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及效果测试
新--实验五 棉织物丝光及丝光效果测试
实验五棉织物丝光及丝光效果测试一、实验目的学习棉织物丝光的基本方法,了解浓碱、张力对丝光效果的影响及掌握丝光效果测试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棉织物或棉纱在适当张力下,用浓氢氧化钠(240g/L-280g/L)处理3分钟~5分钟后,织物表面可获得像丝绸一样的光泽,故取名为“丝光”。
特征:棉纤维在浓氢氧化钠作用下,发生了不可逆的剧烈溶胀,纤维纵向的天然扭曲消失,施以适当的张力可使纤维得到拉伸或不发生收缩,增加了尺寸稳定性,同时纤维细胞由腰子形变为椭圆形,这样纤维纵向变成十分光滑的圆柱体,对入射光的规则反射增强,即表面光泽提高。
丝光后棉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无定形区增加,对水和染化料的吸附量增大,化学反应能力增强。
丝光后棉织物强度比丝光前有所增加,在无张力丝光时,棉织物会发生较大收缩而具有弹性(针织物),通常称为碱缩。
丝光效果的评价通常是利用丝光后棉纤维的吸附性能提高这一特性来进行的,具体可通过测定纤维对染料、氢氧化钡或碘的吸附量来衡量。
除了通过对棉纤维的吸附性能来评价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也可以用来评价丝光效果,比如X光衍射法,可以测定纤维结晶度的变化;纤维镜观察法,通过对纤维纵向和截面的观察,可以发现丝光后纤维纵向的天然扭曲消失,变为圆柱体,截面由腰子形变为椭圆形或圆形;缩水率测试,可评价织物尺寸稳定性等等。
但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分析纤维吸附性能的变化。
本实验对丝光效果的评价,采用纤维吸附性能的测试,做染色法和钡值法。
染色法是通过对比丝光前后织物的染色深度来评价吸附性能的一种方法,也是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
钡值法是将丝光试样和未丝光试样分别浸入氢氧化钡溶液中,然后求出丝光试样和未丝光试样吸附氢氧化钡的比值,再乘以100,所得数值即为钡值。
钡值越大,表示丝光后纤维的吸附性能越好。
钡值为100-105表示未丝光,150以上表示棉纤维充分丝光,一般丝光制品要求钡值在135以上。
三、实验内容1、主要实验材料、化学品及仪器35cm(经)×20cm(纬)纯棉漂白半制品1块(丝光),10cm(经)×5cm(纬)纯棉漂白半制品1块(不丝光,做对比);氢氧化钠(250 g/l)、直接蓝5B、c(1/2Ba(OH)2)=0.25mol/l氢氧化钡溶液(M=171.34g/mol)、c (HCL)=0.1mol/l盐酸溶液(M=36.5g/mol)、2g/l硫酸溶液、0.5%溴代麝香草酚蓝指示剂、0.5%酚酞指示剂;丝光架(每组一个,共19个)、丝光槽(装250g/l碱液)、塑料盆(装2g/l硫酸溶液5L),不锈钢蒸锅5个(烧热水,水洗用)、烧杯、电子天平、铁架台、烘箱、烘干定型机(丝光完烘干用,节省时间)、剪刀(19把,有编号)2、实验处方及条件3、操作配置碱液250(g/L),放在丝光槽内,将试样绷紧在丝光架(各组自做标记)上,投入碱槽中,处理规定时间(5 min)取出(浓碱液事后倒入废液回收桶)。
棉织物一浴浸渍法高效前处理工艺
第20期安冈等:棉织物一浴浸渍法高效前处理工艺-117•棉织物一浴浸渍法高效前处理工艺安刚2,高建峰4(1.河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7;9郑州市豫星纺织印染实业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66:)摘要:采用精练酶881和双氧水对纯棉机织物进行退、煮、漂一浴高温高压处理,探讨了精练酶881用量、双氧水用量、浸渍保温时间和稳定剂硅酸钠用量对处理后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实验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精练酶881为22/L,双氧水12mLL,硅酸钠12a/P,J15c C条件下处理蒸51/。
该处理工艺简单,快速、对纤维损伤小,处理后的棉织物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常规法前处理工艺。
关键词:前处理;精练酶881;高温高压;棉织物;一浴法中图分类号:TS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08-221X(2222)22-214-22High Efficieecy Pretreatment Pracest of Cotton Fabric by one Bath ImpreynationAg Gang1,Gao.Jiargeng1(1.Department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Zhengzhoc450007,China;2.Zhengzhoc Yuxing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Co.,Lth.,Zhengzhoc450066,ChOa)Abstraci:Effects of sco/rOg enzyme881,hyCpgen peroxide,soahOg time and so/Om silicate stahi/zez on the properZes of cotton fabrics were stuXied.The optimum WcUnoPgical condi/ons were as follows:sco/ring enzyme881was20y/P,hyCmgen peroxide4mL/P,so/Om silicate4y/L,115c C and steaming5min.The treatuent process is siopP,fast and has little damaue to the fiber.The properZes of treated cotton fabric are be/ez than that of convenFonai pretreatment.Key wordt:Pretpatuent;ScoprOg enzyme881;H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pt;Ccotton fahrict;One bath metho/传统的棉机织物前处理包括退浆、煮练、漂白等工序,这些工艺的流程长,占用设备多,耗水量大,能耗大,废水量大且污染严重。
棉织物前处理
棉织物前处理一、技术指标白度>75 、毛效10cm、强力保持>80%,要求温度低,浴比小,短流程,剂量小。
二、配方分析与设计2.1. 配方为达到以上指标并在指标范围内减少药剂和水的用量,采用双氧水漂白,退煮漂一浴法。
以下为设计的配方:表1操作时,双氧水在温度达到75℃后半小时后加,在加入硫酸铵后常温浸置10min。
图12.2. 配方分析2.2.1. 雷米帮A起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织物表面的油脂蜡质除去。
2.2.2. 硫酸铵采用硫酸铵代替JFC,起渗透剂的作用,硫酸铵在碱性环境下生成NH3。
根据纤维孔道扩散模型,NH3分子小,可以进入纤维内部,起膨化纤维,渗透作用。
但是由于氨气易挥发,所以在升温开始前,加硫酸铵以后织物浸置10min2.2.3. 螯合分散剂由于双氧水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下易分解,所以加入螯合分散剂,稳定金属离子的同时将其从织物表面除去。
2.2.4. 碳酸钠、氢氧化钠作为pH调节剂,由于双氧水的最佳pH在10-11,所以通过调节两者比例,可以使pH 稳定在最佳范围内。
2.2.5. 活化剂活化剂的作用降低双氧水起作用需要的温度,节约能源消耗。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3.1. 数据结果3.1.1. 毛效表23.1.2. 白度表33.1.3. 大样对3号做大样,得到以结果:3.2. 数据分析1、2号样的比较发现,两者在双氧水的浓度上,前者是后者的3.3倍,而白度只相差3.4,说明1号样的双氧水用量过多。
1、3号样的比较发现,硫酸铵的有无影响织物白度,但是相差不大。
原因可能为双氧水浓度过大,导致硫酸铵对其的影响占比重减小,无法在白度上体现硫酸铵的影响。
对比1、2、3号样的毛效,可以发现毛效相差巨大,1号毛效15.5cm,而2、3号只有点状浸润。
1、2号差距只有双氧水的浓度变化,1、3号差距是硫酸铵的有无,说明2、3号样中硫酸铵没有起作用,这是操作上的误差导致NH3散失。
但是这也在反面上说明,硫酸铵的在该配方中起的作用与实验推理中的作用相符。
棉织物前处理标准工艺实验及效果测试
实验一棉织物前解决工艺实验及效果测试一实验内容: (一)纯棉织物轧蒸法碱退浆(二)纯绵织物常温煮练工艺实验(三)纯绵织物漂白丝光及煮练效果测试------毛效法(四)纯棉织物旳丝光及效果测试二实验目旳: 1 学习纯绵织物轧蒸法碱退浆浸渍法碱煮法旳工艺措施2 学习煮练效果测试措施三实验原理: 《染整工艺学》P279纯绵机织物具有大量旳杂质(浆料油脂蜡质果胶色素棉子壳等)杂质旳存在将影响印染加工旳效果及织物成品质量。
因此在印染加工中一般要进行被称做前解决旳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旳加工过程,以提高织物旳表面质量,润滑性,收复性典型旳前解决过程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半成品为增长纱线旳触耐磨性可织性机织物旳经讲在织是前,要通过浆丝解决,但在整加工前,一方面要除去浆料.纯绵织物一般使用淀粉浆料,淀粉浆在稀旳NaOH 溶液变温作用下膨化,转化为凝胶态时,纤维旳附着力下降,再经水旳冲击等作用脱落.棉纤维伴生物旳存在,影响工作时纤维旳解决,不利于染整加工, 煮练旳目旳是清除绝大部分纤维伴生物.伴生物: 油脂:高档脂肪酸,在热稀碱作用下发生皂化而溶解,水洗可清除。
蜡质:高档一元醇,皂化物,精练助前对其进乳化棉籽壳:为木质素,亚硫酸钠使其转化为木质素磺酸盐。
氢氧化钠热溶液使之溶解,在机械力作用下清除。
含氮物质:为蛋白质,亚硝酸钠,硝酸钠等物质,在碱旳作用下使其水解或形成钠盐。
果胶质:重要成分是以果胶酸旳钙,镁盐和甲制旳形式存在,也可以与纤维分子之间形成酯键。
精炼时在高温和烧碱作用下,酯键水解成羟基,并转变成钠盐。
同步也也许发生分子键旳断裂,提高在水中旳溶解度而除去。
(一)棉织物退浆:1 处方:NaOH 10g/l润湿剂JFC 1.5 g/l2 工艺流程及条件:织物浸于80-85℃工作液→二浸二轧(轧液率110-130%)→汽蒸(100-102℃,25min)→热水洗(80℃,洗两次,5min)→冷水洗至碱性(用PH试纸检查)→留做煮练效果测试3 退浆效果旳测试:环节:将织物样品放入碘化钾/碘溶液大概1分钟,冷水冲洗,用铝质细杆立即与紫标对比。
纯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不同检测方法比较
毕 业 论 文题 目: 全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的不同测试方法比较学院: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专业: 轻化工程 班级: 1002学号: 201006020212学生姓名: 梁伟亮导师姓名: 陈 镇完成日期: 2014年3月10日--2014年6月10日诚信声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科研成果,也不包括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 2014年5月27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全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的不同测试方法比较姓名梁伟亮学院(系)化学化工专业轻化工程班级 1002 学号201006020212指导老师陈镇职称讲师教研室主任潘璞基本任务及要求:(1)先按照退煮漂一浴法对纯棉毛巾织物进行处理(2)用常规方法分别测定处理后织物,毛效,白度、强力、退浆率以及润湿时间。
(3)分析改进毛效、白度、强力、退浆率以及润湿时间的测量方法。
2、任务要求:a、完成2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一篇; 11000—13000字毕业论文一篇;并作好毕业论文题报告和实验记录。
b、毕业论文资料含以下几个部分: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开题报告(含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合订)、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及任务书合订、科学论文实验记录本、电子文档)。
具体格式与规范,详见教务处相关资料。
一、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共17周)1. 3.24—3.28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2. 3.28—3.29 检查、修改并提交文献综述、开题报告3. 3.30—4.7实验准备;4. 4.8 —4.25 实验、测试;5. 4.26 —5.15 实验数据整理、补充实验;6. 5.16 —5.25撰写毕业论文初稿;7. 5.26 —6,8修改毕业论文8. 6.09—6.13修改并提交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原始记录9. 6.14 毕业论文答辩目录摘要 (3)abstract (4)1.前言 (5)1.1 棉织物前处理 (5)1.1.1前处理工艺 (5)1.1.2前处理目的 (5)1.2 织物前处理效果检测 (9)1.2.1白度测试 (9)1.2.2退浆率测定 (10)1.2.3强力测定 (10)1.2.4润湿时间测定 (10)1.2.5毛细效应的测量 (11)1.2.6失重率的测量 (11)1.3课题的目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11)2. 实验部分 (13)2.1 材料、药品及仪器 (13)2.1.1 实验材料 (13)2.1.2 实验药品 (13)表1 实验药品 (13)2.1.3 实验仪器 (14)2.2试验工艺 (14)2.2.1工艺流程 (14)2.2.2实验处方 (14)2.3测试方法 (15)2.3.1强力测试方法 (15)2.3.2白度测量方法 (15)2.3.3毛效测量方法 (15)2.3.4退浆率测量方法 (15)2.3.5润湿性能测量方法 (16)2.3.6失重率的测定 (16)2.4实验结果 (16)2.4.1 失重率 (16)2.4.2 白度 (19)2.4.3 毛细效应 (19)2.4.4润湿性能 (20)2.4.5退浆率 (21)2.4.6 撕裂强力 (21)3.结论及讨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全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的不同测试方法比较摘要:毛巾织物前处理的检测项目主要有毛效、白度、退浆率、失重率、润湿时间和强度,由于毛巾织物的特殊性,这些效果的测定是有别于普通机织物的测定方法的,因此我们这个课题讨论的就是就如何对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方法进行总结和改进的问题。
棉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前处理汇总
实验五棉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前处理
【实验目的】
掌握棉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前处理工艺处方及工艺条件控制,为下道工序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实验原理】
NaOH为主练剂,能使淀粉、PV A等浆料发生膨化和部分溶解。
过氢化氢对共生物色素具有漂白作用。
【实验过程】
一、实验准备
1、仪器设备
托盘天平、电炉子、玻璃棒、染杯(1000ml)、量筒、温度计、角匙
2、染化料
NaOH、亚硫酸钠、渗透剂JFC、双氧水、硅酸钠、PH试纸、平平加O
3、实验材料
纯棉平纹细布50g
二、工艺处方
30%H2O220g/l
NaOH 20g/l(PH值10.5-11)
硅酸钠3g/l
渗透剂JFC 3g/l
平平加2g/l
三、工艺条件
坯布→浸渍(室温)→煮布(98~100℃,60min,浴比1:20)→水洗→晾干
四、操作步骤
1、称取规定量织物。
2、按处方配好煮练液
在染杯中按1:20加入水,加入NaOH、硅酸钠、渗透剂JFC、平平加O,用试纸检验PH值为10.5-11。
再加入规定量的H2O2。
3、将坯布投入配好的煮练液中,室温浸透(1~2min)。
4、升温至规定温度,保持60分钟。
5、水洗或用2%硫酸洗至中性、晾干。
五、实验报告
1、贴样,处理前后的织物对比。
2、注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六、注意事项
1、NaOH加水,放热反应,因此最好先制成溶液
2、硅酸钠、平平加也宜加入前溶解好
3、在沸煮过程中,水会被蒸发减少,要适当补水。
短流程实验范文
短流程实验范文
棉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实验 2 1、掌握短流程前处理操作2、稳固短流程前处理工艺重点: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及操作难点: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及操作讲授、实验
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一、实验材料、仪器和药品二、实验步骤一)工艺流程二)工艺处方三)工艺条件四)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1 新课:
短流程前处理实验一、实验材料、仪器及药品一)实验材料:
纯棉坯布一块(约重2克,)二)实验仪器:
水浴锅、电子天平、移液管、量筒、烧杯、温度计、玻璃棒、吸球、角匙等。
三)实验药品:
双氧水、硅酸钠、氢氧化钠、二、实验步骤一)工艺流程:
纯棉坯布→退煮漂一浴→热水洗→冷水洗二)工艺处方:
100%过氧化氢 5 g/l 硅酸钠 2 g/l 烧碱 15 g/l 三)工艺条件T:100℃ t:60 分钟浴比:1:50四)实验操作:
1、退煮漂溶液的配制。
根据织物重和浴比,计算出漂白溶液的总体积及所需双氧水、硅酸钠、
2 氢氧化钠和水的量,依次量取参加烧杯中,搅匀后备用。
2、退煮漂过程。
将纯棉坯布(约2克)放入配制的退煮漂溶液中,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加热到 100℃,在此温度下保温浸漂 60 分钟。
退煮漂后,取出试样用70-80℃热水洗两遍(各5分钟),再用冷水充分水洗干净。
小结:
实验报告:要求写好工艺,并贴上退煮漂后的布。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修改)实验七、八 棉织物防皱整理及性能测试
实验七、八棉织物防皱整理及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防皱整理的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
2、掌握织物褶皱恢复性能测试及断裂强力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防皱整理是指用适量的防皱整理剂处理织物后,经过焙烘,使织物的抗皱、手感、防缩、免烫等性能有很大提高的一种整理方法。
防皱整理的原理目前有两种理论:一种是树脂沉积论,一种是树脂交链论。
沉积论的观点是:处理到织物上的树脂会在纤维的内部形成网状结构,树脂沉积在纤维的无定形区,改变纤维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的相对移动性。
交链论的观点是:处理到织物上的树脂会在纤维素分子链或基本结构单元之间产生共价交链,使纤维在形变过程中,因氢键拆散而导致的蠕变和永久变形减少,使织物回复性能提高。
在防皱整理过程中,为了使树脂能迅速和纤维发生必要的反应,在工作液中还需添加适量的酸性催化剂(如氯化镁)或具有协同效应的混合催化剂(如氯化镁和柠檬酸)。
防皱整理工艺一般分四个阶段,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
其中焙烘是关键阶段。
因交链反应或树脂沉积是在此阶段完成,所以必须严格控制焙烘条件,否则直接影响防皱整理效果。
防皱整理效果可用折皱恢复性、断裂强力来评定。
因为有些织物经防皱整理后,虽然恢复性(弹性)提高了,但是强力有所下降。
所以制订工艺时必须两者兼顾。
三、实验材料、化学品及仪器实验材料:漂白棉布2块化学试剂:EFR超低甲醛树脂、氯化镁(工业品)、渗透剂JFC仪器设备:烧杯(1000mL)、量筒(100mL)、搪瓷盘、电子天平、轧车、热定型机、烘箱、YG(B)541D-Ⅱ全自动数字式织物褶皱弹性仪、H-10K-L万能材料试验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浸轧液配制处方:HA-EFR(含固量40%)100g/l六水氯化镁20 g/l渗透剂JFC 2 g/l2、工艺流程:二浸二轧(室温、轧液率70%,)→烘干(80℃)→焙烘(160℃,2.5min)→试样留作防皱效果测试用。
3、实验操作:按要求分别计算各化学品用量,称重后置于两只烧杯内,加水配成所需工作液,充分搅匀后,放入试样,浸透浸湿后(3-5min),照工艺流程做。
棉及棉粘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实验报告详细版
处方四
烧碱
6g/l
渗透剂JFC
2g/l
温度
60℃
②煮练
煮练方法:在恒温水浴锅中煮练
工艺流程:织物→加氢氧化钠和助剂→水洗
煮练处方:
处方五
氢氧化钠
18%
硅酸钠
1%
肥皂
2%
雷米帮A
2%
亚硫酸氢钠
1—0.5%
温度
95
时间
2h
升温曲线如下:
③漂白
漂白方法:过氧化氢漂白
工艺流程:织物→加助剂→加双氧水漂白→水洗
工艺流程:轧碱→汽蒸(60min)→水洗
轧碱处方
处方一
烧碱
7g/l
10g/l
渗透剂JFC
2g/l
温度
60℃
②煮练
煮练方法:在恒温水浴锅中煮练
工艺流程:织物→加氢氧化钠和助剂→水洗
煮练处方:
处方二
氢氧化钠
20%
硅酸钠
1%
肥皂
2%
雷米帮A
2%
亚硫酸氢钠
1—0.5%
温度
100℃
时间
2h
升温曲线如下:
③漂白
漂白方法:过氧化氢漂白
工艺流程:织物→加助剂→加双氧水漂白→水洗
漂白处方:
处方三
双氧水(100%)
1.5g/l
3g/l
硅酸钠
7g/l
渗透剂JFC
3g/l
PH(NaOH调节)
10.5—11.0
浴比
1:20
温度
100℃
时间
30min
升温曲线如下:
2、粘棉混纺织物
①退浆
退浆方法:碱退浆
棉织物的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及探讨(DOC)
棉织物的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及探讨摘要:印染加工过程中棉织物的前处理能耗、污染负荷和水耗最大,其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烧碱。
本文通过分析棉织物上存在的各种杂质和烧碱及酶制剂对这些杂质作用并采用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相结合开发无烧碱前处理工艺。
生产应用结果表明,无烧碱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短,能耗、水耗和废水的COD值大大降低,生产效率高,是低碳时代实现低能耗棉织物前处理的有效途径[1]。
本文通过对纯棉织物传统的烧碱氧漂工艺和新型练漂剂氧浴宝“一浴法”工艺进行了比较 ,重点介绍了练漂剂氧浴宝“一浴法”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应用,并进行了工艺原理和技术经济的分析与比较。
生产实践证明练漂剂氧浴宝“一浴法”前处理工艺具有节能环保 ,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势,处理后的织物可以达到传统工艺的白度和毛效 ,撕破强力好于传统工艺[2]。
关键词:短流程棉织物氧浴宝酶1.前言1.1前处理简介纺织纤维不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本身或多或少都含有杂质,尤其是天然纤维含杂较多、较复杂,而且纤维在纺织加工过程中添加了各种浆料,沾染了油污。
这些杂质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了织物的润湿性和白度,并使织物手感粗糙,妨碍染色及印花过程中染料的上染,影响色泽鲜艳度和染色牢度。
因此,无论是漂白、染色或印花产品,一般都需要进行前处理[3]。
前处理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纤维上所含有的天然杂质以及在纺织加工过程中施加的浆料和沾上的油污等,使纤维充分发挥其优良品质,使织物具有洁白的外观、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渗透性,以满足使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前处理过程一般包括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和热定形等工序。
其中,除烧毛和热定形必须以平幅加工处理外,其他过程均可以绳状或平幅的形式加工。
具体加工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原布品种和后续加工的要求而定。
就棉而言,前处理的过程主要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棉及棉粘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实验报告详细版
实验设计方案
1.纯棉织物
①退浆
退浆方法:碱退浆
注:小样1和小样2经不同的煮练操作后,按漂白处方进行相同的漂白操作。
④测毛效(按照ZBW04 019-90标准)
将小样1和小样2剪成2.5X30cm的布条→测毛效值
⑤测白度
将小样1和小样2于白度仪上进行白度测试→记录各自白度值
⑥测强力(按GB/T3923.1-1997)
将小样1和小样2的毛边扯去,扯成6X38cm大小,于强力仪上测试强力(经向),并做记录。
(二)处理大样
由小样1、2的处理结果(白度、毛效、强力),要求符合标准—白度>>75,毛效10,强力>>80%,后按照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染大样操作,操作步骤与小样步骤一致。
2、粘棉混纺织物
处理过程与处理纯棉织物类似,处方按照处方四、五、六进行操作,小样同样取两块大小为6X40cm,记为样3,样4。当小样达到要求标准后进行染大样操作,步骤略。
五、实验结果讨论
1、毛效值
小样
毛效值cm
小样1
16.4
小样2
15.6
小样3
17.3
小样4
16.5
由小样1和小样2的毛效值大小、小样3和小样4的毛效值大小和可知进行水浴锅煮练的效果比轧碱的效果好,说明退浆和煮练的试剂用量较合理,除去杂质效果不错。
2、白度值
小样
白度值
小样1
81.26
棉制品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棉制品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保暖性以及亲肤性,可与其他纤维混纺,形成多样风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纺织面料中占据重要地位。
棉混纺机织物前处理工艺有退浆、煮练、漂白3步,一般通过步骤合并的方式,如退煮+漂、退+煮漂二步法以及退煮漂一步法,来达到缩短前处理流程的目的。
为满足人们对面料外观、手感、弹性和吸湿性等性能的多样化及差异化要求,棉纤维由单纺、简单的涤棉混纺或交织面料发展到棉与涤、天丝、人棉、氨纶等多种纤维的混纺或交织面料。
面料组成成分不同,其上浆料与杂质种类也不同;耐酸碱性与耐高温性也不同。
目前退煮漂一步法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冷堆;(2)汽蒸;(3)冷堆+汽蒸。
冷堆一步法具有工艺路线短、能耗低且适应小批量生产的特点,然而冷堆前处理获得的半制品白度、毛效等性能较差,限制了该工艺的使用范围。
汽蒸一步法工艺时间较短,然而能源消耗量大,不利于环保。
先冷堆后汽蒸的方式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工艺流程短,半制品质量佳,能耗小,适用范围广。
01实验1.1材料及设备织物:65%棉+31%人棉+2%涤纶+2%氨纶斜纹布、65%棉+33%涤纶+2%氨纶斜纹布、78%棉+20%人棉+2%氨纶斜纹布、98%棉+2%氨纶缎纹布、100%棉斜纹布。
试剂:烧碱、煮练酶、络合剂、50%双氧水、双氧水稳定剂、渗透剂。
设备:冷堆机、高效水洗机、白度测试仪。
1.2工艺流程配制冷堆液→浸轧冷堆液→冷堆→水洗→汽蒸液的配制→浸轧汽蒸液→汽蒸→水洗→烘干。
1.3测试白度:按GB/T8424.2—200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测试。
毛效:按FZ/T01071—2008《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测试。
02结果与讨论前处理是纺织品印染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织物染色的鲜艳度、均匀性、得色深度以及面料手感,通常以白度、毛效、强力等指标来评价前处理效果。
传统强碱和双氧水组合的高温前处理工艺具有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污以及废水BOD和COD过高的缺陷,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与目前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生态纺织品等主题相悖。
棉纺厂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棉纺厂生产工艺研究实验目的:1. 了解棉纺厂的生产工艺流程。
2. 掌握棉纺厂各工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3. 分析影响棉纺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2023年3月30日实验地点:某市棉纺厂实验材料:1. 棉花原料2. 棉纺设备:开松机、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络筒机、并纱机、捻纱机、包装机等3. 相关检测仪器:纤维强力仪、细度仪、条干仪、伸长仪等实验内容:一、开松工序1. 原料准备:将棉花原料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和短绒。
2. 开松:采用开松机对预处理后的棉花进行开松,使其成为松散的棉网。
二、梳棉工序1. 梳棉:将开松后的棉网通过梳棉机进行梳理,使纤维分离,形成均匀的棉条。
2. 精梳:对棉条进行精梳,提高纤维的整齐度和强度。
三、并条工序1. 并条:将精梳后的棉条进行并合,使纤维分布均匀。
2. 预并:对并合后的棉条进行预并,减少纤维损伤。
四、粗纱工序1. 粗纱:将预并后的棉条通过粗纱机进行粗纱,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纱线。
2. 粗纱质量检测:检测粗纱的强力、细度、条干等指标。
五、细纱工序1. 细纱:将粗纱通过细纱机进行细纱,提高纱线的质量和强度。
2. 细纱质量检测:检测细纱的强力、细度、条干等指标。
六、络筒工序1. 络筒:将细纱通过络筒机进行络筒,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纱筒。
2. 络筒质量检测:检测络筒的长度、重量、松紧度等指标。
七、并纱工序1. 并纱:将多个络筒的纱线进行并合,形成一定数量的并纱。
2. 并纱质量检测:检测并纱的强力、细度、条干等指标。
八、捻纱工序1. 捻纱:将并纱进行捻合,形成具有一定捻度的纱线。
2. 捻纱质量检测:检测捻纱的强力、细度、条干等指标。
九、包装工序1. 包装:将捻纱后的纱线进行包装,便于储存和运输。
2. 包装质量检测:检测包装的牢固度、标识清晰度等指标。
实验结果分析:1. 开松工序对棉花原料的预处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
棉织物前处理
实验一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实验实验目的掌握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棉织物和纱线的丝光方法,直接染料染色的一般方法。
文献综述棉织物前处理领域中的开发应用顺应了绿色生产加工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现代工业生产高效、环保、节水、节能的时代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课题主要研究全棉帆布的生物酶精练和低温无碱漂白前处理工艺,并对生物酶的精练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本研究属棉织物前处理“清洁生产”的范畴,对推进工厂实现棉织物前处理过程中“节能降耗减排”有现实意义。
研究了碱性果胶酶或中性纤维素酶单一酶精练的加工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种酶进行复配,利用它们之间的生物相容性和协同作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得到复合酶精练工艺。
复合酶在50-60℃和pH近中性条件下,经过60min即可完成精练工序,综合成本低。
复合酶精练织物的润湿性和染色性能与碱精练的相当,强力损失小,布面光洁,手感柔软,但白度较差。
通过FT-IR ATR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生物酶精练棉纤维的表面杂质去除及表面形态的变化,碱性果胶酶可以有效地去除果胶质,但对蜡质的去除效果很差,即使有表面活性剂的辅助乳化作用;中性纤维素酶凭借对棉纤维初生胞壁的刻蚀作用,使纤维表面的蜡质去除效果明显,果胶质也有部分去除;复合酶对棉纤维表面的果胶质和蜡质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处理后的纤维表面较光滑,纹理清晰。
为了实现全棉帆布的无碱漂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分析H_2O_2浓度、稳定剂浓度和pH值等因素,优化得到了复合酶精练后全棉帆布的无碱双氧水漂白工艺;并通过探讨H_2O_2/TAED体系低温漂白的影响因素(H_2O_2浓度、TAED浓度、漂白温度、时间、起始pH值及稳定剂)得到了复合酶精练后全棉帆布的低温漂白工艺。
高温和低温两种无碱漂白方法处理后,棉织物的果胶、蜡质去除率,白度和润湿性都较好;但高温无碱双氧水漂白工艺中过氧化氢用量(8g/L)和漂白温度(98℃)都较高,造成处理织物强力损失较大,纤维表面局部出现细小裂痕,虽然达到了减排的目的,但节能效果不突出;而低温漂白工艺(处理温度70℃左右,过氧化氢用量4g/L,pH值8左右,时间40-60min)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而且织物的染色性能较好,强力损失较小,纤维表面无明显损伤痕迹。
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实验
染整工艺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实验系别:轻化工程系班级:轻化工程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同组同学: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一棉织物前处理及染色实验实验目的掌握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棉织物和纱线的丝光方法,直接染料染色的一般方法。
文献综述一、前处理纺织产品染整加工中的前处理包括:烧毛、退浆、精练、漂白工序。
主要目的是去除各种杂质,提高织物的白度和吸水性以满足后续染整加工的需要。
但棉及棉型织物的前处理也包括一些以改善织物品质为目的的过程,如丝光,热定型等。
简化工序,缩短工艺流程,节约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是人们愈来愈感兴趣的课题。
近年来,国内印染界在棉织物的短流程加工工艺以及冷轧堆加工工艺研究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棉织物碱氧一浴冷轧堆工艺和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工艺等;棉织物前处理和染色合一的工艺也有一定量的研究,但使用的染料多是直接,硫化和还原染料,而活性染料未见报道。
棉织物前处理和活性染料染色一浴一步冷轧堆这种合二为一的工艺有很多影响因素要考虑,既要考虑织物上的人为杂质和天然杂质的去除,又要考虑处理液中各染化料之间的相容性,如活性染料是否耐强碱水解和双氧水破坏以及活性染料的某些结构是否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等。
二、基本原理成熟的棉纤维中含有果胶蜡质、蛋白质、灰分、木质素及色素等天然杂质,itd纯棉织物除此之外,还含有大量的人为杂质,如浆料、油污及其他杂质等。
这些杂质的存在严重影响棉织物的染整加工,一般在染色加工前去除。
从上述杂质的结构及去除的原理分析,烧碱在高温时借助于表面活性剂,能将淀粉等浆料溶胀,使其变成溶胶状物质,从织物上脱落;再之,它又能使果胶质与纤维素相连的醋键水解断裂,同时也能打断它们的分子链,对蛋白质分子,碱促使其酰胺键断裂而溶解,脂肪物质则与碱发生皂化而榕解,高级脂肪醇及其他物质可借助于表面活性剂去除。
若将保险粉、还原剂和碱同浴,也有利子棉籽壳的去除、色素结构的破坏而消色。
棉针织物前处理短流程工艺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短流程工艺对棉针织物进行前处理。
2.学习采用荧光增白方式来提高棉针织物白度,并与传统工艺对比。
3.练习使用毛效测试仪,白度测试仪,掌握表征前处理效果的各项指标。
4.掌握测定棉针织物强力损失的方法。
5.学习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的方法。
2实验原理2.1煮练棉针织物在前处理中应尽量采用松式加工,而且要尽量缩短工艺流程。
20世纪如年代前,棉针织物特别是单面织物的前处理主要采用长流程的连续生产线,由于成品缩水率高,已基本淘汰,目前主要采用单机(染色机)处理。
棉针织物煮练主要是采用化学方法去除棉纤维的共生物,提高棉针织物的吸湿性能,满足染整加工的需要。
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碱煮练方法,以烧碱为主练剂,表面活性剂JFC等精练剂,辅以硅酸钠,亚硫酸氢钠,磷酸钠等助练剂,在这些煮练剂的共同作用下,使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而被完全或部分除去。
煮练的主要用剂是烧碱(NaOH),常用的助剂有表面活性剂、硅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等。
烧碱在高温下能使棉籽壳溶胀、解体,能将含氮杂质和果胶水解成可溶性物质,而且能皂化纤维上的脂肪酸,并进而将蜡质等乳化去除。
因此烧碱具有很强的除杂能力。
烧碱的用量应视植物的品种、含杂情况、所用设备、工艺条件以及半制品要求而定。
100g棉纤维精炼视消耗的烧碱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100g棉纤维上的杂质要耗碱1.5-1.7g,棉纤维自身吸附1.0-2.0。
另外,为了防止与烧碱作用后的杂质重新黏着于纤维,在精炼废液中还应含有适量的烧碱,不低于2-3g/l。
因此在一般的精炼液中,烧碱的用量应为3-5g/l。
表面活性剂能有利于练液润湿织物,提高净洗和去杂效果。
常用于煮练的表面活性剂有肥皂、红油、烷基磺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等,此外也可用复配的专用煮练剂。
硅酸钠俗称泡花碱,它的作用是吸附练液中的铁质和其他杂质,防止在织物表面产生锈渍和沉积杂质,能提高织物吸水性和白度。
2.2漂白织物经过煮练,除去了大量杂质,但色素依然存在,外观不够洁白。
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及效果测试
实验一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及效果测试一实验内容: (一)纯棉织物轧蒸法碱退浆(二)纯绵织物常温煮练工艺实验(三)纯绵织物漂白丝光及煮练效果测试------毛效法(四)纯棉织物的丝光及效果测试二实验目的: 1 学习纯绵织物轧蒸法碱退浆浸渍法碱煮法的工艺方法2 学习煮练效果测试方法三实验原理: 《染整工艺学》P279纯绵机织物含有大量的杂质(浆料油脂蜡质果胶色素棉子壳等)杂质的存在将影响印染加工的效果及织物成品质量。
因此在印染加工中通常要进行被称做前处理的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的加工过程,以提高织物的表面质量,润滑性,收复性典型的前处理过程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半成品为增加纱线的触耐磨性可织性机织物的经讲在织是前,要经过浆丝处理,但在整加工前,首先要除去浆料.纯绵织物一般使用淀粉浆料,淀粉浆在稀的NaOH 溶液变温作用下膨化,转化为凝胶态时,纤维的附着力下降,再经水的冲击等作用脱落.棉纤维伴生物的存在,影响工作时纤维的处理,不利于染整加工, 煮练的目的是去除绝大部分纤维伴生物.伴生物: 油脂:高级脂肪酸,在热稀碱作用下发生皂化而溶解,水洗可去除。
蜡质:高级一元醇,皂化物,精练助前对其进乳化棉籽壳:为木质素,亚硫酸钠使其转化为木质素磺酸盐。
氢氧化钠热溶液使之溶解,在机械力作用下去除。
含氮物质:为蛋白质,亚硝酸钠,硝酸钠等物质,在碱的作用下使其水解或形成钠盐。
果胶质:主要成分是以果胶酸的钙,镁盐和甲制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与纤维分子之间形成酯键。
精炼时在高温和烧碱作用下,酯键水解成羟基,并转变成钠盐。
同时也可能发生分子键的断裂,提高在水中的溶解度而除去。
(一)棉织物退浆:1 处方:NaOH 10g/l润湿剂JFC 1.5 g/l2 工艺流程及条件:织物浸于80-85℃工作液→二浸二轧(轧液率110-130%)→汽蒸(100-102℃,25min)→热水洗(80℃,洗两次,5min)→冷水洗至碱性(用PH试纸检验)→留做煮练效果测试3 退浆效果的测试:步骤:将织物样品放入碘化钾/碘溶液大约1分钟,冷水冲洗,用铝质细杆立刻与紫标对比。
纯棉坯布前处理效果的测试方法综述
纯棉坯布前处理效果的测试方法综述文/陈镇赵雪莲【摘要】摘要:纯棉坯布由天然棉纤维纺纱织布而成,须通过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前处理加工,去除棉纤维本身所带的杂质、成纱过程所带的浆料及生产、运输、贮藏中所沾上的污渍,才能被后续加工,赋予更高的性能和价值,前处理效果的好坏对后续加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介绍了棉坯布前处理的基本过程及原理,分析和总结了棉坯布7类18种不同前处理效果测试方法的原理、操作、结果评价及特点。
【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5(000)019【总页数】6【关键词】棉坯布;前处理效果;测试方法【文献来源】https:///academic-journal-cn_china-fiber-inspection_thesis/0201252582311.html纯棉坯布,也称原布,由棉花成熟后经采摘、剥绒、纺纱、织造而成,天然、绿色、健康、安全,经过前处理后,其柔软、亲肤、吸湿、透气等优良性能更加突显,是夏季服饰、婴幼儿童装、贴身衣物、床上用品等的首选面料[1]。
1 棉坯布前处理过程及原理棉坯布含有杂质,主要是棉纤维生长过程的天然伴生物(棉蜡、果胶、灰分等)、纤维纺纱成型过程中所带的浆料(淀粉浆、化学浆)以及纱线织布过程、运输、存储过程中夹杂的其他污渍等,这些杂质对织物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工艺和性能存在极大的影响,必须进行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前处理(如表1),去除杂质,提高织物的白度、光泽和吸水性,满足后续染整加工的需求[2]。
2 前处理效果的测试方法棉坯布经过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前处理后,服用性能明显提升,测试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如毛细效应、白度、断裂强力等,这些方法根据其测试目的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2.1 颜色测试未经前处理的棉坯布表观颜色一般呈浅黄、米黄、土黄或灰色,而经前处理后,尤其是漂白、丝光后,织物的颜色变化非常明显,因此常以此作为判定前处理效果的一个直观依据,如白度、色深值等[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及效果测试
一实验内容: (一)纯棉织物轧蒸法碱退浆
(二)纯绵织物常温煮练工艺实验
(三)纯绵织物漂白丝光及煮练效果测试------毛效法
(四)纯棉织物的丝光及效果测试
二实验目的: 1 学习纯绵织物轧蒸法碱退浆浸渍法碱煮法的工艺方法
2 学习煮练效果测试方法
三实验原理: 《染整工艺学》P279
纯绵机织物含有大量的杂质(浆料油脂蜡质果胶色素棉子壳等)杂质的存在将影响印染加工的效果及织物成品质量。
因此在印染加工中通常要进行被称做前处理的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的加工过程,以提高织物的表面质量,润滑性,收复性典型的前处理过程
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半成品
为增加纱线的触耐磨性可织性机织物的经讲在织是前,要经过浆丝处理,但在整加工前,首先要除去浆料.纯绵织物一般使用淀粉浆料,淀粉浆在稀的NaOH 溶液变温作用下膨化,转化为凝胶态时,纤维的附着力下降,再经水的冲击等作用脱落.
棉纤维伴生物的存在,影响工作时纤维的处理,不利于染整加工, 煮练的目的是去除绝大部分纤维伴生物.
伴生物: 油脂:高级脂肪酸,在热稀碱作用下发生皂化而溶解,水洗可去除。
蜡质:高级一元醇,皂化物,精练助前对其进乳化
棉籽壳:为木质素,亚硫酸钠使其转化为木质素磺酸盐。
氢氧化钠热溶液使之溶解,在机械力作用下去除。
含氮物质:为蛋白质,亚硝酸钠,硝酸钠等物质,在碱的作用下使其
水解或形成
钠盐。
果胶质:主要成分是以果胶酸的钙,镁盐和甲制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与纤维分子之间形成酯键。
精炼时在高温和烧碱作用下,酯键
水解成羟基,并转变成钠盐。
同时也可能发生分子键的断裂,
提高在水中的溶解度而除去。
(一)棉织物退浆:
1 处方:
NaOH 10g/l
润湿剂JFC 1.5 g/l
2 工艺流程及条件:
织物浸于80-85℃工作液→二浸二轧(轧液率110-130%)→汽蒸(100-102℃,25min)→热水洗(80℃,洗两次,5min)→冷水洗至碱性(用PH试纸检验)→留做煮练效果测试
3 退浆效果的测试:
步骤:将织物样品放入碘化钾/碘溶液大约1分钟,冷水冲洗,用铝质细杆立刻与紫标对比。
碘化钾/碘溶液的配制:4.15gKL用20ml蒸馏水溶解,0.0635g碘加入并溶
解,将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用TEGEWA紫标分级:
级数n: 6级足够
7级好
8级很好
9级淀粉完全去除
(二)纯绵织物常温煮练工艺:
1 处方:NaOH 20g/l
高效精练剂 4g/l
浴比:1:30
2工艺流程及条件:
配制工作液→加入织物→升温至沸→保持沸煮2小时→热水洗(90℃)→冷水洗至无碱性→留作漂白实验
3注意事项:
1)注意织物的经纬方向;
2)煮练时织物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3)汽蒸时用布包好;
4)测毛效前织物不要沾水;
5)水洗时不要用手揉搓;
前处理织物分配图:经向30厘米,纬向50厘米
(三)纯绵织物漂白及效果测试:
1 实验内容:双氧水漂白工艺实验
2 实验处方及工艺流程:
1)处方1# 2#
H2O2 (100%) 1.5g/l 1.5g/l
40°Be′Na2Sio37 g/l /
JFC(g/l) 3 3
御笔:1:30
用NaOH调节PH10.5-11.0
2)工艺流程:
按处方配制工作液→调节PH值→投入织物金票(85℃,1h)→除氧酶处理→水洗→晾干→作白度,强力测试
除氧酶处理工艺:酶2g/l
浴比:1:30
用醋酸调节PH4.5-5.5 ,温度:40℃,时间20分钟3效果测试:
1)煮前毛效:2条
2)煮后毛效:2条
3)白度测定
4)强力测定:径向2条
(四)纯棉织物的丝光及效果测试
1 实验内容:(1)纯棉织物在不同浓度下施加张力与不加张力下的丝光
(2)碘-碘化钾法,染色法测试丝光效果
2 实验目的:(1)验证纯棉织物在不同丝光条件下丝光效果
(2)学习丝光效果的测试方法
3 实验原理:
棉纤维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受水和钠离子作用,纤维发生不可逆溶涨,并使小结晶区消失,大的结晶区变小,结晶度下降。
在浓碱作用下施以张力,可以使织物获得光泽和永久性的尺寸稳定性。
4 丝光处方:1# 2#
NaOH 150 g/l 250 g/l
条件:有张力和无张力
流程:将织物固定于丝光架上→加张力(保持织物绷紧为宜)→分别置于A 液和B液中→处理5分钟→取出→带张力热水洗→冷水洗→取下织物→
中和→冷水洗至无碱性(用刚果红检验)→挤干→测试
4丝光效果测试:
1)碘-碘化钾着色实验:
取少量碘-碘化钾溶液放在表面皿上,将小块织物浸于该溶液中,迅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2)染色实验:
取直接湖蓝(10g/l)溶液3ml→投入织物→加热沸染10-15分钟→水洗→观察比
较得色深度
说明:A液:带张力:碘-碘化钾着色和染色试验
B液:带张力:碘-碘化钾着色和染色试验
5 注意事项:碱液浓度很高,不要将碱液溅到衣服和皮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