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赏析
观潮课文解析讲解
观潮课文解析讲解
《观潮》是一篇描写钱塘江潮盛景的散文,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
作者首先描绘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数百艘艨艟战舰分列两岸,然后写潮水涌动的景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最后写潮水褪去,江面恢复平静的情景。
在结构上,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先总写观潮人数之多,再分写潮水汹涌和余波之平静。
在语言上,作者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描绘手法,如“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等,将战船操演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此外,作者还通过对水军操演的情景的描绘,暗示了宋朝的军事力量和抗击外敌的决心。
这也是作者在文中未明言的笔墨暗寓在纸外的深意所在。
总的来说,《观潮》是一篇描写生动、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对钱塘江潮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宋朝时期的水军实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观潮》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观潮》课文原文及赏析
《观潮》课文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时期。
这一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江边,等待着大潮的到来。
起初,江面上风平浪静,只有远处的船只在水面上缓缓移动。
突然,有人喊道:“潮来了!”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条白线从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显现出来。
那白线越来越近,越来越粗,像一堵移动的墙向我们扑来。
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大潮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潮头高达数米,犹如一座移动的山峰,汹涌澎湃。
江水翻滚,白浪滔天,一片壮观的景象。
大潮过后,江面又恢复了平静。
但人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被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深深打动。
赏析:
《观潮》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钱塘江大潮这一自然奇观的壮观景象。
首先,课文通过描述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时间和地点,为读者设定了一个具体的场景。
接着,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先描绘江面的平静,再描绘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描绘大潮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将潮水比喻为“一堵移动的墙”、“一座移动的山峰”,形象地表现了大潮的气势和力量;将大潮的声音比喻为“轰隆隆的巨响”,生动地描绘了大潮的震撼效果。
最后,课文以人们对大潮的深深感动作为结尾,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观潮》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周密的《观潮》鉴赏
周密的《观潮》鉴赏周密的《观潮》鉴赏周密的《观潮》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周密的《观潮》鉴赏。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观潮朝代:宋代作者:周密原文: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译文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
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列两岸;不久水军的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安稳。
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面升起,人和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只听得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山崩塌一样。
(等到)烟雾消散,水波平静,就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波而去。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鼓足勇气,逆流迎着潮水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苏轼《观潮》赏析
苏轼《观潮》赏析苏轼《观潮》赏析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苏轼《观潮》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
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是东坡居士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
苏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
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写下了此诗。
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舍看不简单,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本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重复之句。
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热点。
一种观点是“不过如此”。
庐山烟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萦梦绕,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一睹为快。
如果追求受挫,则此心决无安定之时。
等到有朝一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欣赏了这两个地方的景致后,这才觉得它们虽然美丽,却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感叹:“不过如此!”另外一种观点是“正是如此”。
认为:首句为想像、听说中之景。
末句为目睹后之景。
作者的追求得到了满足,没有失落,没有遣憾。
禅意是,很多人终身在追寻某种东西,未追求到手时是痛苦,追求到手后是厌倦、无聊,觉得“不过如此”,这样一来,人生便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作空虚而沉闷的摆动。
而具备了平常心,体验了生活禅,你在实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目标时,在看到了“庐山烟雨浙江潮”之后,发出会心的微笑:“正是如此!”(本人更偏重乐于运用此种寓意)我反复读了这首诗,我的理解是“原来如此”。
庐山烟雨,钱江大潮,漂亮壮观,令人神往。
如果没有亲临其境,绝对领略不到庐山烟雨的神秘莫测和钱江大朝的撼人心弦。
欲知庐山真面目,必需亲临此山中。
只有勇于探索,身体力行,苦学钻研,才能明白事理的真相,才能领略人世间的真缔。
通过亲自实践、观察、探索,由表及里,思想得到升华以后,再看“庐山烟雨浙江潮”,啊!“原来如此”!很多学佛的师兄和一些对唐诗或国学有兴趣的人都已经将大诗人苏轼——苏东坡居士这首《观潮》作了很多注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观潮》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观潮》课文原文及赏析《观潮》课文原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时期。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准备观看一年一度的潮水盛宴。
远处,江面上一片平静,只有几只白鹭在悠闲地觅食。
然而,岸边的人群却早已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大家都翘首期盼着大潮的到来。
突然,有人喊道:“来了!来了!”我们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远方的江面上出现了一条白线,越来越近,越来越宽。
那白线像一堵移动的墙,带着雷霆万钧之势向我们扑来。
这就是著名的“一线潮”。
随着潮水的逼近,声音也越来越大。
如同万马奔腾,如同雷霆轰鸣,那种震撼人心的气势让人无法忘怀。
潮水撞击岸边,溅起十几米高的水花,场面壮观至极。
然后,潮水开始缓缓退去,留下的是满地的贝壳和淤泥,以及人们惊叹不已的表情。
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让人既敬畏又赞叹。
赏析:《观潮》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细致的描绘,展现了钱塘江大潮这一自然奇观的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
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从清晨的平静到潮水的到来、高潮的展现再到潮水的退去,层次分明,节奏紧凑。
课文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将潮水比喻为“移动的墙”、“一线潮”,形象地表现了潮水的形态和动态;将潮水的声音比喻为“万马奔腾”、“雷霆轰鸣”,生动地传达了潮水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同时,课文也寓含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通过对潮水壮观景象的描绘,作者引导读者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观潮》是一篇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散文,不仅让读者领略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美,也启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苏轼《观潮》文学赏析
苏轼《观潮》文学赏析引言:《观潮》是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对于《观潮》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舍看不简单,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本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重复之句。
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热点。
下面是小编整理《观潮》的文学赏析,欢迎阅读!【赏析一】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
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
钱塘江大潮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
其二,是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中国古代的墨客词人多以钱塘大潮作描写对象,例如宋朝柳永著名的词《望海潮》中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周密的《观潮》则是用散文的形式,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
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点出题旨,揭示描写对象。
行文吐墨,亦饱含着激赏之意。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收拢文势,以示集中写此。
接写潮来之状,进入直接描写。
作者观察细微,而又大笔淋漓,由远及近,渐次写来。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水天相接之处,如银线一丝,触入眼帘。
以“银线”为喻,显示出作者极目远眺之态,立足点高,视线远,方能看清潮起之时的景况。
以“银线”为喻,又写出潮来之前的情境,很有生活实感。
不亲临其境,亲睹其状,是决计写不得如此逼真的。
“既而渐近”,因潮头奔卷而来,描写由远镜头,骤然跳成特写。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文势突兀而起,如山峦陡耸,文墨则横泼纵洒,恣肆淋漓。
作者倾万丈狂澜于卷面,声、色、形、势四者俱佳。
有其色:“玉城雪岭”,见其“白”,托喻新颖,环扣上文的“银”字,比喻城、岭,亦见其形;有其声:“声如雷霆”,比譬形象,显其声威激壮,撼人心魄;有其势:“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如同自天际压将下来,飞腾激卷,喷玉溅珠,极富动态,蔚为奇观。
《观潮》课文
《观潮》课文《观潮》是一篇近代中国文学经典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篇,被誉为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思想、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写实的风格,为读者们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面目。
本文将由以下三个方面对该课文进行分析和评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以及艺术手法。
一、主题思想《观潮》主题鲜明,可以概括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冲突的主题。
文章中的主人公莫言,是一位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进入西方现代文化不断输入的中国,抱有着种种困惑。
他看到了洋人手中的火枪,看到了他们洋银带来的消费,看到了中国社会中的改革者们对洋务运动的热情推崇,但是面对着鱼贩们杀鱼的时候被痛揍的场景,却又无从下手。
在这种文化冲突中,莫言的心境反复复杂,充满矛盾。
他不明白“现代文明”是否等同于进步与文化的提升,也不确定这个新事物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却又越来越觉得传统的中国文化无力发展,毫无约束力、控制力,没法和洋人的现代文明相抗衡。
因此莫言的心态和行动也变得疏离和无助,甚至发生了消沉的情感倾向。
二、人物形象在《观潮》这个作品中,鲁迅形象塑造十分鲜明。
主人公莫言是一位幻想家,他掉入自己的想象中,无法与现实发生有效地联系,内心的恐惧和无力感让他变得孤僻孤喘。
让他主宰的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忧虑的是自己的优越性与传统的托孤。
因此莫言这一形象不仅道出了中国现代文明对于传统文化的侵蚀,而且也触及了人性的深层结构。
另外,《观潮》中的鱼贩子也是不可少的人物形象。
他们是中国传统社会暴力的集中表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以及中国民众被经济拖累到国艰民困的生动表现。
三、艺术手法鲁迅在《观潮》中借用了大量的象征意义,这是他的最擅长的艺术手法之一。
例如文中所描述鱼贩伤人的情节,其实在象征意义上,是鲁迅在表达中国社会中“教化”无效与社会乱象不断的荒谬状况。
另外,鲁迅在文中使用的描写手法也是颇具特色的。
他并不像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写实派一样,通过细节描写去形象地塑造人物,而是通过内在的思想和感情的表达塑造一个逼真的社会形态。
观潮课文原文及课文分析
观潮课文原文及课文分析《观潮》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赵宗成、朱明元,并由忠诚参与朗读。
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
观潮课文原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传统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课文分析《观潮》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
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七绝·观潮》原文及赏析
《七绝·观潮》原文及赏析《七绝·观潮》原文及赏析1原文:七绝·观潮[近现代]毛泽东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译文及注释:译文钱塘江的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溅起的浪花拍赞向钓鱼台。
到处人山人海,大家一边观潮一边赞叹江潮阵容壮阔,犹如铁甲战马从容杀敌后回返。
注释雪花:浪花。
鱼台:即钓台,在钱塘江中段的富春江边,相传为东汉严光(子陵)隐居垂钓处。
人山纷赞:聚集观潮的人很多,大家一边观潮一边赞叹阵。
容阔:指江潮像千军万马排列成的阵容,非常壮阔。
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借喻雄师劲旅。
赏析:诗人写的这首《七绝·观潮》中,从头至尾,气势如虹,这不但写出了钱塘潮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一贯的气势。
内气与外景同时耦合,可谓真正的天成。
江山的大气碰上了一个真正能理解它的知音,当然这个知音(即是诗人)胸中的风云也只有万里江山才能容纳。
诗人眼中的钱塘潮阵容壮阔,来回奔腾,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势。
如此气壮山河的气魄的确也只有毛主席这样的大诗人才能胜任愉悦,一气呵成。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诗人紧扣题目“观潮”中之“观”字,具体描绘钱塘江潮涌的气势:“千里”指水域之宽;“滚滚来”指波浪之急,唐代诗人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其中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
“千里”,写波涛水域的面积;“滚滚来”,写波涛的速度和气势。
实现了多角度、多侧面地壮写涌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钱塘江的人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江身小,涨潮时,海水从宽达百余里的江口涌入,却受到江身小的狭窄的江岸挤压,形成涌潮。
而后面的涌潮又与前面的涌潮互相撞击,后浪推,前浪阻,浪峰壁立,江面奇观。
浪潮高达三五米,落差可达八九米,惊心动魄,势极雄豪。
“千里波涛滚滚来”恰好写出了钱塘江特殊地形的潮涌。
《观潮》原文及赏析
《观潮》原文及赏析观潮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观潮》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
观潮宋代·周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译文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
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列两岸;不久水军的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安稳。
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面升起,人和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只听得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山崩塌一样。
(等到)烟雾消散,水波平静,就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波而去。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鼓足勇气,逆流迎着潮水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周密《观潮》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周密《观潮》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周密《观潮》原文,解释,译文,赏析周密:观潮周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而豪民贵宦,争赏银綵。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
高台下瞰,如在指掌。
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这是白居易词《忆江南》之二的名句。
“钱江观潮”,早在汉魏六朝便成习俗了。
晋代大画家顾恺之还写过《观潮赋》。
唐宋时,中秋观潮之风更为盛行。
潮汐是一种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水位周期性涨落现象。
钱塘江下游由于呈独特的喇叭形,河身小而河口大。
宋时,海潮从肖山坎山、赭山之间的河道涌入。
这里不仅河道变窄,而且到闻家堰附近的“三江”口江面,河道弯曲成反“之”形,两地直线距离仅八公里,而河道却长十三公里。
这种“蛇曲”河道及其形成的“凹形回流”,造成上涨海潮与下泄江水互相撞击冲涌,从而产生巨大的钱塘怒潮。
记“观潮”,重在“观”,对“潮”的描绘文字极为简练。
从“观”字着眼,分别写所见景象的壮观场面:一、写江潮的壮观。
潮出海门,仅如银线,伟在奇幻,及至渐到近处,则形似“玉城叠岭”,声如“雷霆”,势如“吞天沃日”,伟在雄豪。
虽寥寥几句,却声色俱来,堪称神来之笔。
这是潮的壮观。
《观潮》原文赏析
《观潮》原文赏析
《观潮》原文赏析
导语:《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节选自《武林旧事》第三卷。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出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飒爽和观潮人群的惊叹不已,使读者身历其境。
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
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
钱塘江大潮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
其二,是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中国古代的墨客词人多以钱塘大潮作描写对象,例如宋朝柳永著名的词《望海潮》中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周密的《观潮》则是用散文的形式,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
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
周密《观潮》原文、注释及解析
周密《观潮》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观潮[宋] 周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②。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③,际天而来④,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⑤:“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⑥,艨艟数百⑦,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⑧,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⑨,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⑩,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11),皆披发文身(12),手持十幅大彩旗(13),争先鼓勇,溯迎而上(14),出没于鲸波万仞中(15),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而豪民贵宦,争赏银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16),珠翠罗绮溢目(17),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18),而僦赁看幕(19),虽席地而不容闲也(20)。
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21),高台下瞰,如在指掌。
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22),真若箫台蓬岛也(23)。
〔注释〕①本文选自《武林旧事》。
此书是周密人元后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即杭州)旧事而写的一部笔记。
“武林”,杭州的别称。
②既望,阴历十六日。
③玉城雪岭,形容潮头高如城、岭,色似玉、雪。
④际天,接天。
⑤杨诚斋,南宋诗人杨万里。
“诚斋”是其号。
⑥京尹,京城地方长官。
教阅,操练,检阅。
⑦艨(meng盟)艟(chong冲),巨舰。
⑧尽,极尽。
五阵,五种阵势。
⑨倏(shu舒)尔,忽然。
⑩水爆,在水面施放烟幕弹之类。
(11)泅,游泳。
(12)文身,身上刺花。
(13)十幅大彩旗,用十幅布缝制的大旗。
(14)溯迎,逆潮。
(15)鲸波,鲸鱼掀起之波;此谓巨浪。
(16)江干,江边。
(17)珠翠罗绮,此旧指插戴珠翠首饰、穿着绫罗衣裳之观潮者。
(18)皆倍穹常时,指价格都比平时加倍的高。
穹,高。
(19)僦(jiu就)赁,租用。
看幕,观潮的帐幕。
苏轼《观潮》赏析
观潮原文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注释庐山烟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
“庐山烟雨浙江潮〞此句诗意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欣赏一番。
未到千般恨不消:恨,遗憾。
此句诗意是:无缘去欣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青原惟信禅诗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
语录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群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这“三般见解〞,指得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
东坡此诗,正用此意。
译文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欣赏一番。
无缘去欣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典故这是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
苏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沉着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
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此诗。
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舍看不简单,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本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重复之句。
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热点。
一种观点是“不过如此〞。
庐山烟雨浙江潮,感慨:“不过如此!〞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他写的西湖诗“波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已修改)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赏析一、文章结构《观潮》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分为“潮来之前”、“潮来之时”和“潮退之后”三个部分,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潮来之前:课文开篇即点明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随后描述了观潮日(农历八月十八)的早晨,作者与观潮人群一同登上海塘大堤,眼前的钱塘江宽阔而平静,远处山峦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期待的氛围。
潮来之时:随着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如闷雷滚动,大潮逐渐逼近。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潮水从一条白线到横贯江面,再到如万马奔腾般涌来的壮观景象。
同时,对潮声的描绘也极具震撼力,仿佛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潮退之后:潮头奔腾西去后,余波仍漫天卷地,江面依旧风号浪吼,直至最后恢复平静。
作者通过这一描写,既展现了潮水退去后的景象,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
二、艺术特色生动的描写与形象的比喻:课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形容,将潮水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栩栩如生。
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潮水的汹涌澎湃,更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仿佛亲眼目睹了这一奇观。
侧面烘托与直接描写相结合:作者不仅直接描绘了潮水的壮观景象,还通过侧面烘托来增强表达效果。
如“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这些描写不仅表现了观潮人群的急切心情,也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与壮观。
精准的动词与形容词运用:课文中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也十分精准,如“踮着脚”、“沸腾起来”、“横贯江面”等动词,以及“宽阔”、“平静”、“风号浪吼”等形容词,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观察所得,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
三、情感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由衷赞美。
这种赞美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肯定,更是对人类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的庆幸和感激。
《沁园春·观潮》诗词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
《沁园春·观潮》诗词译文鉴赏及注释赏析《沁园春·观潮》是由吴伟业所创作的,全词描景状物、雄浑壮伟,抒怀感事苍凉沉郁,用典自然贴切,全无斧斫痕迹,纵横捭阖,洒脱不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沁园春·观潮》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沁园春·观潮》清代:吴伟业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
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
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
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
叹鲸鲵未翦,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沁园春·观潮》译文八月的钱塘江浪涛奔腾,潮头千尺犹如高大的山峰,潮声砉然使人魄动心惊。
浪涛中仿佛灵妃在看着我笑,神鱼一边飞舞,一边逐浪前行,那河伯冯夷擂响了大鼓,浪潮如素车白马前来相迎。
伍员曾被装进鸱夷革浮在江上,钱王曾命人用羽箭射退潮头,那怨气,那怒气,强过十万兵。
啊,多么高峻、雄伟的海潮啊,使人惊讶雪山在崩断,银河之水向西而倾!我回到孤舟在清风前吹响铁笛,多么想乘坐木筏,浮游万里,当个天河问话的客星。
唉,可叹凶猛的鲸鲵尚未剪除。
那可怕的战船排满了江岸,但海上明月正吐着光辉,歌声音乐声充满了杭州城。
只见那些弄潮的儿童,还有乘画舫观潮的男女游客,都笑着以手指我,说我是乘坐一叶扁舟的渔翁。
他们有谁能知道?我其实是观潮的枚乘,也是论水的庄生。
《沁园春·观潮》注释观潮:观浙江杭州钱塘江之潮。
八月奔涛:吴自牧《梦梁录·观潮》载:“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流十八日透为繁盛,二十日则稍稀矣。
”奔涛,浪涛奔腾。
崔嵬(wéi):山高峻貌。
砉(xū)然:皮骨相剥离之声。
灵妃:水中仙子。
苏轼《观潮》全诗翻译及赏析
观潮宋·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注释浙江潮:指钱塘江潮汐。
恨:遗憾。
翻译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都值得去观赏。
无缘去一饱眼福则会遗憾终身。
终于亲眼看到庐山、浙江的景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赏析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他写的西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也独步古今。
前者哲理趣味极浓,说明如陷在里面跳不出来,就常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相。
后者观察景物敏锐而深刻,譬如恰到好处。
《观潮》一诗,也是继于以往人生体验,看清自己心随境转、杂念丛生的冲动之后的淡雅,不随着冲动妄念走。
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
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
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也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
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
以禅理入诗的历代诗人都有,唐代的王维可以说是代表,因为他追慕隐逸恬静,后来更皈依佛教,所以很多诗表现了出尘的思想。
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都是例证。
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及至到来无一事”的禅语,也是烦恼即菩提的真实价值。
苏轼借《观潮》为题,抒写了一种经历妄念躁动,转而豁然超越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
《观潮》内容赏析
《观潮》内容赏析《观潮》内容赏析引言:《观潮》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观潮》内容赏析,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观潮》内容赏析(一)禅在於悟,在於用心去体会,心有所动而至感悟。
此诗就说明诗人观物悟禅的过程以及禅悟后的空寂旷达的心境。
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是那样美丽壮观,令人心醉神迷,倾心向往,如果不去观赏一番,真是令人遗憾终生。
去观赏了,看到的是庐山的蒙蒙烟雨,钱塘江纷纷滔滔,了无穷尽的潮汐。
初看之时,看到的是蒙蒙烟雨,滔滔潮汐的物象。
当你“到得还来别无事”,超越物相,而观物感悟,进入禅的境界后,那物相已不是原来的物相了,而成了佛的世界,禅的意境了。
虽然庐山还是照样的烟雨蒙蒙,钱塘江潮汐还是照样的宏伟壮观,但那已不是悟前的庐山烟雨,钱塘江的潮汐,这烟雨,这潮汐,就是佛,就是禅了。
这种禅悟,也就是对自然现象即悟即真,若有若无的感悟。
这种感悟,因人不同而有差异。
可以渐悟,也可以顿悟。
释迦苦修六年,某日夜睹明星而产生思想上的飞跃,豁然开悟,入於禅境。
前者是渐悟,后者是顿悟。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第一句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萦梦绕,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一睹为快。
如果追求受挫,则此心决无安定之时。
等到有朝一日,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欣赏了这两个地方的景致后,这才觉得它们虽然美丽,却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对此,世俗的感叹是:“不过如此!”而禅意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禅者会发出由衷的赞叹:“正是如此!”凡夫总是把极乐世界想像成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并且即使到了极乐世界,也感觉不到乐趣存在。
对于他们,日常的生活、熟悉的地方、得到了的东西就没有美妙可言。
占有一物便失去一物的剌激,如此永远陷于无聊——痛苦——无聊的恶性循环中,精神的流浪从不停止。
观潮·原文·翻译文·赏析·注释·作者
观潮作者:苏轼朝代:宋类型:诗观潮【原文】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观潮【翻译文】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
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观潮【评析】此诗是东坡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斜川手书的一道偈子。
东坡结束了长期流放的生活,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
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此诗。
对于此诗仅从字面解释是很简单的,但简单中又蕴含着不简单,不简单之处就在于本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是重复之句。
而最后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重复出现究竟何意也成了解读的热点。
观潮【注释】庐山烟雨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
“庐山烟雨浙江潮”此句诗意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
未到千般恨不消:恨,遗憾。
此句诗意是: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青原惟信禅诗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
语录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这“三般见解”,指得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
东坡此诗,正用此意。
观潮【赏析】暂无观潮【辑评】暂无作者苏轼的简介苏轼- [宋] -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
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
观潮课文原文及赏析
观潮课文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观潮课文原文及赏析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潮》赏析
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
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
钱塘江大潮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
其二,是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上;前浪遭遏,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我国古代的墨客词人多以钱塘大潮作描写对象,例如宋朝柳永著名的词《望海潮》中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周密的《观潮》则是用散文的形式,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
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点出题旨,揭示描写对象。
行文吐墨,亦饱含着激赏之意。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收拢文势,以示集中写此。
接写潮来之状,进入直接描写。
作者观察细微,而又大笔淋漓,由远及近,渐次写来。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水天相接之处,如银线一
丝,触入眼帘。
以“银线”为喻,显示出作者极目远眺之态,立足点高,视线远,方能看清潮起之时的景况。
以“银线”为喻,又写出潮来之前的情境,很有生活实感。
不亲临其境,亲睹其状,是决计写不得如此逼真的。
“既而渐近”,因潮头奔卷而来,描写由远镜头,骤然跳成特写。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文势突兀而起,如山峦陡耸,文墨则横泼纵洒,恣肆淋漓。
作者倾万丈狂澜于卷面,声、色、形、势四者俱佳。
有其色:“玉城雪岭”,见其“白”,托喻新颖,环扣上文的“银”字,比喻城、岭,亦见其形;有其声:“声如雷霆”,比譬形象,显其声威激壮,撼人心魄;有其势:“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如同自天际压将下来,飞腾激卷,喷玉溅珠,极富动态,蔚为奇观。
“吞天沃日”,欲给焰焰红日洗澡,欲将浩浩苍天吞下,尽夸张之能事,又该多大笔力!这是极写雪涛之威猛,气派之壮阔。
作者眼耳并用,目之所即,耳之所及,尽纳篇中;作者笔酣墨饱,飞旋挥洒,以动势写动态,大开大阖,文情有如繁管急奏,又有如劲弩连发。
读来令人豪兴大旺,意志倍振。
然后,作者用杨诚斋(杨万里)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作结。
引用诗句不是炫渊夸博,而是为着证之他人,是增强作者这样写的逼真感和真实性。
接着文章转入另一重境界,写“教阅水军”演兵之形。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一层;“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一层。
两层之间,互相勾连,映前带后。
以“分列两岸”之状,突出“奔腾分合”之势。
“奔腾分合”四字,文词高度简约而概括的内容甚为广泛,以少许胜多许,生动地描写了战船操演的情景:时而劈浪疾飞,时而跃波腾起,时而分隔两厢,时而又合舷并驶。
虽未明言操舵驾舟本领之高超,但其生动的情景刻画却将此意,尽传句外。
“并”字使文意有了迭进。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写出船上操练的具体情景。
“乘”“弄”“标”“舞”等动词要言不烦,出神入化,其龙腾虎骧之状,自可想见。
“如履平地”,写出其从容裕如的悠闲神态,矫健纵踉而如此起落平稳,其手段之高明,又自可想见。
然而,作者却又有未明言的笔墨暗寓在纸外,这就是,水军操演不是在平波展镜、水浪不兴的江面之中,而是在掀天揭地、“震撼激射”的江涛之上。
如果我们联系上文,就会深察作者在这里作如此描绘的深刻意图,以水涨船高的暗托、烘染来突现水军健儿。
尔后,文章进入演阵的实战演习描写。
“倏尔”以示来得迅敏,也使画面转换显得迅速。
作者声态并作地描写了这幅情景。
“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以人物隐形,示黄烟之浓;用“声如崩山”之比,喻“水爆”威力之大。
烟雾激卷,爆声震耳,是动的画面,惊魂撼魄。
当人们的视线被动的画面所牵引,当人们的心灵
被动的情景所黏吸,情景又迅速转入静的画面,“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显示出实战演习的战斗效果。
“一舸无迹”与“人物略不相睹”相照应,正是说明战船趁烟雾蔽江时,已疾驶远去。
夺魂褫魄的水军实战演习于此结束,文章转入意趣盎然的弄潮之景的描绘。
第三节主要句读以逗号,一气如注。
“披”“持”“争”“鼓”“迎”“出没”“腾身”等动词蝉联而下,令人眼花缭乱。
“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鲸波”写弄潮儿的矫健,抓住富于特征和表现力的情态,作传神的刻画。
巨浪滔天为弄潮儿设置了险恶的环境;披发文身,是民间习俗的出色点染。
“彩旗”“文身”则相映生色,使文章平添意趣,一幅古代的民间弄潮风俗画,鲜活壮美,悦人眼目。
上面所写“溯迎”“出没”只是写弄潮儿“鼓勇”之“勇”,下面“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的对比成文,则是突出弄潮儿本领之“强”。
可见,持彩旗弄潮不是为了装饰,乃是为着“夸能”,用某一具体的物体把某种无法直接显示出来的效果和情景突出地强调出来。
这是“彩旗”的主要作用。
“旗尾略不沾湿”在句中虽轻敷一笔,实在有扛鼎之力。
这是对弄潮儿本领的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在对江上的潮、船、人作了恣情淋漓的描绘后,镜头摇到岸上,观“观潮者”的盛况。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
作者特意点出“十余里”,逶迤而去,以路途的长显出观潮的盛;若仅有咫尺,是不见其盛的。
珠绮满目,车马拥道,是盛况的具体化。
行文至此,作者犹觉不足以尽意,再作侧面烘托。
看棚之内,席地无暇,插足不得。
作者泼墨在饮食看棚上,运意却在人潮上,真是人山人海啊!江心江岸,江潮人潮,连成一片。
而作者写观潮之盛又非目的,乃是以此反衬出江潮之美;否则,江潮不美,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观众呢?这实在是兴发此而意归彼的精妙
笔墨。
这篇散文精粹简练,作者布局谋篇,运思熔裁,遣词造句都很有功力。
深细和简约相依。
作者观潮观得深细,眼到耳到。
由远及近,点滴不漏;从声到色,从江心到江岸,尽收胸中。
作者观时深察入微、巨细俱到,但写时却大处落墨、小处渲染。
不是兼容并包,而是有所取舍剔存,抓住最有特征、最为典型的人、事、物下笔。
这样就达到深细和简约的相依相关:不深细则无从简约,不简约则见不出深细。
深细能发现事物的特点和本质,简约能成功地突现本质和特征。
例如写钱塘来潮时的景象,短短一句就写得气势飞动,逼真欲现,情景兼备,宏声壮采。
这是钱塘江独特情景的再现和艺术记录。
全文字炼句锻,无旁逸斜出的枝蔓,格调清新隽永,三两句就能刻画出形象,二三词就能传送出精神。
一句“腾身百变”,使健儿形神毕肖;一句“溯迎而上”,使健儿奋勇之态,跳跃纸上。
文章开篇入题,径奔主旨,戛然收束。
全篇安字置词都有刻形绘境的作用,无一虚设,没有浪费。
四幅图画各具情态,组成连轴画卷。
写江岸观潮,独立一段,似是闲文浪墨,与潮中诸物,形若无关;跟全文简洁特点,并不相称,然而细加研读,又深觉作者用墨精心,是增强描述的社会效果的不可或缺的笔致。
风景和风俗相融。
飞玉喷银、声震苍穹的钱塘江大潮是雄豪奇异的风景画;披发文身,手持彩旗,涛头弄潮是情味横生的风俗画。
风景画和风俗画的相互交融,丰富了读者的欣赏趣味。
风景因风俗而增色,风俗赖风景而添辉。
风俗画入篇,增强了文章的民族特色,使之具有道地的中国气派和
民族传统色彩。
对比和映衬相间。
白浪滔天映衬出水军操演的从容;波翻浪滚映衬出弄潮儿本领的高超;观潮盛况映衬出江潮壮伟。
通过映衬,作者所要描写的事物更加惹眼。
再有是对比,声如崩崖的操演之动对比出烟释声歇的江面之静;鲸波万仞的气象险恶,腾跃百变的变幻身姿对比出旗尾不湿的本领高强。
通过对比,作者所要刻画的人事更加突出。
对比和映衬两法又不截然割裂,而是交错相间,时而在这一角度出之对比,时而又在那一方面出之映衬,一切视表达的需要而定,广为采用,腾挪多变,显出作者笔墨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