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对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班级:自动化10.3
姓名:李焱
学号:201005321
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对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分析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开始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的金融动荡不安。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来势迅猛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了世界各国的金融业,不仅威胁着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而且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低迷之中。面对此次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可能性与现实性所进行的科学分析、阐释与论断,对于进一步剖析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实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美国金融危机的现代性的解读以及为当前由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提出的可能性的解决方案与路径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金融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正文:
美国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开始爆发以来,引起世界的金融动荡不安,也由此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了低迷之中。这场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风波沉重打击了世界各国的金融业,使世界众多国家的金融体系甚至面临着崩溃的边缘。怎样着手解决美国金融危机的问题已成为现今美国政府、经济学家、理论学者等所急需关切和解决的问题。150年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仍然具有现实性、有效性和借鉴性,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实质以及解决途径提供了新的视角。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进行分析时就曾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的历史,资本主义是在经济周期的不断重复中向前发展的。从19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危机开始,每隔8—10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发生一次,而且经济危机的发生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集中地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性与历史局限性。
一、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实质分析
经济危机就现象而论,首先表现为总供给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的过剩。而就其实质来说,它是资本的积累过剩,即资本积累相对于它所企求的利润率的过剩。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理论阐述是放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来考察的。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开始由可能性向其实现的必然性转化,同时这一矛盾也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曾经分析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劳动发展成为社会劳动,再加上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也由此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张力进一步扩大。
从资本主义的动力机制上看,资本积累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资本家唯一目标是把剩余价值不断地转化为新的追加资本,由此导致资本积累脱离社会需要而无限扩张。同时资本家希望尽可能限制工人的工资以最大限度地推动资本价值增殖。这种现象造成扩大的生产和工人日益降低的消费水平并存,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一旦生产普遍超过了工人的有限消费和需求,经济危机就有了爆发的可能。
从资本主义的关系机制上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盲目性,使得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的矛盾日益显露,表现
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社会生产所要求的比例遭到破坏时,经济危机的爆发便具有了必然性。
从资本信用体系的运行机制看,生产规模的扩大引起信用规模的扩大,而信用的膨胀又反过来促进生产规模的膨胀。二者的相互作用导致生产规模与信贷规模同时扩大。随着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兴起,以及各种投机活动规模扩大,使信贷规模不断扩大,创造出虚假的市场繁荣景象。但是,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批发商的资本回流速度却非常缓慢,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银行催收贷款,而其为购买商品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卖出前到期,那么危机就发生了。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内部运行机制的层层分析与实质性的把握,科学地指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之所以首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转化成为现实性,从本质上讲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规律决定的。
二、本次金融一经济危机的后果
(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沉重打击
本次危机对资本主义的打击是双重的,不仅使实体经济很快陷入衰退,而且极大地冲击了资本主义制度,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信念。
1.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沉重打击。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转人衰退的征兆,金融危机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体经济的冲击迅速表现出来。美国、英国和欧元区都出现了经济负增长。一方面,企业预期利润大幅下调,纷纷压减生产,缩减工作时间。另一方面,由于收人状况恶化,居民的消费显著减少。可以预见,失业增加和消费减少,将会进一步加剧生产相对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经济面临更大的困难。
2.“救市”政策无法根治危机。面对严重的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都迅速采取了救市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由于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而无法根治危机。
3.导致资本主义的制度与观念危机。此次危机不仅是一场经济危机,同时也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制度与观念危机。此次危机的强烈危害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危机的不可避免性,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疑问在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蔓延。
(二)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抑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
首先,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将受到抑制。长期以来,美国的生产方式和金融体系一直受到许多国家模仿。但是,此次美国引起的巨大危机将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参与世界经济合作中有效地避免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危害。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不等于资本主义全球化,融人世界经济并不必然要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为载体。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绝不是发展生产力和生产财富的绝对形式,它反而会在一定点上和这样发展发生冲突。”
其次,中国在此次危机中受损最小,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的条件下,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这极大地受益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确保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确保了社会生产目的在根本上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确保了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够缓解市场本身的缺陷,有利于我国扩大内需,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金融一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产生的生产相对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矛盾。因此,要根除危机,根本的选择就是改变资本主义(资本一雇佣劳动)制度。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