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唯一的微粒,也有一些物质是由离子和原子构成的。

分子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由二氧化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

3.分子的特点:(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很小,肉眼无法直接看见,只能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或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的仪器是普通光学显微镜;(3)分子之间存在空隙;(4)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其次是液体、固体。

;(5)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6)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和引力;(7)分子热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扩散;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到另一处的现象。

气体扩散速度大于液体扩散速度大于固体扩散速度。

(8)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质扩散越快;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缓慢,物质扩散越慢;4.请用分子的特点回答下列例子:一滴水中大约有15万亿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一定体积的水与一定体积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一定体积的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很大5. 50毫升的水与5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原因是:当水和酒精混合时,较小的水分子进入到较大的酒精分子的空隙中去了,所以总体积会减小。

【注意:①若同种物质混合,如100mL水与100mL混合,则总体积不变。

②芝麻与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它并不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做无规则运动,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空隙增大;随着压力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缩小。

7.(1)用分子观点解释: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通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瓶里。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一、学问点构造图二、根底学问点1、物质的构成1.1 Q:什么是分子?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

1.2 Q:分子的性质有什么?A:①分子很小②分子之间存在空隙③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④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1.3 Q:气体或液体扩散速度跟温度的关系是什么?A:温度越高,气体或液体扩散的越快。

1.4 Q:气体液体固体三者分子之间空隙排列是怎样的?A: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拟小。

1.5 Q: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A: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1.6 Q:我们通常把分子的运动也叫作什么?A: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猛烈。

1.7 Q:既然构成各种物质的分子之间都存在空隙,为什么很难将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压缩呢?A:物质内部的分子之间不仅存在引力,同事也存在斥力。

正是分子之间的斥力使物质内部的分子很难靠的很近。

2、质量的测量2.1 Q:什么是质量?A: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2 Q:质量会随物体形态的变更而变更吗?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会随物体的形态,状态,温度,位置的变更而变更。

2.3 Q:物质的单位及单位换算A:物体质量的主要单位(标准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6毫克 1克=1000毫克2.4 Q:托盘天平的根本构造是A:左盘、右盘、平衡螺母、游码、底座、分度盘、指针、横梁标尺、砝码及砝码盒、镊子。

2.5 Q:运用天平留意事项A:留意称量值不能超过量程(最大称量值)玛法不能用手干脆取,应用镊子取,称后刚好放回砝码盒,以免生锈。

防止天平与潮湿、有腐蚀性的物体接触。

加砝码时要轻放轻拿化学药品不能干脆放在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一样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再称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 示,其中的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称量液体的质量
密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2.定 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汽化:蒸发与沸腾两种形式,汽化吸热,酒精擦到温度计上,酒
精会挥发吸收热量,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随着酒精蒸发完毕, 温度计示数上升。狗伸舌头也是因为汽化吸收外界的热量。
液化:
可以压缩体积或者降低温度。常见的有液化石油气,打火机,雾
凝华:雪,霜是凝华形成的 升华:樟脑丸逐渐变小,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描绘图像如下
的是
()
A. 0℃的水比0℃的冰热
B. 0℃的冰比0℃D. 无法比较水和冰的冷热程度
• 6.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
冰块中时,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
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多半熔化时,试管中的

()
• A. 熔化一部分
• B. 全部熔化
• C. 一点儿也不熔化
横梁 标尺
砝码及 砝码盒
镊子
1、放在水平面上

2、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平 3、调节平衡螺母,使指
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 平衡螺母移动的方向
与指针的方向相反)
天平的使用方法
称 量
1、左物右码
2、砝码由大到小
3、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 量+游码的指数
称量结束
称量:化学药品要在左右两盘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同种纸。 潮湿的物品或液体的质量,放在玻璃器皿中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唯一的微粒,也有一些物质是由离子和原子构成的。

2.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由二氧化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

3.分子的特点:(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很小,肉眼无法直接看见,只能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或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的仪器是普通光学显微镜;(3)分子之间存在空隙;(4)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其次是液体、固体。

;(5)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6)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和引力;(7)分子热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扩散;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到另一处的现象。

气体扩散速度大于液体扩散速度大于固体扩散速度。

(8)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质扩散越快;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缓慢,物质扩散越慢;4.请用分子的特点回答下列例子:一滴水中大约有15万亿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一定体积的水与一定体积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一定体积的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很大5. 50毫升的水与5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原因是:当水和酒精混合时,较小的水分子进入到较大的酒精分子的空隙中去了,所以总体积会减小。

【注意:①若同种物质混合,如100mL水与100mL混合,则总体积不变。

②芝麻与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它并不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6.分子总是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空隙增大;随着压力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缩小。

7.(1)用分子观点解释: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通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瓶里。

七年级上浙教版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浙教版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浙教版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提纲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扩散的原因,分子间的空隙为物质扩散提供了条件。

扩散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进行,而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 扩散现象能说明:一是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二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大,液体和固体不容易压缩是因为液体和固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

5.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6.托盘天平的使用:⑴调平: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③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注意:调平中若指针偏左,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若指针偏右,把平衡螺母向左调】。

⑵)称量:①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②估计物体的质量,用镊子由大到小把砝码放在右盘里,并调节游码直到指针重新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注意:称量过程中若指针偏左,应该增加砝码质量或向右移动游码;若指针偏右,应该减小砝码质量或向左移动游码。

】③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⑶整理:①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②游码归“零”。

7.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如果把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8.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定义式为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或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9.(1)对于同种物质:ρ是一个定值, m与v成正比,ρ的大小与 m、v无关。

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4)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第二节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它不随温度、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2、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6毫克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成人:50Kg—60Kg,大象6t;一只公鸡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4Kg。

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底座、平衡螺母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零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①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克)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 第四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 第四章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还有离子和原子)同种物质构成的分子种类相同,冰、水、水蒸气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性质:(1)分子很小,体积小、质量小;(只能用隧道显微镜观察到)(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再固体分子)(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4)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

3、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扩散现象。

正因为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就为分子的运动提供了“空间”而气体分子间的空隙较大,液体和固体分子间的空隙较小,所以气体物质扩散较快,而固体和液体物质扩散较慢。

4、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5、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体现了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在引力的作用下,露珠缩小到其表面积最小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7、黄豆与芝麻的实验是模拟实验,用宏观现象类比微观结构,不能直接得出分子间有间隙的结论第2节:质量的测量一、质量概念理解和单位换算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质量的含义: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物体质量的主要单位(标准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3、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6毫克1克=1000毫克以上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千克=1公斤,1斤=500克,1两=50克。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复习提纲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复习提纲

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1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资料第五章一、 知识提纲(一) 物态变化(物质三种状态,共6种变化)(二) 熔化—凝固图象(比较晶体与非晶体)物质汽化两种方式:蒸发、沸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温度℃时间/分ABCDEFG时间/分温度℃--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2(四) 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不同:相同:都是汽化现象,都要从外界吸热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五) 物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用分子观点进行微观解释 蒸发现象 沸腾越弱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数量有限 不同的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 液体温度越高,气体溶解能力越弱 分子运动论物质的酸碱性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常用PH试纸来表示: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中性酸性增强碱性增强(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注意:物理变化中不存在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则伴随着物理变化(八)判断下列物态变化过程1)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凝固)2)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液化)3)洒在地上的水变干;(蒸发)4)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5)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凝华)6)冬天的早晨,北方房屋的玻璃窗内结冰花;(凝华)7)樟脑球过几个月消失了;(升华)8)出炉的钢水变钢锭;(凝固)9)冬季带眼睛的人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液化)3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第04章 物质的特性-七年级科学章节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浙教版)上册

第04章 物质的特性-七年级科学章节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浙教版)上册

体质量大小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物体所含物质越多,物体的质量就越大。

如一桶 10 升的煤油的质量比一桶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等无关。

1、电子天平、磅秤等。

9平的使用步骤可归纳为"一放、二拨、三调、四测、五读、六收”于测微小物体(物体规格相同)的质量。

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时,可先测出多枚大头针的总质量,即得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用于测较大物体(规格一致)的质量。

测已知长度的铜线的质量,若铜线质量太大而无法直接用天平测量时,再根据总长度之比算出铜线的总质量密度还有一个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表示 “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 这一特性每种物质的密度是确定不变的,它并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一滴水和一杯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物质的密度受物态变化和温度的影响。

当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转换时,质量不变,体积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密度的变化。

当温度变化时,虽然质量不受影响,但体积要发生变化(如热胀冷缩),从而引起密度的变化。

量固体的密度(以铁块为例)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然后用细线栓好铁块将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将拴好的铁块慢慢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使铁块全部浸入水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和铁块的体积,减去原本量筒中水的体积,就可计算出铁块的体积根据公式计算铁块的密度量液体的密度(以盐水为例)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利用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同时不断从外界吸热。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体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同时不断向外界放热。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同时使它降低到一定温度,例如氮气。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核心知识点整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核心知识点整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核心知识点整理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 物质的分类方法:- 按物质的状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按物质的组成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按物质的来源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物。

2.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硬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表现出的性质,如燃烧性、氧化性等。

第二节物质纯净与混合1.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具有确定的物质性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的物质组成,物质性质不确定。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混合物分为均质混合物和非均质混合物。

3. 均质混合物与非均质混合物的特点:- 均质混合物组成均匀,无法用肉眼看出组分;- 非均质混合物组成不均匀,可以用肉眼看出组分。

第三节纯净物质的提纯方法1. 浓缩与稀释:- 浓缩是指将混合物中的溶质浓度增加,通常通过蒸发去除溶剂实现;- 稀释是指将溶液中的溶质浓度降低,通常通过加入溶剂实现。

2. 结晶法:- 把溶液慢慢冷却,溶质逐渐结晶出来,再通过过滤等方法分离出纯净物质。

3. 用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能够吸附杂质,通过与杂质的物质性质不同实现提纯。

4. 蒸馏法:- 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通过加热使其局部汽化,再通过冷凝使其变回液体,实现分离纯净物质。

第四节溶液的组成1. 溶质和溶剂:- 溶质是指能够在溶剂中溶解的物质;- 溶剂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2. 浓溶液与稀溶液:- 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含量高;- 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含量低。

3. 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 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含量超过了饱和度。

第五节溶液的分离1. 蒸发法:- 将溶液加热使溶剂蒸发,溶质留下,实现分离。

2. 结晶法:- 将溶液慢慢冷却,溶质结晶出来,通过过滤等方法分离溶质。

3. 沉淀法:- 利用溶液中溶剂加入其他物质时的反应产物成为沉淀,通过过滤等方法分离。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提纲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提纲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复习提纲第四章:物质的特性一知识汇总一、温度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l物质的特性第一节、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2、观察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或海波)的熔化过程:开始加热时并没有熔化,只是温度不断上升,体现在图象上是一段倾斜上升的直线。

达到一定温度(熔点)时才开始熔化,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表现在图象上是一段水平直线。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唯一的微粒,也有一些物质是由离子和原子构成的。

2.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由二氧化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

3.分子的特点:(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很小,肉眼无法直接看见,只能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或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的仪器是普通光学显微镜;(3)分子之间存在空隙;(4)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其次是液体、固体。

;(5)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6)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和引力;(7)分子热运动在宏观上表现为扩散;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到另一处的现象。

气体扩散速度大于液体扩散速度大于固体扩散速度。

(8)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质扩散越快;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缓慢,物质扩散越慢;4.请用分子的特点回答下列例子:一滴水中大约有15万亿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一定体积的水与一定体积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一定体积的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很大5. 50毫升的水与5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原因是:当水和酒精混合时,较小的水分子进入到较大的酒精分子的空隙中去了,所以总体积会减小。

【注意:①若同种物质混合,如100mL水与100mL混合,则总体积不变。

②芝麻与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它并不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6.分子总是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空隙增大;随着压力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缩小。

7.(1)用分子观点解释: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通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瓶里。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4.1物质的构成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第二,固体第三)3、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扩散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4、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练习1.一个厚壁钢瓶内盛有油,对油施加高压后,虽然瓶壁没有裂痕,但瓶内的油会从钢瓶壁渗出。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2.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3.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

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4-12甲所示。

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4-12乙。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C.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4.人们发现,长期堆放煤炭的墙角,不但地表和墙的表面会变黑,而且在地面和墙面的里层都会变黑。

如何解释这一现象?4.2 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2、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

常用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

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重、难)①调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衡量两端的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②称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归纳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归纳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归纳一、熔化与凝固1、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______态变为 ______态的过程叫凝固。

______需要吸收热量, ______需要放出热量。

2、根据固体熔化时的特点,把固体分为两类:______ 、______。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______,即有无熔点。

3、晶体举例:金属、食盐、海波(大苏打、硫代硫酸钠)、明矾、石膏、水晶、冰 ____________________。

. 非晶体举例:松香、塑料、橡胶、玻璃、蜂蜡 ___________。

4、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______、______。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 ______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 ______;5、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6、熔点是晶体固液两态的分界温度:当物质的温度大于熔点时为 ______态,当物质的温度等于熔点时为 ______态,当物质的温度小于熔点时为 ______态。

7、记住几种晶体的熔点:冰______ 、海波 ______。

二、汽化与液化1、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液化(也称 ______),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 态的过程叫汽化。

______需要吸收热量,______需要放出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__。

3、两种汽化方式的比较:4、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5、液体沸腾的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______、______。

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6、沸点是液体 ______ 时的温度,不同的液体沸点 ______,因为液体的沸点还与液体表面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 ______,所以同一液体的沸点在不同情况下也是不同的。

7、记住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______、酒精的沸点______ 。

8、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

新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主要内容、生活中的科学

新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主要内容、生活中的科学

姓名第四章物质的特性1、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之间不但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

2、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用质量表示。

质量的常用单位是千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调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2.称量。

取用砝码用镊子,左物右码。

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如果错放托盘成了左码右物,那么砝码质量减去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才等于物体的质量。

3.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

使用天平注意:1.用天平测量物体时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3、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质量/体积ρ=m/v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 立方米,它含义是体积为1立方米的水银,质量为13.6×103千克。

4、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热量。

热量的单位为焦耳。

物体吸收的热量除了跟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还跟比热有关。

5、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根据固体熔化时的不同特点,可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固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晶体熔化时温度叫做熔点,冰的熔点是0℃.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6、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浙教版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归纳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一、物质的构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__________。

常见物质中蔗糖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水是由_________构成的;酒精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2.若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混合液的总体积将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100ml。

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

3.打开香水瓶子,很快能闻到香味。

这说明分子处于_________________。

这是物质发生_____ 的原因。

4.分子的运动快慢与________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

5.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之间都存在着_________,固体、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要__________。

6.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________现象,但在________中扩散得最快。

二、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

质量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

所含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________。

1千克棉花的质量_______1千克铁的质量(大于、小于、等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______,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符号______。

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

单位换算:1吨=________千克;1千克=______克;1克=_______毫克。

.实验室质量的测量工具为______________。

3.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注意一下事项:(1)调平:把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上,把________移到衡量标尺左端的_______。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浮动范围_______。

当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______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______调。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还可以是:原子、离子。

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之间有空隙;②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质扩散也就越快。

(4)用分子观点解释:若将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混合液的总体积将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毫升。

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克服其他分子对他的引力,离开液面进入空气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沸腾的微观解释:一方面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要离开液体进入空气,另一方面,液体内部气泡壁上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

沸腾比蒸发剧烈得多的汽化现象,同时也认识到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一样)的。

6、物质在发生状态变化时只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变化了,并没有产生别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注意: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

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第二节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温度、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2、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6毫克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成人:50Kg—60Kg,大象6t;一只公鸡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4Kg.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浙教版)

一.物质的特性【1】熔化与凝固1.熔化与凝固的概念2.实验:硫代硫酸钠和松香的熔化;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3.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及区辨4.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2】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汽化的两条途经:蒸发和沸腾3.影响蒸发的因素4.液体的沸点及低沸点物质的利用5.液化的两条途经:冷却和加压6.汽化和液化的利用:卫星,空调,冰箱【3】升华和凝华1.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云、雨、雪、雾、霜、露的形成【4】吸热与放热1.吸热的过程:熔化、汽化和升华2.放热的过程:凝固、液化和凝华【5】物质的构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热运动)3.利用分子热运功的观点来解释汽化现象【6】物质的溶解性1.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溶解2.物质溶解能力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其中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3.溶解的吸热和放热:氢氧化钠放热,硝酸铵吸热4.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6.物质的酸碱性及其测定(pH试纸)二.光【1】光和颜色1.光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光的色散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3.物体的颜色形成的原因【2】光的反射和折射1.基本概念: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射平面、折射平面、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2.基本规律:反射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折射中空气中的角小于水(或玻璃等)中的角,如果光从空气射入水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果光从水射入空气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平面镜和虚像【3】凸凹透镜1.凸透镜的汇聚、凹透镜的发散及其焦点和焦距的概念2.物距和相距的概念3.P29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记住)4.照相机和发大镜【4】眼睛与视力1.眼睛的结构2.人类视力上的限制3.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原因及其矫正方法:近视戴凹透镜,远视戴凸透镜4.色盲三.运动和力【1】运动和能的多种形式1.运动:机械运动、声光电热运动、生命运动等2.能量: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等【2】机械运动1.参照物的选择2.机械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匀速和变速)和曲线运动3.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速度=路程∕时间;1米∕秒=3.6千米∕小时4.一段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4】力的存在1.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弹簧的弹力4.力的测量(使用弹簧):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N【5】力的图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及用图示表达这三要素的注意点【6】重力1.重力的存在及其作用效果2.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g的意义【7】摩擦力1.摩擦力的存在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和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大小(注意: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因素)3.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8】牛顿第一定律1.实验: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获得的历程3.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和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9】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第1节 物质的构成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第1节 物质的构成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例如,用折叠锻打工艺制作刀剑时,把堆叠的钢块加热后,再用大锤将其锻打成一整块钢块,就是用压力使各钢块接近到分子引力能发生作用的范围内,使钢块紧紧结合在一起。
3.物质三态的微观特征和宏观特征
物态
微观特征
宏观特征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证明引力的存在
[解析] 观察图可知:用手轻轻地碰一下附着着肥皂膜的棉线的任意一侧,这一侧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实验中通过棉线形状的变化可以推测分子间存在引力。
归纳总结能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固体、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而不散开,两铅柱粘合在一起而不被拉开,物体很难被拉伸等。
使注射器筒中吸入一定量的水,用手指堵紧注射口,推压注射器的活塞,注射器筒中水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化
现象分析
分子间存在引力,使大量分子能聚集在一起构成固体或液体
两块铅柱接触面上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使两块铅柱粘合在一起
水分子间有空隙,而推压活塞不容易将水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
归纳总结
B
[解析] 由于分子之间作用力的作用距离很小,把破碎的镜子拼在一起时,镜子碎片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距离,分子作用力就不起作用,所以破镜不能重圆,故B错误。
题型1 分子热运动
角度1 识别分子热运动
典例5 下列诗词加点部分,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zzd>一院香</zzd>B.三月江城<zzd>柳絮飞</zzd>,五年游客送人归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zzd>雪纷纷</zzd>D.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zzd>梨花落</zzd>晚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还可以是:原子、离子。

2、性质:(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4、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之间有空隙;②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质扩散也就越快。

(4)用分子观点解释:若将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混合液的总体积将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毫升。

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克服其他分子对他的引力,离开液面进入空气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沸腾的微观解释:一方面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要离开液体进入空气,另一方面,液体内部气泡壁上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

沸腾比蒸发剧烈得多的汽化现象,同时也认识到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一样)的。

6、物质在发生状态变化时只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变化了,并没有产生别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注意: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

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第二节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温度、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2、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

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6毫克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成人:50Kg—60Kg,大象6t;一只公鸡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4Kg.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

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底座、平衡螺母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①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③称量:左物右码(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用已经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时如果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左盘重,此时要向右盘加砝码或是向右移动游码,如果是指针偏右,则要减砝码。

④读数: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注意: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⑤整理器材: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

(向左移动)思考:有位粗心的同学错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问,此时物体的质量如何求算?将上述公式变为右盘物体质量=左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若砝码磨损了,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如果砝码生锈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第三节物质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一般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通常不同的物质,密度也不同;2、密度的公式:ρ= m/v(公式变形:m=ρv v=m/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1)对于同种物质:ρ是一个定值,m与v成正比,ρ的大小与 m、v无关(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v相同时,m越大的ρ越大(ρ与m成正比)当m相同时,v越大的ρ越小(ρ与v成反比)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立方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立方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1)常用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或克/立方厘米(质量/体积单位就可)(2)两者的关系: 1克/立方厘米=1000千克/立方米1千克/立方米=1×10-3克/立方厘米(3) 水的密度:1×103千克/立方米或1克/立方厘米(4)单位转化: 1毫升 = 1立方厘米= 1×10-6立方米1吨=1000千克=1×106克1毫升= 1×10-3升 1升=10-3立方米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ρ=m/v(2)测量步骤(固体):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m;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v;形不规则且不溶于水的固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来测定③计算ρ=m/v(3)测量步骤(液体):①量取一定体积液体并称重M1②倒掉V体积液体③称量剩余液体质量M2④计算液体密度ρ=(M1-M2)/V5、密度知识的应用:(1) 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 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3)判断物体是否空心一个质量为158克,体积为50厘米3的铁球,问: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方法一:如果V实<V物则物体是空心的V = m/ρ = 158克 / 7.9克/厘米3 = 20厘米3 < 50厘米3V空 = V球– V实 =50厘米3 - 20厘米3 = 30厘米3方法二:如果m实>m物则物体是空心的m=ρV = 7.9克/厘米3 × 50厘米3 = 395克 >158克方法三:如果ρ实<ρ物则物体是空心的ρ= m/ V = 158克 / 50厘米3 = 3.16克/厘米3 < 7.9克/厘米3只能判断出此球是空心的其中通过比较体积的方法最好,既直观,又便于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物-V实第四节物质的比热1、热量定义: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能量)的多少,用符号Q表示。

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有温差。

热传递的方向:热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放热,温度下降;低温物体吸热,温度上升。

最终两者等温,热传递停止。

2、热量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更大的热量单位是千焦(KJ)。

1千焦=1000焦耳3、热量的大小影响因素:温度的变化值、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种类(比热)4、比热: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降低)1℃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一种_特性____.它可以用来鉴别_物质___5、比热容的实质:(1)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比热容越大,吸热或放热本领越强(2)物质对冷热反应的灵敏程度;比热容越小,对冷热反应越灵敏6、比热表的阅读:⑴水的比热最大。

(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⑵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

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多少无关⑶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7、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气温的变化大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夏季陆地降升温快,海洋降升温慢原因:海洋(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岩石)要大,升温慢第五节熔化与凝固1、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3、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熔点;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5、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6、特点: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特点熔化条件:达到熔点,吸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特点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凝固特点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放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常见晶体:萘、海波、冰、石英、金刚石及各种金属常见非晶体:沥青、玻璃、松香、橡胶、塑料、石蜡等7、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固态;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为固液共存;熔化后温度逐渐上升,液态。

(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8、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标志是:看T-t的图像中有没有一段平行于横轴的等温图像。

第六节汽化与液化1、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b继续吸收热量。

4、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液体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通快慢。

5、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

(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回到室温)6、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7、电冰箱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在汽化时,从冷冻室吸热,又利用压缩机将气体的冷凝剂液化,向外放热,而将从冰箱的冷冻室“搬”到冰箱外面的。

第七节升华与凝华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干冰消失,冬季结冰的衣服变干,白炽灯用久了变细。

凝华现象:针状雾凇(人造雪景)、冰棍外的“白粉”、发黑的灯泡、霜的形成。

3、云,水蒸气上升至高空温度降低后液化成小水滴凝华成小冰晶聚,聚集成云。

雨,云中小水滴变大降落到地面。

雪,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低于00C),水蒸气凝华成六角形冰花,冰花聚结在一起形成雪。

露,夜间空气中水蒸气在气温较低时液化在植物体和其他物体的表面形成露。

雾,无风时,暖湿气流(水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雾。

霜,寒冷的冬天,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温度很低的地表物体和植物时,凝华成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