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的自然意象论析
《钱塘湖春行》:苏轼的生活见闻与自然景观
《钱塘湖春行》:苏轼的生活见闻与自然景观1. 引言1.1 概述《钱塘湖春行》是苏轼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描绘了他在钱塘湖游览时的所见所感。
本文将深入探讨苏轼在这篇作品中呈现的生活见闻与自然景观,并进一步解读其描写和表达手法。
通过分析苏轼对钱塘湖春天美景以及对自然景观情感与思考的描述,展示出这篇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文章内容,并介绍文章结构。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揭示苏轼的生活见闻和钱塘湖的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系。
第三部分将详细描述《钱塘湖春行》中苏轼对美景与情感表达的技巧,以及其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第四部分将探讨《钱塘湖春行》对后世影响,包括启发了后世文人雅士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等方面。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全文内容,并向读者发出相关的呼吁,并畅想苏轼及其作品的未来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苏轼的生活见闻和钱塘湖自然景观的探讨,揭示《钱塘湖春行》中所含的情感与思考。
同时,还将剖析该篇作品对后世影响和当代社会启示等方面,探寻这篇千年之作仍然有价值和意义的原因。
通过研究苏轼及其作品,展示出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并为读者提供一种深入理解诗歌与自然景观相互关系的视角。
2. 苏轼的生活见闻与自然景观:2.1 苏轼的生平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出生于陕西咸阳一个文化世家,自幼聪慧过人,文学天赋出众。
苏轼早年曾参与政治,并因一系列政治原因被贬谪多地,其中包括他在钱塘湖度过了晚年的时光。
2.2 钱塘湖的自然景观:钱塘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内,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这片风景秀丽的湖泊拥有壮美的山水景色和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在春季,钱塘湖周围盛开着各种鲜花和嫩绿的植物,如桃花、杜鹃花、油菜花等,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同时,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周边山峦和碧绿的树木,宛如一幅壮丽而宁静的画卷。
2.3 苏轼在钱塘湖的游历和感受:苏轼晚年被贬至杭州时,他沉浸于钱塘湖的美景之中,对这片自然景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热爱。
论苏轼词中的月亮意象分析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晋中分校太谷辅导站本科(本、专)汉语言专业师范类方向题目论苏轼词中的月亮意象发表日期2009 年12 月20 日撰写日期2009 年12 月22 日开始2010 年4 月25 日结束答辩日期年月日学生姓名魏晓智学号081080852指导教师白润仙职称中一目录论文提纲……………………………………… 3-6页内容摘要、关键字(中、英文) …………………… 7-8页正文…………………………………………… 9-17页参考文献…………………………………………… 18页论文提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议苏轼词中的月亮意象一序论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作为大自然最美丽,最可爱,最撩人情怀的物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用的最多的意象之一。
她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
月亮的皎洁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的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
月亮意象在苏轼词中反复出现,成为鉴赏苏词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二本论岷江水流的流动不息与峨嵋山峰的峥嵘含蕴,融入了苏轼的血液,造就了他既稳重又洒脱,既执着又旷达的气质,母亲程氏的教育深深的影响了他,家庭的熏陶和先贤的榜样激发了他,使他少时便有“奋力有当世志”的理想,这一理想贯穿在他的整个一生中,因此成人后的苏轼,更是以天下为己任,怀着满腔的热忱和宏大志向,开始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但是现实很不如意,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认为有很多弊端,结果被一贬再贬,“乌台诗案”如晴天霹雳加害于苏轼,使他险些丧命,大难后的苏轼感到了现实的无情和幻想的破灭,促使他从儒家思想走向道与禅寻求安慰和寄托,面对这么多的不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月亮这一意象是作者寻求出路的一条道路。
一通过把月亮人间化,人格化的描写,来张显词人独特的个性,同时也表现出他自己独特的人生追求。
苏轼诗词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
“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
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作者把视线离开枝头,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随之轩敝。
燕子飞舞,绿水环抱着村上人家。
春意盎然,一扫起句的悲凉。
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对立的心境化而为一,恐怕只有东坡可以从容为之。
“燕子飞时”化用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点明时间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与前后所写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绵吹又少”,与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本应同属一组,写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
但作者没有接连描写,用“燕子”二句穿插,伤感的调子中注入疏朗的气氛。
絮飞花落,最易撩人愁绪。
这一“又”字,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
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见于言外。
这是道地的婉约风格。
相传苏轼谪居惠州时曾命妾妇朝云歌此词。
朝云歌喉将啭,却已泪满衣襟。
“墙里秋千墙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说的那个“绿水人家”。
由于绿水之内,环以高墙,所以墙外行人只能听到墙内荡秋千人的笑声,却见不到芳踪,所以说,“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不难想象,此刻发出笑声的佳人正欢快地荡着秋千。
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
作者只写佳人的笑声,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读者随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个墙里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可以说,一堵围墙,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青春的美,也挡不住人们对青春美的向往。
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用“隐”来激发想象,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
鉴赏苏轼与柳永的词异同
少年游作者: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赏析:(1)作品意象分析: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啼。
夕阳照射下,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举目远望,看见天幕从四方垂下。
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冶游饮宴的兴致已衰减,过去的酒友也都寥落无几,现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了。
以长安古道马蹄迟缓,象征自己景况一年不如一年。
古道是人们往来于长安(京城)求取功名的必经之地。
而自己的坐骑慢吞吞、有气无力,就象征了自己的不得志、怀才不遇。
“高柳乱蝉嘶”,一个“乱”字,极力渲染了词人纷乱的心绪、对外界噪声的难耐。
接着以夕阳、飞鸟、旷野、秋风和四合的天空,构成了一幅萧瑟的画面,处处点染着苍茫、凄凉的气氛,将一种落魄、断念、无所依持的景况,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下阕以天上飘散而去的“归云”来比喻自己的前誓旧盟。
词人毕竟是人到晚年,一切早年的狎玩野兴已经再没有兴致重温,而那些歌朋酒友早已风吹云散再难聚会。
因而词人哀叹一切都不如往昔,一年不如一年。
(2)作品艺术手法:全词对世态炎凉的悲戚感和对功名利禄心灰意冷之情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是以悲凉景写悲凉情,以悲凉情叙悲凉境,追思一种失而不得之情,叹息老之将至的寂寞空落。
柳永之所以往往怀有一种“失志”的悲哀,盖由于其一方面既因家世之影响,而曾经怀有用世之志意,而另一方面则又因天性之禀赋而爱好浪漫的生活。
当他早年落第之时,虽然还可以藉着“浅斟低唱”来加以排遣,而当他年华老去之后,则对于冶游之事既已失去了当年的意兴,于是遂在志意的落空之后,又增加了一种感情也失去了寄托之所的悲慨。
总之,“长安古道马迟迟”一句意蕴深远,既表现了词人对争逐之事早已灰心淡薄,也表现了一种对今古沧桑的若有深慨的思致。
下面的“高柳乱蝉嘶”一句,有的本子或作“乱蝉栖”,但蝉之为体甚小,蝉之栖树决不同于鸦之栖树之明显可见,而蝉之特色则在于善于嘶鸣,故私意以为当作“乱蝉嘶”为是。
苏轼“水月”意象背后的处世哲学
苏轼“水月”意象背后的处世哲学【摘要】苏轼的“水月”意象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
水月象征人生的无常性,寓意着追求内心平静;同时反映了人生的明暗交替,启示人们超脱尘世的境界。
苏轼通过水月表达了他的生活哲学,展现了他在面对人生起伏时的坚韧和洒脱。
这个意象的智慧贯穿于苏轼的诗文之中,给人以启示和激励。
通过对苏轼“水月”意象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领悟到其中蕴含的处世智慧,从而更好地应对人生的变化与挑战,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强。
苏轼的“水月”意象,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的传递,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关键词】苏轼、水月、意象、处世哲学、无常性、内心平静、明暗交替、超脱尘世、生活哲学、处世智慧。
1. 引言1.1 苏轼“水月”意象背后的处世哲学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被认为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苏轼的诗词中,经常出现了“水月”这一意象,它并不是简单的描绘自然景观,而是蕴含着苏轼对人生和世界的一种哲学思考。
在苏轼看来,“水月”象征着人生的无常性。
水是流动和变化的,月是阴晴不定的,二者结合在一起,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正如人生的经历充满了未知和变数。
“水月”也寓意着追求内心平静。
水清澈见底、月明如镜,这种清澈和宁静的景象给人一种心灵的安慰,启示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和清澈,才能应对人生的波折和变化。
苏轼认为“水月”反映了人生的明暗交替。
水波浮沉、月明月暗,生活中的美好和困难交织在一起,让人学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困难中坚持向前。
“水月”启示人们超脱尘世的境界,表现了苏轼淡泊名利,崇尚清静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苏轼通过“水月”这一意象,传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处世之道,引领人们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安宁和清净。
2. 正文2.1 水月象征人生的无常性苏轼所倡导的“水月”意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
水月常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无常性,体现了苏轼对于生命变化无常的深刻认识和洞察。
苏轼送别词自然意象研究
苏轼送别词自然意象研究一、苏轼送别词中的自然意象苏轼的送别词那可真是一绝啊,其中的自然意象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点缀在他送别友人的情感天空里。
你看啊,“月”这个意象就经常出现在苏轼的送别词里。
月亮自古以来就和离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轼笔下的月,有时候是那种清冷孤寂的,就像他送别友人时内心的那种淡淡的哀愁。
比如说在某首送别词里,月挂在天边,冷冷地照着即将分别的两人,那场景就好像是月也在为他们的离别而黯然神伤呢。
还有“水”这个意象也特别有趣。
水是流动的,就像人生的聚散离合一样难以捉摸。
苏轼在送别时看到江水滔滔,可能就会联想到友人即将随着这江水远去,自己的思念也会像江水一样绵绵不绝。
他也许会想,这江水啊,能不能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带到远方呢?“云”也是他送别词里常见的自然意象。
云是飘忽不定的,就像友人离去后的行踪一样难以确定。
苏轼看着天上的云,就好像看到了友人即将漂泊的命运,心里满是担忧和不舍。
二、自然意象在苏轼送别词中的作用1. 烘托气氛这些自然意象就像一个个小助手,帮助苏轼烘托出那种离别的氛围。
比如说在描绘一个送别场景时,寒月当空,冷风瑟瑟,江水悠悠,这种环境的描写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了那种离别的凄凉和不舍。
2. 表达情感苏轼通过这些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
他对友人的思念、祝福、担忧等等都能通过自然意象来传达。
就像看到云,他可能会表达对友人未来的不确定的担忧,看到月,可能就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3. 寄托情思自然意象成为了他情思的寄托之处。
当他不能直白地说出自己的不舍和难过时,他就把这些情感寄托在月、水、云等上面。
就好比他把对友人的思念打包,然后挂在月亮上,让友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月亮就能感受到他的思念。
三、不同自然意象的组合运用苏轼还特别会把不同的自然意象组合起来运用呢。
比如把月和水组合在一起,“月与江水共语,吾与君别情难诉”。
这样的组合让离别的情感更加浓烈和深沉。
月的清冷和江水的浩渺相互映衬,就像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相互交织。
苏轼宋词《浣溪沙·渔父》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
所表现的不是⼀般⾃然景物,⽽是黄州、黄⽯特有的⾃然风光。
所表现的不是⼀般的隐⼠⽣活情调,⽽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活乐趣。
下⾯是分享的苏轼宋词《浣溪沙·渔⽗》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浣溪沙·渔⽗》 宋代:苏轼 西塞⼭边⽩鹭飞,散花洲外⽚帆微。
桃花流⽔鳜鱼肥。
⾃庇⼀⾝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
斜风细⾬不须归。
【译⽂】 西塞⼭江边⽩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帆船在轻轻地飘动。
桃花⽔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有遮护全⾝的青⽵壳⽃笠,与⽃笠相伴的还有绿蓑⾐。
斜风夹杂着细⾬,过着乐⽽忘归的渔翁⽣活。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名,⼜名《浣溪纱》、《⼩庭花》等。
双调四⼗⼆字,平韵。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此调⾳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所常⽤。
西塞⼭:⼜名道⼠矶,今湖北省黄⽯市辖区之⼭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带有三个散花洲,⼀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
⼀在浠⽔县江滨,今成⼀村。
⼀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岛,当地⼈称之为“吴王散花滩”。
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相对的浠⽔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名“桂鱼”,长江中游黄州、黄⽯⼀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篾做的⽃笠。
蓑(suō)⾐:草或棕作的⾬⾐。
【赏析】 上⽚写黄州、黄⽯⼀带⼭光⽔⾊和⽥园风味。
三幅画⾯组缀成⾊彩斑斓的乡村长卷。
“西塞⼭”配上“⽩鹭飞”,“桃花流⽔”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帆微”。
这就是从船⾏的⾓度⾃右⾄左依次排列为⼭—⽔—洲的画卷。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青、蓝、绿配上⽩、⽩、⽩,即青⼭、蓝⽔、绿洲配上⽩鹭、⽩鱼、⽩帆,构成⼀种素雅恬淡的⽥园⽣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带特有的⽥园春光。
下⽚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草履,放浪⼭⽔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由的隐⼠⽣活。
苏轼诗歌中“月亮”意象的涵义
苏轼诗歌中“月亮”意象的涵义摘要:唐宋以来,苏轼是继李白之后,另一位热爱吟咏月亮的天才诗人。
本文在搜集梳理以苏轼诗全集》的基础上,归纳概括苏轼诗歌中月亮意象的概况, 并对诗中主要的月亮意象涵义作归类, 分析得出其诗歌中, 月亮意象的深层感情涵叉。
纵观《苏轼诗全集》, 有关月亮的诗歌占有很大的比重, 而“月亮”这一意象在《苏轼诗全集》中的涵义也多种多样, 本文试从中管窥一角, 阐明苏轼诗歌中月亮意象的几个主要涵义, 并从这些月亮意象中, 体会其深层的感情涵义。
首先, 先来看看何谓意象。
一、意象的概念何谓意象?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
早在《周易? 系辞》中就有“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论断。
而到了南朝,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则写道“神以象通, 情变所孕。
物以貌求, 心以理应。
”说明只有将作者的主观情志与客观的物象有机结合, 才能产生心物相通的“意象”。
“意象”这一概念, 经过千百年历代文论家的不断完善, 有了一个较为明确定义: “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为表达一定的审美理想或思想感情而精心营构的融入了主体的情感、意绪和思想的主客统一的符号化表象。
…” 从上可知, 意象从根本上说,是“主客统一的符号化表象” ,从字面上可理解为“表意之象”――“象征”是其主要表现特征。
二、月亮意象的概况首先,从数量上看,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苏轼涉及到“月亮”意象的诗歌约为300多首,而现存苏轼诗歌总数约为2700首左右,故月亮诗歌约占其诗歌总数的九分之一,占相当大的比重。
可见,若选唐宋以来最爱写月亮的诗人的话,唐代当推李白,而宋代,苏轼应当仁不让。
其次,从形态上看,随便翻开《苏轼诗全集》, 便见各式各样的月亮意象,纷至沓来:诸如“明月…皎月…微月”“新月”“山月” “清月”“寒月…‘缺月…孤月…暗月…新月… 江月”“海月” “淮月…森月…秋月…冬月”“霜月…云月” “雪月”“斜月”“素月”……等,多不胜数、不胜枚举。
总体而言, 月亮意象以何种形态出现与苏轼写作时的心境密切相关。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艺术手法分析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艺术手法分析【摘要】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深情而悲凉的诗篇,描绘了人生沧桑和生死无常的主题。
苏轼写作时的背景和思想情感都深受人生的变迁和苦难所影响,这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苏轼的写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表达简洁优美,展现了他独特的才情和情感细腻。
在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上,苏轼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作品更加具有意境和张力。
他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营造出深沉悲伤的诗意境界,引人深思。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仅对读者产生深远影响,也在后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苏轼的诗歌艺术手法精湛,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之一。
【关键词】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艺术手法分析, 写作背景, 思想情感, 写作风格, 语言表达, 修辞手法, 意象描写, 艺术手法, 诗歌意境,读者影响, 结论, 诗歌影响, 评价。
1. 引言1.1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艺术手法分析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名篇。
在这首诗中,苏轼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通过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精湛的语言表达,展现了他对生死和人生命运的思考。
本文将从苏轼的写作背景和思想情感、写作风格和语言表达、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艺术手法对诗歌意境的营造以及对读者的影响等方面对《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艺术手法进行深入分析。
在后文中,将进一步探讨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后人的影响,对苏轼的艺术手法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期从更广泛的角度理解这首经典之作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苏轼的艺术手法进行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这位文学大师的才华和智慧,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所留下的不朽贡献。
2. 正文2.1 苏轼的写作背景和思想情感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他生于苏州,家境优越,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政治上,苏轼曾历任过多个高官,但由于不合时宜的言论和政治立场,多次遭受贬谪和牢狱之灾。
苏秀道中原文及赏析
苏秀道中原文及赏析:细品苏轼笔下的江南秋景苏轼的《苏秀道中》是词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短短数十字,却将江南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本文将对这首词进行深入的解读,从原文、创作背景、艺术手法以及思想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原文及译文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西湖水波荡漾,阳光明媚时景色分外美好;山色空蒙,雨天景色也显得奇特。
想要把西湖比作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同样美丽动人。
二、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具体时间不详,但根据词中描写的景物和苏轼当时的处境可以推测,这首词很可能创作于苏轼游览西湖之时。
当时苏轼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仕途坎坷,但他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打倒,反而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去欣赏自然的美景,从而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
西湖作为江南名胜,其秀丽的景色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苏轼也不例外。
他将西湖的景色与西施的容貌相比较,既展现了西湖的美丽,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
三、艺术手法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手法精妙绝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比衬托:词的上阕,以“晴方好”与“雨亦奇”形成对比,展现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不同美景。
晴天下的西湖,水光潋滟,波光粼粼,景色明媚;雨天下的西湖,山色空蒙,云雾缭绕,别有一番韵味。
这种对比衬托,突出了西湖景色的多姿多彩,也体现了作者对西湖的由衷赞美。
•比喻象征:词的下阕,将西湖比作西施,这是词中最精彩的部分。
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其绝世容颜而闻名于世。
苏轼将西湖比作西施,不仅突出了西湖的美丽,更赋予了西湖以人格化的魅力。
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形容西湖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不同景象,都同样美丽动人。
这种比喻象征,不仅使词的意境更加深远,也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由衷赞美。
•动静结合:词中既有“水光潋滟”的动态描写,也有“山色空蒙”的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使词的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从苏轼词中的意象看苏轼的情感表达
从苏轼词中的意象看苏轼的情感表达苏轼是宋代文坛巨匠之一,他的词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苏轼的词作中,他不仅仅是在表达浓烈的个人情感,同时还借助清新优美的意象,将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刻、生动。
下面,就从苏轼词中的意象来探讨他的情感表达。
首先,苏轼的词中常常出现自然意象,比如江、山、鸟、花等等。
这些意象一般都具有美好、清新、自由的特点,与苏轼个性中儒雅、清高的气质相符合。
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苏轼用“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来描绘夜色中的秦淮河畔,画面非常优美清幽,如同一个梦境般迷人动人。
在这其中,烟、水、月、沙的意象都被用来强调清幽、寂静和深情。
其次,苏轼的词作中经常包含了对家园和故乡的回忆和怀念,这种思乡情感也常常由意象来表达。
比如《赤壁赋》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描绘了三个志士在船上谈笑风生的场面,同时也透露出他们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归乡的无限向往。
这句话中的樯、橹、烟、灰等意象都与船、水、风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人与家园的距离和思乡之情。
最后,苏轼的词作中也不乏一些哀伤悲痛的情感,这种情感虽然与自然美好的意象相悖,但正是因为这种对比和冲突,才使得情感更加鲜明。
在《水调歌头·东篱乐府》中,苏轼深情地歌颂了他的故友水仙,其中用到了“数声清笛自深闺”之类的意象,表达了他对逝去友情的感慨和哀伤。
在这里,清笛和深闺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温柔、娴静的气氛,表达出了苏轼深情而悼念的情感。
在苏轼的词作中,清新优美的意象往往是他情感表达的载体,也是他个性特点的显现。
通过对苏轼词作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和讨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苏轼在文学上极富魅力的表现手法。
苏轼诗歌雨意象研究
苏轼诗歌雨意象研究苏轼,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思想家,他的诗歌以雨为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本文旨在探讨苏轼诗歌中雨的意象及其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一、雨的象征意义在苏轼的诗歌中,雨常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起伏与变幻。
例如,在《水调歌头·黄州临皋闲题》中,他写道:“山雨萧萧江上,数点烟树模糊。
”雨打江面,而江面上的树影则变得模糊不清,这正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二、雨的哲学思考苏轼对雨的描绘不仅停留在象征层面,更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哲学思考。
他的诗歌《南乡子·送述古》中有一句:“秋雨晴时泪不晴。
”这里的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无常的哲学观念。
三、雨与诗人情感的苏轼的诗歌还表现了雨与诗人情感的。
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他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烟雨任平生。
”这里的雨意象与诗人的心态紧密相连,传达出一种洒脱、豁达的情感。
四、结论苏轼诗歌中的雨意象是传达其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雨的描绘,苏轼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贡献。
在理解和欣赏苏轼的诗歌时,我们应更深入地分析和理解这些雨意象,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其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情感世界。
在探讨苏轼的诗歌创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他的佛禅思想。
本文将深入研究和解读苏轼诗歌与佛禅之间的,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位文化巨匠的艺术造诣和思想内涵。
一、核心主题本文的核心主题是: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的深入研究。
二、引入关键词在文章开头,我们首先要引入以下关键词:苏轼、诗歌、佛禅、思想背景、佛学信仰、哲学思想。
三、研究阐述1、苏轼的思想背景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的思想背景复杂多元,既受儒家思想影响,又兼具道家和佛家思想。
他倡导“杂家”理念,主张博采众长,反对墨守成规。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摘要:月,对中华民族来说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象,更是一种文化意象。
“月”是苏轼词中一个鲜明而又重要的意象,他对月的着意描写以及独特感受足以说明“月”意象并非苏轼刹那间审美感受所得到的心灵对应物,而是一个具有精神原型性质的意象,它承载着苏轼自身所积淀的文化信息、生命信息和美学追求。
①本文试从分析苏轼词中“月”意象的现象与成因角度,阐述对苏轼词“月”意象的见解。
关键词:苏轼月哲学思考审美人生一、苏轼之前文学作品中“月”意象的特点中国传统的审美心态赋予了月亮深厚的文化意蕴,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国文人雅客的情致,出现了大量的咏月诗。
据笔者的统计,《唐宋词鉴赏辞典》后面附录的名句索引里共收录名句1921句,其中与月有关的183句,占9.6%左右。
而《唐诗鉴赏辞典》里的名句索引共收名句954句,有97句与月有关,约占10%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常见的唐诗宋词的名句约略10句里就有1句与月有关。
而在谢枋得辑录的通行(千家诗)里,这个比率则占得更高,它选录了各朝七言绝句共94首,有20首与月有关,占21%左右。
②由刘乃昌、崔海正选注的(东坡词)一书,本着“希望能大体反映出苏词的总体成就和风格韵致的丰富性、多样性”③的宗旨而选注了苏词124首,与月有关的词章竟多达36首,所占比例达到29%左右,月的意象出现频率之高简直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
中国历史上无数的诗人、词人、文人墨客们都如醉如痴地写下了大量咏月抒怀的华章,随便翻开一本诗集、词集,都会有许多咏月的诗篇涌入你的眼帘。
在苏轼之前,“月”意象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有以下类型:(一)以月相思:古典诗词的“月”意象常常象征着团聚,无论亲朋,好友,抑或恋人。
在最初的《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写道: “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 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 不如早旋转。
出户独彷徨, 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 泪下沾衣裳。
苏轼描写大自然的诗词《有美堂暴雨》赏析
苏轼描写大自然的诗词《有美堂暴雨》赏析《有美堂暴雨》宋苏轼游人足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赏析】有美堂,为宋仁宗时杭州太守梅挚所建,在杭州吴山处,左眺钱江,右瞰西湖。
堂名“有美”,是因宋仁宗赐梅挚诗句“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而取的。
欧阳修曾作《有美堂记》,时人也纷纷吟诗作文题吟此堂。
苏轼的这首七律选取的是有美堂的一场暴雨,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摹写了骤不过至的急雨之景,气势十分雄伟壮大。
颔联“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写暴雨突来,风起云涌之势。
天边的暴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几乎立了起来;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
上句用“天外黑风”形容狂风骤起,天地变色的景象。
风是看不见的,苏轼却给它着色,说是黑风,以视觉代替感觉,很形象地表现了暴雨来时疾风挟着乌云飞奔的情形。
“吹海立”则表现暴风之猛烈,雨势之滂沱。
宋蔡绦《西清诗话》认为此句诗是学杜甫“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句,未必如此,但两者的气势很接近。
有美堂纵然很高,但作者不可能见到大海,因此“吹海立”是想象之词。
下句写风带着暴雨从东面慢慢而来,连用“飞”、“过”、“来”三个动词,极为生动地展现暴雨由远及近、呼啸奔来的壮观景象。
夏天的暴雨,区域很小,来势迅猛,作者通过“飞雨过江来”五字,将这一情况囊括殆尽。
扩展阅读:苏轼的诗作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跑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
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
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
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不过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
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味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
苏轼《莲》的全诗及注解
莲:作者:苏轼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注解:①抵:比得上。
②旋:很快。
译文: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卖莲房,于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赏。
莲农随即攀折担中的荷花,剥出蓬内莲子,那莲子有着露水的风味,月色的清香。
简析:《莲》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叙事,交代“卖莲房”一事强烈地吸引了诗人,诗人连泛舟游西湖的打算都放弃了。
在这平实的叙事中,透露出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
“旋折荷花剥莲子”既写出了卖莲子者动作的迅速敏捷,也写出了诗人求购莲子的心情急切。
“露为风味月为香”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用“露”和“月”来形容莲子的风味和香气,似乎不合情理,但这种形容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
嘉佑六年(1061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孙利兰【摘要】本论文以苏轼的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词作中常见的明月、孤鸿、风雨三种意象展开分析研究。
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本文正是通过苏轼贬谪时期词作中的几个意象来探索其贬谪心态。
通过对这几个意象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词人身处贬谪时期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理想。
关键词:苏轼词意象贬谪心态一、引言诗词是侧重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但感情并不是诗,从感情到诗,这中间有一个具体外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意象来发挥作用。
一首诗词有无诗味,说到底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
诗词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不同于物象,它注入了诗人的感情色彩。
意象把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中的多种物象相交相融,相契相合,在勾画出整个诗篇脉络的同时,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词的艺术境界。
在苏轼的词中存在着大量的意象,下面就其中三个意象展开研究。
二、苏轼词中的意象研究(一)明月意象:广漠时空下的人生诘问和苦难排解明月意象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
在历代的诗词曲赋中,明月意象“大放异彩”,让文人百写不厌。
清代黄宗羲一语道破:“好诗多在月明中。
”在苏轼的词中,有大量的月意象,他一生咏月、赏月、问月,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有很好体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
”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正是他仕途上不如意的时期,由于当时变法派当政,他的改革意见不被采纳,且感觉朝内政治争斗激烈,受到外放冷遇,于是他在丙辰(熙宁九年)中秋之夜欢饮达旦,大醉。
作者在全词一开篇就问“明月几时有?”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问话?在词人心中,月亮是光明、高洁的象征,苏轼通过问月来试问社会上正直的人和事还有多少?“天上宫阙”有隐喻朝廷之意,“高处不胜寒”,暗含朝廷难处之慨,他当时既不能“致君尧舜”,兄弟又不在身边,政治关系和血缘亲情都得不到慰藉,双重的人生失意使他不禁在月下“把酒问青天”。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名
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名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 我的感受这首词是苏轼最有名且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许多人都可以背诵出这首词的前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以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歌颂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2. 词的背景这首词是苏轼在北宋时期写的,当时他被流放到黄州,独自在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
他用明月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 词的意境这首词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和苏轼对自由的向往。
他在词中用一首曲子来留住时光,这个时光在歌曲中流转,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1. 词的背景这首词描写了苏轼在密州出猎的情景。
他在词中以写实的方式描述了当时的气氛和景色,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 词的主题这首词主题明确,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苏轼在词中通过描绘出猎场的壮丽景色和猎人的豪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3. 描写手法这首词的描写手法独特,苏轼以写实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
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使词中的画面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1. 词的背景这首词是苏轼在感叹京城之变、表达自己怀旧之情的同时,联想起赤壁之战的壮烈场景而写的。
2. 词中的意象这首词通过描绘赤壁之战的场景和英雄豪杰的气概,抒发了苏轼对自己曾经的辉煌和充满希望的期许。
3. 词的情感这首词的情感表达深沉而悲壮,展现了苏轼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同时,他通过赤壁之战的历史场景,揭示了人生的苦短和无常。
四、《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 词的背景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谪后,沿途经过邺城时写的。
他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希望能够改变现状。
2. 词的主题这首词主题为写景抒怀,展示了苏轼对如今江山和自己境遇的无奈和愤怒。
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呼吁人们关注社会的不公和政治的腐败。
苏轼诗词月意象的研究
苏轼诗词月意象的研究在苏轼的诗词世界里,月就像一位无处不在的老友,时而静谧,时而灵动,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一、月的孤独与旷达。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
在那些远离政治中心、孤独寂寞的日子里,月常常成为他倾诉内心孤独的对象。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这里的缺月就如同苏轼自己,挂在那疏落的梧桐树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独自徘徊,就像那只孤鸿。
缺月的不圆满,也暗示着他人生的缺憾与孤独。
苏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在孤独中展现出旷达。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在这浩渺的江月之下,他虽然被贬黄州,但依然能泛舟江上,享受着与月相伴的美妙时刻。
那轮明月不再是孤独的象征,而是他豁达心境的映照,他在月的陪伴下,超脱了尘世的烦恼,进入一种自由的境界。
二、月的思乡与念旧。
月是中国人传统的思乡符号,苏轼也不例外。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苏轼对弟弟苏辙深深的思念。
在中秋佳节,本是团圆之日,他却与弟弟分隔两地。
他望着那轮明月,想着弟弟也在看着同一轮明月,明月就成了他们情感联系的纽带。
月的皎洁、永恒,与人间的聚散离合形成鲜明对比。
无论他身在何处,月都能勾起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里的明月夜,是他对亡妻的怀念。
明月照在那长满短松的山冈上,那是妻子的长眠之地,月见证了他的深情与悲痛,也让这种思念之情在清冷的月色下愈发浓烈。
三、月的哲理蕴含。
苏轼是一位极具哲思的诗人,月在他的笔下也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他从月的阴晴圆缺这一自然现象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是不可避免的。
月就像人生的一面镜子,它的变化无常让苏轼懂得了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
他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人生的起伏,这种哲理思考通过月的意象传达给读者,让人们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对人生有更深的感悟。
再如“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词的自然意象论析作者:潘筱冉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11期【提要】在苏轼的词中,自然意象却被赋予独特而丰富的感情意蕴。
在众多自然意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月”“流水”“风雨”三种意象。
本文以这三个自然意象为例,集中探讨苏轼词的自然意象,分析苏词意象运用的艺术技巧,深入发掘自然意象所寄寓的情感内涵,并进一步考察苏轼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与思考,从而增强对苏轼文学创作与思想观念的认识。
【关键词】苏轼词自然意象艺术分析苏轼在中国古代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苏轼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至词的领域,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纵观苏轼的词集不难发现,其中涉及的意象十分丰富,上至云月鸿雁,下到江流船舶,远有隔岸渔村,近有溪旁碧柳。
苏轼将自然意象频繁运用于词的创作之中,赋予自然意象独特的情感内涵。
针对苏词的意象运用,已有部分学者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月、雪、舟船、酒等多个意象。
例如梁必彪《月意象与苏轼的诗词》①探讨了月意象形成的成因和月意象在苏轼词的多重意蕴;刘禾《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月”的意象》②将月意象的物态特征与词人的内心世界加以综合考察,对苏轼的高洁情操、旷达胸襟、睿智思想作多层次的观照;袁海俊在《论苏轼词的雪意象》③一文中认为雪意象的大量使用,实际上与苏轼作词时的心境密切相关;甘来冬《论苏轼词中的舟船意象》④通过考察舟船意象论述其背后所蕴含的苏轼的心路历程。
以上研究论著大多从单一的意象入手探究苏词的艺术手法,然而对苏轼词自然意象总体的艺术分析仍然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意象所蕴含的独特情感仍留有深入讨论的空间,从自然意象所折射的苏轼对待自然山水的审美观念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因此本文以“月”“流水”“风雨”为例,分析苏词自然意象的运用手法,发掘其自然意象所寄寓的情感内蕴,以求对苏轼词的意象表现艺术作更全面的探究。
同时在对自然意象的艺术剖析过程中,进一步考察苏轼本人的自然观念,从而增强对苏轼文学创作与山水理想的认识。
一、苏轼词自然意象的艺术分析在苏词出现之前,已有不少词人开始在创作中运用自然意象,最早可追溯至晚唐花间词派。
花间词人多以自然意象写闺怨题材,最典型的譬如温庭筠《菩萨蛮》云:“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运用“柳”“雁”“残月”三个自然意象营造了孤寂惆怅的夜幕氛围,表达词人的相思之情。
北宋词的创作进入高峰,自然意象的运用更为普遍。
欧阳修《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诸如此类的词作皆巧妙地运用了“风雨”等自然意象营造气氛,暗示词人的思想感情,这为苏轼词的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通观苏轼的词集可以发现,苏轼颇为喜爱运用自然意象,他将自我情感融入到自然意象中,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赋予它们独特的文学生命。
在众多自然意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月”“流水”“风雨”三种意象。
在不同的情境下,这些自然意象所蕴含的感情往往各有不同。
(一)“月”意象自古以来,“月”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
由于创作者的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月”意象最主要的功能是寄托思乡怀人之意,多被用以隐喻故乡,抒写作者的思乡之情。
苏轼将“月”意象引入其词,并赋予了新的艺术特点。
苏轼承继前辈文人的艺术匠心,以“月”意象寄托对亲友的思念和眷怀。
虽说以月寄思念、望月怀故乡这一运用在诗歌中早已出现,但将其挪用至词仍是苏轼的创新之处。
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是苏轼酒后因怀念其弟苏辙而作,通篇围绕“月”展开描写,开篇即以“明月几时有”发问,后又写苏轼由月引发的美好想象,结尾處再次借月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全词借“月”意象表达了苏轼对家乡和兄弟的思念。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被迫辗转多地,却始终“错把他乡作故乡”,除了借月怀念故乡外,他还将新的思想情感与文化意蕴赋予月意象之上。
例如苏轼以“月”意象缓和仕途的失意,消解心中的愁闷。
当因“乌台诗案”初贬黄州时,他孤独寂寞,于是便有了《卜算子》中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当被小人陷害贬入海南时,他感慨而愤懑,于是有了《西江月》中的“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通过体会“月”意象蕴含情感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苏轼的心境变化。
除此以外,苏轼还以月为友与月为伴,借月慰藉寂寞的心灵。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念奴娇·中秋》)和“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均是将月视为好友,邀请月亮与其共饮。
苏轼与月亮的互动,虽是自我安慰的无奈之举,却也表现出与月亮的心心相依之情。
(二)流水意象许多文人喜爱将“流水”作为愁绪的载体,延续自己永恒与无限的悲情。
“流水”意象在苏轼词中也频繁被运用,不过在他的笔下,“流水”意象却还有更为丰富的文化意蕴:苏轼常以“流水”意象表达思乡怀人之感。
譬如《江城子·恨别》下片:“寄我相思千滴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意欲将千滴相思泪托付清泗流水中,伴随其绵延无尽地流淌下去寄往徐州。
“流水”意象的巧妙运用,让读者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苏轼心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此外“流水”意象还承载着过往的历史时光,在苏轼词中被用以传达对历史的追索、感叹与反思。
在其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两句通过描写滚滚长江的雄伟壮观,进而勾连起怀古的主题,引发对三国旧事的追怀思考,表达了苏轼对过往历史不再重现,英雄人物已经逝去的感叹。
《满江红》(江汉西来)中“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则在开篇便铺开了对波涛汹涌、气势宏伟的江流的描写,引出了下片由风景引发的怀古之情。
以流水比喻时光是中国诗歌的创作传统,苏轼则将这一文学传统引入了词的创作,但与前人以“流水”感叹年华易逝不同的是,他更多借此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他在《浣溪沙》词中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由“流水能西”的自然现象出发,提出了“人生再少”的新奇想法,表达其由“流水”意象引发的人生思考,展现出其不服衰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
(三)“风雨”意象“风雨”以其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存在形式,在词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但在前代诗词中,作者往往用“风雨”来表现春日景色,或是描写自然风雨对花朵的摧残,表达自己的伤春、惜花等感情。
譬如李煜就曾写道,“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不过运用“风雨”意象,苏轼的创作理念有所不同。
在他的词作中“风雨”意象常与政治经历结合紧密,不少情况下有一语双关的特点。
在他的作品中,自然界的风雨常被隐喻成“政治上的风波”,却多用来表达自己的壮志雄心。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曾经论述到:“在玄学上,他是个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但是他却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的说法。
”苏轼并不屈服于现实的不幸。
在其词作中,他对“雨过天晴”这一自然景象着墨颇多。
其中最经典的作品是《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充分揭示:无论哪种“烟雨”都不会影响他的人生态度。
词中,“山头斜照却相迎”寓意政治风雨过后的明媚,饱含丰富的人生哲理。
结尾处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更表达了苏轼看淡世事的高尚情操。
该词可谓道出苏轼由一场雨而最终获得的“顿悟”:既然自然界的雨晴都可以正常看待,那么政治中的风雨挫折又何足挂齿?分析苏轼对风雨意象的运用,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豁达开朗的人生观念,苏轼虽经历苦难却始终不曾被苦难打倒,始终以乐观的态度行走在人生的大道上。
二、从自然意象看苏轼的自然观在敏感的词人眼里,自然界的万物每时每刻都向人们展示出它们勃勃生机的面貌,呈现出生命的无限美好,因此历朝历代的词人大多对大自然抱以喜爱的态度,常常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苏轼也不例外。
不过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天才,更是一个洞察历史宇宙的哲人,在他的词作中,透过诸多自然意象,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待自然的两种不同态度。
一方面他对自然充满敬畏之情,他很清醒地意识到,在自然面前,人类的一切都显得非常渺小。
《浪淘沙》中“东君用意不辞辛”,通过猜想不辞辛苦的司春之神的用意,表达了对“造物主”的崇敬和仰慕,隐含词人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感。
正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言“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在苏轼看来,强大的自然映衬出个体的渺小,因此他对自然意象的描绘,多透露出对自然这一不可抗力的顺从与崇敬。
另一方面他却又保持着与自然万物的亲昵情感,始终葆有以自然为友的生活态度。
运用自然意象的时候,苏轼情不自禁地将自然景物视为挚友,与其分享人生体验。
例如《浣溪沙·荷花》写:“四面垂杨十里荷。
问云何处最花多。
畫楼南畔夕阳和。
”创作此词时,作者初到颍州太守任上,忽然感觉当官寂寞孤寥,而身边美丽的景物恰巧给予了他适时的陪伴与抚慰,使其产生了与景共喜悲的感情。
在这同时苏轼将自我融入大自然中,达到“无我之境”,与大自然打成一片、和谐交融。
在多年的辗转漂泊中,苏轼通过与自然万物的接触获得情感体验,感悟人生。
在刚刚经历乌台诗案后,苏轼心中是十分悲愤愁苦的,于是他在《卜算子》中写到“有恨无人省”。
然而,多年的漂泊和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使苏轼渐渐地看淡了政治上的忧患,词作中对政治愁苦的感叹也变为了对人生的思考。
在晚期作品中他已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正是经历的自然体验才使苏轼最终到达了“阅世走人间,翻身卧云岭”的至高境界。
注释①梁必彪2005《月意象与苏轼的诗词》,《理论界》第12期。
②刘禾2013《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月”的意象》,《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第5期。
③袁海俊2013《论苏轼词的雪意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④甘来冬2016《论苏轼词中的舟船意象》,《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参考文献宋·苏轼撰、刘石评注2017《苏轼词》,人民文学出版社。
林语堂1988《苏东坡传》,中国台北:台北远景出版业公司。
梁必彪2005《月意象与苏轼的诗词》,《理论界》第12期。
袁海俊2013《论苏轼词的雪意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甘来冬2016《论苏轼词中的舟船意象》,《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通信地址:261000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