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生平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阮籍生平简介

阮籍,字嗣宗。生于汉建安十五年(210),卒于魏景元四年(263)。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在曹魏时期,官至步兵校尉,担任此职时间最长,所以后世通常称之为“阮步兵”(出自《阮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页第一段)

阮籍生于东汉末年汉献帝统治的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战争频发。但是建安也是在

这一时期。频繁的交战,统一天下的欲望使这个时期的君主广纳贤士,为当时创造出一个相对宽松的文学环境。出生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可以说阮籍幸运,但这也是阮籍的不幸。

阮籍的父亲阮瑀因为罹患疫疾,死于建安十七年(公元221年)。当时的阮籍年仅三岁,与寡母相依为命的童年给阮籍带来的失落感与压抑感融入在阮籍日后的作品中。那阮籍的父亲阮瑀又是谁呢?

阮籍的父亲阮瑀,字元瑜,“建安七子”之一,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曾经做过曹操的司空军谋祭酒,掌管记事,后为仓曹掾属,在政治上隶属于曹氏集团。

阮籍父亲所属的政治集团以及他父亲给他的出身使他作为士族在文化方面也享有一定的特权同时,在政治上也享有一定的特权。也为后来司马昭主动提出与阮籍联姻奠下了伏笔。

士族以积世文儒为贵,如果祖先曾作武将或其他咋也就不算纯粹。大抵东汉末士族制度形成依赖,士族在政治地位上有高低,而且在门

第上世系上矜清浊。晋武帝自称諸生家,就是在政治地位以外,还要争取门第上的清望。司马师娶东汉名儒蔡邕的外孙女羊氏为妻,司马昭娶魏名儒王肃的长女王氏为妻,这都是司马氏通过婚姻来提高门第的一种表现。司马昭给晋武帝聘弘农郡华阴县杨氏女(杨艳)为妻,也是含有同样的意义。华阴杨氏按门第来说,是无与伦比阿纯粹士族(《中国通史简篇》第二册第四章,第367页)。

这种种原因给阮籍的性格和人生观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曹氏和司马氏的对峙令当时的政局动荡,也为后来。阮籍入竹林埋下了一颗种子。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颜敏相与期。”(《咏怀师》第十五首,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从阮籍少年时所作的诗文中可以看出他年少好学,十分喜爱研究儒家学说。也可以看出他不慕名利,以安贫乐道的古代圣人为榜样。但与此同时少年的阮籍还有另一种形象。

“平生少年时,轻荡好弦歌。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返顾望三河。黄金百益尽,自用长裤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咏怀诗》第五首)”从阮籍的文字来看,阮籍作为一个出身十足的子弟,在行为上也有某些放荡有失检点的地方。显而言之阮籍既希望自己能像儒家先哲一样做出一番事业又喜好玩乐爱好弦乐。

阮籍中年时司马集团与曹氏集团的矛盾激化及表面化,政局十分动荡。当时曹氏集团和司马集团都有意拉拢阮籍,但是由于阮籍本身

的观望态度都未成功。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阮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抱负遁入竹林。

说道阮籍就不等不提起一个与阮籍有着密切关系的学派——玄学。

阮籍以“万物一体”的世界观作为理论根据,运用“齐物”的方法,追求一种精神境界。由于这种精神境界以对现实的超越为特征,所以当时就有人目之为“玄远”。司马昭曾经说过:“每与之言,言及玄远。而未尝评论时事,臧否人物。(《世说新语·德行》)”从司马昭对阮籍的评价可以看出阮籍的追求和思想境界。而从某种方面来讲阮籍的行为异于常人,超脱了世俗的境界,是在追求一种玄远的精神境界。

从玄学的功能方面,阮籍的玄学理论的并不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尽管道理讲的不错,但大多都是当而无用。

“闲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其视尧舜之所事若手中耳。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行不赴而居不处,求乎大道而无所寓。先生以应变顺和,天地为家,运去势,魁然独存,自以为能足与造化推移,故默探道德,不与世同。自好者非之,无识者怪之,不知其变化神微也;而先生不以世之非怪而易其务也。先生以为中区之在天下,曾不若蝇蚊之着帷,故终不以为事,而极意乎异方奇域,游览观乐,非世所见,徘徊无所终极。遗其书于苏门之山而去,天下莫知其所如往也。

或遗大人先生书曰:"天下之贵,莫贵于君子:服有常色,貌有常则,言有常度,行有常式;立则磬折,拱若抱鼓,动静有节,趋步商羽,

进退周旋,咸有规矩。心若怀冰,战战栗栗,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择地而行,唯恐遗失,诵周孔之遗训,叹唐虞之道德,唯法是修,唯礼是克。手挚珪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闾,长闻邦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故挟金玉,垂文组,享尊位,取茅土。扬声名于后世,齐功德于往古;奉事君上,牧养百姓,退营私家,育长妻子,卜吉而宅,虑乃亿祉,远祸近福,永坚固己:此诚士君子之高致,古今不易之美行也。今先生乃被发而居巨海之中,与若君子者远,吾恐世之叹先生而非之也。行为世所笑,身无由自达,则可谓耻辱矣。身处困苦之地,而行为世俗之所笑,吾为先生不取也。"(《大人先生传》节选)

由此可以看出阮籍的玄学并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论证,而是侧重人格精神境界所做的这种描绘,是层中一种情感上的宣泄或艺术上的主观想象,因此,他说的如此扑朔迷离,令人难以捉摸。

“阮籍玄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自然与名家之辩,他不是致力于自然与名教的结合,而是强调名教而人自然,着力要解决理想人格的建构或理想精神境界的所在问题。(《阮籍评传》高晨阳著173页)从理论上说阮籍的玄学是玄远的和脱离现实的,但是这种玄远又是反映出时代的苦难。这种玄学对于正在苦难中挣扎而又无法摆脱它的纠缠与追求高层次需要的士人阶层无疑来说是一种启示,带来了希望之光。

阮籍在历史上发生的实际影响的,主要是他万年的学术思想及人格形象。是那种向往自由的思想和那种狂放的生活态度或生活情趣。阮籍作为一个重要的和个性鲜明的玄学哲学家,显然又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影响和作用。受阮籍等魏晋文人的影响,在两晋一代,特别是元康之世,虚无放诞的生活态度一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甚至转化为单纯的追求感官的刺激和肉体的纵情享乐。

总而言之,阮籍并不是一个专务玄言清淡的理论家,它更为著称于世的是那种旷达总方的生活情趣或行为方式。阮籍所处的时代与他所成长的环境以及理想和现实的严重分裂与对立,令阮籍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环境和平衡自己的心理,从而表现为内在理想与外在自我形象相分离的双重人格特征。而构成了我们所见的魏晋南北朝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