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文化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研究》2002年特刊
成语中的文化因素
封稚
华中科技大学
内容提要
汉语成语风格古朴,典雅精炼,其中保存了大量中华民族古代社会的人文信息,包括衣食
住行、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典章制度、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本文援引典型实例,分析中
国古代社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在汉语成语中的体现。
关键词:成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一1263(2002)50一0087一05
成语一般定义为“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汉语的成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
源不一。
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归纳起来,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以
及观念文化等。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民族表现形式,作为语言建筑材料单位的词汇,直接地反映
出语言的民族心理、思想情感、审美习惯等特征。汉语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的精华,以形象的手法、鲜
明的色彩、生动的形式反映着丰富的语言内容和深邃哲理。其中有些成语的语义可以从字面理解,如“过
目不忘、一无所有、不足为奇、知难而进、坐立不安、暴跳如雷”等。它们的意思或是“完全说出来的”,
或是不难被不同民族的人体会到的,其语义基本等同于字面表层意义。有些却只有知道其来源才懂得,
如“青出于蓝”(《荀子·劝学》)、“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蠢》)等。有的成语虽然似乎可以
作出字面解释,但并不意味着能真正知晓其全部内涵。这些成语生长于古代汉语的丰沃土壤,往往包含
各种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特点的深层意义。汉语成语的深层意义积淀着浓郁的民族传统因素,包含着古老
东方的文化底蕴。
一成语中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包括器皿、工具、服饰、饮食、建筑等以及其他中国特有的事物。古人用聪明的智慧和
勤劳的双手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其中一些己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或消逝,可是反映它们的词
语仍沿用至今。
“鼎”是我国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其状圆形,常见者为三足两耳。成语“三足鼎立”着眼于这种
器皿的特殊外观形状,比喻三方分立势力均衡的局面。“牛鼎烹鸡”,指用煮牛的大鼎来炖鸡,比喻大
材小用,是着眼于鼎的烹煮功能。古时的鼎有的用上等青铜铸成,并镌铸着精美图案和铭文,那是君主
贵族才得以拥有的宝物。成语“一言九鼎”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
于九鼎大吕”。相传“九鼎”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后因以代指王位或政权,乃夏、商、周三代的国
宝。“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的作用

之大,能与传世国宝相提并论。鼎,又因此获得盛大、巨大义,成语
“大名鼎鼎”、“鼎力相助”,就是这样来的。
根据《辞源》,古以农器“钱”为交易媒介。其后制币,因仿其形为之。战国晚期改铸圆周方孔形
之钱。铜钱之方孔,为便于携带计算以绳贯之,依定制千枚为一贯。所以成语“万贯家财”、“腰缠万贯”形容家境富裕、钱财丰足。它还被引用到“恶贯满盈”中,形容罪恶极多,就象穿钱一样,已经穿
满了整条绳子。
古人着装宽松随意,袖子既长且大,兼有今天衣袋的容物功用。成语“两袖清风”,说的是抖擞双
袖,内无分文贿赂,唯有阵阵清风而己,表达生动而风趣。“长袖善舞”使人仿佛看到古代舞女衣袖飘
飞的优美姿态:“峨冠博带”使人联想到古代高士超迈独行的儒雅风度。
封建社会里的妇女从小被迫把脚裹成三寸金莲,行走困难。现代妇女解放,早就摒弃缠足的陋习,
而反映这种现象的成语“裹足不前”却被保留下来,形容停_LL不前,多指心存畏怯、顾虑,也指思想保
守。
中国乃丝绸之乡,丝织物的种类繁多,其中有一种叫“锦”,其色彩灿烂如金,图案华丽精美。“锦”
于是出现在成语“锦衣玉食”、“锦上添花”、“锦囊妙计”之中表华美之义。“锦绣”并称,常用以
形容美好事物或比喻灿烂前景,如“锦绣河山”、“锦绣前程”等。
我国自古盛产茶叶,是茶的故乡,茶与饺子、豆腐被并称为中国三大国粹食品。古往今来,品茶与
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琴棋书画诗酒茶乃古代文人的七件雅事,就像百姓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那样重要。
“粗茶淡饭”、“茶饭不思”中.‘茶”与“饭”并称,可见“茶”的地位之重要。
早在远古时我国就是世界竹林的分布中心,竹子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古人以竹片制成
“简”,上面以漆或墨书写文字,这种竹简成为我国最早的文字载体之一。其形狭长,以素丝或皮条串
联成册,便成了我国最早的书籍。成语“罄竹难书”、“断简残编”、“名垂青史”反映了“书写”、
“书籍”、“历史记载”与青竹片的关系。竹书由皮条或绳子一排排串连起来,重量沉,体积大,不象
现代的纸质书本那样便于翻阅和携带,古人往往将它们一捆一捆地卷起来,竹书论卷而不论页,故有“开
卷有益”之说。竹笋的生长极为旺盛,人们就用“雨后春笋”来比喻新生事物蓬勃涌现。竹竿的生长结
构与木头不同,劈开儿节之后就可以顺着刀势轻易分开,“势如破竹”用以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
挡,比喻不可抵挡的气势。此外,古人还利用竹竿影子

的长短来测定时间和节气,“立竿见影”、‘旧
上三竿”就与此相关。
古人还将山川河流引入成语,据其特色赋予不同的喻义。如:径、渭是甘肃、陕西境内的两条河流,
古人认为径水浊,渭水清,两水在合流时清浊分明,成语“径渭分明”比喻人或事物的好坏就象径水和
渭水的清浊一样,分得清清楚楚。“中流砒柱”,原指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的黄河急流之中的砒柱山,
它任凭激流冲击而巍然不动。古人用这一坚不可摧的具体形象来比喻英勇坚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起
支柱作用。泰山乃五岳之首,处于远古大汉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繁荣的地区。相传远古时有七十二位君主
来泰山巡狩祭祀,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至明朝有十二位历代帝王亲临泰山封禅祭祀。“泰山北斗”、
“稳如泰山”、“泰山压顶”、“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等成语反映人们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二成语中的行为文化
我国古代行为文化,包括古人的生活方式、社会习惯、礼仪制度、宗教信仰以及教育娱乐等。汉人
的生活从原始、落后到今天的先进、发达经历了数千年的进化和发展,后人从成语中不难窥见古人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
古代社会生产力落后,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自出机抒”、“丝丝入扣”等成语我们
可以了解不同阶段古人的生产生活状态。“茹毛饮血”,是远古人群未知用火之时的生存状况。“刀耕
火种”,是农业技术尚未开化之前极其粗放的耕作方式:以刀挖穴点种,焚烧草木肥田。这种农业技术
其实在极少数的一些偏远山区现在仍有使用。中古时期我国纺织业兴盛,开始利用纺织机进行布匹生产。
“自出机抒”,说的是文章构思匠心独运,仿佛只有自家织机上才有此花纹图案。“扣”即“箱”,是
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织布时纬纱穿入经纱层后,依靠钢箱的推压使经纬交织构成织物,每一条经线都
必须毫不错乱地从箱中通过。“丝丝入扣”由此而来,常用来比喻文章、戏剧、表演作得十分细致,恰
到好处。
古代中国的社会特点与生活状况,一切细微之处,都通过汉语成语得到清晰的折射。
,’3长”和“李”在中国一百家姓当中排于前列,是使用得最为普遍的姓氏,所以人们习惯用“张二李四”来喻指平民百姓。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平民一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吃饭问题。中国的美食素以色香味俱全著称,早在
古代就拥有自己独特的烹饪技术和饮食习俗。例如“炮”,与今天军事上的“炮”不是一回事,它是一
种烹饪制作方法:把禽畜涂裹上泥巴放入火中烧烤,烧干后去掉外裹之物,涂上米糊,

再经油煎、锅蒸
等工序取出,加调料食用。成语“烹龙炮凤”的“炮”指的就是这种传统烹饪技巧。而“炮”,又是我
国古代传统中草药加工方法。中草药加工有锻、炮、炙、炒、渍、泡、蒸等,“炮制”乃其中之一,指
用烘、炒等方法把原料制成中药。成语“如法炮制”指依照己有方法制作中药,后引申为依照成法办事。
中国数千年的民族变迁充斥了无数诸侯征战和平民起义的历史。各国边境遇有外敌入侵时,士兵就
点烧狼粪报警,这种狼烟又称烽火。成语“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形容战争蔓延,四处动荡;“一
鼓作气”、“大张旗鼓”、“鸣金收兵”反映古人的作战习惯。现代人常用“名列前茅”来表示评比竞
赛中成绩优胜名次排列在前。“前茅”的“茅”实应为“旎”的借字,古时行军先头部队举着“耗牛尾”
装饰的旗子前行,遇有敌情变化则举此旗向后方部队示意。所以“名列前茅”实际上得名于古代军队的
徽记标志。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很多传统美德至今仍被提倡。如:夫妻之间应“相敬如宾”、“举案齐
眉”;晚辈要孝敬长辈,否则就是“不肖子孙”;宾主之间讲究“礼尚往来”,切勿“喧宾夺主”,即
使诉诸武力也应该“师出有名”、“先礼后兵”:为君要爱臣,应“礼贤下士”,为臣要忠君,要“鞠
躬尽瘁,死而后己”。“礼”是我国古代社会行为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不光是礼节仪式,还包括
法律、政治制度以及一系列社会制度。我国古代社会盛行宗法制度,个人与家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
与共,如王位、爵位的继承采取世袭制,朝廷中任命的官员多有裙带关系。“任人唯亲”、“株连九族”、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古人社会生活中宗法制度盛行,平民百姓受压制的黑暗现实的写照。
远古时候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落后,对自然的认识有相当大的局限,当面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
对生活苦难无能为力时,人们往往求助于宗教。因此,宗教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语
言。汉语成语的宗教源流主要有佛教、道教两支。佛教在公元一世纪的时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我国内地,
除在寺庙出家的和尚、尼姑外,还出现了大量在家修行的男女信徒,于是产生了成语“善男信女”。原
始佛教的人生哲学就是“苦”的哲学。佛教宣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认为整个世界和全部的人生
都是无边无际的茫茫苦海,“回头是岸”被吸收为成语,喻指即使罪恶深重,只要能幅然悔悟而改邪归
正就还有出路。源于佛教的成语有的与其仪礼有关,如“五体投地”、“顶礼

膜拜”:有的涉及其世袭
制度,如“衣钵相传”、“开山师祖”;有的来自经书教义,如“看破红尘”、“四大皆空”、“现身
说法”、“功德圆满”等。此外,汉语还从道教文化中吸取了不少成语,如“回光反照”、“六神无主”、
“返朴归真”、“心诚则灵”等。如今这些成语大部分己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宗教色彩而成为日常用
语。
占代嗜好读书的人家为防止蛀虫咬蚀书籍,在保管书籍时常在书中放置一种叫“芸香草”的植物,
它具有杀虫防霉作用,还能给书本留下缕缕清香,“书香”之名由此而得。人们遂用“书香门第”、“世
代书香”专指笃好读书、崇尚文化的人家和门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以读书为美、重视知识与教育
的优良传统。《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此句后来浓缩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乃氏久之计,非轻而易举之事。可见,教育的
重要性和艰巨性早为古人意识到。汉语成语保存了不少古人的教育思想,如“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以
身作则、因材施教”等,从“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学而不厌、博闻强识”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古人所推
崇的学习方法。这些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即使在今天也仍然适用。
三成语中的观念文化
观念文化,即传统观念、民族心理、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比较而言,观念文化较物质文化、行
为文化更易为人们保存。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其间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巨变非寥寥数笔所
能写尽,而许多传统观念、民族心理、思维习惯却代代相传,根深蒂固。
中国人素有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传宗接代的思想很重。人们所追求的家庭幸福是“子孙满堂”、“人丁兴旺”。上代人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训,下一代则以“光宗耀祖”为奋斗目标。旧时男
女尊卑观念严重,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婚后妻子要“从一而终”,要讲“三从四德”,丈夫却可以
“花天酒地”、“妻妾成群”。
古语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封建社会,普通人家的弟子只有考取功名去做官才能出
人头地。许多关于读书人刻苦勤学的轶闻遗事反映在汉语成语里,如匡衡“凿壁偷光”:杨时“程门立
雪”;苏秦、孙敬“悬梁刺股”;少年李白“磨柞成针”。为了登科及第,多少书生“十年寒窗”、“废
寝忘食”,这反映了人们崇尚读书而走仕途的价值观。
古代封建社会等级观念严重,就连戴帽子,贵族平民都有严格区别,贵族戴的是冠、冕,平民戴的
是愤。“冠冕堂皇”原指古代帝王官员衣着

体面,气势庄严,现在多用于讽刺华而不实、表里不一的言
辞。古人时尚“冠礼”,《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可见戴冠不但是一种装饰,也是
成人的标志、身份的标志。不同身份的人戴不同的帽子,因此给人以赞美,叫做“冠以美名”,假借别
人的名义,叫做“张冠李戴”、“冒名顶替”。
汉民族的心理文化在许多成语中得到体现。如“龙”是中国人崇拜的神物,汉人常以自己为龙的传
人而自豪,“龙”还象征着封建皇权的高贵和威严。因此,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龙”;新婚佳偶“龙凤
呈祥”;新郎是“乘龙快婿”。还有“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成语多含气度不凡、
才华出众的象征意义。再如:在汉人心目中“虎”为百兽之王,凶猛威武、强悍无比,故有“狐假虎威”、
“谈虎色变”、“虎视耽耽”、“如虎添翼”等成语。
自古汉人常用竹子来象征正直,廉洁、坚贞等高尚品德。竹竿“挺拔”、“常青”、“有节”、“宁
折不屈”。特别是竹节,给人一种“谨守法度”的印象。这一特征被大量用来表示精神情操上的理想境
界,“节操、气节、名节、贞节”成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士人们极为推崇的品质。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
奴,单于迫其叛国,苏武宁死不屈“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杖持,节族尽落”,此中“节”据史书记载“以
竹为之,柄长八尺,以耗牛尾为装饰”,它为帝王所赐,使臣所持,代表国家尊严与使臣使命。成语中
人们喻高尚的行为和品格为“高风亮节”,这凝集了汉人对竹子深厚的民族情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
城野战之大功,而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由上文我
们可以看出古人以右为尊的传统心理。汉人衣着实行右枉,以“被发左枉”来贬喻少数未开化原始民族
的服饰习俗;富贵人家居阁右,贫寒人家居间左;古人行走让路时习惯让出右边而自居左边,以示谦让。
人们的右手较左手更为严重有力,所以“佑助”指神灵之助,“佐助”指来自下位者微薄之力的辅助。
由此引申出右为正为中,左为偏邪不正、为偏差不谐的观念,成语“旁门左道”、“意见相左”、“无
出其右”等都应该遵循这一线索去理解。
历代汉族统治阶级以正统自居,而贬称南方少数民族为“蛮”,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这两个词
语沾染上他们贬斥性的评价,故而含有“不合理义、野蛮成性”等意义成分。成语“胡搅蛮缠”、“胡
作非为”、“胡说八道”、

“蛮不讲理”、“嚣张蛮横”等都是这一错误观念的历史产物。
汉民族把人的一切思维、感情、意志都归诸于“心”而非大脑的活动。古人认为心能感知能反应,
所以人会“心烦意乱”、,’’心急如焚”、“心不在焉”、“心花怒放”;心也是思维器官,所以人能“心
领神会”、“心有灵犀”、,’,臼坏巨测”;心还会产生感情,如“心心相印”、“忠心耿耿”、“三心
二意”。宋·苏轼《文与可画贯彗谷僵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在于胸。”汉人认为思想意识出
自内心,“内心”处在身体的胸腹部位,“胸有成竹”由来于此,类似的成语还有“胸无城府、胸无点
墨”等。
古人生活劳作中积累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汉语成语里有丰富的体现。如“否极泰来”、“物极必
反”、“乐极生悲”、“苦尽甘来”反映了事物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的辩证思想。“否”是
《周易》中的卦名,指坏运的卦;“泰”则指好运的卦,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会到来。古人知道,量变
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滴水穿石”、“磨柞成针”反映古
人对这一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古代哲学认为世界由阴阳两大对立面组成,矛盾普遍存在于世间万
物,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依存于一个统一的整体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已。·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的精辟论述反映出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思想,这种思想在“刚柔相济、尺长寸短、祸福倚伏、阳奉阴违、L1是
心非”等成语中得到体现。
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大多沉淀于该民族的语言文字当中,如果说汉语象一枚多棱镜,从各个不同角
度反射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事物风貌和其中蕴含的文化渊源及文化精神,那么成语便是这当中极璀璨
的一面。它风格典雅、含蓄、生动、简练,体现着丰富而深刻的民族内涵。研究汉语成语与中国文化的
关系,对汉语言本身的理解、对传统国学的继承发扬,必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史式1979《汉语成语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邓炎吕、刘润清1989《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朱瑞玫1989《成语与佛教》,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邢福义1990《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
杨林1996《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语文出版社
陈建民1999《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
林宝卿2000《汉语与中国文化》,科学出版社
莫彭龄2001《汉语成语与汉文化》,江苏教育出版社
(430074湖北武汉华中科技

大学中文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