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 第三章 角度测量
普通测量学第三章角度测量
D 138 42 30 318 42 50
A 0 02 00 180 02 12
A 90 01 20 270 01 30 2
B 142 33 00 322 33 00 O C 181 20 40 1 20 50
D 228 42 00 48 42 10 A 90 01 10 270 01 20
2C 平均方向值
2.观测误差:有对中误差,其可采取强制归心或加改 正数的方法消除;目标偏心误差,尽量瞄准目标底部, 计算改正数;照准误差,是偶然误差;读数误差,取 决于仪器读数设备。
3.外界条件的影响
应选择微风多云、空气清晰度好、大气湍流不严重的条 件下观测。
仪
应
满
足
的
轴
线
条
件
照准部水准管的检验与校正
3.6.2
1.检验:将仪器整平后,将照准部旋转180º,
气泡仍居中,说明条件满足。若气泡偏离量
经
超过一格,应进行校正。
纬 仪
2. 校正:先用脚螺旋校正偏离量的一半,再 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 反复检验校正。
的 检 验
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
3.6.2
1.检验:选择高差不大相距约60米的A、B两点,在其
中点安置仪器, A点设标志, B点横放一根直尺,并
使A点、 B尺和仪器的高度大致相同。盘左瞄准A点,
经
固定照准部,纵转望远镜,在B尺读数为B1。盘右操 作读数为B2 。若B1与B2重合,则满足条件,否则计算
纬
视准误差c= ρ·B1B2/4D,若c>60″时应进行校正。
1.检验:用十字丝中点精确瞄准一点状目标, 固定竖直制动螺旋后,用微动螺旋使望远镜
测量学—内容大纲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一节 水平角测量原理
第二节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第三节 经纬仪的使用 第四节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
第五节 垂直角的测量方法 第六节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七节 角度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第一节 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第二节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第三节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第一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视距测量 第三节 地形图的测绘 第四节 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测量学》课程教案
《测量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测量学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学时安排:总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16学时。
4. 先修课程:无5.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测量学知识进行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测量学基础1.1 测量学概述1.2 测量学的基本原理1.3 测量学的基本方法2. 第二章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2.1 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2.2 常用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2.3 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3. 第三章角度测量与水平角测量3.1 角度测量概述3.2 水平角测量方法3.3 角度测量误差及其处理4.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测量4.1 距离测量概述4.2 钢尺测量方法4.3 光电测距仪及其使用5. 第五章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平差5.1 测量数据处理概述5.2 测量平差原理5.3 测量平差方法及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实验设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测量学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学生对测量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测量学教材。
2. 实验设备:具备完整的测量实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
4.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测量学资源共享,如学术论文、案例分析等。
5. 辅导资料:提供测量学相关书籍、期刊、论文等辅导资料。
六、第六章地形图与地形测量6.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6.2 地形测量的方法与步骤6.3 数字地形图的应用七、第七章建筑施工测量7.1 建筑施工测量概述7.2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步骤7.3 建筑施工测量实例分析八、第八章控制测量与测网布设8.1 控制测量概述8.2 控制点的选择与布设8.3 控制测量成果的整理与评价九、第九章地理信息系统与测量学9.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9.2 测量学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9.3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十、第十章现代测量技术及其发展10.1 现代测量技术概述10.2 卫星定位技术及其应用10.3 遥感技术在测量学中的应用10.4 测量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测量学 3章角度
3.4竖直角测量
竖直角:同一竖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0-90)
天顶距: 视线与天顶方向的夹角(0-180)
水平线
仰角 +16°48'36″ 俯角 -7°05'12″
180°
270°
α
0°
90°
180°
270°
0° α
90°
L
一.竖直角测量与计算 1.盘左:瞄M点(横丝切目标顶端),读数L
三.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补偿装置
A:盘左读数 900112 盘右读数 2695830
B:盘左读数 885236
注:竖盘注记形式 为顺时针
测 目 竖盘 竖盘读数 站 标 位置 ° ′ ″
左 90 01 12 O A 右 269 58 30
左 88 52 36 OB
180 00 21
左 右 40
1( 2
左
右)
• 2.方向法(三个或三个以上方向)
• 盘左:顺时针观测A、B、C……A 盘右:逆时针观测A……C、B、A 计算:
• 两倍照准误差 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º) • 各方向平均值=1/2[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º) • 归零后方向值=平均值-起始方向平均值(括号内) • 各测回归零后方向平均值 • 多测回观测时,按180º/n变换水平度盘(削弱度
光
路
读数显微物镜
聚光镜
水平度盘
二.DJ2型光学经纬仪
竖直读盘 反光镜
测微轮 换像手轮
DJ2经纬仪的读数 一般采用对径重合读数法——转动测微轮,使上下
分划线精确重合后读数。
3.3 水平角观测方法
角度测量
3 角度测量 §3.4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 3.4.1 水平角测量
⑵ 方向观测法 方向观测法成果计算 计算两倍照准差( c)值 ①计算两倍照准差(2c)值 2c=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180° ) c=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180° 盘左读数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2c=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180° 盘左读数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往往要观测几个测回,为也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 往往要观测几个测回, 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 按 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 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 180°/n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180°/n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工程测量学
3 角度测量 §3.4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 3.4.1 水平角测量
计算的结果称为方向值。起始方向有两个平均值, 计算的结果称为方向值。起始方向有两个平均值,应将此两数 方向值 再次平均,作为起始方向的方向值,并括以括号。 再次平均,作为起始方向的方向值,并括以括号。 竖直角测量方法 3.4.1 水平角测量
3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1.2 竖直角测量原理
刻度盘和在刻度盘上读数的 根据以上分析,经纬仪须有一刻度盘和在刻度盘上读数的指标 根据以上分析,经纬仪须有一刻度盘和在刻度盘上读数的指标 观测水平角时,刻度盘中心应安放在过测站点的铅垂线上, 。观测水平角时,刻度盘中心应安放在过测站点的铅垂线上,并能 使之水平 为了瞄准不同方向, 水平。 使之水平。为了瞄准不同方向,经纬仪的望远镜应能沿水平方向转 俯仰。 也能高低俯仰 当望远镜高低俯仰时,其视准轴应划出一竖直 动,也能高低俯仰。当望远镜高低俯仰时,其视准轴应划出一竖直 面,这样才能使得在同一竖直面内高低不同的目标有相同的水平度 盘读数。 盘读数。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读数窗反光镜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读数窗反光镜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二、读数设备与读数方法
112°54′30″
H
112
113
6543210
6543210
88
89
V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89°04′42″
读数练习
234°21′06″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照准标志:大花杆、 小花杆和觇标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经纬仪的十字丝分划板
单丝
上丝
中丝
双丝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下丝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2 经纬仪结构及其使用 3.3 角度测量方法 3.4 经纬仪检验与校正 3.5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
2 水平度盘
❖水平度盘:顺时针方向刻有0º到 360º的分划线,用来测量水平角。
❖水平度盘转动控制装置:位置变动 手轮和复测装置。
❖外轴装置: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经纬仪1
照准部
基座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读数显微镜 水平度盘
望远镜 上下制动螺旋
望远镜 上下微动螺旋
光学对中器
经纬仪2
竖直度盘
竖直指标水准 管微动螺旋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竖盘
盘盘左右
➢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观测方法
A
B
O
角度测量—认识角度测量原理(工程测量)
角度测量原理
角度测量原理
➢ 角度测量是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测量工作之一,分为水平角测量和竖
直角测量。
➢ 水平角测量用于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 竖直角测量用于测定高程或将倾斜距离转化为水平距离。
角度测量原理
➢ 水平角测量原理
铅
垂
线
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
面上的垂直投影所构成的夹角称为
′
水平角,通常以 表示。
水平角变化范围为 ° ~°
水平投影面
′
铅
垂
线
角度测量原理
➢ 水平角测量原理
在点的铅垂线方向上安置一水平
度盘,其中心′ 在通过点的铅垂
线上,设、方向线在水平度
盘上的投影读数为和。
则水平角为两读数之差,即:
=−
(当 > 时) 或
= − + ° (当 < 时)
铅
垂
线
线
铅
垂
线
角度测量原理
➢ 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同一铅垂面内,观测方向线与水
(+)
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又称
垂直角或高度角),通常以 表示。
(-)
水平线
竖直角变化范围为 ° ~±° 。
视线在水平线之上称为仰角,角值
为正;反之称为俯角,角值为负。
角度测量原理
➢ 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视线与水平线相交处的铅垂面内
设置一度盘,则竖直角可通过水
平视线读数与目标视线读数之差求
得。
竖
直
度
盘
水平线
铅
垂
线
第三章角度测量
②盘右(倒镜):β R=bR-aR ,下半测回 (B→A);
③上、下半测回合称一测回,计算一 测回平均角值:
L R
(3-3)
2
工程测量学
3 角度测量
测回法用盘左、盘右观测,可以消除仪器某些系统误差对测角的影响,校 核观测结果和提高观测成果精度。同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和各测回 间角值之差均不应超过相应细则、规范所规定之容许值(±40″)。否则应重测, 如各较差合乎要求,则分别取平均值。
• 掌握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 掌握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测角(水平角和竖直角)方法; • 自学经纬仪的检验校正; • 自学经纬仪测角误差分析和经纬仪测角注意事项; • 了解电子经纬仪的构造;
工程测量学
3 角度测量
§3.1 角度观测原理
一、水平角观测原理:
水平角是指地面上一点到两个目标点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
工程测量学
3 角度测量
经纬仪系列技术参数和用途
技术项目
经纬仪等级
DJ1
DJ2
一测回水平 方向中误差
1
2
DJ6 6
望远镜有效 孔径不小于
60mm
40mm
望远镜放大 倍数不小于
30倍
28倍
水准管 水平度盘 分划值 垂直度盘
6/2mm 10/2mm
20/2mm 20/2mm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往往要观测几个测回,为也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 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按180°/n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工程测量学
3 角度测量
⑵ 方向观测法 ——当一个测站上需要测量的方向数多于两个时,应
顾孝烈《测量学》(第4版)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角度测量与经纬仪【圣才出品】
第三章角度测量与经纬仪一、名词解释1.对中[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答:对中是指使仪器的中心和测站点的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2.水平角答:空间两相交直线投影到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夹角,水平角角值为0º~360º。
3.竖直角答: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其角值在-90°≤a≤+90°之间。
4.方向观测法答:当需要观测的水平方向数超过3个时,在依次对各个目标观测水平方向值后,应继续依原方向转至第一个目标,对其进行半测回中的第二次观测,即“归零”。
因照准部旋转了一个整圆周,故称为全圆方向观测法。
二、填空题1.竖直角有正、负之分,仰角为,俯角为。
【答案】正;负2.我们常说DJ6级经纬仪,D、J分别表示和。
【答案】大地;经纬仪【解析】我国大地测量仪器的总代号为汉语拼音字母“D”,经纬仪代号为“J”。
经纬仪的类型很多,我国经纬仪系列是按野外“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这一精度指标划分为DJ07、DJ1、DJ2、DJ6、DJ15五个等级。
例如“DJ6”表示经纬仪野外“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为6″。
3.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使的中心与的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答案】水平度盘;测站点【解析】经纬仪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
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水平度盘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竖直,并使水平度盘居于水平位置。
安置经纬仪可使用垂球或光学对中器进行对中。
4.经纬仪的对中误差对水平角测量的影响是边长愈短,影响。
【答案】愈大5.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答案】180°6.经纬仪顺时针注记盘左92°36'18",盘右267°23'34",求竖直角是。
【答案】2°36'22"7.竖直角观测中,盘左、盘右的竖盘读数分别为94°24′30″和265°35′54″(竖盘按顺时针标注),则最终竖直角为,竖盘指标差为。
最新版《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测量学、测定、测设、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面、绝对高程、相对高程、6°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参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正高、大地高。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水下及空间点位的科学。
(2)测定是指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置坐标,或根据测量得的数据绘制地形图。
(3)测设是指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测量在实地标定出来。
(4)大地水准面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不规则的闭合曲面。
(5)地球椭球面是把拟合地球总形体的旋转椭球面。
(6)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7)相对高程是指选定一个任意的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此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6°带,即从格林尼治首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划分为一个投影带。
(9)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经投影所得的影响平面中,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是直线,且相互垂直,因此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即得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0)参心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的大地坐标系。
(11)地心坐标系是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球面为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12)正高是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13)大地高是指地面点沿法线至地球椭球面(或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大地高。
2. 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是什么?测量学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内容;区别:测定是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得的数据绘制地形图,而测设是指把设计图纸上设计好的坐标实地标定出来。
3. 简述Geomatics的来历及其含义。
来历: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将大学里的测量学专业、测量学机构好测量学杂志都纷纷改名为Geomatics。
Geomatics是一个新造出来的英文名词,以前的英文词典中找不到此词,因此也没有与之对应的汉译名词。
第三章 角度测量
DJ6型光学经纬仪
2)、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及其读数方法
度盘最小分划值30’,分微尺总长为30’, 分成30个大格,每大格1’,再分成三小格, 每小格为20 ”。
读数窗显示: 上面读ΔL 指标线是单线 中间读竖盘L0 指标线是双线 下面读水平度盘L0 指标线是双线
DJ6型光学经纬仪
读数方法 转动测微轮 水平度盘 L=49°30′+22′30″
图3-14
3-4. 水平角观测
• 整平——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 竖盘位于铅垂面内。整平误差1格。
3
3
1
2
1
2
气泡居中,1、2等高 气泡居中,3与1、2等高 用左手大拇指法则,转动脚螺旋,调节水准管气 泡居中(反复)。 一测回观测过程中,不得再调气泡。
3-4. 水平角观测
• (2)瞄准目标: • 瞄准—用望远镜竖丝精确瞄准目标的标志中心。
f.计算各目标间水平角值
方向观测法记录手簿
水平度盘读数
测 测 目 站 回 标 1 2 3
A B
盘 左(L)
0 / //
盘 右(R)
0 / //
2C
//
平均读数
0 / //
归零后的方 向值 0 / //
测回归零方 向值平均值 0 / //
简 图与 角值 10
附图
4
0 00 06 31 45 18
5
180 00 06 211 45 06
a.竖盘随望远镜一起转动。
竖盘指标不随望远镜转动而转动。
竖直度盘与读数指标
盘左
270
180
盘右
90 0
0
180
90
270
b.竖盘与读数指标相互脱离。 c.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指标铅垂。 d.指标铅垂、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为常数, 称为始读数: 盘左时一般 L0=90 ,盘右时 一般 R0=270 。
测量学 角度测量
经纬仪的对中整平
对 中
可用垂球对 中和光学对 中器对中 Plumb bob
tripod
水平角测量
经纬仪的对中整平
使度盘中心与测站 点在同一铅垂线 (plumb line)上
方法:张开脚架至架头大致水平后挂上垂球,然后
对 中
踩紧三脚架装上仪器,移动三脚架,使垂球尖离测 站中心12cm内; 如果垂球尖稍偏离测站点,就稍松开中心螺旋,在架 tripod 头上移动仪器,使垂球尖对准测站点,再拧紧中心螺 旋。垂球对中误差一般不大于3mm。
水平角:215˚06' 48 " 竖直角: 78˚52' 00 "
4、光学经纬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主要轴线: (1)望远镜视准轴CC (2)仪器横轴HH (3)照准部水准管轴LL (4)仪器竖轴VV 几何条件: (1)LL垂直于VV (2)VV垂直于HH (3)HH垂直于CC (4)十字丝竖丝垂直于HH
④归零后方向值的计算: 各方向平均读数分别减起始方向平均读数。
⑤ 各测回归零后平均方向值的计算: 各测回归零后方向值的平均值。 ⑥ 水平角的计算: 相邻方向值之差,即为相邻方向所夹的水平角。
方向观测法限差的要求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内2c互差 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 " " " 12 18 18 12 24
竖直度盘固定在望远镜的
旋转轴(横轴)上。主要
由竖直度盘、竖盘指标、
(竖盘指标水准管、竖盘
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
目前很多仪器用自动
补偿器代替了水准管。
根据度盘的刻划顺序不同,分为顺时针
注记和逆时针注记两种。
顺时针注记
逆时针注记
竖直角观测时竖盘位臵:
270° 180°
测量学第3章-角度测量
2.照准部
望远镜十字丝
13
(三) 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 3.水平度盘
度盘由光学玻璃高精度刻划而制成
水平度盘
顺时针0°~ 360°刻度;
仪器整平,水平度盘水平;
水平度盘与照准部脱离;
改变度盘位置,要使用
复测扳手或
度盘变换手轮。
水平度盘
垂直度盘和水平度盘类似,
0B
270B
位置垂直于水平度盘。
180B
74
90B
14
(四) 度盘读数装置和读数方法
4.J6经纬仪的 读数装置
J6经纬仪的读数装置 13 读数光路:
由反光镜采光,经
过一系列棱镜反射,
19
20
12
穿越垂直度盘、水平
9
10
11
18
17 15
度盘和光学分微尺,
14 1 2 16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终到达读数显微镜
8
成像,进行度盘读数。
7 4
6
22 23
24
25
盘左 瞄准J,读数j左 b左=k左-j左
瞄准K,读数k左
b
盘右 瞄准K,读数k右 b右=k右-j右
瞄准J,读数j右
B
精度要求:β左-β右 < ±40"
测站
取: b=(b左+b右)/2
水平角β是从起始方向(即第1方向)顺时针转
到第2方向所成的角度,观测时必须首先确定起始
方向, 然后按照“测回法”的次序观测。
DJ1 ≤ ±1
60mm
30× 6/2mm 10/2mm
经纬仪等级
DJ2
DJ6
≤ ±2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_第三章_角度测量
一、名词解释
水平角竖直角竖盘指标差
二、填空题
1.经纬仪主要由、和三 部分组成。
2.J6级光学经纬仪采用的测微装置一般有两种类型,其一为测微器,其二为测微器。
3.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和两项工作。
4.对中的目的是。
5.整平的目的是。
6.光学经纬仪的对中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对中,另一种是用对中。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 ′ ″)
半测回竖直角
(° ′ ″)
指标差
(″)
一测回竖直角
(° ′ ″)AB Nhomakorabea左
75 36 24
右
284 23 26
C
左
84 12 36
右
275 47 48
五、简答题
1.简述用垂球对中整平的外业操作过程。
2.简述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整平的外业操作过程。
3.简述测回法测角(一测回)的外业操作过程和角度的计算方法,并说明有哪些限差要求。
二,1,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2分微尺测微器,单平板玻璃测微器3对中与整平4使仪器中心通过地面点即所测角顶的铅垂线上。5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6 7测回法方向观测法8盘左盘右9读数-起始度数=L-90°起始度数-读数=90°-L 10竖轴横轴视准轴水准管轴11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13仪器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整平误差瞄准误差读数误差14半侧回归零差一侧会内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绘互差
4.简述方向观测法(四个方向,两测回,J2仪器)的外业操作过程和方向角度值的计算方法,并说明有哪些限差要求。
5.简述经纬仪的轴线有哪些,以及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关系。
6.简述照准部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和校正过程。
《测量学》填空试题库及答案
填空题库及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5-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6-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6371km。
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轴。
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29°。
9-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500km。
10-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参考椭球面。
11-我国境内某点的高斯横坐标Y=22365759.13m,则该点坐标为高斯投影统一6°带坐标,带号为22 ,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29°,横坐标的实际值为-134240.87m,该点位于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以西。
12-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该点的绝对高程,而至某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它的相对高程。
第2章水准测量1.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方法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三种。
2.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3.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4.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5.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6.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7.水准测量中,转点TP的作用是传递高程。
8.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882 m。
9.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10.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竖轴铅垂,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视准轴水平。
第3章角度测量1-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测量学》第三章角度测量
换像手轮
水平读盘 反光镜
(二) 经纬仪的操作
1、光学对中
要求:3mm (1)大致水平大致对中 眼睛看着对中器,拖动三脚架两个脚,使仪器 大致对中,并保持“架头”大致水平。 (2)伸缩脚架粗平 根据气泡位置,伸缩三脚架两个脚,使圆水 准气泡居中。
B
2、整平(leveling) 要求:1格
C
H L C V
H L
L’
L’
V
一、经纬仪轴线应满足的条件
1、VV⊥LL ——照准部水准
C
管轴的检校。
2、HH⊥十字丝竖丝——十字 H
H C V L
丝竖丝的检校
3、HH⊥CC ——视准轴的检
L
校
V
L’
L’
4.HH⊥VV
——横轴
C
的检校
5.竖盘指标差应为零 — —指标差的检校 6.光学垂线与VV重合 — —光学对中器的检校 7. LL∥VV——圆水 准器的检验与校正(次 要)
水平角(horizontal
竖直角(vertical
angle)测量
angle)测量
(一)水平角(horizontal angle) 定义
水平度盘(horizontal circle)
地面一点至两目标方
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 的夹角,称为水平角。 范围:顺时针00~3600
O
a
A b
B
β=b-a
a o b
270 0
180
x
90
2、计算公式
1 (1)指标差: x ( L R 360) 2 1 或 x ( 右 左) 2
对于顺时针注记的:
正确的竖直角α=(90°+x) -L=α左+x
测量学练习提3
第三章角度测量一.填空题:1.角度测量主要指()测量和()测量,常用仪器为( )。
2. 水平角为一点到两目标的( )所作两竖直面间的( )。
3.为了测定水平角值,根据水平角的观测原理,经纬仪必须具备()装置、()装置、()装置和()装置。
4.同一竖直面内某方向的()与()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又称()或()。
其中,仰角为(),俯角为()。
角值范围为()。
5.()与()的夹角称为天顶距,角值为()。
6.经纬仪一般分为()和()两大类。
7.光学经纬仪利用光学的()、()、()等原理进行度盘读数;电子经纬仪则利用物理()、()和()等原理显示度盘读数。
8.光学经纬仪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9.光学经纬仪有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其中,水平度盘不随照准部一起转动,但可通过(),使其转动一个位置。
竖直度盘以()横轴为中心,并与()横轴相连,随()望远镜一起转动。
10.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尺装置中,最小分划是(),一般我们估读到()。
11.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和()。
对中可利用()或()进行对中。
12.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与()位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铅垂,()处于水平。
13.常用的水平角观测方法有()和()两种。
14.竖直角的用途有()和()。
15.光学经纬仪的竖盘刻度通常有()注记和()注记两种。
16.光学经纬仪的竖盘指标是同()连接在一起,不随()转动而转动,只有通过调节(),才能使竖盘指标与竖盘水准管(气泡)一起作微小转动。
在正常情况下,当()居中时,竖盘指标就处于正确位置。
17.对于DJ6级光学经纬仪,当视线水平,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盘读数为定值,即盘左为(),盘右为()。
18.竖盘指标差为视线水平时的()与()之间的差值19.经纬仪主要有()、()、()、()和()这几条主要轴线。
20.根据角度观测原理和保证角度观测的精度,经纬仪的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水准管轴应()于纵轴,圆水准器轴应()于纵轴,视准轴应()于横轴,横轴应()于纵轴,十字丝纵丝应()于横轴,竖盘指标差应小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的原理
角度测量包括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一、水平角及其测角原理
1.水平角的概念
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沿竖直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所形成的水平夹角。
2.测角原理
如下图:
水平角β=n-m
二、竖直角测角原理
1.竖直角的概念
一点到目标方向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2.测角原理
如下图:
竖直角a=90。
- L
经纬仪就是根据上述角度测量的原理和要求设计和制造的角度测量仪器。
§3.2光学经纬仪及其使用
经纬仪按测角原理可分为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
一、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
光学经纬仪由三部分组成:
1.基座
2.水平度盘
分划值为1°。
3.照准部
基座上方可以转动部分的总称。
主要由望远镜、竖直度盘、水准器、光路系统、支架等组成。
二、DJ6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测微器有分微尺测微器(如下图)
单平板玻璃测微器
分微尺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度盘上的分划放大后经一定的光路系统折射到分微尺上,放大后两相邻分划长度与分微尺有效长度相同,分微尺有效长度(相当1°)分成6大等份,每大等份又细分成10小等份,每小等份分划值为1′。
读数时,落在分微尺内的度盘分划注记值为度值,该度盘分划与分微尺零分划间的完整小格数为分值,不足1小格估读出秒值(估读到0.1分),秒值为6的整倍数。
如上图,读数显微镜视场中,上方为水平角分微尺,下方为竖直角分微尺。
水平角为129°02 ′42″,竖直角为85°57′30″。
三、经纬仪的使用
1.对中
目的是为了使地面点位与水平度盘中心处在同一铅垂线上。
⑴垂球对中
比较方便,对中精度为3mm。
⑵光学对中
比较复杂,对中精度为1mm。
2.整平
用长水准器整平,先将长水准器设置为与两脚螺旋方向一致,调整该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然后,转动照准部90°,再调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
中。
重复以上步骤,使水准器在各个位置都居中,偏离不超过1格即可。
3.照准
观测水平角和观测竖直角应分别按下图的位置照准目标。
4.读数
按前面所述方法读数。
以上四个步骤中,对中与整平是安置仪器的基本步骤。
§3.3 水平角观测
水平角观测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两种。
一、测回法
1.测回法的概念
先盘左位置观测,再盘右位置观测,取盘左、盘右两次测角值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盘左位置是指竖直度盘在目镜向物镜方向线的左侧的观测位置。
盘右位置是指竖直度盘在目镜向物镜方向线的右侧的观测位置。
2.观测方法
⑴盘左
仪器在测站点对中与整平后,安置为盘左位置。
照准前方左侧目标A ,将水平度盘读数调成0°00′00″ (或略大),记下该读数a 1。
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照准目标B ,读下该读数b 1。
以上步骤称上半测回:11a b -=左β 。
⑵盘右
倒转望远镜,安置成盘右位置。
照准目标B ,读下读数b 2 ,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照准目标A ,读下读数a 2 。
以上步骤为下半测回:22a b -=右β 。
上半测回与下半测回合起来称为一测回,要求:"±≤40右左-ββ。
最后角值为:)(2
1
右左βββ+=
为了提高测角精度和减少度盘刻度不均匀误差,往往需要多测回观测,此时需变换度盘起始位置,变换方法为:
)1(180-︒i n
, n 为测回数,i 为测回序。
要求:测回差≤±24″。
最后角值为:)(1
21n n
ββββ+⋯⋯++=
3.记录与计算
测回法观测手簿 测站 测回 竖盘位置 目标 度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各测回平均
角值
° ′ ″
O
1
左
A 0 02 00
65 30 18
65 30 21
65 30 16
B 65 32 18 右
A 180 02 12
65 30 24
B 245 32 36 O
2
左
A 90 01 24
65 30 00
65 30 12
B 155 31 24 右
A 270 01 48
65 30 24
B
335 32 12
§3.4 竖直角观测
一、经纬仪竖直度盘的构造
竖直度盘固定在望远镜的一侧,度盘中心与望远镜转抽中心一致,当望远镜转动时竖盘也一起转动,但读数指标则不动。
指标上附有水准器 顺时针 读数指标 注记形式
指标装有自动补偿装置 逆时针
二、竖直角的计算
竖盘注记形式不同,计算公式也不一致。
1.顺时针注记 ⑴盘左:
(a)视线水平 (b)视线倾斜
由图可知:L -︒=90左α
⑵盘右
(c)视线水平时 (d)视线倾斜时
由上可知:︒-=270R 右α 即: L -︒=90左α
︒-=270R 右α )
右左ααα+=(2
1
2.逆时针注记
同理可得: ︒-=90L 左α
R -︒=270右α
3.区别顺时针与逆时针注记的方法
盘左位置时将望远镜由水平慢慢抬高,若读数反而减少,则为顺时针; 若读数随之增大,则为逆时针。
三、竖直度盘指标差的计算 1.指标差的概念
望远镜视准轴水平,指标水准器气泡居中,若指标读数不是90°或270°, 其偏差值称为指标差。
2.计算公式
以顺时针注记为例:
⑴盘左:
(a)视线水平 (b)视线倾斜
)
右左ααα+=(2
1
x
L +-︒90=左α
⑵盘右
(c)视线水平时 (d)视线倾斜时
x R -︒-=270右同理α
上两式相加得:
相减得:
由上可知,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可以消除指标差 四、竖直角观测 1.观测
⑴在测站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 ⑵盘左位置照准目标(横丝切住目标),竖盘水准器居中后读数; ⑶盘右位置照准目标(横丝切住目标),竖盘水准器居中后读数。
)
()右左︒--=+=1802
1(21L R ααα)
360(2
1
︒-+=R L x
2记录与计算
竖直角观测记录手簿
测站目
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
半测回垂直角
°′″
指标差
″
一测回垂直角
°′″
备注
O A
盘左98 24 18 -8 24 18
-3 -8 24 21
竖盘按
顺时针
注记盘右
261 35 36 -8 24 24
B
盘左
85 32 54 4 27 06
6
4 27 12
盘右274 27 18 4 27 18
§3.6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一、经纬仪的轴线
⑴视准轴CC
⑵横轴HH
⑶水准管轴LL
⑷竖轴VV
二、应满足的条件
⑴CC⊥HH
⑵LL⊥VV
⑶HH⊥VV
⑷纵丝⊥HH
⑸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x=0)
⑹光学对中器的视准轴与竖轴重合
§3.7 角度观测的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
一、仪器误差
制造工艺的局限性
校正不完善的残余误差
1.照准部偏心误差
照准部转轴中心与度盘中心不重合引起的误差。
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可消除该误差。
2.视准轴误差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所引起的误差。
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可消除该误差。
3.横轴误差
横轴与竖轴不垂直所引起的误差。
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可消除该误差。
4.竖轴误差
竖轴不竖直所引起的误差。
产生的原因:LL⊥VV不满足
水准管气泡没有严格居中
因竖轴倾斜方向不会随盘左、盘右变化,故不能通过盘左、盘右观测消除。
5.指标差
存在于在竖直角观测中,其指标差可以通过盘左、盘右观测消除。
6.度盘刻度不均匀误差
通过多测回取不同起始位置观测来减少度盘刻度不均匀误差。
二、观测者引起的误差
1.对中误差
垂球对中误差要求不超过3mm,光学对中误差要求不超过1mm。
2.目标偏心误差
水平角观测中,应尽量照准目标的下部(底部),以减少目标偏心误差。
3.照准误差
4.读数误差
三、外界条件的影响
如光线、能见度、风力、太阳光、仪器下沉等均对观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业:习题三:6、7、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