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23期
)
摘
要:目前,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过程中乱象
丛生,如何构建一套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显得极为迫切。文章主要从定量评价体系探讨了构建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综合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关键词:股权激励定量评价经营业绩盈余管理近年来,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以及关于股权激励实施和管理法规的出台和不断完善,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备受推崇。
从理论上讲,现代公司制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由于公司经营者和所有者(股东)之间存在目标和利益上的不一致,加之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和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的产生。从激励约束问题的实质上看,经营者薪酬激励无疑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为薪酬激励可以真正体现责任(可以认为经营者业绩等于企业业绩)、风险与利益(激励形式和力度)相一致的原则。可以说,经营者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薪酬激励模式,是公司治理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它通过让经营者以各种形式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达到经营者和股东利益趋于一致的目的,从源头上解决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
目前,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诸如股权激励的动机分析、利用几个业绩指标分析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影响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股权激励的市场效应等方面。由于股权激励对企业而言,并不是进行一次就万事大吉了的事,而是还必须考虑后续再次实施的问题。所以,必须对正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分阶段评价其实施效果;对股权激励实施完毕的企业,全面、综合评价其实施效果。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但是,到目前为止,该领域的研究还少有人涉足,而实践对此的需求却是十分迫切的。
由于并非所有的因素均可量化,所以,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方面。
而定性评价指标往往和企业的管理和文化紧密相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司治理状况分析、企业发展创新能力分析、股权激励对象和投资者满意度分析、客户和供应商满意度分析、风险控制分析、同行口碑和社会认可度分析、企业对新老员工的吸引力分析、综合社会贡献分析等等。
由于定性指标与每个企业特殊性有关,所以本文不再赘述,以下着重从定量评价方面探讨股权激评价体系。从定量评价的方面看,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定量评价体系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构建评价实施股权激励的经营业绩指标体系由于股权激励的宗旨是尽可能使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标达成一致,所以股权激励在使经营者受惠的同时,也要求经营者的行为保障。换句话讲,就是如果希望通过经营者股权激励最大化投资者利益,就需要经营者能因股权激励而最优化自身行为。即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将通过影响公司经营者的收益,进而影响其行为。这些行为将通过经营者制定和执行公司的各种财务决策,最终通过各种经营业绩指标体现出来。
目前,在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中,主要采用盈利能力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和成长性指标(如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增长率等)。如果仅从上述两个角度评价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经营业绩,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存在重大的风险隐患。而且,已有的研究文献大多证明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经营业绩并不明显好于未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经营业绩,这值得我们反思。
对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经营业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盈利能力评价指标,诸如销售毛利率、总资产收益率(ROA )、净资产收益率(ROE )、每股收益(EPS )以及经济增加值(EVA )等;资产运用效率评价指标,诸如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偿债能力评价指标,诸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利息费用保障倍数等;企业发展能力评价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曹
阳
59
(2011年第23期
)
指标,诸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资本保值增值能力评价指标,诸如净资产增值率、每股净资产增值率等;企业风险状况评价指标,诸如评价企业经营风险的经营杠杆系数和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杠杆系数;产品市场竞争力指标,诸如市场占有率、行业排名等;综合业绩指标。诸如经济增加值、综合评分法等。
二、评价实施股权激励的股东财富效应
经营业绩中非常重要的利润、收入类指标都是短期业绩指标,虽然可反映因股权激励影响经营者行为所产生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容易受到人为操纵。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不仅会影响经营者的决策行为,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最终因影响股价而影响到他们的财富变动。进行股东财富效应分析的实质就是要探讨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即市场投资者会因此如何调整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期,并通过股价这个长期业绩指标的变动反应出来,最终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所以,通过股东投资回报分析,可以弥补短期经营业绩指标的不足,换句话说,评价实施股权激励的股东财富效应主要通过股票投资收益率来反映。
该项评价内容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对尚在股权激励实施阶段的企业,要分析企业对外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后的市场反应,即对公司董事会通过股权激励方案日、股东大会通过股权激励方案日以及公司股权激励授权日、行权日等重要时点的股票收益率进行分析。二是对于股权激励实施完毕的企业,要分析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期间以及之后的股东股票投资收益。在应用上述评价体系时,需要结合我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当股市因外部原因处于不正常波动状态时,可考虑使用股票价值指标替代股票价格指标。
三、评价企业是否因实施股权激励而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经营业绩指标受企业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和会计估计的直接影响,而市场业绩又直接受到经营业绩的影响。为了了解企业提供的经营业绩数据是否会因股权激励而受到人为操控,有必要对公司经营者是否因会股权激励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了评价。从理论上讲,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具有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作用。经营者为了证明股权激励这种正向作用确实有效,同时,也为了获得股权激励收益,因此,在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多个重要时间点,经营者都有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行为,这些时间点包括股权激励计划公布前后、行权日或授权日前后和解锁期前后。如果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真实的经营业绩下滑,出于经营
者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行为。当经营者盈余管理的动机付诸实践时,就向资本市场释放了一个误导性的信号,从而影响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并最终可能扭曲投资者对公司市场价值的评价。从已有的大样本研究文献看,主要的结论都是实施股权激励会导致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如果真是这样,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业绩就很可能不具有可持续性,完全违背了股权激励的初衷,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实施股权激励企业是否真的存在恶意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评价。
分析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可以根据上述的几个重要时间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是否存在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估计的不正常变动;是否存在公允价值滥用的情况;是否存在非经常性损益的不正常变动;是否存在关联方交易的不正常变动;是否存在合并报表范围的不正常变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意见是否不是无保留意见;企业是否存在不正常的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企业是否存在不正常的更换独立董事的行为等等。
总之,只有将经营业绩、股东财富效应和盈余管理行为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全面、科学地评价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定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J 〕.管理世界,2004(4).
[2]王贞贞,高学勇.股票期权制下经理薪酬与业绩评价体系〔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1).
[3]谢德仁.经理人激励的业绩基础选择: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2004(7).
[4]Jensen,Michael c.,and Murphy,Kevin J.Corporate Per -
formance and Managerial Remuner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J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5:11-42.
[5]Holmstr 觟m.Managerial incentive problems:A dynamic
perspective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9.
◇作者信息: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财务系副教授、管理
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司管理、纳税筹划及财务分析
◇责任编辑:张力恒◇责任校对:张力恒刘家庆
证券交易与上市公司
60