Y(g)发生反应:2X(g)+Y(g)3Z(g),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 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M 点时,Y 的转化率最大B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C .W、M 两点Y 的正反应速率W 大D .W、M 两点Y 的正反应速率相同 3.在实验或生活中为了控制反应速率,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以加快反应速率 B .为加快制取氢气的速率用粗锌粒代替纯锌粒C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食品包装袋中加入硅胶、硫酸亚铁D .为降低硫酸与Cu 反应制备SO 2的速率可以采用稀硫酸代替浓硫酸 4.一定条件下,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H 2、I 2、HI 混合气体加压颜色变深 B .NO 2气体受压缩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 2 D .氨水中加酸,NH 4+浓度增大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常温下,反应()()()()22234Fe(OH)s O g 2H O l 4Fe(OH)s ++=能自发进行,则其H 0<B .NaClO 与23Na SO 等物质的量混合的溶液中不存在水解平衡C .盐酸是强酸,因此其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D .4种pH 相同的溶液:33CH COONa NaCN NaHCO ①②③ NaOH ④中,()c Na +的大小顺序是>>>①③②④6.下列各组物质刚开始反应时,放出H 2的速率最大的是( )A .AB .BC .CD .D7.将A(g)和B(g)充入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反应A(g)+B(g)3C(g) 、H <0;恒容条件下平衡时A(g)的转化率为α1;若初始条件相同,恒压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A(g)的转化率为α2。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知识点归纳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知识点归纳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知识点复习一、化学反应方向(一)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自发过程具有的特点:①能量角度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者释放热量)。

②混乱度角度体系趋向于从有序状态转变为无序状态。

(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焓变、熵变的关系1.自发反应与焓变的关系多数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也有很多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进行的方向有关的焓判据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焓变与反应自发性的关系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一般能自发进行;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即ΔH>0,一般不能自发进行局限性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所以焓变是与反应进行的方向有关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2.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熵变的关系(1)熵的概念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由有序转变为无序,体系的混乱度增大。

体系的混乱度常用熵来描述,熵的概念是表示体系的混乱或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其符号为S。

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大。

(2)影响熵大小的因素①同一条件下,不同的物质熵值不同。

②同一物质的熵与其聚集状态及外界条件有关,如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时熵值大小为S(g)>S(l)>S(s)。

③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分子数越多,熵值越大。

(3)熵判据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熵变(符号ΔS)大于零,这个原理叫做熵增原理。

在用熵变来判断过程的方向时,就称为熵判据。

①当ΔS>0时,反应为熵增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如2H2O2(aq)===2H2O(l)+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②当ΔS<0时,反应为熵减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

但如NH3(g)+HCl(g)===NH4Cl(s)也能自发进行。

(4)反应熵变是与反应进行的方向有关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方向和速率简答题2-1 在H 、U 、S 和G 的状态函数中,哪些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请说明其物理意义。

解:H 是焓,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其定义式为:H = U + PV ;U 是热力学能,是系统内部能量的总和;S 是熵,是描述系统混乱度大小的物理量,物质或系统的混乱度越大,对应的熵值就越大;G 是吉布斯函数,又称吉布斯自由能,是能做有用功的能,其定义式为: G = H – T S2-2 物质的混乱度和熵有什么关系其大小有何规律解:物质的混乱度越大,对应的熵值就越大。

常见物质的标准摩尔熵值大小的规律如下:(1) 同一物质: m(g)S > m(l)S > m(s)S ,如 g)O,m(H 2S > l)O,m(H 2S >s)O,m(H 2S ; (2) 同类物质:mS )(摩尔质量大的>mS)(摩尔质量小的,如 g),m(I 2S > g),m(Br 2S > g),m(Cl 2S >g),m(F 2S ; (3) 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mS )(结构复杂的> m S )(结构简单的,如m S l),OH CH (CH 23,>m S l),OCH (CH 33;(4) 同一物质: )m(高温S > )m(低温S ,如 g,373K)O,m(H 2S >g,273K)O,m(H 2S ; (5) 同一气体: )m(低压S > )m(高压S ,如 )g,100k P ,m(NH a 3S > )g,200kP ,m(NH a 3S 。

2-3 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区别 解:碰撞理论的基本要点: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是使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反应物分子发生的有效碰撞频率越高,化学反应的速率就越快;反应物分子发生有效碰撞要具备的两个条件是具有足够的能量和合适的碰撞方向。

过渡态理论的基本要点:化学反应不只是通过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简单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发生碰撞后先形成一个中间的过渡状态,即反应物分子先形成活化配合物,然后在分解成产物。

二者对活化能的定义不同:碰撞理论中的活化能E a 是指活化分子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

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能E a 是指活化配合物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平均能量之差,是反应进行所必须克服的势能垒。

2-4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速率常数受哪些因素影响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可从以下二个方面考虑:即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反应不同,速率常数值各不相同,对于某一确定的反应来说,速率常数与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有关,而与浓度无关,即不随浓度而变化。

2-5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什么样的反应 解: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基元反应。

2-6 已知基元反应2A → B 的反应热为 H r ∆,活化能为E a ,而B → 2A 的活化能为'a E 。

问:(1)E a 和'a E 有什么关系(2)加催化剂,E a 和'a E 各有何变化 (3)提高温度,E a 和各有何变化 (4)增加起始浓度,E a 和各有何变化解:(1) ∵ H r ∆= E a -'a E , ∴ E a 和'a E 的关系为E a = H r ∆+'a E (2) E a 和'a E 均降低 (3) 基本不变 (4) 不变计算题2-1 计算下列系统的热力学能变:(1) 系统吸收了100J 热量,并且系统对环境做了480J 功。

(2) 系统放出100J 热量,并且环境对系统做了575J 功。

解:(1) ∵Q = 100 J W= -480 J ∴U ∆= Q + W = 100 +(-480) = -380 J(2) ∵Q = -100 J W= 575 J ∴U ∆= Q + W = -100 + 575 = 475 J2-2 已知:(1) C(s) + O 2(g) == CO 2(g)m r H ∆(1) = kJ·mol -1(2) H 2(g) +21O 2(g) == H 2O(l)m r H ∆(2) = kJ·mol -1(3) CH 4(g) + 2O 2(g) == CO 2(g) + 2H 2O(l)m r H ∆(3) = kJ·mol -1试求反应 C(s) + 2H 2(g) == CH 4(g) 的 m r H ∆。

解:设所求反应为(4),则(4)式=(1) 式+ 2 × (2) 式–(3) 式∴ m r H ∆= m1r H ∆+2 m 2r H ∆- m 3r H ∆= +2×- = kJ·mol -12-3 利用下列反应的m r G ∆()值,计算Fe 3O 4(s)在时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1) 2Fe(s) +23O 2(g) == Fe 2O 3(s);m r G ∆()= kJ·mol -1 (2) 4Fe 2O 3(s) + Fe(s) == 3Fe 3O 4(s);m r G ∆()= kJ·mol -1解:∵ 反应方程式(1) 式×4 + (2) 式得:9Fe(s) + 6O 2(g) == 3F 3O 4(s) 3Fe(s) + 2O 2(g) == F 3O 4(s) ∴ Fe 3O 4(s)在时:m f G ∆=31[ 4 m r G ∆(1) + m r G ∆(2)]=31[4×( ) + ( )]= kJ·mol -12-4 求下列反应的 m r H ∆、 m r G ∆和m r S ∆,并用这些数据讨论利用此反应净化汽车尾气中NO 和CO 的可能性。

CO(g) + NO(g) == CO 2(g) +21N 2(g) 解: CO(g) + NO(g) == CO 2(g) + 21N 2(g)m f H ∆/kJ·mol -1 0m S /J·K -1·mol -1m f G ∆/kJ·mol -1 0 m r H ∆= m f H ∆(CO 2) +21 m f H ∆(N 2)- m f H ∆(CO)-m f H ∆(NO) = +21×0-( )- = kJ·mol -1m r S ∆= m S (CO 2) +21 m S (N 2)- m S (CO)- m S (NO)= +21×= - J·K -1·mol -1m r G ∆= m f G ∆(CO 2) +21 m f G ∆(N 2)- m f G ∆(CO)-m f G ∆(NO)= + 21×0 -= kJ·mol -1∵m r G ∆<0,∴可利用此反应净化汽车尾气中的NO 和CO 。

2-5 预言下列过程系统的S ∆符号:(1) 盐从过饱和溶液中结晶出来; (2) 水变成水蒸气; (3) 苯与甲苯相溶; (4) 活性炭表面吸附氧气; (5) 2Na(s) + Cl 2(g) == 2NaCl(s) (6) 2NH 3(g) == N 2(g) + 3H 2(g) 解:系统的S ∆>0,用“+”表示;S ∆<0,用“-”表示。

则: (1) -, (2) +, (3) +, (4) -, (5) -, (6) +。

2-6 在时,用反应 S 2O 82-(aq) + 2I -(aq) == 2SO 42-(aq) + I 2(aq)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列表如下:(2) 速率常数;(3) c (S 2O 82-)= ×10-4 mol·dm -3,c (I -)=×10-2 mol·dm -3时的反应速率。

解:(1) 对比实验序号1、2发现,当保持c (I -)一定时,若c (S 2O 82-)扩大2倍,则反应速率相应扩大2倍。

表明反应速率与c (S 2O 82-)成正比:υ∝ c (S 2O 82-)对比实验序号2、3发现,当c (S 2O 82-)保持一定时,若c (I -)降低21倍,则反应速率相应降低21倍。

表明反应速率与c (I -)也成正比:υ∝ c (I -)综合考虑c (I -)和c (S 2O 8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得:υ= k ·c (S 2O 82-)·c (I -)(2) 将实验数据代入速率方程:υ= k ·c (S 2O 82-)·c (I -) ×10-6 = k 1××10-4××10-2 得 k 1 = (mol -1·dm 3·min -1) ×10-6 = k 2××10-4××10-2 得 k 2 = (mol -1·dm 3·min -1) ×10-6 = k 3××10-4××10-2 得 k 3 = (mol -1·dm 3·min -1)=++=)(31321k k k k (mol -1·dm 3·min -1) (3)υ= k ·c (S 2O 82-)·c (I -) = ××10-4××10-2 = ×10-5 (mol -1·dm 3·min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