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军长征路上的地图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红军长征路上的地图故事
简陋地图指引近万红军过草地
红军测绘人员自1936年7月3日至8月11日,从四川甘孜县城
出发后,边走边绘制了“草地设营地图”。这些草绘的“草地设营地图”极其简陋:没有比例尺,没有地名标注,没有道路指示。但正是
这些简陋的地图,为红四方面军总司令部直属部队近万人顺利通过草
地指明了道路。草绘的7月5日宿营地“吉瓦沟”,仅仅一片弯弯曲
曲的手绘曲线(等高线),表示草地地形起伏。地图上可辨别的是吉瓦
沟的水流,适合设营的地点则用一个下面带两三个小点的小圆圈表示。地图上一句提示的文字是“自该地上走十里无术(树)林,行进队伍多
带柴烧水”,绘图人员可能觉得说明不清楚,又在“无术林”前加上
了“全是草地”几个字。这句简单的话语却是红军战士用生命代价换
来的。如此简陋的地图,在当时却是弥足珍贵。茫茫草地,动辄吞没
红军指战员的生命。先头部队用自己的经验教训绘制了此图,依次传
给后面的人马,才保证了这支近万人部队以最小代价通过了草地。
龙云“献”地图助红军顺利渡江
1935年4月23日,红一方面军从贵州进入云南后,困扰行军难题就是没有军用地图,对云南的地形、道路不清楚。特别是在准备北渡
金沙江摆脱敌人尾追的形势下,不知渡口在哪里,红军上下都十分焦急。不过几天后的一次遭遇战,却给红军带来了意外的惊喜。1935年
4月27日下午,按照原定部署,中央红军沿着滇黔公路向马龙方向挺进。当先头部队行进到曲靖西山乡关下村附近时,与国民党部队遭遇。这次战斗中,红军的一支侦察队在曲靖西北的公路上截获了一辆敌军
汽车,内装有云南省的1∶10万比例尺地图二包。审讯被俘的国民党
军官后得知,国民党中央军指挥官薛岳到达贵阳后,要率部进入云南
追剿红军,但没有云南的军用地图,也缺乏药品,就向龙云写信请求
支援。龙云马上准备了地图、白药等物品送往贵阳,不想这些东西都
在曲靖西山乡关下村成了红军的战利品。*得知战斗胜利并缴获云南军
事地图的消息后喜出望外,他幽默地说,当年孔明入川有张松“献图”,今天红军入滇有龙云“献图”,真要谢谢这位云南王的“关照”。当晚,*和*、朱德、刘伯承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西山三元宫详细
查看缴获的云南军用地图后,召开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联席会议,做
出了抢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重要战略决策。随后,红军拿着龙
云“献”的军用地图连克马龙、寻甸、嵩明,几天后从皎平渡顺利渡
过金沙江,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主动权,取得了战略
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洋牧师”当起红军地图文字翻译
在长征途中,每个红军指挥员都十分重视地图。萧克将军率领的
红六军团进入贵州后,原来在湘赣的地图已不能使用,但部队行军作
战离不开地图,他命令部队千方百计搜集地图,哪怕是学生课本上的
地图也行。但贵州山陡,河多,地形复杂,教学用的地图满足不了需要,部队行动很困难。正在这时,部队打下旧州,在一教堂发现一张
一平方米左右的贵州省地图,可惜图上注释的全是法文,只好请教堂
的瑞士籍牧师勃沙特协助翻译。勃沙特能讲很流利的贵州话,也理解
很多汉字,萧克将军亲自做勃沙特的工作,当天晚上即和勃沙特一起,逐一把部队准备行动方向上的地名翻译成汉字。在方桌前豆大的洋蜡
烛光下,萧克小心地摊开了地图,用手指着一个个法文地名,勃沙特
按照他的指点,操着生硬的中国话,先把地图上重要的山脉、村镇、
河流等中文名称翻译出来,然后一一将其标记在地图上。两人边讲边
比划,当他们把地图上很多重要地名而且是红六军团预定行动地区的
详细地名全部译完时,已经是三更天了。后来,就是用这张地图,萧
克与王震选择了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会合的方向。勃沙特当时没有意
识到他翻译这张地图有什么重要意义,而萧克将军却始终忘不了这件
事情。他后来回忆说,红六军团在转战贵州东部和进军湘西时,勃沙
特翻译的法文地图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