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公寓空间狭小 长期居住易致心理压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房间”长2.4米、宽0.72米,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上周,胶囊公寓迎来首个租客的消息引起市民广泛关注。

“空间这么狭小还没有窗子,如果长时间居住,心理能量将严重受限,最容易出现抑郁等问题。”昨日,武警总医院心理门诊史宇医生,给出了胶囊公寓的“心理承租”期限——一周。

现状八个“胶囊”已租出过半

自上周三迎来首位租客张琪女士后,经过一个周末,海淀区六郎庄由黄日新所建的8个胶囊公寓5间已有主,除张琪外,还有两男两女四位租客。

“都是高知人士呢!能跟他们住在一起我也很荣幸。”张琪说。在张琪的邻居中,有一位作家,一位诗人和一位中关村白领,以及一位电台编辑。和张琪一样,四位新租客都和黄日新签的都是三个月的租住合同。

目前,为了让租客更方便些,黄日新把“胶囊”分成了男女公寓,其中一个房间隔出的三个“胶囊”被确定为女生公寓,另外两个房间隔出的五个“胶囊”,均作为男生公寓使用。但是,洗手间和浴室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租客夜间上厕所要从三楼跑到外面去,洗澡也得去公共浴池。

感受试住“胶囊”睡觉缩成团

在位于海淀区六郎庄的一栋简易楼中,记者看到一间小房间被隔成三间胶囊公寓,给人一种单间式公厕被安装在屋内的感觉。

记者试着在床上躺下,但是身高1.62米的记者无法将腿伸直,翻身时腿也会磕到墙壁,只能缩成一团睡觉。

通过铁丝网,记者可以与间隔两间的住户无障碍交谈。而隔壁住户打电话时,记者可以清楚地听到对方的谈话内容。

空间受限心理容易压抑

“我在电视、报纸上看到了这个胶囊公寓,不仅没有窗子,而且连走动的空间都没有,看看都感觉不舒服,住在里面的压迫感、沉重感是免不了的。”史宇医生表示,他的一位朋友租住在一个10平方米的小房间中,到了周末,宁愿加班也不愿待在“家”里,而和胶囊公寓相比,这个“家”还大了五六倍。

“胶囊公寓中空间严重受限,住在里面的人自由活动范围过小,所以心理能量也就会受限。”史宇医生说。

对于心理能量,也就是因空间狭小带来的压迫感,通常会有两个“出口”。一是发泄,也就是说,一部分人心理调适能力比较强,可以找到适当的方式,比如运动、K歌等,让能量释放到身体之外,那么住在胶囊公寓中的问题就不会太大。

但是,如果心理能量没有发泄出去,就会在人的身体内转化,这种内心的压抑就很可能会变成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别超一周不适合长期居住

有意思的是,住在狭小空间中,与睡在大马路上的心理反应竟然是相似的。

“空间太大与太小都会出现安全感缺失,这两种极端引起的是相似反应。”史宇医生说。

据了解,通常,那些本身患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或是心理上曾受过伤害的人,反而会相对喜欢类似胶囊这样的封闭空间。

在很多医院的心理诊室中,都会有一间心理测量室,就只有门而没有窗户,房间里面只装有一面镜子。像这样封闭的环境,会让患者们觉得里面很安全,更加愿意接受医生的询问与测评。

“类似胶囊公寓这样的房间,偶尔住一两晚或是最长一周,问题不会太大,但不适合长期居住。”史宇医生表示。

4月7日,在第一次接受本报采访时,张琪曾说打算在此“胶囊”中居住一年。

昨日,这位首个“胶囊”客则表示会在三个月租期满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续租。

改造让艳色照亮“胶囊”

如果受经济条件等所限,必须在这种狭小的空间中住一段时间的话,就要对自己的“胶囊”进行改造。

改造一:墙壁将两边白色的墙壁用糖果色的布覆盖,首选饱和度高的亮绿色或亮黄色,坚决忌用灰色、棕色等阴暗的颜色

改造二:灯要用黄色的灯光,而不是惨白的日光灯

溯源“胶囊”因加班文化兴盛

1979年,胶囊公寓起源于日本,最初的设计者是建筑专家黑川纪章。1985年,伴随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的举行,为接纳大量观光客而紧急修建的胶囊旅馆经媒体报道后被广泛知晓,充分体现了日本节约资源、空间的便捷概念。

在日本,胶囊旅馆只在繁华的都市才有,可怕的加班文化促进了胶囊旅馆的兴旺。几十个整齐撂起来的“胶囊”,每个里面“盛放”着一位因加班太晚无法回家过夜的顾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