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消毒与灭菌技术
护理学基础消毒与灭菌技术
紫外线消毒法
注意事项 1)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每2周用95%乙醇棉球擦 拭灯管表面一次 (2)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照射过程 中产生的臭氧对人亦有危害,故一般不在有人 的环境中使用,必要时应戴防护镜和穿防护衣。
紫外线消毒法-注意事项
3)消毒物品时应定时翻动物品使其表面受到直 接照射
(4)为保证消毒效果,应定时检测灯管照射强度 (一般每3~6个月测定一次),如灯管强度低于 70μW/cm2时应更换,或建立使用时间登记本, 凡使用时间超过1000h需更换灯管。
要求 适用 方法 注意
❖殖❖物经煮体适❖没品5前将达用在~物到于水10品消耐中分刷毒煮湿,钟洗效时、然可干果耐后杀净高加灭全温热煮繁部的煮后浸沸 ❖配可强防❖橡▪▪▪▪应 有 空 物将 的成提杀锈取 将如❖❖第胶轴将腔品消间冷为后轴碗应 置消如出1高菌。▪海 水 延碳金二根玻橡节物导不类及水1放节、毒用 于%0毒中拔 长水据璃胶沸作酸的管品宜属次的消或入或盆~时等无 无~器制物高器须刷放的时途毒温,盖不点用氢1沸、水间菌 菌52皿品品械洗先置的时水时沸打能间加m点达,钠%搪;沸器 容应用性或在干过间中间开重i地点n也从入还1海加的用纱质瓷械 器后带腔净多放为叠再区受0低纱布决水物拔内盖大将 内可入浓入5,放、5重气气~,布 包定℃灌的小每,要入物沸品去水度玻新压1压包 好放水容相需消保水,增0品后,污中时璃m低计裹 ,入影器同适毒证中高增及i计则n好 待水、,,,应响和时时物当时后 水的算在间从 沸时
燃烧灭菌法
❖特点
❖适用 范围
❖禁用
❖方法
燃烧法
简单、迅速、 无锐保利留刀价彻剪值底的禁污用染此废法弃物、 病 敷金理 料以标 、属免本 纸器锋、 张械刃带 、可变脓 尸在钝性 体火分等焰泌的上物处的理烧 灼微2生0s物;实验室接种杯的消 毒搪灭菌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 9某5%些的金属乙器醇械慢、慢搪转瓷动类容物 品器急,用使时其也分可布用均燃烧匀法,。然后 在点无焚火保烧燃留炉烧价内直值焚的熄毁物灭品可直接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灭菌法: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胸以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
高水平消毒法: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方法。
中水平消毒法:杀灭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的方法。
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办法。
斯伯尔丁分类法: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病人使用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包括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务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
预防性消毒:指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疫源地消毒:指对疫源地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随时消毒:指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目的是及时杀灭或去除传染源所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皮肤消毒:指杀灭或清除人体皮肤上的病原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
黏膜消毒:指杀灭或清除口腔、鼻腔、阴道及外生殖器等黏膜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并达到消毒要求。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 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护理学基础:消毒与灭菌技术
酸碱类: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通过 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其失去活性
生物消毒与灭菌的原理
生物消毒:通 过物理或化学 方法破坏微生 物的细胞结构 使其失去活性
灭菌:通过物 理或化学方法 彻底杀死微生 物使其失去繁
殖能力
消毒方法:包 括高温消毒、 紫外线消毒、
化学消毒等
灭菌方法:包 括高压蒸汽灭 菌、环氧乙烷 灭菌、辐射灭
菌等
消毒与灭菌的 区别:消毒只 能杀死部分微 生物灭菌则可 以彻底杀死所
有微生物
消毒与灭菌的 应用:在医院、 实验室、食品 加工厂等场所
广泛应用
04
消毒与灭菌技术的 实施
物理消毒与灭菌的实施方法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破坏微生物的DN和RN达到 消毒灭菌的目的。
化学消毒与灭菌的原理
化学消毒剂:通过化学反应破坏微生物 的细胞结构或生理功能达到消毒灭菌的 目的
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通过 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等 物质使其失去活性
卤素化合物:如碘、氯等通过卤化作用 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等物质使其 失去活性
醇类:如乙醇、异丙醇等通过渗透作用 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其失去活性
生物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评价
生物指标:细菌、真菌、 病毒等微生物的存活率
化学指标:消毒剂的浓度、 pH值、温度等
物理指标:消毒时间、消 毒温度、消毒压力等
生物监测:微生物培养、 生物毒性试验等
临床效果:伤口愈合、感 染率、死亡率等
经济成本:消毒剂成本、 设备成本、人力成本等
06
消毒与灭菌技术的 应用范围
紫外线消毒: 适用于空气、 物体表面、 水等具有快 速、无残留 的特点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基础知识培训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基础知识培训目录一、内容综述 (4)1.1 培训背景 (4)1.2 培训目的 (5)二、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 (6)2.1 消毒与灭菌的定义 (7)2.2 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8)2.3 消毒与灭菌的原则 (9)三、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及设备 (10)3.1 物理消毒方法 (11)3.1.1 热力消毒 (11)3.1.2 紫外线消毒 (13)3.1.3 微波消毒 (14)3.1.4 电离辐射消毒 (15)3.2.1 含氯消毒剂 (17)3.2.2 过氧乙酸 (18)3.3 生物消毒方法 (19)3.3.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0)3.3.2 聚合酶链反应 (21)3.4 消毒与灭菌设备 (23)3.4.1 干热灭菌器 (24)3.4.2 紫外线消毒器 (24)3.4.3 微波消毒器 (26)3.4.4 电离辐射装置 (27)四、消毒与灭菌的程序及规范 (28)4.1 消毒与灭菌的程序 (29)4.1.1 清洁程序 (30)4.1.2 清洗程序 (32)4.1.4 灭菌程序 (35)4.2 消毒与灭菌的规范 (37)4.2.1 消毒剂的使用规范 (37)4.2.2 灭菌设备的使用规范 (39)4.2.3 消毒与灭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规范 (40)五、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40)5.1 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42)5.1.1 物理监测 (43)5.1.2 化学监测 (44)5.1.3 生物监测 (46)5.2 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 (47)5.2.1 消毒合格标准 (48)5.2.2 灭菌合格标准 (49)六、消毒与灭菌的管理与操作 (50)6.1 消毒与灭菌的管理组织 (51)6.2 消毒与灭菌的操作人员 (52)6.3 消毒与灭菌的过程管理 (53)6.4 消毒与灭菌的质量控制 (54)七、消毒与灭菌的法规与标准 (55)7.1 国家法律法规 (56)7.2 行业标准 (57)7.3 机构内部标准 (57)八、案例分析 (59)8.1 消毒与灭菌失败的案例分析 (59)8.2 消毒与灭菌成功的案例分析 (60)九、总结与展望 (62)9.1 培训总结 (63)9.2 展望未来 (63)十、参考资料 (64)一、内容综述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包括消毒、灭菌、消毒剂、灭菌剂等的概念及其作用原理。
消毒灭菌方法ppt课件
中水平以上消毒
低水平消毒或做清洁处理, 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 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学习交流PPT
8
消毒法
• 戊二醛消毒: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灭菌剂,常用于不耐 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戊二醛
优点:方便、
价廉、适用于多 种材料、可用化 学指示卡监测有 效浓度
缺点:吸入毒
快速压力 蒸汽灭菌
包括下排气、 正压排气和预 排气压力蒸汽 灭菌
15
压力蒸汽灭菌物品的包装与材料
体积
重量
下排式: 30cmx30cmx25cm 预真空: 30cmx30cmx50cm
器械包:7kg 敷料:5kg
包装
密闭式包装: 2层包装材料分两 次包装 纸袋和纸塑袋等 密闭式包装材料 可使用一层
学习交流PPT
3.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4.无菌物品有明确标志;
5.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
区;
学习交流PPT
20
6.操作者应面向无菌区域,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 定距离;
7.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 器内;
8.进行无菌操作时,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 接触无菌物品;
9.操作时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 10.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学习交流PPT
21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持物筒、钳干存放,每4小时 更换一次,若有污染应随时更换。
学习交流PPT
22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2.无菌容器的使用 无菌容器用于盛放无菌 物品并保持其处于无菌状态。
学习交流PPT
《护理学基础》简答题
1.简述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答:(1)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规范各项护理操作。
(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
(4)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护理器材。
(5)遵循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流程。
2.简述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答:(1)保持环境清洁和工作人员整洁。
(2)操作中保持无菌。
(3)保护无菌区,防治交叉感染。
(4)正确取用无菌物品。
(5)妥善保管无菌物品,正确存放,保持无菌,定期检查有效期。
3.简述隔离的原则。
答:①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预防”原则;②医院建筑布局应符合隔离要求;③隔离标志明确,卫生设施齐全;④严格执行服务流程,加强三区管理;⑤隔离病室环境定期消毒,物品规范处置;⑥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实施隔离知识教育;⑦掌握解除隔离标准,实施终末消毒处理。
4.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患者如何做好隔离?答:①遵循切断传播途径的隔离原则。
②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护人员应注意防护。
③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
④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⑤加强通风。
5.简述需穿隔离衣的情况。
答:①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时,如传染病患者等。
②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
③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6.简述预防压疮应做到的“六勤一好”。
答: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一好:营养好。
7.在血压测量过程中,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哪“四定”?答:四定:①定时间、②定部位、③定体位、④定血压计。
目的:为了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和对照的可比性。
8.除禁用冷疗部位外,冷疗的禁忌症有哪些?答:(1)血液循环障碍。
(2)组织损伤。
(3)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4)对冷过敏者。
(5)其他,如年老体弱、婴幼儿等患者。
9.简述冷疗的作用。
答:①控制炎症扩散。
②减轻疼痛。
③减轻局部组织充血和出血。
④降温。
10.除个体差异外,影响热疗效果的因素还有哪些?答:①方法。
基础护理学_课程教案_2清洁消毒灭菌2、无菌技术
怀化医专 《基础护理学》 教案 编号:2 2010年下学期 授课教师蒲 雁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 课时9月8日 9月9日 9月10日 教学课题 清洁、消毒、灭菌Ⅱ 无菌技术 2 授课时间5~6节 7~8节 5~6节 授课对象 2009级护理专业班级 09级涉护1~4班 09级护33~35班 09涉护5~6 助产1~2班 目的要求 1、 掌握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2、 掌握无菌技术概念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 熟悉各种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4、 了解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教学重点及难点 难点:1、医院消毒中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重点:2、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教法与学法 讲述、讨论、分析理解、记忆课型理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 1、课前复习提问 5 min 2、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20 min 3、无菌技术概念 ※ 5 min 4、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 15 min 5、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 25 min 6、课后小结 5 min7、观看电教片 15 min复习 思考题1. 无菌技术、无菌物品、无菌区、非无菌区的概念?2. 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参考资料 李小萍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自评【复习提问复习提问】】1. 提问: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哪些?【导课前言导课前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及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除此之外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还会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展示学习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2、无菌技术概念3、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第五章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三、医院常见的清洁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消毒、、灭菌工作三、医院常医院常见的清洁见的清洁见的清洁、、消毒消毒、、灭菌工作灭菌工作(一)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依据医院诊疗器械污染后可造成的危害程度和与人体接触部位的不同分为三类。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答案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答案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氧气疗法2、入院护理3、疼痛1、医院2、稽留热3、睡眠障碍第一章绪论1.护理学2.WHO的健康定义3.护理5.整体护理1.护理学: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
2.WHO的健康定义: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____年,WHO):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1分),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2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分)。
3.健康(1989,WHO):不仅是没有疾病(1分),而且包括躯体健康(1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1分)和道德健康(1分)。
1.发展: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2分),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1分),是质的变化,一般不容易通过量化的指标来测量(1分)。
2.应激: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1分)做出认知评价后(1分)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2分)。
4.非语言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1分),而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1分)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2分)。
5.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1分)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1分)的一种临床判断(1分),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1分)。
3.护理:美国护士学会认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5.整体护理:以整体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第二章环境1.环境2.生活方式1.环境:人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
内环境是指人的生理,以及思维.思想.心理和社会等方面。
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组成。
2.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护理学基础(第2版)(护理类各专业用)
护理学基础(第2版)(护理类各专业用)展开全文•《护理学基础(第2版)(护理类各专业用)》共19章,其中前3章为护理概论,后16章为基础护理技术,包括护理工作中较常用,并具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
在内容选取、章节顺序及操作程序的编排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必需、够用,操作技能适用、实用”的特点,并与护士执业考试相统一;使学生专业思想自然渗透,专业能力逐步提高。
去掉了过时陈旧的、与护理临床不相适应的内容,适当补充了与临床联系紧密的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进展等。
•全书每节均列有“学习要求”,便于学生掌握内容。
每项护理技术均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满足服务对象身心需要为目的,从目的、操作程序(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及注意事项3方面进行陈述;实施表格中列有实施“流程”、“内容与要点说明”,并配有大量插图。
其逻辑性强、重点突出,且易于理解、记忆,利于教与学。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史第二节护理学的性质和范畴第三节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练习题第二章护士的素质和行为规范第一节护士的素质第二节护士的行为规范练习题第三章护理程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护理程序的步骤第三节护理病案附3-1:155项护理诊断一览表(2001—2002)附3-2:护理诊断内容举例附3-3:常见医护合作性问题附3-4:病例分析练习题第四章医院和住院环境第一节医院概述第二节门诊部第三节病区练习题第五章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第一节患者入院的护理第二节患者出院的护理第三节运送患者法附5-1:担架运送法附5-2:医用过床器练习题第六章卧位和安全的护理技术第一节各种卧位第二节帮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方法第三节保护具的应用附6-1:尼龙搭扣约束带附6-2:约束手套练习题第七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技术第一节医院感染第二节清洁、消毒和灭菌附7-1:几种常用去污渍法第三节无菌技术第四节隔离技术附7-2:污物袋的使用及处理附7-3: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附7-4:防护物品穿戴和脱卸的流程第五节消毒供应中心附7-5:敷料的加工练习题第八章患者的清洁护理技术第一节口腔护理第二节头发护理第三节皮肤护理附8-1:给便盆法第四节卧床患者床单位整理法及更换床单法第五节晨晚间护理练习题第九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技术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技术第二节脉搏的评估及护理技术第三节呼吸的评估及护理技术第四节血压的评估及护理技术第五节体温单的使用练习题第十章饮食护理技术第一节医院饮食第二节饮食护理第三节管饲饮食第四节出入液量记录法附10-1:肠内营养输注泵练习题第十一章冷热疗技术第一节冷疗技术附11-1:冷敷材料附11-2:一种新型的降温方法——冰毯第二节热疗技术练习题第十二章排泄护理技术第一节排尿护理附12-1:使用一次性导尿包为女患者导尿术第二节排便护理练习题第十三章药物治疗技术第一节给药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口服给药法第三节雾化吸入疗法第四节注射法练习题第十四章药物过敏试验技术第一节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第二节其他常用药物过敏试验技术练习题第十五章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第一节静脉输液法附15-1:输液泵的临床应用附15-2:颈外静脉输液法第二节静脉输血法附15-3:血型与相容性检查附15-4:自体输血法练习题第十六章标本采集技术第一节标本采集的原则第二节各种标本采集方法附16-1:真空采血系统练习题第十七章危重患者的护理及抢救技术第一节危重患者的护理第二节抢救室的管理与设备第三节常用抢救技术练习题第十八章临终患者的护理第一节死亡的概念和分期附18-1:卫生部2009版《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第二节临终患者的护理第三节尸体护理练习题第十九章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第一节病历的作用、书写与保管要求第二节护理文件的书写练习题参考文献附表1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附表7。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中度危险性物品:是指仅和皮肤、黏膜相接触不进入无菌组织内的器材和用品。
接触传播: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之间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传播方式,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于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脉搏短绌(pulse deficit)指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见于心房纤颤,绌脉越多,心律失常越严重,病情好转,绌脉可以消失。
奇脉(paradoxical pulse)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
疼痛: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
牵涉痛:是疼痛的一种类型,表现为患者感到身体体表某处有明显痛感,而该处并无实际损伤。
疼痛阈:个体所能忍受的最小疼痛。
疼痛耐受力:个体所能忍受的疼痛强度和续时间。
VDS:文字描述评定法,把一条直线分成5段,每个点均有相应的描述疼痛程度的文字,其中一端表示无痛,另一端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
清洁区:指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
半污染区:也叫潜在污染区,指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
发热:又称体过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产热过多而散热减少,致热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
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及体征,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可出现发绀、鼻翼煽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考点解析五
考点41:物理消毒灭菌法1.热力消毒灭菌法(1)燃烧法:常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的消毒灭菌,以及某些器械和搪瓷类物品,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时选用。
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s;搪瓷容器应倒人少量95%乙醇后轻轻转动,使乙醇分布均匀,然后点火燃烧至熄灭;无保留价值的物品置于焚化炉内燃至灰烬。
(2)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通电升温后进行灭菌。
常用于玻璃、金属、搪瓷类物品、油脂及各种粉剂的灭菌。
(3)煮沸消毒法: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
将水煮沸(100℃)后经5~10min,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达到消毒效果。
在水中加入1%~2%碳酸氢钠,沸点可达105~C,除增强杀菌作用外,还有去污防锈作用。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玻璃类用纱布包好,放于冷水或温水中;橡胶类用纱布包裹,待水沸后放人,消毒后及时取出;器械的轴节及容器的盖要打开,物品的各面都应与水接触;尖锐器械不宜使用此方法,以免受热损坏变钝。
(4)压力蒸汽灭菌法:是物理灭菌法中最有效的方法。
适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物品的灭菌,如敷料、手术器械、搪瓷类物品及某些药品、细菌培养基等。
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及其芽胞,当压力在103~137kPa,温度达121~126℃时,经20~30min即达灭菌目的。
目前常用的有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卧式蒸汽压力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2.光照消毒法(辐射消毒) 主要利用紫外线、臭氧及高能射线,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核酸、酶遭到破坏而致微生物死亡。
最常用的是紫外线灯管消毒法,常用紫外线灯的波长为254nm。
空气消毒离地2.5m左右。
紫外线照射在与水平面成300~800范围内,照射时间60min以上。
物体表面消毒每周两次,照射时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宜超过lm,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注意事项有:灯管表面经常用70%的乙醇棉球擦拭,除去表面的灰尘与油垢;应定期测定灯管的输出强度;消毒时,房间应保持清洁干燥;紫外线穿透力弱,要根据有效消毒时间翻动消毒物品,使各个方面都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紫外线可引起皮炎或眼炎,照射时人离开照射房间或用布单遮盖人体的露出部分,应戴护目眼镜。
护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
.是指清除或者杀死外环境媒介物上除细菌芽孢以外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使之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是指清除或杀灭外环境媒介物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使之达到无菌水平的过程。
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机体平衡及协调变换姿势的科学。
---------------------------------------------------------------------------------------------------------------------是指处在轻松.安宁的环境状态下,个体所具有的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自我感觉。
是指身体的各部位与其四周环境处在轻松或合适的位置。
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
疗的需要,被迫采取的卧位。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2是与觉醒交替循环的生理过程。
律。
10s 以上没有呼吸的睡眠失调。
是指用以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
分主动练习、主动辅助练习、被动练习。
pressure ulcer ):是指身体局部,尤其是骨突部位,由于压力或者同时有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作用,而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局限性损伤。
---------------------------------------------------------------------------------------------------------------------是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在基本饮食基础上适当调整总能量和某种营养素,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目的的一类饮食。
护理学基础清洁、消毒和灭菌
01.
化学 监测法
02.
生物 监测法
03.
STEP3
STEP2
STEP1
物理方法:使用留点温度计。
化学方法: (1)硫磺粉。融化后再结晶。(2)化学指示胶带:121℃~20分,130℃~4分变为棕黑色。
生物法:
A
又称辐射消毒,主要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发生光解、变性而致细菌死亡。
B
巴氏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燃烧法
干烤法
干热、
湿热
热力
光照
辐射
微波
机械
生物
主要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
效果可靠、经济方便,使用广泛
热力消毒灭菌法
燃烧法
特点
适用范围
方法
简单、迅速、 彻底
无保留价值的污染废弃物、病理标本、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纸张、尸体等的处理。 微生物实验室接种杯的消毒灭菌; 某些金属器械、搪瓷类物品,急用时也可用燃烧法。 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可直接在焚烧炉内焚毁
禁用
锐利刀剪禁用此法 以免锋刃变钝
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s; 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的乙醇,慢慢转动容器,使其分布均匀,然后点火燃烧直熄灭
利用特制的烤箱进行灭菌,其热力传播和穿透主要依靠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灭菌效果可靠。
1
适用于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如油剂、粉剂、玻璃器皿和金属制品等;
中效
+
+
-
+
+
+
醇类、碘类、含氯类。
低效
+
-
-
-+
护理学基础知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护理学基础知识: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无菌操作原则会运用到我们各个操作中,也是我们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同时也是考试当中的,非常爱考到的考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无菌操作原则。
1.操作环境清洁、宽敞:①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②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③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2.工作人员仪表符合规范: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应戴好帽子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明确基本概念: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
①无菌区: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②非无菌区: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③无菌物品: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4.物品放置有序,标志明显:
①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且有明显标志。
②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③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④无菌包的有效期为:自5月1日至10月1日有效期为1周,10月1日至次年5月1日有效期为2周。
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⑤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
5.操作中的无菌概念
①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②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③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④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法
化学法
热力消毒法
湿干 热热 法法
煮高燃烤 沸压烧箱 法蒸法法
汽 灭 菌 法
辐射消毒法
紫日 电 电
外光 子 离
线曝 灭 辐
灯晒 菌 射
照法 灯 法
射
法
法
生物 熏
净化法
蒸 法
浸 喷擦 泡 雾拭 法 法法
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 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 除或杀灭
热力消毒灭菌(湿热法)
? 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 效果好。
? 巴氏消毒法 ? 煮沸消毒法 ? 高压蒸汽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
? 是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至65℃~80℃, 消毒10~15分钟。
? 可有效的杀死各种细菌繁殖体和一般 细菌
? 用于碗盆及陶瓷用品的消毒。
?
要求 适用 方法 注意
常用的有热力、光照、辐射、过滤 除菌等方法。
将之清
热力
物
光照
理
消
辐射
毒
灭
微波
菌
机械
法
生物
干热、
燃烧法 干烤法
湿热
日光曝晒 紫外线 臭氧
巴氏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
() 主要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
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 其死亡 效果可靠、经济方便,使用广泛
一、干热消毒灭菌法
煮沸消毒法()
?殖?配可强防?物?橡??????经应 有 空 物煮体成提杀锈?取?将适如?浸沸??第将 的品胶将 轴 腔 品?间 ?从 间 ?后 应置5前将消如出轴 碗,高菌。1?,,当?碳用金没二根 玻 橡~物 节 导 不类及 冷 为 放用于%节 、物毒中海 水 延据璃胶水消达沸作品的管宜酸于属在次消 水 入11等无无或盆~0物器制刷器须放拔长0的毒品时途毒或,到点用氢~的耐、水水盖不菌菌分品皿品2洗械先置高时温时沸时1刷间加沸消达,打能钠煮%湿搪中沸器容5性应用干或在过钟间水间的点间开重点洗从入毒还1质用纱加时的净带腔多、瓷械器,后中为可地受;再叠0也决纱布盖内,干水物放将内效可入浓耐、55然重放,杀区气海~定布包的灌大低℃入物净沸品果去水度入要高玻后新气1放包好压拔容水小灭,,,0品水保,后,。污中入裹,时温璃器相压加计影每煮消繁需中证及增水好待应同全计则、毒低,,的和响增热时后适时的后水时部算在煮时,沸
???是水热蒸力和汽消预变毒真成灭空1菌g压1中0力0效℃蒸果的汽水灭时菌。
? ?
所最释好放的的一热种能(2,255J)
高压蒸汽灭菌法
? 操作规程 ?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 隔层内加一定量的水,放人需灭菌的物品,加盖旋
紧,加热。 ? 当锅内压力到达 40 时,开放排气阀门,驱除冷空气,
关闭排气阀门,继续加热。 ? 待压力升至 103 时,保持原压 20一30 后,关闭热源。 ? 打开排气阀,待压力降至“ 0”时,慢慢启盖,取出
? 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 以下的高 热,由空气导热,传热 较慢,干热 消毒灭菌常用的方法:燃烧法和干 烤法。
燃烧灭菌法
?特点
?适用 范围
?禁用
?方法
燃烧法
简单、迅速、 无保留锐价利值刀彻的剪底污禁染用废此弃法物、 病敷微灭搪金理料生菌瓷属标、物;类器本纸实以容械、张验免器可2带、室锋0可在脓尸接s刃;倒火性体种变分等杯入焰钝泌的的少上物处消量烧的理毒9灼。5 某%些的金乙属醇器,械慢、慢搪瓷转类动物容品器, 急,用使时其也分可布用均燃匀烧法,。然后点 无保留价火值燃的烧物直品熄可灭直接在
物品。玻璃物品骤然降温则易发生爆裂。
高压蒸汽灭菌法
? 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结构原理同手提式压 力蒸汽灭菌器,不同的是由外面输入蒸汽, 灭菌柜室容量较大,可供医院批量物品的 灭菌。操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 上岗。
高压蒸汽灭菌法
?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结构除压力蒸汽灭菌器的 装置外另设有真空泵。
? 作用原理是在灭菌前先抽出灭菌器内冷空气,形成 负压,再输入蒸汽,在负压吸引下蒸汽迅速透人物 品。压力为 205.95 ,温度为 132℃,经 5—10 可达 到灭菌目的。操作人员也须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 上岗。
高压蒸汽灭菌法
物品清洁法
? 常用的清洁方法
水洗
机械去污
去污剂 去污
清洁方法用于
? 医院衣被、家具、地面、墙壁及医疗器 械等物体表面的处理或物品消毒、灭菌 前的处理
常用去污法
? 碘酊 ? 甲紫 ? 陈旧血渍 ? 高锰酸钾 ? 墨水 ? 铁锈
乙醇 乙醇或草酸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 维生素 c或过氧乙酸 稀盐酸或草酸也可用氨水或过氧化氢 1% 热草酸溶液,也可用热醋酸
? 海拔每增高300 m,需延长消毒时间2 。
煮沸消毒法
原理 适用 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
??是临热床力广消泛毒应灭用菌于中效果
? ?
最耐好高的温一、种高方压法、潮湿
?????????利潜如用热各根所物橡下高是类据和释品 胶排压指器排程放的、气及当械的放度灭玻饱1式、潜g菌璃冷的和1敷压热0,制空不蒸0料力灭℃品气同汽、蒸菌的及的的,搪,汽溶高瓷方分液灭热、式为等菌
物 ?高金3属0及0m搪,瓷消类物毒品时,消间毒延时间 ? 品为各长1面02~;都1与5;水相接触
煮沸消毒法
? 注意事项 ?煮沸消毒前,物品必须刷洗干净。
? 物品各面要全部浸人水中,如空腔导管需 先在腔内灌水。大小相同的碗、盆必须隔 开,有轴节的器械要打开。
? 玻璃器具应从冷水或温水放人,并用纱布 包好,橡胶类物品应用纱布包裹,待水沸 后放入,消毒后及时取出以免橡胶变软。
焚烧炉内焚毁
干烤灭菌法
消毒:箱温120℃ 时间:10~20 灭菌:箱温180℃时间:20~30
干烤法
? 利用特制的烤箱进行灭菌,其热力传播和穿透主 要依靠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灭菌效果可靠。
? 适用于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如油剂、粉剂、玻璃器皿和金属制品等;
? 不适用于纤维织物、塑料制品等。
章清洁、消毒与灭菌技术
学习目标: 掌握1、消毒、灭菌的概念 2、化学消毒剂使用原则及化学消毒方法 3、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法的概念
第五章 清洁、消毒与灭菌技术
洁清消毒灭菌
是切清上清上污清除的除的迹除或一物脂病,如或杀切品等原尘杀灭微上微埃灭物生的生物, 品物油一物品, 以杀灭芽孢为准
概念的鉴别
? 消毒——相对的,不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 ? 灭菌——绝对的,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