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工系统工程课件_第二章_概述
合集下载
化工系统工程课件-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化工系统工程课件-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https://img.taocdn.com/s3/m/031610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0.png)
流程模拟与优化
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对化工过程 进行模拟,通过优化算法对过 程进行优化。
效果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 估,总结经验教训。
02
化工过程建模与仿真
化工过程建模
总结词
化工过程建模是化工系统工程的基础,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化工过程的 动态行为和性能。
详细描述
化工过程建模的主要目的是将实际的化工过程转化为数学模型,以便进行仿真、 优化和控制。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化学反应动力学、热力学、流 体动力学等,以及各种设备的特性。
生物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应用案例
以某生物化工厂为例,通过对其生产过程中的多个单元操 作进行优化,实现了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环境 污染的目标。同时,该案例还展示了化工系统工程在解决 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一:石油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石油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概述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将石油转化为各种化学品、燃料和材 料的过程。在化工过程中,分析和合成是关键环节,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减少 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技术
石油化工过程涉及多种化学反应和分离技术,如蒸馏、萃取、吸附、结晶等。通过对这些 技术的分析和优化,可以确能耗和物耗。
化工系统工程课件-化工过程 分析与合成
目录
•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概述 • 化工过程建模与仿真 • 化工过程操作与控制 • 化工系统工程应用案例
01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一门研究化工 生产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换、传递和 平衡的学科。它通过对化工过程的系 统分析,实现过程优化、节能减排和 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第1章化工系统工程概述PPT课件
![第1章化工系统工程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202da690c69ec3d4bb7544.png)
对大部分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当它的变量保持在一定范围 之内时,往往被近似表达为线性系统。
2020/7/25
29
1.2系统的分类
1.2.5 按照系统状态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1.静态系统:其状态不随时间改变的系统。 这类系统没有记忆,即某时刻的输出仅与系统当前输入有
关,而与其它时刻的输入无关。研究静态系统相当于分析系统 某一定态的性质。
概念
英文
拉丁文
Systems
Syn + histemi
S
“在一起” + “放置”
• 直观理解:把一些东西 “放置”“在一起”就形成“S”。
什么是系统 ? 学术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
2020/7/25
11
1.1系统的概念
1.1.1 系统的定义
美国的《韦氏(Webster)大辞典》:“有组织的或被组 织化的整体;结合着的整体所形成的各种概念和原理的结 合;由有规则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形式组成的诸要素 集合。”
子工程、计算机工 程、医学、心理学
等学科。 但该计划的成功未采用 一项
新技术,完全是综合运 用现有技术成
果的结果,是 大型系统工程成功的典
2020/7/25 范。
4
引子
Why?
要求: • 具有从整体、全局驾驭工作的能力和习惯,能统筹策划; • 在知识结构上,是“T”型人才; • 善于和上下级、左右机构与同志联系工作,沟通思想,能 够团结不同专业、不同观点的专家一道工作; • ……
2020/7/25
28
1.2系统的分类
1.2.4 按照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 类
1.线性系统:系统中某部分的变化引起其余部分的变化是线性 的,或者说系统的输入线性迭加时,系统的输出也线性迭加, 就称该系统是线性系统。
2020/7/25
29
1.2系统的分类
1.2.5 按照系统状态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1.静态系统:其状态不随时间改变的系统。 这类系统没有记忆,即某时刻的输出仅与系统当前输入有
关,而与其它时刻的输入无关。研究静态系统相当于分析系统 某一定态的性质。
概念
英文
拉丁文
Systems
Syn + histemi
S
“在一起” + “放置”
• 直观理解:把一些东西 “放置”“在一起”就形成“S”。
什么是系统 ? 学术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
2020/7/25
11
1.1系统的概念
1.1.1 系统的定义
美国的《韦氏(Webster)大辞典》:“有组织的或被组 织化的整体;结合着的整体所形成的各种概念和原理的结 合;由有规则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形式组成的诸要素 集合。”
子工程、计算机工 程、医学、心理学
等学科。 但该计划的成功未采用 一项
新技术,完全是综合运 用现有技术成
果的结果,是 大型系统工程成功的典
2020/7/25 范。
4
引子
Why?
要求: • 具有从整体、全局驾驭工作的能力和习惯,能统筹策划; • 在知识结构上,是“T”型人才; • 善于和上下级、左右机构与同志联系工作,沟通思想,能 够团结不同专业、不同观点的专家一道工作; • ……
2020/7/25
28
1.2系统的分类
1.2.4 按照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 类
1.线性系统:系统中某部分的变化引起其余部分的变化是线性 的,或者说系统的输入线性迭加时,系统的输出也线性迭加, 就称该系统是线性系统。
化工系统工程-化工系统工程-02_第3讲 数学模型
![化工系统工程-化工系统工程-02_第3讲 数学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f8e531190b4c2e3f5627632c.png)
数学模型的分类(p11)
数学模型 的分类
流程模拟系统设计角度:物性模型、过程单元模型、 系统结构模型等
建模的方式和信息依据:机理模型、经验模型(?)
对象的概率特性:确定模型、随机模型
(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以统计值的形式给出)
对象的时变特性:定态(稳态)模型、动态模型 对象的空间特性:集中参数模型、分布参数模型
数学模型是建模的最高境界,是对原型认识深 刻、研究透彻的体现。(p11王教授语)
什么是数学模型?
A model is anything used in any way to represent anything else
They are used to help us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subject matter they represent.
Case 1:
?
y = 2*x 是数学模型; P RT
a
y = x2
是数学模型; V b V (V b) b(V b)
Case 2:
数学模型
y 1= 2*x y2 = x2 方程组, 是数学模型; Case 3:
y 1= 2*x 1 + 5x22
y2 = x12 + 3*x 2 方程组,也是数学模型;如何表述?
2.1.4 流程模拟系统中的模型
物性模型:是流程模拟中的最基本的模型。其作用主要是解决被加工
流 物料的状态计算问题。通常包括焓、逸度、密度、压力、温度、相态、 程 模 组成等计算。方法或理论来源自化工(学)热力学、物理化学。 拟 单元模型:是为了解决基本单元过程与设备的计算问题,方法或理论 系 统 来源有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分离工程、传递过程等。 中 结构模型:是描述整套装置中各个单元过程之间联系方式的模型。 的 模 经济模型:经济分析 型 控制模型:动态模拟
系统工程理论基础课件
![系统工程理论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670eb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3.png)
•2024/5/3
•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13
信息论
信息论的产生与发展
于20世纪40年代末产生,其主要创立者是美国的数学 家申农和维纳。
狭义信息论:即申农信息论。主要研究消息的信息量、 信道(传输消息的通道)容量以及消息的编码问题。
一般信息论:主要研究通信问题,但还包括噪声理论、 信号滤波与预测、调制、信息处理等问题。
•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20
信息熵与物理学中熵在计算公式上仅差一个负号。熵是系 统紊乱程度的表征,而信息是表示系统不定性的减少。
一个系统所获信息量越大,系统就越有序,熵就越小。反 之,所获信息量越小,系统就越无序,熵就越大。
“信息量是一个可以看作几率量的对数之负数,它实质上 就是负熵。”
“熵的获得永远意味着信息的丢失,而不是别的。”
•2024/5/3
•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6
①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系统都是信息系统。无论是 机器还是生物,都存在着对信息进行接收、存取 和加工的过程。
②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系统都是控制系统。一个系 统一定有它的特定输出功能,必须有相应的一套 控制机制。
控制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从20世纪40年代 末到50年代是第一个时期,即经典控制理论时期。 控制论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即现 代控制理论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第三个时 期,即大系统控制理论时期。
内容。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信息是消息的“内核”。 从实用角度看,信息是指能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但事
先又不知道的消息、情况等。 维纳则认为: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在信息与物质、
能量之间划了一条界限;信息是系统的组织性的量度。
•2024/5/3
•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化工系统工程课件-第二章-概述
![化工系统工程课件-第二章-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7136d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c.png)
此外,化工系统工程还可以应用于环 保工程、资源利用、新能源等领域, 为解决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在这些领域中,化工系统工程的应用 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控制,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 物耗,减少环境污染。
02
化工系统工程的组成与特点
组成
化工工艺流程
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化学反应 及产物分离等环节,是化工生
优化方法
线性规划
通过线性不等式约束和目标函数,寻找满足约束条件的解,使目标函 数达到最优值。
非线性规划
处理非线性约束和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通过迭代算法寻找最优解。
动态规划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按照时间或空间的顺序逐个求解子问 题,以获得原问题的最优解。
遗传算法
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通过随机搜索和遗传变异寻找最优解。
05
化工系统工程在工业生产中 的应用案例
应用场景
01
石油化工
化工系统工程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油品加工、化学反应过程
控制、分离过程优化等方面。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石油
化工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02
制药工业
在制药工业中,化工系统工程的应用涵盖了药物合成、分离纯化、质量
控制等多个环节。通过优化制药生产流程,可以提高药物的生产效率和
它能够实现整个化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减少人工干预和操作失误,保障生产安全。
化工系统工程的应用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 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
应用领域
化工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包括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 制药、农药、染料、化学纤维等领域。
化工生产公用工程ppt课件-2供热系统
![化工生产公用工程ppt课件-2供热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b70b2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6.png)
热力工程所使用的水蒸汽为饱和水蒸汽。 一般在180℃以下比较合适,利用水蒸汽冷凝放出的潜热。
原因:一是饱和蒸汽有恒定的温度; 二是它有较大的给热系数。
2、水蒸汽用作驱动汽轮机(蒸汽透平) 化工生产如果有条件回收富余的高位能,生产中高压蒸汽, 为例提高热能的利用率,通常用来驱动汽轮机(蒸汽透平) ,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驱动压缩机等大功率设备。蒸 汽在汽轮机内作功后仍具有一定的压力,通过管路送给热 用户作力热源。
1、 发电机输出电功率计算 由水蒸汽焓熵图(h-s图)查得:在 P1,t1条件下,蒸汽焓为:h1=3075kJ/kg, 在P2,t2条件下,焓值为:h2=2735kJ/kg,绝热焓降至焓值为h绝 =2590kJ/kg,则有效焓降为:△h=h1-h2=340kJ/kg,绝热焓降为:△hi绝=h1 -h绝=485kJ/kg,此时该透平内效率为: η内=△h/△h绝=70% 输出的电功率为 N=ΔhQ1η管η机η联η电/3.6=4728.8kW 2、电动机输入功率计算 由于驱动两台压缩机的透平功率N1,N2分别为 3450kW,1345kW,电 动机需要的电功率为 N'=(N1+N2)/[(1-η变) (1-η增) η电动 ]=5147kW 3、 二者功率差
5) 启动加热炉 烘炉 升温 热用户并入循环回路。
2、开车
1
)检查安全控制
2) 确认最大启动粘度。
3) 冷启动开车
A.开启循环泵并且检查膨胀罐液位。
B.开启加热炉,导热油主体温度达到105℃,边加热边排气。
C.注意系统压力情况,一旦出现低压就排气,同时注意从膨胀罐补加
导热油。
4) 热启动开车
A.确定关断的原因,并排除造成关断的因素。
系统运行停止时,全部熔盐将流回熔盐槽中。 熔盐加热系统将熔融状态的熔盐通过循环泵输送给加热炉
原因:一是饱和蒸汽有恒定的温度; 二是它有较大的给热系数。
2、水蒸汽用作驱动汽轮机(蒸汽透平) 化工生产如果有条件回收富余的高位能,生产中高压蒸汽, 为例提高热能的利用率,通常用来驱动汽轮机(蒸汽透平) ,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驱动压缩机等大功率设备。蒸 汽在汽轮机内作功后仍具有一定的压力,通过管路送给热 用户作力热源。
1、 发电机输出电功率计算 由水蒸汽焓熵图(h-s图)查得:在 P1,t1条件下,蒸汽焓为:h1=3075kJ/kg, 在P2,t2条件下,焓值为:h2=2735kJ/kg,绝热焓降至焓值为h绝 =2590kJ/kg,则有效焓降为:△h=h1-h2=340kJ/kg,绝热焓降为:△hi绝=h1 -h绝=485kJ/kg,此时该透平内效率为: η内=△h/△h绝=70% 输出的电功率为 N=ΔhQ1η管η机η联η电/3.6=4728.8kW 2、电动机输入功率计算 由于驱动两台压缩机的透平功率N1,N2分别为 3450kW,1345kW,电 动机需要的电功率为 N'=(N1+N2)/[(1-η变) (1-η增) η电动 ]=5147kW 3、 二者功率差
5) 启动加热炉 烘炉 升温 热用户并入循环回路。
2、开车
1
)检查安全控制
2) 确认最大启动粘度。
3) 冷启动开车
A.开启循环泵并且检查膨胀罐液位。
B.开启加热炉,导热油主体温度达到105℃,边加热边排气。
C.注意系统压力情况,一旦出现低压就排气,同时注意从膨胀罐补加
导热油。
4) 热启动开车
A.确定关断的原因,并排除造成关断的因素。
系统运行停止时,全部熔盐将流回熔盐槽中。 熔盐加热系统将熔融状态的熔盐通过循环泵输送给加热炉
2-化工过程系统工程概论 PPT课件
![2-化工过程系统工程概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8baea7ee06eff9aef807d8.png)
具体地说,是将系统逐级分解成一系列子系统,根据系统分解原 理确定系统的解算方法及解算顺序;建立单元数学模型,进行系 统的稳态模拟计算,乃至动态特性分析;计算系统的可靠性与灵 敏度,进行设备设计及成本核算等。
数学模型的基本类型
理论模型 (1) 按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分类 经验模型
数 学
稳态模型 (2) 按对象的时态本质分类 动态模型
包括: 过程系统模拟与分析、过程系统综合、过程系统控制与操作、 过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等。
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的产生和发展
廿世纪60年代是化工过程系统工程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准备时期,代表性的研 究者有美国的Rudd和Watson(1968),Himmelblau和Bischoff(1968), 日本的矢木荣和西村肇(1969),苏联的Кафаров(1971)等,他们的论著 阐述了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把一个事物分解成许多独立的 部分,把问题分得很细,然后分别进行深入研究。由 于这样的研究方法往往容易把事物看成是孤立的、静 止的,因此得出的结论往往被限制在一个局部的条件 下,如果扩大到更大的范围来考察,那么整体的结论 就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系统工程学:把所研究的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也即把 一个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整体出发去研究系统 内部各组成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系统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综合研究的方法,即是系统工程研究方法。
我国从廿世纪70年代开始介绍这门新学科。廿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一学科发展 很快。
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 过程开发(又称为规划决策阶段),主要完成可行性研究,提 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 科研阶段,建立数学模型,描述过程对象的规律性与特点。 在数学模型基础上进行流程方案的开发,用流程模拟系统和经 济评价进一步进行可行性研究;
数学模型的基本类型
理论模型 (1) 按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分类 经验模型
数 学
稳态模型 (2) 按对象的时态本质分类 动态模型
包括: 过程系统模拟与分析、过程系统综合、过程系统控制与操作、 过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等。
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的产生和发展
廿世纪60年代是化工过程系统工程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准备时期,代表性的研 究者有美国的Rudd和Watson(1968),Himmelblau和Bischoff(1968), 日本的矢木荣和西村肇(1969),苏联的Кафаров(1971)等,他们的论著 阐述了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把一个事物分解成许多独立的 部分,把问题分得很细,然后分别进行深入研究。由 于这样的研究方法往往容易把事物看成是孤立的、静 止的,因此得出的结论往往被限制在一个局部的条件 下,如果扩大到更大的范围来考察,那么整体的结论 就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系统工程学:把所研究的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也即把 一个研究的对象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整体出发去研究系统 内部各组成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系统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综合研究的方法,即是系统工程研究方法。
我国从廿世纪70年代开始介绍这门新学科。廿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一学科发展 很快。
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 过程开发(又称为规划决策阶段),主要完成可行性研究,提 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 科研阶段,建立数学模型,描述过程对象的规律性与特点。 在数学模型基础上进行流程方案的开发,用流程模拟系统和经 济评价进一步进行可行性研究;
系统工程课件:第1章 系统工程概述
![系统工程课件:第1章 系统工程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16e46e5ad02de80d4d840dc.png)
15
15
第四节 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
目前,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已十分广阔。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系统工程 (2)经济系统工程 (3)区域规划系统工程 (4)环境生态系统工程 (5)能源系统工程 (6)水资源系统工程 (7)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8)农业系统工程 (9)企业系统工程 (10)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工程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在系统思想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中具 有突出地位和贡献。
整体思想和联系思想是科学系统思想的核心与实质。 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及 自组织理论等是系统理论的重要内容和SE的理论基础。
5
5
二、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
阶段 年代(份) 重大工程实践或事件
重要理论与方法贡献
1930
合计
学时数 5 5 5 6 6 7 12 2 48
3
第一章 系统工程概述
第一节 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第二节 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系统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第四节 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
4
第一节 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一、系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系统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只见森林” (朴素的系统思想)阶段→“只见树木”阶段→“先见森 林,后见树木”(科学的系统思想)阶段。
美国自动控制学家 L.A.Zedeh提出“模糊集 合”概念
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 计划
为现代SE奠定了重要的数学基础
使用了多种SE方法,其成功极大地提高 了SE的地位
7
二、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
1972 V
国际应用系统 分析研究所 (IIASA)在维也 纳成立
SE的应用开始从 工程领域进入到社会 经济领域,并发展到 了一个重要的新阶段。
15
第四节 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
目前,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已十分广阔。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系统工程 (2)经济系统工程 (3)区域规划系统工程 (4)环境生态系统工程 (5)能源系统工程 (6)水资源系统工程 (7)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8)农业系统工程 (9)企业系统工程 (10)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工程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在系统思想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中具 有突出地位和贡献。
整体思想和联系思想是科学系统思想的核心与实质。 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及 自组织理论等是系统理论的重要内容和SE的理论基础。
5
5
二、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
阶段 年代(份) 重大工程实践或事件
重要理论与方法贡献
1930
合计
学时数 5 5 5 6 6 7 12 2 48
3
第一章 系统工程概述
第一节 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第二节 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系统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第四节 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
4
第一节 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一、系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系统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只见森林” (朴素的系统思想)阶段→“只见树木”阶段→“先见森 林,后见树木”(科学的系统思想)阶段。
美国自动控制学家 L.A.Zedeh提出“模糊集 合”概念
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 计划
为现代SE奠定了重要的数学基础
使用了多种SE方法,其成功极大地提高 了SE的地位
7
二、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
1972 V
国际应用系统 分析研究所 (IIASA)在维也 纳成立
SE的应用开始从 工程领域进入到社会 经济领域,并发展到 了一个重要的新阶段。
化工原理 第二章 流体的流动和输送超详细讲解
![化工原理 第二章 流体的流动和输送超详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420d28d02d276a200292e1a.png)
密度 1 800kg / m3 ,水层高度h2=0.6m,密度为 2 1000kg / m3
1)判断下列两关系是否成立
PA=PA’,PB=P’B。 2)计算玻璃管内水的高度h。
解:(1)判断题给两关系是否成立 ∵A,A’在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种液体的同一水平面上
PA PA'
因B,B’虽在同一水平面上,但不是连通着的同一种液
10001.0 13600 0.067 1000 820
0.493m
作业 P71:3、5
要求解题过程要规范:
1、写清楚解题过程——先写公式,再写计算过程, 追求结果的准确性;
2、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统一成SI制。
第二节 流体稳定流动时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一、流速与管径的关系 1、流速v =qv/A
解:气压管内水上升的高度
P(表压) P(真空度) h ρ水g ρ水g 80103
1000 9.81 8.15m
3、液位的测定
液柱压差计测量液位的方法:
由压差计指示液的读数R可以计算 出容器内液面的高度。 当R=0时,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将达 到允许的最大高度,容器内液面愈 低,压差计读数R越大。
流体的单位表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
简称压强。
p F A
SI制单位:N/m2,即Pa。1 N/m2 =1Pa
工程制: 1at(工程大气压)= 1公斤/cm2 =98100Pa
物理制: 1atm (标准大气压)=101325Pa
换算关系为:
1atm 760mmHg 10.33mH2O 1.033kgf / cm2 1.0133105 Pa
在1-1’截面受到垂直向下的压力: 在2-2’ 截面受到垂直向上的压力: 小液柱本身所受的重力:
1)判断下列两关系是否成立
PA=PA’,PB=P’B。 2)计算玻璃管内水的高度h。
解:(1)判断题给两关系是否成立 ∵A,A’在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种液体的同一水平面上
PA PA'
因B,B’虽在同一水平面上,但不是连通着的同一种液
10001.0 13600 0.067 1000 820
0.493m
作业 P71:3、5
要求解题过程要规范:
1、写清楚解题过程——先写公式,再写计算过程, 追求结果的准确性;
2、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统一成SI制。
第二节 流体稳定流动时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一、流速与管径的关系 1、流速v =qv/A
解:气压管内水上升的高度
P(表压) P(真空度) h ρ水g ρ水g 80103
1000 9.81 8.15m
3、液位的测定
液柱压差计测量液位的方法:
由压差计指示液的读数R可以计算 出容器内液面的高度。 当R=0时,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将达 到允许的最大高度,容器内液面愈 低,压差计读数R越大。
流体的单位表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
简称压强。
p F A
SI制单位:N/m2,即Pa。1 N/m2 =1Pa
工程制: 1at(工程大气压)= 1公斤/cm2 =98100Pa
物理制: 1atm (标准大气压)=101325Pa
换算关系为:
1atm 760mmHg 10.33mH2O 1.033kgf / cm2 1.0133105 Pa
在1-1’截面受到垂直向下的压力: 在2-2’ 截面受到垂直向上的压力: 小液柱本身所受的重力:
第二章(序贯模块法1)
![第二章(序贯模块法1)](https://img.taocdn.com/s3/m/eb49a5a5f524ccbff1218450.png)
6
2013-7-18
化工系统工程—第二章 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
2.1 2.2 2.3 2.4 2.5
典型的稳态模拟与分析问题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基本方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面向方程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
2013-7-18
7
化工系统工程—第二章 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
2.2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基本方法
①序贯模块法(Sequential Modular Method);
开发最早、应用最广
②面向方程法(Equation Oriented Method);
所有的方程同时计算和同步收敛
③联立模块法(Simultaneously ModuIar Method)
兼有序贯模块法和面向方程法的优点
典型的稳态模拟与分析问题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基本方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面向方程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
2013-7-18
2
化工系统工程—第二章 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
2.1 典型的稳态模拟与分析问题
F1 F2 F3
F2 x 2
F1 x1 F2 x2 F3 x3
2013-7-18
18
化工系统工程—第二章 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
2.3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2.3.1 序贯模块法的基本原理 2.3.2 序贯模块法的基本问题 2.3.3 化工系统结构模型 2.3.4 系统分隔与排序 2.3.5 再循环物流的断裂 2.3.6 断裂物流变量的收敛 2.3.7 序贯模块法解设计问题
1
0
0
-1
2013-7-18
化工系统工程—第二章 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
2.1 2.2 2.3 2.4 2.5
典型的稳态模拟与分析问题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基本方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面向方程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
2013-7-18
7
化工系统工程—第二章 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
2.2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基本方法
①序贯模块法(Sequential Modular Method);
开发最早、应用最广
②面向方程法(Equation Oriented Method);
所有的方程同时计算和同步收敛
③联立模块法(Simultaneously ModuIar Method)
兼有序贯模块法和面向方程法的优点
典型的稳态模拟与分析问题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基本方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面向方程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
2013-7-18
2
化工系统工程—第二章 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
2.1 典型的稳态模拟与分析问题
F1 F2 F3
F2 x 2
F1 x1 F2 x2 F3 x3
2013-7-18
18
化工系统工程—第二章 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
2.3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2.3.1 序贯模块法的基本原理 2.3.2 序贯模块法的基本问题 2.3.3 化工系统结构模型 2.3.4 系统分隔与排序 2.3.5 再循环物流的断裂 2.3.6 断裂物流变量的收敛 2.3.7 序贯模块法解设计问题
1
0
0
-1
化工设计 ppt课件
![化工设计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a0994b4028915f814dc226.png)
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由有相应设计资质或咨询资质的单位来完成。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实质: 主要内容就是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报告,要求针对业主自己做出的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逐一地进行论证研究与分析。
相对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以下方面需要加强: (1)、重新收集信息资料,尤其是要求重新做市场预测分析; (2)、做初步的工艺计算,对项目的投资、产品成本、经济效益尽 可能详细估算; (3)、加强不确定性、风险性分析; (4)、得出明确的结论与建议
(10)、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 (11)、基建及投资规划; (12)、经济效益初步分析与评价; (13)、结论及建议
项目建议书的实质: 想投资该项目的主体,将它前期收集的所有资料(信息),经过加工
(初步定量计算、并结合专家经验)处理,按以上主要章节整理成一本文 件。其目的就是要打动上级决策者,让决策人下决心上该项目。
• 在向苏联方面方提出的《技术任务书》里,关于泥沙, 中方给出的数据是:到1967年,来沙可减少到50%; 50年之后,可减少100%。
• 苏联专家就此提出的修改意见是:“水土保持的措施 估计得低些,是比较审慎的”,然后就象小学生做算 术题一样,笔下一动就将1967年来沙改为“减少20%, 50年后减少50%”。
化工科研成果
化工生产力
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研究试验
中间工厂
工程设计
市场调研及论 证
工艺
题目 开题报告
小试
质材 设备
中试
工程研究
数模 工程设计
根据设计性质分类
概念设计
新技术开发过程设计
设计性质
初步设计
中试设计 基础设计
工程设计
技术设计(扩大初步设计 ) 施工图设计
第二章-化工生产基本过程PPT课件
![第二章-化工生产基本过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2631f359eef8c75ebfb331.png)
2021/7/24
10
(2)安全
• 正确地储存原料也是减少原料的损耗、避免安全事故 的发生,提高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在过去或即 使现在有些化工厂无论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直到正 常生产,都忽略了化工原料储存的环节,以至于化工 原料在储存的过程中造成原料的流失,甚至燃烧、爆 炸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必要的损 失。所以,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化工原料的储 存,以防止流失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2021/7/24
24
第二节 反应过程
(Reaction Process)
2021/7/24
25
应用知识:
1.不同反应器的结构特征、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2.反应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选择反应条件的依据; 3.操控各反应条件的方法与技巧。 技能目标:
1.能根据反应类型和对反应的要求正确地选用化学 反应器;
7
一、原料的选用与储存
(Selection, Use and Storing of Raw Material)
2021/7/24
8
一、原料的选用与储存
• 1、原料的选用
化工原料的选用,首先要考虑原料来源是否可靠; 其次要考虑运输是否方便、安全;再者在确定原料后, 要选择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的运输方式。所以原料的 选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技术的、经济的、 安全的、环保的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后,确定技术成熟、 经济合理、来源可靠,而且环境友好,又符合国家能 源政策的原料作为该生产装置的原料路线。
2021/7/24
19
2.固体原料输送
• 固体原料的输送都是敞开输 送过程,有的利用皮带输送 机,如右上图,进行具有一 定斜坡高度的输送,如电解 食盐水溶液之前的粗盐的精 制,就是利用皮带输送机械 将工业粗盐从粗盐仓库输送 到具有一定高度的食盐溶解 槽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CD E FGH
A BCD E FGH
系统分解: 对复杂系统,将所有模型方程全部联立求
解很困难,直接用序贯法又存在相互影响。 这时,可将该系统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各自联解,再序贯求解。
将大的、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子 系统的过程称为大系统的分解,目的是识别 出不可分割子系统。
A BCD E FGH
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为过程系统的整体研 究提供了技术手段。
各种类型的过程系统模拟软件不断出现。但就其 模拟计算求解方法而言,可以归纳为三类:
序贯模块法(Sequentia1 Modular Method); 面向方程法(Equation Oriented Method);联立方程法 联立模块法(Stmultaneously Modular Method)
断裂物流迭代计算步骤如下:
Step1 :假定断裂物流S4’ 的变量值,然后依次计 算单元模块A,B,C得 到物流S4的变量值。
Step2:利用收敛单元比 较S4与S4’的相应变量值。 若不等,则改变S4’为新 的变量值,重复Step1过 程直到S4与S4’两个变量 值相等为止。
问题: 收敛单元设置在哪个物流处?既如何选择断裂
面向方程法的问题:形成通用软件比较困 难;不能利用现有大量丰富的单元模块; 缺乏与实际流程的直观联系:计算失败之 后难于诊断错误所在;对初值的要求比较 苛刻;计算技术难度较大等。
2. 1.3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
联立模块法: 将过程系统的简
化模型方程与单 元模块严格模型 交替求解,又被 称作双层法.
物流?本问题中不仅可以是物流S4处,也可以 设置在物流S2或S3处。对于复杂系统,收敛单 元设置的位置不同,其效果也将不同。究竟设 置在何处为好,这要通过断裂技术去解决。 如何得到新的S4’变量值?如何保证计算收敛? 如何加快收敛,取决于收敛算法,还与断裂物 流变量的特性有关。
2.2.2 再循环物流的断裂
如图2—8(a)中的闪蒸单元,可依据闪蒸单元模型 和算法编制成闪蒸单元模块。
单元模块的单向性:
结定单元模块的输入物流变量及参数可计算出 相应的输出物流变量,但不能由检出变量计算 输入变量,也不能由输入、输出变量计算模块 参数。
序贯模块法的基本思想:
从系统入口物流开始,经过对该物流变量 进入的单元模块的计算得到输出物流变量, 这个输出物流变量就是下一个相邻单元的 输入物流变量。
2. 1.2 过程系统模拟的面向方程法
面向方程法:将描 述整个过程系统的 数学方程式联立求 解,从而得出模拟 计算结果的方法。
面向方程法又称联 立方程法
面向方程法的优点: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 灵活地确定输入、输出变量,而不受实际 物流和流程结构的影响。模型中所有的方 程可同时计算和同步收敛。
不可分割子系统:
A BC
不相关子系统:
A BC
D EFG
A BCD E FGH
流股断裂(Tearing) : 一般,对于大系统分解得到的子系统已
是不可分隔的,如(A,B,C)构成的。 当这样的子系统仍很复杂时,联立求
解仍困难,若断开某一个流股,则可采用 序贯法求解,而断开的流股变量则作为迭 代变量。选择断裂流股是该技术的关键.
化工系统工程课件_第 二章_概述
①过程系统的分析模拟
对某个给定的过程系统模型进行模拟求解, 可得出该系统的全部状态变量,从而可以对 该过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如图2—1所示。
信 息 流 图
根据信息流图
可以得出过程
-13
矩阵
2.1 过程系统模拟的基本方法
过程系统模拟计算量大且复杂,手工计算难以完 成。
依次逐个的计算过程系统中的各个单元, 最终计算出系统的输出物流。
计算得出过程系统中所有的物流变量值, 即状态变量值。
2.2.2 再循环物流的断裂
当涉及的系统为无再循环流的树形结构时, 序贯模块法的模拟计算顺序可以按过程单元 的排列顺序一一顺利完成。
用序贯模块法处理具有再循环物流系统的模 拟计算时,需要用到系统分解、断裂 (Tearing)和收敛(Convergence)等多项技术。
序贯模块法的优点:与实际过程的直观联系强; 模拟系统软件的建立、维护和扩充都很方便,易 于通用化;计算出错时易于诊断出错位置。
序贯模块法的主要缺点:计算效率较低,尤其是 解决设计和优化问题时计算效率更低。
序贯模块法计算效率低的原因:只能根据模块的 输入物流信息计算输出物流信息,在进行系统模 拟的过程中,对有再循环物流单元模块的计算需 要考虑断裂物流收敛计算,使问题复杂。
若行此 迭处 代的 计f算4 不。为零,则需修正x2的值,再重新进
这样可将四维求解问题降阶成了四个一维问题。
通过迭代计算,把高级方程组降阶为低级方程 组的办法称为“断裂”。
(图2—10)描述了断裂的过程
变就其量 是中x其2流中,股变称x量2为称x迭为2 代的断变收裂量敛流。性股流能,股。该的流收股敛只性有指一的个 的问目题的:?如果不选择流股x2,是否可达到简化
2. 1.1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序贯模块法:按照由各种单元模块 组成的过程系统的结构,序贯的对 各单元模块进行计算,从而完成该 过程系统的模拟计算的方法。
序贯模块法对过程系统的模拟,以 单元模块的模拟计算为基础。
依据单元模块入口的物流信息,以 及足够的定义单元特性的信息,计 算出单元出口物流的信息。
2.2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2.2.1序贯模块法的基本原理
序贯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的基础是单元模块(子程序),通常单 元模块与过程单元是一一对应的。
过程单元的输入物流变量即为单元模块的输入, 单元模块的输出即为过程单元的输出物流变量。
如:
单元模块:依据相应过程单元的数学模型和求 解算法编制而成的子程序。
(1)断裂的基本概念 首先考察方程组的断裂. 假设有一个由四个方程、四个未知变量组
成的方程组:
该方程组可以通 过联立求解得到 它的解。
也可以由另外的方式进行求解。
例如:假设x2的猜值,则:
f1解出x3 ;
f2解出x4 ;
f3解出x1
最后,利用f4来检验最初没定的猜值x2 是否正确。
如果f4为零,则可认为得到了方程组的解。
A BCD E FGH
系统分解: 对复杂系统,将所有模型方程全部联立求
解很困难,直接用序贯法又存在相互影响。 这时,可将该系统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各自联解,再序贯求解。
将大的、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子 系统的过程称为大系统的分解,目的是识别 出不可分割子系统。
A BCD E FGH
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为过程系统的整体研 究提供了技术手段。
各种类型的过程系统模拟软件不断出现。但就其 模拟计算求解方法而言,可以归纳为三类:
序贯模块法(Sequentia1 Modular Method); 面向方程法(Equation Oriented Method);联立方程法 联立模块法(Stmultaneously Modular Method)
断裂物流迭代计算步骤如下:
Step1 :假定断裂物流S4’ 的变量值,然后依次计 算单元模块A,B,C得 到物流S4的变量值。
Step2:利用收敛单元比 较S4与S4’的相应变量值。 若不等,则改变S4’为新 的变量值,重复Step1过 程直到S4与S4’两个变量 值相等为止。
问题: 收敛单元设置在哪个物流处?既如何选择断裂
面向方程法的问题:形成通用软件比较困 难;不能利用现有大量丰富的单元模块; 缺乏与实际流程的直观联系:计算失败之 后难于诊断错误所在;对初值的要求比较 苛刻;计算技术难度较大等。
2. 1.3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
联立模块法: 将过程系统的简
化模型方程与单 元模块严格模型 交替求解,又被 称作双层法.
物流?本问题中不仅可以是物流S4处,也可以 设置在物流S2或S3处。对于复杂系统,收敛单 元设置的位置不同,其效果也将不同。究竟设 置在何处为好,这要通过断裂技术去解决。 如何得到新的S4’变量值?如何保证计算收敛? 如何加快收敛,取决于收敛算法,还与断裂物 流变量的特性有关。
2.2.2 再循环物流的断裂
如图2—8(a)中的闪蒸单元,可依据闪蒸单元模型 和算法编制成闪蒸单元模块。
单元模块的单向性:
结定单元模块的输入物流变量及参数可计算出 相应的输出物流变量,但不能由检出变量计算 输入变量,也不能由输入、输出变量计算模块 参数。
序贯模块法的基本思想:
从系统入口物流开始,经过对该物流变量 进入的单元模块的计算得到输出物流变量, 这个输出物流变量就是下一个相邻单元的 输入物流变量。
2. 1.2 过程系统模拟的面向方程法
面向方程法:将描 述整个过程系统的 数学方程式联立求 解,从而得出模拟 计算结果的方法。
面向方程法又称联 立方程法
面向方程法的优点: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 灵活地确定输入、输出变量,而不受实际 物流和流程结构的影响。模型中所有的方 程可同时计算和同步收敛。
不可分割子系统:
A BC
不相关子系统:
A BC
D EFG
A BCD E FGH
流股断裂(Tearing) : 一般,对于大系统分解得到的子系统已
是不可分隔的,如(A,B,C)构成的。 当这样的子系统仍很复杂时,联立求
解仍困难,若断开某一个流股,则可采用 序贯法求解,而断开的流股变量则作为迭 代变量。选择断裂流股是该技术的关键.
化工系统工程课件_第 二章_概述
①过程系统的分析模拟
对某个给定的过程系统模型进行模拟求解, 可得出该系统的全部状态变量,从而可以对 该过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如图2—1所示。
信 息 流 图
根据信息流图
可以得出过程
-13
矩阵
2.1 过程系统模拟的基本方法
过程系统模拟计算量大且复杂,手工计算难以完 成。
依次逐个的计算过程系统中的各个单元, 最终计算出系统的输出物流。
计算得出过程系统中所有的物流变量值, 即状态变量值。
2.2.2 再循环物流的断裂
当涉及的系统为无再循环流的树形结构时, 序贯模块法的模拟计算顺序可以按过程单元 的排列顺序一一顺利完成。
用序贯模块法处理具有再循环物流系统的模 拟计算时,需要用到系统分解、断裂 (Tearing)和收敛(Convergence)等多项技术。
序贯模块法的优点:与实际过程的直观联系强; 模拟系统软件的建立、维护和扩充都很方便,易 于通用化;计算出错时易于诊断出错位置。
序贯模块法的主要缺点:计算效率较低,尤其是 解决设计和优化问题时计算效率更低。
序贯模块法计算效率低的原因:只能根据模块的 输入物流信息计算输出物流信息,在进行系统模 拟的过程中,对有再循环物流单元模块的计算需 要考虑断裂物流收敛计算,使问题复杂。
若行此 迭处 代的 计f算4 不。为零,则需修正x2的值,再重新进
这样可将四维求解问题降阶成了四个一维问题。
通过迭代计算,把高级方程组降阶为低级方程 组的办法称为“断裂”。
(图2—10)描述了断裂的过程
变就其量 是中x其2流中,股变称x量2为称x迭为2 代的断变收裂量敛流。性股流能,股。该的流收股敛只性有指一的个 的问目题的:?如果不选择流股x2,是否可达到简化
2. 1.1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序贯模块法:按照由各种单元模块 组成的过程系统的结构,序贯的对 各单元模块进行计算,从而完成该 过程系统的模拟计算的方法。
序贯模块法对过程系统的模拟,以 单元模块的模拟计算为基础。
依据单元模块入口的物流信息,以 及足够的定义单元特性的信息,计 算出单元出口物流的信息。
2.2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2.2.1序贯模块法的基本原理
序贯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的基础是单元模块(子程序),通常单 元模块与过程单元是一一对应的。
过程单元的输入物流变量即为单元模块的输入, 单元模块的输出即为过程单元的输出物流变量。
如:
单元模块:依据相应过程单元的数学模型和求 解算法编制而成的子程序。
(1)断裂的基本概念 首先考察方程组的断裂. 假设有一个由四个方程、四个未知变量组
成的方程组:
该方程组可以通 过联立求解得到 它的解。
也可以由另外的方式进行求解。
例如:假设x2的猜值,则:
f1解出x3 ;
f2解出x4 ;
f3解出x1
最后,利用f4来检验最初没定的猜值x2 是否正确。
如果f4为零,则可认为得到了方程组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