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催化剂的化学组成

催化反应器中装填的催化剂是SCR工艺的核心。文献[6]详细列举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如V,O,、

Fe203、CuO、Cr203、C0304、Ni0、Ce02、La203、Pr60ll、Nd203、Gd:0,、Yb:O,等,催化活性以V20,最高。V205同时也是硫酸生产中将So,氧化成S0,的催化剂.且催化活性很高,故SCR-F.艺中将V:O,的负载量减少到1.5%(重量百分比)以下。并加入WO,或MoO,作为助催化剂.在保持催化还原NO。活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对SO:的催化氧化。助催化剂的加入能提高水热稳定性.抵抗烟气中As等有毒物质。商业应用的催化剂是分散在TiO:上,以V:O,为主要活性组分,WO,或MoO,为助催化剂的钒钛体系,即V20,一wofri02或V205一MoOyTi02。

2.2催化反应原理

催化反应原理是NH,快速吸附在V:O,表面的B酸活性点.与N0按照Eley—Rideal机理反应.形成中间产物,分解成N:和H:O,在0:的存在下,催化剂的活性点很快得到恢复,继续下一个循环.其化学吸附与反应过程如图3所示…。反应步骤可分解为:(1)NH,扩散到催化剂表面;(2)NH3在V20,上发生化学吸附;(3)NO扩散到催化剂表面;(4)NO与吸附态的NH,反应,生成中间产物;(5)中间产物分解成最终产物N:和H:O;(6)N2和H:O离开催化剂表面向外扩散.

2.3催化剂的结构形式

由于SCR反应器布置在除尘器之前.大量飞灰的存在给催化剂的应用增加了难度.为防止堵塞、减少压力损失、增加机械强度.通常将催化剂同定在不锈钢板表面或制成蜂窝陶瓷状.形成了不锈钢波纹板式和蜂窝陶瓷的结构形式,如图4、5所示。板式催化剂的生产过程为,将催化剂原料(载体、活性成分与助催化刹)均匀地碾压在不锈钢板上.切割并压制成带有褶皱的单板.煅烧后组装成模块.便于安装和运输…。蜂窝式催化剂的主要生产步骤为.将3种化学原料与陶瓷辅料搅拌.混合均匀.通过挤出成型设备按所要求的孔径制成蜂窝状长方体.进行干燥和煅烧.再切割成一定长度的蜂窝式催化剂单体.组装成模块。板式与蜂窝式催化剂的综合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板式与蜂窝式催化剂比较

板式和蜂窝式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与催化反应原理相同。只是结构形式有所区别。相比板式催化剂,蜂窝式催化剂可通过更换挤出机模具方便地调节蜂窝的孑L径,从而提高表面积,因此应用范围更宽,除燃煤锅炉外,还用于燃油、燃气锅炉,在很高的空速(GHSV)下获得较高的脱硝效率,其市场率占70%;板式催化剂在燃煤锅炉应用中有一定优势.发生堵塞的概率小。板式催化剂中的30%应用在燃煤电站。

2.4主要生产商

SCR下艺自1978年在日本成功地实现工业应用以后.工艺技术与催化剂的生产技术一直在不断地进步与完善.形成了由触媒化成与界化学为代表的蜂窝式和以Babcock—Hitachi为代表的板式2种主流结构与技

术.在本国的生产能力并没有太多扩大,可是技术已经向美国、欧洲及亚洲的韩国、中国台湾省及中国内地输出.目前各主要生产商生产的SCR催化剂及产量如表2所示.

表2国际上主要催化剂生产厂商

几大主要生产商各有特点.Babcock—Hitachi成立最早.自1970年成功开发了不锈钢板式催化剂.在燃煤电站的应用业绩居世界之首.在日本的安芸津工场共有5条生产线.日常运行3条生产线.在中国内地设有分公司.但暂未建生产基地。触媒化成公司生产蜂窝式催化剂.其触媒研究所20多年来一直对这一技术进行改进与完善。并先后向美国、德国及韩国进行技术转让.成为成功转让技术最多的公司。Argillon 公司从触媒化成引进了蜂窝式生产技术.又自主开发了板式催化剂技术.是唯一同时生产2种结构形式的催化剂公司。CoFinetech与日本三菱公司合作引进触媒化成蜂窝式技术.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和田纳两州设有生产基地.其蜂窝式的生产能力居世界之首。Topsoe公司自主开发了区别于不锈钢板式的波纹板式催化剂,并在美国建有2条、丹麦建有l条生产线.

锈钢板式催化剂图5蜂窝式催化剂单元

SCR 催化剂应用中的影响因素

在理想状况下, 脱硝催化剂可以长期使用。但在SCR 装置实际运行中,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寿命减少,如烟气中碱金属、砷造成的催化剂中毒,催化剂被烧结,催化剂孔堵塞,催化剂磨损,水蒸汽凝结和硫酸盐、硫铵盐沉积等。

催化剂堵塞和磨损是影响其机械寿命和活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催化剂构造上具有防堵和抗磨损性能,才能保证催化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SCR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 1 催化剂孔径

对一定的反应器截面,在相同节距下,板式催化剂的通流面积85%以上,蜂窝式催化剂的流通面积一般在80%左右,在实际应用中,选用较大节距的蜂窝式催化剂,其防毒效果可以接近催化剂。

一般情况下,20 ~25 g /m 时,板式催化剂孔径不宜小于5mm ,蜂窝式催化剂的孔径不宜小于6mm。当烟气灰分在30 g /m 及以上时,应选用更大节距的催化剂。

3. 2 计算机模拟( CFD )和物理模型试验

板式催化剂流通面积大,不易堵灰; 蜂窝式催化剂流通面积一般,但每个催化剂壁面夹角都是90 ° , 不易积灰,即便积灰也较易清除。有关研究表明,磨损主要发生在催化剂迎灰面的端部, 其磨损程度与SCR 反应器入口烟气速度分布的均匀性、灰成分和颗粒大小及形状有关。可以根据CFD 流场和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调控第一层催化剂上游的烟气入射角,降低催化剂的磨损。

3. 3 提高催化剂的抗磨损能力

为了提高催化剂的抗磨损能力,应使用均质催化剂结构,不能使用表面涂层的催化剂结构。目前,在催化剂制造上有两种思路:

( 1 )顶端硬化。增加蜂窝式催化剂端部的硬,以抵御迎灰面的磨损。对于平板式催化剂,因其支撑架为金属网,端部被磨损后,其金属基材暴露在迎风面,可阻止烟气的进一步磨损,一般认为板式催化剂的抗磨损性能较好。

( 2 )增厚。增加整体催化剂的壁厚,提高磨损腐蚀裕量,以延长催化剂的机械寿命。此举还有利于催化剂的清洗和再生。在工程应用中,为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除了增加催化剂的厚度外,还应尽可能地除去烟气中磨损性较强的大颗粒飞灰,这是减缓催化剂磨损的根本途径。

3. 4 煤中CaO 对催化剂的影响

对于SCR脱硝系统, 如果燃煤中CaO 过高, 催化剂活性将被削弱。飞灰中的CaO 与SO3 反应,在催化剂表面形成一层CaSO4膜,从而影响NOx与NH3的脱硝反应。相对于板式催化剂来讲, 蜂窝式催化剂受CaO的影响较小,抗CaO中毒能力更强。

3. 5 再生和清洗对催化剂进行清洗和再生

能够延长催化剂的整体寿命。催化剂再生的成本约为新催化剂价格的40% ,化学寿命可达到新催化剂的80% 。由于蜂窝式催化剂是均质的,当其内壁厚合适( 0. 8 ~1. 1mm ),到达化学寿命时,仍具有一定的活性,而且物理形状基本完整,有利于清洗和再生。而当催化剂内壁过薄时(如0. 5mm ),即使催化剂单元顶部经过煅烧硬化,其内部孔通道仍然容易破裂。在此情况下,虽然催化剂仍具有残留活折断性,但由于物理形状不完整,不利于再生或清洗。板式催化剂由于其催化活性层较薄,尤其在支撑架金属暴露后,更不利于清洗和再生。

3. 6 催化剂的层高

一般来说, 每层催化剂的高度选择首先应满足烟气流场设计要求,方便催化剂的检修。每层维护催化剂的高度为催化剂模块高度、横梁高度、单轨高度、提升起吊挂钩(含葫芦等) 、催化剂模块专用提升设备(翻转装置)和空间裕量之和。

对催化剂层高的设计,欧美与日本的层高设计理念不同,欧美的典型设计标准为:催化剂模块高度最大约1 600mm ,横梁高度700mm ,单轨高度约3 00mm ,提升起吊挂钩约600mm,催化剂模块专用提升设备约250mm ,空间裕量250mm。对于反应器内部梁结构,欧美多采用方形梁,这种设计可有效避免烟气扰流和飞灰堆积; 而日本则采用工字钢梁, 梁高约为400mm。若采用工字钢梁,催化剂层高可降低300mm 左右。

4 结语

( 1 )通过对3 种形式催化剂性能参数的比较以及综合分析发现,蜂窝式催化剂在国内外应用较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