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9世界金融危机成因及对策
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防范措施
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防范措施金融危机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出现大规模金融机构倒闭、股市暴跌、货币贬值等现象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问题。
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已经目睹了多次金融危机的发生,这些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因此,了解金融危机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维稳金融市场和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1.系统性风险积累金融危机的成因之一是系统性风险的累积。
金融机构在繁荣时期过度放松对风险的管理,形成了一定的风险暴露。
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风险爆发时,系统性风险就会传导和扩大,引发金融危机。
2.资产泡沫和投资狂热资产泡沫和投资狂热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成因之一。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者可能将资产价格推高到不符合实际价值的水平,形成了资产泡沫。
当泡沫破裂时,资产价格会急剧下跌,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稳定。
3.金融创新和监管缺失金融创新的过度和监管的缺失也是金融危机的成因之一。
金融创新带来了许多新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但同时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如果监管措施滞后或不完善,就会导致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1.加强监管与监察为了防范金融危机,国际金融体系应加强监管与监察力度。
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制定严格的法规和规范,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察,确保它们按照规定运营,不滥用权力和不良操作。
2.优化金融机构的结构与运作为了预防金融危机,金融机构应优化其结构和运作方式。
金融机构需要更加注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防范制度。
同时,要加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合力应对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风险。
3.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了应对潜在的金融危机,金融从业人员需要提高其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具备更加全面的金融知识和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判断市场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危机的发生。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与教训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与教训全球金融危机是指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爆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这次危机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更是对金融体系的一次巨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教训。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1. 信贷过度扩张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过度的信贷扩张。
在危机之前,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信贷审核松懈,导致大量低质量贷款的发放。
这些低质量贷款最终无法偿还,触发了金融风险的连锁反应。
2. 风险管理不善金融危机披露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的问题。
许多金融机构没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对市场波动和风险的敏感性。
当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这些机构无法及时应对,导致系统性风险的扩大。
3. 全球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全球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也是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由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和市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从而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4. 监管不力金融危机暴露了监管机构在监管金融行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危机之前,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力,出现了监管漏洞和监管套利现象。
这使得金融机构能够以不合理的方式运作,加剧了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
二、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1. 加强金融风险管理能力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借款人的信贷审核和风险管理能力。
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对市场波动和风险的敏感性。
同时,应加强对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监管,减少金融风险的传导。
2. 推动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全球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要求各国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与监管。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
此外,应加强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防止出现监管套利等问题。
3.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危机暴露了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与完善。
加强监管机构的职责和能力,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同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止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和市场操纵。
世界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述
世界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应对措施几千年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对人类生产经营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的物品—货币,伴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推进,其对人类的影响意义也日趋明显。
为了满足人类日益扩大的生产经营需求,信用也应运而生,它为人类的社会发展起着推泼助澜的作用。
当货币与信用运动相互影响,并密不可分的结合到一起的时候,“金融”便出现在了人类的生活中,发展着。
然而金融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中间在各个国家,地区都发生过很多次的金融风波。
起初,由于受到交通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限制,人类的金融贸易活动通常还无法突破国界,一国的危机也只是威胁着本国的经济。
但这一状况在此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迅速得以改观。
发生在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18世纪的工业革命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原有的时空距离。
跨国性质的贸易交往、债权债务清算以及资本转移等活动不仅演绎出了最初始形态的国际金融现象,而且从一开始就包涵着有关国际金融纷争与协调的跌宕起伏。
此后,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网络的扩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金融协作尽管长时间内都处在较低层次,但总体进程则不断呈现出加速趋势。
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至今,国际货币金融秩序进入了“无制度”时代。
美元等各主要国际性货币的汇率经常出现巨幅波动,便捷的电子化交易系统使得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形同“幽灵”、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游荡”,不同国家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效应”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破坏性急剧攀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利益冲突日渐明显。
1.1637年郁金香危机提起郁金香,许多人立刻就会想到被誉为“鲜花之国”的荷兰。
法国作家大仲马曾用优美的笔调-“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为郁金香增添了一层传奇而又浪漫的色彩。
郁金香的历史是从一位名叫克卢修斯的园艺家开始的。
1554年,奥地利一位大使在奥斯曼帝国的宫廷花园里初识了高贵的郁金香并将种子带回维也纳,送给他的好友植物学家克卢修斯。
金融危机原因、传导机制、影响及预防
金融危机原因、传导机制、影响及预防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简介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
本轮危机发源于美国,自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
2008年9月9日,危机开始失控,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并由于金融国际化的影响力,使危机传导至其他国家。
蔓延成全球性金融危机。
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直接原因直接起因于美国的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大房屋贷款中介发生的危机,两个公司占到全国房屋贷款的比重过大,购房者资质越来越低,房产公司为了自己的财务流动性,又将这些贷款统一打包证券化,变为债券卖给各个投资人。
如果购房者的违约略不高于证券化计算的最高值,这个资金链条不会断裂,但因为2007年9月开始,大批量的购房者因断供违约,导致房贷公司资金链断裂,进而引发金融行业的资金流动性,于是就产生了金融危机。
深层原因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一) 国际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风险增加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
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
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二) 金融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给国际金融市场的健康与安全带来威胁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世界金融危机成因及中国走出危机的经验
世界金融危机成因及中国走出困境的经验世界金融危机成因及中国走出困境的经验关键字:金融危机美国中国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人们对危机的认识不断加深,也不断指出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相应提出应对和防范措施。
归纳起来,目前人们认为危机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住房贷款过度扩张,风险控制不严;金融产品创新过度,大量结构型产品太复杂,难以准确估值,风险不透明;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缺陷;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不协调,监管不到位,问责不严厉等等。
必须承认,上述问题都是存在的,但却又可能只是直观的、表面的问题。
这次危机从美国次级住房贷款危机开始,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全球股价、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等剧烈波动,在短时间内发生超乎想像的巨幅涨落,危机发展的速度和造成影响的程度大大超出世界范围原有的想像,必须更深刻更审慎地加以分析。
一是全球流动性的泛滥。
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位期间,为保持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降至2003年6月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
货币政策的过于宽松,房价快速上升,从而带来了房地产泡沫,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
二是国际经济的失衡。
从全球来看,美国、英国等经济体存在过度的需求和消费。
在2007年,美国、英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四国经常账户赤字占到全球的70%,并且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从2005年到2007年储蓄率一直为负数。
同时,中国、德国和日本等国一直实现了经常账户盈余。
事实证明,美国等经济体的巨额赤字和以透支为代价的消费信贷,都是建立在房地产和信贷泡沫的基础上,这种“危险的平衡”是不可持续的,并将最终酿成危机。
三是过快的金融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快速的金融自由化进程所建立的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防火墙,大力推进金融机构的混合经营,但相应的风险管控没有跟上。
在金融机构普遍采用的“发起——分销”的低资本消耗型的商业模式下,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当信贷资金市场一紧张,流动性就迅速干涸,从而就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带来金融动荡。
世界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述
世界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述
1.1929年经济大萧条:
原因:泡沫经济、失衡贸易、股市暴涨、破产风险。
应对措施: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银行业监管加强,实行国家政策干预。
2.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市崩盘:
原因:股指期货交易疯狂、投资者恐慌。
应对措施:央行采取紧急货币政策、宣布购买股票、增加监管措施、引入机构投资者和机构投资基金。
3.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原因:亚洲金融体系结构性问题、过度债务、投机泡沫崩溃、固定汇率体制崩溃。
应对措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进行财政和金融部门、实施紧缩政策、金融机构。
原因:互联网公司市值大幅下降、投资者恐慌、金融欺诈和不道德行为暴露。
应对措施:央行降息刺激经济、加强金融监管和审计、提高会计准则和透明度。
5.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
原因:次贷危机、房地产泡沫、金融杠杆过度、信贷违约。
应对措施:政府提供财政和货币刺激、救助银行、增加监管措施、实施财政、加强国际合作。
6.2024年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
原因:疫情导致全球产业链中断、需求下降、商业活动减少。
应对措施:各国央行降息、提供资金支持、减税和支出增加、强化医疗卫生系统、重振旅游业。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是由多个因素叠加产生的。
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的应对措施也相应多样化,包括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加强金融监管、提供救助和支持、进行结构性、加强国际合作等。
然而,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也暴露了政府和金融机构在预防和管理危机方面的不足之处,对危机应对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应对措施金融危机是一种周期性的经济现象,它可以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了解金融危机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应对措施。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1.1 金融活动过度松散金融机构的过度松散监管和过度放松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可能会过度借贷,使得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投资,从而出现泡沫破裂的风险。
1.2 货币政策不当不当的货币政策也是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如果货币政策过于宽松,会导致过度融资和资产价格的快速增长,最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相反,如果货币政策过于紧缩,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受阻,也会对金融系统造成冲击。
1.3 金融创新和风险转移金融创新和风险转移也是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金融创新可以带来更高的风险回报,但同时也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
如果金融机构没有妥善管理这些风险,就有可能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
二、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2.1 完善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制度完善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制度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
监管机构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金融机构遵守规定,并且有能力抵御金融风险。
此外,金融机构也应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监控和风险应对等。
2.2 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应对金融危机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信息,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金融风险。
国际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机制,以便在危机爆发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2.3 稳定货币政策稳定货币政策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央行应该确保货币供应的稳定,避免货币政策的过度宽松或紧缩。
同时,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调控,防止出现过度投资和资产泡沫。
2.4 加强金融教育与风险意识加强金融教育和风险意识的培养也是预防和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途径。
公众应该了解金融知识,掌握风险投资的原则,并且具备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能力。
美国2007-2009年金融危机(一)——原因剖析
降级 的情况继续发生 。 联邦储 备局批准美联储 向房利 美和房地 美借款 。政 府资助 的企业 的信用 额度增加 了, 禁止抛空政府 资 助企业在投 资银行和商业银行 的债券 。七月 , 布什总统签署 了 “ 2 0 0 8年经济 复苏法案 ” , 调整对房 地美和房利 美的监管 , 授权 联邦房屋 管理局 ,保证在某些情 况下为次级贷款方 提供 贷款 。 由于政 府的努力 支持 , 和 对这些举 措 的信 任 , 政府 资助的企业 受到更严格 的管理 , 政府在同年九月控制 了它们。九月份 , 世人 还见证 了美林证券公 司和雷曼兄弟均收归美 国银行 。 美联储坚 持努力 通过接 受更 多形式 的担保物 和授权 为某些企 业发放贷
款来提高资产流动性 。 在2 0 0 9年 1月 , 美 国银行 、 美 国财政 部 、 美联 储 和联邦存 款保险公司达成 了损失分摊协定 。 该协定供应美 国银行一定数 额 的存 款 保 险 。 财 政 部 还 运 用 了布 什 政 府 转 给奥 巴 马政 府 的不 良资产救 助计 划 ( 塔 尔甫 ) 基金 的 2 0 0亿 美元 , 投 资在美 国银 行, 以换 取优 先股 。布什总统在 2 0 0 8 年通过 的不 良资产救 助计 划允许联邦 政府 购买金融制度下各部 门的抵押贷款 , 以为市场 提高流动 资金。在整个 的 2 0 0 9年 , 由财政 部控制 , 购买资本购 买计划项下 的几家其它银行 的优先股 。 另一项担保计划是 由国 家信贷联盟协会制定 的。 这段 时间的政策主要集 中在后期稳定
美国 2 0 0 7 - -2 0 0 9年 金 融危 机 ( 一)
— —
原 因剖 析
荆翎 方 , 冷正 阳 , 克里斯托福 ・ 西 奥托 , 朱 丽 莎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应对措施一、背景及引入世界金融危机是指金融市场出现深度崩溃,发生系统性危机,严重危害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一类危机。
自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后,世界经济陷入了最严重的危机。
为此,本文旨在分析一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措施。
二、成因分析1. 金融创新过度金融创新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在虚拟经济领域创造了太多的投机机会和收益。
这导致了金融机构越来越依赖于高收益的虚拟经济活动,而忽视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2. 住房市场泡沫造成金融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住房市场泡沫的出现。
过多的次贷和抵押贷款使得房价被严重高估。
当房价下跌时,向次贷款人支付的现金变得无法收回,银行不得不破产,金融市场受到巨大影响。
3. 超额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与贸易平衡,正常时它们是一个相互对应的过程。
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印度、中国和中东等国家都有巨额资金流入美国市场。
美国央行也有大量的机构投资产品,保险公司和股票投资基金购买大量不良债务和投资产品,这使得财务风险增加。
三、应对措施1. 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刻不容缓。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规则,严格按照这些制度来按照金融机构的业务操作,切实保证系统安全和金融体系的发展。
2. 调整经济结构国家需要调整经济结构,通过改变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式来减少对虚拟经济的依赖,避免金融创新过度和自负风险。
3. 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合作方面,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制定金融风险监管的原则和标准,认真执行金融危机防范预警系统,发挥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推动全球金融体系落实监管机制。
四、结论综上所述,国际金融危机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为了预防下一次金融危机的出现,我们需要加强金融监管,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强国际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金融体系。
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应对
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应对金融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其所带来的影响深远且复杂。
无论是对于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金融危机都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
因此,深入探讨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应对措施,对稳定经济、促进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1.1 过度杠杆化过度杠杆化是指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资本结构中债务占比过高,借贷的资金远超过自有资金。
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金融机构往往会放松贷款标准,甚至进行高风险投资。
这种行为在经济繁荣时期看似可以获得丰厚回报,但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企业就会面临极大的偿债压力,从而引发信用危机。
1.2 房地产泡沫房地产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房价持续上涨时,投资者往往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过度乐观的预期,而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会进一步推高房价。
这种泡沫一旦破灭,将导致相关金融产品贬值,引发连锁反应。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1.3 金融创新与监管缺失随着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层出不穷。
一方面,可以丰富市场;另一方面,复杂的金融产品使得风险无法有效识别和管理。
例如,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信用违约掉期(CDS)等新型金融工具,一旦出现问题,将迅速传导至整个金融系统。
同时,监管体系的不健全,使得一些潜在风险难以被及时捕捉和控制,这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成因之一。
1.4 国际资本流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资本流动性增强,当某一国家出现经济问题,例如货币贬值或者财政赤字扩大时,投资者可能会迅速撤离其资本,这样就会导致该国货币贬值加速,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此外,国际间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如利率政策的不一致,也可能引发资金外流或过度流入,从而影响国内经济稳定。
1.5 心理因素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在金融危机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羊群效应、过度乐观或悲观情绪都可能导致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当市场情绪乐观时,投资者纷纷买入,推动资产价格不断上涨;而当信心丧失时,又会加速抛售。
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应对策略自上世纪末以来,全球多次发生金融危机,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这些金融危机多数都发生在发达国家,像是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曾经让整个金融市场陷入了动荡,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
那么,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应该如何应对?一、金融危机的原因1. 金融市场过度松散正是因为在过去的岁月中,金融市场过于松散,让各种投机行为盛行。
各种投资机构、保险公司、银行等为了利润最大化,为了追求资产的收益,不断推出各种衍生品、金融创新产品,其风险成分不仅高,而且难以量化和审计。
2. 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繁荣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繁荣,往往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另一重要原因。
如果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处于高位,涨势不断,就会让投资者偏离基本面的风险识别模型,导致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市场中。
3. 金融政策不合理各国政府的金融政策也往往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如果政府制定的金融政策过于松散,不可以有效的监管金融市场,或者是政府过于干预市场,操纵货币汇率等,这些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危机。
4. 全球经济政策失衡全球经济政策失衡是指,由于美元作为全球金融市场枢纽货币,不断发放债券,推动了全球经济不稳定,形成了不断的危机。
二、金融危机应对策略1.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制定符合市场实际的政策和规定,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2. 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赤字、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就业政策等,使市场和政府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调节,从而实现市场与政府的平衡。
3. 加强国际合作金融危机是由全球经济政策失衡引发的,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
4. 促进区域经济整合通过促进区域经济整合,降低经济脆弱性,实现整体的行业、地缘之间更加平衡稳定的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区域间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经济措施来躲避金融危机的打击。
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应对策略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会对国家的经济稳定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连锁反应。
因此,了解金融危机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1. 金融危机的原因1.1 市场波动与投机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市场资金的大量涌入和撤离,金融市场价格出现剧烈波动,这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1.2 信贷泡沫的形成过度的信贷扩张和低利率政策可能导致信贷泡沫的形成。
当这些泡沫破灭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面临巨大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1.3 政策的失败政府和政策制定者的疏忽和错误判断也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例如,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监管制度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失控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
2. 应对策略2.1 强化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监管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策略之一。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2 加强宏观调控政府应通过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来预防和化解金融危机。
这包括有效控制信贷扩张和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以降低金融风险。
2.3 提高金融风险意识加强金融风险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预防和化解金融危机。
更多的金融风险意识能够促使人们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自身在金融危机下的损失。
2.4 国际合作与协调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协调,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各国应加强信息交流、政策沟通和合作协调,共同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总结起来,金融危机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市场波动、信贷泡沫以及政策的失败都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针对金融危机,应加强金融监管、宏观调控,提高金融风险意识,并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只有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并降低其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特点、影响和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特点、影响和对策《聚焦:全球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作者:朱光耀本文写于2008年10月。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以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为导火索。
2007年8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所属的两支对冲基金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的爆发。
次贷危机是在新的形势下住房产品的超前消费、金融监管同金融创新之间的巨大差距造成的恶果。
所谓次贷,是相对正常的债务而言的。
债务人的信用级别大大低于通过银行评估,从而取得贷款的信用级别。
次贷的物质对象是以房屋为标的,银行针对希望取得房屋贷款但是信用级别又不足以支撑其使用正常贷款的债务人提供特殊的贷款,这就是次贷应运而生的原因。
如果只是次贷自身,绝对不会酿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是在次级债务出现以后,借着金融创新工具的延伸,美国的金融家创造出了一连串的衍生工具。
首先是对需要房屋贷款但又不足以取得贷款的人提供特殊的贷款业务支持,进而银行把它所提供的次级债务债权进行集中打包、包装,即进行所谓的资本证券化后在资本市场上出售。
这时次级债务的级别提高了,因为在包装的过程中,银行加入了自身的信用级别,而最根源的债务的来源也被逐级模糊,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包装和资本证券化的过程,次级债务的实质和特征被这些衍生工具掩盖了,最后在资本市场上购买包装以后的债券的债权人,并不知道这种债券的真实信用级别。
次贷危机的产生,有商业银行的责任,它们为把次级债务推销出去,向不足以有债信的人提供借款;更有投资银行在其中兴风作浪,它们为了业务的扩张,千方百计地进行所谓的金融创新。
在包装的过程中,资本市场所谓的基础设施——信用评级机构,完全没有尽到严格监管和公正评级的责任。
实际上,它们不断给资本证券化的债券提高信用等级,使得最终的债权人并不知道债务的真实根源,也不知道在资本证券化过程中信用级别是如何提高的。
评级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却给出了错误的信号,通过它们所谓的信用评级给予金融市场盲目的信心。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与对策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与对策全球经济危机是自2008年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面临的最为沉重的负担之一。
虽然自2009年后,一些国家动态发展着其经济建设,但危机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如失业率和经济发展的停滞。
为了找到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并迎接挑战,政府和学者需要进行广泛的认识和思考。
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1. 财务危机:全球财务危机是危机的短期原因。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危机。
子贷款收益率的上升导致了美国全国房价的下跌,这些低质量的子贷款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
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金融体系的自由化以及对机构混乱管理。
2. 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是全球经济危机中的长期原因之一。
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经济体,如美国和欧洲,过度依赖外国商品,这导致了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的进一步恶化导致了经济不平衡和全球经济危机。
3. 政策失误: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失误导致全球经济危机。
在经济增长的高峰时期,各国政府和央行认为货币政策过度饱和,经济或许需要进行放缓和去杠杆化等措施。
然而,这些措施加剧了危机。
全球经济危机的对策1. 财政政策的应用:财政政策是缓解全球经济危机的重要工具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大力促进生产力和增加投资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这可以帮助缓解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并支持企业或社区的发展。
2. 开放和普及计划:通过开放创新和普及计划,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在全球的大环境中获得一些发展机会。
因此,创新和技术普及应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全球经济危机的一大手段。
3. 合作和协调:全球经济危机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行业利益相关方合作协调,加强信息流通、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经济技术的转移。
这需要谨慎的经济政策:4. 金融监管的加强: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再次提醒我们重视金融监管问题。
在金融监管上,我们需要建立严格的资产安全规则、实行漏洞的扫除和纠正不正当金融行为的程序,避免风险的扩大。
5. 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为全球经济危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激励节能减排、环境资源管理和提高生产力来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产业,特别是低碳经济,可以为各地经济繁荣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引言金融危机是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通常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因:1. 不良贷款: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是金融危机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贷款违约率上升,金融机构面临巨大损失,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
2. 泡沫经济:过度的投资和炒作往往会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当泡沫破裂时,经济会陷入衰退,引发金融危机。
3. 不完善的监管制度: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力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监管制度的缺陷可能导致市场出现过度风险和不稳定性。
4. 经济衰退:当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时,金融系统容易受到冲击。
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破产等问题,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相应的防范措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风险,采取以下防范措施是必要的:1. 加强监管:改进监管制度,确保监管机构有足够的权力和资源来监督金融市场,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2. 提升透明度:加强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市场状况,降低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风险。
3. 加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合理评估和控制风险、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等。
4. 经济多元化:促进经济多元化,减少对某个特定行业或市场的过度依赖,以分散风险和降低金融系统脆弱性。
结论金融危机的原因复杂多样,但通过加强监管、提升透明度、加强风险管理和促进经济多元化等防范措施,可以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并降低其对经济的冲击。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论文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论文一、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分析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破产,美林的被收购,商业银行巨头RBS等欧洲大型银行纷纷国有化,全球主要银行市场的流动性出现了巨大的危机,银行业也出现了大范围大规模的亏损。
这一危机不但使银行业受到重创,保险、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作为次级贷款的参与人,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
美国次债危机发生后,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飓风。
股市期货、外汇等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立即给予反应。
股市连续暴跌,超过了至9.11之后最大跌幅。
这次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一)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
过低的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也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贷款投资热潮,越来越多的生活状况不稳定的民众通过银行贷款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中,正是市场对美国房市前景普遍预期过高,极大的刺激了美国房市,房价在1996年至2006年飞涨了大约85%,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
宽松的信贷条件导致了经济的过分繁荣,在繁荣时期,生产的高涨引起信用的扩张,生产企业借助于信用,譬如发行有价证券、利用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把生产尽量地扩大,并使它超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范围,于是促成爆发危机条件的成熟。
(二)华尔街对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在近几年发展很快,其复杂程度日益加剧,衍生工具是柄双刃剑。
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华尔街投行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出多种金融产品,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或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金融产品被放大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或十几倍的金融衍生品,极大地拉长了交易链条。
(三)美国民众的消费观念(四)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二、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的失误(一)失信的评级制度信用评级公司给予次级抵押债券过高的评级,误导投资者。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最新动态与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最新动态与应对策略次贷危机爆发后,从区域性的金融危机发展成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并从全球的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变,对全球的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各国对金融危机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但是金融危机仍在蔓延。
本文根据2009年以来国内学者对危机的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危机产生的原因与最新动态,并根据产生原因提出应对策略。
标签: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危机成因;最新动态;应对策略引言2007年4月,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不久就演变为全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现在危机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成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危机,本次危机也成为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发展过程回顾从2001年起,美联储实行低利率政策与减税政策,推动美国放贷需求与房价不断攀升,商业银行为追求高利润,大量实行资本证券化,不断推出新的结构金融工具,资产支持证券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满足了市场需求,但也造成了潜在的风险积累。
①当美联储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从2004年6月起重新步入加息周期后,房地产价格从2006年6月开始下跌,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繁荣的基础不复存在。
2007年8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对冲基金停止赎回,引发了投资者撤资行为,从而触发了流动性危机,这被视为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标志。
②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后逐渐转变为金融危机,此后危机也由美国金融市场全面蔓延至欧洲与新兴国家金融市场,危机正式由国别危机转变为全球金融市场危机。
金融市场危机也通过财富效应、信贷紧缩、切断企业融资来源等渠道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
二、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人们都在关心危机的发展及其影响,考虑如何应对来减少损失,但是如果不了解危机的真正原因,就无法对症下药,因此探讨这次危机的根源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9年以来国内学者对危机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两个大的研究方向:①对美国国内因素的研究;②对国际因素的研究。
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及企业如何应对
从次按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仍在演奏的四部曲自美国房地产下跌引发次按危机,发展到今天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国内的投资者,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众多的个人投资者都对此次危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现在大家急切地想了解这次危机如何演变至此、而接下来的情况又将如何发展、对未来的全球经济和投资者投资又将有怎么样的影响?一、危机四阶段回顾这次危机的过程,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危机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次级按揭贷款及证券化产品(次按贷款抵押债券)危机此阶段由2007年2月HSBC美国附属机构报告105亿美元的次级按揭贷款亏损伊始,一直到2007年第三季度末。
这其中包括2007年4月2日,美国当时最大的次级按揭贷款放款公司之一的New Century Financials破产;2007年5月,UBS关闭在美国的次按贷款业务机构Dillon Read Capital Management;2007年7月贝尔斯登停止客户赎回属下管理的两只次按类的对冲基金;2007年8月,另一个最大的美国按揭贷款机构之一的American Home Mortgage破产;以及接下来的众多的金融机构报告次按相关业务的亏损等等第二阶段:流动性风险这一阶段从2007年第四季度到2008年3月17日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
期间,越来越多的机构报告次按相关产品的亏损和拨备。
包括:花旗集团(Citigroup)报亏407亿美元、瑞银集团(UBS)报亏380亿美元;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报亏317亿元等等,另外一系列欧美银行也报告了一系列次按相关业务亏损。
第三阶段:流动性危机合并信用危机这一阶段由2008年3月17日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开始,直到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
贝尔斯登的被收购,使得投资者对流动性的担心迅速转变成对流动性和信用危机的双重担心。
第四阶段:全球金融体系的危机这一阶段从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一直到现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9世界金融危机成因及对策
会计11-1
国铁晖
20111069
2007--2009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对策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周期性和气不可预测性。
每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都有所不同。
研究金融危机的成因可以有效的减轻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那么 2007~2009世界金融危机的成因是什么呢?美国如何从这次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呢?
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有很多,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制度层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从而造成生产过剩;二是引起社会生产比例失调,从而造成经济不能正常运行。
这两方面问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当前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过剩,次贷危机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所谓次贷危机,就是由没有购房能力而且信用程度很低的穷人,通过贷款买房以后无力偿还抵押贷款而引发。
二、政治角度:1.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内在矛盾该观点认为,随着全球化的逐步发展和深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特点:第一,全球经济体系的扩展与愈发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第二,全球经济权力结构的多极化趋势;第三,非国家行为体作用凸显,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国家主权、淡化了领土边界。
上述三大特点不可避免地对美国主导下的现有国际经济秩序造成重大冲击。
这种冲击的直接表现就是现有美国霸权主导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愈发不相适应,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内在紧张与矛盾。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在体系结构层面矛盾不断激化的一个集中释放。
2.美国不稳定的政治体制。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总体上行之有效,其中蕴藏着矛盾与冲突。
大资本所代表的少数人与小资本所代表的多数人,对市场和政府运行影响力在事实上不对等。
长期以往这种不对等的经济格局就被固化为一种权力不对等的政治格局。
美国看似自由的市场和看似民主的政治被大资本俘获,小资本日益被边缘化。
一旦社会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小资本福祉受到侵蚀,它们与大资本之间的政治冲突就随时可能激化。
多年来,华尔街的大资本操纵市场与政府,制定出了众多有利于自身但明显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治理规则,成功地、和平地摄取了巨额社会财富。
经济利益上的尖锐对立,迫使小资本对大资本不再信任,其实质反映的是,人们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的信任正在发生动摇。
一个不稳定的政治体系,必然无力承载不稳定的经济动荡,它会加重人们的悲观预期,加大经济运行的风险,金融危机必然会爆发。
三、政策层面1.政策主张整体上从凯恩斯主义转向新经济自由主义该观点认为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正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带入了无政府主义状态。
自由主义者极力颂扬自由放任下的资本主义的资本和价格制度,主张国家放弃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监督,要尽量创造条件使市场和价格最大自由化。
反对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或调控,反对国家监管市场经济和对市场价格的约束或管制,让市场自由发挥作用。
这种理论奠定了无管制、无约束、无监督和管理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资本的运作,给资本家施展投机、贪婪、噬血性的经济和金融运转创造了最大自由空间。
他们可以任意地去投机炒作,随意地进行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和开发,放大资本运作杠杆率,产生巨大泡沫,当泡沫破灭之时(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正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就会爆发金融危机。
2.美联储错误的货币政策许多人把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直指格林斯潘所实施的错误货币政策,从2001年以来,美联储先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13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2001年1月份的6.5%降低至2003年6月份的1%,长期的低利率使得流动性过剩,房地产价格暴涨,出现了房地产泡沫,次级按揭贷款大量涌现,然而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又开始一轮轮加息,转向紧缩的货币政策,房价下跌和利率升高,导致次级贷款借款人大量违约,从而引发次贷危机,次贷危机进一步发展最终爆发了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四、体制层面1.经济体制——自由市场竞争的缺陷次贷危机的爆发源于自由市场中金融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他们把资金贷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并不是他们没有意识到风险,而是因为不贷不行,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其他银行都在贷款,谁不贷谁就会受损、就会遭到淘汰。
学术上称之为道德逆淘汰现象,即越道德的人越容易被市场竞争淘汰。
因此,次贷的爆发源于自由市场竞争的缺陷,要避免危机出现就必须对市场加强监管。
2.管理体制——监管不力危机的爆发最先受指责的是政府,大部分人认为此次危机爆发的责任在政府。
政府管理体制不合理,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不力,对危机认识不足且处理不力,对商业银行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以及评级机构的严重失职等等,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此次金融危机。
针对经济危机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从这几次爆发经济危机的成因方面入手,美国已经找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正确办法。
一、三招救市。
这三招,一是股权重组,增资扩股;二是坏账打包、切割剥离;三是注入资金,解决流动性。
首先,政府对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增资扩股。
比如美国把“两房”国有化,把私有企业变成了国有控股的企业。
其次,把银行的坏账剥离,打包放在一边,银行复苏后赎回资金,如果银行倒闭了,由政府埋单,将坏账清零。
第三,当银行陷入流动
性危机,老百姓挤兑时,注入资金,增加现金流。
或者政府出面担保,增强社会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担保,让其他银行拆借。
根据测算,美国大约有2万亿美元坏账,今年通过采取这三招大体解决了1万亿美元坏账,明年还将要解决剩下的1万亿美元坏账。
二、中期目标:振兴实体经济。
如何遏制实体经济下滑,是全球高度重视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仍然是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加大出口的三条途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
目前,各国政府都启动了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的政策,并且摒弃贸易保护主义而采取共同行动。
在中期,各国政府会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松动银根,降息、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
其次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补助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增强活力。
第三是培育市场主体。
抓住目前大批企业减产停产、破产关闭的时机,推进并购重组,推进企业改造发展。
作为美国政府,除了启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推进产业、企业的结构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之外,还要亡羊补牢,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滋生金融六个环节弊端的根本问题,健全金融制度。
三、长期指向: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国际收支趋向恶化,出现全球性“美元过剩”,美国黄金大量外流,美国的黄金储备不能支撑美元的泛滥。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美元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后,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欧元、日元实力日强,但美元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
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的主要发行者,本应该恪守世界金融制度,增强美元的货币责任意识,防止滥用货币发行权。
但从这几十年特别是近十来年的实践看,美国没有肩负起职责,利益和责任失衡。
2005年,美国GDP12.5万亿美元,贷款余额18万亿美元,超过GDP50%,股票市值20万亿美元,超过GDP60%。
美国政府欠债超过10万亿美元,人均负债3万美元。
各项金融指标的狂涨意味着大量的泡沫,必将带来金融动荡。
从宏观上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现有世界货币体系的积弊所致。
因此,重构适应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货币体系是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