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一级路 说明书

公路一级路 说明书
公路一级路 说明书

1 概述

1.1 任务依据

受xxx交通局的委托,我公司对xxx新建工程进行了勘察设计。全线分为3段进行设计,第一段为K0+000-K7+170,第二段为K7+170-K10+455.424,第三段为AK0+000-AK0+735.296。

1.2 技术标准

本设计执行交通部标准,同时执行辽宁省“十一五”公路技术政策,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包括:

1.2.1 K0+000-K7+170

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设计速度:80 km/h;

最大纵坡:5%

最小坡长:200m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250 m

竖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凸):3000 m(凹):2000 m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环境类别:Ⅱ类

桥涵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桥涵为1/100;

路基、路面宽度:全线路面宽度为21.5米,两侧各有0.75米的土路肩,路基宽度为23米;

小桥涵与路基同宽,大中桥与路面同宽。

1.3 测设经过

根据委托要求,我公司设计人员于2009年2月进入现场,进行外业勘测。

首先用1:10000地形图做路线方案选定,然后依据选定方案沿线布设控制点及水准点,并结合实际地形、环境等进行选定方案的局部调整。导线点采

用北京54坐标系统,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统。依据交通部发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等标准进行施工图设计。

1.4 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

第一段(一级路部分)K0+000-K7+170

路线起于xK34+100处,终点位于x,起讫桩号为K0+000—K7+170,长度7.17公里。

路线途经夹xxxx

中间控制点有大沙河、引碧入连工程引水工程水渠、鹤大公路

沿线交叉的公路:xxx沿途所经河流:大沙河流域。

2 沿线地质环境

2.1沿线地形、地质:

本工程路线通过山区台地,纵向有起伏,但高差不大,地表层为种植土和砂砾土,1.0m以下为碎石土及强风化片麻岩。

2.2气象:

东南靠太平洋,北靠欧亚大陆,气候受季风影响不大,属暖温带季风气候。一月份平均气温-6.0℃~-8.5℃,7月份气温25℃左右,年平均气温最高13.5℃,最低气温 6.3℃,极限最高气温36.9℃,极限最低气温-31.0℃,最大冻深 1.10m,年平均降雨量700~800毫米之间,集中在6~8月,占年降雨量一半以上,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最大风速18.0m/s。

土壤冻期:每年11月上旬至翌年3月上旬,4月上旬全部解冻。

2.3沿线水系:

路线位于大沙河水系内。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说明书

(GB50011-2001)确定沿线地震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3 路线

3.1 平面线形布设

根据xx交通局对本项目规划的路线方案基础上,结合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及桥位等自然条件,综合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最后确定本路线线位。在路线布设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几方面原则:

(1)、主要连接xxx与大庄高速公路,并且与海皮线鹤大线相交。是该地区路网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

(2)、充分结合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路线与xxx产业示范区紧密结合,拉动沿线农业、畜牧业及工业的发展。

(3)、线形设计充分结合地形、地貌,综合考虑平、纵、横三者的关系,恰当的掌握标准,实事求是地进行线形组合,尽量提高线形标准,满足司乘人员视觉及心理舒适的要求。

(4)、在布线中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配合,保护自然环境。尽量少占基本农田,少拆迁,多利用荒地及旧路,以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路线起点为xxxK34+100,途径xxx产业示范区、大庄高速公路、终点xxx。一级公路全长7.17公里,二级公路全长 4.02公里。

一级公路段:路线起点与xxx交叉,由北向南布设。在K1+616处跨大沙河,跨河后一直向南。在K6+020处xxx相交,终到xxx。

3.2 纵断面设计

根据外业测量调查进行纵断面设计。

路线设计标高为路面中心高程

水田路段为避免路基毛细水上升对公路的危害,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定为1.5米;旱田路段内为减少占地,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定为 1.3米;在与二级路交叉段(瓦小线),鹤大线,控制原有路面标高,利用原有路基。

3.3 安全设施

3.3.1 路面标线

路面标线按四车道布置,标线采用热融反光漆,标线面积为7727.68平方米。

3.3.2 波型梁护栏

一级公路段为确保行车安全,在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米路段的两侧土路肩设置波型梁钢板护栏,全线共设置576米。

3.3.3 标志

全线共设单悬单臂标志1块,单悬双臂标志3块,道口标柱80根,百米桩63块,里程碑8块。

4 路基、路面

4.1 路基横断面

一级公路路基宽23.0米,路面宽21.5米,横断面布置为:0.75米双黄线+4×3.75米行车道+2×3.00米硬路肩+2×0.75米土路肩,行车道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3%;

4.2 超高方式

路面中心线为超高旋转轴,一级公路超高渐变率介于1/200—1/330之间。超高渐变方式为线性渐变,利用全缓和段或部分缓和段完成超高。外侧路拱绕旋转轴旋转至与内侧路拱同坡后,再绕旋转轴共同旋转至超高横坡度。

4.3 路基设计

4.3.1 一般路基设计

填方路基填土边坡坡率采用1:1.5。填方路基高度大于8米时边坡坡率采用1:1.5及1:1.75两种形式。

挖方边坡坡率采用1:1.5,挖方坡脚均设有 2.0米宽碎落台。

4.3.2 路基换填设计

水田路段为避免水田区毛细水上升对路基的危害,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定为1.5米,并在路基底部换填40厘米透水性材料,换填材料采用天然砂砾。

4.3.3 清表碾压

填前碾压沉降量按旱田6厘米、水田10厘米计。

4.4 路基填筑

4.4.1 一般路基填筑

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力学指标较高的山皮土、碎石土、砾石土、风化岩等粗粒料作为路基填料,并分层填筑达到压实度,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厘米。还应保证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0厘米,路堤填筑最大粒径小于15厘米。严禁使用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易溶盐含量超标的土填筑路基。

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4.5 路基防护

填方高度大于6m及土质挖方大于3m路段,路基边坡采用植草防护。池塘路段采用抛石及填筑石渣方式进行处理。

4.6 路基排水

全线采用集中排水方式。边沟采用梯形边沟,底宽0.6米,沟深0.6米,内侧坡率为1:1.5、外侧坡率为1:1.5,沟底纵坡小于3%,采用土质梯形边沟,边沟坡面和底部进行人工夯拍击实;沟底纵坡大于3%,采用石砌梯形边沟;沟底纵坡大于5%,采用急流槽。

4.7 路面

4.7.1 设计标准

一级公路部分根据交通量调查资料,按设计使用年限15年,交通量平均增长率4%,计算设计使用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弯沉设计轴次为405.246万轴次,设计弯沉值为28.7(1/100mm)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为2-4b区;

本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进行路面设计。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将设计弯沉值和弯拉应力均作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采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路面分析与设计系统-V1.3”专用程序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同时对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底基层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

4.7.2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根据路基的土组、稠度查得砂性土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为35MPa,确定土基回弹模量的设计值为E0=35MPa,路面施工前需要进行检测,如E0值小于35MPa 时,必须对路基进行处理,使其E0≥35MPa。

4.7.3 路面结构厚度及设计弯沉

一级路部分行车道路面结构厚度为59厘米即:

4厘米细粒式粗型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5厘米中粒式粗型沥青混凝土(AC-20C)。

16厘米5%厂拌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

16厘米5%厂拌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

18厘米4%厂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路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路面竣工时的整体刚度,以竣工后第一年的不利季节,在BZZ-100标准轴载作用下,轮隙中心处实测路表弯沉的代表值Lr评定。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25.6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28.5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32.4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57.5 (0.01mm)

第 5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149.7 (0.01mm)

第 6 层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 331.5 (0.01mm)

4.7.4 路面材料

4.7.4.1 未筛分碎石

(1)最大粒径(5厘米) <5%

(2)0.075毫米粉料含量<10%

(3)材料质地坚硬、洁净、无杂质。

4.7.4.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水泥标号不低于32.5级、初凝时间4小时以上、终凝时间6小时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碎石压碎值(基层)≤35%、碎石压碎值(底基层)≤40%

(3)碎石含量≥60%

(4)最大粒径(4厘米)<5%

(5)0.075毫米粉料含量≤5%

(6)不含土块及杂质。

(7)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在20℃条件下(浸水7天)七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基层 2.5MPa,底基层≥2.0MPa。基层压实度应≥98%,底基层压实度应≥97%。

(8)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的最大粒径和颗粒组成范围见下表。

水泥稳定类基层的集料级配

水泥稳定类底基层的集料级配

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

(1)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小于0.0027mg/mm3。

(2)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mg/ mm3。

(3)PH值不得小于4。

(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

4.7.4.4 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中矿料级配(方孔系列)及沥青用量范围符合下表:

沥青采用90#重交通石油沥青,应符合下表技术要求

改性沥青混凝土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SBSⅠ-C型,技术要求如下表:

a 改性沥青混凝土应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适合的沥青用量及矿粉级配,其试验结果应符合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技术要求,但试验温度应提高10℃—20℃。对橡胶类及热塑性橡胶类改性沥青混凝土,其流值可放宽到20—50(0.1mm )。

b 48小时残留稳定度不应小于80%。

c 冻融劈裂试验劈裂强度比不小于80%。

d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温度应比现行施工规范规定的普通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提高10℃—20℃。

e 当气温低于10℃时,不得进行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必须施工时,应采用相关措施:如提高拌和温度、运料覆盖保温层、熨平板加热、缩短碾压长度等。

(2)粗集料:

用于沥

青混凝土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须符合下表要求:

(3)细集料: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级配,其质量应符合下表

要求:

(4)矿粉:

采用石

灰石加工制成,应干燥、洁净、无团粒,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4.7.5 施工要求

4.7.

5.1 应严格按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施工。

4.7.

5.2 铺筑路面之前,路基填料必须满足最小强度(CBR值)和最大粒径要求以及采用重型击实标准的路基压实度要求,详见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表

6.1.5。

4.7.

5.3 施工前应对所有材料及混合料进行试验,严禁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

4.7.

5.4 本项目设计标高为路中心处,铺筑路面各层之前,按规定检查标高、路拱横坡、平整度、压实度等,符合要求后方可转为下道工序。

5 桥梁涵洞

本项目一级路部分有大桥一座、中桥一座、小桥三座、涵洞12座,具体内容详见桥涵分册。

6 交叉工程

6.1 平面交叉

本项目共设平面交叉道13处。

与本路线相交村路采用加铺转角的平面交叉形式。被交道路为土路面或砂石路面时,设置20米长硬化段,硬化路面采用3厘米厚细粒式沥青砼+15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15厘米矿渣结构。被交叉道为二级以上公路时,新建路面部分采用与主线相同的结构形式。

结合路基纵向排水需要,平面交叉道设置直径0.75米的圆管过道涵。过道涵涵顶填土高度不得小于0.5米,填土高度不足者基础可适当下卧,并调整两侧路基边沟纵坡,使水流通畅。本项目共设置过道涵19处,合计涵长175米。

七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施工中应减少噪音,尽量不在夜间施工,运料车应封盖,不要随处乱挖取土坑,取土后应复耕。

绿化工程:一般路段,达到美化环境;在高填深挖路段进行网格防护。

八其它工程(无)

九筑路材料:路用材料详见料场示意图。

其中砂砾、中(粗)砂:大沙河砂厂;

片石、块石:瓦窝镇石场

碎石:元台石场;

沥青混凝土:普兰店拌合站

水泥可就近采购,钢材主要来源于鞍钢、抚钢。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时速100公里,路线全长为2720.231m,路基宽度为26m,行车道宽度为4×3.75m,其中规划远景设计年限为20年。设计内容包括道路技术等级与技术标准论证、道路方案设计、指定路段技术设计等。 选线与定线是根据交通量确定道路等级,在地形图上确定三条备选路线,通过三个方案主要指标进行比选,确定最优方案。平面设计按照书中要求选定路线的各种技术指标,计算平曲线参数,确定线形。纵断面设计主要考虑纵坡在满足书中和规范上各规定的情况下,尽量使填挖趋于平衡,利于排水和行车舒适,计算竖曲线要素。横断面设计中考虑排水和行车安全稳定等因素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形式。路基设计主要进行确定压实标准、路基高度、边坡形状、坡度、路基排水等设计。公路边坡防护采用合理设计坡比,设置浆砌片石护面墙、喷浆护坡、挡土墙等进行加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较好。公路沿线设置了完善的排水系统,如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将地表径流引入自然溪沟或通过涵洞排出。路面采用沥青路面设计,三层体系。 本设计使用了纬地道路设计软件出图,效率高,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沥青路面;路线;横断面;纵断面;挡土墙。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four-lane two-way , design traffic speed of 100 km, the road length 2720.231m, sub grade width of 26m, the carriageway width of 4 × 3.75m, among them plan to design service life as 20 years in distant view. Design the content and include the industrial grade of the road and proof, road conceptual design, appointing the technical design of highway section and special topic to be designed of the technical standard. Route selection and alignment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oad traffic levels, the topographic map to determine the three alternative routes, through three main indicators of the program than the election, determine the best option.Graphic design requir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lected book line of technical indicators, calculate flat curve parameters, determine the linear; Profile Design major consideration longitudinal and specification to meet the provisions of the book where, as far as possible so that tends to balance cut and fill, drainage and road comfort conducive to calculate vertical curve elements. Cross-sectional design of the drainage and road security and stability into account such factors determine the form of road cross-section. Foundation primarily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compaction standards, embankment height, slope shape, slope, embankment and drainage design. Highway Slope Protection reasonable than the slope design, made of mortar and stones set retaining wall, spray Pitching and reinforce retaining walls, Control soil erosion better. The road has along the route established the perfect drainage system, like side ditches, drains, ditches closed, and so on,to the introduction of surface runoff or through natural Gully discharge culvert. Pavement used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the three-tier system. This design used Hint road design software to leave the chart, high efficiency, avoiding the waste of human resources Keywords:Asphalt Pavement; Line; Cross section; Vertical section; Retaining walls.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1. 概述 本次设计的道路位于安徽界首任寨乡内,起点为千牛汽车服务中心,终点至跨河桥桥头,南北走向,现状为X107县道,道路设计全长792.555米,为改造提升项目。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时速30km/h。本道路作为任寨乡的一条示范街道,它的提升改造,是界首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设计条件 2.1 设计依据 ?本项目中标通知书; ?项目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我方提供的带状地形图(电子版); ?项目建设方提供的相交道路等资料。 3. 道路建设条件 3.1 沿线场地现状 沿线主要为民房、农田并伴有少量沟塘。 本道路现状为9.0m宽的沥青混凝土道路,是穿越集镇的公路。本次结合实际情况,并经过与建设单位、街道充分对接,对现状机动车道不作改造,仅在其两侧新建机非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3.2 现状及规划相交道路 道路沿线相交道路均为现状出入口。 3.3 现状及规划河道与沟渠 本项目终点处有一现状沟渠,且有一现状桥梁,该沟渠及桥梁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本次设计维持现状。 3.4 现状杆、管线 根据现场初步调查,场地内有多处电力架空杆线位于拟建的人行道上,且有一道给水管线位于拟建的人行道边。 4. 采用规范及标准 4.1 规范及图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 );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 );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 );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40-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09);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 项目施工时,若有相关新的规范、规程等颁布,则应按照新的规范、规程实施。

一级路路基路面说明

1 概述 1.1基本概况 某省道高邮段改扩建工程先导段起自马棚镇东湖村本项目与马横公路的平面交叉处,路线沿东湖湿地公园核心区东侧向南布设,依次跨越北关河和东平河后进入高邮城区规划范围,进入规划区后平行于胜利路布设,在佛塔村四组附近下穿500kV高压线,之后路线跨越老横泾河继续向南至先导段终点333省道,先导段路线全长10.999km。 1.2方案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2009年10月9日通过方案设计审查后,项目组在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图定测及调查成果,路基路面设计方案的深化和优化主要有:(1)针对方案设计中发现的软土路基路段进行了重点详勘,进一步查明了软土地基的分布范围、特征,并加强了地质钻探试验工作;根据会议精神,对部分特殊路基处理方案进行了优化,经过充分技术论证,根据降低工程造价的角度,以时间换金钱的总体设计思路,将部分路段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调整为等(超)载预压方案。 (2)结合沿线筑路材料的调查,本标段沿线土质以粉性土为主,塑性指数较低,结合取土坑路基填料的土工试验结果,施工图阶段将路床调整为采用5%石灰+2%水泥综合稳定土进行填筑。 (3)方案设计中城镇段排水采用雨水口结合集水井的排水方式,施工图阶段通过对项目区域现有道路的现场调查,结合该地区相关工程施工经验,城镇路段排水调整为矩形边沟排水。 (4)施工图设计调查阶段,与沿线乡镇一起对线路所经过区域的原有灌溉排水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以充分协调好路基排水系统与农田水利系统的关系,努力做到既保证路基排水,又不影响农田灌溉;同时更加重视了路基防护及绿化设计。 2 路基设计 2.1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 本标段采用一级公路设计标准,具体断面型式为: K113+449.395~K118+980:路基全宽26m,2m中分带+2×0.75m左侧路缘带+2×2×3.75m行车道+2×3m硬路肩+2×0.75m土路肩;路面横坡度为2.0%,土路肩横坡度为4.0%;路堤边坡为1:1.5,护坡道宽1.0m;路基排水采用碟形预制块边沟及土质边沟,边沟断面为3×0.4m。 K118+980~K124+448.023:路基全宽60m,5m中分带+2×0.75m左侧路缘带+2×3×3.75m行车道+2×0.5m右侧路缘带+2×5m侧分带+2×0.5m左侧路缘带+2×9m 辅路+2×0.5m右侧路缘带。 本段行车道路面横坡度为2.0%,辅路路面横坡度为1.5%;辅路边缘设置砖砌矩形边沟,边沟顶宽0.86m;根据地方景观规划要求,辅路两侧各设20m 绿化带。 其中K118+780~K118+980为路基宽度渐变段。 2.2公路用地界 K113+449.395~K118+980段,不设边沟路段以路基边坡坡脚外1.0m为公路用地界,设边沟路段以边沟坡脚外1.0m为公路用地界;对于沿(压)河、沟、塘路段,河塘边坡防护基础外缘以外0.5m为公路用地界;桥梁路段一般不设边沟,两侧用地界为桥梁正投影外侧1.0m。 K118+980~K124+448.023段,本路段规划控制用地范围100m,辅路两侧各设20m绿化带。本次施工图设计以辅路坡脚为道路用地界。 2.3 路基设计 2.3.1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

道路毕业设计说明

第1章绪论 1.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公路建设程序和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路线、路基路面结构及有关设施设计、计算的能力。 公路交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公路建设的发展速度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级公路在中国内地的出现和发展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在今天,高等级公路和全国公路网正在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便捷、和高效率的运输服务。 1.2 项目概况 1.已知资料 路段初始年交通量见表1-1(辆/昼夜,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7.0%) 表1-1 交通量表 2.路线所处地理位置及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 路线总体呈现出由南到北先逐渐变高再逐渐变低的走势,跨越了两个地貌特征区。此路段前半段地形开阔平坦,为剥蚀堆积垄岗平原区,地面高程在370~390m之间。路段位于平原微丘区,地势较高,地面高程稍高,高程在390~420m之间。 设计路段无不良地质路段,地层产状平缓,岩层略有起伏,部分地区形成开阔的背斜和向斜,断裂不甚发育,且规模较小。 (2)工程地质 路线全部位于安徽省内的微丘区地带,路线地质构造相对较简单,地质相对稳定,未发现大的不良地质现象,仅局部发现有软土呈零星分布,一般

深度为0.5~2m,分布范围十几至几十米。沿线主要地层为花岗岩,呈全风化、强风化等。 (3)水文地质 测区内水系发育,地表水丰富,湖泊鱼溏众多。路线跨越梅目水库上游小河一条和部分小沟,集水面积均不大。地下水主要是裂隙水,其次是松散岩类孔隙水,路线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4)气候、气象 路线地处安徽中东部偏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温度不高,阳光充足而湿润。雨水分布季节性强,雨季期为4~9月,夏季受季风影响,多雨,易照成洪涝灾害。 1.3路线设计标准及技术指标的确定 1.3.1 确定各车型换算系数 高速公路以小客车为折算标准见表1-2: 表1-2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换算系数表 1.3.2 交通量计算 初始年交通量: N =3100+1.5×1000+900×2+1500+(850+1000)×1.5+1000× 2.0+900×3+95×3=15660辆/日 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N: N= N 0×1 ) 1(- +n k

道路设计说明

道路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1.1采用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及依据 1.1.1 采用的设计规范、规程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0)《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1.1.2采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 1)《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T F20-2015);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1.3 设计依据 1、业主与我公司的签订的设计委托合同; 2、规划部门关于本片区道路的设计红线; 3、本道路1:500地形图及片区总体控制方案; 4、相邻已设计道路施工图资料。 1.2 主要技术标准 2、设计概要 2.1 工程概况 本项项目所在地点为火车站周边,市政道路含垭路、A线、B等道路。其中包含道路、排水、照明、绿化以及其他市政管线工程,本册图纸及说明为道路部分。 由于近年来车流量不断增加,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本道路现状路面出现了较多破损,水泥路面存在较多裂缝、错台、掉角、碎板、磨耗层脱落等病害,沥青路面老化严重。通过实施本道路的改造,能大幅提高本道路的交通服务水平,满足城市交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快速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位。 本项目所有道路均为改建道路,我院委托后立即组织人员现场调查,掌握了本道路的使用状况。经过与业主的多次方案讨论确定:

最新一级公路设计

一级公路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为河南省许昌市至漯河市一级公路K0+000—K3+010.468标段设计。依据道路的功能将公路定位为平原一级公路,设计时速为80Km/h,设计年限为20年,路面结构设计为沥青路面。根据交通量和交通增长量,将公路确定为双向4车道公路。主要设计包括:路线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和挡土墙设计。 根据地形图特点和选线原则,经过比选确定最佳路线。标段全长3010.468m,路线中间设二个交点,圆曲线半径分别为600m,800m,竖曲线设3个交点,半径分别为12000m、7000m、5000m。在此基础上进行横断面设计和路基排水设计,并经过计算和对比确定路面结构层和结构层厚度。在高填方路段进行挡土墙设计,通过计算确定挡土墙断面形式和尺寸。 整个设计在技术经济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平纵横断面设计,路基和路面结构设计,专题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并进行了道路概预算,完成了整个设计任务。 关键词:一级公路选线路基路面挡土墙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 first-class highway design for the K0 +000- K3 +010.468 tenders of the road from Xuchang City, Henan Province, to Luohe City. Depending on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road, the road was positioned as a first class highway located in plain, the design speed of which is 80Km/h and the design life of which is 20 years. The design pavement structure is asphalt pavement.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and traffic growth volume, the highway was identified as a four-lane highway. Highway structure design is asphalt pavement. The main design includes: route design, subgrade drainage design, pavement and drainage design and retaining wal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topographic and the principle of line selection, I determined the best route after comparison. Full length of the tender is 3010.468m,within it, there are two intersections located in the horizontal curve, the radius of which are 600m and 800m respectively ,and there are three intersections located in the vertical curve, the radius of which are 12000m, 7000m and 5000m, respectively. Cross-sectional design and subgrade drainage design were based on it, and the pavement design was determined through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o determine pavement layer and the thickness of structure. Moreover, the retaining wall in high fill sections was determined by calculating the retaining wall section forms and sizes. On the basis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 analysis, the design have completed draphic design, Profile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subgrade and pavement structural design, retaining wall design and budget estimate. In short, the design have completed all the task. Keywords:First class highway Route design Subgrade Pavement structure Retaining wall

道路设计说明书模板

说明书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是电厂至官学之间重要的通村公路。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沿线居民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条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务川县公路网结构,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5米土路肩)。本次测量起点里程K0+000,位于务川县大坪镇黄洋村,起点电厂,经陈家山,终点至官学,里程为K7+840.761,共计7.840公里。 1.2 设计依据 1.我公司与务川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务川县大坪镇“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设计设计合同》; 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 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7.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8.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关于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六个同步实施要求的通知》黔交建设【2014】69号; 9.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10. 贵州省公路局文件《贵州省“十三五”农村公路前期工作及设计要求》(征求意见稿); 11.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 1)道路部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 (6)《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2)桥梁工程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4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 (3)《贵州省公路条列》和《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4)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5)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5测设经过 铁二院成都分院公司承接勘察设计任务之后,立即成立了项目处,制定了施工图测设《勘察设计作业指导书》,同时按规范、合同要求进行各项测设工作。本项目为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全长7.840Km。于2016年3月上旬完成外业测量工作,同时对施工图

某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为了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并在各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我们选择了敦煌至当金山口二级公路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这是在毕业之前对自身学习状况的最后一次检查。我所选择的设计路段是从DK32+000至DK40+000 段,全长8 km,设计车速为60 km/h,路基宽度为10 m。本次设计的内容有:平面线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对交通量进行了分析,查找相应技术规范,确定公路的等级以及设计需要的各种参数。平面线设计包括纸上选线、定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参数设定,直线设计等;纵断面设计包括拉坡、竖曲线设计等,超高的设定满足了设计要求的8%之内,在竖曲线设计时,应注意行车视距和视线诱导问题即满足“平包纵”,合成坡度也要满足规范要求;横断面设计时,使行车更加舒适,为确保道路的使用年限,在路段上还做了防护和排水设计;桥涵设计包括桥梁和涵洞的形式、尺寸的设计;英文翻译。通过这次设计不但了解建设公路的各个步骤,而且也能熟练的运用Auto CAD 进行制图。 关键词:路线平面横断面纵断面桥涵

I Abstract The design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Not only because this is our last assignment before graduation, but also it can enhance our ability.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segment of the second class road which starts from dunhuang to dangjinshankou. The road, which is 8 km from DK32+000 to DK40+000. The design speed is 60km/h and the wide of the subgrade is 10 m. The contents for design have: The flat surface line design,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cross section design, block the soil wall design and the engineering quantity calculations and grounds square dispens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volume of traffic, search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highway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农村公路设计说明

精品整理 设计说明

1.0 概述 为了加速地方公共交通发展步伐,振兴地方经济建设,洪泽县交通运输局决定在2016年对高良涧镇(共5.34km)、共和镇(共9.64km)、仁和镇(共21.13km)、万集镇(共3.44km)、岔河镇(共25.27km)、黄集镇(共0.50km) 及老子山镇(共0.46km)镇村公交道 路进行提升改造,主要改造道路20余条,总里程约75.78km。 洪泽县2019年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明细表(岔河镇) 序号乡镇路线名称 路线长 度(km) 现状情况 改造后路面 宽(m) 改造后路基宽 (m) 1 共和镇余刘线 6.580 水泥砼 5.5 6.5 2 共和镇共新线 6.580 水泥砼 5.5 6.5 3 万集镇贝郭线 1.82 水泥砼 5.5 6.5 4 万集镇草沿线 2.59 水泥砼 5. 5 6.5 5 万集镇和仁线 1.87 水泥砼 5.5 6.5 6 万集镇朱共线0.43 水泥砼 5.5 6.5 7 万集镇草长线 3.74 水泥砼 5.5 6.5 8 万集镇董山线 3.79 水泥砼 5.5 6.5 9 万集镇丰收线 1.29 水泥砼 5.5 6.5 10 仁和镇黄仁线 6.34 水泥砼 6.0 7.0 11 仁和镇临堆线0.52 水泥砼 5.5 6.5 合计35.55 1.1 任务依据 1、洪泽县交通运输局提供的《2016年度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计划表(洪泽县)》。 1.2 遵循、参照的规范、规定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9、《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0-04-2007)。 10、《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6)。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13、《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 14、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施工指导手册》。 15、《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苏交公【2013】14号)。 16、《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标准指导意见》(苏交公【2013】15号)。 17、《江苏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2010)。 1.3 设计标准 1、设计标准: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 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3、路基设计宽度:6.5m/7.5m; 4、设计洪水频率1/25。 1.4 工程概况及主要改造原则 本次设计为洪泽县仁和镇及共和镇提档升级的农村道路,共计3条,分别为黄仁线(6.34Km)、余刘线(6.58Km)、共新线(6.58Km)。黄仁线采用双侧拓宽,拓宽后路面为6m宽,路基宽度为7m,道路改造后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余刘线K0+000~ K4+070.138段为挖除新建,K4+070.138~ K6+580段为拓宽改造;共新线K0+000~ K4+213段为挖除新建,K4+213~ K6+580段为拓宽改造,余刘线及共新线改造后路面宽为5.5m,路基宽6.5m,路面为水泥混泥土路面。 1.5 测设经过 2015年11月上旬,我院进行洪泽县2016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编制工作,接受任务后,我院立即成立了洪泽县2016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设计项目组,并制定详细的工作大纲,组织有关人员展开工作。项目组在google地图上对所涉及的路线

一级公路初步设计路面说明

5.6路面设计 5.6.1设计依据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T535-201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微表处和稀将封层技术指南》 JTG/TF40-02-200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JG/T188-2010。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 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5.6.2设计标准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设计时速60km/h。 3)公路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四川盆地中湿区。 4)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5)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 5.6.3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沥青路面:执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中8.0.1“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规定;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的规定。 基层、底基层: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3届) 学院(部):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道路与桥梁 学生姓名:吴泽力 班级:土木095 学号09403100138 指导教师姓名:胡忠恒职称副教授 职称

2013年5 月7 日

题目:汨罗二级公路设计 1.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1.1公路建设的意义 公路交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公路建设的发展速度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级公路在中国内地的出现和发展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在今天,高等级公路和全国公路网正在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便捷、和高效率的运输服务。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时曾参加横跨美国大陆的汽车旅行,亲身体验到落后的道路意味着“浪费、危险和死亡”。当选总统后,他立即着手绘制美国公路建设的蓝图。美国公路的发展促进了人员、信息和货物的流通,刺激了生产的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公路运输通道在当今社会经济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对沿线的物流、资源开发、招商引资、产业结构的调整、横向经济联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几十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回顾我国公路发展历程,对比世界公路发展趋势,可以认为,我国公路交通正处于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基础十分薄弱,我国公路建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因此,为逐步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需求,重点提高在技术领域的研究,发展道路建设的经济性,耐久性,并重点考虑道路建设的可持续性,防污,防噪,及生态平衡性,这都将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道路发展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汨罗二级公路对于地方的意义:汨罗二级公路横穿岳阳县和汨罗市,使两地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得到更充分的交流。同时对于各自的县市而言,汨罗市二级公路成为了促进了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纽带。 1.2 二级公路设计资料 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15000辆。 二级公路分为汽车专用二级公路和一般二级公路两种。汽车专用二级公路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4500——7000辆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港口、机场等地的专供汽车行驶的公路。

[实用参考]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文成路(原西二号路)位于嘉峪关市嘉东工业园区,该道路设计为南北走向,北接创新大道(原北一号路),南接兰新璐,道路沿线与新阳路(原北二号路)、新瑞路(原北三号路)、新鹏路(原北四号路)和创新大道(原北五号路)等道路相交,道路总长度4588.29M,道路红线42M。目前已修筑完成的路基1298.69M,位于创新大道与新瑞路之间。20GG年在原路基的基础向南对新瑞路与创业大道之间1269.92M的路段进行施工图设计,道路标准横断面与原路基断面一致。该区地势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特点,工程沿线地势较平坦,坦然级配沙砾层较好。 二、设计根据 (1)嘉峪关市工业园区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委托书。 (2)嘉峪关市东区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3)嘉东工业园区规划总平面图。 (4)现有20GG嘉峪关城市坐标1:1000的地图。 三、设计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GG) (3)《公路沥青路年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GG)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GG)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GG) (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TJ50-20GG) (7)《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8)《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CJJ75-97) (9)《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1999) (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GG) 四、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二级主干道 2、设计行车速度:40km/h 3、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4、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5a 5、抗震设计烈度7度 6、设计标准轴载:100KN 五、工程设计 5.1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设计根据规划总平面设计线路,但考虑到周边的具体情况对道路中心线进行了调整。 5.2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一规划为依据,并充分考虑沿线道路两侧场地的标高、排水等问题。纵坡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纵坡设计参数表 5.3横断面设计 5.3.1路基横断面布置 文成路道路标准横断面 道路红线宽度为42米,一板块结构,机动车到宽度为10.5米,不单设非机动车道,将10.5

一级公路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Ⅰ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 Ⅱ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 Ⅲ评阅教师评语 --------------------------------------------------------- Ⅳ答辩会议记录 --------------------------------------------------------- Ⅴ中文摘要 ------------------------------------------------------------- Ⅵ外文摘要 ------------------------------------------------------------- Ⅶ 1 前言 (1) 2 线路设计 (2) 2.1交通量资料 (2) 2.2 选线原则 (2) 2.3方案比选 (2) 2.4 平面设计 (4) 3纵断面设计 (10) 3.1 纵断面设计要求 (10) 3.2 纵坡设计 (10) 3.3 坡长的要求 (11) 3.4 竖曲线设计 (12) 3.5 平纵组合设计 (14) 4横断面设计 (16) 4.1横断面设计方法 (16) 4.2 横断面组成 (16) 4.3 交通量情况 (17) 4.4 横断面要素的确定 (17) 4.5 横断面其他组成的设计要求 (17) 4.6 路基设计 (19) 4.8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24) 5路面设计 (27) 5.1 路面设计原则 (27) 5.2 路面类型的选定 (27) 毕业设计小结 (47) 参考文献 (48) 致谢 (49)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 篇一:模板 摘要 本设计是从到襄阳的某段高速公路的设计,该段路线总长为3050m。本设计中设计车速为120km/h,双向八车道,路基宽度为45m,设置中央分隔带,行车道宽3.75m,硬路肩3m,土路肩0.75m。 在平面设计中,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最终线路,此线路中有三个平曲线。纵断面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竖曲线的设计。横断面设计中,确定路面横断面的形式,土石方的数量的计算和调配。在路基设计中,主要是确定路基的横断面形式和边坡的形式。路面设计中,确定了路面的结构层次。专题设计的主要容包括对盖板、基础、台身和洞口建筑的设计。最后利用工程造价软件得出对比方案和选定方案的工程预算。 关键词:高速公路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涵洞;工程预算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a section of a highway from Xinyang to Xiangyang.The sec- tion of route is 3050m.In this design,the speed of design is 120km/h,two-way eight lane,subg- gade width of 45m,setting up the central separtion belt,lane width

3.75m,hard shoulder 3m, soil shoulder 0.75m. In the graphic design,there are three horizontal curve in this line,determined by the sche- me xxparison.Longitudinal section design,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ree vertical curve.The cross-section design,determine the road cross section form,calculation and allocation of earth- work quantity.In the design of roadbed,mainly determine the embankment cross-section and the form of the slope form.The design of pavement structure,pavement was determined.The main contents of design project include the design of the cover,foudation,abutment and the building.Finally draw project budget of the xxparison scheme using the engineering cost project software. Keywords:highway design;roadbed design;pavement design;culverts;project budget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 (1) 1.1 设计任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