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精粹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精粹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文学常识及名句默写检测一、文学常识:1、孔子是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

孔子思想核心是“”,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

孔子还有一个重要思想是,孔子张扬之德,即。

反对“过”与“不及”。

其代表作是语录体著作,此书与、、并称为“四书”。

2、《民为贵》选自,作者,被后世称为亚圣,和他均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在人性论方面的主张却刚好相反。

其学说包含三个内容:其一,在人性上他张扬;其二,在君、国、民方面,他宣扬;能反映此思想的语句是,,。

其三,在治民方面,他提倡。

在《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一课中,能体现此思想,并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语意相近的语句是:,。

,。

,,,。

3、在先秦诸子中,最奇特的一部著作是,又称,此书充满了意出尘外的想象,善用异彩纷呈的来说理。

作者庄子,是的另一位巨擘,他继承了的思想学说,他主张人要,。

其基本底蕴是对。

此书共33篇,分为,,。

相传《内篇》是其本人所作,其中最著名的篇章是,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和超脱。

在《无端崖之辞》一课中,讲了许多寓言故事,比如成语,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如成语,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在此则寓言故事中,他举匠石和郢人的故事,抒发了知音难觅的感慨,请再举几个相似的例子,,。

4、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核心思想是,他鼓吹天有意志,人间有鬼神并且灵验,其宗旨是促使人们兼相爱、交相利。

5、韩非子,是先秦学说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荀子的,常常用自己对人性的认识,来论证、以及势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6、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他有极强的,他弘扬了孔子的思想,并试图把伦理道德规范落实到法制当中。

7、提出“有无相生”观点的人是,姓,名,字,著有一书。

此书又称,分上、下篇。

上篇三十七章,又称,下篇四十四章,又称。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

它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创造了万物;同时它还是一种的东西。

9、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之所以富有魅力,首先一个原因是,其次一个原因是。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含答案课件

先秦诸子选读名句默写含答案课件
总结词
贵生、贵己、贵神、贵虚
详细描述
列子主张贵生、贵己、贵神、贵虚,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人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同 时也要尊重别人的生命。
答案
列子主张贵生、贵己、贵神、贵虚,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人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同 时也要尊重别人的生命。他强调虚心、无为、不争、顺命等价值观。
03
法家名句默写及答案
答案
韩非子主张君主应该实行重罚重赏的政策,以树 立君主的权威,同时让臣民畏惧并遵纪守法。
商君书的名言及答案
总结词
主张农战结合
名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商君书的名言及答案
• 答案:商君认为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是祭祀和战 争,他主张将农业和军事相结合,以增强国家的 实力。
商君书的名言及答案
总结词
强调统一思想
韩非子的名言及答案
总结词
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名言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的名言及答案
•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法治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只有严格遵 守法律,国家才能强大。
韩非子的名言及答案
总结词
提倡重罚重赏
名言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 语,以吏为师。”
注意字形结构
对于较为复杂的字形,要注意 字的部首、结构,避免因混淆 而写错字。
多次重复练习
通过多次重复练习,加深对名 句的记忆,提高默写的准确率 。
注意句子语气和节奏
先秦诸子的名句有其特有的语 气和节奏,默写时要特别注意

名句默写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准确理解文意
在默写过程中,要确保对名句 文意的理解准确,避免因误解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 1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 1

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集锦《论语>>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翻译:天冷了,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衰落的。

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翻译: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翻译: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远;赵用劲钻研,越觉得深邃。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翻译:君子取义,而小人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魏灵公》翻译: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论语·述而》翻译: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翻译: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9、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翻译: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学习资料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学习资料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集锦前言:先秦诸子散文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经典,领悟其深邃的思想,”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走进诸子,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对优良传统的热爱,陶冶身心、涵养行。

每个篇目后都有背诵要求,同学们要根据要求及时、认真的背诵。

这里提供的是本书的一些名句,摘抄于此,方便同学们背诵,但不能以此代替对这本书的学习,最终还要回归到课本上。

由于时间紧张,各位同学要安排好时间,课代表要组织好诵读,争取于本期末完成背诵,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论语》名句摘录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翻译:天冷了,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衰落的。

5、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论君子》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翻译: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7、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翻译:孔子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8、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翻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先秦诸子名言名句选读整理

先秦诸子名言名句选读整理

先秦诸子名言名句选读整理1.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先秦诸子选读名句汇总如下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4、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老子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7、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庄子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1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12、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1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1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1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18、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2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2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25、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26、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2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武28、严家无悍勇,慈母有败子。

——韩非子29、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30、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鬼谷子。

2.先秦诸子名言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2、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理解性默写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子罕》中形容颜渊对孔子之道赞叹的两句是:,。

2.,,是知也。

《论语·为政》3.在《论语·子罕》中形容时间的流逝的两句是:,。

4. 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述而》5.《论语·为政》中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的读书学习方法的两句是:,。

6.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的句子是:,。

7.知人者智,。

胜人者有力,。

强行者有志,,死而不亡者寿。

8.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庄子·让王》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

2.,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3.,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4.乐民之乐者,。

忧民之忧者,。

,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6.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对“大丈夫”是如何要求的:,,。

7.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中意思是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 , 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的句子是:,。

8.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

2.在《论语·子路》中强调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的两句是:,。

3.岁寒,。

《论语·子罕》4. 得道者多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下》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难。

7.,。

《老子》第二章,多易必多,故终无难矣。

(语文)高考复习必备-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

(语文)高考复习必备-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复习1.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可以用儒家本身的范畴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模式。

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句,化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两句。

3.颜渊赞誉孔夫子,说他的道理越仰望显得高远,越钻研越显得坚实的句子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4.孔夫子在教学中循循善诱,用文献典籍使人知识广博,用礼来约束人的句子是: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5.孔夫子告诉弟子,只要符合“仁”这一原则,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当仁,不让于师。

6.孔子评价自己时说,自己只不过是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于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罢了: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7.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已的无知的句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 孔子认为与人相交,要责己严,待人宽: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10.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1.文中孔子认为:人应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彫)也。

12.孔子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不息一去不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3.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认为自己不想承受的也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孔子说“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是别人通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些言论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教学理念。

16.孔子强调了学习和思考必须有机结合的治学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先秦诸子散文》理解性默写PPT

《先秦诸子散文》理解性默写PPT
《先秦诸子散文》
理解性默写
1
1、孔子直接表达自己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的
句子
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


。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是孔知子也表达聪明的人要正视自己无知的句子
是:

,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3、孔人子皆用见日之月;描更绘也君,子人过皆错仰的之句。子
是:

2
4、孔子描述“人与道”关系的句子
都会颠按沛照必仁于的是要求
做: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9、孔子说君子不会选择干不正当的事得到富贵
的句子
4
10、孔子认为怎样才是完美无缺的
人 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


11、君君子子和有小勇人而有无勇义而为无乱义的小区人别有勇而无义为盗
是:


12、孔举子一说隅教不导以学三生隅不反会举一则反不三复,也就不再次教
是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

5、孔子躬表自达厚“而严薄于责己于,人宽于人”则的远句怨子已
是: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6、孔子说做人不讲诚信的句子
是:


3
7、曾子表达读书人为什么要抱远大、意志坚强
的句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8、君子君无子论无是终急食迫之仓间促违中仁,还是造受次磨必难于、是挫折时,
他的句子
是:

5
13、孟子主张如何教化百姓 是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先秦诸子散文名摘录含翻译

先秦诸子散文名摘录含翻译

先秦诸子散文名摘录含翻译————————————————————————————————作者:————————————————————————————————日期: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集锦《论语>>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翻译:天冷了,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衰落的。

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翻译: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翻译: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远;赵用劲钻研,越觉得深邃。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翻译:君子取义,而小人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魏灵公》翻译: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论语·述而》翻译: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翻译: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默写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默写

《先秦诸子选文》名句默写《论语》名句: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2、子曰:”3、子曰:“人能弘道,。

”4、子曰:“其恕乎!,勿施于人。

”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6、子曰:“岁寒,。

”7、子在川上曰:8、子曰: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9、子曰:“夫仁者,,己欲达而达人。

”10、子曰:“,乐亦在其中矣。

,。

”11、子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 13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1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庄子》名句北冥有鱼,。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是鸟也,——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

《谐》之言曰:“,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野马也,尘埃也,。

,其正色邪??其视下也,。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

故九万里,,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蜩与学鸠笑之曰:“,,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适莽苍者,,;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故夫、、、,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

若夫,,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

诸子散文名句1[大全5篇]

诸子散文名句1[大全5篇]

诸子散文名句1[大全5篇]第一篇:诸子散文名句1总复习之先秦诸子散文名言名句选《老子》名句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8.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1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庄子》名句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山木》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5.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6.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庄子?让王》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养生主》8.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先秦诸子散文》理解性默写

《先秦诸子散文》理解性默写

孔子的思想
仁爱道德
孔子认为人应该具有仁爱之心,重视道德教育,倡导仁、义、礼、智、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同社会
他提倡消除贫富悬殊,努力建立一个平等、和谐、幸福的大同社会。
君子之道
孔子主张君子的修养和行为应该符合大众的期望,塑造完美的人格。
谦虚之道
孔子主张人们要谦虚,避免自高自大、狂妄自大和个人利益至上。
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2 五常
3 天人合一
五常为“仁、义、礼、智、 信”,规范行为准绳,具 有道德规范意义。
儒家思想认为,人的精神 是天地的一部分,要追求 “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子的思想
性善论
王道政治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提倡“养气”, 让品性自然成长。
提倡以仁爱之政治,让老百姓生 活得更好。
知足常乐
孟子强调怀有一颗淡泊的心,追 求生活的平静和简洁。
1
庄子
2
庄子提倡超然的境界与态度,与道合一,
强调人的“自足”,以达到“至宝无用”境界。
3
老子
推崇自然,主张“无为而治”,并提出“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 学思想。
列御寇
主要以音乐为基础,融合哲学、医学、 卜筮、兵法等方面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
无为而治
老子主张以自然之道统治万物, 强调人们不应强行干预自然,而 是尊重它,合乎自然法则,方可 永续发展。
道家哲学
老子的思想认为,万物的发展都 是有规律的,形成一种至理的哲 学思想——“道”。
清静虚无
老子作品强调了内心清静、虚无 的境界,认为人应当尽量保持内 心宁静和平衡。
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墨经》
墨子将“爱”作为信仰的核心,认为一切行为都应以爱为出发点,并重视文化教育、工程技术。

先秦诸子散文背诵内容

先秦诸子散文背诵内容

先秦诸子散文背诵内容
《论语》要求背诵内容: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可。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子曰:“岁寒,而后知松柏以后淍也。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


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此中矣。

不义而富
且贵,于我如浮云。


1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
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冒昧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 1。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

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集‎锦《论语>>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翻译:天冷了,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衰落的‎。

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翻译: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翻译: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远‎;赵用劲钻研‎,越觉得深邃‎。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翻译:君子取义,而小人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魏灵公》翻译: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论语·述而》翻译: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翻译: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先秦诸子散文 孟子 情景式默写--用

先秦诸子散文 孟子 情景式默写--用
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 愧.君子坦荡荡•仰. 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25、失掉民心,就是会失去天下。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26、孟子强调要孝顺父母。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27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28强调顺应天道的重要精选性完整p:pt课顺件 天者存,逆天者亡9
• 29、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 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 30、指出国家、家庭、个人之间的关系: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 31、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 ,了解 对方的心灵深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 32、河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头发。河水浑浊啊,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6、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7、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
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8、现在的情况和以往相比是不同的 往往指一个
人有了变化 .跟今非昔比意思相近 。 •彼一时,此一时也
精选完整ppt课件
3.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 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5.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精选完整ppt课件
身。”这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 思是相近的。

《先秦诸子选读》默写

《先秦诸子选读》默写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6.《论语》中的“”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7.《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要:。

8.《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9.《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句子是:10.《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12.《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13.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自勉。

14. 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白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15.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两句来进行驳斥,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6.在《论语·子罕》中形容颜渊对孔子之道赞叹的两句是:。

17.在《论语·子罕》中形容时间的流逝的两句是:。

18.《论语·为政》中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的读书学习方法的两句是:。

19.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

20.《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

21.在《论语·子路》中强调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的两句是:。

22.岁寒,。

《论语·子罕》23.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并称四大圣人。

孔子思想核心是“”,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1)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1)

大纲要求的《论语》默写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________。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诚信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优良品格,孔子在《论语》中就对一个人不讲信用发出了“_____, _____”的感慨。

9、孔子曾对“学”与“思”两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跟人相处的时候,孔子警醒我们“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埋怨别人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跟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

11、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这是孔子的一句话,许多人认为这是孔子在提倡“平均主义”,其实,孔子的意思是说,不公正才会导致社会的动荡。

12、《论语·颜渊》中说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的语句是,。

13、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4、陶渊明化用了《论语》中“ ,”表达了自己以往的不能挽救,将来还可以补回。

15、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表达“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16、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表达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17、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为政者必须关注民众的需求,同时还要宽刑罚而重教化,对民众应18、《论语·子路》中说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的语句是,。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论语每课必背句子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论语每课必背句子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鸟兽不可与同群,无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论。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5、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二.当仁,不让于师1、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2、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言不可不慎也!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4、当仁不让于师5、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克己复礼为仁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7、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3、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5、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6、见义不为,无勇也。

六.有教无类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默写复习学案
1.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可以用儒家本身的范畴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模式。

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句,化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两句。

3.颜渊赞誉孔夫子,说他的道理越仰望显得高远,越钻研越显得坚实的句子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4.孔夫子在教学中循循善诱,用文献典籍使人知识广博,用礼来约束人的句子是: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5.孔夫子告诉弟子,只要符合“仁”这一原则,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当仁,不让于师。

6.孔子评价自己时说,自己只不过是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于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罢了: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7.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已的无知的句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 孔子认为与人相交,要责己严,待人宽: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
10.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文中孔子认为:人应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彫)也。

12.孔子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不息一去不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3.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认为自己不想承受的也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孔子说“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是别人通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些言论体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教学理念。

16.孔子强调了学习和思考必须有机结合的治学主张:“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17. 《论语》中孔子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9.《论语》中孔子要求人们做事尊重他人意愿而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是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论语》讲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成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21.《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句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先是一般地通晓知识,然后是喜欢上学习,最后则把学习当作乐趣。

22.《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写上层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24.在跟人相处时,孔子警醒我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我们没有必要一味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跟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

25.日本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这正应了两千年前孟子的一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26.《论语》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句子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7.孔子直接表达自己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的句子: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8. 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9. 《论语》中表达读书人为什么要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的句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0. 《论语》中君子不会贪生,而会牺牲生命的句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1. 《论语》中仁德的人、精明的人对待仁的态度不同的句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2. 《论语》中君子无论是急迫仓促中,还是受磨难、挫折时,都会按照仁的要求做: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3. 《论语》中做事要勤勉,做人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34. 《论语》中古代学习的人与现在学习的人目的有何不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35.孟子主张如何教化百姓: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6.《孟子•离娄下》典型的劝人互爱互敬的文字: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37.《孟子》中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句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8.《孟子》中关于“真正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言论后世有深远影响。

39.《孟子》中认为没有守法不阿的大臣和直言敢谏的士,没有敌对国家就容易懈怠,长安于享乐的气氛,国家会从内部被腐蚀掏空,然后就容易灭亡的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0.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41.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观点相同。

4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43.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4.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5.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发展状况区分开来。

与之俱黑。

”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48. 言语可以给人带来愉悦,也可以给人带来痛苦。

《荀子·荣辱》中:“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形象准确地说明了这种感觉意识。

49.《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水清,源浊则流浊。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由此可见,荀子主张施行仁政。

50.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