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纪忠谈方塔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纪忠先生谈方塔园
编者按:方塔园位于松江镇中山东路南侧,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同济大学冯纪忠教授设计的一座古典风格的园林。

据考证,方塔园现处的位置是唐宋时期的华亭县城中心区,历史悠久。

建造方塔园时,在地下约2米深的地方发现了分散较广的大量唐宋遗物和一条东西向的唐代市河部分驳岸等遗迹。

2004年3月初,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方塔园采访设计者冯纪忠教授。

应记者的要求,冯先生谈了方塔园的设计思想。

本文是由同济大学张遴伟老师按谈话录音整理所得。

露天博物馆[布局]
松江方塔园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设计的。

原址上古迹很多,有宋代的方塔、明代的照壁、元代的石桥,还有几株古银杏树,其余就是一片村野了。

上海市政府打算在园中迁入另外的一些古迹,比如位于上海市区河南路畔的清朝建造的天妃宫、松江城内明代建造的楠木厅,以及在城市建设开发中拆迁的私家园林中的太湖石和墨道上的翁仲……我最先的构想就是应将方塔园建成一个露天的博物馆,将这些古物都作为展品陈列,把这些被视为掌上明珠的珍贵文物一承托在台座上,以示对展品之珍重。

设计之初,需要及早确定天妃宫的迁入位置,以便尽快施工。

由于宋朝方塔与明代照壁原来所处的位置尽管相距很近,但它们既不平行又不在一条轴线上,所以,只能把清代的天妃宫放在方塔轴线的东北一隅,作为一个独立的展品放在“台座”上。

这样,在方塔和照壁的北面便形成了一个广场。

因势利导
广场的设计构思是要将其标高降低,以突出塔的高耸。

于是,从北大门进入,一路走过多级台阶,缓缓下降,到达最低处的广场。

广场上原有两棵几百岁的银杏,为保护树的根系修筑了石砌的台座。

这些石座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对树底下原有的土壤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它们与天妃宫的台座一起以自身的石壁强化了广场空间。

从北大门进入的道路也是用石头砌成的,由标高不同的矩
形平面组成,它们交错叠合,向下层层跌落。

道路的一边是曲线形的挡土墙围合成的花坛,另一边则是直线形的挡土墙,一刚一柔,形成鲜明的对比。

游客左顾右盼,皆成图画,渐入广场,到达全园的主要景区。

宋的韵味
方塔园在总体设计上,希望以“宋”的风格为主。

这里讲的“风格”不是形式上的“风格”,而是“韵味”。

这个韵味是“宋”的韵味,而不是“唐”的,也不是“明”或“清”的。

“宋”的韵味大家从宋瓷当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宋朝的碗底儿很小,线条简单明晰,颜色丰富多彩,形体匀称大方。

无论是“官窑”还是“汝窑”,质地都很细腻,富有文化底蕴。

我的设计思想就是让方塔园也具有这种韵味。

我不希望只要一做园林总是欧洲的园林、英国的花园,再者就是放大了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不是宋的味道,规模也不相符合)。

因地制宜
方塔园原址上有丁字形的河道、大片竹林,还有些土堆。

我们是以基地地形为设计的出发点,设计中保留了大部分的基地现状。

举例来说,从北大门进来原有一排高大的树,设计中墙的走向就是沿着这排树的左侧(西)定下来的。

后来,有人以这种树易生虫为由要将其砍去,等我们得知后去阻止时,发现已被砍去了不少,所幸还有一些树留下来,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吧。

竹林是原有的,水面是在原有河面基础上扩大的,方塔旁边的土山也是在原有土堆的基础上叠成的。

对基地现状的尊重也是我们规划中一个比较大的原则吧。

四角规划
方塔园总平面上四个角的设计手法有所变化,和主体不完全一样。

西南角上要搬来明代的一个楠木厅(它当年曾用作松江的一家工厂厂房)作为该处的主题,所以一些廊榭相应地就采取了明代风格。

这组建筑与全园的主体建筑方塔之间有土堆相隔,可以自成一景。

东南一隅是以何陋轩为主题,它采用的是大屋顶,平面也比较大。

东北角处的设计手法是:从东门进入后,以两棵古银杏作为引导,然后通过狭长曲折的甬道,突然让方塔跃然于眼前,这即所谓的“豁然开朗”。

甬道转折处有一块空地,我本打算在这里设计一座餐厅,它既可以从园外进来(从方塔路进入),
也可通向园内,可供园内外的人共同使用。

这个餐厅方案已经做好,占地很大,钢屋架,局部两层。

虽然图纸都画好了,但因为经费等问题,餐厅一直没有建,那块地儿也就一直空着。

后来我们曾经建议在此作展览室,也没能实现。

也好,为后人创作留有余地吧。

何陋轩
“何陋轩”作为东南角的主体,规模大小要合适,若是采用苏州园林中的小亭子那样的规模,就会与整体气势不相衬,不能作为主体文脉的延续。

当年方塔园的投资很少,所以在建设时尽量节省。

于是,何陋轩的材料采用了竹子和稻草,砖墙抹灰,用的方法都很简单。

方砖是定做的,要求相对较高。

有一次我陪两个英国建筑师来游方塔园,正值下雨,在何陋轩歇脚。

他们问竹结构上面的节点是什么意思?我说是“floating effect”,他们点头称是。

黑色的节点,在视觉上造成了白线条断开的效果,产生飞动的感觉。

也就是说如果把构件的节点模糊化,就会使杆件本身好像断开了,产生瞬间漂浮的感觉。

但现在颜色漆得不太好,当初下面是竹子的本色,上面漂浮的味道会更为突出一些。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虚拟了一个人物和我一起来游方塔园。

“他”一看园中的这个地方不错,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景区,“是否可以搞一点儿廊啊,水榭啊,亭子啊……来吃吃茶好不好?”我当时没有回答。

我想“何陋轩”应该和“天妃宫”有相同的分量,于是就确定了其屋顶的体量。

虽然它是草和竹子造的,但规模较大,可以作为方塔园其中一组建筑的主体。

从入口到何陋轩路途较远,如果在这里做苏州园林里那样曲曲折折的廊恐怕会显得小气,而且也没必要再绕小圈。

游客一路行来,动态游览园中的景色,在这里就需要停顿一下,坐下来喝茶、聊天或者下下棋。

我们要在这里塑造出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情境,人们坐在其间,能感觉到光影的不断变化。

考虑到厨房有明火,设计时必须有合乎逻辑的处理,所以厨房屋顶的原设计是瓦的,而不是现在的草顶。

厨房平面为正方形,四片墙面升上去形成像骰子一样的体块。

入口处地面、栏杆等都是采用刚柔对比的手法,同样,大厅的草顶和厨房的瓦顶也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里强调的是厨房与厅是两个独立的建筑,它们没有大小贵贱之分。

我要的就是彼此独立,刚柔相对。

何陋轩除了尺度上与园内的规模相呼应之外,与园外的文脉也要有关联。

松江当地的传统民居与上海其他地方
不一样:屋脊是弯的,四坡顶。

在此,我以现代的手法表现出当地民居的形式。

现有不足
多年以后再来方塔园,感到许多地方改变了。

经过去往何陋轩的桥之后,原来路两侧的树木形态优美,可惜现在只剩下几株了;厨房改成了草顶;种植在堑道两边的黄馨原来被修剪成不同层面的下垂状,现在也不见了;一些路灯的布置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很希望在进一步的整修之中恢复原貌或加以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