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对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分析

合集下载

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当今世界经济危机

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当今世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与经济危机抗争的历史,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其根源与必然性的探究,西方资本主义此时重读《资本论》也定会倍感亲切。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资本论》这样一部政治经济学的划时代巨著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首先分析了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在货币产生之前,一次商品交换行为既是买进又是卖出,买卖行为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步进行,鲜少出现生产过剩,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

但在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买卖成为了两个阶段,商品所有者要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换成货币,再用货币买进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商品买卖脱节、生产过剩的情况,这其中也就酝酿着经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首先,一方面,每一个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想方设法地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这使得企业生产存在无限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资本家长期的剥削使得无产阶级越加贫困。

因此,市场的发展必定落后于生产的发展。

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有其自发性、盲目性与滞后性,因此,生产过剩的危机就在所难免了。

最后,与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相对应的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这意味着工人同资本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变成了阻碍者,这必然会导致资产阶级的“被革命”。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这种生产过剩是相对的生产过剩。

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其对资本的无限追求导致了资本积累以及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继而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矛盾的升级,生产过剩的危机也就出现了,主要表现为: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灵;失业率和利率上升。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一个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一、引言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金融危机的出现,不仅对于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构成了巨大风险,同时也对于各国经济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国际金融危机,成为了当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黑天鹅”理论与金融危机“黑天鹅”理论,由美国著名学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开创,旨在通过对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分析论证,将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归为“黑天鹅事件”。

金融危机作为一种重大事件,其发生是否符合“黑天鹅”理论的类别呢?事实上,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恰好符合了“黑天鹅”理论的特征之一,即存在于极端情况下的不确定性因素。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金融机构的壮大以及金融创新的深入推动,就是一种使得“黑天鹅”事件从小概率事件变成了大概率事件的根源。

三、Minsky金融泡沫理论与金融危机Minsky金融泡沫理论,是美国学者海曼·明斯基在对于金融运行规律的研究中提出的一种理论框架。

该理论提出,金融市场存在一种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其中资产价格波动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而金融泡沫的形成,则表明市场进入到泡沫周期,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危机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市场的需求问题,另一方面则在于市场供给的过剩问题。

金融泡沫的形成正是由于市场需求方面的过剩,而市场隐藏的风险则是在于供给方面的过剩。

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不仅会影响到单个投资者,也会对市场整体产生极大的影响。

四、效率市场假说与金融危机效率市场假说,是金融学界一个著名的理论概念之一,其核心观点是市场是一种自我纠错、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存在。

而金融危机的产生,则是由于市场的效率性并不完备,且市场对于风险信息的获取不足,导致了市场整体存在“异常现象”。

这种情况下,由于市场投资者的需求和供给的失衡,因此草率地对市场风险的忽视也会导致市场价值的过度繁荣,市场风险事件的发生甚至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

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

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丁伟鹏经济学基地班学号41201008摘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解析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的原因。

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的加剧,信用、生产社会化的扩大等,造成劳动者购买能力下降和社会生产相对剩余的增加,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

关键词:金融危机、生产剩余、购买能力2007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

自次级房屋信货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劵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

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

直到2008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性质,爆发金融危机是必然的。

资本主义就是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的剥削,资本家利益最大化就是最大程度的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了最大程度的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就要尽可能的压低工人的工资。

如此长期的循环,普通劳动者的购买力不足和相对的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导致了大量的产品的囤积而不能转换为货币资本投入再生产的过程,使资本循环中断。

从而形成了生产过剩经济危机。

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完善,使的固有资本在资本循环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生产所需要的活劳动越来越少,这使得资本家对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少,有大量的劳动者失业,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也日益严重,劳动者的购买能力下降而社会的生产能力不断的提高,社会产品的相对剩余就更加严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也随之爆发。

由于生产的社会化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各个企业和部门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紧密,这要求资源分配要保持一定的比例。

这个就表现出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理论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解读

经济学理论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解读

经济学理论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解读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理论的解读和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几种经济学理论的探讨和分析,解读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

一、供给需求理论供给需求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它认为市场经济的波动主要是由供需关系的变化引起的。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供给需求的失衡是导致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由于低利率和过度的信贷扩张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进而引发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二、货币理论货币理论是另一种解读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理论。

根据货币理论,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失灵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美联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使其泡沫逐渐膨胀,最终引发了危机的爆发。

三、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是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解读的另一个重要视角。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金融市场的运行不仅仅受到市场供需之间的关系影响,还受到体制安排和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监管不足和风险管理失灵的问题,这揭示了金融制度性薄弱环节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重要影响。

四、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解读的重要理论之一。

根据国际经济学的观点,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于国际经济体系中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所引起的。

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冲击,暴露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和风险传递的问题。

五、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是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解读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政府在经济危机中应该采取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刺激措施,如降息、扩大财政支出等,以应对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

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浅谈金融危机.doc

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浅谈金融危机.doc

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浅谈金融危机21世纪充满机遇和挑战,在跨世纪的新纪元征程中,向种种社会现象和前沿问题挑战已成为衡量跨世纪人才的标准和尺度。

这些年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很多人开始了解GDP,开始关心CPI。

从亚洲金融风暴到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以至于这一段时间的CPI持续上涨,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不断蔓延的国际经济危机,促使人们思考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会不断发生危机,进而想知道马克思是怎样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于劳动者有效需求的过剩。

导致危机的最深刻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的。

在这一制度中,资本与劳动存在着根本对立。

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企业一方面不断增加资本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尽可能压低工人的工资。

这样就形成了生产的无限扩大和普通劳动者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矛盾,需求增长经常赶不上生产增长,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的社会化使各个企业和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紧密,要求资源在它们之间的分配或配置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同时,整个社会经济的运动却受私人利益支配和市场竞争调节。

这样就产生了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经济的无组织性的矛盾,经济发展中的正常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

这是产生危机的重要条件。

信用和股份制的作用日益增强,成为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杠杆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们使生产和消费可以超出自有资金的限制而获得跳跃式的增长。

但是,它们也创造出了巨大的过剩生产能力和大量的虚假需求。

随着资本的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这一方面使单位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导致劳动力相对过剩;另一方面使单位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率出现下降趋势,导致资本过剩。

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对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分析

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对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班级:自动化10.3姓名:李焱学号:201005321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对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分析摘要:美国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开始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的金融动荡不安。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来势迅猛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了世界各国的金融业,不仅威胁着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而且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低迷之中。

面对此次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可能性与现实性所进行的科学分析、阐释与论断,对于进一步剖析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实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美国金融危机的现代性的解读以及为当前由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提出的可能性的解决方案与路径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金融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正文:美国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开始爆发以来,引起世界的金融动荡不安,也由此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了低迷之中。

这场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风波沉重打击了世界各国的金融业,使世界众多国家的金融体系甚至面临着崩溃的边缘。

怎样着手解决美国金融危机的问题已成为现今美国政府、经济学家、理论学者等所急需关切和解决的问题。

150年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性、有效性和借鉴性,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实质以及解决途径提供了新的视角。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进行分析时就曾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的历史,资本主义是在经济周期的不断重复中向前发展的。

从19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危机开始,每隔8—10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发生一次,而且经济危机的发生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集中地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性与历史局限性。

一、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实质分析经济危机就现象而论,首先表现为总供给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的过剩。

而就其实质来说,它是资本的积累过剩,即资本积累相对于它所企求的利润率的过剩。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在经济领域中,金融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旦金融系统遭遇任何形式的危机,整个经济体系也会受到牵连。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非常广泛,因此解决它们需要一种综合的方法。

政治经济学是解决金融危机的一种有利的方法。

政治经济理论强调市场力量的不完善性,并对政府的影响力进行了讨论。

因此,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是由市场力量不完善和政府的缺陷引起的。

首先,金融危机往往是由于市场力量的缺陷引起的。

市场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参与者所决定的,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和投资者。

然而,市场不完善意味着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行为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经济体系的稳定。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监管机构来确保金融机构的健康和合规性。

政府还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整利率和流通货币的数量,以控制借贷行为。

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其次,政府也可能会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

政府的不合适政策可能会触发金融系统的危机。

政府可能会通过失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导致经济系统出现问题。

此外,政治动荡和腐败也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遭受重创。

政府需要采取的步骤包括确保政府的监管规定得到贯彻执行,并制定一套体系化的一揽子政策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政府还可以通过改进监管体系来提高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并采取措施来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于影响重大的行业来稳定经济,从而防止不稳定和危机的发生。

总之,政治经济学可以提供对金融危机的有利解决方案。

通过了解市场失灵和政府政策不当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步骤来保护经济体系,并在未来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危机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危机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解 释经济危机
新社会再生产理论解释经济危机 ——对金融、经济危机的分析 刘海川 41301029
一、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 经济危机的解释
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是有组织的,而 整个社会的生产由于处在无政府管制的状 态下,因此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制扩大和劳动 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需求相对缩小。
Ⅱ:Ⅱ(c+△c+v+△v+m/x)=Ⅰ (v+△v+m/x)+Ⅱ(v+△v+m/x)
加入第Ⅲ部类的情况,首先假设第Ⅲ部类 并不进行扩大再生产,即第Ⅲ部类的资本 总量保持不变。初始情况如下:
Ⅰ:Ⅰ(c+v+m)=Ⅰc+Ⅱc
Ⅱ:Ⅱ(c+v+m)=Ⅰ(v+m)+Ⅱ (v+m)+Ⅲ(v+m)
Ⅲ:e=v+m
在第一轮,未获取回报,也未向他人支付 回报:
流入= s1+e=i1+v=流出 流入=s1+e=i1+v+m=流出 m仅由金融从业人员产生,被金融家占有
第二轮时,获取回报,支付利息、分红等: 流入=s2+e+r·i1=o·s1+v+m+i2=流出
第N轮由此递推可得出。
(三)在第Ⅲ部类不扩张的情况下, 第Ⅰ、Ⅱ、Ⅲ部类同时正常运行时 的条件
(二)第Ⅲ部类的简单再生产
第Ⅲ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就是收支 相抵。
第Ⅲ部类主要的资金来源有s(储蓄)、e (初始的自有资产Equity Fund)、i·r(r是 向他人注资后收取资金的回报率,对于银 行也就是贷款利息率);资金支出的方式 有i(投资)、s·o(o是向储户支付的存款 利息率、回报率)、v(可变资本,这里指 从业人员的工资)。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反思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反思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反思当前起始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已经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衰退,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代形式。

尽管现在已经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但是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结束。

站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可以发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制度原因,过度的消费、金融创新、资本虚拟化破坏了与实体经济的平衡是体制原因,全球化是金融危机世界传播的不自觉的工具。

批判和反思这场金融危机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这是重建世界经济格局和经济秩序的又一次机会,这在很多方面给现代世界经济发展提了一个醒。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现象。

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是发端于美国2007年8月的次贷危机,然后从这个当前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广的世界金融危机,并已经演变成了世界性的经济衰退。

面对这场金融危机,使人们不禁想到在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全球性金融危机呈现出了周期性。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这个矛盾与资本主义一同诞生,是资本主义“内在生命”的一部分,这是从根上就存在的矛盾。

每当基本矛盾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以经济危机的形式强制性地释放一次,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到强制性的暂时解决,并且呈现出周期性,这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下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这暴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狭隘性和容纳生产力发展空间的有限性。

当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是随着时代发展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的特点,在金融和信用高度发达的今天,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必然表现为金融危机。

人们在分析金融危机时往往只从经济现象出发,把危机归结为一些经济表象,例如生产过剩等。

这是局限于“需求与供给”理论下的西方经济学分析模式,这很难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这种分析是缺乏深刻性的。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在解决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政治经济原理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

这些原理涉及到金融、货币、经济发展、国家和市场等方面的关系,可以为我们提供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理论基础,并且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和解决途径。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解决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是与货币和金融制度密切相关的。

货币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也是国家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

而金融制度则是货币发行和金融交易的规则和机构。

在金融危机中,货币供应过度膨胀、货币政策过度宽松、金融机构监管不力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政治经济原理告诉我们,在解决金融危机时,我们需要重视货币和金融制度的作用,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措施,防止货币供应膨胀和金融风险积聚,从而有效地遏制金融危机的蔓延。

政治经济原理提醒我们要注意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指生产和消费活动,而金融则是实体经济活动的血液和神经系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系通过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付、风险管理等服务,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可能失衡,金融投机活动过度膨胀,金融泡沫过度膨胀导致实体经济面临风险。

政治经济原理告诉我们,在解决金融危机时,我们要注重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调整金融结构和金融政策,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地化解金融危机。

政治经济原理强调了国家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国家在金融危机中有很大的责任和作用,国家拥有货币发行权,有监管金融机构的权利,有干预市场的能力。

在金融危机中,国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调节金融市场运行,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政治经济原理告诉我们,在解决金融危机时,国家要发挥积极作用,加强政府角色,通过政策调控和干预,调节金融市场的运行,稳定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体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还会波及到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它强调了政治经济学在解决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解决金融危机的原理和方法。

我们需要理解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金融危机通常是由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引发的,这种异常波动往往与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善有关。

在政治经济学中,我们可以从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善两个方面来解释金融危机的发生。

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往往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这使得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容易导致金融泡沫的产生。

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善也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监管机制,导致金融市场长期处于低效率和高风险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济学认为,解决金融危机的关键在于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建立起有效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

在政治方面,政府需要通过立法和政策的手段,规范金融市场的运行,推动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在经济方面,政府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手段,引导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金融危机的解决还需要从宏观经济层面出发,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解决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金融监管不善的问题。

政治经济学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投资,调整产业结构,改革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解决金融危机。

政府还可以适时出台经济刺激政策,支持受影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稳定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与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密切合作,形成协调一致的政策合力,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除了政府的作用,政治经济学还强调了市场机制在解决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市场机制是一种全面的、包容的,由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决定价格和资源配置的机制。

金融危机的经济学理论及实践研究

金融危机的经济学理论及实践研究

金融危机的经济学理论及实践研究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和学者们不断研究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金融危机并非突然发生,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本文将从经济学理论及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分析金融危机。

经济学理论研究1.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市场失灵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包括过度乐观、盲目跟风等。

客观因素为市场制度的缺陷,包括监管不力、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

2.信贷扩张信贷扩张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另一个原因。

信贷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进而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上涨。

当信贷过度扩张时,市场泡沫就出现了。

当泡沫破灭时,资产价格快速下跌,引发金融危机。

3.债务危机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又一个引发因素。

经济活动需要融资,借贷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债务规模和偿还能力之间的失衡。

当债务规模超出偿还能力时,就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实践研究1.货币政策的调控货币政策是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手段之一。

在金融危机中,各国中央银行需要采取货币政策来维护市场稳定。

通常情况下,央行会通过调整利率、准备金率等来调整货币供应量,并借此调控通货膨胀和市场泡沫。

2.财政政策的调控财政政策是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另一个调控手段。

在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需要采取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

通常情况下,政府会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3.监管政策的强化监管政策的强化是金融危机后各国采取的重要政策之一。

监管政策的强化旨在加强市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通常情况下,监管政策会针对市场制度缺陷进行改革,增强市场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减少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

结语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是探讨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金融危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和处理,才能够有效地防范和解决金融危机。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复杂和繁荣。

金融危机也是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问题之一。

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于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经济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何有效解决金融危机,成为了政府和经济学家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府与市场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的理论原则对解决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政治经济学强调政府的作用和市场机制的调整,通过政府的干预和市场的自我调节,使得经济得以良性发展。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解决金融危机的原则和方法。

在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管理,规范金融市场的秩序,防止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和风险的出现。

政府还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整经济环境,控制通货膨胀,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政府的积极干预和管理对于金融危机的预防和化解具有重要作用。

政治经济学认为,在金融危机中,市场机制的调整和重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金融市场的泡沫和风险往往是由于市场机制的失灵和失控所导致的,市场机制的调整和重构对于解决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可以通过市场监管和规范,完善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政府还可以通过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市场机制的调整和重构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解决金融危机的关键。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

从政治经济原理出发解决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由市场失灵和政策失误共同引起的,其解决需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

政治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是由人类行为决定的,因此,只有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决策,才能真正解决金融危机。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因素导致的。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金融市场中的全局性风险和市场失灵,而道德风险则会导致投资者信心和市场信任被破坏。

其次,金融市场上的机构和人员利用内部信息获得非法利润,导致市场的不公平和恶性循环。

这种不公平会引发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形势紧张,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二、政策失误的原因政策失误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政策失误主要是由于政府的不合理政策导致的。

政府政策的失误会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例如政府如果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会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政府应当在制定政策时兼顾多方面的利益,确保政策的科学合理。

三、解决方案解决金融危机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监管、改善政策和加强信息透明度等。

监管是解决金融危机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其核心是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对市场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强对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监管和规范,确保市场稳定和商业环境正常。

其次,政府还应考虑制定合理的政策来解决金融危机。

政治经济学认为,政策的合理性需要保证政策的科学可行性和公正性,同时要考虑到市场和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和意见。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市场主体的特点和利益,制定合理的政策,确保政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最后,政府应当加强信息透明度,保证市场透明,买方和卖方都能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以便做出决策。

政府还应当监管媒体对金融市场的报道,并公开市场信息,避免媒体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政治经济学为解决金融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金融危机

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分析金融危机
由以上分析可见,《资本论》不仅远远领先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在今天没有过时,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过时。
据媒体报道,全球金融危机促使许多德国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读卡尔·马克思撰写于19世纪的《资本论》 。正当一些中国学者认为《资本论》已经过时,马克思的有些经济学原理需要发展之际,国际社会却突然注意到,尽管《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也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不仅仅是物,而且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人生产商品的耗费决定的, 而是由社会决定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的价值量。这样一来,马克思不仅明确了西方经济学迄今也没有明确的商品的价值量,而且能够透过个人或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比较来解释为什么追逐价值的资本家会采用先进技术和机器来降低单个商品的价值。而这一点也是西方经济学解释不了的。
首先,广泛宣传《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既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 例如,“一个棉纺织厂的工人是不是只生产棉织品呢?不是,他生产资本。他生产重新供人利用去支配他的劳动并通过他的劳动创造新价值的价值。” 那么,除非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否则无产阶级是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来获得自身的解放的。
迄今为止,只有剩余价值理论能够解释货币何以转化为资本的问题;也只有剩余价值理论道破了工人失业的真正秘密: “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进,花费越来越少的人力可以推动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这个规律在不是工人使用劳动资料,而是劳动资料使用工人的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表现为:劳动生产力越高,工人对他们就业手段的压力就越大,因而他们的生存条件,即为增加他人财富或为资本自行增殖而出卖自己的力气,也就越没有保障。因此,生产资料和劳动生产率比生产人口增长得快这一事实,在资本主义下却相反地表现为:工人人口总是比资本的增殖需要增长得快。”

分析全球经济危机的三个视角:经济理论,世界格局,与危机对策

分析全球经济危机的三个视角:经济理论,世界格局,与危机对策

分析全球经济危机的三个视角:经济理论,世界格局,与危机对策1陈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上海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中心高级研究员pchen@讲话要点2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崩溃,不仅来之于贪婪的驱使,而且归因于股票市场的错误理论。

建立一个新国际金融秩序的必要条件,在于主要经济体之间能否建立稳定的汇率体系,并协调他们的政策。

我从三个角度来讨论如何观察处理当前的经济危机:经济理论、世界秩序、和经济政策。

(1) 经济危机对经济学理论的挑战和推进在经济学理论当中,主流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的理论准备不足。

假如我们想采用新的经济政策,我们就更需要经济学本身的新思维,因为糟糕的政策来源于1这是陈平在纽约国际高层研讨会“美国新政府面临的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和国际安全问题”上发言。

会议举行于2008年11月14日,20国首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峰会的前夕。

组织者为美国《经济学家争取和平与安全组织》(EPS), 瑞士查尔斯-列奥伯德-梅耶基金会属下的《经济反思倡议会》(IRE),和纽约巴德学院列维经济研究所,地点在纽约新学院大学斯瓦茨经济政策分析中心。

特邀讲演者依序为美国《经济学家争取和平与安全组织》主席,德克萨斯大学教授詹姆斯-加尔布雷斯;2001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反思倡议会》会长皮尔-拉卡米;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赛鲁斯-安德鲁斯;决策经济学公司总裁与首席全球经济学家阿伦-赛奈;纽约新学院大学斯瓦茨经济政策分析中心主任特丽莎-基拉杜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佩里-梅林;加州大学河岸分校教授加里-蒂姆斯基;挑战杂志主编杰夫-马德里克;BLS投资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巴纳德-施瓦茨;金融犯罪法律专家,联合国与世界银行顾问杰克-布拉姆;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犯罪防范研究所所长比尔-布莱克;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主编,詹姆士-美的森大学教授约翰-巴克利;后凯恩斯经济学杂志主编,田纳西大学教授保罗-理查森;英国剑桥大学皇后学院院长,英国工党经济顾问,约翰-伊特威尔勋爵;著名投资战略家莫斯勒;英国剑桥大学王后学院院长伊特维尔;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前巴西财政部长路易斯-卡洛斯-布雷塞-佩雷拉;前希腊外交部长,社会党国际主席乔治-帕潘德里欧等20人,被邀讲演的中国经济学家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陈平教授。

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一点政治经济学思考

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一点政治经济学思考

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一点政治经济学思考唐志良(长沙理工大学)最近在上世界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时候,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次全球经济危机是否就是美国为持续实现其霸权,有效遏制中国崛起,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策略呢?站在整个历史角度来看,当今世界在战略上能够有资格成为美国敌人的国家就只有俄罗斯和中国,而俄罗斯由于20世纪90年初就沦为世界二流国家,至今也没有恢复,在世界大国之间的博弈中仍只能处于守势,因而中国的走势就一直处于美国政府及其战略家的密切关注之中。

我国提出和平崛起,而要崛起成为一个强国,首先就要实现经济上的崛起。

因而这必将引发美国从战略上遏制或者延缓我国经济的强大,而有效阻扰我国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途径。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有强烈动机和能力来采取这种行动。

我国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快速发展,90年代进入企业产权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高峰期,在这个期间,就提出了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然后,至今有20来年了,产业结构调整也没什么实质性效果。

在2001年—2007年期间,美国由于9.11事件,精力集中于反恐战争,这为我国赢得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我国也趁机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GDP年均增速在10%以上,迅速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经济实体,国内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产业结构调整获得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调整的力度明显加大,效果也正日益凸显。

这时候,美国反恐战争也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胜利,等他们缓过神,再深入审视中国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正在高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因此,阻止中国进行有效产业结构调整进而遏制中国经济的强大,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非常手段来阻止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但同时又不能使中国清楚美国的意图,“苦肉计”就成为了美国的首选之计,引发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而且首先是从自己的国家开始,这样可以避免外界不必要的战略猜忌,而美元是全球的通用货币,这可以避免自己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受到根本性伤害。

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蔓延而成的金融危机已经成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在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由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以及政府监管措施的缺失,导致经济危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进而引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

虽然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与当今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是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根本矛盾并未因此改变,所以重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经典理论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政治经济学;分析一、危机的过程1.危机的起点――从次贷到次债次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而复杂的次证券化产品使交易链条延长,衍生次数和交易者过多,放大了金融危机的系统性风险。

事实证明,在政府监管体系缺位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交易体系内个人的“理性”是不可靠的,风险在交易的过程中逐渐累积,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2.危机的缘起――政策的推波助澜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能够演变成为金融危机,与次贷市场的发展和膨胀以及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是密不可分的。

在这一过程中,多个因素交织在一起,不断催生了次贷泡沫的涨大与破裂。

银行机构之所以敢于贷款给信用等级不佳的客户,并不是建立在其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之上的,而是以房价的不断上涨和低利率的长期保持为前提的。

当房价能够持续上涨而利率持续下降时,投资房产的成本在下降而收益在升高,即使借款人本身不足以偿还贷款,银行等贷款机构也可以通过抵押其房产等手段保证自身的资金及利息收入的安全而不必担心风险。

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美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金融监管的逐步放松以及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的改变使得金融机构必须不断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次贷业务的蓬勃发展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极好的收入来源。

但是房市如果一旦进入熊市市场低迷,次级贷款的抵押品即房屋的价值下降,加上利率的上升,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和还款压力将会逐步加大,违约风险将开始暴露。

金融危机的经济分析与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的经济分析与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的经济分析与应对策略近几年来,全球的金融危机不断浮现,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金融危机具有传染性,不仅影响金融市场,也影响实体经济的生产和消费。

因此,对于金融危机的经济分析以及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一、金融危机的经济分析1. 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近年来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这一事件使得金融市场的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导致资金流动紧缩,信用风险加大,股票市场持续下跌等等。

此外,还有通货膨胀、外贸逆差、国际投资回报率下降等等因素。

2.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经济发展需要资金、对外贸易以及国际投资等资源的支持。

而金融危机导致的信心危机、资金流动紧缩等问题都会影响到经济的生产和消费。

生产企业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扩大生产、进一步拓展市场;消费者因为失去信心而削减消费,最终给整个经济带来致命的打击。

二、金融危机应对策略1. 推进投资结构调整当前的经济结构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变化,需要根据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结构调整。

这一过程需要政府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

走出金融危机的关键是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并通过合适的方法调整投资结构,从而使经济更加稳定。

2. 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金融市场是经济交易的核心地带,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需要发挥其作用。

中央银行应利用货币政策,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政府则应积极引导外商投资、采取宏观调控等措施来提高金融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3. 积极引导消费要想在金融危机中持续稳定发展,最关键的是通过积极引导消费的方式来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

政府可以通过调节税制、推出消费券等手段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这样可以有效增加消费,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4. 适当降低企业壁垒企业之间的壁垒会抑制企业的发展。

在金融危机中,政府应当适当地降低企业之间的壁垒,增强企业竞争力。

通过此举可以提高企业的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不可逆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金融危机【摘要】从1637年荷兰郁金香热引发第一次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体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金融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影响范围更广,破坏力更大。

关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也猜测不断,众说纷纭,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本质上剖析了其原因,因此要想正确认识金融危机,还是要坚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定义及历史。

其次浅析了一下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尝试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剖析金融危机的本质及其根本原因,从而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然后针对我国的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配关系;阶级矛盾一、金融危机的定义及历次金融危机(一)、金融危机的定义要想理解金融危机的定义,首先我们必须先知道金融的定义。

从字面上来看,金,以前是指“黄金”,现在就是指货币、金钱;融,即融通,指货币的流通。

简单说,金融就是指货币流通。

所以,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而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由金融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完整的金融系统所要具备的五大要素是:1、金融对象指货币;2、金融方式指以借贷为主的信用方式;3、金融机构;4、金融场所;5、制度和监督调控机制。

我们融合一下这五大要素,金融就可以理解为:它是凭借信用工具,并通过信用工具的交易,在金融市场发挥作用从而实现转移资金的使用权,金融制度和监督调控机制在其中起监督调控作用。

了解了金融的定义,我们再来看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班级:自动化10.3姓名:李焱学号:201005321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对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分析摘要:美国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开始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的金融动荡不安。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来势迅猛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了世界各国的金融业,不仅威胁着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而且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低迷之中。

面对此次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可能性与现实性所进行的科学分析、阐释与论断,对于进一步剖析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实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美国金融危机的现代性的解读以及为当前由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提出的可能性的解决方案与路径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金融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正文:美国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开始爆发以来,引起世界的金融动荡不安,也由此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了低迷之中。

这场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风波沉重打击了世界各国的金融业,使世界众多国家的金融体系甚至面临着崩溃的边缘。

怎样着手解决美国金融危机的问题已成为现今美国政府、经济学家、理论学者等所急需关切和解决的问题。

150年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性、有效性和借鉴性,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实质以及解决途径提供了新的视角。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进行分析时就曾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的历史,资本主义是在经济周期的不断重复中向前发展的。

从19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危机开始,每隔8—10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发生一次,而且经济危机的发生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集中地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性与历史局限性。

一、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实质分析经济危机就现象而论,首先表现为总供给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的过剩。

而就其实质来说,它是资本的积累过剩,即资本积累相对于它所企求的利润率的过剩。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理论阐述是放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来考察的。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开始由可能性向其实现的必然性转化,同时这一矛盾也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曾经分析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劳动发展成为社会劳动,再加上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也由此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张力进一步扩大。

从资本主义的动力机制上看,资本积累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资本家唯一目标是把剩余价值不断地转化为新的追加资本,由此导致资本积累脱离社会需要而无限扩张。

同时资本家希望尽可能限制工人的工资以最大限度地推动资本价值增殖。

这种现象造成扩大的生产和工人日益降低的消费水平并存,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一旦生产普遍超过了工人的有限消费和需求,经济危机就有了爆发的可能。

从资本主义的关系机制上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盲目性,使得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的矛盾日益显露,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当社会生产所要求的比例遭到破坏时,经济危机的爆发便具有了必然性。

从资本信用体系的运行机制看,生产规模的扩大引起信用规模的扩大,而信用的膨胀又反过来促进生产规模的膨胀。

二者的相互作用导致生产规模与信贷规模同时扩大。

随着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兴起,以及各种投机活动规模扩大,使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创造出虚假的市场繁荣景象。

但是,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批发商的资本回流速度却非常缓慢,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银行催收贷款,而其为购买商品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卖出前到期,那么危机就发生了。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内部运行机制的层层分析与实质性的把握,科学地指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之所以首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转化成为现实性,从本质上讲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规律决定的。

二、本次金融一经济危机的后果(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沉重打击本次危机对资本主义的打击是双重的,不仅使实体经济很快陷入衰退,而且极大地冲击了资本主义制度,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信念。

1.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沉重打击。

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转人衰退的征兆,金融危机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体经济的冲击迅速表现出来。

美国、英国和欧元区都出现了经济负增长。

一方面,企业预期利润大幅下调,纷纷压减生产,缩减工作时间。

另一方面,由于收人状况恶化,居民的消费显著减少。

可以预见,失业增加和消费减少,将会进一步加剧生产相对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经济面临更大的困难。

2.“救市”政策无法根治危机。

面对严重的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都迅速采取了救市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由于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而无法根治危机。

3.导致资本主义的制度与观念危机。

此次危机不仅是一场经济危机,同时也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制度与观念危机。

此次危机的强烈危害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危机的不可避免性,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疑问在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蔓延。

(二)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抑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首先,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将受到抑制。

长期以来,美国的生产方式和金融体系一直受到许多国家模仿。

但是,此次美国引起的巨大危机将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参与世界经济合作中有效地避免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危害。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不等于资本主义全球化,融人世界经济并不必然要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载体。

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绝不是发展生产力和生产财富的绝对形式,它反而会在一定点上和这样发展发生冲突。

”其次,中国在此次危机中受损最小,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条件下,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这极大地受益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确保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确保了社会生产目的在根本上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确保了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够缓解市场本身的缺陷,有利于我国扩大内需,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金融一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产生的生产相对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矛盾。

因此,要根除危机,根本的选择就是改变资本主义(资本一雇佣劳动)制度。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理论解释由于美国传统工业部门在21世纪初发展缓慢,开工不足,各部门之间生产的联系性导致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受到限制,整个经济形势开始出现大衰退的迹象。

但纽约股市经过不断哄抬,在2008年上半年股价却一直上扬。

支撑股市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投资者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但由于经济呈现持续低迷状态,这种信心和希望也在2008年9月下旬而彻底破灭。

广大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崩溃,投资者的财富几乎一夜之间就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换兑存款,这就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引起银行的货币体系和信用体系崩溃。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

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

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

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而经济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

由于资本家的逐利性,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而由于国家政权是资产阶级掌管,因而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管。

因而当生产量超过社会总需求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因“生产过剩”引起的工厂倒闭、经济萧条的衰退。

2.虚拟资本的理论。

虚拟资本是依据一定的收入比例虚构出来的资本,这种虚构出来的资本能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的收入。

马克思将虚拟资本的定义概括为:在现实资本的基础上产生,而又与现实资本相分离、本身没有价值却能获得利息、以货币、票据、股票、债券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凭证。

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相对独立的循环运动人们称之为虚拟经济,从而与实体经济相对应。

虚拟性、投机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运行的周期性是虚拟资本的主要特点。

3.经济周期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复苏、高涨、危机、萧条的轮回变化。

“不断重复出现周期———工商业繁荣、生产过剩、危机恐慌、经常的萧条、逐渐复苏,而复苏并不是长期好转的先兆,而是新的生产过剩和新的危机的先兆”。

运用该理论可知金融危机所引起的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经济周期的必然产物。

美国次贷问题及所引发的支付危机,其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贷款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归根结底是信用问题。

危机爆发后所有的资本和银行都严格限制新的信用,以便保证它们本身用以支付的储备。

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

银行倒闭后,随着信用制度崩溃而引起再生产萎缩,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生产部门不得不加以收缩。

工人因此而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更无力去市场购买商品。

这样就造成了资本主义商品市场的崩溃和销售上的一系列困难。

“由于借贷资本的绝对不足导致的闲置产业资本的过剩与失业的劳动人口的过剩,不可避免地同时并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其增长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导致危机的产生。

”四、问题的解决: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指导下的金融危机的治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于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

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中的现实要素和有效要素并与现实的实践相结合,必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治理美国金融危机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中可以获取以下几点启示:首先,解决当前金融危机,要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马克思说:“信用制度以社会生产资料(以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的形式)在私人手里的垄断为前提,所以,一方面它本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是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它所能达到的最高和最后形式的动力。

”其次,通过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大量就业机会,进而刺激消费和生产,促进社会秩序稳定。

随着信用制度崩溃而引起的再生产萎缩,大批工人被迫失业。

工资下降,工人的消费需求减少,造成资本主义商品销售上的一系列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