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精准提升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精准提升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21T11:48:18.093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4期作者:杨文

[导读] 产业扶贫是指在贫困地区发展可持续的产业,目的是通过产业链条建设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

杨文

铜川市新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铜川 727031

摘要:产业扶贫是指在贫困地区发展可持续的产业,目的是通过产业链条建设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

关键词: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升;

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1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特征分析

1.1基本发展能力不够

不同贫困民族的家庭结构特点再次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汉族贫困户的家庭总人口和孩子数都略低于回族贫困群体,这可能与之前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但回族贫困群体由于家庭人口规模大而使得劳动力负担和学生数高于汉族贫困户,其家中老人数和病人数均高于汉族贫困家庭,这些特征无疑影响了其家庭日常行为,制约了其发展能力的提高。

1.2学习能力欠缺

该能力以户主文化程度、家庭用于征订书报和期刊的费用支出,以及获取农业生产信息的渠道来反映。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学习能力就越高,见识就越广,求知欲望就越强烈,用于学习支出就越多。调查进一步呈现了不同民族贫困户的学习能力特征差异性,汉族贫困户户主受教育年限比回族贫困户户主高出0.38年,其年书报征订费比回族高出18.56元,这也许与回族群众传统的“崇商”有关。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再次显示,少数民族贫困户主要依靠政府和亲朋邻居,从图书报刊和互联网渠道获取信息相对较少。

1.3投资能力脆弱

以家庭资产、家庭负债和投资意愿三个指标来反映贫困农户的投资能力。家庭资产存量越多,一定程度为贫困农户发展提供了投资储备。选取贫困农户房屋结构、家庭耐用品拥有量来反映贫困家庭资产的多寡;负债是制约农户投资能力的重要瓶颈,选取贫困家庭借款额来反映其负债状况;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选取“补贴领取时间”和“若有钱最想做的事情”来反映贫困户的投资意愿。

1.4沟通交际能力缺乏

选取邻里关系、平时交往人群和获取信息渠道三个指标来反映贫困户的沟通交际能力。良好的邻里关系是贫困家庭共谋脱贫致富的保障,沟通不力必然导致发展受阻;信息获取渠道来源越广,意味着贫困农户对外交流和打交道的能力越强。以“户主获取打工信息的渠道”来表示;贫困农户平时交往群体尺度的大小,是其发展能力提高的社会资本,交往尺度越广,沟通交际的能力就越强。

2产业扶贫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渠道

2.1直接影响路径

政府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平台优势,选择和引进企业实现就业帮扶,提升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和劳动技能,帮助他们摆脱“等靠要”的懒人思维;另一方面则根据对贫困人口实际情况的了解,鼓励他们成为新型经营主体或是股权投人,给他们提供机会和资源,使得贫困人口融入市场更加便利,参与竞争更具优势,从而提升他们自主奋斗、规避风险的能力。

2.2间接影响路径

2.2.1通过经济发展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收入,增加非农收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贫困人口在产业链条中能够提升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农业园区或者规模农业的发展使贫困人口可以拥有更加先进和科学的农业知识和技术,以科学促进自身发展;电商扶贫、旅游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开阔的眼界,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2.2.2通过社会发展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产业扶贫可以提高贫困户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相信政府,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实现自我解困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不仅如此,伴随产业扶贫进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会给贫困人口提升良好的体验效果:宣讲活动和技能培训激励贫困人口自力更生,开阔眼界,积累知识和技能;饮用水和电路的改进保证贫困人口的身体健康,为自我发展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

2.2.3通过生态进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旅游、林业等产业扶贫项目会促进贫困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光伏扶贫促进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和节能减排,帮助当地人口树立环保和卫生意识,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3自我发展能力精准提升策略

3.1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贫困农户风险应对机制

一是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统筹层次;二是将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有机结合,确保贫困农户在遇到重大疾病时家庭经济不被拖垮,不致贫、不返贫。三是构建农村合作医疗、商业保险与部门监管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合理深入发展。四是从制度层面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权利,以法律和民间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专门针对贫困农民的济贫法和社会救助法,构建贫困农民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解除贫困农民后顾之忧,为其基本生活兜底。

3.2打破传统的生产认知

首先,迎合市场需求,增强产品竞争能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地贫困农户们的种植选择主要集中在苹果、桃子、西瓜上,种类十分单一,且种植方式传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种植种类和种植生产经营方式。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帮助贫困人口引进更多的农作物种类,丰富其种植选择,同时引导贫困人口形成科学生产、绿色生产的意识,如贫困农户可以生产有机蔬菜、绿色无公害水果

等,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解决农产品销路不畅问题。其次,转变经营方式,充分利用农家乐、自由采摘等形式吸引周边城市人口进行“周末游”,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接受订单、利用快递进行配送等。传统的经营方式农户只需负责生产农产品,等着果贩收购即可,但在这样的模式中贫困农户缺乏价格话语权,难以有效提高自身收入。因此,贫困农户可以将自家耕地规划一部分作为自由采摘区,提高单价,供游客自行观赏采购;而且借助网络的高效便捷既可以快速出售农产品,也可以掌握当前市场的需求变化,更好的调整种植选择。最

后,带领农民外出参观他人的致富模式,引导其认识到个人选择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告诫其“能出状元的不是只有种地这一行”;通过报刊、书籍、培训、宣讲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信息的获取,助其开拓眼界,学习外界先进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利用口口相传的形式,以真实可信的案例推广经验,鼓励更多贫困人口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观,为其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加强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鼓励农民积极参加户外运动,如创办广场舞队、锣鼓队、秧歌队等,在农闲时期进行村庄之间的友谊赛、竞争赛,对部分获奖的队伍予以物质和荣誉奖励,激发其参与其中的动力,于无形中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效果。其次,还要完善偏远农村地区的健身活动设施,为贫困人口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偏远农村向来都难以享受社会资源,但是公共健身设施既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又有助于延长其自食其力的年限,是必须大力支持的,而且,只有提供好健身设备才能引起贫困人口的重视,才能为其日后的运动锻炼提供便利。各村各镇应查漏补缺,市县乡合理承担费用,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确保村村都有健身娱乐活动中心,为健身娱乐活动提供场所。最后,村级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应大力开展保健保养知识普及活动,积极宣传食品卫生的重要性,倡导人们讲卫生、爱干净,饮食少油少盐、合理搭配膳食,对因卫生问题引起的身体疾病及时讲解,引起人们的重视。号召人们自觉锻炼,养成自我保健的良好习惯。同时,镇级、县级、市级的医疗卫生服务队也应定时下乡为贫困人口定期体检、答疑解惑、宣讲卫生保健的重要作用,纠正人们“小病基本靠扛,大病为时已晚”的错误观念,同时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完善基本社会保障,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博,左停.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产业化扶贫政策执行逻辑的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2016(4).

[2]杨科.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J].湖北社会科学.200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