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阶级的几个政治派别及主张

合集下载

近代中国几大政治派别情况简表

近代中国几大政治派别情况简表
(做这类题时,分析观点属于哪一个派别,仍然要结合材料作答,不能机械照搬)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诞生)
思想条件(西学东渐高潮)
根本原因(甲午战败+瓜分狂潮=民族危机)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根本原因-民族危机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带来的巨大希望的破灭
代表人物
倭仁等
林则徐
魏源
奕xin、文祥;
曾、左、李
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学习的领域
不学习
技术
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文化
学习趋势
由浅入深
近代中国几大政治派别情况简表
地主阶级顽固派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产阶级激进派
重大实践活动
编《四洲志》、
《海国图志》,购买洋枪洋炮试制
洋务运动
无(停留在理论层面)
戊戌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作用
开眼看世界
跨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只学技术,不改制度,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为康、梁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主要起到思想解放的重大作用
政治上:
①推翻了清王朝②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③思想观念上
④经济上:
⑤社会习俗上:
孙中山、黄兴、邹容、章太炎、陈天华等
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刘半农等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是现代社会政治思潮中两个重要的派别,他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分歧和争论。

本文将从他们的基本观点、目标和策略等方面,对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进行探讨。

一、基本观点的对立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要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彻底的变革,必须进行全面的革命,推翻现有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他们主张通过武装斗争来推翻旧的政治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理想。

革命派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剥削和压迫,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彻底消灭这种不公平的制度。

而改良派则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社会变革应该通过渐进的改革来实现。

改良派主张通过和平手段,通过议会政治、法律改革和经济调整等方式,逐步改善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正和民主。

改良派相信,通过渐进的改革,可以逐渐改变社会结构,提高人民的福利和幸福感。

二、目标的差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目标是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他们追求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理想,主张消除阶级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革命派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彻底改变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改良派的目标相对温和,他们主张通过渐进的改革来实现社会变革。

改良派追求社会公正和民主,但相对于革命派来说,他们更注重改善社会问题和提高人民的福利。

改良派认为,通过逐步改革,可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三、策略的分歧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采取激进的策略,包括武装斗争和暴力手段。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推翻旧的统治阶级,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彻底变革。

革命派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制度,才能够消除剥削和压迫。

改良派则主张和平手段和渐进的改革。

他们通过议会政治、法律改革和经济调整等方式,来改善社会问题。

改良派相信,通过和平的方式可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改善,避免了革命可能带来的暴力和混乱。

四、对社会变革的评价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只有通过彻底的社会变革,才能够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完整word版)近代中国政治派别简表

(完整word版)近代中国政治派别简表
王韬、郑观应、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邹容、章太炎等
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等
主张
中国的一切都尽善尽美,无需改变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西方科技,目的主要在于对付外国侵略者,维护清王朝统治。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目的主要在于对付农民起义,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政治(君主立宪)
经济(振兴工商业)
文化(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改良手段建立君主立宪,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
“民主共和”
——认为制度和技术都不好。
“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
——制度、技术、文化都不好,文化变革尤其重要。
目的
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
在保留清王朝统治的情况下发展资本主义(温和的改良主义)
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学习的领域
不学习
技术
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文化
学习趋势
由浅入深
重大实践活动
编《四洲志》、
《海国图志》,试制战舰
洋务运动
无(停留在理论层面)
戊戌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作用
开眼看世界
跨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只学技术,不改制度,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为康、梁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保守派与激进派之间的论战-近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做这类题时,分析观点属于哪一个派别,仍然要结合材料作答,不能机械照搬)
⑶鸦片战争的冲击
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内忧外患)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思想条件(西方思想传入)

中国近代主要政治派别之联系比较

中国近代主要政治派别之联系比较

中国近代主要政治派别之联系比较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洋务派、顽固派、鸦片战争中抵抗派1、相同点:①阶级属性一致,都属于封建统治阶级。

②本质出发点相同,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③对待人民革命都主张严厉镇压。

2、不同点:①对外国侵略,鸦片战争中抵抗派主张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洋务派、顽固派对外国妥协投降。

②对外洋事物,洋务派、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顽固派反对一切外洋事物,盲目排外。

二、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维新派1、相同点: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都主张学习西方,最终未付诸实践或实践失败。

2、不同点:①阶级属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后两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②主张的侧重点不同,洋务派以奕訢、曾国藩等人为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镇压革命;早期维新派以王韬、郑观应等人为代表,强调学习两方,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故前者学习西方是“中体西用”,后两者主张全方位学习西方。

③目的不同:前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后两者是为挽救民族危亡。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1.相同点:①阶级属性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

②主张有相同的一面,即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

③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产生的。

④都有进步性。

⑤都脱离群众,在反帝反封建方面存在着局限性。

2.不同点:①方式上,维新派主张改良,革命派主张革命。

②认识上,维新派对清王朝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反封建和反清主张,局限性更明显;而革命派则提出了“驱除鞑虏”的口号,把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

③作用和影响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实际影响更大,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产生上述差别的主要原因:二者是资产阶级中的不同派别,维新派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分子,与封建主义及帝国主义有一定的联系;而革命派则是中下层分子,其革命性较强。

第五章中国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政治思想

第五章中国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政治思想

第五章中国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政治思想第五章中国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政治思想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尽管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活动是失败的?但是?他们的思想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上三种先进的社会思潮之一?他们为了中国救亡图存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资产阶级改良派典型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早期改良派政治思潮的主要内容?准确把握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商战固本的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内容?中国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政治思潮?是中国近代政治史上三种先进的社会时代思潮中的一种。

早期改良派政治思潮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时在中国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

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定发展?不能不在政治上思想上有所反映。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思想代表在内忧外患面前?亟思寻找一条摆脱危难局面的途径和办法?开始在思想政治方面透露出反抗资本主义侵略?反抗封建压迫?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微弱呼声。

稍后?又提出改变封君主专制制度?走西方君主立宪道路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资产阶级的近代性质。

且是 19 世纪中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是其后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所领导的爱国政治运动——戊戌变法运动的直接先驱。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思想是作为封建顽固思想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他们对西学的追求和初步的民权思想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时知识分子当中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早期改良派的政治思想?成为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改良维新的宝贵思想资料?并通过康、梁之手?付诸实践?留下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代表及其思想特点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是一个有共同政治倾向?但思想观点和主张不尽一致?比较庞杂的政治派别?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一大批?中法战争以前的早期改良派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容阂、薛福成、马建忠等人?中日甲午战争以前的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郑观应、何启、陈炽、胡礼恒等人。

他们的出身、生活道路和政治经历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从地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具有初步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早年都曾经是封建士林的新秀?但后来没有沿袭封建正流士大夫的老路?有些人曾跻身于晚清官僚的队伍?也有人和洋务运动发生过联系?但他们的思想比较超时?同顽固派不愿沆瀣一气?与洋务派对“洋务”的理解一开始就别分两途?他们对社会发展?民族命运、政治前途、具有现实的新鲜敏感和爱国的意向。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是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两个重要政治派别。

两者之间的论战主要集中在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主和平等的问题上。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地阐述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主要论战内容。

首先,资产阶级革命派强调通过彻底的革命来重建社会制度。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不公和剥削是根本问题,只有通过强有力的革命手段,才能彻底颠覆旧秩序,建立一个以平等和公正为基础的社会。

他们主张通过国有化和重新分配财富来消除社会的阶级分化,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反观改良派,他们则主张通过逐步的、渐进的改革来解决社会问题。

改良派的观点是,通过逐步修正现有制度的不足,慢慢改变社会的现状。

他们认为,过于激进的革命往往会导致社会动荡和混乱,反而无法达到改革的目的。

改良派倡导舆论宽容和政党合作,通过从内部推动改革来实现社会进步。

其次,在实现民主和平等的问题上,两派也存在分歧。

资产阶级革命派坚信民主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主张通过废除特权和建立民主制度来保障民众的权益。

他们对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平等现象提出质疑,并强调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平等。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只有通过真正的民主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和尊严。

改良派则相对保守一些,他们主张在现有制度框架内进行改革,以避免社会的剧变。

改良派认为,通过民主参与和制度的改革,可以逐渐实现社会的民主化,并消除不公。

他们认为,过于激进的革命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而逐步的改革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总体来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主要包括推动革命或改革的问题,以及实现民主和平等的途径。

两派都有各自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都能从某种程度上解决社会问题,但也存在着利益和权力的冲突。

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变革,这两个派别的论战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改进现有制度之间找到平衡点,并在探索社会变革时注重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尊严。

主题14:保皇派、立宪派和革命派的代表,观点及分歧对比——通信三班第一小组

主题14:保皇派、立宪派和革命派的代表,观点及分歧对比——通信三班第一小组

相 似 之 处
保皇派与立宪派
1.两个派别都属于资产阶级上层,都想在中国走 君主立宪的道路,主张在维持清王朝统治的前提 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改变政权的组织形式, 即实行君主立宪的办法实现其参政议政的目的。 2.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共和制都带有仇视。 3.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都注重用教育 等手段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对当时社会的发 展、人民思想的解放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4.立宪派反对革命派和支持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 果实,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之处
保皇 派、立宪派、革命派
1.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都对清朝的统治不满,要求 改变这种现状。 2.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3.都学习和传播了西方的思想文化。 4.立宪派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革命派的活动。
11/28/2014
保皇派、立宪派和革命派对比
11/28/2014
不 同 之 处
保皇 派、立宪派、革命派
1.保皇派、立宪派都要求保留清王朝;而革命派 则要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保皇派、立宪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 命派则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 3.保皇派、立宪派反对变更封建土地制度;革命 派则要求平均地权,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11/28/2014
通信三班第一小组
派别的论战
保 皇 派
立 宪 派
革 命 派
革 命 派
• 保皇派、立宪派是与维新派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兴 改良势力。因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争论的着重点不 起的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 • 一样,依次形成三个不同阶段的名称:戊戌变法 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中 时称维新派,戊戌政变后称保皇派,日俄战争后 下层的利益和要求。 • 称立宪派。

第十一章第三党及其他资产阶级派别的政治

第十一章第三党及其他资产阶级派别的政治

14
人权派的政治主张

首先,宣传资产阶级人权至上,先于国家、法律而存在。 (鼓吹青年人要做思想的主人,不做信条的奴隶。) 其次,抨击国民党的训政独裁,要求确立法治基础以保障 人权。(否定孙的训政、宪政理论,批判“主权在民”)


再次,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主张仿效英美、实行“民治” 下的专家政治。(党权高于一切,党外无党,贤能政府)
(1886——1956)
5
2019/2/5
第三党的政治主张

关于中国社会和革命性质的认识。中国基本上处于封建势 力支配阶段,是前资本主义时代。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 主义。 第三党的建国方案——建立“平民政权”。第三党自称是 “代表大多数劳动群众利益的党”。 第三党基本政治主张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和一般劳动群众的 利益和参政愿望,对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 用。但是中国的小资产阶级不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认 为要改变中国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革命问题,只 能依靠三民主义,幻想发动平民召开国民会议推翻军阀官 僚统治是行不通的。
16
(1895—1931)
4
2019/2/5
谭平山生平


谭平山,号鸣谦,广东高明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之一,曾 与毛泽东、 周恩来等受命参加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改组国民党 的工作, 长期致力於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杭日民主 运动。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会委员、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民革中央 副主席。
3
邓演达生平

邓演达,字择生,广东惠阳人。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 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等 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发表讨 蒋通电,流亡苏联和欧洲,1930 年回国后,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 动委员会,任总干事,反对蒋介石 的反动统治。1931年被国民党逮 捕杀害。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是现代社会中两个重要的政治派别,他们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和争论。

本文将围绕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主要内容展开论述。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核心主张是通过彻底的社会变革来推翻旧的社会体制,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社会政治秩序。

他们认为,旧的社会体制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和剥削现象,只有通过彻底的革命来改变这一现状。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手段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而改良派则主张通过渐进的改革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

他们认为,通过逐步改革现有的制度和政策,可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改良派主张通过和平合作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避免社会动荡和冲突。

他们相信,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可以逐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在经济领域,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对经济制度的不同看法上。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旧的经济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剥削和不公平现象,必须通过彻底的革命来改变。

他们主张实行公有制经济,消灭私人资本主义,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

而改良派则主张通过改革现有的经济制度,建立起更加公平和透明的市场经济体系。

他们认为,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和政府的干预,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减少贫富差距。

在政治领域,两派的争论主要围绕政治体制和民主制度展开。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旧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专制和腐败现象,必须通过彻底的革命来建立起真正的人民民主制度。

他们主张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而改良派则主张通过渐进的改革来完善现有的政治制度,建立起更加民主和法治的政治体系。

他们认为,通过选举和法律的保障,可以实现政治的合理权力分配和制约,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还存在着对于社会问题的不同看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更加关注社会的整体变革和根本利益的问题,他们主张通过革命来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

而改良派更加关注社会的局部问题和改善生活质量,他们主张通过渐进的改革来解决社会问题。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及其政治派别简析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及其政治派别简析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及其政治派别简析中国近代资产阶级主要有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之分。

那么他们有何不同呢?下面简要分析如下:1、大资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段、官僚资产阶级。

买办资产阶级,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为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服务的资产阶级。

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

例如:外商在中国设立商行、公司、银行等机构中雇用中国代理人。

他们既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又与中国的地主阶级相勾结,压迫工农、小资产阶段和民族资产阶级,聚敛财富。

买办资产阶级依靠帝国主义掌握政权,就发展为官僚资产阶级(或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旧中国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

称其为大资产阶级是因其资本额比民族资产阶级要大。

他们既是大地主,又是大资产阶级,也是外国资本家的代理人,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损害民族利益,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2、民族资产阶级:即中等资产阶级。

它是在中国封建主义逐渐解体和外国资主义入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其资本来源主要靠个人积累,代表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它要求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由于其发展受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因而有反抗压迫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因经济、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有一定依赖关系,又有妥协性。

因而,是一个动摇的阶级,也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3、小资产阶级:它是小生产经济的代表,是指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或少量财产,一般不受别人剥削,也不剥削别人(或有轻微剥削),主要靠自己劳动为生的阶级,包括中农、知识分子、城市贫民、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小商人、小工厂主等。

他们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从根本上看,三者的区别在于其资本或财富积累方式,这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政治立场等。

其中,民族资产阶级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具体则呈现出不同政治派别的作为,主要有维新派、保皇派、立宪派和革命派。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部分

名词解释: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由孙中山、黄兴发起,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为基础,于1905年8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孙中山为总理,黄兴等分任执事、评议、司法三部工作。

其革命纲领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革命主义。

发刊《民报》,批判康有为、梁启超的保皇派理论,宣传革命思想。

自1906年起,先后发动萍浏醴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后,于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1905年11月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1908年冬被日本政府封禁,1910年初在日本秘密印行两期后停刊。

共出二十六期,另附《天讨》增刊。

主编及主要撰稿人为胡汉民、汪兆铭、章太炎、朱执信、宋教仁等。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批驳保皇派梁启超《新民丛报》反对革命的谬论,秘密运往国内各地,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核心。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民族主义是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要用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反对少数富人专利,贫富不均,建立社会平等的国家。

旧三民主义曾经是资产阶级宣传和动员群众的强大思想武器。

1924年孙中山重新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是为新三民主义。

萍浏醴起义:1906年,湘、赣等省灾荒严重,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同年秋,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由日本回国,在湖南浏阳、醴陵一带宣传革命,联络会党首领龚春台、萧克昌等,准备于次年1月举行武装起义。

后因事泄,仓促于12月4日起事。

龚春台发布檄文,称“中华国民军南京革命先锋队都督”,率部连克浏阳、醴陵等地。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评 价
局 限 性
3、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 文化和政治制度。 1、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 2、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3、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 队的措施。
(四)、戊戌政变
•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 21日发动戊戌政变 ,囚禁光绪,掌握 清政府全权,戊戌 变法失败。
• 康有为:康有为是广
东南海人,他从小熟 读四书五经,后来又 阅读了大量外国书籍 ,了解到俄国和日本 都靠变法迅速强盛起 来,感到发现了医治 中国的灵丹妙药,开 始宣传变法维新的道 理。
康 有 为
• 梁启超:梁启超是广
东新会人,听康有为讲 俄国和日本如何通过变 法使国家富强,觉得很 新鲜。于是他诚恳地拜 康有为做老师。
教 训
五、课堂小结
歌谣记忆法:
《马关条约》传北京, “康梁”带头联举人, “公车上书”轰全国, 变法维新开序幕。 一八九八, 戊戌变法, 慈禧政变, 六君子被杀。
( 一 ) 失 败 的 原 因
2、由于维新派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得不到 人民群众的支持结果依靠一部分封建官僚为后援, 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这反映了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
(二)戊戌变法的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式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必须武力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只有 武装斗争的手段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中 国才有富强的机会。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七课 戊戌变法
一、维新派
(一)维新派: • 是活动于19世纪90 年代的中国资产阶 级政治派别之一。 因受甲午中日战争 以后民族危机严重 的刺激,维新派主张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振兴国家而得名。 (二)维新派的代表:

九、近代中国主要政治派别与救国主张、实践

九、近代中国主要政治派别与救国主张、实践
4、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5、第一次国共合作与新三民主义: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晚年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新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孙中山新三民主主义的核心是。
5、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民族方面增加了,民权方面增加了,民生方面增加了。
2、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894年在檀香山创办,喊出了的口号。1905年创办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了的纲领。同盟会的总理,机关报是。同盟会成立后,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中最著名的是。
3、辛亥革命:开始时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建立了,3月颁布,规定了原则。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政府的统治结束,3月,在北京就任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使深入人心。
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传统文化B.脱离了当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D.没有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C9.(2011浙江)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A.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法运动
C.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A2.“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 第一编:“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2  第一编:“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尽管人们对自己拥有的民主权利和民主共和制 度暂时缺乏深刻的认识,当复辟思潮兴起时也 很少起而搏击,然而,他们仍然对民主共和有 着形式上的认同感,共和制的确立已充分说明 这一点。 因此,帝制复辟舆论虽喧嚣于一时,最终,却 在人们的反抗中沉寂。


民主政治的精髓就在于国民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 那种认为民主政治必须依赖于“圣君贤相”或某一政治派 别,寄希望于“善良政府,贤人政治”的观念,“与奴隶 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仁政,无以异也。古 之人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今之人希冀伟人大老建设共 和宪政,亦无以异也……第以共和宪政,非政府所能赐予 ,非一党一派所能主持,更非一二伟人大老所能负之而趋 ,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 、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 民国以来之所以有共和之名而无共和之实,“在共和国体 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苦”,就在于“多数国民,口里虽 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 “皇帝虽(已)退位,而人人脑中的皇帝(却)尚未退位 。”


首先,它是中国社会政治进步的巨大阻力。 其次,这一反动思潮一段时间内污染并统治了 中国思想界。 最后,由于人们具备了一定的民主意识,帝制 复辟思潮及其活动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尽管 辛亥革命果实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 军阀所篡夺,可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对封建 专制的冲击,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
二、封建军阀的“武力统一”与“联省自 治”


(二)军阀的“联省自治”思潮
1920年7月,湖南军阀谭延闿等首倡“省自治”的政 治主张,其他地方军阀争相呼应,纷纷仿效“省自治 ”“联省自治”“省自治”一时间波及十几省,成为 一种很有影响的军阀思潮。 1.军阀“联省自治”的基本内容: 军阀“联省自治”的政治主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一种省宪,依照省 宪自组省政府,统治本省。第二是各自治省选派代表 ,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以建立联邦制国家 。

试评析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

试评析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

试评析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

资产阶级各派别在新闻思想上具有不同的观点和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派的新闻思想:民主派主张新闻的客观、公正和中立。

他们认为新闻应该成为传递真实信息、监督政府和推动社
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他们强调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重要
性,主张取消新闻审查制度,使新闻媒体能够独立报道和
评论。

2.土地革命派的新闻思想:土地革命派强调新闻的政治性和
革命导向。

他们将新闻作为宣传革命思想、动员群众和发
动斗争的工具。

他们注重新闻对于农民阶级和劳动人民的
教育和意识形态塑造作用,强调新闻要符合革命目标和意
识形态。

3.经济改革派的新闻思想:经济改革派主张新闻与经济发展
紧密结合。

他们关注商业和经济领域的新闻报道,并推动
市场经济的发展。

他们认为新闻应该为经济改革提供支持
和宣传,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形成。

4.教育改革派的新闻思想:教育改革派注重新闻对教育意义
和知识普及的作用。

他们主张新闻媒体应该为教育提供支
持和平台,传递教育信息,推动知识的普及和智力发展。

他们注重新闻媒体对青年和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这些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政治立场、
社会观点和发展目标。

他们在新闻思想上呼应了自身的利益和倡导,并通过新闻媒体实施对社会的引导和影响。

这些不同的思想观点和立场为中国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思想资源,并为不同群体和领域提供了不同的新闻选择和观点表达的空间。

然而,这些新闻思想也可能存在局限性和偏见,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

近代中国政治派别简表

近代中国政治派别简表
学习的领域
不学习
技术
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文化
学习趋势
由浅入深
重大实践活动
编《四洲志》、
《海国图志》,试制战舰
洋务运动
无(停留在理论层面)
戊戌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作用
开眼看世界
跨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只学技术,不改制度,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为康、梁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保守派与激进派之间的论战-近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几大政治派别情况简表
地主顽固派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保皇派、立宪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时间
一直存在
19世纪40年代左右
19世纪60-90年代
19世纪60、70年代
19世纪末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15-1919
背景
⑴经世致用(思想基础)
⑵封建统治危机
⑶鸦片战争的冲击
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内忧外患)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思想条件(西方思想传入)
⑴民族危机
⑵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⑴民族危机
⑵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辛亥失败
民族资义的进一步发展
西方思想传播
尊孔复古逆流
代表人物
倭仁等
林则徐
魏源
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主要起到思想解放的重大作用
政治上:
1推翻了清王朝
②创建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从五个角度认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从五个角度认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从五个角度认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民族资产阶级的含义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在其阶级斗争的理论中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没有太多联系,资本相较于官僚资产阶级或买办资产阶级势力较弱的一类资产阶级团体。

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历程1、产生背景制约中国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中被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逐步瓦解。

扩大了商品及劳动力市场。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及可能。

中国社会自身也在酝酿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主观动力。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正在开展洋务运动,民用工业的大量赢利刺激了地主与商人们开展机器生产的欲望。

2、诞生与发展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部分地主或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以契约工人作为劳动力,投资与近代企业。

这样的企业具有基本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有别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产阶级。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遂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奖励实业发展。

由于没有了封建专制的阻碍,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力列强无暇东顾,加上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地位的提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1949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认为:民族资本主义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去了剩余价值的一面;又有维护宪法(当时的宪法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将民族资产阶级纳入爱国统一战线中,为团结社会阶级,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挥应有的贡献。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也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所遏制;本国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

资产阶级激进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思想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所提出的
变法维新的政治思想。

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号召,以“变法”、“改制”为旗帜,
期望通过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改革封建专制政体,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1、维新派
活动于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之一。

以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
嗣同为主要代表。

因受到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轻微的提振,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复兴国家而闻名。

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

积极从事变法的理论宣传和组织
活动, 先后在北京、上海、湖南等地建立强学会、时务学堂、南学会。

2、革命派
按照社会发展的方向,坚决地打破旧制度,创造和发展新制度,把社会推向前进的社
会力量。

革命派的标准,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各有不同。

在我国,凡是民主革命时期出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而不出席社会主义革命的人和社会集团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凡是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又参加社会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
而奋斗的人和社会集团,的无产阶级革命派。

3、激进派
就是积极希望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他们一般不顾虑现实的情况,而以实行
资本主义制度为目标,为行动指南,但是由于太过超前或太不符合实际而为历史所淘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资产阶级的几个政治派别及主张
1.洋务派:在中央以公亲王奕诉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2.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洋务,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3.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批判因循守旧思想,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开国会,设议院。

4.保皇派:1899年康有为建立保皇会,以保救光绪,实行君主立宪,反对革命为宗旨。

1905年——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保皇派势力削弱。

5.立宪派:1905年,清政府打出“预备立宪”的招牌,得到国内以张骞为代表,国外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支持。

他们既反对清政府的现状,要求有所改革,又反对革命,主张君主立宪。

“预备立宪”骗局暴露后,立宪派开始分化,辛亥革命时,他们中的大部分服从革命,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又向革命派进攻。

6.革命派:属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但未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黄兴、宋教仁)
7.地主阶级抵抗派:新思想萌发,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长技——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

8.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他们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八日星期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