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的自然意象论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词的自然意象论析
作者:潘筱冉
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11期
【提要】在苏轼的词中,自然意象却被赋予独特而丰富的感情意蕴。在众多自然意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月”“流水”“风雨”三种意象。本文以这三个自然意象为例,集中探讨苏轼词的自然意象,分析苏词意象运用的艺术技巧,深入发掘自然意象所寄寓的情感内涵,并进一步考察苏轼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与思考,从而增强对苏轼文学创作与思想观念的认识。
【关键词】苏轼词自然意象艺术分析
苏轼在中国古代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苏轼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至词的领域,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纵观苏轼的词集不难发现,其中涉及的意象十分丰富,上至云月鸿雁,下到江流船舶,远有隔岸渔村,近有溪旁碧柳。苏轼将自然意象频繁运用于词的创作之中,赋予自然意象独特的情感内涵。针对苏词的意象运用,已有部分学者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月、雪、舟船、酒等多个意象。例如梁必彪《月意象与苏轼的诗词》①探讨了月意象形成的成因和月意象在苏轼词的多重意蕴;刘禾《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月”的意象》②将月意象的物态特征与词人的内心世界加以综合考察,对苏轼的高洁情操、旷达胸襟、睿智思想作多层次的观照;袁海俊在《论苏轼词的雪意象》③一文中认为雪意象的大量使用,实际上与苏轼作词时的心境密切相关;甘来冬《论苏轼词中的舟船意象》④通过考察舟船意象论述其背后所蕴含的苏轼的心路历程。以上研究论著大多从单一的意象入手探究苏词的艺术手法,然而对苏轼词自然意象总体的艺术分析仍然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意象所蕴含的独特情感仍留有深入讨论的空间,从自然意象所折射的苏轼对待自然山水的审美观念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文以“月”“流水”“风雨”为例,分析苏词自然意象的运用手法,发掘其自然意象所寄寓的情感内蕴,以求对苏轼词的意象表现艺术作更全面的探究。同时在对自然意象的艺术剖析过程中,进一步考察苏轼本人的自然观念,从而增强对苏轼文学创作与山水理想的认识。
一、苏轼词自然意象的艺术分析
在苏词出现之前,已有不少词人开始在创作中运用自然意象,最早可追溯至晚唐花间词派。花间词人多以自然意象写闺怨题材,最典型的譬如温庭筠《菩萨蛮》云:“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运用“柳”“雁”“残月”三个自然意象营造了孤寂惆怅的夜幕氛围,表达词人的相思之情。北宋词的创作进入高峰,自然意象的运用更为普遍。欧阳修《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诸如此类的词作皆巧妙地运用了“风雨”等自然意象营造气氛,暗示词人的思想感情,这为苏轼词的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通观苏轼的词集可以发现,苏轼颇为喜爱运用自然意象,他将自我情感融入到自然意象中,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赋予它们独特的文学生命。在众多自然意象中,
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月”“流水”“风雨”三种意象。在不同的情境下,这些自然意象所蕴含的感情往往各有不同。
(一)“月”意象
自古以来,“月”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由于创作者的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月”意象最主要的功能是寄托思乡怀人之意,多被用以隐喻故乡,抒写作者的思乡之情。苏轼将“月”意象引入其词,并赋予了新的艺术特点。苏轼承继前辈文人的艺术匠心,以“月”意象寄托对亲友的思念和眷怀。虽说以月寄思念、望月怀故乡这一运用在诗歌中早已出现,但将其挪用至词仍是苏轼的创新之处。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是苏轼酒后因怀念其弟苏辙而作,通篇围绕“月”展开描写,开篇即以“明月几时有”发问,后又写苏轼由月引发的美好想象,结尾處再次借月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全词借“月”意象表达了苏轼对家乡和兄弟的思念。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被迫辗转多地,却始终“错把他乡作故乡”,除了借月怀念故乡外,他还将新的思想情感与文化意蕴赋予月意象之上。例如苏轼以“月”意象缓和仕途的失意,消解心中的愁闷。当因“乌台诗案”初贬黄州时,他孤独寂寞,于是便有了《卜算子》中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当被小人陷害贬入海南时,他感慨而愤懑,于是有了《西江月》中的“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通过体会“月”意象蕴含情感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苏轼的心境变化。
除此以外,苏轼还以月为友与月为伴,借月慰藉寂寞的心灵。“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念奴娇·中秋》)和“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均是将月视为好友,邀请月亮与其共饮。苏轼与月亮的互动,虽是自我安慰的无奈之举,却也表现出与月亮的心心相依之情。
(二)流水意象
许多文人喜爱将“流水”作为愁绪的载体,延续自己永恒与无限的悲情。“流水”意象在苏轼词中也频繁被运用,不过在他的笔下,“流水”意象却还有更为丰富的文化意蕴:
苏轼常以“流水”意象表达思乡怀人之感。譬如《江城子·恨别》下片:“寄我相思千滴泪,流不到、楚江东。”苏轼意欲将千滴相思泪托付清泗流水中,伴随其绵延无尽地流淌下去寄往徐州。“流水”意象的巧妙运用,让读者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苏轼心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此外“流水”意象还承载着过往的历史时光,在苏轼词中被用以传达对历史的追索、感叹与反思。在其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两句通过描写滚滚长江的雄伟壮观,进而勾连起怀古的主题,引发对三国旧事的追怀思考,表达了苏轼对过往历史不再重现,英雄人物已经逝去的感叹。《满江
红》(江汉西来)中“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则在开篇便铺开了对波涛汹涌、气势宏伟的江流的描写,引出了下片由风景引发的怀古之情。
以流水比喻时光是中国诗歌的创作传统,苏轼则将这一文学传统引入了词的创作,但与前人以“流水”感叹年华易逝不同的是,他更多借此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他在《浣溪沙》词中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由“流水能西”的自然现象出发,提出了“人生再少”的新奇想法,表达其由“流水”意象引发的人生思考,展现出其不服衰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
(三)“风雨”意象
“风雨”以其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存在形式,在词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但在前代诗词中,作者往往用“风雨”来表现春日景色,或是描写自然风雨对花朵的摧残,表达自己的伤春、惜花等感情。譬如李煜就曾写道,“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不过运用“风雨”意象,苏轼的创作理念有所不同。在他的词作中“风雨”意象常与政治经历结合紧密,不少情况下有一语双关的特点。在他的作品中,自然界的风雨常被隐喻成“政治上的风波”,却多用来表达自己的壮志雄心。林语堂在《苏东坡传》曾经论述到:“在玄学上,他是个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但是他却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的说法。”
苏轼并不屈服于现实的不幸。在其词作中,他对“雨过天晴”这一自然景象着墨颇多。其中最经典的作品是《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充分揭示:无论哪种“烟雨”都不会影响他的人生态度。词中,“山头斜照却相迎”寓意政治风雨过后的明媚,饱含丰富的人生哲理。结尾处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更表达了苏轼看淡世事的高尚情操。该词可谓道出苏轼由一场雨而最终获得的“顿悟”:既然自然界的雨晴都可以正常看待,那么政治中的风雨挫折又何足挂齿?分析苏轼对风雨意象的运用,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豁达开朗的人生观念,苏轼虽经历苦难却始终不曾被苦难打倒,始终以乐观的态度行走在人生的大道上。
二、从自然意象看苏轼的自然观
在敏感的词人眼里,自然界的万物每时每刻都向人们展示出它们勃勃生机的面貌,呈现出生命的无限美好,因此历朝历代的词人大多对大自然抱以喜爱的态度,常常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苏轼也不例外。不过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天才,更是一个洞察历史宇宙的哲人,在他的词作中,透过诸多自然意象,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待自然的两种不同态度。一方面他对自然充满敬畏之情,他很清醒地意识到,在自然面前,人类的一切都显得非常渺小。《浪淘沙》中“东君用意不辞辛”,通过猜想不辞辛苦的司春之神的用意,表达了对“造物主”的崇敬和仰慕,隐含词人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感。正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言“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在苏轼看来,强大的自然映衬出个体的渺小,因此他对自然意象的描绘,多透露出对自然这一不可抗力的顺从与崇敬。另一方面他却又保持着与自然万物的亲昵情感,始终葆有以自然为友的生活态度。运用自然意象的时候,苏轼情不自禁地将自然景物视为挚友,与其分享人生体验。例如《浣溪沙·荷花》写:“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