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课件第三章第四讲同义词的辨析
古代汉语同义词
矜、伐: • 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 與汝爭功《尚書·大禹謨》(偽孔傳:自 賢曰矜,自功曰伐。)
• 偽孔傳:自賢曰矜,自功曰伐。
• • •
• •
宾、客: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詩·小雅·鹿鳴) 賓至如歸 (左襄三十一)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 (史記·魏公子傳) 人、民 法、律: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時也 (呂氏春秋·察今) 師出以律失之凶也 (周易·師卦)
③ • 秦孝公„„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 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賈誼《過秦論》)
• 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戰國策·趙四) •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 無勞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 (同上) •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 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史记· 廉蔺列传)
c.同训。 •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 落、權輿,始也。” 《爾雅·釋詁》 • “排,擠也”,“抵,擠也”,“摧,擠 也”。 《說文》
五、辨析同义词的注意方面 1、注意同义词使用时“求异”与“存同” 的差别 “对文/言则异,散文/散言则通”、 “浑言/统言不别,析言/别言则别” • 《毛詩· 序》“情發于聲聲成文謂之音” • 孔穎達疏:此言聲成文謂之音則聲與音 別樂記注雜比曰音單出曰聲記又雲審聲 以知音審 • 音以知樂則聲音樂三者不同矣以聲變乃 成音音和乃成樂故別為二名對文則別散 則可以通
死、亡: •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荀子·禮論) • 死生存亡窮達貧富 (莊子·德棄符)
④察源 朋、友:
• 同師曰朋同志為友 (鄭玄《周禮·地官·大司徒》注)
止、次:
• 當斬左止者笞五百 (漢書·刑法志) • 舟止從其所鍥者入水求之 (呂氏春秋·察今) • 師退次於召陵 (左僖十四) • 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戰) • 又間令吳廣之次近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 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 (史記·陳涉世家)
古代汉语同义词及其辨析
(3)動作行為的方式與情態不同。 [商——賈]都指做生意的人。“商”指運貨販賣的生意人,“賈”指囤積營利 的生意人,所以有“行商坐賈”的說法。 [提——攜]都指用手握物運物,但方式不同,“攜則相並,提則有高下”(段 玉裁語),所以“提撥”“攜手”中的“提”“攜”是不能互換的。 (4)詞義範圍大小不同。 [法——律]都有法律,法令的意思,但所指範圍不一樣,法指法則、制度,範 圍大;律,範圍小,多指具體的刑法條文。 [告——訴]都有“告知”的意思,但“告”是一般的告知,而“訴”特指所說 痛苦或者說冤屈,範圍小。 (5)詞義輕重、程度不同。 [飢——餓]一般情況下是相通的。對言時有別:飢指一般的餓,餓指一點東西
都沒吃,嚴重饑餓。 [盟——誓]都有“誓”的意思,但詞義輕重不同,《周禮》鄭玄注:“大事曰 盟,小事曰誓。”
2.從語法功能上辨析 [之——其]பைடு நூலகம்能做第三人稱代詞,與現代漢語的“他”或“它”相當。但“之” 只能用作賓語,“其”只用作定語或主謂詞組中的主語。 [恥——辱]用作名詞時是同義詞,但當他們用作及物動詞時,意義不同;“恥”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二、同義詞的類型
1.本義和本義相同的同義詞
[樹——藝] 上古同義,本義都是種植。《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食之粟,伯 夷之所樹與?”《詩經·唐風·鴇羽》“不能藝黍稷。”《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 穀。”“樹、藝”可以連用。
2.本義和引申義相同的同義詞
[封——疆]“疆”的本義是疆界、界限。“封”的本義是用手培土種植樹木。 因邊界往往要聚土植樹為標誌,“封”就引申指疆界,《左傳·僖公十三年》“既 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杜注:“封,疆也。”《戰國策·燕策》“國之有封疆, 猶家之有垣牆。”“封疆”同義連用。
词汇文化—同义词和同源词(古代汉语课件)
一、同义词
3.词义褒贬感情不同
周、比——这两个词都有“与人亲密”之义,但 “周”是褒义词,“比”是贬义词。“周”的本 义是“密也”,引申为“亲密”,表示人与人的 关系;“比”的本义是“密也”,从二人会意, 专指人与人的关系亲近。《论语·为政》:“君子 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一、同义词
4.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同源词(又叫“同源字”)是指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 相近或相通,出于同一语源的一组词。
同源词是“声近义通”词。一般来说,确定同源词必须注意三个条件:
① 这些词的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 也就是说,有语音上的联系。读 音相近主要是指这些词具有双声、 叠韵关系。
② 这些词的意义相 同、相近或相关, 也就是说,有语义 上的联系。
一、同义词
(二)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1.词义所指对象的差异
商、贾(gǔ)——这两个词都指做买卖的行为和做买卖的人,但 所指对象并不完全相同。“商”指往来行商,“贾”指设店售货。 《说文》:“贾,坐售卖也。”由于所指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古 代有“行商坐贾”之说。
一、同义词
2.行为方式状态不同
哭、泣——这两个词都指“哭”,但是其方式状态不同。“哭” 指有声的哭,《说文》:“哭,哀声也。”《论语·先进》: “颜渊死,子哭之恸。”。““泣”一般指无声或低声的哭, 《说文》:“泣,无声出涕曰泣。”一、同Leabharlann 词6.使用条件和语法功能不同
适 、 往 —— 这 两 个 词 都 有 “ 到 ” 、 “ 去 ” 之 义 , 但 “适”一般用作及物动词,后面带宾语,如《诗经·郑 风·缁衣》:“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往”则用作不及物动词,如《周易·系辞下》:“寒 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同义词及其辨析课件
——《触龙说赵太后》
2、辨析同义词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今
注释,更好的使用工具书。 《说文解字》舟,船也。见,视也。宫,室也。
《尔雅》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
Hale Waihona Puke 3、辨析同义词的差异有助于深入掌握古代汉语
词汇,有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水平。 《礼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所表程度的轻重不同 知识 《史记· 项羽本纪》:“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 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老子》:“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饥 饿 《韩非子· 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淮南子· 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3、所表范围广狭不同 人民
《左传· 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赦之以劝事君者。” 《国语· 越语上》:“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 2、甲词引申义与乙词本义相同的同义词 《诗经· 魏风· 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足。” 3、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乘白马而过关。” 《汉书· 食货志下》“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值五 千’。”
《荀子· 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
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论语· 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 之。”
聆
听 倾耳聆波澜。(谢灵运《登池上楼》) 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 劝学》)
(二)感情色彩的差别
杀 诛 弑
《史记· 项羽本纪》:“项伯杀人,臣活之。” 《韩非子· 难三》:“有罪者必诛。” 《左传· 宣公二年》:“赵盾弑其君。”
同义词及其辨析
又如“吃东西”这个概念,上古用“食”来表 又如“吃东西”这个概念,上古用“ 示 《孟子 梁惠王上》:“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上》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汉魏间出现新词“吃”,《世说新语任 汉魏间出现新词“ 世说新 任 诞》:“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 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 这样,旧词“食”与新词“吃” 这样,旧词“ 与新词“ 便构成了一组同义词。 便构成了一组同义词。
“回”与“返”,在上古,“回”表示旋转 回 在上古, 说文》 转也。”“返 表示返回, 《说文》:“回,转也。”“返”表示返回, 说文》 还也。 《说文》:“返,还也。” 荀子致士 致士》 水深而回。 如《荀子 致士》:“水深而回。” 韩非子喻老 喻老》 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 《韩非子 喻老》:“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 之。” 大约在隋唐时代,“回”有了返回的意思 大约在隋唐时代, 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如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于是“回”和“返”便构成了同义词。 于是“ 便构成了同义词。
(一)新词产生形成的同义词
同一个概念,古代用一个词来表示,后 代改变了说法,产生了一个新词,这就 形成了古今同义词。 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对汉代人来说, 先秦是古,汉是今; 对唐代人来说,汉是古, 唐是今。
如“坚硬”这个概念,上古用“坚”和“刚” 坚硬”这个概念,上古用“ 来表示 如《庄子 天下》:“坚则毁矣,锐则挫矣。” 庄子天下 天下》 坚则毁矣,锐则挫矣。 《诗经 大雅 丞民》:“柔则茹之,刚则吐 诗经大雅 丞民》 大雅丞民 柔则茹之, 之。” 大约汉魏间出现新词“硬” 大约汉魏间出现新词“ 如皮日休《龟赋》:“硬骨残形知几秋。” 如皮日休《龟赋》 硬骨残形知几秋。 这样,旧词“坚”、“刚”和新词“硬”便构 这样,旧词“ 和新词“ 成了一组同义词。 成了一组同义词。
第四节同义词和同源词
第四节同义词和同源词同义词和同源词是古代汉语中两种常见的词汇现象。
掌握同义词和同源词的概念,了解同义词的辨析和同源词的判断方法,对于读懂古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本节中,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同义词1 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是指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同义词的本质特性,就是“有同有异”,即在其指称意义(概念意义、理性意义)或附加意义(语意轻重、感情色彩、语体风格等)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学习同义词,我们既要明其“同”,更要求其“异”。
例如:饥、饿——这两个词都有“吃不饱”、“肚子饿”之义,《说文》:“饥,饿也。
”“饿,饥也。
”但两者在“馁”(不饱)的程度上,却有不同。
《正字通》:“饿,饥甚。
”“饥”是一般的吃不饱,“饿”是完全没有食物吃。
例如,《韩非子·饰邪》:“语曰:‘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贫、穷——这两个词都有“贫穷”之义。
“贫”的本义是缺少钱财,《说文》:“贫,财分少也。
”“穷”的本义是“极”、“尽”,常用以指仕途不得志。
“贫”的反面是“富”,“穷”的反面是“达”。
“穷”的引申义是“贫穷”、“穷困”,与“贫”同义。
但“穷”在程度上高于“贫”。
《左传·昭公四年》:“分贫振穷。
”孔颖达疏:“大体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
贫者家少财货,穷谓全无生业。
”《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
” 等等。
2 怎样辨析同义词辨析同义词,主要是分清它们之间的“同”、“异”情况,特别要紧扣“异”字,搞清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很多,下面,我们介绍六种最常用的方法:(1) 搞清词义所指对象的差异。
商、贾(gǔ)——这两个词都指做买卖的行为和做买卖的人,但所指对象并不完全相同。
第四节 同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
• (三)探求本源分析法: • 这种分析法,是追溯同义词不同的 本义和根词,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特 点的不同和指向的不同。如果一时 找不到本义和根词,就系联它们的 引申义列和同源词,以展示其特点。 例如:
• (1)“迁”和 “徙”(移动、迁 移) • 两个词在很多地方都能互相置换, 唯有“迁官”与“徙官”意思不同。 “迁官”是提职,“徙官”是一般 的调职。
• 《说文》说:“迁,登也。”本义 是往高处挪动。 • 《诗经· 小雅· 伐木》:“出自幽谷, 迁于乔木。” • 乔迁
• (2)“潜”和“间” (悄悄地, 秘密地) • “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 雨》 •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 《鲁仲连义不帝秦》
• “潜”本义是“藏在水底”,引申 为“隐蔽”、“埋藏”义,再引申 为“秘密”义,它的特点是掩藏。 • “间”的本义是“缝隙”,引申为 “隔离”,“秘密”义是由“隔离” 引申来的,它的特点是隔开众人, 单与一个人说,或只有少数人知道, 大家不知道。
• • • •
“贫”和“穷” (匮乏): “贫” ——“富” “穷” ——“通”、“达” 《庄子· 德弃符》:“死生存亡, 穷达贫富。”
• (3)“坚”、“刚”、“强” (牢固 ) • “坚”专指土一类的东西,硬而不 易碎叫“坚”,它的反义词是 “脆”。 • “刚”专指金属一类的东西,韧而 富有弹性叫“刚”,它的反义词是 “柔”。
• “视”:近看 “望”:远看
• (二)对立意义分析法 • 这种分析法,是用不同的反义词来 辨别同义词的差异。每一个词都要 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跟一个与它意义 相对立的词构成反义词,用不同的 反义词可以衬托出同义词不同的特 点。
• (1)“精”和“纯”(不羼杂质 ) • “纯”——“杂” • “精” ——“粗”、“糙”、“粝” • 可见,“精”的特点在细巧,不在 纯真。
古汉语课件第三章第四讲同义词的辨析
2020/7/10
11
确定同义词除上述四种主要方法以外, 有时还可以利用互文见义相训、异文交叉相 训、同义连用相训的方法。例如:
⑴林中不卖薪,湖上不鬻鱼。《淮南子·齐俗 训》
⑵商贾错于路,诸侯交于道。(《盐铁论·通 力》)
2020/7/10
38
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荀子·荣辱》 ⑵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⑶宁一月饥,无一旬饿。《淮南子·说山训》 ⑷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论语·季氏》
2020/7/10
39
2、疾 病
“疾”和“病”,都有生病的意思,是 同义词。但词义表达程度有深浅之别。 《说文》:“疾,病也。”又“病,疾 加也。”可见“疾”指一般的病,“病” 指重病。例如:
⑴舟 船
《方言》:“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 东谓之舟。”后来这两个方言词都进入 共同语,成了同义词。
2020/7/10
27
⑵迎 逢 逆
《方言》:“逢、逆,迎也。自关而 西或曰迎,或曰逢,自关而东曰逆。” 《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古乐府 《相逢行》:“相逢狭路间。”《春 秋·庄公二十四年》:“公如齐逆女。” 其中的“迎”“逢”“逆”均含有“迎 接”义,成为同义词。“迎”为通语。
2020/7/10
35
⑵偃 僵
“偃”和“僵”本义都指“仰倒”,
是同义词。《说文》:“僵,偃也。” 又“偃,僵也。”段玉裁注:“僵谓仰 倒。”《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 或不已于行。”《吕氏春秋·贵卒》: “管仲扌于 弓射公子小白,中钩,鲍
叔御公子小白僵。”注:“御,犹使也。 僵,犹偃也。”“鲍叔御公子小白僵” 即鲍叔使公子小白仰倒以避矢。这些材 料,说明“偃”和“僵”是本义相同的 同义词。
同义词与反义词.ppt
同义词 近义词
失望—绝望 误解—曲解
天气—气候 战争—战役
这类词在词汇中大量存在,在语言 表达中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是词汇学 研究的重要对象。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就必 须对细微之处进行辨析,以求得最佳的 语言效果。这种辨析包括求同和察异两 个方面,尤其方面着
色彩方面
语体色彩不同
同义词的作用
同义词的存在是一种语言丰富发达 的标志,是语言交际中最积极最活跃的 因素。
其作用具体表现为使词义准确严密, 能避免用词单调重复,使句子富于变化, 还可使音韵协调或达到情文并茂的艺术效 果。
反义词
反义词一般可分为: 绝对反义词(非此即彼) 相对反义词(非此不一定是彼)
反义词在使用中的对举性、对应性等 特点,能为语言表达营造一种对称和谐的 形式美。
第三章 词汇
同义词—反义词
一、同义词的辨析 二、同义词的作用 三、反义词的特点 四、反义词的作用
戴望舒 《雨巷》
同义词 同义词一般可分为:
等义词(意义完全相同) 近义词(意义基本相同)
同义词 等义词
公分—厘米 戏子—演员 杜鹃—映山红 土豆—马铃薯
这类词在词汇中为数极少。它们 不能区别意义,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表 达功能,是词汇规范工作的对象。
手: 一、从意义上辨析 二、从用法上辨析 三、从色彩上辨析
从意义上辨析
①词义的范围不同 战争—战役 词汇—词 ②词义的轻重不同 损害—危害 轻视—鄙视 ③词义的重点不同 热爱—酷爱 队伍—队列
从用法上辨析
①词性和造句功能不同 深刻—深入 保守—保卫 ②适用对象不同 爱护—爱戴 希望—期望 ③搭配关系不同 发挥—发扬 履行—执行
举例
有—无 曲—直 生—死 战争—和平 真实—虚假
同义词辨析.ppt
★负、荷:都有“携带”义,方式不一,
“负”用背驮,“荷”用肩扛。 如: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列子·汤问》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王维《渭川田
家》
4、所表程度的轻重不同
★饥 、饿: 都表示腹内缺食。但“饥”是一
第四节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一般认为,同义词是指有一个
或几个义项相同而其他义项不同,或感情色
彩及用法上存在着细微差别的一组词。
例如“步、趋、走”
都有“走路”这一共同意义,但在快慢方面存 在着的差异。《释名》:“徐行曰步,……疾 行曰趋,……疾趋曰走。”
辨析同义词有助于我们理解词义之间的细微差 别,提高古文的阅读能力。
《庄子·骈拇》:“枝于手者,龁之则啼。”
★踊、跃: 都是两腿用力使身体离开所站
立的地方。都表“跳”义,但方式不一。 戴侗《六书故·人九》:“跃,跳也。大为跃,小为
踊。跃去其所,踊不离其所。” 。“踊”指原地 向上,没有位移。“跃”指向前跳,有位移。
《左传·哀公八年》:“三踊于幕庭。” 《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
★商、贾——这两个词都指做买卖的行为和做买卖
的人,但所指对象并不完全相同。
“商”指往来行商,“贾”指设店售货。 《白虎通·商贾》:“行曰商, 止曰贾。” 《说文》: “贾,坐售卖也。” 古代有“行商坐贾”之说。
★府、库——这两个词都指收藏物品的库房, 但“府”指收藏文书财物的库房,“库”指收藏
兵车武器的库房。
《说文》:“府,文书藏也。”“库,兵车藏也。”
《吕氏春秋·分职》:“叶公入,乃发太府之货(财物)与 众,出高库之兵(武器)以赋民。”
★城、郭——都邑四周的墙垣,也即城墙。 但有内外之 分,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如: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件(王宁)——同义词的辨析
(一)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1. 范围广狭不同 人——民 人:与“禽兽”相对,人类的统称。 《荀 子· 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 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民:所谓“愚昧无知”之人。即被奴役者、 被统治者。《说文》:“民,众萌也。”王筠 《说文句读》:“萌,冥昧也,言众庶无知 也。” 《论语· 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
3.探求本源分析法: 即通过追溯同义词不同的引申派生关系来确 定它们之间的不同。 崇—峻(山高) 崇:高大 尊崇、崇敬 峻:高而陡峭 严厉、严峻、严苛 迁——徙 《说文》说:“迁,登也。”本义是往高处挪 动。 《诗经· 小雅· 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引申为提职。此义不能用“徙”。 “迁官”与“徙官”不同,“迁官”也称 “升迁”,是提职,“徙官”是一般的调职。
4. 借助前人训诂材料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左传》:“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 轻曰袭。” 《孟子》:“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 寡, 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论衡》:“沐去首垢,洗去足垢,盥去 手垢,浴去身垢。”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而言的,而不 是就词义系统而言的。所谓“同义”, 是指某些词的一个或几个义项相同,而 不是所有义项都相同。如“盗”、 “窃”。 2. 一个词在不同的义项上可以与不同的词 构成同义关系。如P107“单”。 3. 同义关系可以随词义的发展而发生变 化。本来同义的后来可能不同义,本来 不同义的后来可能同义。如“履”和 “屦”、“后”和“王”。
2.对立意义分析法 即用不同的反义词来辨别同义词的差异。 贫——穷
“贫”对“富”,指衣食财物的匮乏; “穷”对“通”、“达”,指学问仕途的阻塞。 《庄子·德弃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 曲——屈 “曲”对“直”,表示性质状态; “屈”对“伸”,表示动作行为。 《礼记》:“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 《周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同义词及其辨析.ppt
B、古汉语词汇自古至今真正同义的不多, 一般只是在某一点上相同或相近,只要在
某一个意义上相同或相近,其它方面无论 有多少差异,都可以看作是同义词。
2、同义词的形成
A、语词所反映的事物特点、本质的相似性:世 界上的事物虽然千差万别,各具个性,但它们之 间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些联系进入语词 以后,就导致了同义词的产生。这是同义词产生 的本质原因。如完、备:
区别贵贱: 死:《公羊传·隐3》“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
曰不禄”;《礼记·曲礼上》“~~ 庶人曰死”。 赠送东西:平辈间:遗、赠、馈;下级给上级:奉;君给臣:
赐;臣给君:献 到什么地方去:一般人说往、至;皇帝则说幸、临;
妻妾:一般人的妻妾称妻妾;帝王的妻妾则称后、妃。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 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清代亲、郡王妻叫福晋。
谦称和尊称 我余予吾:寡人、不谷、孤仆愚走、小人、
不才、奴、妾 尔汝若:陛下、阁下、足下、君子、先生、
卿、公、君 家父/母:家严/慈、舍弟/妹—— 令尊/堂/
兄/弟/妹;令爱/郎——小女/儿、犬子。 己妻:内子、贱内、拙荆——人妻:令正、
令夫人,亲近而平辈的叫嫂夫人; 丈夫:夫子/君——对外人称:外子(诗词
舟、船:《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 自关而东谓之舟”。《说文》“古曰舟,今 曰船”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 这不对,汉以前也有言船的:《墨子·小取》 “船,木也”,经传中船字不常见,因为它 是方言词,而关中地区的这个方言词随着
汉代政治中心转移到关中也就进入到通语 中来了。
D、与社会发展有关,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 阶级性。语言虽没有阶级性,但社会发展 到一定阶段,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就 一定要在词汇中有所反映,由于我国封建 等级制度,为了褒贬善恶,或者区别贵贱, 同一概念就用不同的词来表示。
《同义词辨析》课件
词义演变
同义词的用法和意义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演变。
语用效果
同义词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用 效果。
结语和总结要点
同义词辨析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掌握词义差异和语境差异,可以 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同义词辨析的方法有助于准确、恰当地使用词汇,避免在交流中造成歧义。
1
词义辨析
通过对各个词语的词义进行辨析,选用最贴近表达意思的词汇。
2
语境分析
理解语境,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同义词表达。
3
学习短语搭配
注意同义词在搭配使用上的区别,避免在搭配使用时出错。
常见的同义词辨析问题
掌握更多同义词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方式,增加表达的灵活性。
3 文辞优美
同义词辨析能帮助我们在写作中选用更具韵律和美感的词汇,使文章更加优雅。
同义词的定义和Leabharlann 点同义词指的是意思相近或相似的词语,它们在用法、语气、语义上存在一定差异。
定义
同义词是指同一语言中表达相同 概念或意义的词语。
特点
同义词之间细微的差别在不同语 境中可能导致不同的语义和语用 效果。
《同义词辨析》PPT课件
同义词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同义词辨析能够提升词汇运用能力, 在不同场景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同义词辨析的意义
同义词辨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细微差别,避免表达上的歧义。
1 精确表达
通过辨析同义词,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词汇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感觉。
2 丰富思维
举例
比如,“美丽”、“漂亮”和“迷人”都 是形容人或事物外貌好看的同义 词。
同义词辨析的应用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一、同义词的产生
汉语词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 和形成了大量的同义词。探求它们的历 史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辨析之。同 义词产生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词义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同义词
有些同义词原本不同义,后来随着词 汇的历史发展,词义的引申、兹生变化, 成了同义词。这是古汉语同义词形成的 主要途径。例如:
2020/7/10
18
由“惰”向“缓慢”引申,《广 雅·释诂》:“慢,缓也。”汉魏之际, “慢”已有“缓慢”义了。至此,“徐” 和“慢”在“缓慢”义上成了一组同义 词。如图:
徐:安行(本义)→缓慢(引申义)
慢:怠慢(本义)→缓慢(引申义
2020/7/10
19
⑶屦 履
屦(jù)是名词,是由麻、葛、丝等 质料制成的鞋。《齐晋鞍之战》:“郄 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履”是动词, 本义是踩。《诗·小雅》:“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魏风·葛 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中的 “屦”“履”有明显的区分,不能互换。
2020/7/10
15
⑴卑 贱
“卑”的词义原为“低下”,与“高” 相对。如《礼记·中庸》:“譬如登高必 自卑。”“卑”用如本义。后来,“卑” 引申为“低贱”,《国语·晋语》:“秦、 晋,匹也,何以卑我?”注:“卑,贱 也。”“何以卑我?”即“为什么把我 们晋国看得低贱?”“贱”的词义原是 “价格低”,与“贵”相对。《说文》: “贱,贾少也。”《汉书·食货志》: “贵则卖之,贱则买之。”白居易《卖 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贱” 用如本义。
2020/7/10
7
1、直训,即用一个同义词来直接训释另
一个词。例如:
⑴逆,迎也。增,益也。髦,俊也。 (《尔雅·释言》)
⑵实,富也。供,设也。骇,惊也。 (《说文》)
⑶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 传·隐公元年》)杜注:“毙,踣也。姑, 且也。”
2020/7/10
8
2、互训,即用同义词来相互训释。例如: 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⑵追,逐也;逐,追也。(《说文》) ⑶罗谓之离,离谓之罗。(《方言》)
2020/7/10
20
战国以后,动词的“履”才引申为名 词“鞋”义。如《史记·留侯世家》“孺 子下取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买履者。”中的“履”均用作引 申义。如图:
屦:麻鞋(本义)
履:踩、践(本义)→鞋(引申义)
2020/7/10
21
⑷贼 盗
《说文》:“贼,败也。”本义是败坏、伤 害。又“盗,私利也。”本义是偷窃。《孟 子·梁惠王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 谓之残。”《左传·文公十八年》:“窃贿 为盗。”后来“贼”也用以指盗窃之人,于 是与“盗”成为同义词,并逐渐形成同义词 连用的双音节词“盗贼。”如图:
同义词的辨析
2020/7/10
1
苏州园林欣赏
2020/7/10
4
内容导入
什么是同义词
什么是同义词,学术界的理解并不完 全一致,因而下的定义也不完全相同。 目前,通行的定义是:意义相同或相近 的词就是同义词。但就古汉语来说,同 义词多数是意义有同有异的,意义完全 相同的等义词,严格上来说是没有的。 例如“杀”和“弑”概念意义相同,但 色彩意义有别。
2020/7/10
9
3、递训,即同义词递次为训。例如: ⑴遭,遇也;遇,逢也。(《说文》)
⑵速,征也;征,召也。(《尔雅·释言》) ⑶论,议也;议,语也;语,说也。
(《说文》)
2020/7/10
10
4、同训,即用一个词训释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同义词。例如:
⑴扶,佐也;辅,佐也。(《说文》)
⑵初、哉、首、基、祖、元、胎、俶 (chù)、落,始也。(《尔雅·释诂 上》)
2020/7/10
12
⑶楚国之举,恒在少者《左传·文公元所》 楚国之举,常在少者。《史记·楚世家》
⑷会梁孝王卒。《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会梁孝王薨。(《汉书·司马相如传》)
⑸仓廪实而知礼节。(《管子·牧民》)
2020/7/10
13
苏州园林欣赏
2020/7/10
2020/7/10
6
如何确定同义词
古汉语历史悠久,同义词现象普遍。
所以确定一对词或一组词是不是同义词, 要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不能主观臆断。 《尔雅》可以说是一部同义词典,书中 大部分是把古典作品中运用的许多同义 词一条一条地归纳起来,与“据形系联” 的《说文》、“同音类聚”的《广韵》 形成“形、音、义”的三足鼎立。古书 注释、字书、《尔雅》一类训诂书是确 定同义词的一种客观依据。一般符合下 列情况之一的,可看作是古汉语同义词。
慢,但本义不同。《说文》:“徐,安 行也。”《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 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 弟。”“徐”与“疾”相对,“徐”有 缓慢的意思,以《说文》的“安行”为 本义,则“缓慢”已是引申义了。《说 文》:“慢,惰也。”《周易·系辞》 “上慢下暴”中的“慢”用如本义。《释 名》:“过时而不葬曰慢。”
2020/7/10
5
《说文》:“杀,戮也。”“弑,臣杀
君也。”又如“黎民”和“黔首”都表 “百姓”,但存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差异。 《说文》:“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 周谓之黎民。”所以,古汉语同义词是 指同一词类中意义同中有异的一组词。 “同中有异”的“同”,是确立同义词 的依据;“同中有异”的“异”是辨析 同义词的重点。
⑶《战国策·中山策》高诱注:“丽,美 也。”《淮南子·说林训》高诱注:“佳, 美也。”“丽”“佳”同训为“美”。
2020/7/10
11
确定同义词除上述四种主要方法以外, 有时还可以利用互文见义相训、异文交叉相 训、同义连用相训的方法。例如:
⑴林中不卖薪,湖上不鬻鱼。《淮南子·齐俗 训》
⑵商贾错于路,诸侯交于道。(《盐铁论·通 力》)
2020/7/10
16
“价低”为贱,所以“贱”也引申为“低 贱”。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此。”“贱” 用引申义。这样“卑”和“贱”便发展 成了同义词。如图
卑:低下(本义)→低贱(引申义)
贱:价低(本义)→低贱(引申义)
2020/7/10
17
⑵徐 慢
古汉语中“徐”和“慢”都表示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